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卷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三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卷十四
作者:徐兢 
卷十五

旗幟[编辑]

聞,高麗儀制,每齋祭祀天,則建大旗十面。各隨其方之色,錯繪神物,號曰「神旗」。其制極廣,每旗當用帛數疋。下以車軸,逐車以緋衣仗軍十數人駕之,隨王所在,次第安立。四面各施大繩,以備風勢,高十餘丈。國人望神旗所植,則不敢向。唯詔書初入城,以至受禮,皆特用之,蓋尊上命也。餘有五方中旗,自上群山島,已見之。唯紅旗有飾,龍虎猛軍甲士所執。又有小白旗,大不盈掌,繫於矛上,略同兒戲。今竝列于圖云。

象旗[编辑]

象旗二。其制,身與旒皆黑,法水數也。中繪一象。前一胡兒,持一金戈,復以大繩,牽掣其首,有左顧之意。行則舉其後轅,隨地勢扶持而前。至行禮之時,則依方向建立,衆旗之位,以黑爲先。考之《禮經》,「武車綏旌,德車結旌,」則知建旗於車,自古已然,不特東夷也。

鷹隼旗[编辑]

鷹隼旗二。其制,身與旒皆赤,法火數也。中繪鷹隼鶱騰而上,有疾而速之意。《周官》,「鳥隼爲旟」今此赤旗用鷹,亦偶合古制也。其行,在象旗之次。

海馬旗[编辑]

馬旗二。其制,身與旒皆青,法木數也。中繪一馬,前膊有鬣,狀如火熾,蓋馬火畜也。繪於青旗,以象木火相生。位應青龍朱雀二神。其行,在鷹旗之次。

鳳旗[编辑]

鳳旗二。其制,身與旒皆黃,法土數也。中繪飛鳳,鳳之爲物,身被五綵。位應中宮。蓋五行,非土不生。故五方之色,備於羽毛,所宜取象。其行,在太白旗之次。

太白旗[编辑]

太白旗二。其制,身與旒皆白,法金水數也。中繪一人,金冠,玉圭,黃衣緑帔。以象太白。下乘一龜,龜有蛇首,取其合形。蓋金爲水母,水能生金,位應白虎眞武二神。《禮經》,「載國君之行,前朱雀而後眞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於二旗互見,頗合古制。其行,在馬旗之次。

五方旗[编辑]

北方之旗,黑色一旒,其廣二幅,無繪繡之文。人使初至境,以迄入城,與諸旗爲前導。其行無次,其建無數,以青衣軍執之。初國信使副,依舊例給,錦繡間錯轉光,旗四十面。詔書初入城,令舟人,執而前導,輝映郊野,麗人駭觀,頗自愧其陋焉。南方之旗,赤色一旒。中繪神人,手執木檛,差異他者。五方之旗,獨赤旗爲多耳。東方之旗,青色一旒,中無繪繡。廣狹多少,與諸旗相對。西方之旗,白色一旒,亦無繪繡。比之諸旗,數目差少。中央之旗,黃色一旒,亦無繪繡。唯群山島紫燕島,祗迓信使,列於海岸,則有之。又有一等,雜采間錯,中有轉光,四角繪雲氣。諸州巡尉戰船邏兵,執之。

小旗[编辑]

小旗之制,紅旒白身,上繪緑雲。人使入城,國王迎詔,則龍虎軍數萬人,被甲執之,夾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