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宋史紀事本末/卷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吳越歸地 宋史紀事本末卷十二
平北漢
契丹和戰 

太祖建隆元年夏四月,北漢主劉鈞自將兵至潞州赴李筠。筠兵敗,北漢主懼,引師歸。

(八)[九]據《宋史》一《太祖紀》、薛《鑑》改。月,昭義節度使李繼勳焚北漢平遙縣,俘獲甚衆。晉州鈐轄荊罕儒復率衆攻汾州,爲北漢大將郝貴超所襲,戰死。罕儒驍將,帝痛惜之,斬其部將不用命者二十餘人。

三年二月,北漢侵潞、晉,守將擊走之。

乾德元年秋七月,漢宿衞殿直王隱、劉昭、趙巒等謀逆,伏誅。辭連其樞密使段常,北漢主出常爲汾州刺史,尋縊殺之。初,北漢主寵姬郭氏,醫僧之女也,僧與嫠婦通而生姬,有殊色。北漢主嬖之,將立爲妃,常以所出非偶,恐貽笑鄰國,北漢主乃止。姬之昆弟姻戚又多抑而不用,故咸怨常,因譖殺之。死非其罪,國人憐之。

八月,王全斌攻取北漢樂平,詔以爲平晉軍。契丹救之,不及。

九月,北漢以契丹攻平晉軍,洺州防禦使充西山巡檢郭進救卻之。進御下嚴毅,帝遣戍卒,必諭之曰:「汝輩謹奉法。我猶貸汝,郭進殺汝矣。」嘗有軍校自西山詣汴,誣訟[進]據《續綱目》、薛《鑑》補。本卷下文校改未注依據者同此。不法事。帝詰知其情,送進,令殺之。會北漢來侵,進語其人曰:「汝敢論我,信有膽氣。今貰汝罪,汝能掩殺敵兵,當卽薦汝;如敗,可自投河東。」其人踴躍赴戰,大(至)[致]克捷。進卽以聞,乞還其職,帝從之。

北漢主自潞州之敗,日懼宋師至,以趙文度爲相,又召抱腹山人郭無爲及五臺山僧繼顒參預國事。未幾,文度、無爲議論不協,北漢主出文度守汾州,而無爲獨相,機事悉以委之。

契丹主以書貽北漢主曰:「爾不禀我命,擅改年號,助李筠,殺段常,其罪有三。」北漢主引「父爲子隱」謝之。初,北漢與契丹歲使不絕,自是契丹使不來,而北漢使往則見留,羣臣悉以使北爲懼。北漢主乃命從子侍衞親軍使繼文請命,亦被拘。繼文,崇之嫡孫,魁梧有氣局,沈毅寡言,契丹主亦厚禮之。

二年二月,昭義節度使李繼勳侵北漢遼州,克之。初,繼勳屢敗北漢兵,至是,帝遣曹彬會繼勳合兵入北漢境,攻其邊邑及遼、石州。繼勳大敗北漢兵於遼城下。北漢遼城刺史杜延韜危蹙,籍部下兵三千人降於繼勳。契丹以六萬騎來援,又擊走之。

三月,北漢耀州團練使周審(王)[玉]據《宋史》一《太祖紀》、又四八二《北漢世家》改。等來降。

四年,北漢復取遼州。

五年,北漢將閻章、樊暉各以砦來降。

開寶元年秋七月,北漢主鈞殂,養子繼恩立。初,世祖女適薛釗,生繼恩;再適何氏,生繼元。二子初幼孤,世祖以鈞無子,命養爲子。鈞嘗謂郭無爲曰:「繼恩巽輭,非濟世材,恐不能了我家事,將奈何?」無爲不對。至是,病篤,召無爲付以後事。繼恩旣嗣位,怨無爲初不助己,且恐其專政,加守司空,外示優禮,內實疎之。

八月戊辰,遣李繼勳將兵伐北漢。初,帝嘗因諜者謂漢主曰:「君家與周世讎,宜不屈。今我與爾無所間,何爲困此一方人也?若有志中國,宜下太行以決勝負。」漢主遣諜者報曰:「河東土地甲兵不足以當中國,然我家世非叛者,區區守此,蓋懼漢氏之不血食也。」帝哀其言,謂諜者曰:「爲我語鈞,開爾一生路。」故終鈞世不加兵。至是,聞其卒,遣李繼勳等以禁軍伐之。

北漢主初立,宋兵已入其境,乃遣劉繼業、馬峯等領軍扼(圍北)[團柏]谷。峯至銅鍋河,李繼勳前鋒將何繼(鈞)[筠]據《宋史》二七三本傳改。擊破之,斬首三(十)[千]餘級,遂奪汾河橋,薄太原城下,焚延夏門。

九月,北漢主欲逐郭無爲,畏懦不能決。月餘,供奉官侯霸榮率十餘人,挺刃入閣,反扃其門。時繼恩獨處喪次,見之驚起,繞屏還走,霸榮以刃揕其(背)[胸],殺之。無爲使人梯屋入,殺霸榮。繼恩立纔六十餘日,并人疑無爲授意於霸榮,亟殺之以滅口。無爲與羣臣議立繼恩之弟繼元,參議中書事張昭敏獨曰:「少主非劉氏,故嗣位不終。今宜立宗姓,以慰民望。世(宗)[祖]嫡孫繼文,久留契丹,歷險阻,宜迎立之,可以固宗社,結敵援。」無爲不從,以繼元易制,遂立之。

十一月,北漢主遣使告卽位於契丹,且乞師。契丹主遣撻烈將諸道兵救之。帝亦遣使齎詔諭北漢主令降,約以平盧節度使授之。又別賜郭無爲詔,許以邢州節度使。無爲得詔色動,勸北漢主納款,北漢主不從。初,帝使諜者惠璘僞稱殿前指揮使,負罪奔北漢,無爲知其(詐)[謀],使爲供奉官。及宋兵入境,璘卽奔赴,至嵐谷,候吏獲送太原,北漢主使無爲鞫之,無爲釋不問。有李超者,知璘姦狀,上告,無爲怒,并超斬之以絕口。李繼勳等聞契丹兵來,皆引歸,北漢因大掠晉、絳二州。

北漢主繼元妻段氏常以小過爲孝和后郭氏所責,旣而病卒。繼元疑后殺之,后方縗服哭孝和帝於柩前,繼元遣其嬖臣范超執而縊殺之。宮中嬪御遭罹逼辱,無復嫌間。世祖十子,鎬、錡、錫最有賢行,繼元聽羣小之譖,幽囚之,未踰年皆死。

二年三月,帝以李繼勳等師還無功,謀再舉,以問魏仁浦曰:「朕欲親征太原,何如?」仁浦曰:「欲速則不達,惟陛下重之。」帝不聽,命繼勳等將兵先赴太原,以光義爲東京留守,自將發汴。三月,至太原。築長連城圍之,立砦於城四面:繼勳軍於南,趙贊軍於西,曹彬軍於北,党進軍於東。北漢劉繼業等乘晦突門,犯東、西砦,戰敗而遁。帝又命壅汾、晉二水以灌城,漢人大恐。郭無爲復勸北漢主出降,漢主不從。一日,因宴羣臣,無爲痛哭於庭曰:「奈何以空城抗宋百萬之師乎?」引佩刀欲自刺,冀動衆心。漢主遽降階執其手,引升坐而止。

夏四月,契丹復救北漢,帝度其必由鎭、定救太原,使韓重贇倍道兼行赴之。又聞其分道,一自石嶺關入,召何繼筠逆擊,授以方略。繼筠遇契丹兵於陽曲,大敗之,斬首千餘級。重贇亦先陣於嘉山,契丹兵自定州西入,見旗幟,大駭欲遁,重贇急擊,大破之,擒其首領三十餘人。帝命以所獲契丹俘示於城下,城中喪氣。憲州判官史昭文、嵐州刺史趙文度各以城降。

閏五月壬子,帝班師。時契丹主遣韓知璠册立北漢主。知璠習知戎備,在圍城中,晝夜督察,盡心固守。帝命水軍載弩環攻,驍將石漢卿等多戰死,北漢兵亦屢敗。夜半,忽傳呼「漢主出降」。帝將開壁門,將作使趙(遂)[璲]據《宋史》四八二《北漢世家》、《續綱目》改。曰:「受降如受敵,詎可中夜輕出?」已而果諜者。契丹復遣南大王者將兵援北漢,東西班都指揮使李懷忠曰:「敵勢已困,若選勁兵急攻,破在旦夕。」都虞候趙廷翰請先登,帝壯之,俾率衆攻城。戰不利,懷忠中流矢幾死。時帝師頓於甘草(池)[地],據《宋史》二五八《曹彬傳》、《續綱目》、薛《鑑》改。會暑雨,軍士多疾,太常博士李光贊上書請班師。帝以問趙普,普亦以爲然。乃分兵屯鎭、潞,徙北漢民萬餘戶於山東、河南而還。北漢主籍宋所棄軍儲,得粟三萬,茶、絹各數萬,喪敗之餘,賴此少濟。

太原之圍,南城爲汾水所陷。郭無爲謀出降,因請自將夜擊宋。北漢主信之,選精甲千人付無爲,自登(七)[延]夏門據《長編》改。送之。無爲行至北橋,值風[雨]晦冥而止。至是,閹人衞德貴告其事,且言無爲獻地之謀,蹤跡屢露,反狀明白,不可赦。北漢主乃殺之以徇。

三年春正月,契丹韓知璠自太原歸,言晉陽多梗而劉繼元無輔。政事令(趙)[高]據《遼史》八五本傳,高勳初封趙王,此時已改封秦王,故删。勳亦言:「我與晉陽,父子之國,先君以一怒而盡拘其使,甚無謂也。」契丹主乃盡索北漢使者,凡十六人,厚禮而遣之。仍命劉繼文爲平章事,李弼爲樞密使,俾輔繼元。繼文等久留契丹,復受其命歸秉國政,左右皆譖毀之,北漢主乃出繼文爲代州刺史,李弼爲憲州刺史。

是年,北漢主以僧繼顒爲太師兼中書令。繼顒本劉氏孼子,以宗姓授鴻臚卿,嘗遊華嚴,見地有寶氣,乃於團柏谷置銀場,募民鑿山,官收十之四,繼顒自督,所獲卽倍於民。時北漢主多內寵,繼顒獻首飾數百副,北漢主大喜,遂有是命。

六年十二月,北漢主殺其弟劉繼欽。初,北漢主爲大內都(檢)點[檢],父鈞以其幼弱,命劉繼欽副之,委以禁衞。北漢主立,親舊多所誅放,繼欽遂謝病請罷。北漢主曰:「繼欽但事先帝,豈肯爲我盡力耶?」乃黜居交城,尋遣人殺之。北漢主性殘忍,凡臣下有忤意,必族其家。自帝親征及遣將攻伐,因之殺傷不可勝計,大將張崇訓、鄭進、衞儔、故相張昭敏、樞密使高仲曦等,先後俱以讒見殺。

九年八月,帝令党進、潘美、楊光美、牛思進、米文義率兵分五道以攻太原,又遣郭進等分攻忻、代、汾、沁、遼、石等州。諸將所向克捷,進敗北漢兵於太原城。北漢主急求救於契丹,契丹主遣其相耶律舒救之。師還。先是,帝嘗微行過趙普,與普謀下漢。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面,太原旣下,則二邊之患我獨當之。不如姑俟削平諸國,則彈丸黑子之地將安逃乎?」帝以爲然,故雖連年攻伐,至城下,輒退師。

太宗太平興國四年春正月庚寅,帝議伐漢,薛居正等多以爲不可,惟曹彬力贊之,帝意遂決。乃以潘美爲北路都招討使,帥崔彥進、李漢瓊、劉遇、曹翰、米信、田重進軍,分四面攻太原城。又以郭進爲太原石嶺關都部署,以斷燕、薊援師。

二月甲子,帝自將伐漢。

三月乙未,漢求救於契丹,契丹遣耶律沙爲都統,敵烈爲監軍,帥師赴之。至白馬嶺,與都部署郭進遇。沙欲阻澗以待後軍,敵烈不從,渡澗迎戰,未成列,進薄之,契丹大敗,敵烈等皆死。會耶律斜軫兵至,進引師退,沙得免。田欽祚護石嶺屯軍,恣爲姦利,進不能禁,屢形於言,欽祚憾之。進武人,剛烈,戰功高,欽祚數加淩侮,進不能堪,遂縊而死。欽祚以卒中風眩聞。帝悼惜良久,贈安國節度使。左右皆知而無敢言者。尋詔以牛思進代之。

夏四月,帝發鎭州。行營都監折御卿分兵攻岢嵐軍,下之,遂取嵐州。漢人於隆州依險築城以拒,帝遣軍使解暉、折彥贇等先發兵圍之,繼遣尹勳往,城遂陷。

庚午,帝次太原。時潘美等屢敗漢兵,進築長連城圍太原,矢石交下如雨。漢外援不至,餉道又絕,城中大懼。帝至,督戰益急,城無完堞。帝慮城陷殺傷者衆,詔諭繼元降。使者至城,守陴者不納。帝親督諸將士進薄城下,列陣於前,蹲甲交射,矢集城上如蝟毛。

五月,漢指揮使郭萬超踰城出降,繼元親信之臣多亡,城中危急。帝復詔諭繼元速降,當保終始富貴。詔雖入城,而諸將銳攻不可遏。帝猶慮城陷害良民,麾兵少卻。甲申,繼元乃夜遣客省使李勳奉表乞降。詔許之,因至城北,張樂宴從臣於城臺。明日,繼元率官屬縞衣、紗帽待罪臺下。帝釋之,賜襲衣、玉帶,召使升臺。繼元叩首謝罪。詔授特進、檢校太師、右衞上將軍,封彭城郡公,賜賚甚厚。命劉保勳知太原府。凡得州十、軍一、縣四十一。帝作《平晉詩》,命從臣和。又授漢相李(揮)[惲]據《宋史》四八二《北漢世家》改。以下官有差。詔毀太原舊城,改爲平晉縣,以榆次縣爲幷州。遣使分部徙太原民居之。縱火焚太原廬舍,老幼趨城門不及,焚死者甚衆。

陳邦瞻曰:宋之受制夷狄,由失燕、薊。其不能取燕、薊,失在先下太原。昔王朴與周世宗謀取天下,欲先定南方,次及燕,最後乃及太原。蓋燕定則太原直罝中兔耳,將安往哉!太祖、趙普雪夜之言,亦朴遺意也。太宗一日忘其本謀,急於伐漢,盡銳堅城之下,僅能克之。師已老矣,復議攻燕,所謂强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繒。一敗而沒世不振,再舉再失利,皆由太宗不知天下之大勢,倒行求前,以致顚蹶也。
  ↑返回頂部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