太平御覽/08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咎徵部二 太平御覽
卷八百七十六.咎徵部三
咎徵部四 

[编辑]

《尚書·洪範》曰:咎徵,曰蒙,恆風若。君行蒙暗,則常風順之。

《禮記·月令》曰:孟春行夏令,飄風暴雨總至。季秋行春令,則暖風來至。

京房《易傳》曰:后專拜,厥風疾而樹不搖;不循道,厥風不搖草。

京房《別對災異》曰:回風起何?風者,天之號令也,當直而正,普而不偏。佞人眾,君迷惑,則回風起。不救,則致逆風起。其救也,用公直,黜邪枉,此災消矣。

《春秋潛潭巴》曰:疾風拔木,讒臣恣,忠臣辱。

史記》曰:殷紂末年,大風飄牛馬,壞屋,拔樹飛數十里,周滅之。

又曰:秦始皇二十八年,渡淮至衡山,浮江至湘,遇大風。博士云:「堯女舜妻葬於此。」始皇怒,使刑人三千伐湘山樹。明年,東游至博浪沙中,為盜所驚,乃令天下大索焉。

又曰:項羽背約,都彭城,漢祖伐之,圍漢三重。大風從西北起,折木發屋,楚軍大亂。

漢書》曰:呂后崩。後,呂產執北軍,朱虛侯劉章入宮衛帝。見產廷中,遂擊產。走,大風起,從官莫敢斗,章逐產殺之。

又曰:昭帝時,燕王旦都薊,大風拔宮樹十六,吹壞城樓。王反,伏誅。

又曰:濟北王興居反,始舉兵,大風從東吹其旌旗,飛上,墮城西糾晷,馬皆悲鳴不進。李廓切諫,王不聽。俄而兵敗自殺。

又曰:平帝玄始四年冬,大風吹長安城門,屋瓦盡。

又曰:王莽天鳳年中,大風拔樹飛北闕,城門屋瓦緣邊。大飢,人相食。

又曰:地皇四年,大風毀脫蟹門。其年,司徒王尋、司空王邑守昆陽,光武起兵南陽,至昆陽攻之。大風雷,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滍川盛溢,尋、邑乘死人而渡。王尋見殺,軍人皆散走。王邑還長安,莽敗,俱殺之。

《後漢書》曰:安帝時,京師大風,拔南郊梓樹九十六。後,海賊張伯路略九郡。

《魏畧》曰:正始玄年,商風大起數十日,發屋拔樹,動太極殿。東閤正大會,風又甚,傾盃按,曹爽將誅之徵。毋丘儉反,景王率眾征之。

《晉書》曰:吳孫權太玄初,大風,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拔高陵樹二千株,動吳城兩門,瓦飛落。是時賦役繁重,明年權死。

又曰:孫休永安元年十二月,孫綝出屯武昌。衛士施朔告綝欲反,綝聞之大懼。是夜,大風四轉五復,發屋折木,揚沙石。綝益恐,明日臘會,稱疾。休強起之,不得已,乃至會,張布、丁奉自左右縛之,綝叩頭請為奴,不許,乃殺之。

又曰:孫皓末年狂暴,丞相陸抗與大司馬丁奉謀欲廢皓。太史令陳苗奏:久陰不雨,風氣回逆,將有陰謀。皓深驚懼,抗遂寢其事。

又曰:晉武帝咸寧三年八月,大風拔木,暴寒且氷。其年,吳將孫慎入江夏。太康末,京都風,發屋拔木。

又曰:惠帝永康中,六月飄風,吹賈謐朝衣飛數百丈。明年,謐誅。其年十一月,京都大風,發屋折木。十二月,愍懷太子幽於金墉。

又曰:永康元年四月,張華舍颻風起,折木,飛繒軸六七枚。是月,趙脫凶矯制廢賈后,害張華、裴頠等。

又曰:趙脫凶篡位,改玄建始。祠太廟,風暴起,黃塵四合。其年倫誅。

又曰:元帝永昌中,大風,拔木壞屋,拔御道柳百餘株。時王敦害尚書刁恊、僕射周顗等。

又曰:成帝時,劉胤鎮尋陽,有回風從端憒,入胤舡中,西出。狀如匹練,長五六丈。朮人戴洋曰:「有刀兵死喪之亂。」顷,胤為郭默所害。

王隱《晉書》曰:王澄在荊州,率眾軍次江陵之東,堂皇北,救國難。飄風折其節。後為王敦所殺。

《晉中興書》曰:桓玄入建康宮,逆風迅激,旌旗不立,儀飾一皆傾偃。是月酷寒,此日尤甚,「急,恆寒若」之應也。出游門外,飄風飛其儀蓋。

又曰:符堅三年,長安大風,堅宮中樹悉拔。是歲王猛死。

沉約《宋書》曰:孝武帝大明七年,風吹初寧陵隧口,左標折。鍾山通天台新成,飛倒散落山澗。

又曰:徐羨之。文帝初作揚州,有摽風自西明門,須臾入城,直至廳前,繞帽及席,遙遠雲際。尋,羨之為文帝所誅。

又曰:文帝玄嘉九年,壽陽驟雨,有回風雲霧,廣三十步,從南來,至城西,回散滅。當其沖者,室、樹木皆摧到倒。其年,晉寧太守爨松子反。

又曰:玄嘉三十年正月朔,上會群臣於太家。有大風拔木,雷電晦冥,凍殺牛馬及人。明年,太子劭逆也。

又曰:孝武時,柳太尉乘車行,還,於庭中洗車。有大風從門而入,直來沖車。有聲,車蓋復向天。其年明帝立,合門被殺。

又曰:竟陵王誕,文帝子。孝武時鎮京口,夜大風,吹落屋瓦,城門鹿床倒復。及鎮廣陵,將入城,沖風暴起。俄而反,伏誅。

又曰:順帝明二年,飄風起建康縣,吹帛一匹入云。風止,下於御道上。俄而宋授禪,其君為匹夫之像。

《齊書》曰:明帝建武末,大風拔東宮門外楊樹。齊,木行,東,木位,其衰乎!至東昏侯立,狂亂被害。

又曰:東昏侯寶卷永玄玄年,始安王遙光知政。入城,有飄風飄儀傘出城外。少日而反,被殺。

又曰:撮螺景圍台城,有一五色幡,風吹飛翔在雲中,半日乃下。眾見皆驚怪,相謂曰:幡者事當翻復。數日,惠景敗。

《隋書》曰:梁武帝太清二年九月,邵陵脫洶出頓丘下。其日,天色陰慘,風塵蕭瑟,咸以出軍不祥。十一月,綸至江,遇風亟,溺,人馬多損。

又曰:大寶玄年,邵陵攜脫洶出鎮南浦,僭擬施幄帳。無何,風起吹投於江。後為侯景將任約所襲,綸敗走保汝南,為魏將侯萬通所攻,城陷被殺。

又曰:玄帝承聖三年,帝觀講武於津陽門。風雨總集,普天昏暗,旗幟飄亂。帝趨駕而回,無復次序還宮。至城,風雨隨息,竊驚。俄為魏軍所執,送岳陽殺之。

又曰:玄帝徐妃初嫁夕,車至州西,疾風大起,發屋折木。無何,雪霰交下,帷簾皆白。及還之日,又大雷,震西州廳兩柱碎。以為不祥。妃竟以淫穢自殺。

又曰:梁岳陽王詧,昭明太子之子,西魏立為梁王。其年至江陵結營,夜疾風甚雨,水平地數尺。其月,詧乃夜遁,為諸蠻斷於山路,墜馬,僅得脫。

又曰:侯景港梁,拜南郊,登壇,大風拔木,物盡吹散。見者莫不驚駭。俄而景被殺。

崔鴻《十六國春秋》曰:北燕馮跋太平二十一年二月,飄風入徵南大將軍上黨公姚昭宅,至於司徒中山公宅而散。上黨公家人問太史閔尚,曰:「風者天之號令,所以吹塵去穢,除奸慝之禍。」至二十二年,跋弟弘篡立,以姚昭為大司馬。昭貪暴,其子肇諫曰:「閣人不聞飄風之怪乎?」昭不納。明年,馮弘殺昭并諸子侄四十餘人。

又曰:前秦符生壽光玄年,長安大風,發屋拔樹,行人顛頓。宮中奔擾,或稱賊至,門晝閉,五日乃止。生推告賊者殺之,刳出其心。左光祿大夫強平諫曰:「玄正盛曉,日有蝕之,正陽神朔風昏大起,願陛下務養玄玄。」生大怒,鑿其頂而殺之。

又曰:符堅建玄十八年三月,大風吹壞長安西門,拔宮中大樹倒根於上。至二十一年,堅為姚萇所殺。

又曰:李期玉恆四年三月,大風拔樹發屋。四月,為李壽所殺。

又曰:蜀李壽漢興三年二月,大風暴雨,睜獰門。至六年,壽死,子勢立。三年,為晉將桓溫所滅。

又曰:前趙劉曜,葬其父母,費用億計,發掘古冢,暴骸原野,哭聲盈衢。大霖雨,震曜父墓門屋,大風飄發其父寢堂於外垣五十餘步。松柏眾木,植已成林,至是悉枯死。曜竟為石勒所擒。

又曰:劉曜末年,與石季龍對軍,不撫士眾,專與嬖臣博飲。左右諫之,以為妖言,斬之。大風拔木,昏霧四塞。須臾見擒。

又曰:前涼張玄靜四年六月,大風、震雷、晦冥,宮中雨水深四尺。時宋混兄弟擅權,玄靜虛坐而已。

《後魏書》曰:孝文太和中,安定王禎出為湘州刺史。至日,暴風大雨,凍死者數十。是月,禎發背死。後宣武延昌三年,章武王熙除湘州刺史。七月入理,其日大風雨,凍死者二十餘人,驢馬凍死數十。熙聞祖父禎前事,心甚惡之。俄而舉斃藪,伏誅。

《北齊書》曰:後主天統年,大風晝晦,發屋拔木。和士開譖趙王睿生,坐死。士開出入宮掖,胡太后幸之。琅琊王儼矯詔殺士開於南台,儼伏誅。

又曰:後主末年,安德王延宗鄴下宅被風吹,其廳棟榱相連,置外數百步。後主敗,王亦被擒,入周,賜死。

《陳書》曰:陳文帝天嘉三年,梁永嘉王將司空王琳與陳將侯禎對軍,其日東北風吹琳舟艦,琳軍大敗。

又曰:天嘉六年,大風西南吹靈台侯樓倒。

又曰:後主至德年,風吹朱雀門倒。又禎明年,大雨,風自西北激濤水入石頭城。時後主昏,誅諫臣沉客卿。明年,陳亡。

又曰:隋文帝開皇中,宮都大風,發屋拔木。時獨孤皇后干預政事,後宮多有濫死,又楊素邪佞。

又曰:開皇末,秦州商胡乘騾遇暴風,飄上空數百丈,俄而墜下,人騾俱碎。時晉王廣矯詐取媚,謀危太子勇,勇竟廢,死。立廣為太子。《淮南子》曰:人主之精通於天,故誅暴則多飄風。

暴風[编辑]

京房《易妖占》曰:獄吏暴害,人臣專政,暴風折木。

又曰:暴風折柱,邑大憂;暴風木折,吹草上屋,且有急令;獨祿風入宮,人主死;飘數相從入殿門,有凶、疾、憂,以此亡;飘留君門一日一夜不去,亂兵在門。獨祿風者,回轉風也。

京房《別對災異》曰:狂風發,何?人君政教無法,為下所逆,則致狂風發泄。其救也,修政教,聘賢士,狂風消矣。

又曰:人君賊罰良善,政教無常,使命數變,則致暴風,折木、發屋、鳴瓦,或害殺人。其救也,修舊典,任忠臣,思過自改,則風災消。

《六韜》曰:人主好田獵畢弋,則歲多大風,飄牛馬,發屋拔木,民人飛揚數十里。

漢書》曰:文帝時,吳暴風雨,壞城門。吳王濞反,卒服誅。其年楚王都彭城,大風毀市門,殺人。後王與吳王濞謀反同誅。

京房曰:「眾逆同志,暴風將起。」

《晉書》曰:孝武太玄二年春,暴風,折木發屋。夏,又暴風,揚沙石。三年,又暴風,折木發屋。時符堅強盛。

又曰:安帝玄興初,夜,大風雨,大航門飛落。明年,桓玄篡位。

沈約《宋書》曰:前廢帝義符時,正月朔朝,暴風發殿前,會席廢酗數十丈。至五月,帝廢為滎陽王。

《梁書》曰:昭明太子孫棟,簡文大寶二年八月為侯景廢,棟時與妃張氏鋤菜,而法駕至,驚懼而泣,升輦。及即位,升武德殿,備陳文物於庭。有暴風自端憒,吹旌旗悉倒。又有回風從地踴起,折竿翻飛華蓋,經出端門不見。陪列者驚駭,時人知其不終。十一月,景廢棟,景乃篡位。

崔鴻《十六國春秋》曰:南燕慕容超僭位,祠南郊。揭壇,大風暴起,天地晝昏,行宮羽儀皆壞裂。後超為晉將劉裕所滅,斬於建康市。

又曰:慕容盛建平玄年八月,暴風拔闕前七樹大。其月,步兵校尉馬勒謀反伏誅。至長樂三年,盛為段纘子泰所殺。

又曰:後燕慕容垂遣太子寶伐魏,次參合。忽大風,黑氣狀若堤防,臨復軍上。沙門支曇猛言於寶曰:「風氣暴逆,魏軍將至,宜遣兵御之。」寶笑而不納。俄黃霧四塞,日月晦冥,魏師至,三軍奔潰。其年垂死。

又曰:石季龍死,子遵立。其月,夜暴風拔樹,震電雨雹。俄而遵見殺。

《隋書》曰:太子勇朝高祖於仁壽宮,還至歧山,偕妃玄氏止於周太王廟,因縱騎獵。須臾,暴風折樹,雨雪深至人膝,天晦冥,咫尺不相見。妃因心痛,再宿而死。勇後廢為庶人,煬帝殺之。

又曰:太子勇廢,立晉王為皇太子。當受冊,高祖曰:「吾以大興公成帝業。」令出舍大興縣。其夜,烈風大雪,地裂山崩,民舍多壞,死者百餘。

又曰:煬帝大業十四年三月在江都,蜀王秀囚於右驍勇營。暴風吹塵晝昏,識者大以為異。秀謂防者曰:「吾生年已來,未見斯變,亡國之禍,應在旦夕。」其日夜,宇文化及、司馬德戡、裴乾通反。

《唐書》曰:玄宗天寶十一年,潼關口女媧墓因風雨失所在。後至肅宗乾玄二年五月一日,其墓復舊。

黑風[编辑]

《後魏書》曰:世祖太常玄年二月,京師有黑風竟天,廣五十餘丈。其年四月,沮渠蒙遜寇張掖。

《古今五行志》曰:大業十三年二月,李密於鞏縣南設壇,刑白馬祭天,稱魏公,置僚佐,改玄。升壇時,有黑風從壇北暴至,吹密衣冠,及僚屬皆匍匐於壇下。沙塵暗天,咫尺不相見,良久,息。賊軍惡之。俄而密敗。

赤風[编辑]

《春秋潛潭巴》曰:天赤,有大風,發屋折木,兵大起,行千里。

漢書》曰:建玄四年夏,有風赤如血,六月旱。

崔鴻《十六國春秋》曰:張天錫十一年,有赤風,昏暗。至十三年,符堅滅之。

[编辑]

《古今五行記》曰:夏桀末年,雷震殺人。其年湯放之。

《左傳》曰:僖公十五年九月晦,震夷怖戤廟。董仲舒以為:「夷伯,季氏之陪臣,不當有廟,明絕去僭差之類。」

《河圖》曰:臣僭奢,下犯主,則雷電擊廟。

京氏《易五星占》曰:雷霆殺人何?夫雷,天拒難之折沖也。人君承用節度,即雷風以節;暴行威福,則雷霆殺人。其救也,議獄緩死,則災銷矣。

京房《別對災異》曰:雷鳴連而不絕者何?夫雷鳴萬里懼,今鳴不絕,此謂人君行政事,民不恐懼也,故致游雷之災。雷當先電而鳴,今雷電俱出,或鳴而後電,何?此謂執法者貪所致災也。

《後漢書》曰:桓帝建和三年六月,雷震憲陵寢屋。先是,太后聽兄梁冀,擅殺李固、杜喬。

《魏志》曰:明帝景初中,洛陽水橋同日俱震。時勞役大起。

《古今五行記》曰:吳孫權赤烏八年夏,雷震宮門柱,又擊南津橋。至十三年,廢太子和,立子亮。

又曰:晉惠帝永康初六月,震崇陽陵標西南五百步,標破。時賈后陷害大臣,終見殺。

《晉中興書·徵祥說》曰:玄興三年,永安王皇后至自巴防,將設威儀入宮,天大雷震,人馬多死。

沉約《宋書》曰:玄嘉十四年,震初寧陵標,四破至地。十七年,廢大將軍彭城王義康。

《後魏書》曰:太祖天賜六年,震天安殿東序。帝惡之,令佐校以沖車攻殿東西兩序屋,毀之。

《唐書》曰:太宗貞觀十一年四月,震乾玄殿前槐樹。

冬雷[编辑]

京房《易妖占》曰:天冬雷,地必震。教令撓則冬雷,民飢。

漢書》曰:昭帝五年十一月,大雷震。十二月,丞相王訢薨。

《後漢書》曰:安帝永初六年十月,郡國大雷。延光四年十月,郡國凡三十雷。時鄧太后專政,帝不親萬機。

《晉書》曰:吳孫亮建興初十二月,大風雷。亮見廢。

又曰:愍帝建興初十一月,大雨,雷震。劉向以雷二月出,八月入,於此月雷電者陽不閉藏,失節之異。是時九州幅裂。至四年,帝降,劉曜害之。

《晉中興書·徵祥說》曰:太興玄年十一月,京都雷震。凡未應雷而雷,皆恆燠也。

又曰:外平二年十一月,雷。時皇太后臨朝,政舒緩也。

崔鴻《十六國春秋·後趙錄》曰:建武十三年十二月,雷,大雨霖。石虎問佛圖澄:「杆何災也?」澄曰:「其為我耳。」至戊子而卒。

又曰:前秦符登攻姚萇。冬,大雷姚萇營,殺七人。萇軍大敗。

霹靂[编辑]

《春秋合誠圖》曰:霹靂擊於宮殿者,妃后爭政。

《春秋潛潭巴》曰:霹靂擊宮,君精泄,下有謀起。宋均曰:君精泄,去也。

《春秋繁露》曰:王言不從,則金不從革,而秋多霹靂。霹靂者,金氣也,其音商,故應之。

《續晉陽秋》曰:太玄五年,霹靂含章殿四柱,殺內侍二人。

《晉朝雜事》曰:玄康七年,霹靂破高石。占曰:賈后將殺愍懷。

《趙書》曰:前石時,暴風雷雨,霹靂云台,壞署。婦人震死,瘞之,三日重霹靂,出之。

蔡邕《封事》曰:臣聞天降災異,緣像而至。霹靂數發,殆刑誅繁多之所生。

無雲而雷[编辑]

《洪範五行傳》曰:秦二世玄年,無雲而雷。雷,陽也;雲,陰也。有雲然後有雷,有臣然後有君。無雲而雷,亦君獨處,無民臣也。

史記》曰:晉莊伯八年,無雲而雷。十年,莊伯以曲沃叛。

又曰:幽公十二年,無雲而雷。至十八年,晉夫人秦嬴賊君於高寢。

又曰:秦二世時,無雲而雷。二世不卹,天下有怨叛之心。是歲陳勝起兵,天下亂。

漢書》曰:武帝徵和四年,天清晏無雲,有雷,聲聞四百里。至後年,侍中莽何羅反。

又曰:成帝匈坑玄年夏,無雲而雷,光耀四照,昏乃止。是歲,趙飛燕害後宮皇子。

《後漢書》曰:獻帝初平四年,無雲而雷。時天下大兵,人民相食。

《晉書》曰:惠帝太安二年四月,諸將立李特子雄為王。八月,天中裂為二,無雲而雷。成都王穎舉兵,逼京師。

又曰:太安二年,無雲而雷。其年,張方入京,燒服御,死者萬計。石超逼帝幸於緱氏,王師不利,大飢,人相食。

《梁書》曰:大通六年十二月,西南無雲,有聲如雷,至地。是年,魏分為二,東西各主。

崔鴻《十六國春秋》曰:張重華三十九年十月,無雲而雷,聲皆東南引。四十一年,重華死,子曜靈立,為叔祚篡之。

又曰:南燕慕容超太上二年,無雲而雷。七年,為晉將劉裕所殺。

《隋書》曰:文帝開皇二十年二月,無雲而雷。四月,有聲如瀉水,自南而北。

又曰:無云而雷,其年,立晉王廣為太子,皇太子勇廢為庶人。立晉王為太子。

《唐書》曰:則天時,宗楚客以佞幸為內史。受命之日,無雲而雷聲震裂。未周歲而誅。

 咎徵部二 ↑返回頂部 咎徵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