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御覽經史講義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御覽經史講義 卷首目録

  欽定四庫全書
  御覽經史講義
  奏議
  總理事務和碩莊親王允禄等謹
  奏為遵
  㫖議奏事給事中畢誼奏請令史臣取經史諸書及古來奏議日派二人各寫數幅進呈等因一摺奉
  㫖朕在潛邸六經諸史皆常誦習自承大統勅毖萬㡬少有餘閒未嘗不稽經讀禮今祥練既逾畢誼所奏令諸臣日繕經史奏議理得施行在朕廣挹羣言可以因事監觀隨時觸發而覽諸臣所進亦可考驗其學識或召見講論則性資心術並因此可覘但畢誼止及史臣而朕意科道職司獻替應令一體録呈其規條應如何酌定並分日按班呈奏事宜著總理事務王大臣定議具奏欽此等竊惟一人者普天率土之心也一人之心百司萬姓之命也舉心之所向耳目手足下至毛髮涕唾莫不聽令從欲以羣相託命此自然之道也其有不然特未之思耳是故道統心心職思思本學學由習三代而還賢聖之君代作要未有不學而能不思而得從心中道而盛徳大業昭垂來兹者時習之功蓋不獨儒生然矣欽惟我
  皇上聖資天錫好古敏求懋學敦行一歸實踐自聖經賢傳以及儒先之緒論子史百氏之嘉言莫不探其根源挹其精藴是以發為文章施諸政教者㡬與三代同規而虚衷採納覽科臣畢誼所奏輙嘉與之
  特命翰詹科道日繕經史奏議進呈此即虞舜好察邇言之實周文望道未見之心也臣等欽承之下曷勝感慶惟是六經深廣道貫精粗諸史放紛事兼鉅細至於往代名臣奏議多可監觀然亦有論一事之情形陳當年之弊政而無當於時務者凡所採録必具得要領實有啟沃然後日力不費而裨益良多若不先定指歸使知所遵循恐學殖疎淺性資選愞者漫陳膚語茍以塞責則有辜
  盛典終屬虚文謹酌定規則分别詳列伏𠉀
  聖裁
  一詩書易禮記周禮擇有闗於天徳王道者春秋三傳擇聖人定是非之難辨以植綱常者先標經文下注先儒義疏
  一諸史内擇用人行政實有闗於治亂安危者節略史文下注先儒史斷
  一奏議必擇伉直剴切寓目警心濟於實用者或其辭意繁委亦得芟薙支蔓獨提其要
  一經史奏議既經繕録必各有所見應附列所見用謹按云云一段於後
  一逐日進呈不拘條數約以千言為度經史奏議隨意敷陳不必各項俱備亦不必拘經文次序及時代先後所録皆古人成言可無忌諱
  一翰林詹事為一班科道為一班輪班進摺每日只用一人周而復始翰詹自講讀學士少詹事迄編檢而止其科道之不由科目者各自忖所學滿洲科道清漢文俱准繕録於每日辦事引
  見後到奏事處進呈𠉀
  㫖凡値不進本日期則停其進奏
  一諸臣進奏或蒙
  召見原以驗其學識廣其心志俾得成材備用宜各就
  所見繕冩封進不得彼此商酌
  乾隆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奉
  㫖依議每日繕進書摺朕披閲後交南書房收存其或召見講論朕所降㫖令本人於次日繕寫呈覽亦交南書房收存將來行之日久不特集思廣益亦可薈萃成書以資觀覽欽此
  乾隆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監察御史金相奏稱翰詹科道分班進書人數多寡不齊請均匀輪派等語奏
  㫖金相此摺著大學士會同都察院議奏至進呈經史一事朕初意欲博綜古義廣挹羣言以成執兩用中之治且可因言觀人究悉諸臣學識之髙下心術之眞偽其有闌入時政於事理未當者間加訓飭自舉行以來諸臣按日奏御朕一一披閲十餘年於兹矣所稱洞達天人發明道奥者亦殊不槩見兹據御史金相奏稱分班進書人數多寡不齊請均匀輪派則是以進書為煩苦朕前亦聞有此論而不信今金相既顯為此言是諸臣未必不各有此見且已行之十餘載漸成故套進呈經史之處著停止所有積年留存諸摺交南書房翰林擇其有裨經義政治者薈萃成編用廣中祕之藏朕將親覽焉欽此


  協辦大學士戸部尚書兼署吏部尚書暫管翰林院掌院事務蔣溥等謹
  奏等奉
  㫖纂輯
  御覽經史講義告竣謹繕寫進
  呈伏𠉀
  睿鑒等竊惟皇初之世學與政本無可分周秦以還治與教始岐為二所以卿士敷陳恒詳官禮之體要儒生訓詁惟究性命之精微雖有匡董最醇洛閩極粹不負所學獨得其宗苐各成一家之言罕克覩會歸之極欽惟我
  皇上
  躬上聖之姿
  心下學之訓
  維天不已體乾健以自强
  如日方中煥離明而繼照
  兢兢業業紹執中精一之心傳
  蕩蕩巍巍綜成功文章之道統豈兹芻蕘之謭陋可禆
  山海之崇深祗以道重本圖士期實學令各抒其一得
  寄好察於邇言爰
  命翰詹科道分録經史進呈披閲年多篇章日富載加選輯以備覽觀等於詮次之下敬繹
  敷言一十五條三千餘字究天人之奥昭若發蒙考治忽之由較如畫一圖書竒耦悟徹羲爻雅頌典謨神追孔思正誼明道嘉漢儒之言仁愼始圖終論唐宗之納諫乃至誠明億逆之辨深契本源遂使濓溪傳道之心上融洙泗凡此微言大義祇舉一隅有能觸類引伸可該萬彚譬諸風雷鼓舞民遷善而不知雲漢昭回物有生而共覩其或簡牘汗漫辭㫖繁蕪雖葑菲時有可收抑榛楛殊多未剪而片長不棄奥義宏宣屢
  賜對於青蒲或
  寵題於丹扆斯即漢唐勵精之世無此交孚亦惟舜禹樂善之誠若合符節遭逢極盛感激難名者矣等志切賡颺才慚獻納憶昔年之論列未有嘉謨幸今日之研摩重紆
  帝眷詳加校勘審定去留解經務取夫謹嚴論史尤登其簡要名臣之有奏議附史以傳性理暢於先儒與經為翼録一十二年所積為三十一卷之書仰佐
  觀文敢云資治登
  綸音於卷首天不可階羅衆製以盈函星惟羣拱何意
  尋章摘句得承
  𢑱訓以同編庶㡬遵路近光永頌
  髙深於莫贊等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謹具摺恭進以
  聞

  刑部尚書協辦陜甘總督劉統勲
  工部尚書兼管刑部尚書事務汪由敦
  吏部右侍郎嵇 璜
  禮部左侍郎暫管掌院事務介 福
  原任刑部左侍郎錢陳羣
  禮部右侍郎嵩 夀
  兵部左侍郎觀 保
  原任兵部左侍郎彭啟豐
  内 閣 學 士金徳瑛
  侍 讀 學 士莊存與
  編     修錢汝誠





  凡例
  一諸臣進講内有敷陳中理奉
  㫖嘉勉者亦有所論未當蒙
  恩開示者洋洋
  聖謨同符典誥實足以昭示來兹謹據諸臣所述彚成一帙登諸卷首仍載原進講義以著縁起
  一凡説經之篇根據先儒理解純正者固已分别録入即或不涉訓詁而詞條雅贍可資
  觀覽亦所不遺
  一頌贊箴銘及四言詩歌原本經訓諸臣所進間涉斯體録存雅飭之篇不復别為卷帙苐於目録本題下標出以便檢閲
  一科臣原奏内請令進講經義史事及前代奏議謹按奏議自漢晁董諸疏以及唐宋名臣上書劄子等篇率在史冊之内是編即依諸史先後叙次成卷奏議一條不復區别云
  一宋儒通書西銘諸書及大全語類等編皆所以闡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聖學發揮經㫖講義内有標舉粹語附以已見論列入
  告者彚為一卷用殿全篇之末
  一是編奉
  㫖纂輯其中蹇淺之作無所發明者不復闌入至已經入選而時有累句又如家修廷獻四字本無出處憂盛危明之語祗屬臣僚沿襲時文率多誤用既經
  聖訓指示悉為刪改以訂譌謬
  一是編所録計文七百餘篇釐為三十一卷每卷之中經序篇章史分年代性理亦就諸儒傳習先後略為差次或一卷或數卷不等其論孟孝經文各一二篇不能成卷即附周禮卷末
  一凡一題而有文數篇或十數篇者易詩書三經為多詞意複㳫輒加裁汰所存之篇仍依諸臣進講時官職第其前後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一
  御覽經史講義總目    儒家類
  諸臣進講欽奉
  上諭一卷十五條
  周易八卷二百二十五篇
  書經六卷一百九十五篇
  詩經五卷一百九篇
  春秋一卷十四篇
  禮記四卷五十八篇
  周禮二卷二十四篇附論孟孝經四篇
  史三卷五十五篇
  性理一卷十七篇
  共三十一卷七百十六篇
  等謹案
  御覽經史講義三十一卷乾隆十四年
  勅編考講義之作莫盛于南宋其解經者如袁爕毛詩講義之類其論史者如曹彦約經幄管見之類皆經筵所陳也其更畨奏御者謂之故事李曾伯可齋集稿孫夢觀雪窻集中皆有之其體徴引古書于前附列論斷于後主于發揮義理評議是非與講義之循文衍説者為例小殊而即古義以抒所見則其意一也我
  皇上深造聖域而俯察邇言海岳髙深不遺塵露
  乾隆二年
  特詔翰林詹事六科十三道諸臣輪奏講義或標舉經文下列先儒義疏而闡明其理藴或節取史事下列先儒評品而辨析其得失畧加宋人故事之例其敷陳中理者
  温綸嘉勉或持論未當者即
  召對開示命復繕以進則宋世未聞是事豈非前
  代帝王徒循舊制我
  皇上先登道岸足以折衷羣言歟積累既多因勅大學士蔣溥等編為此帙併以
  訓諭改定者恭録簡端盖都俞吁咈罔非
  聖教之裁成而諸臣管蠡之見仰䝉
  採擇得以流傳於萬世尤非常之榮𦍒矣乾隆四
  十三年八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陸 費 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