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 (四部叢刊本)/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千 太平御覽 跋
宋 李昉 等奉勅撰 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東福寺東京靜嘉堂文庫藏宋刊本

太平御覽爲有宋一大著作其所引經史圖書凡一千六百九

十種今不傳者十之七八或謂輯自古籍或謂原出類書要之

徵引賅博多識前言往行洵足珍也今所行者有明代活字本

有錫邑刻本其所從出周堂序謂其祖曾得故本黃正色序則

謂據薛登甲所校善本繕寫付刻然胡應麟譏其姓名顚倒世

代魯魚學者病焉明文淵閣書目存一部一百三十册一部一

百册均殘缺其後散出遞入於蘇人朱文游周錫瓚黃丕烈汪

士鐘家最後爲湖州陸心源所得僅存三百六十餘卷今已流

入東瀛爲岩崎氏靜嘉堂中物矣先是阮文達何元錫各就黃

氏假所藏文淵閣殘本謄校藏諸篋衍嘉慶間常熟張若雲據

何氏本歙鮑崇城據阮氏本次第梓行張氏刊成未幾板燬存

書稀如星鳳傳者唯鮑氏刻本歲戊辰余赴日本訪書先至靜

嘉堂文庫觀所得陸氏本其文淵閣印燦然溢目琳琅滿架且

於己國增得如干卷爲之欣羨者不置嗣復於帝室圖書寮京

都東福寺獲見宋蜀刻本雖各有殘佚然視陸氏所得爲贏因

乞假影印主者慨然允諾凡得目錄十五卷正書九百四十五

卷又於靜嘉堂文庫補卷第四十二至六十一第一百十七至

一百二十五此二十九卷者均半葉十三行同於蜀刻惟板心

無刻工姓名且每行悉二十二字與蜀刻之偶有盈縮者不同

疑卽在前之建寧刊本蜀本卷首小引謂建寧所刊舛誤甚多

李廷允跋亦言釐正三萬八千餘字今以二刻與鮑本校雖各

有脫誤然阮文達序鮑刻明言「古書文義深奧與後世判然

不同淺學者見爲誤而改之不知所改者反誤矣或其間實有

宋本脫誤者但使改動一字卽不能存宋本之眞不能見重於

後世」據此爲言是宋本卽有脫誤未嘗損其聲價且亦未必

眞爲脫誤也今請再舉數例以證宋刻之勝於今本職官部金

紫光祿大夫門宋刻引于寶晉紀三國典略二則鮑本則引左

傳成上曰「衞侯使孫良夫來聘且尋盟公問諸臧宣叔曰中

行伯之於晉也其位在三公下卿孫子之於衞也位爲上卿

誰先對曰次國之上卿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

小國之上卿當大國之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夫上

下如是古之制也」九十八字下接「入落授金紫光祿大

夫」云云見卷第二百四十三第五葉前後𣺌不相涉張本同但注上下疑

有脫文兵部機略門引後漢書第十六則岑彭將兵三萬餘人

云云凡一百三十七字見卷第二百八十四第五葉鮑張二本全脫妖異部精

 門引易禮記唐書管子列異傳又搜神記二則適成一葉見卷第八

 百八十六第四葉鮑張二本全缺獸部馬門引周禮夏官上「馬及行則

 以任齊其行若有馬訟則聽之禁原蠶者」並注又引論語周

 書韓詩外傳尙書大傳太公六韜禮斗威儀春秋考異郵春秋

 說題辭凡十則及「淮南子曰八九七十二」九字見卷第八百九十三

 第六鮑本全脫且易淮南子三字爲家語張本同更少十餘字

 卽此數事觀之彌覺宋本之可信日本文久紀元當我國咸豐

 十一年喜多邨直寛嘗以影宋寫本用聚珍版印行其優於鮑

 本者則板心所記刻工姓名均與蜀本相合且上文所舉四事

 一無脫誤宋刻而外斷推此本於是取以補影本二十六卷之

 闕書經覆寫又用活版詞句訛謬自所不免然以校鮑張二本

 道部尸解門彼且缺「太微經曰諸尸解者按四極眞科云一

百四十年乃得神中眞官於是始得飛華蓋乘輦龍登太極遊

九宮也」四十二字見卷第六百六十四第八葉方術部占星門末節元衡

亦還吉甫下又脫「先一年以元衡生月卒元衡後一年以吉

甫」十七字見卷第七百三十三第四葉巫門離騷曰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節又脫注十八字見卷第七百三十五第四葉惟祝門韓詩外傳曰齊桓公

至海丘節盍復祝乎下「封人曰使吾君好學而不惡問賢者

在側諫者得入桓公曰善哉祝乎」二十七字此言乃夫前二

言之上也臣聞下「子得罪於父母可因姑姊妹而謝也父乃

赦之臣得罪於君可因便僻之左右而謝也君乃赦之昔」三

十八字見卷第七百三十六第三葉史記曰楚大發兵如齊節有注二十七

見卷第七百三十六第四葉張本存而鮑本猶脫疾病部總敍疾病門引

禮記左傳春秋穀梁傳公羊傳國語論語史記漢書有注二十

 三條鮑本全脫張本僅存其二見卷第七百三十八第一二三葉是則此雖不逮


 建蜀二本抑猶出於吾國時本之上也蜀本原缺卷第二十一


 第六百五十六至六百六十五第七百二十四至七百三十八


 皆全卷又目錄及卷第四第三十八第一百一十第一百三十


 第一百四十第一百六十六第四百六十四第五百三第五百

 七十一第六百九十第七百五十七第九百五十二凡缺二十


 六葉有半均以聚珍版補宋刻每行二十二三四字不等聚珍


 版則整二十二字故前後葉銜接處偶有移易理合申明乙亥


 仲冬海鹽張元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