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日報/1963年/2月/14日/大陸各方面群責中共 文言不應使用簡體字 翻印古籍更不能用簡體字橫排 謂如此弄至不倫不類半今不古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陸各方面群責中共
文言不應使用簡體字
翻印古籍更不能用簡體字橫排
謂如此弄至不倫不類半今不古

作者:工商日報
1963年2月14日

【本報訊】北平「光明日報」自去年十一月起先後接到有二百七十一篇外界投稿,大談「文言文能不能用簡化漢字」的問題。據謂,絕大多數人的意見,都主張文言不應該用簡化字,不應該用橫排的方式刊印古書,特別是使用同音代替字,如果採簡化字,極易引起混淆。加注繁體字,更是畫蛇添足,不如乾脆保留原來的字體面貌。

 此二百七十多篇來稿,綜合提出如下的意見:

 第一,指出文言改用簡體寁,會嚴重損害原著面目。江蘇中醫徐湘亭等來稿說:「現在遺留的古書,尚能保持一部份眞面目,倘使印古書改用簡體字,恐再隔一個時期,我漢族人民將不知漢字之來源,亦無從查考經典。」他們還說:簡化字只有五百多個,古書中簡字與繁字混雜其間,體例不一致,如戴西式帽而穿長掛子,形式和內容不整齊,不如一仍舊貫,倒古色古香。」「杭州大學」金一初在來稿中說:「文言用簡化字,正像畫古裝人物時,把今人的衣着加在古人身上不三不四。」

 第二,另一批人認爲文言改用簡體字,令人看來非常不順眼,用起來也非常不習慣。「邢台師院」趙捷民在來稿中指出:「演借東風的諸葛亮,改穿了現代制服,至少看來是不習慣的。」他又說:「象形字的『雲』字,原是『從雨從云』,看到這類字,就感到更親切些。改用了簡化字,就不能知道字的來源和意義。」另一位「杭州大學」中文系毛信德在來稿中說:「中共新出版的「古代文選」採用了簡化字,而且橫排,「弄得不倫不類,半今不古,學起來很感不便」。

 第三,更多的人指出:文言中用簡化字感到最成問題的,是同音代替字,它一定會造成極大的混淆。「復、複、覆」簡化爲「复」,「歷、曆」簡化爲一個字,便會使文言句子的意義含混不清,捉摸不定。內蒙古「工學院」賀准城認爲:「研究古代作品,往往一個字關係到一句或一段的解釋。現代一個簡化字代替了幾個繁體字,閱讀古書就可能引起麻煩,容易產生誤會。」中醫徐湘亭還說:「倘使古文用簡體字刻印,必然會出現文字上的混亂與訛誤。」

本作品可以根據香港法例第528章《版權條例》,視作公有領域財產。可能理據是:

  • 第17條:該作品版權已經屆滿。這是因為作者已經逝世超過50年;或因為這是一個屬於作者不為人知的作品,並已發佈超過5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3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59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