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弘道先生遗稿/卷十二上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一下 弘道先生遗稿
卷之十二上
作者:李溆
1754年
卷十二下

书札

[编辑]

谢仲舒道兄

[编辑]

寤寐说。深造精密。非语言所及。然近久潜看积思。似过于太分别太细锁。正如伊川所谓多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厚之意者。一贯之论。开释甚分明。幸一寄示。以拔蒙蔽。

来示极是。更为商量。改其不足处。他日又有所觉。又当改之。一贯之论。精书以上。有不足处。幸见教。以拔未达。

近来细观兄寤寐说。似过于太周便而有含糊之意。幸更商量。

答舍弟问目

[编辑]

虗灵体。知觉用也。大学注云虗则明存于中。灵则明应于外。既曰应于外则与知觉何别。如曰灵是所以应之体也。则未应之前。冲漠无朕。与虗何别。虗亦不是若睡着了。除是一虗字。灵指何軆。比之一盂水。则指其无滓累底曰虗。其有生意活活底曰灵也。而其明应外者。似以动言。既动不可谓体也。

寂然冲漠之谓虗。自然昭明之谓灵。寂然漠然则感应之妙不朕矣。静中有动则应事之体已具矣。漠然者。灵之寂然也。昭然者。虗之含动也。灵者未感发而浑然昭然之本体也。知觉者已感发而灿然皎然之妙用也。灵者未感发之知觉也。知觉者已感发之灵明。灵者未发微妙之象。知觉者已著分明之象。未感则昭然微妙而已。已感则皎然显著也。然则感发与未发。活意虽同。气象自别。渊渊泼泼。体段可见。

虗者寂然不动。敛神明而藏密。灵者天机自动。有自然之灵明。

灵者是浑而自见。知觉者乃触感而灿然。

阳施阴收。阳动阴静。

故阴无形而阳有象。阴盛阳伏而微不可见则曰虗。静而不谓之灵。阳能感通。无中有象则不谓虗而曰灵。

自然感通。无触发而有象。则谓之灵而不谓之知觉。触感象显。非自然之感通。则谓之知觉而不谓之灵。

知者心也。觉者情也。情非觉。觉则情动。故曰觉者情也。

收敛存中。不睹不闻。则明体虽存。未有应外。天机自动则感而有通矣。感通与感发。虽有显微之殊。感而有通则明自应外矣。奚但感发然后谓之应而已。然则应外之云。不亦宜乎。

阴能收阳。非阳收阴。阴收阳而存养之则阳自养而自复。方收敛而聚一之时。未有回机动发之意。则谓之虗而静复矣。回机感通。已成静中之象。则谓之灵而动复矣。

静复。动复之张本也。虽有回意。犹未成象。则谓之静复也。动复。静复之形显也。忽自回于静养之中。而感而遂通则谓之动复也。

将感而未象。谓之静复。感而成象。谓之动复。蕴融涵养。欲动未动。欲感未感之间。静复动复之间。谓之阴阳之中。

虗者神气收敛。藏密会养。天机潜伏。蕴而未感。寂然不动。至静之象。贞之静也。坤卦至阴之象也。灵者天机自动。感而遂通。含一象于至静之中。贞之通也。阴极而阳复。复卦一阳之象也。知觉者。触物感动。天机发见。歆动紧活。运妙用而神速。神明不测。因本軆而著象。灿然明白。见无方而无体。阳盛出地。泰之象也。知者心之感发也。觉者感发之妙悟也。情者恻隐喜怒之随所感而发应也。灵者无触自然之感。无心而有心也。知觉者触动有因之感。有心而无心也。

感通者。本体之自然。中无偏倚。感发者。妙用之当然。实接事物。

感通者。应物之理具而已。感发者。应物之实行也。

感通者。未交物之感发也。感发者。已接物之感通也。

微妙难见见字。当作形甸反。与下文微者著相应。而无音注何也。微本非微妙也。为气质所掩而后难见耳。泛下微妙字。似不若隐微字之为明且尽也。微妙胜于隐微之义何在。

隐微以相对而言。微妙以本体而言。欲明相对则微妙不若隐微。欲明本体则隐微不若微妙。

微妙故难见。隐微则难见。微妙难见。本体微妙而难可见也。隐微难见。谓隐微而难见著也。然则微妙之见。不可以形甸反。而当如字矣。隐微之见。当以形甸反。而不可以如字矣。

下愚不能无道心能字。与上智不能之能差似异。而同下一能字何也。下愚亦岂尝欲无道心而不能乎。此则当活看。而不以辞害意耶。

下愚人也。亦有天理。为气质与嗜欲所蔽。或灭息焉或不当焉。然本然之终不可灭。则有时而见。有时而当焉。则渠虽不能知尊而有则必见。故曰不能无也。人心乃形气之心。圣人亦有形则与人同也。岂能独无也。但中节而和。是则异也。以此观之。能字似无疑矣。

人心听命于道心。则道心为人心之主也。今曰道心为一身之主何也。抑或人心即从耳目肢体形气上生。故为一身之主。则人心自听命耶。

心以虚灵知思为一身之主宰。包性情而性以为主。则情与百体。皆统于性矣。为人心之主而又为一身之主。何必疑也。

近理乱真二句。各言老佛之害。孰为老而孰为佛也。似是之非一句。又分指二家云者。无乃太破碎耶。

二家同然。佛氏之寂灭。疑似于寂然不动。老氏之虗无。疑似于无声无臭与静虗之义。但不主实理。本领不是。佛氏之大自在。疑似于素其位而自得也。老氏之无为。疑似于圣人之无为。而但不主纲常而反于中庸矣。且大自在与无为而无不为。疑似于神明不测泛应曲当。以有心应万事而无心。百虑而一致。殊涂而同归。吾道一以贯之之语。而本领不是。则皆归于自用而虗妄矣。佛氏之斥根尘为幻妄。老氏之以绝物为无欲。疑似于圣人之绝人欲无私意。而皆出于恶死而灭绝纲常。则皆归于自私而非道矣。老氏之柔弱。将欲夺之。必姑与之。柔者为天下先。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等语。疑似于圣人之谦让。而出于权谋利害。则本领不是矣。此比之百家众技之流。所见特奇。惑人尤甚。此所以为弥近理而大乱真矣。佛氏之工夫。次第䂓模。井井分明。循循有序。疑似于吾儒家之小大学中庸之䂓模次序。此尤弥近理也。本领不是。二家同然。则不必分说而分而别之。恐无甚妨矣。

凡注中无名氏谁某者。谁所释也。或者永乐胡广等修大全时所增加耶。或谓文公之自注。此亦何据。

未之察也。

朱子曰庸平常也。常是程子不易之谓。而又加一平字。尤为明备。陈氏云平常与怪异字相对。然则无恒久之义。此果何如。

中者以无过不及之义为主。庸者以平常平易之义为主。反于中庸者。名利与异端而已。二者之外。更别无悖道乱道之事。古人之意。不过主此而已。言中庸则恒义在其中。而不恒之不为道。人已知而不足虑矣。故不主恒常而主于平常。本义如此。不必疑也。

品节之固兼人物而言。礼乐之教。亦岂物之所当行者耶。

六畜之间。教养有道。草木裁培矫揉。亦有其道。驱除恶兽。亦有其道。驱之有道。威之有信。彼亦灵物。避之则免害。犯之则必死。故避而不犯。害不及于人而自得生矣。圣人爱物之义。及于此矣。且畋猎有道。取材有节。不覆巢不食胎不折方长而四灵至。故莫不安其所而乐其泽矣。圣人修道之教。亦及于禽兽。以此推之。何必疑也。

睹则曰戒慎。闻则曰恐惧。辑注以敬属戒慎。畏属恐惧。必各有其义也。

戒慎者。此心常戒严也。恐惧者。此心常防闲也。此便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俨若思时也。常略略提醒。不大段著力也。此静中自然之工夫。非如动时战战兢兢而猛省勇察大段着力之比也。又曰戒慎者主一也。恐惧者无适也。戒慎者存诚也。恐惧者闲邪也。存诚者敬也。闲邪者畏也。主一者敬之本軆也。闲邪者敬之含义也。均是敬也。欲明本体与相含之义则别之何怪。盖如是分辨者。恐后学之混同无别也。以此观之。敬义夹持之义可见。

莫见莫显。谚解云隐만见ᄒᆞ니업ᄉᆞ며。微만显ᄒᆞ니업ᄉᆞ니。盖谓凡天下之物。无有如隐微之见显也。章句云无有著见明显过于此者。无有过此云。则与之齐而已也。意者幽暗细微。虽莫见显。而岂复反过于灼然彰露者哉。今当为隐에셔见ᄒᆞ니업고。微에셔显ᄒᆞ니업ᄉᆞ니。则与注说相合。如何。

几动于心。象已分明。人虽不知而我独知之。则隐莫见焉。微莫显焉。谚解之释。亦出于此。虽有可疑而无害。左右之谚释其意固好。尤似分明矣。

七情只举四个字而惧换以乐何也。必有其说而不知所考。

喜怒者。赏罚之道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此四者无处不在。七情之中。最为切焉。故只举四者。详考古人之注释则可知。吾曾见之。而今忘其处矣。不能枚举。

胡氏曰发而中节之和。即是无过不及之中。篇题既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谓中。上句是中之体。下句是中之用。合内外言者也。辑注何不曰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过不及。故谓之和。而以乖戾字换下耶。或者和是无过不及之效。而无过不及。不足以尽和之气像耶。

喜怒哀乐。循于理而听命焉。则无悖而中节。当而和矣。无所悖而当然则无所乖戾而自无过不及矣。然则无所乖戾故和。何害于无过不及故和之义也。

天下万物之理。虽具于性中。以一人之性言之。岂可曰天下之理。皆由此出乎。天命之性则理也。中则天命之性也。理本在此。而其曰理由此出。亦何义。或以其中亦理和亦理。中为体而和为用也。由此出云者。自和而推言其中。故如言此之理。由彼之理耶。

理者条理之谓也。智具别万物之义。仁具爱万物之义。义具裁度万物而取舍得宜之义。礼具主众理而品节得宜之义。信具实众理而无虗伪之义。脉络分明。䂓矩自然。推此应万物而万理毕具矣。

达道之达。如达尊达孝之达耶。注云循性之谓。其下又云天下所共由。以文势观之。循由二字。似帖一达字。此亦何如。两说皆未能看得精切。辨示之如何。

循一本而应万事。条理分明。条理分明故有所据而可由也。道不远人。人皆由道则天下之所共。达之云不亦宜乎。两义相济。不相妨矣。

位育注说。皆以家之父父子子。身之粹面盎背等说解之。推而言之。固只是如此。然经文所谓天地位万物育。似不以无位者言之也。抑恐庸之位育。如学之治平。治平虽亦可以推言于一家。而至其既治既平之效。则又非一个无位之所可与也。陈氏曰学者虽未敢遽望及此。然学问志向。亦当以之为标的也。此说尽当。

有其德而有其位则有其效矣。有其德而无其位则无所施而化不能行。化不行则无所责效矣。然有此位育之德则理自具焉。大学学者事也。而亦及教者之事。身修则其理具矣。以此推之。则无位而言效。何所妨焉。且一家虽小。其义则略备。善观之则亦有可推之理。子有德则父母安而位其位矣。和气至而鬼神歆矣。喜怒中则家中和而六畜育矣。

大学入德之书。学者事也。中庸明道之书。教者事也。曾子授子思以学者事。子思授孟子以教者事。亦有其意耶。

教人之道。或因其才性。或因其学识。或有推我之所得。或为此道之不明于世也。吾未知其出于何义。不敢强解。

答舍弟问目

[编辑]

论语居简行简章。文公注说。不全用程子意。而有曰敬而有不简者。又曰居敬则理明心定自是简。下说似便与程子合也。多一简字。或云居简行简。比居敬行简则一敬字为多也。或云居简行简。便为一简字所累。居简行简二简字。帖在一字上。后说似是。朱子答李晦叔书云一操字已是多了。答徐子融书有多一唯之句。语意略同。幷宜参看。

敬而有不简云者。收敛专一之体已立。而应物处事之际。或有所未精也。

居敬则理明心定。自是简云者。涵养以敬而格致功深则知之精而无所错乱矣。心不违仁而发皆中节则行之当而无所差失矣。知行精当。一皆天理。则择莫择焉。择无可择则简莫简焉。子曰博学于文而约之以礼。其此之谓欤。前后所言。各有所指而自相不背。一则指其敬则有之而义有所未尽也。一则指其居敬功深则理自明心自定而知行皆得其精也。盖居敬是行简之体。行简是居敬之用。居敬是敬以直内也。行简是义以方外也。无敬则义无所处。无义则敬无所主。居敬而不简。非虗则麄。居简而不敬。非傲则惰。敬义交夹。不可阙一。盖简者礼义之谓也。取舍既精。而又欲居简则是弃其礼义而反入于怠傲。心无所主而行无所定。其弊终归于庄老。

子华使齐章。意者求自与其粟也。或曰与夫子之粟。求虽有病痛。似不至如此大段拂着也。记云伯高之丧。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与此相类。章句所谓自与之多者则亦可左右看也。

求之请粟。周急之意也。夫子酌之以义。冉子不知。自与之多。夫子天也。动皆道也。冉子不明。犹未笃信。其意以为吾当姑补其不逮。以全其德。而从容善谕。以长其智也。

初与之小。不轻沮人。仁之厚也。终戒之多。抑以节之。义之严也。义精仁至。德莫盛焉。

惟天为大。夫子则之。荡荡乎人莫能测。则冉子之私智。宜乎其不知也。

自与云者。自与其粟。则冉子未必请于夫子也。以辞考之。且无明验。

伯牛有疾章。伯牛孔门高弟。而以南面之礼待夫子。似非贤者尊师之正义。与子路为臣之事相近。而此尤重大。或伯牛疾革不省。而夫子永诀之际。自与责子路不同耶。

南面之礼。家人之尊夫子也。知敬而不知义则未必中节也。伯牛疾革不省无怪。伯牛之学。疑未至于义精仁熟。年且未富而夭。曾子易箦之处变。或未可必也。心不迷而妄行非礼。则宜夫子之责子路也。病革不省。痛切永诀。则责备之言。何暇发也。病革不省。夫子犹然。况于伯牛乎。况于伯牛乎。

樊遅问智章。曰仁者先难而后获。上段无智者二字何也。其偶然所下否。集注吕氏曰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是分说务敬两事也。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是只说个先难一边。务敬乃两段。而难获本一事。故说得先难则后获在中否。

务民义而敬远神。学智之事也。先难而后获。学之仁也。自注。学无躁进计较之心。学之无私欲也。上段之无智者二字。或者然耶。

集注吕氏所云云。所示然矣。

知者乐水章。动而不括故寿云云。凡人躁暴者多夭。安静者多寿。是固然矣然。智者之动。非躁暴之比。流水不腐。户枢不蠧。则周流无滞之动。实乃寿之道也。窃谓水枢之喩。对昏慵惰軆者言。仁者虽静。亦何尝一有所昏慵之顷也。如天之健。无少间断。方是仁。然则静未尝不动也。程子曰不学便老而衰。此语更亲切。

仁者极至。固无可论。周流无滞。生意流动。则智者之寿。亦其宜也。来示之意。甚善甚善。

立于礼章。注云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本注肌肤之緫会。筋骨之联束。非不固也。然无以维饬之则惰慢倾侧之容见矣。故必以礼固之。大学或问注会合也。物合其则也。如头容宜直之类。束收敛也。如手容宜恭之类。两说不同。而前说较精密。章句邪秽查滓。陈氏以私欲之污恶。道理之未纯熟分注。窃谓天理之未浑全。却便是私欲之未尽去也。虽烘炉点雪。雪未销时。便有此私欲。才说雪销。岂复有查滓。邪秽查滓必合分言否。

固人肌肤之会云云。前说似长。

查滓邪秽之云云。物为主而理全蒙蔽之谓。邪秽理为主而习气或留之谓。查滓主客既分。精粗自辨。三分天下章。夫子谓武未尽善。而惟文王泰伯同归至德。且独以夷齐为得仁。则圣人之意。固未足于武也。若使文王当武王之时世。文王亦不是安坐不做事底人也。若使文王更在十三四年之后。文王亦将为未尽善之人耶。朱子曰舜生知之圣。其德盛。人自归之。不必证伐。文王亦然。又曰事到头也住不得。如周人戡黎。事势便自是住不得。两说似有矛盾。朱子又曰武以征伐。虽是顺天应人。自是有不尽善处。又曰欲美舜而贬武王也不得。又曰舜武不同。如伯夷伊尹之于孔子。夷尹虽同为圣人。比孔子岂无微有可贬处乎。既有未尽善。又岂无可贬。真氏曰圣人于汤武。每微有不足之意。非贬汤武也。恐后世乱臣贼子借汤武之名云云。此说似不直截。圣人岂如是侗儱说话。使后世时中之大义。不十分明晓。此等义理。无许大力量。则诚难折衷也。

万物皆生于天。圣人知我之本在于天。故以天心为心而忘其身。故视天地为一軆。视四海为一家。体天地之心。视四海之民。则如体父祖之心。视兄弟与骨肉也。故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桀纣天之悖子。反天地之心而灭天地之理。戕杀天之肖子。夷灭天之赤子。害及昆虫与草木。以至气像乖戾。天地受困。大化淆漓而凋瘵万古矣。圣人岂忍坐视其生灵之涂炭于水火中。故不得已奉天道而黜独夫。救生灵于倒悬也。圣人岂得已也。体天心而已。惟以救民为心。无一毫为己之私。岂可以轻贬。所谓未尽善云云者。彼既得罪于天人。虽无君道。犹有旧君之义。不可以轻诛。先正其党与。救民之急而已。避而不当。使彼自容。退而修德。如大舜舞干之意。讴歌皆归。如大舜河南之避位。则民乐其德。莫不沛然矣。何忧乎管蔡武庚。何忧乎殷顽。如此则使舜文王当之。不易于此也。以此推之。未尽善之实。可以知乎。

仁礼阳德也。义智阴德也。仁礼义智。合备不偏。谓之中庸。中庸之道。固无可论。若不得中庸之至。孰若仁礼胜于义智也。故夫子教后学。必以泰伯伯夷为尚。恐后人之乖争僭乱也。非以伯夷为无慊乎中庸也。非以武王下于伯夷也。武王几乎神圣。恐伯夷之隘。未足以当也。未尽善之义。特为后人也。真氏之说。辞不达意。大义则好。不以辞害意可也。

又曰任其自处。如果自落。天下讴歌。天与人归也。天与人归。则虽舜文王岂得以辞。未能待其自落。犹有殷顽未服。此无乃武王之未尽善耶。然武王之后。更无武王。武王其圣矣乎。

又曰武王之未尽善。盖由于至诚恻怛之心。急于救民。体旻天之心也。义虽有一毫之未尽。岂可与伯夷同等哉。圣人为后生之意甚微。后人不可以轻议也。

四毋章四毋。以一事言耶。至我又生意。何以形容说。

凡人。物欲存心则思意之发。易以私也。既有私意。必生期必之心。既必则必生固执之心。固执成痼。则只有为我之心。为我之心为主。则每事必欲自专擅自主张。惟恐一人之或干。既我则又生意。意而必。必而固。固而我。我又生意。转辗相仍。其意盖如此。

文王既没章章句。不曰道而曰文。亦谦辞也。他日曰天生德于予。所遇同而谦不谦之异。何也。

匡人之事。事出无妄。其罪不专在于匡人。夫子之谦。不亦宜乎。桓魋之事。罪专在于桓魋。圣人之辞。何得以不严也。匡人之事。专出于误认圣人。犹可以周旋。辞犹得而谦。桓魋之事。专出于悖慢欲害之意。圣人不得已直言以安弟子也。大抵人于颠沛流离之际。易于丧志。危急苍黄之际。易于失操。故于匡人。示其道之不可迷。以固其志。于桓魋。言其死生之必有命。以安其心。大旨虽同。主意微异。

博施于民章。诸弟子问仁多矣。夫子皆不许者。非不许仁之一事。乃不许仁之全体也。今汎以博施济众问仁。而夫子所答却低了一级地位何也。仁通上下言。则圣亦只是那上面极处也。何事仁之仁。独指其下一段贤人以下之仁而言耶。或者仁是泛称上下之仁。故夫子之意如曰岂但汎称仁而已。必也仁之至者。乃能此耶。然博施济众。既是仁之至。则似若无何事之答也。朱子曰博施。施之多施之厚。济众。及之广也。窃谓施之在我。及之在众。而程子却分两科言之。意无不同欤。

仁者心体道而无私欲也。无私故能爱。圣者无私欲之至。从心而不逾矩。神而不可知之谓也。才公平恻怛。自无计较怠慢之意。虽未至于从心神化至仁之境。犹谓之仁也。至于从心神化至仁之境。则荡荡乎无能名。不可只以无私欲目之而已。故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非以神化不为仁。而更为别㨾道理也。子贡未至于无私欲。何敢望神化之境。故夫子俯就一等示之以仁。而先教之以强恕也。

博施。言其教泽之及于物也。济众。言其统领之及于众也。虽欲博施。不能家到而户及。此其施之未博也。虽欲济众。不能统领于远夷。此其济之未众也。其意如此。程子之分两科。不亦宜乎。

子路使门人章。子曰吾谁欺欺天乎。夫人虽可欺。天不可欺。章句云人不可欺则是欺天云云。何也。人既皆知。天岂不知。

夫子去位。夫子之无家臣。人皆知之。子路之私意。以为夫子曾为大夫。当有家臣。不知有位则有家臣。无位则无家臣。无位而有家臣。人必疑其不当。子路强以为当而饰之。是欺人也。故夫子曰行诈也。无臣而为有家臣。非理也。子路强以为理。是欲诬天也。故曰欺天。语意若曰我之不当有家臣。人皆知之。不可期也。而为有臣。则是欺人。欺人是不合于理。不合于理。是欺天也。云是欺天。便是欺人之意。非谓不能欺人而能欺天也。高明之见。无乃以辞害意耶。

甚矣吾衰章辑注。程子曰志虑衰。又曰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而行道者。身老则衰也。志虑衰而存道者心。独不衰耶。

存道者心。心存于道也。无老少之异。行道者心志在行事。身老而聦明精神筋力俱衰。则不能任酬酢劳攘之事。若强以为之则昏耗之精神。难以察事。当此之境。行道之志。岂不少沮哉。行道之志。固有沮也。存道之心。岂可丧也。圣人一息犹存。此心亦存。岂以老少而有加减哉。

又曰老而不能行道则志虑犹可衰也。存道之心。平生之心也。岂因老衰而丧也。老若丧道。是无老圣人也。

又附诸说

[编辑]

禫。家礼云自丧至此不计闰。凡二十七月。郑氏曰以月数者数闰。以年数者虽有闰不数。金沙溪引郑说谓禫之不计闰无据。家礼所谓不计闰者。统言自丧至此。非必谓祥后也。备要张子曰三年之丧祥禫。闰月亦筭之。祥字之意未可晓盖以诸说观之。禫可计闰。然如六月是祥。又有闰六月则七月行禫无疑。如六月是祥。七月有闰。闰不可行祭。通典范寗曰闰月者。以馀分之日。闰益月耳。非正月也。吉㐫大事。皆不可用。故天子不以告朔而丧者不数。开元礼云闰月亡者祥及忌日。皆以闰所附之月为正。然则闰月不可行祭。宜遅待八月而行耶。此有如此者。禀告。

闰月者。馀分之积。中节倒置。两月之气。合成一月。气尽而空。不成正月。故天子不以告朔。不在十二月之数也。凡祭以吉月吉日。乘天地之生气也。生时之享。尚待和吉之时。况萃已散之精神乎。故择日必以丁辛与亥日。以其合于享祀也。丧祭从厚。岂可以苟行于不数之空月乎。或曰凡祭为亡者而设。惟禫为生者而设。为生而设闰月。岂不可行祭乎。禫虽为生。行祭之享道。亦以为生而异乎。此闰之不行祭也必矣。执亲之丧。苟用不数之月。孝子之心不忍也。且考朱文公家礼文势。断无计闰之义。与张子不同。圣贤之或相不同。何足怪也。然朱夫子集群贤者也。况生于程张之后。以程张之见。详思而折衷之。朱子之言。宜可以准。

此有人。长子死。其妻在而无子。又无继后者。不得已以弟及之例。命次子及。其人死。其次子以父命承家题主奉祀。后次子又死。其妻在而又无子。其族人中始有可继后者。长子之妻与次子之妻争之。两言皆有据。何者为得。

长子死而无后。其父既行兄亡弟及之礼。则父绝长子。而以次子承统也。父以次子承统。则宜无他辞。次子之名。既以题主。则祖考惟知此人之为奉祀。生前以此人为嫡子。死后亦以此人为嫡子。是生死俱承于祖考也。父母之命。众兄弟与他人。不可轻改也。父母之命虽非礼。难以轻改。况于礼乎。盖立长经也。立次权也。既立之后。继次之后。经也。继长之后。反为权也。虽曰权。不遵父命。权而不当。不可谓之权也。

又曰长子无后。父命立次子为长。父又命曰次子有子则次子之子奉祀。次子又无子则还立长子之后。不用兄亡之礼云。则立长之后。犹之可也。立长之后。虽非大不义。违父命而强制权。则不几于生乱之道乎。义理无穷。吾不敢当此。而既有委问。不可默然。姑以所见为说。而不敢以自信。

此有人。丧中囚系他官。过祥而不得脱衰。及归又过一忌矣。阴服之节如何。礼云设位除之。只设位无祝告则不可。告之而无祭品则亦似未安。然支子不可祭如何。设位既非庙则坟墓在咫尺者。除服于墓前。或无妨乎。

支子说位之文。古有之矣。祭与祝告。未有所考。支子虽不可祭。除丧大事也。宗子为支子告而设之。不害于义矣。宗子既设则祭与祝告。或可行耶。此无明文。是余义起。安知其不为妄也。惟当更思也。

除服于墓云云。墓无正祭。行于墓。似不若行于庙之得正也。

李继善问昨者遭丧之初。服制只从俗苟简不经。深切病之。今欲依古礼而改为之如何。朱子曰服已成而中改。似亦未安。不若且仍旧。张子曰丧服非为死者。己所以致哀也。不须道敬丧服也。礼云齐衰不以边坐。大功不以服勤。皆言主在哀也。非是为敬丧服。毁丧服者。必于除日毁以散诸贫者。或守墓者皆可也。以此观之。改制丧服无妨。

丧服既成。不甚害礼则不可改也。若有甚害则亦可改也。朱子服已成。中改未安者。指其不甚害者而言也。

小记注云四从之中。惟女君虽没。妾犹服女君之党。杂记亦然。家礼备要皆无妾为女君之父母兄弟姊妹等服之文。何也。为女婿服。亦属从之类。而不入其例何也。妾子为君母之党服。则君母在时。为其母之党服。当如何。嫡母死而始伸本服耶。既服嫡母之党。又服其母之党。无乃涉于二本耶。若嫡母之父母与其母之父母。并有丧。似当从重。而常服嫡母之父母服。然所在亦当各服其服。以一人之身而并服两外祖之服。于义如何。

女君殁。妾犹服女君之党。是贱妾之谓也。家礼备要无妾为女君之父母兄弟姊妹服者。贵妾之谓也。女婿之不入属中。婿既以我为妻之党而为属从。则我不可反以婿为属从也。母之亲属也。夫之亲属也。妻之亲属也。三属皆有属之义。婿非女之亲。则无属之义也。

妾子为君母之党服云云。开元礼妾子服嫡母三年。嫡母在。为其母不得伸。嫡母殁然后始伸。礼所云妾子为君母之党服。以开元礼考之。则嫡母在。母服犹不得伸。母党似不可伸。嫡母死。母服得伸则母党似可以伸。礼王子不得伸母党妻党。礼之可考者。惟有此数条。他无可考。吾不敢质言。然惟有此可考。而不见其为害。则可谓之是耶。

记曰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春秋定公元年六月戊辰。公即位。公羊传曰癸亥。公之丧至自干侯。曷为以戊辰之月然后即位。正棺于两楹之间然后即位。鲁周公之后。宗周古礼。尚未尽泯。今弃周而用殷何也。若曰鲁之末礼变而如此。则夫子之言。不应曰天下其孰能宗余。更详之。

殡于西阶。周之礼也。殡于两楹之间。商之礼也。鲁宗周礼。反用殷礼。未知何义也。孔子曰殡我于两楹之间。天下其谁宗之。孔子解梦如此。未必常用殷之礼也。

郊特牲曰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注祭主于孝。士之祭称孝孙孝子。是以祭之义称也。窃谓祭虽主于孝。以他人言则可。自称告先之辞。其安于心乎。若只以祭之义称。则支子望墓之祭。亦可以称孝矣。今按许氏说文。孝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生而奉养。死而承祀者。惟长子为然。故曰孝非取诚孝之义。自非谦养不居之名也。后人因指善承老曰孝。故有纯孝至孝之名。而遂为人谦辞。然祭称孝。遵古礼也。

生养承祀。惟长子当之。支子不敢。然则古礼祭称孝之说是矣。不是后世纯孝诚孝之称。所示甚善甚善。

近观朱子书。有人因论腔子恻隐之说。问腔子外是甚底。朱子所答不可考。幸下一言来也。说必见语类中耳。复有些疑义。别纸录去。视至伏望。

腔子中。丹田之称也。人有三丹田。髓之海为上丹田。气之海为中丹田。血之海为下丹田。上丹田脑也。中丹田胸也。下丹田腹也。自注。脐下也。下丹田精血之室。中丹田心之府。盖中丹田以隔膜隔蔽上下焦。围包灵台于胸中。其中空通穹隆。如太虗之于地上。是腔子。此字从肉从空。无乃有此义耶。未可知也。

满腔子都是恻隐之心云云。朱子之说。未有所考。不可以据说也。然以意推之。抑有可言。盖腔子里都是恻隐之心。则腔子外浑是一团春和之意。春和之意者。只是和洽温融之意。油然子谅之意。生生活泼之意。活泼之意云者。只是洋洋蔼然之意。浩然盛大之意。大学曰心广体胖。孟子曰四体不言而喩。古语曰身为律而声为度。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坤卦曰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古语曰四海之内。皆吾度内。以此推之。人身一脉一络一动一静一语一默。至于天地万物一应一接之间。无非此心此理之著见也。

又曰恻隐者。怵惕恐惧恻怛之意也。恐惧怵惕则无私欲之意可见。恻怛则如伤不忍之意可见。皆自然而然。至诚之著也。然若不扩充而涵养。则乌能至诚。此理收之在内则一段本体而已。散之在外则此心著显而洋溢无穷矣。然则腔子外。腔子内之川流也。腔子内。腔子外之敦化也。以此观之。隐而费费而隐之意。亦可知矣。

又曰满腔子都是恻隐。则一寂一感。无非恻隐之意。邵子曰胸中长有四时花。三十六宫都是春。其此之谓欤。

别纸

[编辑]

论语乡党执圭章旧说。上下阶之说亦好。而朱子但以既纳圭于君前说。做下堂不得。故从平衡之说。其下节小注云以命圭通信。少间仍旧退还命圭云云。然则固有执圭下阶之时矣。或者主君以宾礼待使者。既纳圭。不敢遽以圭还授使者。候使者退。别命摈还之否。以常人宾主之礼揣之。似然。

来说是矣。

缁衣羔裘章。今人被裘毛在内。今云欲其相称则毛必在外。东坡诗狐裘反衣无奈鲁亦可证。又黄衣非常服。乃大蜡助祭者之服也。坤道在上六之时。故取黄色。黄衣狐裘。欲其相称。衣狐裘者亦必黄衣。下文狐貉之厚以居。则岂以黄衣为常居之服。玉藻有狐白狐青之文。白乃天子之服。而青者可作常服也。必是此类。而与黄衣狐裘之狐。意差别。记又有表裘之语。裘是燕服。则黄亦无妨否。窃谓裘之裼。即臣于君所之礼。其馀则否。若袭裘则不必取其相称也。上一节。记孔子在君所之服。下一节。方是燕闲之服也。

衣之黄。自有取义。衣为主。裘从之。以衣而取裘也。非以裘而取衣也。自注。若曰以衣从裘。夏月无裘。古人欲其衣与裘之相称。故有其位者力能办则取其裘之称衣。虽非正服。非是力不足而不求其称。恐害于义也。缁衣羔裘。日视朝之服也。素衣麑裘。视朔与聘享之服也。黄衣狐裘。大蜡息民之祭服也。此衣之大者。有位者不可以苟也。至于常服。取其适軆。无害于义则称其有无而已。何可必其相称。且周尚赤。非若今时之天子必服黄。臣子不敢以服也。然则常时着黄。似无妨耶。袭裘则不必相称云云。有位者之正服。非如贫者常时服之无拘。似可以相称。然无所考。不得其必然也。此称夫子大服之相称礼也。非谓私服必不拘有无而必然也。权而得中。夫子之道也。

吉月必朝服章新安陈氏注。岂亦杂记曲礼乎七字未莹。幸释以示之。又乡党本一篇。而以孔子起头。且篇中之事理合如此。则圣人必将行之。苏氏以为非孔子事何也。

此称君子。是称孔子。孟子曰君子厄于陈蔡。以此观之。古人称孔子以君子者固有矣。非特有泛称之例。夫子当时之道。合有如此。然则岂亦必拘其杂记曲礼泛称之例耶。

乡党本一篇云云注。君子字。前说长。故朱子右之。苏说亦通故参之。古人谦恭。且知义理之无穷。苏氏之说。安知其必不是也。故亦有取焉。此古人处心广大谨慎之道也。此条插入于众篇泛简之中。则苏说长矣。既在乡党篇。则专主孔子。似非泛称之例也。

食不语章。圣人虽当食。人问不答。似不合礼。以小饭数噍之义推之。虽以尊之于卑。岂宜终食不应。意者语者答述也。人有问则略应之。无备述之答。而待食彻后更详言也。语之义。多在述字上。

所说善。然此语常礼。非及权也。彼问者若不时而问。非是急事。则姑教之礼以止之。待其终食然后答之。非谓默不开口也。盖食礼重。其间有祭之之礼。且君子每事专一。下于食者。犹且专一。况于食礼之重乎。食而语则其容违于礼。且害于血气。多般思之。不语是矣。

䟽食菜羹章。古人席地而坐。置祭物于豆间。如后世食必有案。则当置于器间案上否。我食豆上之物。而置祭品于地。于义如何。如脯修等物则犹可。菜羹之类。不器而置地。尤似亵也。又注有鲁论字。此篇是鲁论。而此一节独齐论欤。

凡事皆有时宜。古时祭于豆间礼也。后世之必食于案。世尚之变移也。世既变则随时之义。似不可泥古也。然置于案上器间势不容。而且亵慢也。反为非礼。盖席地而坐则地广可以行此礼。案上狭穿。必不可行也。古者王日一举。膳夫以他盘盛各品。使王先祭。膳夫品尝食。然后进食。以此推之。酌之于今。当别以盘盛品物而祭之似当矣。非但菜羹脯修等物亦然。食于盘而祭于地。吾尝欠其非礼。盖祭者报其本也。报本之礼。岂可亵乎。今人贫者或食所馀之物。此不可以祭。故只祭其食。此亦不失礼义也。

鲁论之说。恐册本之谓也。盖鲁论有此注。齐论无此注。

侍食于君章章句。以为若为君尝食。然少者侍长者食。皆援此例而先饭否。

非独于君。子之于父祖及长兄。弟子之于先生与夫父之执友。家臣之于大夫。皆当然矣。

书传尧命羲和。以闰月定四时。不以闰则四时不定而不可以行王政也。尧之前。经累圣之手。其发号施令。事天迪民之道。亦可以无闰而治乎。孔子问官于郯子。郯子曰凤鸟氏历正以下云云。既有历。亦当有闰。分至启闭。各有攸司。则似非无闰之政。然则尧命羲和。特传述之事也。或者分至启闭之官者。乃测候气序之任。惟无闰。故每测候而定时否。

不置闰则历不成。历不成则气无以辨。气无辨事妄作。事妄作则百职乱而生道绝矣。古者耕稼礼乐未作之时。凡事简朴。只以气候之寒暑。草木之生死。记其消长而已。伏羲神农黄帝氏出。制为耕稼礼乐之事。不以历无所凭据。故使大挠作甲子。容成作历。以齐七政。以测气候。岂无闰乎。至于尧时。百道大备。天运极治。治极生乱。理之常也。圣人有忧之。命羲和定历。以日月候寒暑。而参之以律管。恐历非其人不明不敬。易以乱也。故申敕之。非始创也。君之言继述是矣。然无闰故测候定时之说。以书考之。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已自有立闰之命。非待测候而后。始乃定闰也。

朱子曰气之始。固无不善。凡性本善而为气掩故不善。气之善。更为谁掩而不善。气自腾倒则渐自不善。如水久而自生滓否。

性自有一定之则。于四端之纯善可见。形气可以恶可以善。本无一定之则。于耳目口鼻之滋味。七情之无主可见矣。心能弘道而理能为主。则气自循理而听命。是之谓理统气也。心反背性。无主而走作。不能统情而任其形气。物为主而反能害性。此左右所谓为气所掩者也。气掩理有矣。未有理掩气者。气之走作。不听理而自反也。理本常。反理则反常。渠自反常。更有何物掩之。若曰气有时听令则循理。循理则亦谓之常。旋即有背理之心。反掩灭其循理者。则亦可谓气自掩耶。然以不循理者。掩其循理者。则是亦掩理也。以此推之。气掩气之说。终不得成矣。

答仲受书

[编辑]

见书知无事得达喜已。生疮患满身。闷不可言。送黄柚十个。馨香满鼻。令人神馨。但恐心德不如物也。君年少未曾经事。处事之际。区画不精详珍重则难以合于道也。须先定大势。次条节目。先立其干。次求照应。从容专一。忠厚简重。不轻言笑。待物之际。必须忠恕。以身体物。包含一视。轻重又称则可谓仁义相济。勉之勉之。不一一。

与明谷诸生,锺崖诸生书。

[编辑]

久无消息郁郁。秋凉佥食息能无恙。读书做业能免怠。元休血气未定。多效流俗。君等常常戒饬。归于正道可也。忙不具。

答权进士敦问目

[编辑]

小祥练服之制。先儒所论。各自不同。伏想高明之见。已有所折衷。而亦应有曾所体行于身上者。未知果从何说耶。正服不可变。既出于檀弓之䟽。而紫阳家礼亦惟曰以练服为冠。退溪先生答金东冈,禹大成,卢𮃣斋三人之问。皆曰小祥不别制服。朱子所以斟酌损益。得时之宜。顷年国恤。详考古今礼文而归定于不别制。当以吾从周之义处之。此可谓定论。而后生之所当遵而行之者否。观今世之人。或多有不别制。而以初服经练而衣之者。此则尤似苟简。无所据矣。功衰虽变轻。而成服初衰长六寸博四寸者。当缀在当心处者。横渠之论。而家礼既从书仪而有去之之文。则张子之言似不得从耶。布带亦是正服中一物。而冠既以练为之矣。退溪曰俗所谓头巾。亦不可独仍生布。然则冠与巾皆已练变。带亦当以练布改制明甚耶。家礼曰妇人截长裙。不令曳地。男子既用正服不变之礼则大袖长裙。亦是妇人之正服。必不当独为练改。只截而短之。用沤麻为首绖。练布为带而已耶。男子虽不变正服。犹得以练为冠与中衣。而妇人则一身上下都无经练之服。亦似太无渐变之节。未知如何如何。练有绳屦。檀弓之文。而今俗毋论斩齐。不别菅䟽。而惟着藳草鞋以终三年。孤哀初既不免从俗。今欲变为绳屦。则太似骇俗。退溪虽曰小祥改作麻鞋。礼有初未合宜。中而觉之则据礼改之。岂有不可云。而亦似难尽从矣。未知座下亦曾用何屦耶。

古者练服以功布为之。只练中衣而已。功布者以熟丝织布。故不别练。若不以功布改制则似当练矣。文公退翁之意。不过如此。衣既练则冠与绖带。亦当随变。绳屦礼也。俗虽未行。行之是。何必拘也。衰当从古人去之耳。男子既练则妇人从而变可知。

答金生可臣问目

[编辑]

古者丧三年废祭。而朱子以为今人居丧。不能如古人。而独废此一事。恐未安。卒哭遂墨其衰。常祭宗庙可也云。而墨衰之制。今人未详。以出入时所服直领行祀。未知如何。行祀仪节则朱子以为自当如仪。如仪者馔品与三献之节。皆如常时之谓也。而人家或有单献者。何者为得宜耶。

卒哭后墨衰之制。中国之制也。我东国常时着素服。因丧而墨之。恐未合当。不若以麤白布。或制深衣或循俗制直领。未知如何。忌祀酌献之礼。依朱子三献之节。定无害理。依吾东先儒单献之节。亦不甚害理。未知如何。

答舍弟大学问目

[编辑]

经一章集注。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数句未能了悟。大抵止者。至于是而不迁也。不迁。即守之之事。守之则非圣人地位也。大学本学者事。故止至善。毕竟是工夫上说。工夫至此。守而勿失。则天理不待存而尽。人欲不待遏而无也。此数句便指下稍头功效极至处而言耶。

止者。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极尽底头而不移之义也。来示是矣。大学本学者事。曰止至善者。明其学之极处。即圣贤之域也。

诚意章小注。以半知半不知为自欺。盖不知者未能欺人。知者不肯受欺。自欺者我欺之而我受欺者也。谓之知不可。谓之不知可也。由其虽尝知之。不能真知善恶之判。如好色恶臭然。故苟焉而行之。卒受其欺而陷于非僻。此之谓半知半不知也。然朱子又曰学者赚连下文小人闲居一节看了。所以差也。闲居为不善。集注谓之自欺。而使不得赚连看了何也。意者小人或为不善于稠人广坐之中。而无所顾忌。则岂可以自欺目之。惟其知其善恶矣。而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故谓之自欺。自欺之目。不但在于为不善一句也。前后学者。只以为不善一句赚连看。故朱子云尔。

半知半不知者。因循苟且。未能实用其力。而犹未免众人游泛勉强之习。是志未能坚定确立。而或当怠欲之际。未能严肃而精一。故造次恍惚之间。易致流弛也。盖心发于不知不觉之中。而不自觉察也。小人闲居为不善云云。是欺人之事。是小人之无忌惮也。不可曰自欺。而然是自欺之极。然则可曰欺人。即自欺也。

又曰诚意者。将以立志也。意诚则志已立矣。意才未诚。便有勉强之意。才勉强。便不能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才不能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便难安不快足也。难安不快足。是自欺也。难安不快足。是半知半不知也。半知半不知。是如知如不知也。如知如不知者。是自寐求至乎寤。而寐习常存。不能长寤。而有时乎差失昏瞀。而反有寐之习也。是人鬼醉醒关。而实系于梦觉关也。

正心章集注四者皆心之用。胡云峯曰正其心之用。心之用即意也。诚意之外。复有正意工夫耶。尝思之。心该动静。未发心之本体无不正。已发心之妙用亦无不正而后。方可为正心之全功。诚意只是实之而无自欺也。若十分实之。恶恶则如恶臭。好善则如好色。诚则诚矣。然好恶之过而或失其中者有之。如此者本心之用如何得正。故意既诚矣。而察心之存否。使其体立而后。用亦得以正矣。

诚意者。即孟子所谓思诚也。思意未诚则不能敬贯动静而统性情也。盖人能先实其意向。然后方可言存养省察之工。既敬而存省。则体得保其本然。而用亦不失其当然也。

所谓正云者。位焉当焉之谓。非真实诚实之意。

答金佐郞光运书

[编辑]

昨冬分别之后。已过半年。接席已阔。承诲未易。遥想清仪。只自耿结。情翰忽落于此际。奉读再三。欢喜无量。况审道履天相万福。区区末忱。为慰实深。清惠醍醐珍味。此实乡曲所无之物。一酌才入口。便能涤我之肠胃。豁我之胸次。如使心界常能若此。则清可以为冰壶。爽可以为水月。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矣。所贶甚大。敢不感佩。如某蛰伏穷居。衰病侵身。精神日益昏耗。所业日渐蔑如。徒自内讼。只增歉然。窃想高明方且年富力强。出发馀暇。必多沉潜于经史与子书。未知所乐如何。远外延颈。徒自健羡而已。方今疫疠天行。不敢出头。若得净息。当历入都城。庶可得一盍簪。惟冀仕履与时珍重。不宣崇照。

答吴尚远书

[编辑]

顷岁尊之遭巨创也。蛰在远地。未能一鞴马就慰。平日相亲之分。至此扫如矣。厥后多岁矣。各系事故。消息顿阻。寻常缺恨。未尝少弛。料外以书勤问。始审贤阖奄忽捐世。继以令女随而夭折。惊怛何言。惊怛何言。伏惟伉俪义重。慈爱隆深。哀痛惨痛。何以堪遣。惟愿深自宽抑。以慰远诚。南徙之示。实是千万意虑之外也。闻来不觉怅然。尊尚高识。积有年所。一者就讲。平昔所愿。而今当远离。路远未遂。悠悠此恨。何时可已。示意谨悉。第年来精力衰耗。废于文字上久矣。今蒙勤教。又被过奖。忸怩之馀。继之以感激。堇构小序长歌。以赆远行。而不足称盛意之万一也。只冀行李天相珍重。不宣。

与商山李处士仲舒书

[编辑]

往岁仍郑使君致书于座下。尚未见报。其能免浮沉耶。伏惟变岁。静中起居万福。窃想涵养多日矣。公之年既高则公之德弥益卲矣。某年期衰耄。精力怠倦。立志日益不坚。所业日益退废。自怜无益之徒生于世也。今者吾友吴君重遭厄穷。尧夫之艰难。仲宣之流离。团聚于一身。行路闻之。尚且呜泣。况我平昔亲知之间乎。今将归依乎高明。高明丽泽之乐。自此融矣。如某者流寓穷乡。不能从游于高明。又失此一良友。离索之恨。直与江汉而无穷也。不知高驾何时而入洛。南北隔远。合席未易。瞻望天云。怀思杳然。惟冀道履天相珍重。不宣。

混圆分判生画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