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人物考/卷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 嶺南人物考
卷四
作者:睦萬中 沈奎魯
卷五

尙州一[编辑]

黃喜 翼成公。[编辑]

黃喜初名壽老,字懼夫,自號厖村長水人。高麗恭愍王癸卯生。生員、進士、文科,拾遺、補闕、議郞。入我朝,司諫、代言、參知、議政府事、平安江原監司、大司憲、判六曹、參贊、贊成,至領議政致仕,入耆社。文宗壬申卒。配享世宗廟庭,享尙州玉洞書院

姿儀雄俊,天性寬裕。聰明好學,至老不衰。崇信斯道,不惑異端。居家淸愼,存濟貧窶。識度深遠,局量宏邃,望之如泰山黃河。中朝使者嘗見公,不覺驚服,爲盡禮貌。

太宗世宗倚注特重,再丁憂,皆特命起復,凡奇謀密議,必召公決之。當國最久,謹守祖宗法度,或有獻策變法者,力止之。

平生不念舊惡,處事平恕,及議大事,面斥是非,曾不少貸。

奏疏獻議,公皆手草,詞義俱暢,人之談賢相,以公爲先。

方斂,有氣覆于屋上甚異,事訖而散。葬之日,人無貴賤,莫不奔走痛惜。各司胥徒,各出布貨,設奠不憚傾貲,擧國遑遑戀慕。

居政府凡二十四載,累請乞骸,至著詩見意,上不得已,命一月二朝。己巳,始許致仕,然大事必遣近侍就問決之。申叔舟撰碑。

少時見田父以黃黑兩牛耕,問曰:「何者最善?」田父不答,追至山回路轉處,密語曰:「黃者善。」公曰:「何不卽對?」田父曰:「彼雖畜物,而五藏與人同,故能解人語,不忍長短於牛之所聞也。」公平生服膺,不妄人是非。

太宗讓寧時,公及李稷堅執不可,謫於外。世宗立,首入相。

太宗一日命召公。公至,戴桶高頂笠子,穿碧色麤布團領,帶藍絛兒,詣政院,方自田野而至,形貌厖然而已,人未甚奇之。太宗曰:「前日適誤耳,此人終不可棄。」壬寅召還,屬世宗用之。

平居淡如,兒孫僮僕羅列啼呼,略不呵噤。嘗獨步園中,隣童投石,有梨方熟,落滿地。公呼侍僮,隣童謂將拿去,驚匿暗聽,則曰:「將柳器來,拾梨與隣兒。」

平安道都體察使,定藥山城基,遂置兵營。

其爲相也,金宗瑞爲工曹判書,嘗於公會,令工曹略備酒果而呈之,公問備出何處。下吏對曰:「判書慮諸公日晏虛腸,使工曹備之耳。」公怒曰:「國家設禮賓於政府傍者,爲三公也。若虛腸,則當令禮賓備來,何以私自公辦乎?」立宗瑞于庭而峻責之。金相克成以此事啓於經席曰:「大臣當如是,可以鎭壓朝廷也。」《海東名臣錄》。

白玉洞上梁文曰:「惟我厖村相公,允爲天下大老。廣廈千萬間之性宇,陽春二三月之靈臺。衝霄,雲雨興而萬物澤;滄溟浸地,江河濯而百川歸。密勿矢謨,君臣合昭融之契;從容鎭俗,社稷措盤石之安。楊伯起之四知,無論暮夜;包希仁之一笑,有類淸河。元功則伊摯之格上天,宿德則韓稚圭之鍾間氣。臺臨鯨海,惠化配南國之棠;山立鷺班,風標伏中朝之使。昭垂典樂,與日月而齊懸;懇款封章,代絃韋而充佩。滿汾陽之書考,兩朝三登;瞻潞國之若神,十日一赴。至於禔身之仁義,尤見懋學之工夫。考信專精,鏡前賢之著說;觝排盡力,鋤左道之誣民。達孝章於移忠,誨人驗於行己。蔡彭胤撰。

盧嵩 敬平公。[编辑]

盧嵩中甫,號桑村光州人。高麗丁酉進士,乙巳文科,歷判書。入我朝,至右議政。享尙州玉淵祠

辛禑嘗一日馳馬,入公之園,問曰:「此誰家?」從者曰:「盧某之家。」策馬疾馳而出,以公數諫盤遊心忌之也。

全羅觀察、黜陟使。先時,近海無城,民弊輸漕。公遵海而行,相地之宜,得龍安榮山,築城輸漕,以便轉漕,且諸州郡舊無義倉,公又請于朝,始置之。自是雖遇凶年,民無菜色,民到于今稱之。

居家,與昌寧府院君成石璘以下年德俱高數十餘公,結爲耆英會,優遊卒歲。

臨終,戒諸子曰:「吾嘗觀先儒議論,粗知死生之理,吾死後,毋作佛事。」河崙撰誌。

盧德基[编辑]

盧德基恭之光山人。右議政曾孫。太宗甲午生。世祖丁丑,除主簿,錄原從勳。歷掌令、參議,至同中樞。成宗己亥卒。

爲人謹愿醇愨,前後除官,皆出特恩,而愈自謙遜,腰金未久,托疾以歸。致祭文,有曰:「年甫知命,丐疾還笏。恬於榮利,如卿者誰?」

事大夫人,忠養之節,無少欠缺。學術高明,操守堅確,雖儒者不能及也。金宗直撰碑。

權徵[编辑]

權徵□□,號藤巖安東人。世宗丁卯進士,庚午文科。歷持平,錄原從勳。世祖丁亥,以北道兵馬評事,從征李施愛,死之。

文川,聞監司申㴐、都事朴宗文爲賊所殺,自爲先鋒督戰,賊勢甚急,公厲聲曰:「吾受國厚恩,生不斬叛逆之首,死豈忍亂逆之手乎?」遂南向北闕而四拜,又東向家山而再拜,因呼家丁曰:「國事至此,吾死矣。」斷衫血指,寄家書曰:「男兒之事,丈夫之命,自古如此,千萬勿慮。」付送朝衣一襲。時公之二子在襁褓,又無兄弟,不能收骸,只以血書、朝衣招魂以葬,以書出日爲忌日。權相一撰碣。

尹師晳[编辑]

尹師晳□□,號遯菴坡平人。成宗朝,南臺執義。享龍宮竹皐祠

燕山朝,見群賢騈戮,裂帽毁衫,絜家歸隱於淸州玉華臺。嘗作詩曰:「晩向巖臺上,風光眼底森。種松方鬱翠,移柳漸成陰。白石粼粼出,淸江曲曲深。名韁看弊屣,身世白鷗心。」詩載《東文選》。

公平日所著述,當隱遁之日,悉燒之,後世無傳焉,惜哉!李㙖撰行狀。

姜詗[编辑]

姜詗詗之晉州人。文宗辛未生。成宗壬辰司馬,除司評,庚戌至大司諫。燕山甲子被禍。中宗反正,贈吏曹判書。

燕山將復廢妃尹氏,掌令姜詗獨啓力爭,請鞫盧思愼逢君之罪。甲子,與三子同日被禍。戊午之禍,弟校理・進士、壻弘文正字許磐俱死。《燕山日記》。

洪彦忠[编辑]

洪彦忠直卿,號寓菴缶溪人。文匡公貴達子。世祖癸未生。燕山乙卯司馬、文科。歷弘文正字、吏郞。甲子禍,配巨濟中廟反正,授官不就。

朴誾等同爲校理,賜暇書堂。甲子,在囚中,掠已擔下,小息圜墻之中,其友指其衣血曰:「慘矣。」公曰:「此弘文館水所染。」弘與紅同音,血色紅故云。鞫了還配,其友又候之郊,公曰:「平生爲學之禍,一至此哉?」友曰:「若使子刮去慧智,塗薰蕕混菽粟,爲悾悾然一物,則子亦爲之乎?」公撫然曰:「惡!流離顚踣中,人或省記者學也。客路辛艱,枵然垂橐,人或繼給者學也。竄伏海島,神魂危悸,除文墨無可娛玩,學之功大矣。俾我心善惡口是非,猜叢疾簇,招禍於世者,固是學也。而又自得力如彼,反而思吾之有,又不啻如拱璧在身。」

謫配眞寶縣,自分必死,自作碣銘云:「大明天下,日先照國。男子姓,名。半生迂拙,文字之攻。在世卅有,二歲而終。命何云短?意何其長?卜于古縣,茂林之鄕。靑山在上,灣碕在下。千秋萬歲,誰過斯野。指點徘徊,其必有悵然者。」《海東名臣錄》。

李堰[编辑]

李堰深源,號洛濱興陽人。大司憲子。文科。歷執義,至全州府尹。成宗癸卯卒。

早年登第,歷職淸顯。講學於許先生

南原歲飢,朝廷推公,加通政,拜南原府使。至則發倉賑飢,收民棄兒,分鞠於吏民之無子者。歲中,府境大治。秩滿當歸,民請于朝留之,上賜手書曰:「聞卿政淸,惠愛字民,治有聲績。」特轉階嘉善,自南原全州,兩邑之民,哭送歌迎。

退居善山內谷,築室濱,日與士友講學不倦,優遊自樂二紀。嘗於壽席,子婿盛集,知郡邑者五人,解其所佩印綬,置於座,臨罷不能辨。金叔滋撰行狀。

金絿 文毅公。[编辑]

金絿大柔,號自菴光州人。成宗戊申生。中宗丁卯司馬,壬申文科。歷弘文正字、吏郞、典翰、直提學、藝文應敎、湖堂,至副提學。甲午卒。贈吏曹判書。

公天分絶高,踐履又篤,發憤力行,相與講究切磋者皆一時善類。中廟銳意文治,作新一世,而公及靜菴趙先生冲庵金先生爲所倚重,圖回至治,以君民、興起斯文爲己任。北門禍作,一夜下理,誣以大逆。賴大臣鄭光弼力救,杖流開寧。居數月,加罪竄南海。十三年,量移臨陂。又二年放還。其在謫也,父母俱歿。至是奔哭,朝夕上塚,涕淚所着,草木盡枯。文章奇杰,審解音律,樂正之拜,欲令正雅樂也。初登科試考官賞批曰:「退之作,羲之書。擢置兩魁,國朝所罕也。」筆法自成一家,世謂之仁壽體,居仁壽坊故也。後聞爲華人所購,絶不書,以此罕傳于世。金世濂撰碣。

金舜臯[编辑]

金舜臯虞卿順天人。平陽府院君承霔後。成宗己酉生。乙亥武科,丙子重試。歷宣傳官五,典郡府三,制水閫五,除兵使、漢城左・右尹、冬至副使、捕盜大將、副摠管、知訓鍊、備邊提調,至知中樞。襲封平陽君宣祖甲戌卒。

中廟命兩界,驅逐胡人冒居閭延等四郡者,再遣公先審道路。及軍行,爲先鋒,擣虜巢,焚撤五十餘區,俘斬甚夥。遂殿後,且戰且還,諸將皆以恇㥘衄退被譴謫,公獨以功免。事當肯綮,必使公辦之。

變,始革花梁爲水營,始揀宿將,提調武庫,京江創戰船,畿甸立舟師大將,皆使公爲之。恩威幷行,聲績俱顯。加設加德天城熊川海中,改築天城,繞隍種枳,設柵藏船,皆由公建議。且慮寇,能使鐵丸就戰船,左右置輪,首尾設砲。我之有船砲,自公始。

慶興連被水災,朝廷憂之,設木柵於仍巨島,俾民越江耕墾,遣公以規之。至則見其爲穆祖肇迹之地,且木柵非久遠之圖,與府使金秀文,竭力經始,就加石築,不數月,城宇俱成。前時,公見猜於尹元衡。人有承望元衡風旨,賣公取媚,唱言新城啓讎。元衡嗾三司,至請大辟,竟配江界。及湖南報變,卽謫所傳,遽召至京,預策軍機如故。後論及仍巨事,猶憤切不置,人曰:「不毖熱羹耶?」公曰:「此心耿耿,九死靡悔。」公之友亦有以諭撤屯,爲言者所攻,懟曰:「吾自今無意國事矣。」公曰:「人臣爲國,所當終始,豈可以一折中沮乎?」一座聳警。

公身長九尺三寸,容儀魁傑,見者知其瑰器。

銘略曰:「韜不試奇兮國之福。志不伏老兮忠之確。」李濟臣撰碑銘。

黃孝獻[编辑]

黃孝獻叔貢,號畜翁長水人。翼成公玄孫。成宗庚戌生。中宗丁卯進士,甲戌文科。歷修撰、吏郞、湖堂、承旨、大司成、監司,至吏曹參判、弘文館提學。中宗壬辰卒。配享尙州玉洞書院

議政府承命擇師儒,公與靜菴慕齋及一代名賢二十一人同被薦,以嘉善超擬大提學。

愚伏鄭文莊公稱公德行卓絶,世稱淸白吏。

中廟戊寅,經筵將進講《性理大全》,選可合者,公與靜菴慕齋冲庵諸賢共豫焉。鄭宗魯撰遺事。

申潛[编辑]

申潛元亮,號靈川高靈人。成宗辛亥生。中宗癸酉進士魁,己卯登賢良科,選翰林,未幾罷榜。敗,起廢筮仕,至牧使。明宗甲寅卒。享尙州玉城書院

中廟癸卯,大臣薦公,年高德邵,才堪華國,不可待以常調,上下敎曰:「其除守宰,以觀治績。」

泰仁,歲飢,流民湊集,列置房屋百餘間以處之,所全活數千人。在杆城,民俗丕變,文風大振。明廟命陞秩,賜帛以奬之。

文章高古,傍通書畫,人稱三絶。退陶李文純公嘗詠畫竹,有「竹與靈川本一身,不將榮悴換秋春」之句,其淸芬姱節,於此可徵。行蹟。

薦科罷後,又失白牌,有詩曰:「紅牌已收白牌失,翰林進士摠虛名。從此峨嵯山下住,山人二字有誰爭?」一時傳誦之。《國朝詩刪》。

辛崙[编辑]

辛崙景立靈山人。參議弼周子。燕山甲子生。中宗丙午文科,官牧使。明宗乙丑卒。

狀貌魁峨,質性淳厖。事親孝,理民和。言不表華,行無虛僞。鄕里稱其孝,位不稱器,爲人所惜。曺植撰碣。

王希傑[编辑]

王希傑士雅開城人。系出高麗燕山乙丑生。中宗甲午司馬,癸卯文科。歷翰林、弘文正字、兩司、舍人、典翰、副提學,將薦義州牧使。明宗癸丑,卒于官。

退溪穌齋鄭宗榮洪暹洪聖民兄弟從遊。文章言行及書畫射御,至於歌舞棋奕,無出其右,時人稱爲將相才。

父喪廬墓,謂其兄曰:「父母常謂我讀書登第否者,死無面目見先人。」朝於几筵痛哭,計一日所讀冊張數,翌朝又誦告於几筵。服闋,遂登第。張維撰碣。

金彦健[编辑]

金彦健精甫,號芸亭永山人。中宗辛未生。庚子司馬。宣祖辛未卒。以至行贈監察。享尙州淵岳書院

八歲孤,朝夕哭于墓。墓距家十里之遠,寒暑不怠,聞者爲之涕。

廢擧求志,奉養大夫人,承顔順志,左右無方,鄕里莫不以先生之孝望其子。

嘗遊太學,李樑柄國,欲鉤致之,終不動。及歿,林葛川挽之曰:「孝擬曾參猶是可,賢方陳寔未爲欺。」人謂實錄。李象靖撰碣。

金範[编辑]

金範德容,號后溪商山人。明宗朝,以薦授敎官,官至縣監。

公事親,溫凊之禮,冬夏無愆;滫瀡之奉,晨夕必躬。喪祭之儀,一遵《家禮》,牲俎之餘,雖一羽一鱗,無敢褻棄。有國哀,則居外素食,以終卒哭。國忌茹蔬以爲常,家人皆知某日之爲某陵忌辰。

以敎官應經明行修之聘,與成大谷李一齋同被召。明廟下旨促來,玉堂箚請「待賢以優禮,令勿拘日限上來」。

玉果縣監,仍命藥物及食物,公以不敢虛辱上恩,黽勉就道。與曺徵君同入對,以完養一心、執德專久爲治道之本,縷縷累百言,語簡而切,義理明白,上皆嘉納。李埈撰傳。

金冲[编辑]

金冲和吉,號西臺商山人。中宗癸酉生。明宗辛亥文科魁,官繕工監正。宣祖壬申卒。

廉潔簡拙,立朝不事干謁趨承。或遭媒孼,素不飮酒,在幕,以沈酗見彈,聞者笑之。

銘曰:「有受其唾,人則以爲恭也;有乞其醢,人則以爲忠也。公不能此,宜其躓而窮也。人謂公窮兮,公乃自以爲通也。」鄭經世撰碣銘。

盧守愼 文簡公。[编辑]

盧守愼寡悔,號穌齋光山人。右議政後。中宗乙亥生。癸卯文科魁,歷修撰、司書、吏郞、湖堂。乙巳配珍島宣祖戊辰敍,直提學、藝文應敎、副提學、監司、大司諫、大司憲、吏曹參判・判書、大提學。癸酉拜右議政,至領議政。庚寅卒。享尙州道南書院

先生聰明博學,爲文章,尤深於經術。慕齋金文敬公以《時習箴》試諸生,歎人才不競,見先生作,復歎曰:「言不可不愼。」

初見李文元公,請問存心之術,文元公指掌曰:「有物於此,握則破,不握則亡。」先生喜曰:「此忘助之異名也。」

李文純公同選書堂,以道學相推許爲重。

爲正言,論劾李芑傾邪小人。士禍起,先生收職牒歸忠州鄭彦愨上壁書,加罪乙巳人,初配順天,遷珍島

在島十九年,海中貿貿,先生敎以禮俗,始知嫁娶有禮。著《人心道心辯》、《執中說》、《夙興夜寐箴解》,李文純公見之曰:「斯道不亡於東方。」

湖西觀察使,上治本數千言,仍進《夙興夜寐箴解》,上下校書,令刊行。

丁外艱,幾不勝喪,上特遣醫問之。先生上疏謝,進君德之戒六事:一,務討訓解,不務求實義;二,務察瑕纇,不務立治道;三,務攬權柄,不務合人心;四,務循前例,不務行古義;五,務悅諂諛,不務愛正直;六,務喜才藝,不務重器識。

上之元年,以校理召還,一年三遷,爲大司諫,以憂去,復入纔三年,致位三公。請撤淨業院,申嚴贓汚法。

仁順大妃薨,與左相朴淳,上白帽帶從三年議,上從之。

黨議起,郭越上疏言事,有「外人通宮禁,伐士林」之言,上怒,先生曰:「雖過矣,不可以言罪人。」

上問仁淑復官事,對曰:「臣乙巳罪人,言不言皆罪也。復四人官,以慰大妃可也。」

貞敬夫人卒,先生已六十七,居倚廬,寢苫疏食。上憂之,勉權制,賜米豆,先生上疏謝。

日本遣使求和,先生曰:「天下之惡一也。秀吉弑其君,義無可交也。」

先生嘗薦金宇顒等,汝立方有名譽,亦在薦中。上變事起,先生卽出國門外,待罪。於是鄭澈爲左相,實主獄,獄事滋蔓,搢紳大陷,人心懼之。客欲援例自列,先生曰:「旣誤薦,法之所不貸,豈自明而得伸哉?」

先生之學,篤於彝倫日用之則,達之天德天道,推之萬事萬物。本諸身,施諸家,推諸邦國。格君心,正大義,擧賢才,遵舊制,明治體,可見於《講義》、《懼塞》、《養正》,皆典學之文也。拘囚海島,幽思窮抑,涵蓄才學,卒以成大用者天也。

或疑先生之文不類儒,而茂叔之簡俊,二之明當,子厚之沈深,其衛道一也。

光海二年,廷議以先生請配享昭敬廟庭,光海以爲「不保終始」,報罷。

銘曰:「道德博文,仁也;爲國以禮,敬也。盡言無隱,忠也;守經直義,正也。許穆撰碑。

姜士尙 貞靖公。[编辑]

姜士尙尙之晉州人。舍人子。中宗己卯生。癸卯進士,丙午文科。歷翰林、吏郞、舍人、直提學、大司成、副提學、大司諫、大司憲、藝文提學、吏・兵曹判書,至右議政。宣祖辛巳卒。

風神凝遠,識度宏厚,言笑不苟。性嗜學,尤喜《綱目》、《大學衍義》。累秉兩銓,而淸白自守,門無雜賓。爲相四年,莊穆自持,鎭如喬嶽。容如淵藪,燕居雖甚熱,必整飭衣帶,不見惰容。

平生於生産泊如也,無一區可以退休。子弟請營菟裘,公笑曰:「仕宦者但患不得退,退何患無居乎?」夫人尹氏壽八十五,子等與韓柳川浚謙洪慕堂履祥朴錦溪東亮諸宰結契,名曰慶壽,稱觴以慶之。宣廟嘗命賜一等酒樂設宴,異數也。

李樑以公同庚,要與交結,而公終不肯。李景奭撰諡狀。

公爲伯,副學公按湖西,約會於俗離山福泉寺,兩道之界也。旌節交樹山庭,湖西節適新造鮮好,副學公戲曰:「兩道節無或互換也。」公笑曰:「兩方伯帶無或互換也。」時公已金鞓也,一時傳爲美事。公詩曰:「他日山僧傳勝事,弟兄旌節一時來。」《商山志》。

成允諧[编辑]

成允諧和仲,號板谷中宗庚辰生。宣祖庚午,薦行誼,除參奉、師傅、縣監,皆不起。丙戌卒。享尙州鳳山書院

其爲學以力行爲本,嘗曰:「外人事而談性命,非爲己之學也。」叔父大谷先生常言「某氣稟加人數等,晩年成就,非吾所及」。

每朝命至,輒閉戶不出,若無所容。人或勸以上章陳謝,先生蹙然曰:「若是,則有似自有其實者,吾不敢也。」

銘曰:「求在我而自得者,先生之志;舍所爲而爲人者,先生之恥。此先生之學,所以不同乎今人而無愧於古之爲己者。」吳億齡撰碣。

鄭國成[编辑]

鄭國成叔擧,號復齋晉陽人。中宗丙戌生。明宗戊午司馬,學行薦除參奉。壬辰亂,卒於軍。

德器渾厚,語默有成法,見之者,自然起敬,雖武夫、孺子,皆知其厚德長者。然或當酬酢事變,斷以義理,有毅然不可犯者。

嘗言:「士無隱見,行其志一也。旣不能行道於世,則推其所學於人,亦行道之一也。」敎誨後學,授書無倦,人相感發成就者多,若愚伏鄭經世之節行文章,尤其表表者也。

嘗以失養於親,爲平生至痛,母事姊氏,出於至性,其歿,服心制三年。

猗歟先生!和外剛中。持身接物,一德之恭。動之以禮,思以後言。有蘭在谷,其香自聞。擧世之趨,君子之守。自信者明,彼取我否。屹彼墻仞,衿佩相拱。不亦樂乎?信從者衆。雲雷搆屯,虺毒成祲。道不勝禍,惟帝亦憯。所畀之厚,何施之嗇?報應茫茫,難以理測。李埈撰碣。

姜士弼[编辑]

姜士弼景猷,號笑菴晉州人。右議政士尙弟。中宗丙戌生。丙午司馬,明宗乙卯文科。歷翰林、弘文正字、吏郞、湖堂、藝文應敎、承旨、大司諫、大司成、承文副提調、淸洪江原監司。宣祖丙子卒。

以書狀朝京,至閭陽鋪,獺虜猝至圉城,城中洶懼。公責厲將士固守,使軍官等多發片箭,射賊拒戰,虜解去。天朝摠兵楊照以事上聞。

趙先生隱居講道於龍門山下,公少從受學,卒成大儒。姜檡撰墓誌。

宋亮[编辑]

宋亮景明,號愚谷礪山人。中宗甲午生。薦孝行授參奉,至主簿。光海戊午卒。

壬辰,賊鋒甚急,所在震擾,獨馳入鄕校,奉位版瘞之,奉二親,入山谷。一日,賊猝至,將逼公,長子以誨以身蔽之,遇害,季子以鎭奮罵射殪賊,遂得脫。長女,盧景鍵妻,被執於賊,自斫其臂而死。

獻陵參奉,時國被兵,陵寢廢祭,齋官多闕職,公未嘗一日曠直。上遣中使審視,還曰:「獨獻陵有齋官。」李元圭撰碣。

金聃壽[编辑]

金聃壽台叟,號西溪義城人。中宗乙未生。明宗甲子司馬,薦授參奉。宣廟癸卯卒。配享星州晴川祠

奉母夫人,常曰:「幹母之蠱,異於事父,每事反復開陳,喩之以道,使親意信之可也。」

吳德溪受《心經》、《近思錄》,黃錦溪俊良講《中庸》、《大學》,與東岡寒岡結道義交。許公問公曰:「吾莅州數年,未見公一家人被訴於人,行何德政而致此?」公謝曰:「畏人屈己故也。」李象靖撰行狀。

姜緖[编辑]

姜緖遠卿,號蘭谷晉州人。右議政士尙子。中宗戊戌生。明宗甲子司馬,宣祖己巳文科。歷三司,至左承旨。己丑卒。贈領議政。

有當路者爲憲長,啓於榻前曰:「薦人當使憲長兼之。」公曰:「憲長主彈劾,又令薦人,則權柄太重,不幸奸人處之,則禍不可言。」聞者韙之。

時議欲引入銓地,則故爲放曠之態以避之,蓋以盛滿爲懼也。晩益無意於世,脫略形骸,猖狂盃酒,人莫不怪之,而略不屑意。語及時事,輒慨然歎曰:「吾觀天時人事,不出四五年,大禍作矣。」未幾,果有汝立之獄,至壬辰而其言悉驗。

完平李相國、高士趙忠男爲莫逆交,評論士大夫賢否,命途吉凶無不符契,人皆異之。常語李相國曰:「我有剸煩手,除我晉州牧使,乃見我才大。」蓋不見容於世,不得有爲,而思其次也。鄭經世撰墓表。

雖不曾專意學問,而氣度爽悟,心地豁達,處心行事,自然不違於義理之正。剛方正肅,若烈日秋霜,見人之惡,嫉之若讎,而容人過誤,不爲苛刻。不任術數,而能前知吉凶隆替。

嘗與余共直玉堂,引滿擧白,談笑大噱,仍醉臥不省,不時有召對之命。蒼黃扶起,至上前,其言論辭氣無異平日。以余觀之,誠不世出豪傑之士也。識度之弘遠,志行之純潔,才局之宏博,倘爲國家所倚任,則其事業豈淺淺乎?李元翼撰《言行錄》。

嘗侍上,泫然出涕,上怪問之,對曰:「臣賦命至薄,大限至矣,不得長侍殿下,是以泣出。」語同僚曰:「大亂將作,不敢直對。」其冬有汝立之獄,壬辰有難。

在槐院,指梧里李文忠,謂同僚曰:「若等俱不及此人,但作相危難之際,垂涕泣而當之。」

路見童子群戲,招一童子拊頂曰:「此兒動中有靜,他日必貴。」乃申相國也。許穆撰遺事。

是時,朝著不靖,互爲擠援,公杜門屛跡。有詩曰:「東西南北風,有人在其中。大醉復大醉,和氣自融融。」家乘。

金弘敏[编辑]

金弘敏任父,號沙潭尙州人。中宗庚子生。宣祖庚午文科。歷翰林、三司、吏郞、舍人,至典翰。甲午卒。

穌齋以首相丁憂時,議重其去,欲命葬後返京,且以衰病欲於初喪勸肉,竝於筵對發之,公獨言其不可。或訾公不識權宜,而識者韙之。

三司共劾李栗谷朴思菴,彈辭甚峻,上怒方震。公陳疏數千言,辭懇義直,而不爲過中激發之論。自上稱以腐儒,而不之罪焉。

壬辰,糾合義旅,號曰忠報軍,遏絶尙州之賊,不得肆於湖西地面者,公之力與多。

於書無所不讀,一覽輒記。中年以後,專心向裏之學,尤好《朱書》及《心經》、《近思錄》,且留意《易》學。晨起兀坐,竟夕沈思。史學以《綱目》爲主焉。

六歲,母氏遘瘟,公亦同病,而半匙飯一掬飮,母氏先進而後乃進,母氏病甚厭進,而爲公强焉。金弘微撰行狀。

姜紳[编辑]

姜紳勉卿,號東臯晉州人。右議政士尙子,承旨弟。中宗癸卯生。明宗丁卯,進士壯元。宣祖丁丑,文科壯元。歷三司、吏郞、檢詳、典翰、副提學、兵・吏曹判書,至判中樞,入耆社。策平難扈聖勳,封晉興君光海己未卒。

鄭汝立獄,公以問郞入侍,在朝名士無不時通書問于賊,而獨公與白沙李公數人無一字,時論韙之。

壬辰,丁母憂,大駕西幸,到松京,特授關東伯,不得已膺命,與畿輔諸將,進剿春川原州等賊。癸亥春,淸正自北路歸,公督精銳迎擊,斬獲甚多。其夏,捕平海賊,以功陞嘉善。姜世東《晉陽世德編》。

宣祖勵精圖治,常御經筵,玉堂諸臣雖退,不敢脫衣冠。數於月廊少退,仍復進講。一夜,召儒臣設酌,使盡量,公善飮,而中官於燭下,以爲「不盡杯不敢退」,公醉飜盃而示之。金時讓《荷潭雜錄》。

金覺[编辑]

金覺景惺,號石川永山人。芸亭彦健子。宣祖丁卯司馬。壬辰倡義,授主簿,錄宣武原從勳,至軍資監正。光海庚戌卒。贈左承旨。

壬辰,尙州陷於,强者聚爲盜,弱者絫息草間。公倡率義旅,戮其變服爲亂者,分部武士,遮截賊衝,一境以賴。大難稍定,卽棄龍宮而歸,婆娑溪山,人以淸福歸之。李埈撰碣。

盧大河[编辑]

盧大河受吾光山人。明宗丙午生。宣祖甲戌筮仕,歷翊衛,至郡守。光海庚戌卒。

公伯父穌齋守愼珍島時,公年十九,跋涉從之。學旣通,恥以科目拔身,筮仕爲縣令。壬辰,隨駕西行,上命親老者勿從,公得私其家,轉入北關。謁世子於伊川,以翊衛奉使。至行在,除僉正,爲金應南從事,運芻糧。妻與寡妹沒,而葬於博川。後家化寧,公以寡妹之無依先歸葬,而後反妻葬。

天安郡守,初行大同法,列邑皆效之。許穆撰碑。

姜綖[编辑]

姜綖正卿,號菁川晉州人。監司士弼子。明宗壬子生。宣祖庚寅文科。歷翰林、三司、弼善,至承旨。光海甲寅卒。

以檢閱扈駕西行。時上欲傳位光海,擧朝諫不能得,公與諸僚上疏力爭,事遂寢。

又以正言論「被虜大臣,陷賊辱國,罪請置法」。又言「晉陽殉節諸臣,宜褒贈賜祭,恤其父母妻子」,皆報可。

光海政亂,群小用事,公不樂在內,求外拜榮川郡守。平生最嫉士大夫逐逐名利,隨俗容悅。處身持論常超然色目之外。尤惡洪汝諄柳永慶之爲人,或遇諸塗及人家,輒避不見。

次子觀察使弘重初登第,有時望。賊臣爾瞻詣公從容曰:「吾欲以弘文正字處公之子,何如?」公不答。旣去,公謂觀察公曰:「彼以名利對人面誘,何也?汝其志之!」遂絶不通,爾瞻大恨之,遂劾薦翰林者。公之介潔嫉惡類此。姜檡撰墓誌。

權宇[编辑]

權宇定甫,號松巢安東人。忍齋大器子。明宗壬子生。宣祖癸酉司馬,薦授參奉,官至王子師傅。庚寅卒。贈左承旨。

十九歲,受《易》於退陶門下。從趙月川南賁趾講《太極圖說》、《通說》、《西銘》等書,爲求端用力之方,而沈潛四子,旁及百家,俯讀仰思,日不暇給,士望益重。

其爲師傅也,宣廟拈出經書疑義,令王子問難。公應口對無疑,宣廟嘉之,手書古詩以奬。

旅軒張先生跋其遺稿曰:「吾黨百世之師。」金應祖撰碣。

高尙顔[编辑]

高尙顔思勿,號泰村明宗癸丑生。宣祖癸酉司馬,丙子文科,官郡守。仁祖癸亥卒。

光海時,爲蔚山判官,棄歸,自號曰泰村,絶意仕官,以明農爲事。壬辰之亂,士族倡義,推公大將。

丁酉再寇時,守備之方頗有疎漏。公居憂,用范文正服中上宰相書事,陳禦寇八策。其第二,有曰:「蒙遜坐受詔命,李順知其不年,秀吉之不知迎勅,必無續命之理。若㗖利以緩其鋒,則戰備可益,徐待其斃,而爲之圖復云。」翌年,秀吉果死,厓相大加稱許,將薦而去國未果,識者惜之。

有《農家月令》、《效嚬錄》等書。權相一撰行狀。

姜絪[编辑]

姜絪仁卿,號是庵晉州人。右議政士尙子。明宗乙卯生。薦授王子師傅,歷典六州。後策扈聖功,封晉昌君。至右尹。仁祖甲戌卒。

伯兄承旨公嘗稱諸弟之賢,而尤沈靜有器識,久而當顯。

尙州幷州故鄕,而刻厲爲治,除去宿弊,小民無愁怨之色,姻戚無失懽之聲。

爾瞻用事,不樂在京,屛居衿山先墓下,經史自娛,不參庭請。光海使在鄕人別爲獻議,公議以爲「處人倫之變,務歸至當,無有一毫未盡」,時論譁然仄目。

大妃之處西宮也,除職者無敢肅謝,而公獨行之,誕日與名節,問安未嘗有闕。大妃嘉之,反正後,每爲上言之。

上將講《周易》,鄭文莊經世奏曰:「臣見姜絪,邃於《易》學,如欲講《易》,無出其右,以特進官常常入侍,則必有益。」上從之。

丁卯,虜兵漸逼,上出幸江都,公扈從,仍爲通和使,行到平山,鐵騎從橫,劍戟森列,而公從容無怖色。時年近八十,白鬚紅頰,神采動人,虜人竦敬。及議和,虜以「去天啓年號,用金國正朔」爲言,公答曰:「我國臣事天朝,三百年,且有再造之恩,豈可以子而背父乎?」往復力拒不爲折,虜皆唯唯,稱之曰「朝鮮老大官」,彼中極尊之稱云。

與弟郡守公及五峯李公藥峯徐公延平李公,春秋携酒饌爲會,歲以爲常。人皆艶歎,以爲太平盛事,摸之圖畫,名曰《蓮池契會圖》。姜檡撰墓誌。

趙靖[编辑]

趙靖安中,號黔澗豐壤人。明宗乙卯生。宣祖己亥,薦授參奉。癸卯司馬,乙巳文科,官至奉常寺正。仁祖丙子卒。

嘗受《朱書節要》於鶴峯金先生,終身服膺。其文精深剛,重髓而不膚。

使公上以爲公卿,下以爲抱關擊柝,以至管庫之賤,而必不肯尸位冒祿,食焉而怠其事矣。任言責立殿陛,則必不貸當路之權貴,而含默苟容,決非公所忍爲也。當求賢如渴之日,公獨抱屈下位。此無他,公不好名之過也。鄭蘊撰墓表。

趙翊[编辑]

趙翊棐仲,號可畦豐壤人。黔澗弟。明宗丙辰生。宣祖壬午司馬魁,戊子文科。歷弼善,參弘文錄,至掌令。光海癸丑卒。

甫冠,與伯氏同遊寒岡鄭先生之門,受《小學》、《心經》。與金沙潭弘敏李蒼石爲道義交。

壬辰,憂憤慷慨曰:「凡有城池者,各效死力,則賊必不能深入,而一不交鋒,空城迎賊,志士之膽,烏得不輪囷?」與同志諸人擧義旅,約曰:「吾輩此擧,於國家成敗,何足有輕重?惟各矢同死之志,以酬爲國之心耳。」一軍皆感激泣下。設伏要路,遮截往來遊賊,勦殺頗多,之路得小通,而公不自爲功,世莫知也。

朝廷追論鄭澈誣殺崔永慶之罪,公啓曰:「上惡殺士之名,歸罪於云。」上震怒,臺評峻發,削職配公山。蓋公之意非爲也,只出於因事進戒以格君心也。

全沙西曰:「此友天稟簡古,議論戇直,意見到處,不避鈇鉞。」完平李文忠每稱趙某有死難不可奪之節云。李承延撰行狀。

金弘微[编辑]

金弘微昌遠,號省克堂尙州人。明宗丁巳生。宣祖己卯進士,乙酉文科。歷弘文正字、翰林、吏曹佐郞、應敎、弼善、承旨、大司諫,至吏曹參議。辛丑卒。

甫成童,受退之《南山詩》一遍,卽誦。後赴解圍,考官以溫公《念中》爲論題,宿儒莫敢措語,公說出操存之法,擢爲第一。

爲吏郞,己丑獄起,坐罷,後以通《易經》陞應敎、吏曹參議。除江陵,道卒。

其在講筵,援古證今,連誦十餘行,上歎曰:「奇哉奇哉!」後每以該博稱之。鄭經世撰碑。

李㙉[编辑]

李㙉叔載,號月磵興陽人。明宗戊午生。宣祖癸卯司馬,薦授洗馬,不仕。仁祖朝,除縣監。戊子卒。

與弟蒼石先生,執雉西厓柳先生之門,得聞退陶緖言,自是專精《朱書》,不啻芻豢之悅口。戊申,南士請五賢從祀,公爲疏頭。

知禮,再陳疏言民疾苦,上皆優批,卒爲有司所沮,歎曰:「吾志不行,吾何爲於此?」遂棄歸。

壬辰,蒼石先生倡義軍,軍潰,蒼石遘疾眩仆,幾不得脫。公本羸弱,而背負以走,超越險阻,竟得兩全,人謂至諴感神。蒼石倩工爲圖,名之曰《急難圖》,同時名公卿歌詠其事。

壽爵金紫,擧世艶慕,而公獨痛禁子孫不以上請。趙絅撰碣。

李埈[编辑]

李埈叔平,號蒼石興陽人。明宗庚申生。宣祖壬午生員,辛卯文科。歷兩司、弼善、舍人、典翰、承旨、大司諫,止副提學。仁祖乙亥卒。以原從勳贈吏曹參判。享尙州玉城書院

西厓柳先生學,志不在功利。壬辰,倡義拒賊,方伯洪公履祥屬公以屯田,遂斬艾墾土,計其出賑民饑,餘悉屬之軍。

撰《中興龜鑑》,自少康,先論君德得失,次及臣下邪正。投進於朝,上手敎褒之。

鄭仁弘寧海,士多趨附,公獨曰:「此邪人也。」嘗以公事道過府,仁弘出迎,公如不睹,仁弘大嗛之。

丁酉,再動,大駕議出狩。疏請駐蹕鳥嶺,親總三軍,使勇氣百倍,以圖克敵,上嘉之,卒不能行。西厓爲群小所擠,公奏曰:「德宗有一陸贄,而棄之若遺,殿下待柳成龍,不幸而近之。」李公好閔言於上曰:「近日柔佞成風,獨李埈敢言人所難言,可賞不可怒也。」

光海立,公憂厥德罔終,輒先事諫正。作《燕居十箴》以進,白沙李公貽書曰:「箴說精切,不謂今日得見溪上緖論。」

任叔英直言削科,箚曰:「卽使沽激不實,終何損於聖德?其言萬一不誣,不可以違格而斥之也。」

鄭仁弘疏詆退兩賢,疏言:「二儒道德,蔚爲時宗。彼以忌克之心,抱憤懟之氣,毁之極口,殊不知是非之判有如黑白,雖欲一世之改視易聽,有不得矣。」廢世子鑿竅出,李公欲置之辟,公議不合。延平抵公書曰:「必欲爲庶人立節耶?」公答曰:「自古因事必爭之君父者,皆爲其事立節耶?」遂啓曰:「不過思見父母、妄作出圍之計,其情可哀也。廢朝戕害骨肉,終至顚覆,此誠今日所戒也。」延平怒,斥補鐵原申公大驚曰:「李公之林下已十數年矣。今乃不能容,又斥之去耶?」居數月,申公謂「李某久於外,非朝廷福」,啓請召還。

仁城君出逆招,延平請置大內以爲防,公謂延平曰:「公以保全爲名,聽之美,而行之難。自古臣子處嫌逼之地,與至尊同處,而安有自全者乎?且置之內者,疑之也。不去一『疑』字,雖重城複壁,何益?」睦公性善柳公疏言「之竄何罪」,上命宥之。延平大言曰:「敢有右者,以逆論。」公啓曰:「二人之戇,實出憂國。」完平歎曰:「吾亦不知爲此老謀,今乃殊快人也。」

仁獻王后之喪,元宗祔太廟,俱據禮典,力爭之。延平太罵於朝曰:「爲此說者皆可斬。」公自劾曰:「臺閣雖輕,豈容使勳臣亂罵?後世必將曰其害自臣始,臣豈可苟容乎?」

丁卯,授調度使,謂諸公曰:「度此賊畏天朝躡其後,其勢必自退。但此後憂方大,願各以自强自立爲本,勿以寇退爲幸則幸耳。」

亂後,我民之被擄逃還者,人喝令刷還,公力言不可曰:「不惟被驅而去者,亦將絶望於南歸,益堅事賊之心。況奪吾懷中赤子,忍投之虎口乎?」

又因告變相續疏曰:「朴承宗在反正初,止其子之聚兵,其女之爲廢人死者,亦可嘉。況承宗初旣與爾瞻諸孼相背,而有扶護母后功,雖有貪濫之罪,其不足蓋之耶?廢庶人雖有罪而死,立其後以祀之,豈不有合於聖人繼絶之義乎?」承宗卽公當日所力排被其陰中者也。時議大駭,黜補三陟桐溪執手曰:「子何不少遲而偕我?我非與子而誰偕?」上違和,妖醫入臥內,屛近侍,自爲針灸,人無敢言者。公進言曰:「朝廷之禮,以嚴爲主,非匹夫妄人作弄伎倆之地。而大臣不敢言,臺閣不能爭者,徒以君父已疾之爲大。然旣知其妖誕,則何可徒爲婦寺之仁,而不念有害於事理哉?」

愚伏病,公訪之,愚伏執手泣曰:「吾不復近淸光矣,國事尙可爲,公勉之!」

公之所學,之道、民之計也。嘗曰:「窮理所以致知,反躬所以踐實。然致知不以敬,昏惑紛亂而爲罔焉;踐實不以敬,怠惰放肆而爲殆矣。」蔡濟恭撰碑。

曺友仁[编辑]

曺友仁汝益,號頤齋明宗辛酉生。宣祖戊子進士,薦授參奉。乙巳文科,累官至承旨。仁祖乙丑卒。享尙州鳳山祠

薦補濟用參奉,罷歸,應旨上萬言疏。請立遜位二君後,命收議,而竟寢。

辛酉,以攝官直,長秋錮門,見舊宮荒寂幽閉,作《感懷詩》,有「蕭條物色,陟降英靈」之語,又有題壁絶句。白大珩訐之,兩司論以護逆。光海鞠于庭,公供曰:「昔忝執事行殿,仰瞻先王玉色,今睹古宮遺跡,自生悲感。」受刑,辭氣益厲,連呼「念先王」三語。仍滯獄三年,反正後,得釋,拜承旨,以牢狴餘,祟病卒焉。

仁弘勢傾朝野,公斥之以大奸,作《大開川說》以譏之,坐是坎軻。

少時,遍遊域中名山,晩卜商山,作梅湖精舍,混跡漁樵。爲學本於經訓,讀諸書。文章、筆法、繪事,稱三絶,於詩用功專,往往逼。弟希仁亦文科,皆落拓不偶。碣銘曰「文人內恃故出入不矜,外忌故攻摘加苦。金門歲星,道長庚」云。李植撰碣。

金光斗[编辑]

金光斗汝遇,號一默齋商山人。明宗壬戌生。宣祖丙午司馬。戊申卒。享孝谷書院

壬辰之亂,尙州,人皆鳥竄,公與鄭文莊經世李月澗李蒼石全沙西趙黔澗諸公,倡義于咸昌黃嶺寺,募兵討賊。

公築室於松嶺下,環堵蕭然,樂道無慕,負笈往西厓柳先生門下,深得造詣之工。

鄭文莊許以直諒友,嘉其有志於守口,作《一默齋記》,又與《心經》一部,往復講磨。鄭宗魯撰行狀。

康應哲[编辑]

康應哲明甫,號南溪明宗壬戌生。宣祖庚寅進士,官察訪。仁祖乙亥卒。享尙州淵嶽書院

公聰警絶類,五歲,書大字如斗,盧穌齋作詩美之,有「人間丹鳳見,地上石麟行」之句。姜相國士尙嶺南,見公於洛東觀水樓,以「樵夫載薪」呼題作詩,卽應曰:「割盡秋山一半靑,滿船橫載泛滄溟。幾驚鷗鷺煙波夢,晩泊東吳落照明。」時年十歲。

公棄察訪歸,宅畔水石,詩酒遣興,以南溪爲號。鄭愚伏詩「風月滿溪高枕臥,自言專壑勝封留」,蓋喜其嘉遯也。

嘗讀《孟子》,至「伯夷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作』是文王作也,『興』是伯夷興也。以『文王作興』爲句者,誤也。」鄭愚伏也,有陳童子利貞者偶講是章,如公句絶,愚伏歸語人曰:「中原人必有所受,南溪解爲得云。」李元楨撰碣。

鄭起龍[编辑]

鄭起龍景雲,號梅軒昆陽人。明宗壬戌生。宣祖朝武科,官至統制使。光海壬戌卒。享尙州忠烈祠

公初名茂樹,蓋公捷武科,當唱名,宣廟夢龍起於鍾樓街,飛上天衢。旣覺物色,得公而異之,賜以今名云。

壬辰變,從防禦使趙儆爲別將,大破賊於居昌。又於金山戰,爲賊所獲,公奮劍入賊中,奪以歸。金鶴峯誠一嶺南兵使,檄召公,使將兵捍後。俄爲尙州判官,擊殺賊四百餘級,又以火攻城大鏖之。事聞,上使權牧于,俄卽眞,兼敢死軍大將。先是,公平土人爲亂者,調爲兵,遇賊,輒爭死,故號其軍曰敢死。

丁酉,奴再逞,體察李公元翼召公爲將,大戰於高靈,公躍馬入萬人中,取紅衣賊將而歸。捷奏,陞折衝,拜慶尙右兵使。踰進討,追躡淸正,多殺零賊。與天兵擊破慶州賊,又戰于島山,公爲前鋒,先登而天兵左次。公遂揮刃,殿後賊不敢逼。自是連殺居昌等七八邑所在賊。

天將李梲戰死,其餘兵願屬公。事聞,皇上許之,以爲天朝摠兵官。

公大小六十餘戰,皆以少擊衆,未嘗挫衄。天將楊經理麻都督皆甚奬賞,遺以票牌,又史世用贈詩以美之。

嘗以首級與天將祖承訓以贖罪,雖不受,義聲益著。

公夫人姜氏避賊入晉州城,城陷,血指書衫,告公以死,遂與其母及小姑,投于矗石樓下大江,葬其衫于昆陽先兆。

公所用有兄子壽麟李希春金天男金世賓黃致遠金士宗鄭範禮盧涵崔胤尹業等,皆壯猛,殺賊無數。所騎有神馬,能平超六丈壕,能緣絶度險,如利爪快翮者,公制勝脫危,多得其力。嘗與公相失,爲賊所得,忽應公聲,嚼仆執鞚賊,走赴公峻坂上。後病死,公爲文以祭之。蓋當時應公而出者皆如是,公之應時而出,可知也。宋時烈撰碑。

鄭經世 文莊公。[编辑]

鄭經世景任,號愚伏堂晉陽人。明宗癸亥生。宣祖壬午司馬,丙戌文科。歷翰林、弘文正字、湖堂、吏郞、舍人、承旨、監司、校正堂上、大司成。仁祖朝,副提學、藝文提學、大司憲、賓客、左參贊、號召使、大提學,至吏曹判書。壬申卒。贈左贊成。享尙州道南書院

纔學語,讀《小學》一卷,文理驟達,他書迎刃縷解。十六,已捷鄕解,而志不在擧業,作《從善如登詩》以見志。

西厓先生尙州,以功令勵擧子。公執雉請益,先生告以古人爲己之學,公悅而終身師事之。

以史官入侍,上問委巷之義,左右莫能對。公進曰:「出《檀弓》,猶言曲巷也。」上甚悅,目送之。無何,有玉堂南床之選。

講筵奏曰:「聖意以《易》爲聖學正宗,故開筵首講是書。然其義精微難曉。《春秋》明復讎之義,最是今日急務。」上仍問《程傳》、《本義》異同。公推原三聖,下及群儒發揮皆出先天之畫,仍明《程傳》、《本義》所以然之故。上稱善,必曰:「國士!國士!」

西厓被群小齮齕去國,公知事不可爲,每有除命,力辭不就。

賀至朝京,主客司令以玄盤領入班。公以爲「盤領非禮服,玄且齋服,用於朝賀非禮」,遂呈禮部辨之。

嘗被逮誣獄,搜家書以進。光海覽訖,曰:「私書中婦人諺書,語及上,必別行高書,其家婦女小子,亦知尊君,豈有與逆之理乎?」遂釋。

又妄引下理,光海心知其誣,而故緩其決,以待贖鍰。門人擧應劭事,質之寒岡寒岡曰:「無害。古人有行之者,散宜生是也。」公聞之,與書曰:「古人雖有行之者,與今日事異,爲我謝諸君。君子愛人以德,若斷置事理爲之,請與諸君別。」經年囹圉。翌年丙辰冬始放,自此遯荒者六年。

癸亥,首以副提學召。上箚指陳闕失,不避忌諱,有「大功易成,本心難保」等語。上手批甚溫。故事,玉堂長入侍甚簡,特令間日參筵,異數也。自此至正憲,爲副學者八。

叛,公建言入江都非計,大駕遂南幸。

勳宰以公不論廢庶人及仁城事,肆言詆詬,公乞退甚力。上不許,公引朱子之言「士大夫辭受出處,有關風俗盛衰」,上始許遞,卽日買舟南歸。仁獻皇后喪,公議定不杖期,上難之。三司力爭,凡三十餘啓,皆公筆,辭婉義正,人不敢贊一辭。科試主司有私,公論罷其榜,且請建法勿給擧子燭。

訃聞,東宮將擧哀,禮官以爲賓客無擧哀例。上敎曰:「此人多敎誨之功,擧哀爲宜。」

公之學出於西厓西厓之學出於退陶退陶平生所尊信者晦翁公。最深於《朱書》,立朝議論,經幄講說,靡不自《朱書》中來。上虛己而聽,唯恐一日公之不在側也。

梧里每曰:「鄭某豈惟今之第一?古亦難得。」

見好立異論背於先儒之說者,正色責之曰:「後進惟當篤信師說,豈可妄言?不幾於譏佛罵祖乎?」

晩年,選《朱書》中封事、序、記、碑銘、祭文爲十冊,名曰《朱文酌海》,與《節要》相表裏云。

或疑公遭所賢之主,不能陶鑄至治,秖以侍講鳴。噫!賈傅董生後元建武時,《治安策》、《天人對》而已。兩朱夫子亦不能有爲於慶曆淳熙之朝,是難言也。雖然,使吾君崇儒重道,雖備嘗險阻艱難,而終始典學不衰者,誰之力也?趙絅撰碑。

李蒼石曰:「愚伏識處極微,見處極高,雖五賢如退溪,或有所讓處矣。」人以爲知言。

乞退疏曰:「立乎人之本朝,道不行恥也。臣雖無狀,非全然無恥之人,恐一朝溘然旅邸,使後之議者曰『竊位明時,往來而死』,則一生講禮,九泉蒙羞矣。」東宮遣宮官致祭,且令看葬曰:「鄭賓客一生嗜禮,宮官毋失禮。」

全湜 忠簡公。[编辑]

全湜淨遠,號沙西沃川人。明宗癸亥生。宣祖己酉司馬,薦除察訪,癸卯文科。歷注書、修撰、執義、承旨、吏曹參議、大司諫、副提學、吏曹參判、大司憲、大司成,至知中樞。仁祖壬午卒。贈左議政。

光海政亂,彝倫垂斁,公不樂爲官,退與鄭愚伏李蒼石相羊山水間,世以爲「商社三老」。

任學士叔英常稱「經筵官通古今鄭經世,達事理全湜」。

甲子,亂,公扈駕而南,論延平君李貴視師左律之罪、元帥張晩緩期縱賊之律。幕下武士盡讙訟「主將無罪」,公當臺門,叱曰:「使宗社蒙塵,君父播越,誰之罪也?汝等亦人臣子,敢爾?」皆咋舌而戢。

丁卯,虜使劉海持書至,要與主上歃血,公抗疏折之。

拜大諫,論「麟平大君婚時,衣服、器用太侈,恐累先王之制」,又論「紀綱漸弛,宮闈不嚴」,鑿鑿累百言。丁丑,大駕還都,公卽奔問,上側席而敎曰:「聞卿唱義,予甚嘉尙。」且曰:「軍再集,良由嶺南士大夫能知不後君之義,湖南能無愧乎?」公涕泣引罪,仍曰:「臨大難而不懼,聖人之勇也。願毋自沮,毋自逸,日與君臣講興衰之道焉。」蓋自出城,殿座甚罕,故公言及此。

光海戊申,聞姦黨推鄭仁弘爲奧主人,莫敢忤其鼻息,公能造次奮舌,伸梧里相正論。

陷虜,朝之路變而航海,受命冠蓋前後葬魚腹者相銜。公於是時年過耳順矣,無幾微以老爲解,先少長而行。由是皇朝史氏書曰「朝鮮使臣全某來朝」,特筆也。此則李潤慶登名《嘉隆錄》後刱見也。

蓋公立朝五十餘年,歷職三十有奇,所事所言,皆足爲世師。上自薦紳大夫,下至閭巷學究,無不嗟惜。

銘略曰:「於仁戴行,於義抱處;於夷必讓,於病必急。愼靜而至壽,强毅而容物。」趙絅撰碑。

高仁繼[编辑]

高仁繼善承,號月峯開城人。明宗甲子生。宣祖乙巳司馬,丙午文科,官司藝。仁祖丁亥卒。

爾瞻聞公名而慕之,使人試公意曰:「李判書願一見公。」公答曰:「草莽疎蹤,豈輕遽到權門?」後禮郞有窠,又使誘之,公謝曰:「儀曹是名宦階梯,豈吾所當得耶?」逾數日,擬延曙察訪,蓋擠之也。洪汝河撰狀。

公恬穆安和,絶去嫺飾,不逐逐於外務。性耽詞律,矢口成章,亦不喜矜語,世無知者。愚伏鄭公有詩曰:「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臯。」李敏求撰碑。

趙光璧[编辑]

趙光璧汝完,號北溪豐壤人。明宗丙寅生。宣祖丙寅司馬。以行誼薦授參奉,至察訪。仁祖壬午卒。享尙州淵嶽書院

公師事柳西厓,與鄭愚伏李蒼石講論,相資辨疑若析薪,遇大事,諸公必待而決。壬辰,與愚伏倡義,時年二十七。丁範祖撰碣。

權吉[编辑]

權吉應善安東人。官判官。宣祖壬辰戰死。贈左承旨。享尙州忠烈祠

壬辰亂,朝廷遣巡邊使李鎰禦之,公屬焉。戰于尙州北岸,軍敗,公挺然不動,斃於旗下。始公之議城守也,收拾散卒,泣而誓之曰:「盡忠報國,不濟則以死繼之。」有戶長朴傑者,素稱淸愼,盡心守備,有告之曰:「事急可去矣。」曰:「我侯不負國,我等負我侯耶?」家人不得收屍,衣冠藏於故山。李埈撰《死義碑》。

金宗武[编辑]

金宗武毅伯善山人。官察訪。宣祖壬辰戰死。享尙州忠烈祠

萬曆辛卯,爲沙斤道察訪。壬辰四月,寇猝至,列郡崩潰,公日馳數百里,過家門不入,直抵巡邊使李鎰麾下,戰于尙州北川敗走,公乃下馬整衣,書「君臣義重」四字於便面,授其僕報家人,與權吉竝遇害。肅廟初,命表其家。行錄。

盧道亨[编辑]

盧道亨伯嘉光山人。文簡公守愼孫。宣祖辛未生。蔭仕郡守。光海乙卯卒。以宣武原從勳,贈吏曹參判。

濡染德美,習於義敎,表裏如一。罷醴泉歸,買席以寢,夫人歎曰:「以産席名,而一無所携,人誰知之者?」公曰:「知之何爲?惟當不愧方寸而已。」女奴私謂人曰:「凡宦州郡,雖外著潔聲,內不能無挾,安有內外俱空如公家者乎?」李敏求撰墓誌。

金廷堅[编辑]

金廷堅勳卿,號菊園義城人。宣祖丙子生。光海壬子生員。仁祖乙酉卒。享尙州洛巖祠

早出入寒岡之門,得聞爲學之要。晩從愚伏鄭先生遊,益致講磨之功,雖龍蛇亂離之中,未嘗不窮硏經義。又眷眷於誘掖後進。家狀。

曺希仁[编辑]

曺希仁汝善,號默溪昌寧人。宣祖戊寅生。光海丙辰司馬,仁祖丁卯文科,官至相禮。顯宗庚子卒。

早受業於愚伏鄭先生,得力最多。光海壬子,逆獄大起,愚伏被誣逮繫。時獄事極嚴,雖至親皆懼禍不敢近,而其終始不離,周旋於圓扉之外者,惟公而已。家狀。

趙又新[编辑]

趙又新汝緝,號白潭漢陽人。宣祖癸未生。光海癸丑進士。仁祖甲申,薦授參奉。戊子文科,官正字。

公幼値亂,奔竄流離,不遑入學。十八歲,始游學,博通經史,士流推重焉。

出入於愚伏蒼石門下,質問經禮,有所得焉。

光海廢母后,殺大君,公慷慨搆疏,引虞舜烝乂之道、莊公穎考叔之事,且請斬發論三賊之首。人皆危之,公曰:「已備裹屍油紙,死不畏矣。」伏閤屢日,不得呈,仍歸廢科業,杜門讀書。洪凭撰行狀。

洪鎬[编辑]

洪鎬叔京,號無住缶溪人。大提學貴達玄孫。宣祖丙戌生。丙午文科,官至大司諫。

公爲槐院博士時,爾瞻之子大燁登第,時論以爲「承文首錄,必歸是人」,公笑曰:「我在,烏可以力勢奪?」持不可,大燁終不得與選。

仁祖改玉,拜正言。上疏言:「朴承宗父子死其所事,與他亂臣同籍其家,非礪下垂後之法。」擧朝皆愕,勳宰尤恚,外補寧邊。乙酉,拜大司諫,又論承宗事,執如前。上察其無私,下備局議,諸公多是公者。洪瑞鳳謂公曰:「公二十年持一議,吾儕二之矣。」

自少受業於愚伏之門。西厓柳公一見,而知其遠到,漢陰李公亦待以國士。趙絅撰碣。

全克恒[编辑]

全克恒德文,號虯川沃川人。忠簡公子。宣祖辛卯生。光海壬子進士,仁祖甲子文科。歷翰林,至正郞。丙子胡亂節死,贈都承旨。當宁丙午旌閭。享尙州忠烈祠

公四五歲,能屬文,十二歲,《鷓鴣辭》膾炙,登《樂府》。

早遊於愚伏蒼石之門,文學大就。

當廢朝妻黨皆據權要,勸公仕,終不應,卜居于州西水石亭

丙子亂,以禮曹正郞扈駕,入南漢,旋有留司之命,人危之,公曰:「君命也。」促駕而入竟,遇害。行錄。

金秋任[编辑]

金秋任萬說,號畏棲菴義城人。副提學宇宏曾孫。宣祖壬辰生。光海丙辰司馬,薦授參奉。孝宗甲午卒。

五六歲時,嘗授新衣,小婢誤飜水,衣盡濕,無幾微發於言面。八歲,能心計,人設問以試之,卽應口對無疑,人皆異之。

値昏朝政亂,廢擧杜門,專精墳典,有疑輒質問于愚伏鄭先生,先生器重之。及長,銓曹薦爲禧陵參奉,不就。

築室於開巖舊基,日夕處其中,書史自娛。抄出前言往行,箚錄以觀省,至於事親、奉祭、敦宗、敬長、訓子之道,無不各有條法,爲鄕里式。

內外艱,執喪逾制以致病,愈自檢飭,無懈惰容,人未嘗知有疾。金應祖撰碣。

盧道凝[编辑]

盧道凝景成光山人。穌齋守愼從孫。宣祖壬辰生。□□武科。仁祖丙子,胡亂節死。贈主簿。

幼時,讀史見忠義士殉節事,輒掩卷而歎。

丙子赴亂也,告于母李氏曰:「身已許國,執干戈以效命,是臣子義也。」遂辭而行,死于陣。

公之三子,求索公屍,而積屍焦爛,莫辨人形。號哭昏倒之際,夢見公呼曰:「某樹下,衣戰袍着靴帶,矢而仆者,是吾也。」覺卽往視之,果有公屍,而公之奴忠僕死於其傍,馬亦繫樹而斃矣。家狀。

盧峻命[编辑]

盧峻命正而光山人。文貞公守愼曾孫。宣祖丙申生。仁祖甲子司馬,蔭補直長。甲戌文科,官正言。孝宗壬辰卒。

丙子之難,扈駕南漢,歸拜正言。時兪杞平伯曾上疏請治金瑬尹昉罪,上命罷職。兩司啓爭不力,數啓而止,公奮然曰:「罪大者不之罪,罪言者乎?」欲復論,僚臺持不可。公乃引避,率意盡言,及處置請出,上特命遞。由是忤時議。後八年,除洪原尹履之之子也。爲北伯,公棄官歸。其後擬兩司、春坊,未蒙除旨,入本館錄,見拔都堂。

沈公大孚,公之娣夫。不輕許人,而嘗語人曰:「正而難以非義干。」

公外舅李副學好信光海廢母時,有召命,公曰:「義重可顧禍乎?」遂決退。權愈撰碣文。

公弟景命正甫。公之喪,朞年不入私室。以蔭爲奉化縣監。當大饑善賑,民多賴活。收養流丐兒之無依者,擇良善而屬之,民皆以呼之。許穆撰行狀。

蔡得沂[编辑]

蔡得沂詠而,號雩潭仁川人。仁祖丙子後,薦遺逸,官別坐。當宁戊午,贈執義。享尙州尙義祠

公生而穎悟,早通經史百家之書,最邃於《易》學,凡天文、地理、醫藥、卜筮、音律、兵陣諸書,一覽俱解。遭丙子亂,日夜觀天象以候,一夜大驚曰:「大駕下城矣。」又曰:「生民不盡劉矣,其於綱常何?」卽廢擧業,卜居于尙州自天臺,杜門讀書,爲終老計。巖上大刻「大明天地崇禎日月」八字,以見志焉。仁廟旁求俊乂,欲令往扈質館,馹召公,公辭疾不起,上怒,配報恩縣,三年始釋。上又令道臣勸其行,公不得已作《鳳山曲》以寄意。詣闕陳疏,上批曰:「山林拔俗之士,何以來此風塵中?」仍命赴北,公卽日就道,到瀋陽調護質館。其時事蹟載《輿地勝覽》。

瀋陽賡進詩曰:「外多强敵內無人,鶴御飄零瀚海濱。擧目山河夷夏異,腐心旄葛歲華新。懷王羞對章臺月,洪皓忍看五國春。痛飮黃龍知有日,囚何必淚沾巾?」孝廟益寵遇焉,事無大小悉諮訪焉。公以太公兵法密傳孝廟孝廟歎曰:「君則子房孔明一流人。」欲啓請入仕,公辭曰:「李泌願爲友,而不願仕。如蒙不棄,得處帷幄足矣。」孝廟賜詩曰:「瀟然客榻靜無塵,惟有文房四寶珍。孤館寥寥成底事,吟詩聊作一閑人。」及其陪駕東還,公卽返初服,恩召屢降,至於送宮奴存問,親賜手書,而有「栗里田園能無蕪沒」之敎,命畫師圖進所居山水,特賜宮衣、銀盃、銀盂、銀筯。

小白山人洪宇定結爲莫逆之交,以「首陽能保伯夷天」之詩推許之。澤堂李公嘗以「學通九流,上溯門風詠之樂」稱道之。淸陰金公尙憲作《新亭》詩中,有「魯連高節我雖愧,澹菴氣像君正似」之句。眉叟許文正追歎其天下奇才。前後諸賢之推許,類如是矣。

協贊聖祖尊攘之義,先倡多士者,惟公一人。世所傳《君臣言志錄》,可考而知也。家乘。

趙壽益 文簡公。[编辑]

趙壽益士靜,號晩閑淳昌人。宣祖丙申生。仁祖甲子進士魁,俱中生員,乙丑授洗馬。癸酉文科。歷翰林、三司、吏曹佐郞・參議、大司成、副提學、吏曹參判,至大司憲。顯宗甲寅卒。贈吏曹判書。

仁祖命宥仁城君三子竄,兩司承諸勳貴意,爭以爲「逆臣子不宜宥還」。時公以正言獨啓曰:「兩司請收回三子宥命,而聖旨惻隱,慮或逢霧露疾夭,實群下所欽。今有慶,不與被恩赦,死於海島,豈盛德事?」啓入,當路者以爲黨逆,論削職,上知公無他事,得釋。

丙子胡亂,上自南漢,欲匹馬間出,幸江都,公與執義蔡公裕後爭之曰:「賊兵滿郊,倉卒間行,安知不爲所逼?」上心然之。時崔鳴吉唱和議,公與三司極言天險可守,請絶和議爲拒擊計。

拜獻納,疏論時事曰:「臺諫之觸諱敢言者,不徒不用其言,又從而譴罰之。近若斥和諸臣,忠義之發,罪至流竄,豈復有爲聖主伏死爭是非者耶?」

拜吏郞,時吏判南以恭主保合之論,大臣有助之者,公曰:「主此論者,非士望所歸,安能有爲?」後果敗,其見事之明,類此。

金壽斗宋光一等謀逆事發,壽斗勢家人,時議欲庇之。公以大憲啓請,幷鞫正刑,公議快之。

龍洲趙公因應旨疏,救尹孤山善道。時人怒之,論竄龍洲,公上疏言:「前左尹權緦一言忤時,斥逐不復。判中樞趙絅,三朝舊臣,應旨進一疏,而政院謂之悖理,臺官從以請黜。臣恐遠近駭聽,言路絶矣。」

公之子發解,人有掌覆試者,求見文筆,公正色曰:「子當掌試,欲私擧子,不獨爲擧子恥也?」其人愧謝。

乙卯,諸舊臣多起廢顯用,公聞有不悅之色,侍者問其故,曰:「朝家用人太無漸,吾是以懼。」及庚申禍起,人服公之先識。權愈撰諡狀。

韓克昌[编辑]

韓克昌裕伯,號鰲洲淸州人。宣祖庚子生。仁祖甲子司馬,癸酉文科,官察訪。顯宗庚寅卒。

庚午,兄弟連璧文科。時逆臣自點罔上肆奸,公以參下官不勝憤惋,封疏條陳,謫咸昌。放還,無意於世,以勸進後學爲己任。

丙子亂,扈駕南城,和議已定,公憤甚,裂壁紙,將上疏未果,兄弟馳還寧海避世。姜嬪獄起,左相李敬輿、大憲洪茂績、校理沈𢋡、掌令李應蓍被謫過,公不勝慨惜,陳疏伸救者再,又以《白雪歌》三章送李公

康用良[编辑]

康用良慶遇,號臥雲載寧人。宣祖戊申生。享尙州淵嶽書院

公從事於愚伏月澗蒼石之門。天稟旣高,聞見日博。孝悌行於家,孚信及於外,學問乃其餘力也。

當侍湯時,嘗矢察症,作祭文,祈天延命。遇國忌,必冠服行素曰:「君父一體,義當如是。」

博採古今賢人義士蹟,爲《觀感錄》一卷,行于世。

與兄弟家眷七十餘人同室共爨,日與和樂者,垂四十餘年。蔡獻徵撰文集序。

李榘[编辑]

李榘大方,號活齋全州人。光海癸丑生。孝宗甲午卒。享尙州近嵒書院

丙子亂後,仍廢擧業,專心問學。發揮濂溪太極之旨,而作《太極圖說》;力辨鵝湖理氣之說,而作《理氣證辨》。此皆默契妙悟,不待師授而自得於心者也。於四七之辨,分析毫縷,倡率同志,裹足叫閽。由是名益重,而身益錮。

父病幾革,斷一指,血淋灕,和藥以進,疾遂已。

甲申,中州陸沈,慨然有《匪風》、《下泉》之思,作詩曰:「中國衣冠左,東方玉帛非。端門誰痛哭?私室獨齎咨。」又題春帖曰:「山中無曆日,猶記大明春。」其尊之義,槪可見矣。

趙龍洲輓詩曰:「掞天雄辨分,拔地瑰材見杞枏。世路浮榮曾避臭,道腴眞味晩方酣。」一言之褒,可爲百世之公案也。

居于尙州山陽,世稱山陽處士家狀。

曺挺恒[编辑]

曺挺恒德瞻尙州人。光海丁巳生。仁祖丙子謫,戊寅卒。

有一京畿都事,對諸生於鄕校,出侮聖語,諸生譁然爭辨于朝。丙子秋試,其人充考官,諸生入庭,公曰:「彼自絶于吾道,非吾徒也。」倡諸生起立,不應試而出。朝議以倡罷國試,杖配平山。是冬,北賊猝至。公與諸生謀勤王,將入江都從行在。路聞駕次南漢,同行或色難,公曰:「君父在危地,而忍改路?」奔至城下,不得入。間道走嶺南,覲其父母。聞賊退,又奔歸闕下,業命赦矣。

剛毅之氣,忠孝之性,誠不可易得,而謂必遠且大也,胡天之不與其齡而止斯也?黃㦿撰碣。

鄭道應[编辑]

鄭道應鳳輝,號無忝晉陽人。經世孫。光海戊午生。宣祖己丑,薦遺逸,歷敎官、師傅,至諮議。丁未卒。

十六,丁文莊公憂,儀節一遵《家禮》,賜祭,應接靡不曲當,禮官歎曰:「老先生雖亡,賢孫克世其業,斯文之幸也。」爲輔養除諮議,陳疏辭,上批,若曰:「爾能開導,有成就之功,非但國家之得人,豈不光於爾之家世乎?」叔母姜氏寡無子,公事之如母,姜氏亦子視之,不願祝螟曰:「死亦受祭於此子足矣。」

所纂述有《昭代名臣行蹟》、《昭代稡語》及遺集若干卷,藏之于家。遺事。

洪汝河[编辑]

洪汝河百源,號木齋缶溪人。大諫之子。光海庚申生。仁祖甲午司馬,乙未文科。歷翰林、說書,至司諫。肅宗庚申卒。享尙州近巖書院

公儒門世德之後,幼有志行喜讀書,愚伏鄭公甚奇之曰:「兒必爲大儒。」長益篤學,經書小註、諸子句語,誦至全篇或十餘行。拜正言,上疏言:「殿下言動多失中,願明理居敬,動靜交修,變化氣質。」孝廟批納之。出爲鏡城,選邑子弟,置齋躬課,作九箴以勖之。有邑儒李鵬壽,壬亂死王事,公銘其墓以著之。因事配黃澗,一年赦歸故里,廢不用十五年。先是,己亥議禮未定,後八年,中欲上疏論之。或以「久矣,無及難之」,公笑曰:「無恐,此天下大是非也。」

甲寅,特除司諫,未拜而卒。權愈撰碣文。

學似是之非,證禮家聚訟之疑。凡所論著,皆羽翼乎斯道,有功於後學。金兌一撰行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