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人物考/卷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六 嶺南人物考
卷七
作者:李承薰 洪命周
卷八

星州[编辑]

李崇仁[编辑]

李崇仁子安,號陶隱星州人。生於季,卒於國初。贈大提學。享星州川谷忠賢祠

公天資英邁,學問精博,本之以性理之說,經史子集、百氏之書,靡不貫穿。所造旣深,所見益高,卓然立乎正大之域,文辭高古雅潔,卓偉精緻,以至古律騈儷,皆臻其妙。嘗再奉使如京師,中原士大夫觀其著述,接其辭氣,莫不歎服。有若豫章周公吳興張公嘉興高公巽志,皆有序跋以稱其美。

我朝王業方亨,而先生屛居于野,太祖受命之後,愛惜其才,將欲徵用,會先生卒。

先生嘗典成均之試,我太宗在潛邸時,登其科目。嗣位之後,每臨經筵,悼念甘盤之舊,追加封贈,爵其二子,又命印其遺藁。權近撰遺事。

李稷 文景公。[编辑]

李稷虞廷,號亨齋星州人。生于季。入我朝,策開國佐命勳,封星山府院君。官至領議政。

公踔厲不群,無書不讀,閎乎中而肆乎外,其爲詩文,優游渾厚。少處濁世,自鳴其胸中之蘊,及我聖神興運,攀鱗附翼,歷相四朝,得施其經濟,以紹祖烈。能以詩笙鏞一代,嘗再奉使于皇朝,抵燕薊,涉,與聞人陸顒章謹輩唱和,其都邑河山之巨麗,禮樂文物之融侈,收拾涵蓄,以盡天下之大觀。金宗直撰遺事。

都膺[编辑]

都膺子藝,號靑松堂星州人。季生。入我朝,特拜上將軍。

公卽太祖大王微時故舊也。御極後,特念舊情,召拜上將軍,賜京倉米七百斛,公皆辭不受,隱居于洪州老隱洞,五徵皆不起。上令史官往諭曰:「前朝慘禍,予所愍憐,而相助爲理,獨無故人之誼耶?」公謝曰:「子陵不屈,光武不迫,亦非故人之誼耶?家世於前朝,雖被赤族之禍,而亦食祿前朝,不可以一身事二君。與其富貴而愧於心,曷若無愧而死於貧賤乎?」上聞而嘉之,賜號靑松堂,命翰林沈綦授詩曰:「愛看靑松節,貞幹手以摩。寒岡千仞上,霜雪不曾磨。」以王旨四通,王命一通,勉其節義。《海東寶鑑節義門》。

鄭種 襄平公。[编辑]

都膺子藝,號靑松堂星州人。季生。入我朝,特拜上將軍。

公卽太祖大王微時故舊也。御極後,特念舊情,召拜上將軍,賜京倉米七百斛,公皆辭不受,隱居于洪州老隱洞,五徵皆不起。上令史官往諭曰:「前朝慘禍,予所愍憐,而相助爲理,獨無故人之誼耶?」公謝曰:「子陵不屈,光武不迫,亦非故人之誼耶?家世於前朝,雖被赤族之禍,而亦食祿前朝,不可以一身事二君。與其富貴而愧於心,曷若無愧而死於貧賤乎?」上聞而嘉之,賜號靑松堂,命翰林沈綦授詩曰:「愛看靑松節,貞幹手以摩。寒岡千仞上,霜雪不曾磨。」以王旨四通,王命一通,勉其節義。《海東寶鑑節義門》。

金自强[编辑]

金自强□□星州人。

年幼喪父,奉母承順,母喪,廬墓三年,服闋,又欲爲父更居三年。妻黨牽引焚廬,因伏塚三日不起,姻戚感其孝誠,復結廬以與之,又居三年如初。世宗命撰《三綱行實》,有詩曰:「髫年父逝奉慈闈,順色承顔罔或違。喪盡禮儀仍合葬,守墳三載淚渾衣。終喪復爲父居廬,苦被姻親强引裾。顧視煙光號擗地,至誠能感得如初。」《五倫行實》。

金文起 忠毅公。[编辑]

金文起□□,號白村盆城人。司馬,世宗丙午文科。歷翰林,至吏曹判書。世祖丙子,以摠管死。肅宗丁酉復官。當宁戊戌賜諡。享安義靖忠祠

公性至孝,丁親憂,墓距家十里,而日往號哭,祈寒盛暑未嘗一廢。洞下居人,至今傳之,爲孝子洞

與六臣同日死,事蹟備載《魯陵誌》。

金孟性[编辑]

金孟性善源,號止止堂海平人。世宗丁巳生。成宗庚寅,擧遺逸,除參奉。丙申文科。歷三司,至吏曹正郞。成宗丁未卒。享星州川谷鄕祠

先生生於詩禮之家,從事義理之學,與佔畢齋金先生爲道義交,一時名賢皆宗師之。寒暄堂金先生長先生十七歲,而待之甚敬,必稱「訓下」,未必專奉以師道,抑師友之。金先生而師友之,則先生之所存,蓋可想矣。鄭逑撰行蹟。

高靈縣之距公本家,不滿十餘里,而三年一不往其廬,人皆以爲難。

鄭崐壽 忠翼公。[编辑]

鄭崐壽汝仁,號栢谷淸州人。執義沃卿玄孫。中宗戊戌生。宣祖丁卯司馬,薦授禁府都事。丙子,文科魁。歷諫長、大司成。壬辰,差請兵陳奏使,乞天兵,及賊平,陞判敦寧府使,秩視三公。壬寅卒。甲辰,錄勳一等,贈扈聖功臣、領議政、西川府院君顯宗癸卯賜諡。享星州柳溪書院

公之所後考淸原公,夢有白頭老人從廟門出,曰:「莫患無兒。當有貴子,宜以崐壽名之。」覺而心異之,卽呼燈書于壁以記之,及取公爲子,改初名崐壽

公四五歲已能解識數與方名,貫誦四海神名,音響淸琅,呼以奇童。鄭林塘惟吉命公寫字,與之語,喜曰:「當是遠到器也。」九歲,出就外傅,聞見益廣,每日受業之後,他人所受,留意參聽,翌日其人或不能自誦其所受,而公輒歷誦無差。

往謁退溪李先生禮安,受《心經》,得聞聖賢治心大方,問氣質變化之法,先生敎曰:「如《論語》中『主忠信』三字,最爲切己。」公於是知我東道學之有師,終身服膺,思不敢失墜。裒集寒暄堂金先生事蹟、詩文及諸賢敍述,送于退溪先生,先生之撰集《景賢錄》,蓋本於此。

公遭淸原公憂,又遭本生內艱,千里兩喪偕出一時,斬衰服未成,而齊衰訃荐至,禮有難處。適退溪李先生赴召洛中,公之友人禹秋淵性傳,以先生門人素閑禮學,往復稟質,酌定變禮。成服禮訖,奉訃設位,旣又成服,而留重喪一日,乃始奔哭本生喪,皆李先生所命。時人曰:「禮固當如是也。」

公素曉法典,又長於吏材,爲金吾郞時,一問未訖,獄情俱徹。筆翰如流,詞理兩盡,凡囚之所欲自露而未能者,幷皆洞然於一筆之下,老囚宿獄皆願就訊於公。原情按律,多所伸釋,「苟存心於愛物,於人必有所濟者」,乃公平生所誦而自勖者也。

出按關東寧越郡舊有禪位封君之墓,埋沒於荒草蕪穢之中,殆過百年。前有一監司請致祭立祠,而猶有所未備,公旣躬就謁墓,凡可以致力者,無不檢勅,而加增飾焉。

壬辰,奴掃國入寇,連陷州郡,大駕西幸,公扈從以行。至平壤,除大司諫,與憲府請陳請天兵,剋期恢復,因陞資憲,差請兵陳奏使。公旣受命,不留一日,慷慨卽行,上因溫諭曰:「國之存亡在卿此行。」公感激隕越,晨夜驅馳,不敢少滯。旣入皇京,卽呈文禮部,乞免上下馬宴,且請速打發兵馬,以拯小邦之急。又詣兵部尙書石星前,痛哭哀籲,悲不自勝,尙書感動,亦泣下沾襟,謂人曰:「朝鮮請兵使臣,至誠哀痛,雖庭七日之哭,蔑以加矣。」時諸科道多生異議,惟石尙書力主發兵,屹然不動,至有「請身自東征」之語,慷慨憤厲,辭直義壯,蓋有所感激於公之至誠者矣。又陳請兵部,受銀子三千兩,貿弓箭、火器、火藥,載車二十輛,風雪沍寒,疾馳復命,天心嘉悅,勞問備至。

癸巳,李提督如松大破賊於平壤,上卽下備忘記:「今此討賊,專由於天兵,天兵之出,專由於鄭崐壽之陳奏。從當重賞,姑先加崇政。」公拜疏力辭,答曰:「前雖累請遼東,雖許發兵,不卽來援,遂籲朝廷,爰蒙聖恩,以至今日,是誰之爲?卿功居其首,勿辭。」又命階加輔國,秩視三公,公又疏辭,上不許。

丁酉,差辨誣陳奏使赴京,周旋陳辨,天疑洞釋。戊戌復命,上嘉敷奏得伸,命爵其子弟,公捨其子,而授其姪長於,人有以爲:「捨其長而先其弟,無乃有十起之嫌乎?」公曰:「吾則長子已受職,而吾弟之兒尙爲白身,此吾所未安於心,而不計其長少之序也。」

律己淸愼,家甚淡泊,自奉甚菲薄,蔬羹數飣之外,肉不得重味,裘褐被體而已,亦無兼副。破壁虛廳,茵薦不具,門乏僮隷,廏無款段,人謂「何以能堪其所不堪」,而公則處之裕如也。

自在布衣,厚族濟物之心,布人耳目,貴賤親疎,咸集其門。自曉至暮,應接不遑,或至午而猶未暇盥櫛,亦食不能以時。鄕中故舊子弟,或命留館,或具廚供,家貧有不能辦焉,而披悃露愊,款款無他,人皆洽然充望。或見疲馬破笠,徊徨閭里之間,則必曰:「西川君之客也。」

辛丑,有錄勳之命,置公元勳,公懇辭再三,乃勉從之。壬寅,又命錄勳,磨鍊開局,公罹疾未就,上命留待病間。及訃聞,上震悼,曰:「元勳未及受封而先卒,尤可慟焉。」撰行狀。

鄭逑 文穆公。[编辑]

鄭逑道可,號寒岡淸州人。忠翼公崐壽弟。中宗癸卯生。宣祖癸酉,以學行除職,歷持平、承旨、監司。光海戊申,擢拜大司憲。庚申卒。仁祖癸亥,贈吏曹判書,賜諡。孝宗丁酉,贈領議政。享星州檜淵書院

先生生有異質,英睿秀拔,見稱神童,七八歲,受《大學》、《論語》,已通大義。九歲,遭先公憂,執喪哭泣如成人,旣孤,服遺訓益篤,發憤讀書,手摸孔子畫像,日必瞻拜,出入必奉持而行。

稍長,請學於吳德溪,受《易》乾、坤二卦,而他卦則推類皆通。嘗選鄕解,不赴會場,遂棄擧業,尤加刻厲,往謁李退溪曺南冥兩先生,或質《心經》,或論出處大節。

見世敎壞夷,俗禮鄙野,乃博究經傳大小禮文,抄定四儀,躬先行之。吉凶器服,若籩豆、篚爵、方牀、輁軸、深衣、襴衫,莫不依古制用之,遠近士友倣而行之。

庚辰,拜昌寧縣監,始赴召。宣廟引見,問《大學》工程,公對曰:「三綱八條,無非修己治人之方,而天德王道,只在謹獨。」上嘉納之。及到縣,倣家塾之制,四境設書齋,置訓長日課敎讀,行鄕飮、鄕射、養老禮,邑人立生祠,爲去後思。

癸未,卜築檜淵,號百梅園,約鄕人爲月朔講會之契,有約有儀,各爲帖子條列焉,執經願學之徒,溢於門巷。

壬辰亂,公守通川,倡義討賊,傳檄列邑,血誠開諭,召集精銳,出入賊藪,不避艱險。關北土兵附賊煽亂,河陵君阨死山谷,公遂捕賊尋屍,聞于行在,上深加傷感,命陞通政。

嘗以承旨侍經筵,進講《易傳》,上問朱子遇遯焚稿曰:「此疏若入,則其庶幾,而遂遇遯卦。占筮之道,不可謂天下之至神,而朱子之必決於占筮者,何也?」公對曰:「若使寧宗果能如聖敎,一見封事,便黜侂胄,則其筮必不遇遯。此占筮之所以至神也。」上甚悅。

戊申,宣祖昇遐,光海踐阼,聞公名,召拜都憲。時姦孼釀亂,鄭仁弘封疏繼入,逮捕臨海君,三司請置法,公連章救之,縷縷數百言。

禮曹書問國喪儀節,公答以爲:「當一依朱子定論,定上下通喪之制,其有未及於初喪者,則用朱子因啓殯追改之意,復用初喪之服。十三月而練,二十五月而禫,二十七月而除,朝參、公會之時,則用今布帽、布團領、麻帶、白靴,亦朱子布幞頭、布公服之意也。」

癸丑,逆豎朴應犀承姦凶風旨上變,起大獄,辭連永昌大君,上誣慈殿。公卽封疏極陳景王佞夫事,據《春秋三傳》以救大君。又曰:「父子大恩,與天無極;母子至情,所當自盡。深思古聖人烝烝之義,謂天下無不是底,而無變於前日之所以事之者焉。何必異宮別處,有若不能無間者然,資外人之窺覘,而生疑議哉?」疏旣封,公旋返鄕廬以待命。公之子在都下恐慄,竟不克上,公聞之,甚憤鬱,更卽封事,竝陳前疏。及丁巳冬,廢大妃之議已成,公又草疏激切,會光海有「鄭逑掠取美名,以亂國是」之言。公聞之,知其不可復有言而止焉。

公嘗與鄭仁弘同學於南冥之門,而見其自執左見,言論乖悖,詆訾先賢,無所不至,公遂絶之。是故彼反挾憾,做出朴而立詬辱罔測之計,仁弘後果與爾瞻同惡坐誅。

星州有書院,公曾以臥龍祠故事,稟議于退溪先生,遂定奉享之義,號以川谷,仍請手額以揭之。取白鹿洞舊規嚴立課條,又取退溪所編《朱子書節要》分卷列錄,又取《家禮》添入補註,竝刊印于院。

先生所著之書,有《聖賢風範》、《古今忠謨》、《洙泗言仁錄》、《濂洛羹墻錄》、《心經發揮》、《五先生禮說》、《五服沿革圖》、《深衣制度》、《武夷誌》、《歷代紀年》、《古文會粹》、《景賢續錄》藏于家。張顯光撰行狀。

都衡[编辑]

都衡國銓,號杏亭星州人。成宗庚子生。中宗己卯,登賢良科,累官至兵曹佐郞。同年罷科。仁宗乙巳復科,補典籍。明宗丙午,又罷科。丁未卒。宣祖戊辰,復科復官。享星州川谷鄕祠

公溫粹,有異質,博通經籍,嘗學於寒暄堂金先生之門,德業益進。尤尊信《小學》書,嘗曰:「人而欲敬身明倫,舍是書何以哉?」著《小學賦》以勵學者。

孝友篤至,人無間言。親歿執喪,哀毁逾禮,三年喪畢,設考妣虛位於堂奧,朝夕饋食,一如生時,以終其身。出入行告面之禮,每日晨興謁廟,廟庭當膝處,拗穿如掘。

李芑尹仁鏡等用事,再請罷科,公卷懷居貞,無少怨悔。每當元朝、節日,正衣冠,北面四拜,以抒戀闕之誠。李玄逸撰碣。

呂希臨[编辑]

呂希臨大之,號圓亭星州人。監役遇昌子。成宗辛丑生。中宗丁卯進士,薦授王子師傅。戊寅,登賢良薦。癸巳被謫,丁酉,徵拜持平。明宗癸丑卒。享星州川谷鄕祠

趙靜菴結道義交,靜菴議設賢良別科,時公與其兄希端俱在選中。靜菴謂公曰:「君兄弟名登薦書,吾喜而不寐也。」公答曰:「不才何敢當選?且不念金柅之戒乎?」遂不入場屋。後公言果驗,公之兄弟獨免於禍。

癸巳,金安老用事,倡議廢王妃尹氏,流福城君延日,公以舊時師傅坐配機張。及福城君上疏自明,安老誣以其疏卽公所搆劾,繫禁府,將考治置死。公知其意,實不製疏,而初供卽服,得不死,復配咸平,人服其智。李玄逸撰墓表。

柳相以史禍被刑,手足徇到于縣,公失聲慟哭,人多危之。公曰:「相公乃吾姻從兄也。吾爲一家人哭之,有何罪也?」蓋立志之堅,行事之正,類如此矣。朴震耉撰行錄。

宋希奎[编辑]

宋希奎天章,號倻溪陜川人。成宗甲寅生。中宗癸酉司馬,己卯文科,歷執義。明宗丙午重試,陞通政、府使。丁未坐竄,辛亥放還。戊午卒。丁卯復官。英宗乙卯,贈吏曹判書。享星州鳳岡書院

兒時,行値昏暝,忽於叢棘間有喚公幼名者,就視之,有鬼魅,面大與籬齊。公直前驅之,其形漸消。公徐行至家,了無惶怖色,其膽大有氣魄類此。

長遊賢關,聲稱最著,與晦齋李先生爲道義交。

孝友之心,根於天性,追慕承祭,盡其誠敬,不間死生。二兄三弟,友愛彌篤,凡有家資,悉推與之,敦睦宗黨,不分親疎,群從有窮乏者,傾財以給,鄕人歎服。事聞旌閭。

玄風時,有賊無慮數千人嘯聚于琵瑟山中,劫掠行路,寇亂列邑,人皆患之,莫敢誰何。公別設方略,悉捕其黨,一境晏然,傍邑賴安。

其牧商山也,有一權臣姓人住于其境,羅織無辜,禍及煮豆,公明辨曲直,惟義是從。以故深逆其意,丁未壁書之禍,竟中含沙,《晦齋集》中《沙伐傳》詳言之。

乙巳,仁廟昇遐,明廟以沖年踐阼,奸臣尹元衡李芑等乘時挾憾,謀除尹任之黨,以洩私憤,以樹威權。先以「不利」之言動搖慈殿,然後密奉慈旨,誘脅臺諫,爲一網打盡之計。公時爲執義,首知其事機,言於同僚曰:「大臣誠有罪,當顯戮之可也。今聞內降密旨,是豈盛世事乎?」大憲閔齊仁言:「慈旨不可違。」公曰:「吾頭可斷,吾骨可碎,吾意不可回也。」因言:「尹元衡以國元舅主張國論,不能引君於義,反乃陰囑國母戕害忠良可乎?今日必先去此人,然後國是可定矣。」座中如李彦忱鄭希登柳希春金鸞祥朴光祐諸人,同聲相應,攘臂大言,義氣奮發,凜然不可犯。於是憸小之輩奔走偵探,或潛形匿壁,以聽其論議;或變服登墉,以覘其行跡。及獻納白仁傑直斥齊仁之聞命承順,忤慈旨下廷尉,公自公退歸,與家累永訣而待罪。會時宰難於罪言官,只遞本職,丁未,追論是事,竄于高山縣

丁卯十月,朝廷因大雷昭雪舊冤,還給告身,伊時啓辭有「純儉」、「學識」、「忠義大節」等語,公之固有之志,於斯八字盡之矣。金就文撰行狀。

洪繼玄[编辑]

洪繼玄述之,號臺巖南陽人。大提學吉文六世孫。享星州川谷鄕祠

公天性純善,事母至孝,親供甘旨,無所不用其極。母嘗有疾,欲嘗雉肉,倉卒難求,忽有飛雉來伏墻,得以供奉,非感天之孝,何能若此?

公每祈雨,着齋服露處危坐,終日觸熱至誠行禮,雨無不下,邑有歲旱,輒以公爲祈雨祭官也。

公膂力絶人,嘗過豐角縣,有賊四五人欲劫馬匹、資裝。公笑曰:「第勿傷人。」賊近前,公於馬上,手執兩賊人頭髮擧在空中,疾馳十餘里。賊服罪請死,公曰:「偸盜非人類。」遂舍之。賊感泣百拜,相顧戒勅,人以智仁勇兼三德稱之。

嘗有駿馬,駔人欲售高價,公曰:「馬有隱病。腰骨似有傷處,不可自欺欺人。」遂取廉直。金軸撰行狀。

金關石[编辑]

金關石倚中義城人。燕山乙丑生。參奉。中宗壬寅卒。享星州德泉祠

先公嘗患奇疾,公每夜沐浴禱天,請以身代,病遂良已。朝廷聞其孝,特除職,公瞿然曰:「以吾不孝乃得是官乎!」遂不就。遺命子孫,勿書職銜。鄭宗魯撰碣。

宋師頤[编辑]

宋師頤敬叔,號新淵陜川人。中宗己卯生。宣祖庚午司馬,薦授慶基殿參奉。壬辰卒。享星州檜淵鄕祠

公往全州時,止宿於一公廨,夜有邪鬼撫其顔面,手極冷。知其爲鬼,略不動心,其純剛正直之氣如此。

南冥曺先生於人少許可,而獨於公愛慕之,屢訪其廬,討論古今,竟夕而罷。言必稱「宋某乃烏金也」,蓋喩其外無文彩、內有實德也。

寒岡鄭先生尊敬愛慕如嚴師,相與講究義理,與一鄕士子,爲月講之契,及公歿,祭其墓曰:「先生堅貞之操、溫毅之風,不復得可見矣。」金輳撰行狀。

李弘器附弘量、弘宇。[编辑]

李弘器伯容,號容齋光州人。中宗辛卯生。宣祖戊辰生員。壬午卒。弟弘量仲容,號六一軒中宗辛卯生。宣朝戊辰進士。以遺逸薦,除恭陵參奉。壬辰卒。弟弘宇季容,號茅齋中宗乙未生。宣祖朝,以遺逸薦,特拜鎭川縣監。甲午卒。竝享星州檜淵鄕祠

公先君從節度使,客死於嶺南合浦,二子纔十二,以幼稚奔哭,勺水不入口,人有不忍見者。幕府吏士莫不嗟歎其孝,必殮之以禮,曰:「勉之,毋負孝子之心。」及返而葬,其禮可觀,三年哭一如初喪。稚弟八歲,而哭泣持喪,亦如二兄,世稱南中善行,三也。

兄弟必同財而居,同爨而食,一如父母時,至老不改。祭祀必謹,別立齋廚,當祭,長幼咸戒,內外分職,雖幼少,能拜跪則必令預祭,曰:「進退、周旋、威儀之則始此。」寒岡鄭先生歎曰「善乎!三子者之行,皆足以警俗」云。許穆撰碣。

朴而絢 毅愍公。[编辑]

朴而絢汝粹順天人。中宗甲辰生。宣祖壬辰亂被害。特贈參議,後以子永緖死節,推恩贈工曹判書。英宗乙卯賜諡。享星州德峯忠烈祠

壬辰,日本賊入寇,上幸龍灣,公以書生家居,見國事急,奮不欲生,倡同志起兵,討賊軍于星州伽川。時霽峯高敬命兵亦起,與公相猗角爲聲勢,屢與賊戰,多斬獲。賊入蔚山,府使裵應褧以無備敗,將抵罪,公以所獲賊級與應褧,使免焉。李匡德撰諡狀。

朴詮[编辑]

朴詮公謹,號明溪義興人。中宗丙戌生。明宗壬子司馬。宣祖丁未卒。享義興景賢祠

公聰明絶人,纔成童,貫誦《四書》、《五經》,十五成文章。游泮宮,大爲士流推重,同年生進壯元鄭淹金宇宏,俱以一時文章,惜公之所作選居榜下。李秀泰撰行狀。

壬辰亂,公年過七十,聞變痛哭,奮不赴難,入船巖山中。同時避亂者,殆近千人,顑頷濱死,公能救恤,擧皆感德。及賊突至,雲霧忽四塞,不辨蹊徑,賊退而言曰:「此山必有仁人,不可犯也。」李尙眞撰《家乘後序》。

施文用[编辑]

施文用□□,中朝浙江人。隆慶壬申生。萬曆壬辰,以游擊營中軍來本朝,討賊,屢有功,宣祖特除僉中樞,遂爲星州人。仁祖癸未卒。英宗辛酉,贈兵曹參判。

公以將家子,少而曉達兵流,武藝絶出等夷,弱冠擢錦衣衛出身。嘗慷慨有笞中行說之志,於象緯、醫筮之學,獨得三昧之妙,有著書曰《兵學奇正》、《堪輿指南》、《醫卜妙訣》者,繕寫以藏,俾傳于世。

壬辰,虜入寇,大駕播越于西,時鄭公崐壽受命乞兵于皇朝,朝中大臣議不一。公之大人兵部公允濟,蓋以副使館我使,聞東事之急,憤形于色辭,謂:「我與兵部石星好,我其有以介之。」遂竭力周章,勸石公亟以奏本達之,於是神皇帝赫然動天下兵以救之。

公在游擊將軍藍芳威軍中,爲行營中軍,七年從戎,衝冒矢石,臨陣輒賈勇先登,有奇功。

公以東方有久遠太平之象,遂爲終焉計,仍卜居于星州,名其里曰大明洞。每月朔望,輒朝服焚香,北首四拜。吳遂采撰墓表。

李𥳕[编辑]

李𥳕以直,號東湖光州人。縣監弘宇子。明宗丙寅生。宣祖乙巳進士。仁祖戊辰,除禁府都事。孝宗辛卯卒。

受學于寒岡鄭先生,及昏朝,先生遯于野,公亦無意進取,日與同門諸賢,侃侃誾誾於之間。學問思辨之工,益敦且篤,先生期待之意,尤眷眷於公,命編《五先生禮說》。庚申,先生易簀於上,公心喪三年,刱院立碑,刊行文集諸書。築室承湖之上,自號東湖野老,日以訓誨後進爲事,同門之士欲以事先生者事之,如門之有若焉。

嘗選親試,券在第九,而尋罷榜,物論爲公惜之。平生志節,不欲隨人頫仰,昏朝之末,以苟祿爲恥。反正之後,年紀已高,已除而不就,已就而不久,審乎進就之道。及公卒,門人私諡而誄之,曰德耀先生,蓋取靖節、貞耀之義也。

李天封[编辑]

李天封叔發,號白川星州人。明宗丁卯生。宣祖辛丑司馬。仁祖戊辰,除禁府都事。甲戌卒。享星州德巖祠

公與伯氏三益齋天培師事寒岡鄭先生,最有親炙之功,及寒岡卒,建院廟,豎神道碑,裒文集,皆公之致誠措畫,得以成就也。

丁卯胡亂,公掌本州義兵,彈盡心力,多所經營,及賊退,除職不就。張顯光撰碣。

李承[编辑]

李承善述,號晴暉堂太宗第二男孝寧大君六世孫。明宗壬子生。宣祖戊戌卒。肅宗丁巳,贈掌苑署別提。享星州新溪書院

公遭父喪,屢絶而甦,奉喪治葬,一遵古制。或以非今世所見疑駭,而亦不爲變,蓋好古謹禮出乎性,行之斷然,人不能撓。

壬辰,島夷搆亂,憂憤痛惋,馳驅兵馬之間,殫竭精力。雖在苫塊,而傾財募粟,以補軍餉,造鑄兵器,以裨軍用,李體察元翼嘉歎褒啓。鄭逑撰誌。

金天澤[编辑]

金天澤大亨,號沙峯義城人。參奉關石子。明宗乙卯生。宣祖乙酉生員。乙未卒。享星州德泉祠

壬辰亂,公奉親避山谷間,聞大駕播遷,命弟及二子,使供菽水,而倡起義旅。赴忘憂郭公軍中,謀共討賊,凡於對敵應變與措置兵食,規畫弘多。《倡義錄》。

崔恒慶[编辑]

崔恒慶德久,號竹軒永川人。南臺掌令師哲孫。明宗庚申生。宣祖乙巳司馬。仁祖戊寅卒。

公遊寒岡鄭先生之門,得聞爲己之學,篤信力行。寒岡著禮書,輒貽書要公,公與二子𨏈同赴校勘,有水下三賢之稱,蓋指公鰲巖精舍,在檜淵下流也。

丙子冬胡亂,鑾輿播越,公聞變,愀然曰:「今老矣,無以效臣子之義。」命二子赴高靈義兵所,及聞城下之盟,感憤作詩以見志。

庚申,寒岡卒,公率二子躬視斂殯,若喪父而無服。多士議廟享于檜淵,推公爲洞主,公殫誠竭力,六載而成,立墓碑,修文集,《禮》所謂事師服勤至死者,殆公之謂歟!李象靖撰碣文。

金輳[编辑]

金輳志遠,號雲巖海平人。判書六世孫。明宗甲子生。宣祖乙巳司馬,仁祖甲子文科,禮曹正郞。丙子卒。享星州德泉祠

公師事鄭寒岡先生,親炙薰陶,受《大學》一部,沒其小註融會貫通,又學《春秋》於宋新淵師頤,附錄《三傳》,明達旨義。嘗就東岡金先生旅次,同撰次《綱目》,其文學之該博如此。

昏朝之時,大北凶黨擅弄朝權,鄭仁弘以凶魁疪誣寒岡,無所不至。公作《李茂伯之京序》,極言邪說橫流之害甚於猛獸之意,其文播傳一世,莫不稱歎。

壬子增廣科,朴參判而章爲主試出策題,問以先儒論義理說,公對策,其篇終發明退溪學問之精深,以如是義理之學,爲憸人所害,極論之。朴公稱讚,遂置嵬選,參試諸人皆是北黨,以篇末之言爲妄發,强使不取,人譬之劉蕡之下第。

務安縣監,蠲減衙供,淸白儉約,秋毫不犯,聲譽播聞,旁邑之民相率入境,過百餘戶。人望見公鬚眉皓白,歎曰:「太守衰老,有何前程而苦節如此?」其廉白眞天性,非作爲也。朴震耉撰行狀。

張鳳翰[编辑]

張鳳翰文擧,號㝏翁仁同人。參議子。明宗丙寅生,仁祖甲申卒。享星州伊陽祠

壬辰,星州,以州僧贊熙贊夙授州事,使作嚮導,贊熙捕誅,而贊夙益猖獗,官軍莫敢敵。劉總兵、我義將任啓英皆戰不利,欲退師,公力止之,設計擒贊夙,獻于義將金沔大喜,欲上功行在,公正色曰:「擒賊,臣子責也,必欲爵我,吾不復見公矣。」義而止。

公與弟鴻翰、從弟士珍皆死王事,世稱一門三義士。丁範祖撰碑。

金檝[编辑]

金檝公濟,號退隱義城人。宣祖乙亥生。仁祖己卯卒。享星州德泉祠

公性至孝,養生事亡,克敬以誠,丁內外艱,繼而承重喪,十年倚廬,履禮如一日。早從寒岡鄭先生潛心於之書,先生稱其厚德篤行人。李元禎撰碣。

李彦英[编辑]

李彦英君顯,號浣亭星州人。宣祖戊辰生。辛卯生員。辛丑,以孝聞,除參奉。癸卯,文科魁。歷兩司,至承旨。仁祖己卯卒。

公爲正言,當光海甲寅,李爾瞻搆大獄,尸國舅市肆,殺永昌大君,將以及母后,朝野慄慄咸懼。弼善鄭蘊抗疏極諫,則輒指爲黨逆,擬律至大,公銳意力救。大司諫金緻咋謂掌令裵大維曰:「正言公,鄕人,未諳朝議。君宜曉之!」大維附耳語,如金緻指,公正色曰:「平生讀古人書,乃有是言。死生亦大,各任其志,爾無動我。」遂隔帳而避。挺身冒霆霹駁言「不可厚非」,遂得罪奪官,坐錮十年。

乙丑,公在政院。故事,兩司詣臺啓事,承旨爲主,相向讀彈文訖,乃捧入以啓。時一臺臣證引《春秋》叔段事,公遽起立,誦《胡傳》不錯一字,謂:「夫子本意,專不類是。」臺官愕然,三省吏失色喧傳,一日遍都下,幾碎人齒齶,公不恤也。

丁卯胡變,隨分朝,虜劫盟於我,邦事靡定。公倡言:「欲去弊,須去私;欲去賊,須去㥘;欲去恥,須去和。三不去,大事去。」有識者以爲直言。李敏求撰誌。

李潤雨[编辑]

李潤雨茂伯,號石潭廣州人。宣祖己巳生。進士,丙午文科。歷翰林、三司、舍人,至工曹參議。仁祖甲戌卒。丙戌,贈吏曹參判。享星州檜淵書院

鄭仁弘托跡山林,自負翊戴功,李爾瞻韓纘男爲其羽翼,公心嫉之,足未嘗及門,其秉筆也,書其惡于史策不一。及春秋館齊坐,爲爾瞻所覵,恚恨入骨,因嗾纘男劾公以侮辱大賢,大賢者卽仁弘也。謀起大獄,人莫不爲公危之,公曰:「生死,命也,何怖之有?」其後再黜絶塞,必置死地,公無幾微見色。

公出宰鏡城,北俗難制,公號令嚴明,濟以寬恕。飭學宮崇麗譙,諸所擘畫敎條,無非經久計,敎諸生如子弟,課講有程,北方文學之士,於斯爲盛。以會寧舊爲金東岡編戍之地,勸府人立書院,使有觀感,及瓜遞,人皆泣涕,立鐵碑以思之。

甲子之變,招諭八路,敎文卽公筆也。朝廷以公有令望於北方,拜招諭御史,公晨夜行,灑血頒敎,所至聞公來,無不奮勵自效。

仁獻王后之葬也,公以司諫啓曰:「聖上哀遑急遽之中,率多徑情直行之事。夫旣杖而卽位矣,金篆書銘旌矣,六日成服矣,殯用欑宮矣,其他違禮之擧,不一而足,至於仁慶宮反魂之事,誠有所大不安者。《禮》曰:『反哭升堂,反諸其所作也;主婦入于室,反諸其所養也。』推此義,則仁慶宮亦一宮闕,綾原之不敢奉奠於此明矣。所謂反所作、反所養者,將何所取義?」啓入,上怒甚,以侮慢蔑視爲批。公遂引避,憲府請出,上特命遞差。

潭陽時,有猾黠吏舞文作奸,締結要路,前後太守不敢問。公置之法,曰:「吾自有三尺,何物鼠輩敢爾?」竟栲死獄中,遠近翕然稱快。修眉巖書院,親率諸生講考藝文,又學宮頹廢,公立新之,出供奉以助養士費,邑人爲立淸德碑,諸生別立興學碑。

師事寒岡鄭先生,從遊張旅軒鄭愚伏,薰陶成就,一變至道。寒岡嘗欲纂《五先生禮說》、《禮疑答問》等書,以公在鏡城,有志未就者累年,及公還,始克裒集成書,其見重如此。

光海時,星州人爲仁弘所捏,禁錮十年。公子仲道娶于堤川人,或勸冒籍于以赴擧,公貽書戒責,以李君行先生之言爲證曰:「科擧,發身初程也。汝人而赴擧,不幾於失身、欺君乎?」其後登第來謁,公又戒曰:「新進之人有同處子,寧有自衒?雖吾執友方在要路,切勿往見也。」金世濂撰誌。

裵尙龍[编辑]

裵尙龍子章,號藤庵星州人。宣祖甲戌生。孝宗乙未卒。享星州道川鄕祠

公有一弟幼孤,公心愈苦,病絶,割指出血以救。敎訓以禮,有過則涕泣而撻之,學日就,名聞南州,陞太學,此裵尙虎季章也。

早登寒岡鄭先生門,受義理之學,編刊《鄭先生文集》,豎碑建院,有功於斯文大矣。許穆撰碣。

朴永緖 忠壯公。[编辑]

朴永緖孝源順天人。毅愍公而絢子。宣祖己卯生。壬寅武科,累官至昌城府使。仁祖甲子,亂被害。贈參判。命旌閭。英宗乙卯,贈兵曹判書,賜諡。享星州德峯忠烈祠

甲子,以前鋒將從都元帥張晩關西,副元帥叛,長驅東向,元帥軍懼不敢擊。公奮然獨請戰,遂與南以興鄭忠信,各將兵三千躡賊,戰于黃州薪橋。諸兵皆潰,公獨躍馬入賊陣取,馬忽蹶,反被擒。初,素慕公勇,又明璉尤服公,必欲降公,不卽殺公,好其言以誘。公拔劍斬馬以示賊,罵曰:「使吾爲汝擒者,此馬也。且朝廷授汝副帥,何負汝而叛?吾恨不虀粉汝骨,何不速殺我?」賊縛置幕外。適天大寒,明璉夜起,潛以貂帽加公首,字公謂曰:「孝源何自苦?今日從我,大司馬可得。」公擺首墮帽,曰:「此頭卽斷矣。毋以賊貂汚忠臣頭也!」賊卒有與公同閈,見公渴,密以水餉公,公奮身蹴水,曰:「汝賊兵也,敢以水飮我乎!」賊知終不可屈,遂害之,以長刃左右斫,肉片片墮地,而口猶不絶罵。李白軒景奭柳西坰有輓詞,皆以常山杲卿爲比。李匡德撰諡狀。

鄭惟榮[编辑]

鄭惟榮□□東萊人。襄平公玄孫。宣祖壬辰死節。

亂,入黃石山城,與郭存齋趙大笑軒宗道,日夜戎幕畫贊軍謨。及其陷城之日,人皆竄伏,而公獨義不苟生,焚軍器庫,而與二公焚香誓天,酌水四拜,而從容就死。邑誌。

公弟惟文杏村,與兄同時倡義,有魯連蹈海之誓,一世幷稱其節。

李𦁖[编辑]

李𦁖愼彦,號學稼齋星州人。宣祖己亥生。顯宗己酉卒。享星州德巖祠

公就學于張旅軒之門,年纔成童,稱其偉器,聞一言見一行,輒慕效之,必以孝悌忠信爲立身之本。及旅軒卒,公與柳修菴趙澗松任道共治後事,講求中式,服喪如禮,尤善於誘掖後進,一代鴻儒碩輔多出門下。

與宗黨共講敦睦,爲訓揭壁,其目有八:曰敦睦相講,曰學業相勸,曰吉凶相助,曰出入相扶,曰怨怒勿宿,曰是非勿較,曰讒間勿信,曰表裏勿貳。別刱百忍堂,蓋取張公藝同居之義也。李達新撰行狀。

李廷賢[编辑]

李廷賢元老,號月峯星州人。光海壬子文科,官正字。

公學於鄭寒岡之門,爲高弟,成就造詣,罕有及者。寒岡嘗有詩曰:「吾人曾見後生中,志氣深佳力自攻。鍊業已收三上效,持身須着一頭功。」其推詡嘉奬有如此。

當廢朝,姦臣鄭仁弘主張邪議,當時士類莫不駭憤,而亦尠有抗議者。獨先生遺書絶之曰「人倫不可斁,天理不可泯」,辭嚴義正,有足以昭日月而質鬼神,一時士大夫莫不韙之。

人以顔子譬之,李相公聖求哀詞曰:「平生較顔子,無壽且安貧。」

金貴悅[编辑]

金貴悅學而月城人。判書文起十世孫。

幼有至性,年甫五六,事母以禮,無敢或違,人不敢呼其名,必以孝兒稱之。母年九十六,公年七十八,而誠孝之篤,老而不衰,母病,嘗糞甘苦,以驗輕重。及母喪,構廬墓左,晝拜於墓,夜號於廬,三霜獨守,一步不移。鄭東運撰行狀。

義城[编辑]

金光粹[编辑]

金光粹國華,號松隱安東人。世祖戊子生。燕山辛酉司馬。明宗癸亥卒。享義城藏待書院

未成童,嘗暮臥,蛇墮入懷中,不動,徐解衣紐,俟蛇自出,聞者異之。

旣陞上舍,遊太學,群居斂容,講說不怠,諸生欲質《易》疑義者咸歸公。時當戊午之後,不喜久留,一日揖諸生去,同舍挽之,公曰:「卜人言命達則年促,豈以浮榮易吾壽哉?」

道遇賊,擁公入深谷,迫欲害之。公不爲變,徐曰:「汝輩亦天氓,豈無良心,顧爲飢寒所逼,不知攘竊之爲可恥邪?」賊中有一人熟視公,遽止其徒曰「此非常人」,衛而送之。

嘗語家人曰:「未幾,士林禍復作。」至甲子,如公言。自是謝絶世事,日取古聖賢言,潛心玩賾,夜以繼日焉。

宅畔有萬年松,枝柯盤屈,陰可數畝。樂之,常携卷終日偃仰其間,卽自號松隱居士

每夜或淸晨,擁衾誦《孟子》夜氣章,語學者曰:「心本虛明,至百慮不作、事物未接之時,本體依舊發見充養得。此亦一段收放心處,不可昏昧任放去。」

亦樂齋金公致寬卽公外裔,嘗拜旅軒張先生旅軒問:「沙村萬年松平安否?」因誦公《萬年松》詩,曰:「此老胸中灑落,無一點塵累。」李光庭撰行狀。

李世憲[编辑]

李世憲士典,號牛巖永川人。燕山甲子進士。

公事親至孝,就養無方,及父母歿,守塚三年。戊午、甲子,連有史獄,公無意於世,卜于牛巖,日講磨道義,殆忘寢食。己卯,群賢登庸,陰崖李公以公薦于朝,將顯用,而北門禍作,卒不果。金世欽撰碣。

公肥遯居貞,超然爲黨禍之完人。然時聞政令闕失,輒引白痛飮,悄然無語,於是又知公之不果於忘世。李象靖撰遺墟碑。

申元祿[编辑]

申元祿季綏,號晦堂鵝洲人。中宗丙子生。官敎授。

父嬰奇疾,公十餘歲,爲覓藥上八公山,崎嶇數百里,從醫劑藥,夜不交目、衣帶不解者八年。

旣屢擧不中,歎曰:「古人以親老而不爲祿仕爲不孝。」丐爲縣學官。嘗書壁上曰:「負重涉遠,不擇地而休;家貧親老,不擇祿而仕。」蓋有仲由之感焉。

爲小槽,將親褻衣澣濯,不以付人,便旋之器,手自滌漑。嘗雜植奇花異草,每於佳辰令節,供具燕樂,作《壽親曲》八闋,以道愛日之誠。

其居喪,作母夫人影幀,揭之几筵,朝夕悲號,日三省墓,不避雨雪,糲食糜飮,不近菜醬,轉益柴毁。子弟泣諫,則曰:「命稟於有生之初,脩短不以此也。」

有一兄,事之甚謹。嘗自漢城同歸,伯氏病,薄天民川,秋水方漲。人言「有毒蟒害人,不可徒涉也」,公負而濟,卒無事。

周愼齋白雲洞書院,公贄文求敎,留數日。愼齋試諸生,得公作異之,批其尾曰:「我院有人,其心如玉。天將玉汝,申其祿矣。」

與諸生倡建書院於長川,以享慕齋金先生,事聞,賜額長川李光庭撰行狀。

李光俊[编辑]

李光俊俊秀,號鶴洞永川人。中宗辛卯生。明宗壬戌文科。歷學諭、敎授、府使、參議,至觀察使。光海己酉卒。

公甫成童,仡仡膽勇,始業武,旣而墮馬傷臂。遂鐫刻讀書數年,文詞拔萃,遊太學,大爲儕類推重。

公素性剛方,不爲媒進計。少與沈參判義謙友善,又釋褐同榜,方爲銓郞,將擬公淸顯,而公以其椒房近戚絶不與交。

壬辰,江陵府有螺蟻蔽雲之異,識者認爲兵象,朝議將擇才望,以公應。公之官未數月,大擧入寇,賊將吉成東略地,列邑瓦解。差人傳檄至府,公卽斬以徇,領兵據險。賊又突至,終日力戰,多所獲,事聞,特進秩。

中和新經創,朝廷擇公爲守,公至,則廨宇灰燼,滿目丘墟。公躬相畚鍤,先作營窟,鳥駭獸竄之民,稍稍歸集。又大開屯田,具農器與民,每親至表畷,課其耕耨,逮秋熟,收穀屢千斛。設官舍刱學宮,練卒伍繕兵械,一似平時,而民愛戴如父母,立石頌惠。及聞公歿,聚哭碑下,設奠遙祭,至今百餘年,猶追思不休,爭出力爲覆屋以護。

李延平在郞署,世方謫其誕,公獨謂:「確實有力量,異日國有事,此必任之。」至癸亥反正,人服其鑑別。李瀷撰行狀。

金士元[编辑]

金士元景仁,號晩翠堂安東人。中宗己亥生,宣祖辛丑卒。

二十二,謁退陶先生,請受業,先生書贈《武夷觀善齋》詩,曰:「君能喩吾此意否?」嘗入山攻苦病甚,先生戒曰:「古人爲學,雖曰勤苦,何至生病,貽父母憂?」

壬辰之亂,嶺南諸義兵起,推金公爲大將,以公爲義城齊整將,會大將卒,遂罷歸。當是時,鋒鏑餓羸者,聞公有急人義,繈至焉,公受之無惓色,以饘以穀,所活甚衆。人有籍土田、臧穫以謝,公却之曰:「吾豈望報?」

公禔躬讀書,餘力課農,値歲歉,以稍贏者假貸艱食,有貧無以償者,焚其券,人號爲金氏義倉

公嘗曰:「士子處世,不可非義干祿,惟盡力於本分,庶幾寡過。況愼言行、勤讀書、務農桑三事,師敎所存,敢不勉諸!」蔡濟恭撰碣。

申仡[编辑]

申仡懼之鵝洲人。明宗庚戌生。官敎授。光海甲寅卒。

辛亥,疏論鄭仁弘誣賢之罪曰:「仁弘山林養望,自許太過,出一言語,思易天下。而仰恃聖眷,以爲我爲此言,則天聽可回,天聽旣回,則我之積憾,可以快報,饒筆騁辭,惑亂視聽,其流之弊,將至於滅民彝、害天理。」自是見時象乖亂,杜門守靜,日以經史自悞。崔晛撰墓誌。

申之悌[编辑]

申之悌順夫,號梧峯鵝洲人。明宗壬戌生。宣祖己丑文科。歷正言、文學、北評事、府使,至承旨。仁祖甲子卒。

癸丑,拜昌原府使,有獷賊據島出入,焚掠隣邑,莫能制。公設方略悉捕之,事聞,增秩通政。

公天姿醇粹,儀度秀偉,西厓柳先生嘗稱爲第一人物。事繼母吳氏盡孝,當其病革,語不可了,猶亟問親癠,旣絶乃已。愛君憂國,出於至性,嘗聞廢主出置之事,爲之泫然流涕。

仁弘勢焰薰灼,公莅近境,六朞一不相問,仁弘心服公政治,不敢修隙。金應祖撰碣。

承旨辭疏一不言及新化,從容婉轉,不迫不露,當日惟五峯李公敬亭李公識其意。補遺。

金致中[编辑]

金致中靜而聞韶人。

力學篤行,從西厓遊,甚見器重。壬辰變,大駕西狩,公慨然倡義傳檄,與弟致弘致和等,糾鄕里勇健者射殺賊。七月,賊衆焚掠村里,至四日力戰廝殺,致和中丸死。知事不濟,義不辱,臨絶壑墜死,妻申氏繼墜,婢卜分號痛,亦墜死,鄕邦義之。事聞,命旌閭。鄭士信撰旌閭碑。

申之孝[编辑]

申之孝達夫,號鷹巖鵝洲人。宣祖壬辰避亂,遇賊死。

壬辰寇搶攘時,公弟梧峯之悌,在宣城縣,公奉老在家,避巖穴間。踵而至,劍公左肩,血流淋灕,公臨絶,嚙葛爲筆,血書紬衫,寄梧峯曰「吾之藏身不密,不孝孰甚焉?老親則有諸弟奉侍,君旣委身王室有職守,當臨亂授命。而矢石赴死之日,恐無以尋屍,幸於足掌書『宣城』二字,俾識之」云。任必大撰碣。

李民宬[编辑]

李民宬寬甫,號敬亭永川人。宣祖庚午生。丁酉文科,歷注書、說書、三司、湖堂、承旨。丁卯,義兵將,至參議。仁祖己巳卒。

乙巳,朝議欲授公吏郞,仁弘不悅公,嗾其黨差耽羅點馬御史,公怡然笑曰:「濯足南溟,振衣漢拏,不亦快心事歟?」

光海追崇所生母,公以知製敎製進百官賀箋,使魯國成風語以諷之。奸凶嫉李文翼公德馨箚救永昌大君,欲按以極律,公折之,俾不得售。爾瞻力搆李文忠公元翼,禍不測,公奮斥之不已。

廢母論起,公箚言:「等直斥慈殿,至曰『顯有當絶之惡』,又引『遜』、『遷后』之語以結之,其得罪倫紀甚矣。」於是爾瞻等摘公賀箋語,論以不敬,削職廢錮。

仁廟反正,首命公差奏請書狀官,時遼薊路梗,我使輒浮海朝天,公不見有幾微。旣至,中朝卿大夫入讒言,於奏請沮遏百端,公淹使館九月,瀝血呈文,忠懇有足感人。明年甲子,竣事還,上引見喜甚,陞通政資,賜土田、臧獲。

丁卯,虜大入,張旅軒先生嶺南號召使,薦公爲左道義兵大將,公已先赴全州,覲王世子,兵餉多所贊畫。

公再奉命朝天,中朝學士大夫間,與之唱和詩什,敬愛之殊甚,至稱李謫仙蔡濟恭撰碣。

李民寏[编辑]

李民寏而壯,號紫巖永川人。宣朝癸酉生。庚子文科,歷檢閱、正言、巡撫黜陟使。光海戊午,以姜弘立從事爲虜所拘。己未東還,屢轉至刑曹參判。仁祖己丑卒。

乙巳,拜平安都事,時王子宮奴橫行道內,作拏民間,岳牧以下不能禁。公到界,卽令拿致杖斃,人皆快之。

戊午,天朝徵兵於我國,公以元帥從事,萬里赴敵,會天兵於東葛嶺。時運糧未到,士卒凍餒,公乃貽書責管餉使尹守謙曰:「三軍絶食,今已屢日。自古安有驅飢卒深入虜地能善其後者乎?」四月,到富車地遇敵,陣未成,而鐵騎蹂躪,瞬息左右營皆沒。公不知兩帥之已有和意,欲激勵士卒決一死戰,則兩帥不應。公不勝憤慨,欲自裁,爲兩侄所抱,不得遽決。賊以鐵騎圍迫一行而去,公屢欲引決,輒爲兩侄所奪。

賊拘公者片山城,圍植木柵,晝夜守直,威劫萬端,所帶軍官及奴子,皆不免屠殺。公處之泰然,每坐起,持印信、馬牌不離于身,爲必死之計。偶得性理群書、《二程全書》、《名臣言行錄》散秩,日夜誦讀,遂箚其格言至論,彙爲三卷,名以《朝聞錄》。

虜將出送被拘將官三人,時在柵中者五人。胡將以五箇木牌,書五人姓名,使其率胡頂戴祝天,拈出三牌,則公與焉。胡人曰:「天也。」遂出柵中,回到滿浦,卽陳情上疏,又進《建州聞見錄》,係以備禦六條。時尹守謙資行誣捏,公留關西待命者二年,癸亥反正,卽蒙敍命。

丁卯之亂,張旅軒以號召使辟公爲從事。戊寅,拜東萊府使,擇境內士子聰敏者二十餘人,試授《小學》,官給廩料,月試所業,必親訓誨。

後告急使洪命元回自北京,傳說「遼廣一路,皆言『公敗沒被拘,終始不屈』,人莫不欽歎,至於呼爺而不斥名」云。

嘗輯顔子問答、言行,名以《博約》,居家奉先之儀,一遵古禮,著《祭禮品式》,又有鄕射節目。申悅道撰行狀。

申適道[编辑]

申適道士立,號虎溪鵝洲人。宣祖甲戌生。官察訪。仁祖癸卯卒。

嘗任氷溪院長,時嫁禍士林者,題名於尋院錄,公削去之。鄭造爲方伯,督囚院任,公凝然不動,從容就囚,辭理不屈,雖以之凶暴,無以罪之。

丙子,以義兵將灑泣誓衆,遂以孤軍,星夜馳赴行在,仍獻兵糧。拜健元陵參奉,謝恩而退。洪萬朝撰墓誌。

申悅道[编辑]

申悅道晉甫,號懶齋鵝洲人。宣祖己丑生。丙午進士,仁祖甲子文科。歷正言,至牧使。孝宗己亥卒。

九歲,進拜旅軒先生,先生奇愛之,敎以正坐。公資稟粹然,無一點滯吝意思,無一毫粗厲氣象。

其立朝,恬靜自守,不肯苟同而詭隨,以至治郡,以敎化爲要,興學爲先,陳疏章,眷眷端本典學之說。其在南漢圍中,人皆恇㥘,苟冀和好,公以死自許,製巾帶以備自處,修家信以付蒼頭,從容自得如平日。

好讀書,如《朱書節要》、《聖學十圖》等書,手不釋卷。爲文纖悉典雅,應製輒居前列,應對大國,一行爲之閣筆。金應祖撰碣。

李弘祚[编辑]

李弘祚汝廓,號睡隱韓山人。文忠公柳成龍外孫。宣祖乙未生。蔭仕至縣監。

爾瞻發廢母議,公歎曰:「三綱絶矣。」卽廢擧南歸。嘗讀書氷院,見《尋院錄》有鄭造名,卽削去。時方按節嶺南,人皆爲公懼,公不爲動。

丙子,安東人士推公爲義兵將,公起自書生摠攝戎務。諸參佐皆平生故舊,初甚易之,及當治事,嚴毅不可犯。已而聞南漢圍解,乃罷兵。李玄逸撰墓誌。

李爾松[编辑]

李爾松壽翁,號開谷眞寶人。宣祖戊戌生。薦拜參奉,□□文科魁,官止郡守。顯宗乙巳卒。

爲禮曹佐郞,上將於後苑營別殿,重動民命,只役內奴。公上疏言:「宮室寧不足而必增搆邪?內奴亦民也,不宜偏勞。」辭甚切直,朝廷韙之。權瑎撰碣。

金尙瑗[编辑]

金尙瑗伯玉,號南厓安東人。宣祖戊戌生。仁祖丁卯卒。

公以弟子禮謁寒岡旅軒兩先生。一年之內,留兩先生門,各以其半焉。寒岡常曰:「吾未見審問如此人。」旅軒亦云。

公事母左右服勤,六十年如一日。母嘗遘癘,嘗矢甜苦,血指和藥,得以甦。及母歿,廬于墓側,谷深多猛獸。嘗展墓還,虎當路,公曉以警之,虎俛首去,終三年不復梗,人以爲孝感。

與四弟同爨,不欲爲異宮。及有室有子,室窄不能容,然後始乃畫室連墻。衣無常主,兒無常父。遇國朝諱辰,必餐素,不以代逖而寢焉。

丙子,中鄕解。未幾,南漢下城,公恥之,不赴覆試。自是謝絶世事,案上惟《春秋》一部,壁間書大明崇禎四字,終身不近市物。知其事者,咸以崇禎處士稱焉。

臨卒,手書《敬齋箴》,命兒孫佩之曰:「吾不可以復敎汝,汝不可以復聞吾言。須體念在玆。」蔡濟恭撰碣。

申弘望[编辑]

申弘望望久,號孤松鵝洲人。承旨之悌子。宣祖庚子生。仁祖丁卯進士,以薦授參奉,不起。己卯文科,歷注書、正言,至司藝。

公在憲府,有李時楳居官不廉,持喪不謹,人言喧藉。持平李溫發啓,旋被劾去。時楳爲都承旨,陳疏自明,引先賢爲證,聞者憤惋。公將擧劾,同列止之曰:「君朝夕且瀛選。」公不聽,遂獨啓之。於是諫院劾罷公,尋竄碧潼

己亥,除豐基守。先是,邑宰連歿于官,人以爲不祥。公曰:「吾不就官,無以解妖言。」遂赴任,以訓士興學爲務。留數歲棄歸,行橐蕭然,惟紅梅一盆。權相一撰墓誌。

申達道[编辑]

申達道亨甫,號晩悟鵝洲人。光海丙子生。庚戌進士,仁祖癸亥文科魁。官至修撰,錄寧社勳。辛未卒。

壬辰以後,寇盜充斥,首尾七八年,經生學子莫不解體,無意親書冊。公益發憤自厲,手不釋卷,而諸書,尤反復有契,發爲文章,汪洋放肆,渾渾無涯涘。

爲正言,上十條疏,曰用人才,曰擇守令,曰收人心,曰開言路,曰決壅蔽,曰赦罪過,曰省宂官,曰厚風俗,曰均貢賦,曰修軍政,末復言修省之實,上嘉納焉。

丁卯,狄來侵,上召大臣諸臣議,有一勳宰首發幸之議。公進言曰:「願殿下駐節坡州,奮揚威武,以示先人奪人之氣,不宜先自摧縮以示弱。」上曰:「當與廟堂商度。」竟不用其計。及扈駕江都,庭議欲講和,公抗疏曰:「殿下畏賊如虎,無意討賊,不顧義理之當否,惟恐和好之不成,如此尙可以爲國乎?」因伸救司諫尹煌。又與尹煌崔鳴吉主和誤國之罪,辭意峻正,無所忌諱,朝著爲之竦然。

毛文龍椵島守,將聲言朝鮮陰通北虜,將欲襲取椵島,傳播遠邇,事機叵測。朝廷議遣使曉諭,難其人。公遂膺是選,承命入營,乃謂「朝鮮事大國,如子事父,不宜有此」。辭情懇款,將感悟,疑盡釋。於是刷還本國人擄在島中數千人。

在諫院,有臺諫論勳臣驕橫不法狀,上怒甚,有嚴治臺諫之命。公乃挺身獨啓曰:「臺諫常持公議,爲人主耳目。公議所在,臺諫安得不言?尹煌之啓、趙絅之疏,皆出公議,非搆誣人之論也。且廟堂岐而爲二,不知協和朝廷,而只要和好胡虜;不知攻擊胡虜,而惟務排擊臺諫。夷狄侵凌,甲兵不多,非今日之憂,腹心受病,將致危亡之禍,此誠今日之憂也。」於是左相申欽、右相吳允謙以其有廟堂、臺閣之語,連章辭避。上怒罷公職,大臣、三司交章陳箚,還收成命。於是公直聲振朝野。

庚午,拜掌令。前大司憲鄭蘊因求言請復仁城官爵,三司交章彈劾,或請置極典。公因求言,遂發論停啓,公論韙之。時玉堂以請寢元宗祔廟事忤上意,幷命致重究,公執不可,遂遞爲軍資正。申悅道撰行狀。

金履矩[编辑]

金履矩子方,號靜樂齋安東人。顯宗壬寅生。景宗壬寅卒。

父病聾,公嘗在側,以筆札道達,凡時耗異聞、閭里瑣細無漏失。父喜曰:「此子爲我司聰。」

每因試入京,坐不背闕,過闕,必鞠躬屛氣。肅廟久違豫,有西來人,必問聖體如何。及陟方。會哭泫然曰:「爲臣子四十餘年,未能瞻望威顔,而遭此閔凶,人情寧不悲乎?」五月不御酒肉。

時節鄕會,公在座,一堂肅然,議論岐裂者,皆卷足退曰:「金公君子也。」

杜門養靜,專意古道,而其工又在於禮書。當時習禮家博雅如李密庵,亦使之問公。

李上舍喜鼎嘗遇公逆旅,滯雨三日,與之同宿,語人曰:「子國有黃叔度矣。」

少時讀書書齋,村姝竊意公,託言汲水,頻來覘,公不一顧。女因病殆,其母求哀,同讀者勸往,公曰:「士君子不可以一村女汚其行。」

公之子出野,一氓當路臥,辟之不起,出惡言怒。請公罪之,公曰:「醉乎?」曰:「未也。」「然則狂矣。」卒不問。氓告人曰:「平生不見公有怒,故試之耳。」

公之孫有因痘蔽明者。公曰:「天道有不可知者,而自料吾平生,不宜有病廢子孫耳。」已而果愈。李光庭撰行狀。

金宗德[编辑]

金宗德道彦,號川沙安東人。景宗甲辰生。英宗癸酉生員,今上己酉,薦學行拜禁府都事。丁巳卒。

己卯,遊大山李象靖之門,專心服事,進修階級,一遵師敎,立志遠大,着工嚴密。大山亟稱其篤實,後令其孫永運往學焉。

守道山樊,絶意名利,嘗歎科擧之學壞人心志。及兩弟幷中省試,榜猝至,公方裁書如不聞,待封緘訖,始取見之。

季弟臨終,整齊無錯亂悽黯意。公泣訣而出,斂衽更入曰:「汝之爲古人所罕,吾迺言語掩抑,坐立輕遽,汝必不滿於心。玆欲以敬謹之容,更見汝矣。」

所撰述有《聖學入門》、《孔門一統》、《釋學正贓》、《政本》、《考證》、《草廬問答》、禮書及遺稿若干卷。鄭宗魯撰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