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弘道先生遺稿/卷十二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一下 弘道先生遺稿
卷之十二上
作者:李溆
1754年
卷十二下

書札

[编辑]

謝仲舒道兄

[编辑]

寤寐說。深造精密。非語言所及。然近久潛看積思。似過於太分別太細鎖。正如伊川所謂多苦心極力之象。而無寬裕溫厚之意者。一貫之論。開釋甚分明。幸一寄示。以拔蒙蔽。

來示極是。更爲商量。改其不足處。他日又有所覺。又當改之。一貫之論。精書以上。有不足處。幸見敎。以拔未達。

近來細觀兄寤寐說。似過於太周便而有含糊之意。幸更商量。

答舍弟問目

[编辑]

虗靈體。知覺用也。大學註云虗則明存於中。靈則明應於外。旣曰應於外則與知覺何別。如曰靈是所以應之體也。則未應之前。冲漠無朕。與虗何別。虗亦不是若睡着了。除是一虗字。靈指何軆。比之一盂水。則指其無滓累底曰虗。其有生意活活底曰靈也。而其明應外者。似以動言。旣動不可謂體也。

寂然冲漠之謂虗。自然昭明之謂靈。寂然漠然則感應之妙不朕矣。靜中有動則應事之體已具矣。漠然者。靈之寂然也。昭然者。虗之含動也。靈者未感發而渾然昭然之本體也。知覺者已感發而燦然皎然之妙用也。靈者未感發之知覺也。知覺者已感發之靈明。靈者未發微妙之象。知覺者已著分明之象。未感則昭然微妙而已。已感則皎然顯著也。然則感發與未發。活意雖同。氣象自別。淵淵潑潑。體段可見。

虗者寂然不動。斂神明而藏密。靈者天機自動。有自然之靈明。

靈者是渾而自見。知覺者乃觸感而燦然。

陽施陰收。陽動陰靜。

故陰無形而陽有象。陰盛陽伏而微不可見則曰虗。靜而不謂之靈。陽能感通。無中有象則不謂虗而曰靈。

自然感通。無觸發而有象。則謂之靈而不謂之知覺。觸感象顯。非自然之感通。則謂之知覺而不謂之靈。

知者心也。覺者情也。情非覺。覺則情動。故曰覺者情也。

收斂存中。不覩不聞。則明體雖存。未有應外。天機自動則感而有通矣。感通與感發。雖有顯微之殊。感而有通則明自應外矣。奚但感發然後謂之應而已。然則應外之云。不亦宜乎。

陰能收陽。非陽收陰。陰收陽而存養之則陽自養而自復。方收斂而聚一之時。未有回機動發之意。則謂之虗而靜復矣。回機感通。已成靜中之象。則謂之靈而動復矣。

靜復。動復之張本也。雖有回意。猶未成象。則謂之靜復也。動復。靜復之形顯也。忽自回於靜養之中。而感而遂通則謂之動復也。

將感而未象。謂之靜復。感而成象。謂之動復。蘊融涵養。欲動未動。欲感未感之間。靜復動復之間。謂之陰陽之中。

虗者神氣收斂。藏密會養。天機潛伏。蘊而未感。寂然不動。至靜之象。貞之靜也。坤卦至陰之象也。靈者天機自動。感而遂通。含一象於至靜之中。貞之通也。陰極而陽復。復卦一陽之象也。知覺者。觸物感動。天機發見。歆動緊活。運妙用而神速。神明不測。因本軆而著象。燦然明白。見無方而無體。陽盛出地。泰之象也。知者心之感發也。覺者感發之妙悟也。情者惻隱喜怒之隨所感而發應也。靈者無觸自然之感。無心而有心也。知覺者觸動有因之感。有心而無心也。

感通者。本體之自然。中無偏倚。感發者。妙用之當然。實接事物。

感通者。應物之理具而已。感發者。應物之實行也。

感通者。未交物之感發也。感發者。已接物之感通也。

微妙難見見字。當作形甸反。與下文微者著相應。而無音註何也。微本非微妙也。爲氣質所掩而後難見耳。泛下微妙字。似不若隱微字之爲明且盡也。微妙勝於隱微之義何在。

隱微以相對而言。微妙以本體而言。欲明相對則微妙不若隱微。欲明本體則隱微不若微妙。

微妙故難見。隱微則難見。微妙難見。本體微妙而難可見也。隱微難見。謂隱微而難見著也。然則微妙之見。不可以形甸反。而當如字矣。隱微之見。當以形甸反。而不可以如字矣。

下愚不能無道心能字。與上智不能之能差似異。而同下一能字何也。下愚亦豈甞欲無道心而不能乎。此則當活看。而不以辭害意耶。

下愚人也。亦有天理。爲氣質與嗜欲所蔽。或滅息焉或不當焉。然本然之終不可滅。則有時而見。有時而當焉。則渠雖不能知尊而有則必見。故曰不能無也。人心乃形氣之心。聖人亦有形則與人同也。豈能獨無也。但中節而和。是則異也。以此觀之。能字似無疑矣。

人心聽命於道心。則道心爲人心之主也。今曰道心爲一身之主何也。抑或人心卽從耳目肢體形氣上生。故爲一身之主。則人心自聽命耶。

心以虛靈知思爲一身之主宰。包性情而性以爲主。則情與百體。皆統於性矣。爲人心之主而又爲一身之主。何必疑也。

近理亂眞二句。各言老佛之害。孰爲老而孰爲佛也。似是之非一句。又分指二家云者。無乃太破碎耶。

二家同然。佛氏之寂滅。疑似於寂然不動。老氏之虗無。疑似於無聲無臭與靜虗之義。但不主實理。本領不是。佛氏之大自在。疑似於素其位而自得也。老氏之無爲。疑似於聖人之無爲。而但不主綱常而反於中庸矣。且大自在與無爲而無不爲。疑似於神明不測泛應曲當。以有心應萬事而無心。百慮而一致。殊塗而同歸。吾道一以貫之之語。而本領不是。則皆歸於自用而虗妄矣。佛氏之斥根塵爲幻妄。老氏之以絶物爲無欲。疑似於聖人之絶人欲無私意。而皆出於惡死而滅絶綱常。則皆歸於自私而非道矣。老氏之柔弱。將欲奪之。必姑與之。柔者爲天下先。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等語。疑似於聖人之謙讓。而出於權謀利害。則本領不是矣。此比之百家衆技之流。所見特奇。惑人尤甚。此所以爲彌近理而大亂眞矣。佛氏之工夫。次第䂓模。井井分明。循循有序。疑似於吾儒家之小大學中庸之䂓模次序。此尤彌近理也。本領不是。二家同然。則不必分說而分而別之。恐無甚妨矣。

凡註中無名氏誰某者。誰所釋也。或者永樂胡廣等修大全時所增加耶。或謂文公之自註。此亦何據。

未之察也。

朱子曰庸平常也。常是程子不易之謂。而又加一平字。尤爲明備。陳氏云平常與恠異字相對。然則無恒久之義。此果何如。

中者以無過不及之義爲主。庸者以平常平易之義爲主。反於中庸者。名利與異端而已。二者之外。更別無悖道亂道之事。古人之意。不過主此而已。言中庸則恒義在其中。而不恒之不爲道。人已知而不足慮矣。故不主恒常而主於平常。本義如此。不必疑也。

品節之固兼人物而言。禮樂之敎。亦豈物之所當行者耶。

六畜之間。敎養有道。草木裁培矯揉。亦有其道。驅除惡獸。亦有其道。驅之有道。威之有信。彼亦靈物。避之則免害。犯之則必死。故避而不犯。害不及於人而自得生矣。聖人愛物之義。及於此矣。且畋獵有道。取材有節。不覆巢不食胎不折方長而四靈至。故莫不安其所而樂其澤矣。聖人修道之敎。亦及於禽獸。以此推之。何必疑也。

覩則曰戒愼。聞則曰恐懼。輯註以敬屬戒愼。畏屬恐懼。必各有其義也。

戒愼者。此心常戒嚴也。恐懼者。此心常防閑也。此便視於無形聽於無聲。儼若思時也。常略略提醒。不大段著力也。此靜中自然之工夫。非如動時戰戰兢兢而猛省勇察大段着力之比也。又曰戒愼者主一也。恐懼者無適也。戒愼者存誠也。恐懼者閑邪也。存誠者敬也。閑邪者畏也。主一者敬之本軆也。閑邪者敬之含義也。均是敬也。欲明本體與相含之義則別之何恠。盖如是分辨者。恐後學之混同無別也。以此觀之。敬義夾持之義可見。

莫見莫顯。諺解云隱만見ᄒᆞ니업ᄉᆞ며。微만顯ᄒᆞ니업ᄉᆞ니。盖謂凡天下之物。無有如隱微之見顯也。章句云無有著見明顯過於此者。無有過此云。則與之齊而已也。意者幽暗細微。雖莫見顯。而豈復反過於灼然彰露者哉。今當爲隱에셔見ᄒᆞ니업고。微에셔顯ᄒᆞ니업ᄉᆞ니。則與註說相合。如何。

幾動於心。象已分明。人雖不知而我獨知之。則隱莫見焉。微莫顯焉。諺解之釋。亦出於此。雖有可疑而無害。左右之諺釋其意固好。尤似分明矣。

七情只擧四箇字而懼換以樂何也。必有其說而不知所考。

喜怒者。賞罰之道也。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此四者無處不在。七情之中。最爲切焉。故只擧四者。詳考古人之註釋則可知。吾曾見之。而今忘其處矣。不能枚擧。

胡氏曰發而中節之和。卽是無過不及之中。篇題旣曰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謂中。上句是中之體。下句是中之用。合內外言者也。輯註何不曰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過不及。故謂之和。而以乖戾字換下耶。或者和是無過不及之效。而無過不及。不足以盡和之氣像耶。

喜怒哀樂。循於理而聽命焉。則無悖而中節。當而和矣。無所悖而當然則無所乖戾而自無過不及矣。然則無所乖戾故和。何害於無過不及故和之義也。

天下萬物之理。雖具於性中。以一人之性言之。豈可曰天下之理。皆由此出乎。天命之性則理也。中則天命之性也。理本在此。而其曰理由此出。亦何義。或以其中亦理和亦理。中爲體而和爲用也。由此出云者。自和而推言其中。故如言此之理。由彼之理耶。

理者條理之謂也。智具別萬物之義。仁具愛萬物之義。義具裁度萬物而取捨得宜之義。禮具主衆理而品節得宜之義。信具實衆理而無虗僞之義。脉絡分明。䂓矩自然。推此應萬物而萬理畢具矣。

達道之達。如達尊達孝之達耶。註云循性之謂。其下又云天下所共由。以文勢觀之。循由二字。似帖一達字。此亦何如。兩說皆未能看得精切。辨示之如何。

循一本而應萬事。條理分明。條理分明故有所據而可由也。道不遠人。人皆由道則天下之所共。達之云不亦宜乎。兩義相濟。不相妨矣。

位育註說。皆以家之父父子子。身之粹面盎背等說解之。推而言之。固只是如此。然經文所謂天地位萬物育。似不以無位者言之也。抑恐庸之位育。如學之治平。治平雖亦可以推言於一家。而至其旣治旣平之效。則又非一箇無位之所可與也。陳氏曰學者雖未敢遽望及此。然學問志向。亦當以之爲標的也。此說儘當。

有其德而有其位則有其效矣。有其德而無其位則無所施而化不能行。化不行則無所責效矣。然有此位育之德則理自具焉。大學學者事也。而亦及敎者之事。身修則其理具矣。以此推之。則無位而言效。何所妨焉。且一家雖小。其義則畧備。善觀之則亦有可推之理。子有德則父母安而位其位矣。和氣至而鬼神歆矣。喜怒中則家中和而六畜育矣。

大學入德之書。學者事也。中庸明道之書。敎者事也。曾子授子思以學者事。子思授孟子以敎者事。亦有其意耶。

敎人之道。或因其才性。或因其學識。或有推我之所得。或爲此道之不明於世也。吾未知其出於何義。不敢強解。

答舍弟問目

[编辑]

論語居簡行簡章。文公註說。不全用程子意。而有曰敬而有不簡者。又曰居敬則理明心定自是簡。下說似便與程子合也。多一簡字。或云居簡行簡。比居敬行簡則一敬字爲多也。或云居簡行簡。便爲一簡字所累。居簡行簡二簡字。帖在一字上。後說似是。朱子答李晦叔書云一操字已是多了。答徐子融書有多一唯之句。語意畧同。幷宜參看。

敬而有不簡云者。收斂專一之體已立。而應物處事之際。或有所未精也。

居敬則理明心定。自是簡云者。涵養以敬而格致功深則知之精而無所錯亂矣。心不違仁而發皆中節則行之當而無所差失矣。知行精當。一皆天理。則擇莫擇焉。擇無可擇則簡莫簡焉。子曰博學於文而約之以禮。其此之謂歟。前後所言。各有所指而自相不背。一則指其敬則有之而義有所未盡也。一則指其居敬功深則理自明心自定而知行皆得其精也。盖居敬是行簡之體。行簡是居敬之用。居敬是敬以直內也。行簡是義以方外也。無敬則義無所處。無義則敬無所主。居敬而不簡。非虗則麄。居簡而不敬。非傲則惰。敬義交夾。不可闕一。盖簡者禮義之謂也。取舍旣精。而又欲居簡則是棄其禮義而反入於怠傲。心無所主而行無所定。其弊終歸於莊老。

子華使齊章。意者求自與其粟也。或曰與夫子之粟。求雖有病痛。似不至如此大段拂着也。記云伯高之喪。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攝束帛乘馬而將之。與此相類。章句所謂自與之多者則亦可左右看也。

求之請粟。周急之意也。夫子酌之以義。冉子不知。自與之多。夫子天也。動皆道也。冉子不明。猶未篤信。其意以爲吾當姑補其不逮。以全其德。而從容善諭。以長其智也。

初與之小。不輕沮人。仁之厚也。終戒之多。抑以節之。義之嚴也。義精仁至。德莫盛焉。

惟天爲大。夫子則之。蕩蕩乎人莫能測。則冉子之私智。宜乎其不知也。

自與云者。自與其粟。則冉子未必請於夫子也。以辭考之。且無明驗。

伯牛有疾章。伯牛孔門高弟。而以南面之禮待夫子。似非賢者尊師之正義。與子路爲臣之事相近。而此尤重大。或伯牛疾革不省。而夫子永訣之際。自與責子路不同耶。

南面之禮。家人之尊夫子也。知敬而不知義則未必中節也。伯牛疾革不省無恠。伯牛之學。疑未至於義精仁熟。年且未富而殀。曾子易簀之處變。或未可必也。心不迷而妄行非禮。則宜夫子之責子路也。病革不省。痛切永訣。則責備之言。何暇發也。病革不省。夫子猶然。况於伯牛乎。况於伯牛乎。

樊遅問智章。曰仁者先難而後獲。上段無智者二字何也。其偶然所下否。集註呂氏曰當務爲急。不求所難知。是分說務敬兩事也。力行所知。不憚所難爲。是只說箇先難一邊。務敬乃兩段。而難獲本一事。故說得先難則後獲在中否。

務民義而敬遠神。學智之事也。先難而後獲。學之仁也。自註。學無躁進計較之心。學之無私慾也。上段之無智者二字。或者然耶。

集註呂氏所云云。所示然矣。

知者樂水章。動而不括故壽云云。凡人躁暴者多夭。安靜者多壽。是固然矣然。智者之動。非躁暴之比。流水不腐。戶樞不蠧。則周流無滯之動。實乃壽之道也。窃謂水樞之喩。對昏慵惰軆者言。仁者雖靜。亦何甞一有所昏慵之頃也。如天之健。無少間斷。方是仁。然則靜未甞不動也。程子曰不學便老而衰。此語更親切。

仁者極至。固無可論。周流無滯。生意流動。則智者之壽。亦其宜也。來示之意。甚善甚善。

立於禮章。註云固人肌膚之會筋骸之束。本註肌膚之緫會。筋骨之聯束。非不固也。然無以維飭之則惰慢傾側之容見矣。故必以禮固之。大學或問註會合也。物合其則也。如頭容宜直之類。束收斂也。如手容宜恭之類。兩說不同。而前說較精密。章句邪穢査滓。陳氏以私慾之汚惡。道理之未純熟分註。窃謂天理之未渾全。却便是私欲之未盡去也。雖烘爐點雪。雪未銷時。便有此私欲。才說雪銷。豈復有査滓。邪穢査滓必合分言否。

固人肌膚之會云云。前說似長。

査滓邪穢之云云。物爲主而理全蒙蔽之謂。邪穢理爲主而習氣或留之謂。査滓主客旣分。精粗自辨。三分天下章。夫子謂武未盡善。而惟文王泰伯同歸至德。且獨以夷齊爲得仁。則聖人之意。固未足於武也。若使文王當武王之時世。文王亦不是安坐不做事底人也。若使文王更在十三四年之後。文王亦將爲未盡善之人耶。朱子曰舜生知之聖。其德盛。人自歸之。不必証伐。文王亦然。又曰事到頭也住不得。如周人戡黎。事勢便自是住不得。兩說似有矛盾。朱子又曰武以征伐。雖是順天應人。自是有不盡善處。又曰欲美舜而貶武王也不得。又曰舜武不同。如伯夷伊尹之於孔子。夷尹雖同爲聖人。比孔子豈無微有可貶處乎。旣有未盡善。又豈無可貶。眞氏曰聖人於湯武。每微有不足之意。非貶湯武也。恐後世亂臣賊子借湯武之名云云。此說似不直截。聖人豈如是侗儱說話。使後世時中之大義。不十分明曉。此等義理。無許大力量。則誠難折衷也。

萬物皆生於天。聖人知我之本在於天。故以天心爲心而忘其身。故視天地爲一軆。視四海爲一家。體天地之心。視四海之民。則如體父祖之心。視兄弟與骨肉也。故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桀紂天之悖子。反天地之心而滅天地之理。戕殺天之肖子。夷滅天之赤子。害及昆虫與草木。以至氣像乖戾。天地受困。大化淆漓而凋瘵萬古矣。聖人豈忍坐視其生靈之塗炭於水火中。故不得已奉天道而黜獨夫。救生靈於倒懸也。聖人豈得已也。體天心而已。惟以救民爲心。無一毫爲己之私。豈可以輕貶。所謂未盡善云云者。彼旣得罪於天人。雖無君道。猶有舊君之義。不可以輕誅。先正其黨與。救民之急而已。避而不當。使彼自容。退而修德。如大舜舞干之意。謳歌皆歸。如大舜河南之避位。則民樂其德。莫不沛然矣。何憂乎管蔡武庚。何憂乎殷頑。如此則使舜文王當之。不易於此也。以此推之。未盡善之實。可以知乎。

仁禮陽德也。義智陰德也。仁禮義智。合備不偏。謂之中庸。中庸之道。固無可論。若不得中庸之至。孰若仁禮勝於義智也。故夫子敎後學。必以泰伯伯夷爲尙。恐後人之乖爭僭亂也。非以伯夷爲無慊乎中庸也。非以武王下於伯夷也。武王幾乎神聖。恐伯夷之隘。未足以當也。未盡善之義。特爲後人也。眞氏之說。辭不達意。大義則好。不以辭害意可也。

又曰任其自處。如果自落。天下謳歌。天與人歸也。天與人歸。則雖舜文王豈得以辭。未能待其自落。猶有殷頑未服。此無乃武王之未盡善耶。然武王之後。更無武王。武王其聖矣乎。

又曰武王之未盡善。盖由於至誠惻怛之心。急於救民。體旻天之心也。義雖有一毫之未盡。豈可與伯夷同等哉。聖人爲後生之意甚微。後人不可以輕議也。

四毋章四毋。以一事言耶。至我又生意。何以形容說。

凡人。物慾存心則思意之發。易以私也。旣有私意。必生期必之心。旣必則必生固執之心。固執成痼。則只有爲我之心。爲我之心爲主。則每事必欲自專擅自主張。惟恐一人之或干。旣我則又生意。意而必。必而固。固而我。我又生意。轉輾相仍。其意盖如此。

文王旣沒章章句。不曰道而曰文。亦謙辭也。他日曰天生德於予。所遇同而謙不謙之異。何也。

匡人之事。事出无妄。其罪不專在於匡人。夫子之謙。不亦宜乎。桓魋之事。罪專在於桓魋。聖人之辭。何得以不嚴也。匡人之事。專出於誤認聖人。猶可以周旋。辭猶得而謙。桓魋之事。專出於悖慢欲害之意。聖人不得已直言以安弟子也。大抵人於顚沛流離之際。易於喪志。危急蒼黃之際。易於失操。故於匡人。示其道之不可迷。以固其志。於桓魋。言其死生之必有命。以安其心。大旨雖同。主意微異。

博施於民章。諸弟子問仁多矣。夫子皆不許者。非不許仁之一事。乃不許仁之全體也。今汎以博施濟衆問仁。而夫子所答却低了一級地位何也。仁通上下言。則聖亦只是那上面極處也。何事仁之仁。獨指其下一段賢人以下之仁而言耶。或者仁是泛稱上下之仁。故夫子之意如曰豈但汎稱仁而已。必也仁之至者。乃能此耶。然博施濟衆。旣是仁之至。則似若無何事之答也。朱子曰博施。施之多施之厚。濟衆。及之廣也。窃謂施之在我。及之在衆。而程子却分兩科言之。意無不同歟。

仁者心體道而無私慾也。無私故能愛。聖者無私慾之至。從心而不踰矩。神而不可知之謂也。才公平惻怛。自無計較怠慢之意。雖未至於從心神化至仁之境。猶謂之仁也。至於從心神化至仁之境。則蕩蕩乎無能名。不可只以無私慾目之而已。故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非以神化不爲仁。而更爲別㨾道理也。子貢未至於無私慾。何敢望神化之境。故夫子俯就一等示之以仁。而先敎之以強恕也。

博施。言其敎澤之及於物也。濟衆。言其統領之及於衆也。雖欲博施。不能家到而戶及。此其施之未博也。雖欲濟衆。不能統領於遠夷。此其濟之未衆也。其意如此。程子之分兩科。不亦宜乎。

子路使門人章。子曰吾誰欺欺天乎。夫人雖可欺。天不可欺。章句云人不可欺則是欺天云云。何也。人旣皆知。天豈不知。

夫子去位。夫子之無家臣。人皆知之。子路之私意。以爲夫子曾爲大夫。當有家臣。不知有位則有家臣。無位則無家臣。無位而有家臣。人必疑其不當。子路強以爲當而飾之。是欺人也。故夫子曰行詐也。無臣而爲有家臣。非理也。子路強以爲理。是欲誣天也。故曰欺天。語意若曰我之不當有家臣。人皆知之。不可期也。而爲有臣。則是欺人。欺人是不合於理。不合於理。是欺天也。云是欺天。便是欺人之意。非謂不能欺人而能欺天也。高明之見。無乃以辭害意耶。

甚矣吾衰章輯註。程子曰志慮衰。又曰存道者心無老少之異。而行道者。身老則衰也。志慮衰而存道者心。獨不衰耶。

存道者心。心存於道也。無老少之異。行道者心志在行事。身老而聦明精神筋力俱衰。則不能任酬酢勞攘之事。若強以爲之則昏耗之精神。難以察事。當此之境。行道之志。豈不少沮哉。行道之志。固有沮也。存道之心。豈可喪也。聖人一息猶存。此心亦存。豈以老少而有加减哉。

又曰老而不能行道則志慮猶可衰也。存道之心。平生之心也。豈因老衰而喪也。老若喪道。是無老聖人也。

又附諸說

[编辑]

禫。家禮云自喪至此不計閏。凡二十七月。鄭氏曰以月數者數閏。以年數者雖有閏不數。金沙溪引鄭說謂禫之不計閏無據。家禮所謂不計閏者。統言自喪至此。非必謂祥後也。備要張子曰三年之喪祥禫。閏月亦筭之。祥字之意未可曉盖以諸說觀之。禫可計閏。然如六月是祥。又有閏六月則七月行禫無疑。如六月是祥。七月有閏。閏不可行祭。通典范寗曰閏月者。以餘分之日。閏益月耳。非正月也。吉㐫大事。皆不可用。故天子不以告朔而喪者不數。開元禮云閏月亡者祥及忌日。皆以閏所附之月爲正。然則閏月不可行祭。宜遅待八月而行耶。此有如此者。禀告。

閏月者。餘分之積。中節倒置。兩月之氣。合成一月。氣盡而空。不成正月。故天子不以告朔。不在十二月之數也。凡祭以吉月吉日。乘天地之生氣也。生時之享。尙待和吉之時。况萃已散之精神乎。故擇日必以丁辛與亥日。以其合於享祀也。喪祭從厚。豈可以苟行於不數之空月乎。或曰凡祭爲亡者而設。惟禫爲生者而設。爲生而設閏月。豈不可行祭乎。禫雖爲生。行祭之享道。亦以爲生而異乎。此閏之不行祭也必矣。執親之喪。苟用不數之月。孝子之心不忍也。且考朱文公家禮文勢。斷無計閏之義。與張子不同。聖賢之或相不同。何足恠也。然朱夫子集羣賢者也。况生於程張之後。以程張之見。詳思而折衷之。朱子之言。宜可以準。

此有人。長子死。其妻在而無子。又無繼後者。不得已以弟及之例。命次子及。其人死。其次子以父命承家題主奉祀。後次子又死。其妻在而又無子。其族人中始有可繼後者。長子之妻與次子之妻爭之。兩言皆有據。何者爲得。

長子死而無後。其父旣行兄亡弟及之禮。則父絶長子。而以次子承統也。父以次子承統。則宜無他辭。次子之名。旣以題主。則祖考惟知此人之爲奉祀。生前以此人爲嫡子。死後亦以此人爲嫡子。是生死俱承於祖考也。父母之命。衆兄弟與他人。不可輕改也。父母之命雖非禮。難以輕改。况於禮乎。盖立長經也。立次權也。旣立之後。繼次之後。經也。繼長之後。反爲權也。雖曰權。不遵父命。權而不當。不可謂之權也。

又曰長子無後。父命立次子爲長。父又命曰次子有子則次子之子奉祀。次子又無子則還立長子之後。不用兄亡之禮云。則立長之後。猶之可也。立長之後。雖非大不義。違父命而強制權。則不幾於生亂之道乎。義理無窮。吾不敢當此。而旣有委問。不可默然。姑以所見爲說。而不敢以自信。

此有人。喪中囚繫他官。過祥而不得脫衰。及歸又過一忌矣。陰服之節如何。禮云設位除之。只設位無祝告則不可。告之而無祭品則亦似未安。然支子不可祭如何。設位旣非廟則墳墓在咫尺者。除服於墓前。或無妨乎。

支子說位之文。古有之矣。祭與祝告。未有所考。支子雖不可祭。除喪大事也。宗子爲支子告而設之。不害於義矣。宗子旣設則祭與祝告。或可行耶。此無明文。是余義起。安知其不爲妄也。惟當更思也。

除服於墓云云。墓無正祭。行於墓。似不若行於廟之得正也。

李繼善問昨者遭喪之初。服制只從俗苟簡不經。深切病之。今欲依古禮而改爲之如何。朱子曰服已成而中改。似亦未安。不若且仍舊。張子曰喪服非爲死者。己所以致哀也。不須道敬喪服也。禮云齊衰不以邊坐。大功不以服勤。皆言主在哀也。非是爲敬喪服。毁喪服者。必於除日毁以散諸貧者。或守墓者皆可也。以此觀之。改制喪服無妨。

喪服旣成。不甚害禮則不可改也。若有甚害則亦可改也。朱子服已成。中改未安者。指其不甚害者而言也。

小記註云四從之中。惟女君雖沒。妾猶服女君之黨。雜記亦然。家禮備要皆無妾爲女君之父母兄弟姊妹等服之文。何也。爲女婿服。亦屬從之類。而不入其例何也。妾子爲君母之黨服。則君母在時。爲其母之黨服。當如何。嫡母死而始伸本服耶。旣服嫡母之黨。又服其母之黨。無乃涉於二本耶。若嫡母之父母與其母之父母。並有喪。似當從重。而常服嫡母之父母服。然所在亦當各服其服。以一人之身而並服兩外祖之服。於義如何。

女君歿。妾猶服女君之黨。是賤妾之謂也。家禮備要無妾爲女君之父母兄弟姊妹服者。貴妾之謂也。女婿之不入屬中。婿旣以我爲妻之黨而爲屬從。則我不可反以婿爲屬從也。母之親屬也。夫之親屬也。妻之親屬也。三屬皆有屬之義。婿非女之親。則無屬之義也。

妾子爲君母之黨服云云。開元禮妾子服嫡母三年。嫡母在。爲其母不得伸。嫡母歿然後始伸。禮所云妾子爲君母之黨服。以開元禮考之。則嫡母在。母服猶不得伸。母黨似不可伸。嫡母死。母服得伸則母黨似可以伸。禮王子不得伸母黨妻黨。禮之可考者。惟有此數條。他無可考。吾不敢質言。然惟有此可考。而不見其爲害。則可謂之是耶。

記曰夏后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也。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則與賓主夾之也。周人殯於西階之上則猶賓之也。春秋定公元年六月戊辰。公卽位。公羊傳曰癸亥。公之喪至自乹侯。曷爲以戊辰之月然後卽位。正棺於兩楹之間然後卽位。魯周公之後。宗周古禮。尙未盡泯。今棄周而用殷何也。若曰魯之末禮變而如此。則夫子之言。不應曰天下其孰能宗余。更詳之。

殯於西階。周之禮也。殯於兩楹之間。商之禮也。魯宗周禮。反用殷禮。未知何義也。孔子曰殯我於兩楹之間。天下其誰宗之。孔子解夢如此。未必常用殷之禮也。

郊特牲曰祭稱孝孫孝子。以其義稱也。註祭主於孝。士之祭稱孝孫孝子。是以祭之義稱也。窃謂祭雖主於孝。以他人言則可。自稱告先之辭。其安於心乎。若只以祭之義稱。則支子望墓之祭。亦可以稱孝矣。今按許氏說文。孝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生而奉養。死而承祀者。惟長子爲然。故曰孝非取誠孝之義。自非謙養不居之名也。後人因指善承老曰孝。故有純孝至孝之名。而遂爲人謙辭。然祭稱孝。遵古禮也。

生養承祀。惟長子當之。支子不敢。然則古禮祭稱孝之說是矣。不是後世純孝誠孝之稱。所示甚善甚善。

近觀朱子書。有人因論腔子惻隱之說。問腔子外是甚底。朱子所答不可考。幸下一言來也。說必見語類中耳。復有些疑義。別紙錄去。視至伏望。

腔子中。丹田之稱也。人有三丹田。髓之海爲上丹田。氣之海爲中丹田。血之海爲下丹田。上丹田腦也。中丹田胷也。下丹田腹也。自註。臍下也。下丹田精血之室。中丹田心之府。盖中丹田以隔膜隔蔽上下焦。圍包靈臺於胸中。其中空通穹隆。如太虗之於地上。是腔子。此字從肉從空。無乃有此義耶。未可知也。

滿腔子都是惻隱之心云云。朱子之說。未有所考。不可以據說也。然以意推之。抑有可言。盖腔子裡都是惻隱之心。則腔子外渾是一團春和之意。春和之意者。只是和洽溫融之意。油然子諒之意。生生活潑之意。活潑之意云者。只是洋洋藹然之意。浩然盛大之意。大學曰心廣體胖。孟子曰四體不言而喩。古語曰身爲律而聲爲度。子曰從心所欲不踰矩。坤卦曰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古語曰四海之內。皆吾度內。以此推之。人身一脉一絡一動一靜一語一默。至於天地萬物一應一接之間。無非此心此理之著見也。

又曰惻隱者。怵惕恐懼惻怛之意也。恐懼怵惕則無私慾之意可見。惻怛則如傷不忍之意可見。皆自然而然。至誠之著也。然若不擴充而涵養。則烏能至誠。此理收之在內則一段本體而已。散之在外則此心著顯而洋溢無窮矣。然則腔子外。腔子內之川流也。腔子內。腔子外之敦化也。以此觀之。隱而費費而隱之意。亦可知矣。

又曰滿腔子都是惻隱。則一寂一感。無非惻隱之意。邵子曰胸中長有四時花。三十六宮都是春。其此之謂歟。

別紙

[编辑]

論語鄕黨執圭章舊說。上下階之說亦好。而朱子但以旣納圭於君前說。做下堂不得。故從平衡之說。其下節小註云以命圭通信。少間仍舊退還命圭云云。然則固有執圭下階之時矣。或者主君以賓禮待使者。旣納圭。不敢遽以圭還授使者。候使者退。別命擯還之否。以常人賓主之禮揣之。似然。

來說是矣。

緇衣羔裘章。今人被裘毛在內。今云欲其相稱則毛必在外。東坡詩狐裘反衣無奈魯亦可證。又黃衣非常服。乃大蜡助祭者之服也。坤道在上六之時。故取黃色。黃衣狐裘。欲其相稱。衣狐裘者亦必黃衣。下文狐貉之厚以居。則豈以黃衣爲常居之服。玉藻有狐白狐靑之文。白乃天子之服。而靑者可作常服也。必是此類。而與黃衣狐裘之狐。意差別。記又有表裘之語。裘是燕服。則黃亦無妨否。窃謂裘之裼。卽臣於君所之禮。其餘則否。若襲裘則不必取其相稱也。上一節。記孔子在君所之服。下一節。方是燕閒之服也。

衣之黃。自有取義。衣爲主。裘從之。以衣而取裘也。非以裘而取衣也。自註。若曰以衣從裘。夏月無裘。古人欲其衣與裘之相稱。故有其位者力能辦則取其裘之稱衣。雖非正服。非是力不足而不求其稱。恐害於義也。緇衣羔裘。日視朝之服也。素衣麑裘。視朔與聘享之服也。黃衣狐裘。大蜡息民之祭服也。此衣之大者。有位者不可以苟也。至於常服。取其適軆。無害於義則稱其有無而已。何可必其相稱。且周尙赤。非若今時之天子必服黃。臣子不敢以服也。然則常時着黃。似無妨耶。襲裘則不必相稱云云。有位者之正服。非如貧者常時服之無拘。似可以相稱。然無所考。不得其必然也。此稱夫子大服之相稱禮也。非謂私服必不拘有無而必然也。權而得中。夫子之道也。

吉月必朝服章新安陳氏註。豈亦雜記曲禮乎七字未瑩。幸釋以示之。又鄕黨本一篇。而以孔子起頭。且篇中之事理合如此。則聖人必將行之。蘓氏以爲非孔子事何也。

此稱君子。是稱孔子。孟子曰君子厄於陳蔡。以此觀之。古人稱孔子以君子者固有矣。非特有泛稱之例。夫子當時之道。合有如此。然則豈亦必拘其雜記曲禮泛稱之例耶。

鄕黨本一篇云云註。君子字。前說長。故朱子右之。蘓說亦通故參之。古人謙恭。且知義理之無窮。蘓氏之說。安知其必不是也。故亦有取焉。此古人處心廣大謹愼之道也。此條揷入於衆篇泛簡之中。則蘓說長矣。旣在鄕黨篇。則專主孔子。似非泛稱之例也。

食不語章。聖人雖當食。人問不答。似不合禮。以小飯數噍之義推之。雖以尊之於卑。豈宜終食不應。意者語者答述也。人有問則畧應之。無備述之答。而待食徹後更詳言也。語之義。多在述字上。

所說善。然此語常禮。非及權也。彼問者若不時而問。非是急事。則姑敎之禮以止之。待其終食然後答之。非謂默不開口也。盖食禮重。其間有祭之之禮。且君子每事專一。下於食者。猶且專一。况於食禮之重乎。食而語則其容違於禮。且害於血氣。多般思之。不語是矣。

䟽食菜羹章。古人席地而坐。置祭物於豆間。如後世食必有案。則當置於器間案上否。我食豆上之物。而置祭品於地。於義如何。如脯脩等物則猶可。菜羹之類。不器而置地。尤似褻也。又註有魯論字。此篇是魯論。而此一節獨齊論歟。

凡事皆有時宜。古時祭於豆間禮也。後世之必食於案。世尙之變移也。世旣變則隨時之義。似不可泥古也。然置於案上器間勢不容。而且褻慢也。反爲非禮。盖席地而坐則地廣可以行此禮。案上狹穿。必不可行也。古者王日一擧。饍夫以他盤盛各品。使王先祭。饍夫品甞食。然後進食。以此推之。酌之於今。當別以盤盛品物而祭之似當矣。非但菜羹脯脩等物亦然。食於盤而祭於地。吾甞欠其非禮。盖祭者報其本也。報本之禮。豈可褻乎。今人貧者或食所餘之物。此不可以祭。故只祭其食。此亦不失禮義也。

魯論之說。恐冊本之謂也。盖魯論有此註。齊論無此註。

侍食於君章章句。以爲若爲君甞食。然少者侍長者食。皆援此例而先飯否。

非獨於君。子之於父祖及長兄。弟子之於先生與夫父之執友。家臣之於大夫。皆當然矣。

書傳堯命羲和。以閏月定四時。不以閏則四時不定而不可以行王政也。堯之前。經累聖之手。其發號施令。事天迪民之道。亦可以無閏而治乎。孔子問官於郯子。郯子曰鳳鳥氏曆正以下云云。旣有曆。亦當有閏。分至啓閉。各有攸司。則似非無閏之政。然則堯命羲和。特傳述之事也。或者分至啓閉之官者。乃測候氣序之任。惟無閏。故每測候而定時否。

不置閏則曆不成。曆不成則氣無以辨。氣無辨事妄作。事妄作則百職亂而生道絶矣。古者耕稼禮樂未作之時。凡事簡朴。只以氣候之寒暑。草木之生死。記其消長而已。伏羲神農黃帝氏出。製爲耕稼禮樂之事。不以曆無所憑據。故使大撓作甲子。容成作曆。以齊七政。以測氣候。豈無閏乎。至於堯時。百道大備。天運極治。治極生亂。理之常也。聖人有憂之。命羲和定曆。以日月候寒暑。而參之以律管。恐曆非其人不明不敬。易以亂也。故申勑之。非始創也。君之言繼述是矣。然無閏故測候定時之說。以書考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已自有立閏之命。非待測候而後。始乃定閏也。

朱子曰氣之始。固無不善。凡性本善而爲氣掩故不善。氣之善。更爲誰掩而不善。氣自騰倒則漸自不善。如水久而自生滓否。

性自有一定之則。於四端之純善可見。形氣可以惡可以善。本無一定之則。於耳目口鼻之滋味。七情之無主可見矣。心能弘道而理能爲主。則氣自循理而聽命。是之謂理統氣也。心反背性。無主而走作。不能統情而任其形氣。物爲主而反能害性。此左右所謂爲氣所掩者也。氣掩理有矣。未有理掩氣者。氣之走作。不聽理而自反也。理本常。反理則反常。渠自反常。更有何物掩之。若曰氣有時聽令則循理。循理則亦謂之常。旋卽有背理之心。反掩滅其循理者。則亦可謂氣自掩耶。然以不循理者。掩其循理者。則是亦掩理也。以此推之。氣掩氣之說。終不得成矣。

答仲受書

[编辑]

見書知無事得達喜已。生瘡患滿身。悶不可言。送黃柚十箇。馨香滿鼻。令人神馨。但恐心德不如物也。君年少未曾經事。處事之際。區畫不精詳珍重則難以合於道也。須先定大勢。次條節目。先立其榦。次求照應。從容專一。忠厚簡重。不輕言笑。待物之際。必須忠恕。以身體物。包含一視。輕重又稱則可謂仁義相濟。勉之勉之。不一一。

與明谷諸生,鍾崖諸生書。

[编辑]

久無消息欝欝。秋凉僉食息能無恙。讀書做業能免怠。元休血氣未定。多效流俗。君等常常戒飭。歸於正道可也。忙不具。

答權進士敦問目

[编辑]

小祥練服之制。先儒所論。各自不同。伏想高明之見。已有所折衷。而亦應有曾所體行於身上者。未知果從何說耶。正服不可變。旣出於檀弓之䟽。而紫陽家禮亦惟曰以練服爲冠。退溪先生答金東岡,禹大成,盧𮃣齋三人之問。皆曰小祥不別製服。朱子所以斟酌損益。得時之宜。頃年國恤。詳考古今禮文而歸定於不別製。當以吾從周之義處之。此可謂定論。而後生之所當遵而行之者否。觀今世之人。或多有不別製。而以初服經練而衣之者。此則尤似苟簡。無所據矣。功衰雖變輕。而成服初衰長六寸博四寸者。當綴在當心處者。橫渠之論。而家禮旣從書儀而有去之之文。則張子之言似不得從耶。布帶亦是正服中一物。而冠旣以練爲之矣。退溪曰俗所謂頭巾。亦不可獨仍生布。然則冠與巾皆已練變。帶亦當以練布改製明甚耶。家禮曰婦人截長裙。不令曳地。男子旣用正服不變之禮則大袖長裙。亦是婦人之正服。必不當獨爲練改。只截而短之。用漚麻爲首絰。練布爲帶而已耶。男子雖不變正服。猶得以練爲冠與中衣。而婦人則一身上下都無經練之服。亦似太無漸變之節。未知如何如何。練有繩屨。檀弓之文。而今俗毋論斬齊。不別菅䟽。而惟着藳草鞋以終三年。孤哀初旣不免從俗。今欲變爲繩屨。則太似駭俗。退溪雖曰小祥改作麻鞋。禮有初未合宜。中而覺之則據禮改之。豈有不可云。而亦似難盡從矣。未知座下亦曾用何屨耶。

古者練服以功布爲之。只練中衣而已。功布者以熟絲織布。故不別練。若不以功布改製則似當練矣。文公退翁之意。不過如此。衣旣練則冠與絰帶。亦當隨變。繩屨禮也。俗雖未行。行之是。何必拘也。衰當從古人去之耳。男子旣練則婦人從而變可知。

答金生可臣問目

[编辑]

古者喪三年廢祭。而朱子以爲今人居喪。不能如古人。而獨廢此一事。恐未安。卒哭遂墨其衰。常祭宗廟可也云。而墨衰之制。今人未詳。以出入時所服直領行祀。未知如何。行祀儀節則朱子以爲自當如儀。如儀者饌品與三獻之節。皆如常時之謂也。而人家或有單獻者。何者爲得宜耶。

卒哭後墨衰之製。中國之製也。我東國常時着素服。因喪而墨之。恐未合當。不若以麤白布。或製深衣或循俗製直領。未知如何。忌祀酌獻之禮。依朱子三獻之節。定無害理。依吾東先儒單獻之節。亦不甚害理。未知如何。

答舍弟大學問目

[编辑]

經一章集註。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此數句未能了悟。大抵止者。至於是而不遷也。不遷。卽守之之事。守之則非聖人地位也。大學本學者事。故止至善。畢竟是工夫上說。工夫至此。守而勿失。則天理不待存而盡。人欲不待遏而無也。此數句便指下稍頭功効極至處而言耶。

止者。言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極盡底頭而不移之義也。來示是矣。大學本學者事。曰止至善者。明其學之極處。卽聖賢之域也。

誠意章小註。以半知半不知爲自欺。盖不知者未能欺人。知者不肯受欺。自欺者我欺之而我受欺者也。謂之知不可。謂之不知可也。由其雖甞知之。不能眞知善惡之判。如好色惡臭然。故苟焉而行之。卒受其欺而陷於非僻。此之謂半知半不知也。然朱子又曰學者賺連下文小人閒居一節看了。所以差也。閒居爲不善。集註謂之自欺。而使不得賺連看了何也。意者小人或爲不善於稠人廣坐之中。而無所顧忌。則豈可以自欺目之。惟其知其善惡矣。而不能實用其力以至此。故謂之自欺。自欺之目。不但在於爲不善一句也。前後學者。只以爲不善一句賺連看。故朱子云爾。

半知半不知者。因循苟且。未能實用其力。而猶未免衆人游泛勉強之習。是志未能堅定確立。而或當怠慾之際。未能嚴肅而精一。故造次怳惚之間。易致流弛也。盖心發於不知不覺之中。而不自覺察也。小人閒居爲不善云云。是欺人之事。是小人之無忌憚也。不可曰自欺。而然是自欺之極。然則可曰欺人。卽自欺也。

又曰誠意者。將以立志也。意誠則志已立矣。意才未誠。便有勉強之意。才勉強。便不能如好好色如惡惡臭。才不能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便難安不快足也。難安不快足。是自欺也。難安不快足。是半知半不知也。半知半不知。是如知如不知也。如知如不知者。是自寐求至乎寤。而寐習常存。不能長寤。而有時乎差失昏瞀。而反有寐之習也。是人鬼醉醒關。而實係於夢覺關也。

正心章集註四者皆心之用。胡雲峯曰正其心之用。心之用卽意也。誠意之外。復有正意工夫耶。甞思之。心該動靜。未發心之本體無不正。已發心之妙用亦無不正而後。方可爲正心之全功。誠意只是實之而無自欺也。若十分實之。惡惡則如惡臭。好善則如好色。誠則誠矣。然好惡之過而或失其中者有之。如此者本心之用如何得正。故意旣誠矣。而察心之存否。使其體立而後。用亦得以正矣。

誠意者。卽孟子所謂思誠也。思意未誠則不能敬貫動靜而統性情也。盖人能先實其意向。然後方可言存養省察之工。旣敬而存省。則體得保其本然。而用亦不失其當然也。

所謂正云者。位焉當焉之謂。非眞實誠實之意。

答金佐郞光運書

[编辑]

昨冬分別之後。已過半年。接席已濶。承誨未易。遙想淸儀。只自耿結。情翰忽落於此際。奉讀再三。歡喜無量。况審道履天相萬福。區區末忱。爲慰實深。淸惠醍醐珍味。此實鄕曲所無之物。一酌才入口。便能滌我之腸胃。豁我之胷次。如使心界常能若此。則淸可以爲氷壺。爽可以爲水月。淸明在躬。志氣如神矣。所貺甚大。敢不感佩。如某蟄伏窮居。衰病侵身。精神日益昏耗。所業日漸蔑如。徒自內訟。只增歉然。窃想高明方且年富力強。出發餘暇。必多沉潛於經史與子書。未知所樂如何。遠外延頸。徒自健羡而已。方今疫癘天行。不敢出頭。若得淨息。當歷入都城。庶可得一盍簪。惟冀仕履與時珍重。不宣崇照。

答吳尙遠書

[编辑]

頃歲尊之遭巨創也。蟄在遠地。未能一鞴馬就慰。平日相親之分。至此掃如矣。厥後多歲矣。各係事故。消息頓阻。尋常缺恨。未甞少弛。料外以書勤問。始審賢闔奄忽捐世。繼以令女隨而夭折。驚怛何言。驚怛何言。伏惟伉儷義重。慈愛隆深。哀痛慘痛。何以堪遣。惟願深自寬抑。以慰遠誠。南徙之示。實是千萬意慮之外也。聞來不覺悵然。尊尙高識。積有年所。一者就講。平昔所願。而今當遠離。路遠未遂。悠悠此恨。何時可已。示意謹悉。第年來精力衰耗。廢於文字上久矣。今蒙勤敎。又被過奬。忸怩之餘。繼之以感激。堇搆小序長歌。以贐遠行。而不足稱盛意之萬一也。只冀行李天相珍重。不宣。

與商山李處士仲舒書

[编辑]

往歲仍鄭使君致書于座下。尙未見報。其能免浮沉耶。伏惟變歲。靜中起居萬福。窃想涵養多日矣。公之年旣高則公之德彌益卲矣。某年期衰耄。精力怠倦。立志日益不堅。所業日益退廢。自憐無益之徒生於世也。今者吾友吳君重遭厄窮。堯夫之艱難。仲宣之流離。團聚於一身。行路聞之。尙且嗚泣。况我平昔親知之間乎。今將歸依乎高明。高明麗澤之樂。自此融矣。如某者流寓窮鄕。不能從遊於高明。又失此一良友。離索之恨。直與江漢而無窮也。不知高駕何時而入洛。南北隔遠。合席未易。瞻望天雲。懷思杳然。惟冀道履天相珍重。不宣。

混圓分判生畫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