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庵遺稿/卷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 忍庵遺稿
卷二
作者:趙載道
1781年
卷三

序記[编辑]

忍庵序丙辰十二歲時[编辑]

忍菴者余之自號者也余性褊急故余因號忍字以 懲焉蓋忍字之義深矣非謂其已能而號也將欲忍 其非而行其是也然人孰無物欲之交於心哉誠能 忍之則爲仁忽之則不仁若不義之心忍而爲義不 廉之心忍而爲廉雖喜忍之雖怒忍之喜怒不顯於 顔萬事皆忍能順于理則庶幾偏急之性可制而寬


大之心可存也大

送柳宜天之奉化序[编辑]

嶺南古多名山水伽倻太白最其傑然者也世以爲 伽倻勝太白或曰太白勝二山皆以奇峻聞然卒莫 定其優劣伽倻在陜川西其山瀟洒秀麗蕭然無塵 埃氣又有紅流武陵二勝以佐之其地往往出嘉木 奇卉橘柚石乳之屬世傳崔致遠隱其中仍不死爲 仙每秋風起楓菊滿山時於石泉林厓之中隱然有 笙鶴響云其言不可信然意其山川淸逸之氣不能 自發其奇而爲仙人異士所棲息理或有也太白蓋


以雄偉名望之隱然若龍峙而虎伏也東南之山嶄 巖峛迤抗名于世者以千數而其蔚然爲湖嶺群山 之宗者惟太白是已雖然余嘗怪是山崛然有雄特 之名而獨所謂神仙靈怪之說無少槪見何哉昔鄭 希良湛江水死後十有餘年人有覯諸太白者或者 遂疑其爲仙然其有仙以否固不論也太白有黃池 之水南爲洛東又新羅時封太白爲北嶽以載中祀 蓋其山勢嵬特其中多有仙區異界人跡所罕到者 不知伽倻亦有是否也當新羅之盛也惟玆二山最 爲畿都重而其勢又最高大故最有名於當世而伽


倻則以淸拔太白則以峻雄伽倻嫋娜而爲烟雲之 勝太白宏卓而爲衆山之宗二者各有其致然若倬 然作鎭抗標于三路之表以之服衆山而出雲雨則 吾其取太白與柳君宜天隨其大人之奉化任所奉 卽太白下也余惟念此行也必得先入太白登其頂 觀日月所出訪虛菴遺蹤想像夕陽僧汲之詩覽所 謂黃池中祀者遂臨洛東之江以眺嶺南山川當此 時也宜天能不慨然有悲歌弔古之懷乎願宜天爲 我策一驢亦訪伽倻山水及其西歸之日相與劇論 二山以竟前日優劣之案宜天其有意也否友人趙


文之爲之言云爾峕仲春

不言堂記[编辑]

不言子旣以不言扁其堂有過而詰之者曰異哉夫 子之名堂也語曰愼於言又曰危行言遜又曰言忠 信聖人之於言也雖處衰世而居亂邦猶不過愼而 遜盡己而以實以遠于旤而已曷嘗以不言爲貴乎 況迺言也者人之樞機也以而宣議論而發志意以 而明是非而垂敎訓作之文章而昭明傳之後世而 不朽若是乎其不可廢也豈特不可廢而已蓋亦不 可不爲矣且吾子口不絶音於嬉笑手不停筆於簡


札嘗試終日而求之而莫得見其不言若是而猶且 自名得無近於反其名而悖其實歟不言子默然不 言良久而乃言曰敬謝客夫君子之學莫大於行之 而所貴乎言者匪以其言其行之道以諭諸人者歟 是以古之聖賢必以是爲務蓋將以明天理而述人 事垂諸萬世而發之無窮以開昏惑者也易之陰陽 禮之節文書之政事春秋之法令無非是也夫言其 亦大矣哉然行言之本也言行之末也本立而末擧 矣行修而言明矣於其本末之而其末也本之則騖 外之患生而失序之害興未有裨於言而行已戾焉


楊子雲稱學行之上也言之次也其不信矣乎且吾 觀於古之君子矣古之君子其爲人也君子其材可 以有爲其志可以有立而其爲言也必簡必寡蓋懼 夫此也而況乎今之衆人其下古人亦遠矣者與而 況乎吾之氣質其下衆人亦遠矣者與若然者其求 爲古人也古人步而我則思驟古人一而我則思百 凡諸營爲施措立心用力之際亦皆思壓古人然後 乃得以幾及於古人而闚古人一斑矣斯向君子所 以取簡與寡而我所以取不言者也弗其然乎是故 吾居則緘口而結舌出則閉氣而息響衆人皆虞虞


我獨默衆人皆𠴳𠴳我獨喑至若朝廷之得失時事 之是非人物臧否之論朋黨邪正之倪彼皆衆人所 以軒眉張目嗌言若哇沒世而不知止者而我所謂 無諸己者也蓋欲恭默思道有裨於行而願學焉者 也雖然不言未必皆裨於行也不言而裨於行唯不 言於心者能之若其口只不言而其心言則彼且默 然端坐如槁木如死灰而其心則有利慾焉有得喪 欣戚焉有進退去就論議是非之端焉是其口雖不 開而其胸中固已炎炎詹詹與接爲構其害於本豈 特言之比而已且以王介甫觀之當介甫罷官歸田


深遯于山巓水涯之間或面壁卒歲悄然如無思或 臨流終日漠然如無慮若是則宜可以許其不言矣 而公之心方且抑轖流鬱章蔡之用捨靑苗之行止 勃然撼其懷而不置何哉意者不言於外而不能不 言於內歟若然者雖終其生不啓齒牙其誰曰不言 若吾所謂不言者非是也若夫閭巷俚俗之辭嬉戲 笑語之談雖繹繹於口之中而吾之心腹固將沖夷 靚曠物莫得干其際人莫得窺其涯而學可臻于行 斯吾所謂言於外而不言於內者也如此而謂不言 可乎然不言之名豈特如是而已乎時有不協于心


而事有不滿於目隱然有悲歌慟哭歎息噫嘻之意 者蓋非人人所知也雖余亦不自知其何以然也客 唯唯不言而謝去不言子仍記其言于堂而遂號曰 不言

赤壁遊記[编辑]

蘇子瞻爲赤壁之遊而有二賦蓋物外遊也後世好 事者爭慕傚之遇壬戌遇秋遇旣望則必泛舟遊焉 以象子瞻我國則朴公誾李公荇及南袞用是日遊 斗瀰之洲有聯句集行于世蓋庶幾焉于後李公植 與任公叔英亦遊驪江而說者以爲無憾古人往壬


戌洛之士大夫皆欲自爲子瞻大供具聚賓以續月 夜游甚者載妓張樂極其繁華三江之間游人颿船 幾與夜星爭多子瞻之游豈有是也子瞻之游偶焉 耳觀夫携二客吹洞簫有酒無肴之詞豈嘗卜夜供 具如今人爲哉蓋亦因興偶發眞率遊而已而其以 勝遊稱者特二賦故耳不然自古文人騷客豈無一 遊赤壁者而必子瞻爲高子瞻遊四方夜月泛舟者 豈少哉而必赤壁爲稱也余因是知子瞻之遊之名 者以其文章之佳而後之續子瞻游者必數朴李二 公亦以其有文章也今之人無子瞻文章而欲爲子


瞻是愚而已吳楚僭王而已而至大供具載妓張樂 又豈不與子瞻之旨遼越哉往余朋友之象子瞻者 或邀余使班二客之列余辭而不往以此也今歲余 在東海海之傍湖所謂赤壁者余喜其名與古同仍 以是秋旣望沿洲而游溯上下從余者二客亦不期 而會而若大供具載妓張樂之事則無有焉余自以 爲得子瞻偶發之趣而是歲則癸亥也余之遊庶不 與象子瞻之僭同歸也歟是役也余無詩若賦蓋嫌 象古也遊之後月餘始識之使後人知余之斯遊不 爲愚與吳楚僭王而亦使人欲爲子瞻遊者必先學


子瞻文章云爾時八月初六日

龍貢寺記遊[编辑]

左新店而峽八十許里有溪石可賞左右巖峀猶帶 金剛餘氣未及寺一里洞門高開水淙淙流其下爰 有盤石橫之人因橋焉卽橋而山之窈潔之趣可得 也仲氏曰勝過鉢淵田生曰如李許臺余曰置金剛 中亦不愧三評庶幾焉寺麗而靚新構可處余問白 雲菴緇者對曰在十里日暮故未之入詢普仁仁尙 在外山余招其弟子雨泰致慇懃焉而歸時九月初 十日也

遊楓岳記[编辑]

金剛山天下之名山也余在幼少時固已聞其名欲 一見及得金農巖兄弟所爲記詩讀之蓋知其非世 中凡區決欲鞭一驢遨睨白雲中而顧縛於公車業 未暇也壬戌幸入高城高城山下也日夕接眞面而 又未及一回入山搜賞然每晴朝霽夕上海山亭望 毗盧萬景之間不自知奇興之勃勃於中也今歲夏 幸無故山人亦報花事遂突然獨振衣從之者邑人 李起延數輩時仲氏及叔氏皆以槐黃之行未偕徐 生有故田生病念獨行無聊然行已戒不可以中輟


遂發所持唯唐詩一卷一甁酒而已時四月十六日 也緩驅出江濆天氣淸曠四野無雲辛夷躑躅斑爛 於細草之中已令人飄飄然作豪興余於是有詩道 入七松亭見權士受德訓翠松白沙紆廻淸江之曲 而數椽茆屋背山臨流入其室閴若無人眞隱士之 居也坐與小話仍邀其姪聖安宅洙共至所謂雙碧 亭者亭今無棟楹楓杉翠影與湖光相隱暎而翠壁 斗入江中刻之曰雙碧亭亭故在壁上云往余登亭 淵仙遊亭悅其淸洒可居今至此不覺爽然自失爾 行十里至憇房樓設午炊樓在深谷中左右有數十


水碓衆泉競流林壑中亦自奇致自此連行楓楡中 或水或石盡日行不知倦也行二十里忽有奔泉鳴 瀉於叢薄中聲若風雷偃然一長虹橫林外余不覺 急下驢問之乃百川橋云爾橋宏甚曹溪餘波十二 瀑下流皆會于橋蓋入山第一勝也沙彌已肩輿候 余於是歸馬坐橋邊與僧山談良久自此始輿踰狗 嶺嶺頗高峻上之者皆揮汗嶺盡有尼臺獐嶺盧春 井皆五十三佛時遺跡云遂入山暎樓樓甚壯麗其 下水淙淙出之寺有五十三佛金像皆刻繪檀峯以 坐之法幢前又塑盧春像祠之寺僧出琥珀杯珫璃


壺玉缸鸚鵡杯使余翫之製作皆極其精工世中所 未見者蓋 光廟御賜而又有 仁穆太后御書般 若經寺後有所謂御室者往覩之則緇徒設 世祖 位以時月俎豆云是夕宿于西僧堂李奉事龜普趙 斯文巨源李察訪克祿沈下庠興鎭李醫喜苾亦自 歙谷縣衙作山行來宿楡坫趙先訪余余亦往謝于 其次皆敍寒暄遂俱往山暎樓話山水此行已先見 外九龍盛言瀑觀之壯余聞之自覺神聳恨不先入 九龍也趙聞余將入內九龍力止之余曰不入虎穴 可得虎子乎夜沈又獨造余次留坐久話不覺夜分


時山月初生林端天無點雲萬籟俱寂而時聞筧瀝 之淙淨余獨逍遙不能就睡十七日朝蓐食偕李趙 行俱發楡坫一後一前共評溪山差慰山中孤懷山 僧禪秀者頗慧知文字在高時已屢接故亦起與之 偕作行數里有潭渟滀色翠如綠綺左右白石圍之 狀若船刻之石曰船潭余停輿久坐聽水聲少行至 曹溪泉石幽潔可悅而少奇致金子益亟稱之然余 則殊未見其然要屬船潭下風也自此連濱溪而行 忽有奇巖立面前下有小窟窟中坐十許羅漢蓋寺 僧稱祝手窟云遂渡溪東北行林樹中見一奇峯漸


近僧進曰此隱身臺也余蹶然驚望之石勢高截入 天狀極詭特自是舍輿而杖至其絶頂三面皆弘豁 前臨聲聞洞洞中崖形皆若列屛障卓犖秀拔翠白 交立崖有怒瀑橫掛雲際作十二曲匯入于洞下卽 十二瀑也余至此自不覺豪興之溢發政欲舞蹈而 不可得山人言登此則可以前俯大海而是日雲靄 不能曠望然崖瀑之奇亦足以償步陟之勞下行二 里有雪峯凌亂眩人若可以矗天焉者凡七僧云七 實臺余亟欲一陟而衆人不之偕故未果焉雁門坫 一名水坫內外山之限也至坫上長表二刹比丘皆


來迎遂乘長安筍輿下水坫自入內山山益秀石益 奇峻水益淸前後觸眄者皆奇峯異壁左顧則失右 佳右矚則失左勝余目轉意迷怳乎不知其何者最 奇也有白鷳潭者潭不甚幽邃而水潔石奇較曹溪 可以伯仲有李許臺者蒼壁斗立如竪盤溪流其卜 聲淙淨若聽管絃左右山勢奇峭眩目益絶於白鷳 古有李許二氏遊此磎故名之云自此遇山則皆蒼 白遇水則皆淨綠目之所眄耳之所聆無非神仙境 界愈入而愈覺奇勝誠欲痛飮高歌坐以度日月不 自知其胸次之洋洋矣有傑壁參雲壁琢大佛像狀


甚壯嵬高幾七八丈麗僧懶翁願佛妙吉祥者也爲 之駐輿一觀遂廻一嶂見金碧粲旭於楓杉林中輿 迫乃摩訶衍也棟宇麗甚丹雘煥然奪目版上舊施 十二金繪之楊蓬萊過焉歎其制度太侈麗用炬燻 之云而畫彩之光尙玲瓏於餘燹中坐其軒則曇無 衆香獻奇後前諸峯淸爽之氣却蕭蕭然襲人菴前 有桂樹枝幹扶疎可喜而葉圓細多莖余不知其爲 桂樹與否而稍有芳香蓋異木也此木惟楓岳生之 他地未嘗有云坐衍午炊將登白雲臺時李趙行是 日欲宿表訓十八宿長安而余則十八將入內九龍


淵不可以偕作衆皆揖而別於是輿至萬灰菴菴頗 精古參禪僧一人居之聞余至袈裟迎之兩耳不能 聽不可以與語然貌頗靜寂一見亦知非庸僧也遂 置輿于菴緣落葉而至于臺下前有大石當面立數 丈鐵鎖垂于其下望甚岌嶪難可以攀援且有垂堂 之誡故欲徑反然業至此不可以旋下遂手挽鐵鎖 膝行至其上其上又有細麓迤出六七十步狀如走 蛇其末稍高而爲白雲臺麓廣可容三四足而其左 右皆千萬仞也行其上令人悼慄若墜登臺以望之 則諸峯皆絢爛如刻銀玉或高出雲表或俯向臺前


或人立或若禽獸狀呈露秀拔奇不可以盡狀望之 有如獻奇于臺者時天陰不能盡白雲之觀然亦覺 有身遊玉京之興矣方下臺忽有急風驟起揚袂吹 沙人皆匍匐下麓戰兢不自定及畢至鐵鎖下衆始 揮汗相賀臺下有中白雲庵望頗幽寂而雨不果入 是夕余宿摩訶衍夜有飛雨聲與流泉和鳴亦山中 之一奇致也 十八日曉起尙雨諸山隱隱出雲霧中若過墻之人 纍纍見其髻亦自一趣是朝山人告余雨不可以入 九龍不如徐反大刹無爲空庵久留也時衍空無僧


客飯鼎器大刹皆具之故余恐有弊於刹於是冒雨 出洞口微雨乍來乍止雲氣自舒卷香爐獅子衆峯 或露半面或出烟外幽花細柏粧點古石之間遠望 耿如圖畫八潭水得雨益奇勝眞珠諸瀑噴激之勢 甚壯自爾使人不欲去然新雨石滑十步人四五跌 不可以窮翫行至萬瀑下泉石益奇放山勢益淸峻 一草一樹無不帶仙氣蓬萊書八字字大如小兒腕 盤屈蜿蜒見若龍走蛇結亦可與萬瀑爭奇矣雨不 能久坐入金剛門至表訓寺金剛門者石勢矗立入 雲而中開爲門形入此則表訓寺也寺在壬戌仲春


火今構一房廢砌頹礎雖非都邑亦有黍離之歎矣 覽斯刹之攸處蓋弘敞軒割前後峯巒亦淸拔比楡 坫甚爽塏只恨毗盧之靈不能遏回祿使山中壯宇 入於灰劫也至寺雨始歇李趙行尙在皆出迎笑嘲 曰九龍淵亦近矣兄已見之乎余笑答曰九龍則雨 霽後吾自探去公輩能復至白雲臺乎衆曰吾則有 普德窟耳仍道普德之奇余亦盛鋪白雲之勝遂談 良久共上天逸臺金剛全面畢獻奇于前瓊峯彩峀 如舞如躍毗爐衆香秀拔於左其餘望高一名望軍穴望

一名穴綱香爐日月白馬靑鶴十王迦葉開心眞歇之屬


或擁其後或峙其前奇奇詭詭不可以盡狀雨餘雲 靄猶未散不能盡臺之觀然亦可謂入山後首翫也 遂入正陽寺上歇惺樓寺甚華麗金碧璀粲照人殿 有藥師及五十三佛諸像而藥師殿爲六面宇坐此 樓諸峯之呈奇者益勝於天逸但恨永郞仙子不詔 雲伯掃陣令遊客畢覩其奇也余則將欲復至而李 趙皆以天日未澄爲歎約余共設午飯於萬瀑以窮 未盡之奇遂與偕入洞中復玩蓬萊尤齋谷雲諸書 逍遙四面拭苔以觀題名一巖一壁無不留洛中人 名世外名境無限受紅塵三淵之慨諒非過也坐巖


上具飯取流泉飮之興趣亦覺佳絶上下流瀑欲竟 夕而歸而忽風雨驟至不得已獨回輿至表訓寺樓 樓頗爽鬆飛泉奔放其下左右奇峯態狀絶異非檢 坫之儔也樓前有石橋名曰涵暎由橋而入桂樹菴 將留宿焉菴在大刹傍而靜寂特甚前有杉木成行 水㶁㶁循庭鳴甚有忘歸之興矣坐未幾趙沈二人 乘輿踵至欲携余偕往以爲握別於長安寺余不得 辭輿出百川洞洞中泉石頗佳幾無異於八潭同行 數里至鳴淵鴻淵今刻以鴻顯潭而殊無意義古人或稱鬱淵淵極深黑使 人不能近左右勢奇甚淵上有裳巖狀如張裳平滑


易趺評其雄深之致則置八潭亦恐無儔也遂至長 安寺樓少坐樓之奇曠不及表訓而亦有泉石可觀 余久坐忘去棟宇極燦煥宏傑法幢凡構二層丹雘 極其工妙望之翼如也左右羅漢狀甚靈活貌骨若 生人四天王像亦凜凜有氣長安寺凡五大火而天 王門未嘗一燬云豈塑像之雄毅回祿亦却步耶佛 座下有一爐刻曰至正造曾聞是元順帝后奇氏所 施云蓋五百年前器物也余爲之摩挲弔古是夕宿 西僧堂杜鵑終夜有聲余在高城及入山未嘗一聽 此禽而於斯始有之豈魯陵之不遠也耶


十九日朝起天氣晴明無雲諸山雨後益秀疎如洗 是日也李趙諸人出山向京余往別于其次李察訪 約明秋復入山余戲之曰雲山從此別君則靑雲人 也豈得復顧靑山哉且君輩在山則風雨出山則霽 君輩豈非俗客吾豈非仙客耶衆皆大笑是日余獨 行踽踽山中分別覺一倍悵惘也於是輿入彌陀庵 菴瀟洒可舍林泉亦有幽趣庵有讀經僧數人地藏 菴在彌陀一里外溪石山林之勝與彌陀可以伯仲 而左右奇勝則勝之菴構亦稍精潔參禪僧惠溫者 室之溫貌古而寂與之語溫溫然可聽遂登業鏡臺



或稱玉鏡臺高而上夷可坐坐此則前對黃泉江上瞻觀 音地藏釋迦諸峯不特泉石幽勝四面巒峀之入矚 者無不崢嶸可奇但恨所謂黃泉江者水苦不澄耳 臺下有玉鏡潭盤石左右繞之匯而成潭潭深而廣 雄奇不及鳴淵而前後秀崖之四立者甚奇又非百 川洞比也黃泉江者在玉鏡外少許水黃而深余始 聞江名以爲山中有江亦一奇致及至則渾然一澗 水耳因果家欲證其冥府之說目此爲黃泉江而江 之上有古城門蓋新羅時遺跡也而亦指爲地獄門 其前後峨峨拔立者亦加以十王使者牛頭馬面童


子諸名汚仙區亦大矣若使永郞有知必呀然大笑 而歎其混濁之名加之也入地獄門連繞回谿而行 或石或泉無非奇趣廻一洞則又有一洞涉一澗則 又有一澗洞各異奇澗皆殊致始若路窮而緣磎穿 林徑忽復生余終日行未嘗有倦意見泉則坐見奇 石則坐見瀑水見峯巒秀拔者則坐不籌行路之遠 邇日暉之早暮而惟景焉是娛余於是日也最樂時 杜鵑花正爛熳奇禽異鳥乍來乍止千百其聲亦覺 幽興之一倍也峯之異者莫若明鏡臺臺圓而秀形 若竪鏡在黃泉江之上臺側有金砂窟窟緣崖而入


之其中深窅可懼中則石色若金故名之云洞中有 砌礎古跡沙門輩稱國王大闕墟蓋新羅敬順王金 溥降高麗而歸結屋山中以居之者也見石上有刻 曰弓王舊墟弓裔初無入山之蹟而金溥則居此刻 之者何据以名之耶我國人不詳攷據而謬自品題 山川亦慨然矣靈源洞連行水聲中洞中行六七里 始至玉樞臺登其上則靈源一洞皆入几席下而諸 峯之立前者無不奇峭可喜十峯傑拔雲外人立正 南者曰十王峯居十王峯之右而若牛首者曰牛頭 峯牛頭峯之下有狀如馬面者曰馬面峯其餘或若


坐人或若禽獸狀或若屛障劍戟者又羅列後前不 記其幾百數也靈源菴在臺下百許步菴甚淸爽前 對十王峯左右彌勒牛頭諸嶂圍繞之流泉淙淙階 戺下井竈槽臼倂具瀟洒之致棟宇丹雘雖歲久而 明新尙照人目實合面壁入定不可以空之而惜無 一僧守護也余喜菴之靜潔久坐不忍起出所齎午 炊酌泉以飡之留名壁上還下少許登現佛前嶺嶺 峻嵬若揷天上下路皆落葉也葉深幾欲陷膝行者 或匍匐或挽樹備艱以陟而久葉經雨益滑數步或 一趺踰大嶂者二然後至現佛菴菴頹圮有年唯破


梁壞柱橫緣笞中而已余爲之彷徨撫古不能去背 現佛連行積葉中凡五里然後至萬里城下城自地 獄門始而至于此蓋亦新羅城也下城始至松蘿南 棧棧倚絶壁側而望其下窅然百仞許矣人皆恂慄 不自定由棧入松蘿方丈庵栗老入山時處此菴今無僧而新 構極爽朗坐其中令人飄然有遺世之想余至此悅 其瀟洒久坐不起同行者强挽始動然心猶悵然庵 前有小井淸冽可食飮之舌本覺津津有香氣古者 謂是甘露水云聞望高臺距菴不遐故欲登之僧曰 內山之危惟望高爲最望高之役名雖五里而用十


里力然後可上且日將斜不可以抵正陽奈何余疑 其瞞也不聽與衆人皆作是行也松輿已置之萬里 城故竟夕徒步或捫苔崖或踰崩査纔涉一險則又 有一險盡日行石磴中一里人皆六七憇然猶喘仆 不自振余則脚力已竭且僵且坐自余入山以來第 一險也連攀援傑崖而上者六七里始到第一鐵鎖 崖忽落如削其下仍爲谷扶鎖而下數百步又有峻 壁截立躋壁直上又有第二鐵鎖由鐵鎖直上最高 峯又有第三第四鐵鎖凡過四鎖然後始至上臺起 延及禪秀獨登還告余如是而余則至第一鐵鎖上


惴慄不敢上蓋臺高而石滑一跌足則千仞坑也人 稱望高失脚未碎骨而先餓死言其高遠也此言可 謂善形容要非知命君子所冒之地歟還下萬里城 乘輿抵白華菴自城至菴路翳有年柏林交人衣袂 不可以行使數僧前行折枝柯然後輿乃由之遂入 白華菴庵在表訓前而林木扶疎巖泉峻潔飄逸之 致比桂樹庵亦似過之坐令遊客忘去矣菴後有西 山大師碑月沙撰東淮書余爲之拭蘚一讀靑蓮菴 則在白華前岡而未之入遂入表訓仍上正陽寺是 日也天宇淸朗疎雲浮白毗盧諸峯歷亂於夕陽中


或秀白而無滓或蒼灝而無塵或奇崛卓立或峭直 倨肆其狀不可以一二數而彌望玉峯蓮峀淸淑之 氣肅肅焉浮出雲外觀之者眸子不能自定余於是 日浩浩落落豪興欲狂而若舞若翔胸次不得收斂 頓有凌雲氣遊天地之意矣余入山凡百日以臺則 隱身之高妙白雲之軒豁以刹則摩訶之淸幽表訓 之開拓而終莫如歇惺樓坐此樓則高妙之趣軒豁 之象淸幽之致開拓之氣無不具之而金剛全體於 斯畢呈矣且是夕甚淸山僧交賀曰公山緣甚重矣 無山緣雖十日十夜留正陽寺不得一日快晴今公


偶至而天又甚淸此非山緣耶是夕宿樓左小房風 鐸泉槽終夜鏘鏘余詩曰風鐸何時定泉槽盡夜鳴 蓋記實也 二十日曉山月滿窓神爽不能眠起禪秀共登歇惺 樓曉風颼瑟天月明槪毗盧衆香炯然灝氣燦爛乎 天外眞使人目奪神迷余豪興聳溢怳欲起舞禪秀 亦拍手稱奇余謂秀曰嘗見如此月景乎曰未也君 居山而有俗心故十餘年不能見月吾居俗而無俗 心故一至亦見君始厭與吾同行今果何如也秀曰 公決非俗人也今日之觀當屬之第一石氣侵肌令


人寒凜不可留入眠一枕朝陽已亭亭上簾矣驚起 登樓諸山瑞彩亂射朝暉比夕景尤絶佳天逸臺之 觀則益奇以曠矣蓋東人評此山爲白玉巒峀而此 言余恐失眞此山皆石也石古而苔紋被之故白然 謂之玉則豈山之本體也哉然則道峯三角白岳仁 王諸山亦有石與苔紋與白色而不之稱獨稱金剛 何故也道峯三角白岳仁王或有苔紋之斑爛而未 嘗灝白如斯或灝白如斯而一峯一巖而止耳未嘗 全體皆然夫苔紋斑爛而灝白如斯灝白如斯而全 體皆然非金剛而未嘗有焉此金剛之所以甲天下


者也試以正陽所覽諸峯類之毗盧峯崛然獨立有 雄視四嶽之意譬之若天子被冕服坐明堂而纍纍 諸臣從之衆香城秀發而淸英鮮灝而蕭爽如仙人 異士御風乘雲望之無一點烟火氣望高臺如長人 伸臂合掌仰語于天余睹松江歌曲可異焉今果如 之永郞坫高傑崇麗嵬然可敬有似令德宰相揖讓 廟堂之上靑鶴臺瀟洒幽眇若隱君子十王峯森然 竝列如戈戟之峙圭璋之立可望而不可卽此外大 小香爐如大小香爐獅子巖如獅子穴網峯如穴網 皆取形而言也其餘無名號者或連纚而如兄弟或


高撑而如劍槊或抗起而如相爭或俯首而如相揖 或逶迤蜿蜒如龍螭之飛動或峻絶跅弛如虎兕之 隳突或頎然端立如賢士大夫斂衣冠而與人言或 低昂奔放如武夫奮劍瞋目踴躍而角觝橫者縱者 肆者收者拔者凝者孤立者幷峙者馳走者高翔者 其狀奇詭殊絶不可以名物蓋山之集大成者也宜 乎中原人欲生高麗而曩幼時攸聞及金氏記詩非 誣也是朝飯于歇惺早下萬瀑洞往余遊此凡再而 天陰不能盡大觀今日天宇炯澈白雲高飛萬瀑之 神正借余一日晴矣左右千疊奇崖直與雲漢爭高


而中藏無數亂瀑匯而爲淵散而爲谿遇石而爲瀑 得木爲橋而萬瀑口則最多石故最多瀑最多瀑故 噴放之勢澎湃之聲亦最壯飛湍射人爲空中霞雪 洞幽而淸爽氣颼颼逼人衣袂余至之時四月晦際 而杜鵑花始開亦可以知洞之寒矣遂北入圓通洞 路皆懸崖滑壁其下泉與潭也至靑壺潭潭碧瑩若 琉璃左右石色澄白可坐潭在諸石中狀如壼故名 之云龍曲潭在靑壺北少許幽深可丈許而色若鳴 淵潭勢與靑壺大同然左右盤石絶勝瀑水之下噴 于潭者亦勝於靑壺若媲諸八潭則其龜潭之儔乎


自此連行泉石中洞口可坐者甚多不知行路之倦 於是入內圓通菴菴極精幽丹雘粲爛巖崖翠壁間 之藤蘿楓栝蔭翳乎後前水淙淙鳴其間坐庵中怳 然如與仙人遨遊而無一塵埃氣菴後藥師殿結構 深巧金碧眩目蓋亦 光廟願堂也殿壁有知敦寧 大父題名爲之瞻仰愴懷有僧五六人室之而皆面 壁淸演者頗知文字貌亦古寂可愛見有松溪稿者 掛壁余下而看之問焉乃演稿也詩法淸淡有蔬筍 氣余亦作一絶書與之於是乘輿入眞佛洞洞中楓 檜周匝峯巒奇傑重疊而危磴亂泉回複一洞每値


佳處則或坐盤石逍遙而忘倦或臨淸湍倚杖聽水 聲是洞幽湛大勝靈源而余遊之樂亦非昨日比矣 眞佛菴不甚爽朗而幽絶可居惜乎今廢而無僧也 少坐作須彌行仍置輿菴前步入洞中如是十許里 始至須彌菴而自眞佛至須彌皆茂林杉檜也無淸 泉無異石亦無奇峯而枝柯交翳塞路不可以穿入 令一僧持鎌而前且刈且行其攀援之苦不覺神疲 須彌菴廢已有年獸蹄禽跡交亂于佛龕令人躊躇 不忍去由庵右北行百許武始至臺下扶柯援石僅 而至須彌臺臺峻而平可坐坐其上則斷髮純甲楸


池麥坂隱隱皆入指點而臺下有洞洞前後奇峯森 列狀若物形洞側有四巖卽須彌塔也疊疊橫立其 形如累圓餠者凡四處狀皆工巧神異若人之故爲 者余疑造物有無久矣於斯乎快信其必有耳下臺 欲入船菴蓋去臺近而曾聞其佳絶故也表訓僧以 日晩辭甚不欲入余知其瞞辭然不可以强遂諾之 還下圓通設午飯輿下萬瀑洞久坐將向摩訶衍歷 八潭靑龍潭泉石奇邃而潭深綠可鑑黑龍潭可與 靑龍潭伯仲而水光積黑中深不可窺左右石皆滑 人不敢近前琵琶潭不入八潭而狀若琵琶亦有幽


致碧霞潭最奇潭方而大盤石亦曠圓至潭前水霞 噴衣人不能久留洗頭盆余曾聞名今見之則石中 凹而如盆形若此類往往皆在何必洗頭盆而已此 則在萬瀑洞然無甚奇致矣自碧霞潭下右折登普 德窟連由石棧躋攀凡一里始及窟前菴倚絶壁而 下以銅柱承之柱凡十九層望之若矗雲霄而彩棟 翼然其上殿置普德遺像登此窟自不覺心慄脚掉 開軒板而窺之直俯霞雪二潭上殿仍窟構而制甚 精工軒下皆以鐵鎖聯之蓋高麗仁宗爲懷正大師 刱構者而殿左有塔錯以靑石熒煌可奇塔中刻佛


經筆畫精古如活卽仁宗女德寧公主爲仁宗及母 后捨施者也菴有鐵瓦六七蓋古則皆覆鐵瓦而屢 閱灰劫存者若斯而止云爾還下至噴雪潭潭流皆 激石噴波皚皚然若飛雪墜空幽曠雖不及碧霞而 爽逸之趣過之眞珠潭極豪放瀑長而勢壯淵澄而 色朗流沫盪溢穹石濺十步外人面其聲噴薄如雷 其八潭之最乎龜潭潭小而色綠潭前巖如蹲龜狀 故名船潭潭方長如船故亦曰船而二潭皆不甚奇 壯化龍潭宏闊渟滀比龜船稍佳蓋八潭眞珠碧霞 可以作雄而二潭之致亦不同眞珠則以豪碧霞則


以幽眞珠則以奇而碧霞則以曠眞珠譬之若莊周 魯連奮袖放言有凌雲氣騎日月之意碧霞如霍子 孟驂乘儀表儼若而氣像與山岳爭崇可望而不可 狎此二潭之殊致也是夕歸宿于摩訶衍天晴雨霽 景物頗勝於前度矣 二十一日蓐食發摩訶衍越東岡入般若菴洞壑幽 僻可喜而庵廢無僧佛地庵在般若菴南一岡外而 廢久亦如般若楓檜泉石之佳殆可與圓通竝驅然 廢有年矣何爲哉妙吉祥菴只留頹礎廢幾百許年 云平朝至雁門坫久坐然後楡坫僧持輿而至共賀


余逢晴善觀自此乘外山輿下三坫西北緣麓而上 十五里皆茂林叢檜也下輿而步者二里始上萬景 臺臺極崇嵬彌勒峯在靈源望之若可以觸天而於 臺無異兒孫坐此東海直入臺下高城南江麟蹄龍 山等地依依可指而臺甚高人不能安坐夏將仲矣 而杜鵑花猶不吐葩平地暄暖而臺常有風余至時 幸無風伴僧皆賀及將下也飄風大起若將捲人而 翔也遂西下步至下內院菴院一作源今弛頹如須彌而 泉與石皆佳左右諸峯蒼白相參絶境也坐菴前溪 石出箱中飯飯之仍登中內院院一作源自下內院五里


行皆石磴崩査路絶高而險菴在最高處庵三面皆 石而一面滄海蕩潏奠石爲宇故庭廚中皆有橫石 菴後彌勒餘巖錯落羅立戈戟如也菴奧而闊通而 幽丹碧亦煥爛照林蘊藉之致却遜內圓通一頭而 若居深而能曠眺處高而能幽賞恐爲金剛中第一 壯覿也壁有淸虛芙蓉兩禪師詩二師亦曾居之云 此庵絶宜參禪習靜而今空無僧蓋庚辛不稔沙彌 皆循應器之乞內山如靈源松蘿外山如中內院者 倂爲鳥鼠之窟宅豈名山之運有慘舒而然歟自下 內院還下眞見性洞或涉澗或躋石或披積葉至眞


見性臺而皆然陟臺則前望露積峯左右有怒瀑亂 墜可奇臺下鳴泉泠泠蓋隱身臺之流亞也臺下有 菴曰眞見性菴殊無淸爽之趣而廢弛亦有年余少 坐而返下九淵洞望瀑布瀑勢高壯幾十許丈狀若 倒虹噴薄之響可使人眩轉至船潭少坐潭色靑澄 炯然與天光相照而夕陽啼鳥足令遊客忘歸潭勝 於內船潭而人弗之知恨不置之八潭中也輿入外 般若庵軒豁可宅而頹廢幾無異內般若由般若右 登明寂菴菴無丹雘而幽寂殆與地藏彌陀抗而魯 陵時刱之云有經僧道定者居之淳敦可語案積楞


圓諸典而焚香淸坐與余一絶余和贈而歸返楡坫 坐山暎樓夕飯仍宿興盛庵瀟洒有幽致院廚皆極 淸寂泉浙浙鳴墻下使人爽然息塵想蓋延齡君施 菴也宏休者面壁僧也貌古寂行年八十猶背誦法 華經不錯一字休之法祖與白軒相相知得其一絶 出示余求韻語余亦强應之是夕道定亦來宿平康 釋至禪后谿之智僊也曾與余識亦住此菴終夜話 山水間以吟詠足以忘眠也 二十二日飯于菴早發踰成佛嶺登佛頂臺路有朽 木橋下臨千萬仞余爲之心讋登臺則斜眺聲聞洞


望十二瀑而爽鬆之致稍遜隱身特眼界開豁耳自 臺東下博達串嶺路高直如懸危石在在相積沙彌 輩擔空輿猶不能接跡余則喘仆而已下嶺纔五里 許而路削而高故後行者如履前行者肩蜀道之難 亦何以加此哉嶺中有風穴臺兩巖中開如窟人立 臺前則風呀然生其中投木葉則捲之還出風穴之 說信非杜撰矣高城人曾有諗余者曰嶺東多惡風 若塞風穴臺可以少安此言雖似戲論亦可謂不甚 悖謬矣嶺盡經松林窟巨石橫開成大窟中深廣可 坐百人窟中置床安羅漢六七十窟左有小菴菴甚


淸朗泉石有致左右楓林翛翛二老僧松食以居而 貌寂可悅洒然覺有仙逸之趣外圓通菴在松林窟 一里外庵處博達孝養之間登博達俯之如入地下 及到菴却爽豁軒敞菴小而精亦有幽意余不覺久 坐仍設午食肩輿至孝養串串無石無木而高峻特 甚故上下之勞比博達尤險登者少躋還却岡峻難 以依足且無木石故益難攀援前後十里無一泉故 倦渴者亦不得飮水聞之輿人之誦蓋以二串爲東 國第一嶺云下嶺至瀑泉洞覽楊老書蓬萊島及三 五七言詩筆畫森颯凜凜與怒瀑爭奇甚可壯也白


石頗幽勝而泉流亦宜濯纓送藍輿于鉢淵寺而余 獨久坐石上仍與鉢淵僧三眼及禪秀杖登不思議 庵石磴甚危峻無異中內院之勞入最上峯菴門始 見杉木蕭森而水活活繞之亦有盤石甚佳左右峯 巒入矚者皆奇崛彩雲峯集仙峯靑鶴峯桂樹臺尤 絶特秀傑外山中奇峯也坐菴斜臨東海可以觀日 月出菴寂而深一老僧住之余到此不覺塵念之頓 釋爾還下至瀑布菴鳴瀑濺濺走階戺下楓柏扶疎 繞之而庵特淸遠爽塏軒高而涼宜夏惜無一僧守 之也下坐瀑布石上令僧馳瀑僧三四人皆解衣坐


瀑上隨瀑而下驟閃倐如奔電亦足以一矚而奇賞 稍不及嶺人之馳雪余一寓目而罷之三眼爲余言 馳瀑之害鉢淵僧多夭者以此云其言亦㦖惻矣入 鉢淵寺宿于東禪堂寺後有眞標律師墓碑余爲之 拭苔一讀 二十三日蓐食出寺至鉢淵少坐盤石平滑如琉璃 而瀑流匯爲小淵淵形圓而深狀若鉢盂故名之云 而水石淸絶可喜自此連行平田中二十里至新溪 寺寺臨平谷中頗爽豁而所據太野無幽曠之致有 古塔在庭前卽敬順王所施也寺本敬順願寺而中


廢往丁酉復刱云入寺少憇御筍輿入玉流洞洞口 叢楓亂石或溪或岡如是者里二十而後始至玉流 洞自入洞中峯巒皆奇峭蒼古其詭特灝白之狀幾 無異內山諸嶂而若具物形露奇態紆回一谷之口 亦內山所未有也自余出外山終日不見異峯或涉 茂林或越斷麓如玉工出瑤圃而之燕石之肆也今 至此不覺踴躍神聳其猶採玉者之入藍田乎洞石 平滑色白可鑑而中爲澄潭潭上淸瀑下瀉色潔如 玉潭深而淸炯無瑕余臥石上良久不起蓋金剛諸 泉石惟萬瀑八潭爲最然萬瀑則太多石故水不能


浻澈少蕭散之意八潭體小而氣像不弘壯玉流則 不然多石而又能浻澈有蕭散之意而具弘壯之像 其泉石之冠乎於是停輿置洞上步入九龍洞路皆 懸崖絶壁下臨無際或扶臥木而膝行或捫積蘿而 匍匐新溪僧由此路可云熟矣而喘汗十步一僵余 之倦疲則固也至初鐵索上脫長衣與冠扶鎖戰慄 幾墜而僅免蓋扶鎖者凡二處無鎖而懸索樹根挽 索而下者又三處如是行二十里始及九龍淵上其 跋涉險阻之艱難殆不可以一二記然自玉流至九 龍峯愈入而愈奇秀石愈往而愈詭絶崖瀑之高懸


噴激可與十二瀑抗者不少泉潭之泓停淸幽可與 八潭百川爭雄者亦甚多若九蘢瀑則倒垂之高噴 放之奇在金剛殆無其匹非但金剛無其匹在朝鮮 在中國亦殆無其匹則儘乎九龍爲金剛第一險而 亦且爲金剛第一奇也洞中峯巒皆石峯也高峻若 揷天而中忽少凹白瀑自凹處橫垂坐其下仰之嵬 截渺茫而瀑勢仍空下落若雲漢之墜天其高殆不 知幾十丈其聲洶洶渤渤如滄海之橫飛其色皎白 如雪勢甚豪壯其流也不依峯不墜空氣像軒豁可 畏此瀑之大略也瀑下而爲淵而淵深不知幾仞蒼


黑不可臨淵底石皆滑如脂故人欲臨淵則輒沒焉 古稱淵中有龍遊人喧笑其上必爲風雨以威之余 至之日極晴而坐未久雲氣忽作天𩃣𩃣欲雨余大 懼返杖出洞歷觀懷川宋相八大字匍匐出玉流洞 出洞而雲氣忽散亦一奇也坐石上爲午飯還到新 溪寺設夕飯飯已輿上宗仁菴宿焉僧擧遐居之而 頗涉經敎弟子亦不鮮余終宵話禪亦各爲一詩相 贈菴在新溪西南最高處而新構棟楹亦瀟洒可喜 坐前樓則直臨七星峯海金剛眼界爽豁有遐致余 大喜其淸絶與遐公約匡山之期遐語余曰九龍之


遊有三難雨則難行雲霧路濕則難行路塞人久不 行則難行今公之遊天日淸甚不雨不雲霧幸而又 遊者數來往不路塞以三難爲三易公遊可謂奇矣 余曰人不見九龍淵不可謂丈夫而天下之危險亦 莫九龍淵若也人苟一見雖日撻而求其再入不入 也遐大笑余曰君見廬山瀑布詩乎遐曰見之與九 龍瀑何如遐曰奇壯等耳但首句曰西登香爐峯南 見瀑布水此則望之而已豈若九龍淵之躬到瀑下 仰望之者哉余頷其言 二十四日早發宗仁菴還下新溪寺設飯東踰極樂


嶺至溫井嶺下入溫井澡浴井水熱如湯初入水溫 甚不可耐井底石亦如煮火浴已高城人已持馬至 矣於是鞚馬快驅出野芳草晴郊亦覺神豁八九日 山中跋涉出山之興頗與向入山時同爽矣百井峯 在五里外而不之入立巖者在溫井嶺中古有遊僧 戒玄者偶入賞之自立巖三十里行見其峯壑奇絶 萬物形皆具故目之曰萬物草其後人無至者故世 不得以知是日余欲入覽而僧徒力沮之且聞其遠 且險故倦不往也是役也余之有餘恨者毗盧峯內 九蘢百塔洞九井峯而毗盧則路塞九龍則雪猶積


故不能之百塔在靈源跬步而日暮未果也九井峯 自鉢淵寺西登五六十里然後可上云故遠未能上 也然秋以爲期楓岳本色一番周覽則前之未償後 可償矣歷養珍驛雲田村桂月村白峴入西門登海 山亭還眄金剛則十日登陟者皆輸一檻前而蒼翠 鬱蔥之氣曖然滿目矣遂入挾仙堂拜庭闈與二兄 道山中之奇人皆吐津欲倒徐君尤恨其不能偕也 禪秀辭去爲詠一律書其扇贈之歸數日始控筆記 游方顚末以爲後來臥遊之資而辭拙且陋無以展 萬一云爾

三日浦諸勝記[编辑]

湖之中有島焉亭其上而爲四仙亭憑檻以嘯傲則 湖之變態烟雲鳥魚之樂森然在目矣若使周子居 登此亭吾恐鄙吝之萌先叔度而消斯亭也其境中 之黃憲氏乎 夢泉寺在浦北深處開寺門則一面淸湖演漾松林 中四仙亭最縹緲出雲此寺之勝也古未有泉有僧 夢而後始泉故曰夢泉云 由寺東而陟其麓有巨巖相對磈礨中開爲門戶狀 人可以出入之故名門巖坐此則三日全面皆入膝


下滄海盪潏接天最宜觀日月出 自舞仙東北折田中有微徑徑入于高處徑盡而有 堂瀟洒入雲竹蘺茅簷淸泉㶁㶁其下蓋亦別界也 優婆淨洽者家之臥堂而眺之大海浩浩入望而四 仙舞仙丹書諸島嶼縈洄可奇是堂也蓋幽而能豁 高曠而岑寂 萬景臺最高在浦西而登者由陸焉登則浦之萬景 無遺觀而稍野蓬萊題名及小詩刻之臺下書法蜿 蜿動人可與蛟龍爭勢此老筆力至此益見其神活 非與造化謀者不能如是飛字之六丁收拾豈誣也


獅子巖亦在浦中狀奇崛若蹲獅可畏俗士之舟于 浦者比肩而汝獅何不喝回也龜巖亦浦中如龜者 巖也

再入楓岳記[编辑]

八月庚午蓐食發從我者高人辛後益朴文芳秣于 稤庫村輿于百川橋越狗嶺憇尼臺晡時入楡坫山 映左右黃赤眩人秋景勝春不待言而知楓岳之名 有以夫緇徒競使余留大寺而余憎俗僧敗意夕次 于興盛菴老僧宏休相迎歡喜休年七十有五而日 看法華終日不出戶爲學之猛在靑衿亦鮮覿可警


也已夜與余話其奇古可聽 辛未雨終朝使我不能發諸山蒼赤爭出雲霧中晴 景固佳而陰亦不易得雨後步上山暎樓溪水添流 鳴瀨甚壯恨不探九龍以此時也登明寂菴訪道定 不遇坐久悵吟忽遇經僧普仁仁通川釋也於經甚 博與之語無滯礙携下所宿菴夜久談論而罷 壬申曉起天不片雲月自孤懸獨起步庭中有爽然 興朝發登隱身臺以觀瀑瀑得雨而壯九井日月諸 峯競奇聲聞洞中楓紅點綴之俯望東海檣颿可數 往者之來不如也水坫內外高故楓已凋無可奇而


自李許臺而下楓樹連環而水光照紅人行絳錦步 障奇甚奇甚妙吉祥少憇摩訶衍午炊雲物淸曠諸 峯競出蒼赤略八潭坐萬瀑洞吟詩秋水淸甚楓紅 暎人衣香鑪諸嶂益奇入表訓寺坐山暎樓寺已構 五房緇流之力儘可壯也遂登天逸臺千峯盡紅落 照輝映使人忘歸歇惺樓之觀尤絶特衆香城雨後 益淸爽粧以紅林飾以紫樹比往者來不啻高百層 也余惟楓岳固奇其楓而若楓而止便少味有杉柏 間之故益鮮麗靑者紅者黃者曜夕陽而潤澤也是 夜宿正陽寺夜登樓諸山皓白故不月而朗曉又登


樓觀月上月下諸山益奇 癸酉朝與正陽僧同登法幢閱所謂大藏經者經積 幾數百許而經不知幾千仍上開心臺路廢久荆棘 交之使僧持鎌斬刈之而後乃行臺最高內山諸峯 無不現前眼界夷闊無一景逃目蘊藉幽妙當數正 陽矣卽高華曠爽使人氣快指無得先開心屈恨少 深奧耳踰普賢坫下圓通自圓步步十里入船菴菴 在衆香絶頂其徑也皆奇泉石使余屢坐徑之高處 傑壁也滑難以足故梯以枯木緣于壁罅如是數十 步壁盡滑無罅木難承又援葡萄蔓縈紆之履木蔓


動躋者戰慄其下千萬仞也有飛瀑橫倒望若銀虹 蓋余生平所經第一危也路窮而菴庵特奇絶前後 諸峯奇詭具百物形坐于庵長瀑十百丈從階戺下 垂爲晴日霆雷內山菴當以此甲之還圓通午炊有 僧妙惠可與語還下萬瀑歷表訓觀三佛菴刻佛坐 鳴淵上觀淵登安養菴菴頗高前對諸奇峯爽朗可 喜余久坐不忍舍山僧以日入趣遂下彌陀菴是夕 宿地藏菴菴中多蟲終夜不能寐 甲戌早發入百川洞登玉鏡臺楓色正佳山水紅翠 正欲入靈源而歸期束人未能遂坐黃泉江悵望而


回回輿上靑蓮菴菴在白華右峯高處平望香衆城 如几案諸峯入矚者無不奇比正陽境界少窄然當 以靑蓮爲少正陽坐表訓寺樓少憇以天有雨意略 萬瀑諸潭直至摩訶衍設午炊楓葉尙未衰可愛踰 外山樹木叢蔚天氣陰翳譬之去金玉之圃而入樲 棘之園意忽忽不樂也還至船淵雨坐吟詠入楡坫 寺宿于興盛菴 乙亥曉而雨終日霏霏冒雨乘輿至百川橋縣人鞴 馬以俟自此而馬雨中入稤庫村沽酒飮之未時入 高城雨尙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