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錄/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弘道錄
◀上一卷 卷三十三 禮 夫婦之禮 下一卷▶

  弘道錄卷之三十三

  禮

  夫婦之禮

  《禮記》: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杞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釆、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于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共牢而食,含音而醋,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敬慎重正,而后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立夫婦之義也。夙興,婦沐浴以俟。質明,贊見婦於舅姑。婦執姅,棗段脩以見。贊醴婦,婦祭脯醞。祭醴,成婦禮也。舅姑入室,婦以特豚績,明婦順也。厥明,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階,婦降自昨階,以著代也。成婦禮,婦順。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責婦順焉也。婦順者,順於舅姑,和於室人,而後當於夫。以成絲麻布帛之事,以審守委積蓋藏。是故婦順備,而后內和理,內和理,而後家可長久也。故聖王重之。

  錄曰:峽昏義先之者,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君臣上下禮義有所措。夫婦之道,莫有先焉。故既曰君子重之,又曰聖王重之。然其微詞奧義,倦倦於一厲。凡納釆、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俱有馬贊,所以敬慎重正,不□一而止。而後世忽之一奠,厲親迎尚不能及,則是未配而輕祖,未交而薄婦,憎于知時倡和,忽於再偶重匹,甚不可也。故錄以存其義焉。

  《堯典》:釐降二女于媽吶,嬪于虞。

  錄曰:夫《震》一索,《離》再索,皆以一陽處二陰之問。堯將使舜出震繼離,故以二女並妻,而後世天子之禮定於九女者。九,陽數也。如其義,則堯之使女亦鈴有義矣。

  《易□歸妹》: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錄曰:帝乙正婚姻之禮,明男女之別,宜莫先於嫡妾之分也。而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者,蓋禮以質為本,婦以德為重。惟不德,則徒以嗟毗展翟誇耀於人,而淫慝坏忌,曾莫之恥也。故觀其君之袂,不如娣之袂,則知商道之所以興;觀席寵佑侈,服美于人,則知殷俗之所以亡,不特是也。宋太祖戒永寧公主勿衣貼繡,鋪翠懦,而趙飛燕至,以金晞其履,幾何其克終也哉。

  《詩大明》:大邦有子,倪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錄曰:堯之釐降,舜之懲庸也。文之嘉止,天之受命也。於是為之造舟,為之輿梁焉。此可見其威儀氣象卓乎一代之制,而遂秉天子之禮矣。厥後魯秉周禮,哀公以一冕為重,而不知造舟之為光;以千乘為尊,而不知倪天之難得。此所以勤夫子愀然之對,而卒無不顯之光也歟。

  《周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烏于飛,集于灌木,其嗚階階。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綿為給,服之無教。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汙我私,薄漸我衣,害漸居,歸寧父母。

  錄曰:夫所謂之天妹者,非以其崇高富貴而不可瑜也。正以其己富而能勤,己貴而能儉,以長而敬,不弛於師傳,己嫁而孝,不衰於父母。後世若婦無公事,休其蠶織,則與葛之覃兮者異矣;若鼎鐺玉石,珠塊金鑠,則與服之無數者異矣;若大夫跋珍,我心則憂,則與言告師氏者異矣;若齊子歸止,其從如雲,則與歸寧父母者異矣。

  王姬下嫁於諸侯,車服之盛如此,而不敢挾貴以驕其夫家,故詩人美之曰:何彼穠矣,唐棣之華,曷不肅雕,王姬之車。何彼穠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

  錄曰:諸侯之女而曰百兩將之,非誇也,所以著文王身脩家齊之效也。王姬之車而曰曷不肅雖,非譽也,所以見文王太姒內治之化也。夫冕而親迎,反不能敬以將之者,挾也;祚以著代,反不能和以承之者,戾也。婚姻之道,莫不善於有所挾,莫不祥於有所戾。泰以陰順之德,席崇高之勢,而能卑以自牧,所謂肅也。歸妹以少艾之資,屈於長男之下,而能動以相說。所謂雖也。此平王之孫,齊侯之子,所以至今嘆美而無數也歟。

  南國諸侯被文王之化,能正心脩身以齊其家,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而有專靜純一之德,故嫁於諸侯而其家人美之,曰: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錄曰:諸侯之女嫁於諸侯,送近皆百兩者,蓋內子之職,小君之分,以上則嗣續妣祖,以貴則敵體諸侯。婚姻之禮備,然後貞女至,而內治成。《召南》之詩,以鵲巢為首,言君夫人者,民所瞻仰,不可不饉。以是為防,猶有翟第以朝。如衛莊姜而不見答者,有大車檻檻;如王大夫而不敢奔者,其去鵲巢之風,亦何遠哉。

  韓侯既覲而還,遂以親迎。詩曰:韓侯娶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韓侯迎止。于蹶之里,百兩彭彭,八鸞鏘鏘,不顯其光。諸娣從之,祁祁如雲。韓侯顧之,爛其盈門。

  錄曰:愚觀親迎之禮,迺齊魯之自壞,非天下之不由也。夫韓亦諸侯也,而執禮周旋若是,君子曰:猶夫古也。此外,則俟我于著矣,充耳以素矣。几以齊俗霸政之餘習也。魯守禮義之國,而容履諭之來逆,其逆與否,在紀不可以責,在我有可以辭也。以周公之裔而不若蹶父之子,此夫子之所深嘆也。故曰:《詩》亡,然後《春秋》作。

  《小雅》:問關車之牽兮,思變季女逝兮,匪飢匪渴,德音來括。雖無好友,式燕且喜,依彼平林,有集維鷓,辰彼碩女。令德來教,式燕且譽,好爾無射。雖無旨酒,式飲庶幾。雖無嘉般,式食庶幾。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陸彼高岡,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葉婿兮。鮮我觀爾,我心寫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辟辟,六轡如琴。觀爾新昏,以慰我心。

  錄曰:《咸》之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聖人所以貴於男女之感者,本以令德來教也。世恣於趨色,恣於長顏,如舜華,則思之;旨蓄御冬,則棄之。是故德音莫違,曾幾何哉。綠兮絲兮,則治之;威儀棣棣,則忽之。是故我思古人,曾若是哉。聖人以關睢行於一家,桃夭施於一國,車牽達於天下,使知以義。合者惟以德成,而高山景行,又足以徹乎上下。凡為國者未有不求賢以自輔,為道者未有不末友以輔仁也。此山澤之至益,咸亨之孔道,虛受之微意,景行之良心也。孰謂燕爾新昏,而徒為歌舞笑傲乎。

  《郊特牲》:男子親迎,男先於女,剛柔之義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義一也。執贊以相見,敬章別也。男女有別,然後父子親。父子親,然後義生。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萬物安。無別無義,禽獸之道也。婿親御授綏,親之也。出乎大門而先,男帥女,女從男,夫婦之義由此始也。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故婦人無爵,從夫之爵,坐以夫之齒,器用陶匏,尚禮然也。厥明,婦盥績,舅姑卒食,婦餃餘,私之也。舅姑降自西階,婦降自昨階,受之室也。昏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樂,陽氣也。昏禮不賀,人之序也。

  錄曰:以特牲終之者,天地別,剛柔錯;男女猾,禽獸作。於是有女惑男,若鄭國之詩者;於是有無章別,若聚底之風者;於是有不親御,若終風之行者;於是有不從男,若雄狐之綏者;於是有私出疆,若樊符之刺者;於是有智不帥,若車中之斃者;於是有自尊大,若稱制之為者;於是有不親績,若西內之遷者,皆禮之大悖也。

  《左傳》:隱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宮,將萬焉。公問羽數於眾仲,對曰:天子用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故自八以下,公從之。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也。

  錄曰:束萊呂氏云:成王以天子禮樂賜周公,至隱公獨能疑數百載之非,為眾仲者盍甲告之,使天下再見周公之禮樂,是魯有立周公也。果然歟,曰非也。夫禮不妄說,人不辭費,是故天冠地履之分,禮先樂後之文,斷斷乎不可以易也。隱以庶長而奉宗廟,考惠公配孟子者,禮也。乃狗人之好考,妾之官,冠履置矣。所謂妄說人者也。為眾伸者,宜申告以妾庶長幼之序,二本耦嫡之非,先名正言順,而後禮樂可興也。乃狗公之見,陳羽之數,先後紊矣。所謂辭費者也。雖以是羽獻於群廟,已紊周公之制,而無救於亂亡之原,況責其末流之弊乎。察總功而問齒次,君臣上下舉不知務,宜乎有讒而不見,有亂而不知也。

  季文子如宋致女,復命,公饗之,賦韓奕之五章。穆姜出于房,再拜曰:大夫勤辱,不忘先君,以及嗣君,施及未亡人。先君猶有望也。敢拜大夫之重勤。又賦綠衣之卒章而入。

  胡氏傳田:伯姬賢孝著于家,故致女。使卿特厚其嫁遣之,禮賢名聞于遠。故諸國爭勝,信其無婦忌之行。程氏傳曰:一女子賢,尚聞於諸侯,況君子哉。二傳皆非經義。錄曰:穆姜致女於宋,入而賦綠衣,何其德也。及其淫於宣伯,占而遇隨筮,又何慝也。《詩》云:無非無議。以○○○而勤大夫之辱,有非議矣。《書》曰:惟家之索。以君饗臣,而母出于房,牝鷂晨矣。而壞隋之逼,束官之禍,胥此焉肇。然則非以賢伯姬,以饉魯亂也。聖人之意深哉。

  《列女傳》:伯姬嫁于恭公,公卒,伯姬寡。至景公時,伯姬之宮夜火,左右曰:夫人少避火。伯姬曰:婦人之禮,保傅不俱,夜不下堂。待保傅來也。保母至矣,傅母未至也。左右又曰:夫人少避火。伯姬曰:婦人之禮,傅母不至,夜不可下堂。越義求生,不如守禮而死。遂逮於火而死。

  錄曰:夫人之辭傅母也,其然豈其然乎。恭公死,夫人未亡人爾。斷鼻,既非正中自經,恐汙溝瀆。傅母不至,可辭以禮矣。死復何恨哉,復何恨哉。

  孟姬者,華氏之長女,齊孝公之夫人也,好禮貞一。公遊於琅琊,孟姬從焉。馬奔車碎,孝公使駟馬立車載之,姬使御者舒帷以自障蔽,而使傅母應曰:妾聞妃后蝓閩,必乘安車輜耕;下堂,必從傅母阿保;進退,則嗚王環珮內餚,且結組綢繆;野處,則帷裳擁蔽,所以正心一意自斂制也。今立車無餅,非所敢受命也。野處無衛,非所敢久居也。二者失禮多矣。夫無禮而生,不若早死。使者馳以告,公更取安車,然後乘而歸。

  錄曰:孟姬可謂知禮矣。夫禮不可斯須去身也。故女子出門,又擁蔽其面,而可受立車之載耶。雖然孝公琅琊之行,夫人從之,其春而省耕乎,夏而省斂乎,抑從獸而荒,樂酒而亡乎。姬如審此,鈴不待馬奔車碎,野處倉卒,而優游於門內之職矣。

  齊,杞梁殖之妻。莊公襲莒,殖戰而死。莊公歸過,其妻使使者吊之於路。妻曰:今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令殖兔於罪,則賤妾有先人之敉。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於是莊公乃還,車詣其室成禮,然後去。其妻無子,內外皆無五屬之親,乃枕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為其揮涕十曰,而城為之崩。既葬曰:吾何歸矣。夫父在則倚父,夫在則倚夫,子在則倚子。今吾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吾何依哉。遂赴淄水而死。君子謂:杞梁殖之妻,貞而知禮。

  錄曰:杞梁妻非華孟姬比也。夫往役,義也;游觀,非義也。故伯兮之執昊,與雄雉之貽阻,皆非婦人之所得為也。其崩城不為異,變俗不為多者,以皆內誠之所感也。嗚呼。從容執禮,無敢自遂,謂之貞而有禮,信乎其然歟。

  《國語》: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饗其宗老,而為賦綠衣之三章,老請守龜卜室之俗。師亥聞之曰:善哉,男女之饗,不及宗臣。宗室之謀,不過宗人。謀而不犯,微而昭矣。詩所以合意,歌所以詠詩。今詩以合室,歌以詠之,度於法矣。

  錄曰:敬姜之饗,與穆姜之饗,可同曰語哉。匹配生民之始,重宗廟而謀於宗老,所以合二姓之好也。《易》曰:閑有家,悔亡。其敬姜之謂夫。是故言不及外朝,智也;室鈴及守龜,信也;饗不及宗臣,禮也;勞不忘所事,義也,言不忘舅姑,仁也。其曰:謀而不犯,曰:度於法,君子之深許哉。

  《儀禮經傳》:魯師春姜曰:婦人以順從為務,貞慇為首,故事夫有五。平旦欐異而朝,則有君臣之嚴;沃盥鎖食,則有父子之敬;報反而行,則有兄弟之道;受期必誠,則有朋友之信;寢席之交,而後有夫婦之際。

  宋女宗者,鮑蘇之妻也。蘇仕衛三年而娶外妻,其姒謂曰:可以去矣。女宗曰:何故。姒曰:夫人既有所好,子何留乎。女宗曰:婦人以專一為貞,以善從為順,豈以專夫室之愛為善哉。夫禮,天子十二,諸侯九,卿大夫三,士二。今吾夫士也,二室不亦宜乎。且婦有七去,拓正為首。吾姒不教吾以居室之禮,而反使吾為則棄之,行可乎。遂不聽。宋公聞之,為表其廬,號曰:禮宗。

  錄曰:魯與宋,禮義之國也。故若師若宗,真可為閨門之範,官閒之式,後世禮教所由取則也。錄之。

  《小學》曰:委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瞌之,敬相待如賓與之。歸,言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臣聞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文公以為下軍大夫。龐公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劉表候之,龐公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畝畝,而不肯官祿,異曰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表嘆息而去。

  錄曰:冀缺之褥與龐公之耕,有以異乎。夫冀缺以名屈者也,龐公以身屈者也。以身屈者,退而無止;以名屈者,進而可伸。此其所以異也。夫呂甥之難,誰則不聞,然而未廣也。射鈞之事,可以法矣。季一言而受上賞,缺三晉而正卿位,文公之權審乎。

  《漢書》:文帝所幸慎夫人在禁中嘗與皇后同席坐,及帝幸上林,后與夫人從,郎署長布席,袁益引卻夫人坐,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而起,盎因前進說曰: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今既立后,夫人乃妾爾,孰可與同坐。階下獨不見人貪乎。上說,乃召語夫人,賜盎金五十斤。

  錄曰:愚觀漢之草創,不獨朝廷之上,君臣之閒,其官闈之內,多有粗率此類可見,後代亦無此矣。

  東漢和熹鄧皇后入掖庭為貴人,時年十六,恭肅小心,動有法度,承事陰后,夙夜戰競,接撫同列,常克己以下之。雖宮人隸役,皆加恩惜。每有會,諸姬貴人相競餚麗,簪環光釆,桂裳鮮明,后獨尚素質,裝服無餚,深自抑損。其衣色有與陰后同者,即時解易。若並時進見,不敢正坐,離立行,則樓身自卑。帝每有所問,常邊巡後對,不敢先陰后言。帝知后勞心曲體,嘆曰:修德之勞,乃如是乎。

  錄曰:觀此,則非但無慎夫人之事,而馬后大練之風將行於上下矣。錄之。

  班昭為曹世叔妻,號大家,博學高才,動止有禮,節行法度全備,作《女訓》七篇,卑弱第一,夫婦第二,敬慎第三,婦行第四,專心第五,典從第六,和叔娣第七。其略曰:古者生女三日,臥之林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外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磚,明其習勞主執勤也;齋告先君,明當主其祭祀也。三者蓋女人之常道。禮法之典教,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晚寢早作,勿憚夙夜;執務私事,不辭劇易;所作必成,手邇整理;正色端操,以事夫主。若此苟備而患名稱之不聞,黜辱之在身未之有也。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陰陽殊性,男女異行。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疆為貴,女以弱為美。脩身莫若敬,避疆莫若順,故曰:敬順之道,婦之大禮也。侮夫不節,譴呵從之;忿怒不止,楚撻從之。夫為夫婦者,義以和親,恩以好合。楚撻既行,何義之存;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義俱廢,夫婦離矣。女有四行,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婦功不必工巧過人也。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盥院塵穢,服餚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為婦容。專心紡績,不好戲笑,絮齊酒食,以奉祭祀,供賓客,是謂婦功。此四者,女之大德而不可乏者也。然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行違神祇,天則罰之,禮義有愆,夫則薄之。故女憲曰: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一人,是謂永訖。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然所求者,亦非謂技媚苟親也。固莫若專心正色,禮義居絮。耳無塗聽,目無邪視,出無冶容,入無廢餚,無聚會群輩,無看視門戶,此則謂專心正色矣。若夫動靜輕脫,視聽俠偷,入則亂髮壞形,出則窈窕作態,說所不當道,觀所不當視.’此謂不能專心正色也。

  錄曰:記禮之言,陰陽剛柔之大義也;女訓之言,內外周旋之曲折也。故詳錄其詞,以為門內之知禮者告焉。或曰:昭之時,權歸女主。女訓之言,不能格正,而尚與外事,豈敬慎之道,婦順之德乎。蓋常觀之《易》矣,《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不宜上,宜下,大吉。此之謂也。是故兄王臣也,反挂誤而被刑,剛失位而不中也。妹妾婦也,反得時而褒,顯柔而得中也。以先幽困,而後道顯揚,小過亨也。踵兄之成書,利貞也。作訓七篇,裨諸女助勉,不宜上,宜下也。然而后方以六五稱制,在上迺能大善相遇,豈非所謂大吉者哉。眾傳之言,若有為而發也。觀者詳之。

  梁鴻,字伯鸞,家貧,尚節介,博賢無不通。鄉里慕其高,多欲女之,鴻絕不娶。同縣孟氏有女狀肥醜,而擇對不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鴻聞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履,織作筐緝之具,及嫁以裝餚,入門七曰而始行婦禮。

  錄曰:珪嘗為魏王泰師矣。帝曰:事珪如事我。泰可拜,主獨可挾乎。珪不能正泰之失,而能成主之美,異乎房杜之壺則矣。

  德宗建中六年,始定公主見舅姑禮。先是主下嫁者,舅姑拜之,婦不答。上命禮賞定公主拜見舅姑之儀,舅姑坐受於中堂,諸父兄娣立受於束序,如家人禮。

  錄曰:自南平下嫁之後,公主已異前代之法。然其意久而復失,蚓世俗承襲,未易遽改。今始定之,可謂善矣。唐室世席女寵,善媒奇禍,太平安樂,紛紛覆轍,至是多不以時。嫁有華髮者,則雖欲不執禮,胡可得哉。抑德宗始卻有司曰:爾愛其費,我愛其禮。及唐安之逝,又罪公輔,以其費甚微過朕。求名何其先後之不倫耶。豈其定禮之時,國家多故,造塔之日,侈心復萌乎。好禮不終良有以也。

  《宋史》:哲宗孟皇后,眉州防禦使贈太尉元之孫,閤門衹候在之女。元祐七年,宣仁太后諭宰執曰:孟氏子年十六,教以女儀,能執婦禮,宜正位中宮。又以近世禮儀簡略,詔翰林臺諫給舍與禮官議冊后六禮以進。至是命尚書左僕射呂大防攝太尉充奉迎使,同知樞密院韓世彥攝司徒副之,尚書左丞蘇頌攝太尉充發策使,會書樞密院事王巖叟攝司徒副之,尚書右丞蘇轍攝太尉充告期使,皇叔祖同知大宗正事,宗景攝宗正卿副之,皇伯祖判大宗正事,高密郡王宗晨攝太尉充納成使,翰林學士范伯祿攝宗正卿副之,吏部尚書王存攝太尉充納吉使,權戶部尚書劉奉世攝宗正卿副之,翰林學士梁燾攝太尉充納釆問名使,御史中丞鄭雍攝宗正卿副之。帝親御文德殿,冊為皇后。太后復語帝曰:得賢內助,非細事也。進后父為崇儀使、榮州刺史,母王氏華原郡君。

  錄曰:此有宋一代,典禮冠於百王,超於唐漢,以淑女之好述,為朝廷之正嫡。且上有至化之母主之,下命眾大之臣相之,肆今六禮之行,何其鄭重耶。曾未瑜時,一介小臣,得以讒間。至章敦主計於前,郝隨釀禍于後,帝雖知其壞德行而猶惑之,豈真前日之重內助,今日之崇外奸,每與后相反耶。抑將有夷禍,故顛倒錯亂而不自知耶。幽王廢申后而戎伐于周,襄王黜翟后而敗亡于鄭,自古殷鑒如此,君子盍觀。其始之備禮,則知其中之寡恩。中之寡恩,又安知末之免禍乎哉。成敗真不可以論人也。

  荊國大長公主幼不好弄。太宗嘗發寶藏,令諸女擇取之,欲以觀其志。主獨無所取。真宗即位,下嫁附馬都尉李遵勗。舊制選尚者,降其父為兄弟行。時遵勗父繼昌亡恙,主因繼昌生曰,以舅禮謁之,帝聞密以兼衣寶帶器幣,助其為壽。遵勗每燕賓客,皆一時賢士,主必親視賽膳。及遵勗出守許州,暴得疾,主亟欲馳視之,左右白須奏報乃可,主不待報而往,從者裁五六人,帝聞遽命內侍督諸縣邏兵以衛。後居其夫之喪,衰麻未嘗去身,服除,不御華麗。嘗燕禁中,帝親為簪花,辭曰:自誓不復為此久矣。

  錄曰:按宋朝家法,仁宗以姪事姑,主獨不能以婦事舅乎。然則荊國之守禮,帝固有以先之也。以舅姑降為兄弟行者,三代以上未之前聞,惟夫人所行何如耳。觀者不可不知。

  《伊川文集》:二程先公晌,母夫人侯氏事舅姑孝謹,與公相待如賓,公賴其內助,禮敬尤至。而夫人謙順自牧,雖小事,未嘗專制,必稟而後行。撫愛諸庶,不異己出,從叔幼姑,存視常均,治家有法,不嚴而整,不喜笞朴。凡公有所怒,必為之解。惟諸子有過,則不掩,曰:子之所以不肖,由母蔽其過而不知也。其教之不少假借如此。纔數歲,行而或路,未嘗不呵責曰:汝若安徐而行,寧至路乎。飲食置之坐側,常食絮羹,即叱止之,曰;幼求稱欲,長當何如。與人爭,雖直不右,曰: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故二程平生於飲食衣服無所擇,不能惡言譽人,教使然也。夫人七八歲時,誦詩女子不夜出,自是不出房閣。既長,好文而不為詞章,見有以文章筆札傳於人者,則探以為非。

  錄曰:伊川傳家人曰:人之處家在骨肉父子之問,大率以情勝禮,以恩奪義,惟能不以私愛失其正理。故家人之卦,大要以威如為吉。又《歸妹》九二,守其幽貞,未失常正之道。世人以蝶狎為常,故以貞靜為變。斯言皆為夫人設也。故由前而觀,則哲婦賢母之令著;由後而觀,則壺範女則之懿彰。不可以無錄也。

  《名臣錄》:辛次膺清脩介持,不邇聲色,與夫人敬待如賓。雖燕適,容必莊,坐必正,語必誠。慕晁友元司馬文正為人,以禮自防,善剔嫌疑。僕妾以下,不冠不見。鄱陽守程邁遺果真白金,卻之:崎嶇亂離,貧不自聊,一豆羹不妄受。上面諭:卿廉聲著聞,皆言閩中不受俸祿。次膺奏:臣為貧而仕,豈有辭祿之理。但不當受者,不敢受耳。太上曰:使人人如卿,何患不太平耶。

  錄曰: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矣。此語岳飛嘗言,太上亦既知之,特不能用。若乃簡穆之起,本自書生,其動鈴以口。

  大明萬曆三十五年歲次丁未上元吉日,正一嗣教凝誠志道,闡玄弘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張國祥奉旨校梓。

  弘道錄卷之三十三竟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