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工人是发展科学技术的主力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工人是发展科学技术的主力军
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 群工
1971年2月3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长期以来,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大肆推行“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专家路线”等一套反革命修正主义科技路线,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反对工人搞技术革新和科研运动。目前,随着革命大批判的深入开展,广大群众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象过去那样公开推行“专家路线”是不可能了,但是,“刘毒”尚未肃清。有人认为“搞科技工人干不了”。有人认为“群众搞的‘土’里‘土’气,搞不出啥名堂”。有人还认为“大家动手搞技术革新,就会影响生产”。这些看法,都是刘少奇“科技神秘”论的余毒的反映。有这些思想的人,他们还是迷信“专家”、洋书本、洋设备,不相信群众,反对群众搞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活动。对这些思想必须进行批判。

工人是科学技术的主人

[编辑]

认为“搞科技工人干不了”,这是对事实的歪曲。刘少奇一伙从来把工人视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只会劳动的“大老粗”,搞科研根本不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我们厂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科技路线的影响下,科学技术大权被资产阶级反动技术“权威”所把持,他们就是利用所谓“科技神秘”论对工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不让工人过问科学技术。为了束缚工人搞科技的手脚,他们还炮制了上万字的“规章制度”,规定工人搞技术革新用料不得超过十公斤,经费不得超过五十元。因此,我们厂的技术革新和科研活动冷冷清清,成果寥寥无几。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认为“搞科技工人干不了”的思想,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工人战斗在生产第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搞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生产技术上哪些是先进的,哪些是落后的,哪些是薄弱环节,怎样去改进,等等,比起那些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来,工人最内行,最有发言权。

例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我们厂的一个资产阶级技术“权威”想搞一台油压力机,用了四年半时间“闭门造车”,最后也没有造出来;他们想搞一台拉床,花了八千多元,用了两年半时间,结果一事无成。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厂革委会的领导下,几个没啥文化的老铆工,土法上马,很快就制造出了一台三百吨摩擦压力机,大大减轻了铆工的笨重体力劳动。那台拉床,工人们把“权威”们没搞成、扔进了废铁堆的废床身,重新加工装配,只用了二十四天就制造出来了。

这些事实说明,还是工人比资产阶级“权威”高明。工人是发展科学技术的主力军。“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厂的大量事实,又一次证明了这个千真万确的伟大真理。

走自己发展科技的道路

[编辑]

“群众搞的‘土’里‘土’气,搞不出什么名堂”吗?不对。这也是刘少奇“洋奴哲学”余毒的反映。一些资产阶级技术“权威”,贪大求洋,盲目崇洋,照抄洋书本,死啃洋教条,根本看不起工人群众的创造。在无产阶级看来,从生产实际出发,遵照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集中群众的智慧,吸收国内外技术、设备的优点,土法上马,土洋结合,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道路。工人搞出的革新项目,有些看去虽然“土”里“土”气的,却有大名堂,能解决大问题。

例如,我厂革命工人“以土代洋”,用了十八天半时间,仅花了一千元,用废料制成了一台双面铣床。就是这台被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看做是“土”里“土”气的双面铣床,其加工效率却比外国进口的每台价值三十万元的龙门铣、万能铣高出一倍以上。工人们高兴地说:“土设备就是好,效率高,花钱少。”

我厂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和革命技术人员,不仅“以土代洋”制造了上百台土设备,还积累了许多土法上马、土洋并举搞技术革新的经验。群众创造出的许多“土”设备,具有很多“洋”设备没有的优点:与生产需要紧密结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率高,等等。这完全符合毛主席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要求。

技术革新促进生产跃进

[编辑]

认为群众搞技术革新运动“会影响生产”,也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工人得不到参加技术革新和科研活动的机会,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也就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例如我厂空压机断轴、拉缸等“老大难”问题,就长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几年来我们厂没有什么科技成果,生产发展也很缓慢。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工人占领了科技阵地,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革新小组遍及全厂,形成了一个人人搞技术革新,班班有创造,月月有成果的大搞技术革新的新局面。近三年来,我们厂自制了土设备和通用设备二百六十多台,超过原有设备一点六倍。空压机断轴、拉缸的“老大难”问题也很快解决了,还试制成功了八种新产品,其中有两项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谁能说群众性的科技活动会影响生产呢?

搞科技活动要占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这点看,它与生产是有矛盾的。但从全面来看,从长远来看,科技活动搞出了成果,就会为生产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完成生产任务和开展科技活动是互相推动、互相依赖的。例如,我们厂有个“穷棒子排”,没搞技术革新运动前,每月生产二十台空压机零件,还要靠加班加点。后来,他们大搞技术革新,干了三个月,就制造了专用设备十五台,形成流水作业,使产量猛增了三、四倍。

从全厂来说,三年来我们大搞群众性技术革新和科研活动,大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全厂连续三年都提前一百多天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在科技工作中,是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还是只依靠少数人冷冷清清地搞,这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我们要更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哲学思想,大破“科学神秘”论,使我们的技术革新和科研活动,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