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普及小学教育的好形式
山区普及小学教育的好形式
——记山东日照县黄墩公社大办山头班的事迹 |
|
山东日照县黄墩公社党委,在落实毛主席关于“教育要革命”的伟大指示中,狠抓路线教育,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他们适应山区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大办山头班,短短两年,迅速普及了小学五年教育。
教育必须为贫下中农子女服务
[编辑]黄墩公社很早就由国家拨款兴建了小学。但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干扰、破坏下,教育事业发展缓慢。新的公社党委建立后,对全社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陈家沟大队的事实引起了党委的注意。
陈家沟大队有适龄儿童三百三十五人,其中只有二百零一人在校学习,入学率只占百分之六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这个大队的入学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刘少奇一类骗子借口什么“正规化”,排斥多种形式办学,压抑贫下中农的办学积极性;二是社员居住分散。这个大队二十个生产队,有七个散居在村周围的深山沟里。有的学生上学要跑二、三里或四、五里。象陈家沟大队这样的情况,在公社不是个别的。
黄墩公社有大小一百二十多个山头,横贯着无数山梁,千沟万壑,地无一里平。全社五十四个大队,社员分住在几百个地方。这里的农民,几乎全是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公社党委认为,能不能让这些老贫农的子女上学读书,是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学校向谁开门的问题,是关系到是否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问题。要在山区普及小学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用多种形式办学。
因地制宜办多种形式山头班
[编辑]任家董旺庄大队创办山头班使学龄儿童都入了学的事迹,使公社党委受到深刻的启示。这个大队有三十四户社员住在离村三、四里远的南山山坳里。小孩子到村里小学读书,要翻过一个很高的山口,爬两道山梁。多少年来,下山读书的只有三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群众,批判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遵照毛主席关于“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的教导,在南山上办起了山头班,派一名教师到那里上课,使二十九名学龄儿童全部上了学。这些学生在山头班读完一、二年级后,年龄大些能跑路了,再到村里小学读三、四、五年级。
任家董旺庄的山头班办到了贫下中农的家门口,落实了毛主席让“农民子女就近上学方便”的指示,解决了居住分散和普及小学教育的矛盾,是山区普及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公社党委认真总结和推广了这个大队的经验。从此,山头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东石山大队吸取了任家董旺庄办山头班的经验,根据自己队的实际情况,在三个生产队的中心点,设立了三个山头巡回教学班,选派优秀回乡知识青年宋兴民担任教师,实行巡回教学。大队还在村“中心”建立了一处全日制小学,使全部适龄儿童都入了学。
山头班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但是一小撮阶级敌人恶毒地攻击山头班学生识字不会多,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有些群众一时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积极送子女入学,尤其不愿送女孩子入学。公社党委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尽管有了山头班的好形式,仍然达不到普及教育的目的。他们在全社狠抓了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开展了对反革命修正主义“正规化”和“读书无用论”的批判,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对于群众中的一些错误思想,用公社里发生的一些活生生的事实,提高群众对普及小学教育的认识,巩固了山头班的办学形式。
葛?大队去年夏天买了一部拖拉机,大队挑选了两名青年当拖拉机手。这两个青年,年龄相仿,政治觉悟都比较高,因为文化程度的差别,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公社党委拿这件事来教育全社群众,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送子女入学不是个人的私事、小事,而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
两年来,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黄墩公社办起了二十一个山头班,十三个山头巡回教学班,大大提高了学龄儿童入学率。
教师思想革命化是普及教育的关键
[编辑]山头班大大加快了小学教育的普及,但教师的工作量也加大了:教学要跑几里山路,大部分又是几个年级的复式班。因此,部分教师流露出怕苦怕累的思想,有的甚至要求调离山区回平原工作。公社党委认为,不解决这些思想问题,不仅山头班不能发展提高,普及教育的成果也不能巩固。
在东石山大队巡回教学的宋兴民满怀献身党的教育事业的壮志豪情,每天翻山越岭串山涧,巡回教学不怕难。他早晨到西山教学点上完课,上午再翻过三道山梁,跨过四条山沟到东山教学,下午又赶到北山教学点上课。每天往返十五、六里。两年来,他从未耽误一节课。冬天大雪封山,他一起床,首先扫雪清路,把学生领进学校。住在东山梁的学生凌福芳,年小坡陡过不了沟,宋兴民便登门背她上学。贫下中农热情赞扬说:“宋老师真是一片诚心为学生啊!”
公社党委大力表彰了宋兴民老师的模范事迹,把他树为全社教师学习的榜样之一,进一步推动了教师队伍的思想革命化。
陈家官庄大队在离村三里多的南山唐子顶上办起了山头班。教师焦见文早晨上山教课,直到天黑才回村。艰苦的工作磨练了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在日记本上写道:“为把文化送上山,越苦心里越觉甜。”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