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校注 (四部叢刊本)/後跋
戰國策校注 後跋 宋 鮑彪 校注 元 吳師道 重校 景江南圖書館藏元至正刊本
|
李文叔書戰國䇿後
戰國䇿所載大抵皆縱横捭闔譎誑相輕傾奪之
也其事淺陋不足道然而人讀之則必向其之工
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辭之勝移之而已且夀考安樂
富貴尊榮顯名愛好便利得意者天下之所欲也然
激而射之或將以致人之憂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
損亡利失意者天下之所惡也然動而竭之或將以
導人之樂至于以下求小以髙求大縱之以陽閉之
以隂無非㣲妙難知之情雖辨士抵掌而論之猶恐
不白今寓之文字不過一二言語未必及而意已隐
然見乎其中矣由是言之則為是者非難而載是
為不易得也嗚呼使秦漢而後復有為是者必
無能載之者矣雖然此豈獨人力哉盖自夏商積制
作以至于周而文物大備當其盛時朝廷宗廟之上
蠻貃窮服之外其禮樂制度條施目設而威儀文章
可著之簡冊者至三千數此聖人文章之實也及周
道衰寖滛陵遲幽厲承之于是大壊然其文章所從
來既逺故根本雖伐而氣𦦨未易熄也于是浮而
散之鍾于談舌而著於言語此莊周屈原孫武韓非
商鞅與夫儀秦之徒所以雖不深祖吾聖人之道而
所著書文辭駸駸乎上薄六經而下絶来丗者豈數
人之力也哉今戰國䇿宜有善本傳於丗而舛錯不
可疾讀意天下之于至寳常不欲使人易得故余不
復竄定而其完篇皆以丹圜其上云
王𮗜題戰國䇿
戰國䇿三十三篇劉向為之序丗乆不𫝊治平𥘉始
得錢唐顔氏印本讀之愛其文辭之辯愽而字句脫
誤尤失其真丁未嵗予在京師因借館閣諸公家蔵
數本參校之盖十正其六七凡諸本之不載者雜見
於史記他書然不敢輙為改易仍從其盖慎之也
當戰國之時強者務并吞弱者患不能守天下方爭
於戰勝攻取馳之士因得以其取合時君其要
皆主於利言之合從連衡變詐百出然自春秋之後
以迄于秦二百餘年興亡成敗之迹粗見於是矣雖
非義理之所存而辨麗横肆亦文辭之最學者所不
宜廢也㑹有求予本以開板者因以授之使廣其傳
庻㡬證前本之失云清源王𮗜題
孫元忠書閣本戰國䇿後
臣自元祐元年十二月入館即取曽鞏三次所校定
本及蘇頌錢藻等不足本又借劉敞手校書肆印賣
本參攷比鞏所校𥙷去是正凡三百五十四字八年
再用諸本及集賢院新本校又得一百九十六字共
五百五十籖遂為定本可以修寫黄本入秘閣集賢
本最脫漏然亦間得一兩字癸酉嵗臣朴校定
右十一月十六日書閤本後 孫元忠
孫元忠記劉原父語
此書舛誤特多率一歳再三讀略以意屬之而已比
劉原父云吾老當得定本正之否耶〈以上皆依姚本〉右戰國
䇿隋經籍志三十四卷劉向録髙誘註止二十一卷
漢京兆君延篤論一卷唐藝文志劉向所録已闕二
卷髙誘註乃増十一卷延叔堅之論尚存今丗所傳
三十三卷崇文緫目髙誘註八篇今十篇第一第五
闕前八卷後三十二三十三通有十篇武安君事在
中山卷末不知所謂叔堅之論今他書時見一二
本有未經曽南豐校定者舛誤尤不可讀南豐所校
乃今所行都下建陽刾本皆祖南豐互有失得余頃
於㑹稽得孫元忠所校於其族子慤殊爲踈略後再
扣之復出一本有元忠䟦并標出錢劉諸公手校字
比前本雖加詳然不能無疑焉如用埊𢘗字皆武后
字恐唐人傳寫相承如此諸公校書改用此字殊所
不解竇苹作唐史釋音釋武后字内埊字云古字見
戰國䇿不知何所據云然然坔乃古地字又埊字見
亢倉子鶡冠子或有自來至於𢘗字亦豈出於古歟
幽州僧行均韻訓詁以此二字皆古文豈别有所見
耶孫云五百五十籖數字雖過之然間有謬誤似
非元書也括蒼所刋因無甚増損余萃諸本校定
離次之緫四百八十餘條太史公所採九十餘條其
事異者止五六條太史公用字毎篇間有異者或見
於他書可以是正悉註於旁辨灓水之為漬水案字
之為語助與夫不題校人并題續註者皆余所益也
正文遺逸如司馬貞引馬犯謂周君徐廣引韓兵入
西周李善引吕不𮧯言周三十七王歐陽詢引蘇秦
謂元戎以鐵為矢史記正義碣石九門本有宫室以
居春秋後語武靈王游大陵夢處女鼓瑟之𩔖畧可
見者如此今本所無也至如張儀惠王乃韓非𥘉
見秦厲憐王引詩乃韓嬰外傳後人不可得而質矣
秦古書見於丗者無㡬而予居窮郷無書可檢閱訪
春秋後語數年方得之然不為無𥙷尚覬愽採老得
定本無劉公之遺恨紹興丙寅中秋剡川姚宏伯聲
父題
頃嵗予辨正鮑彪戰國䇿註讀吕子大事記引剡
川姚宏知其亦註是書考近時諸家書錄皆不載
則丗罕有蓄者後得於一士人家卷末載李文
叔王𮗜孫朴劉敞語其自序云甞得本於孫朴之
子慤朴元祐𥘉在館中取南豐曾鞏本參以蘇頌
錢藻劉敞所傳併集賢院新本上標錢劉校字而
姚又會稡諸本定之每篇有異及他書可正者悉
註于下因髙誘註間有増續簡質謹重深得古人
論撰之意大與鮑氏率意竄改者不同又云訪得
春秋後語不爲無𥙷盖𣈆孔衍所著者今尤不可
得尚頼此而見其一二詎可廢邪攷其書成當紹
興丙寅而鮑註出丁卯實同時鮑能分次章條詳
述註讀者眩於浮文徃徃喜稱道之而姚氏殆
絶無足怪也宏字令聲今題伯聲甫待制舜眀廷
輝之子爲删定官忤秦檜死大理獄弟寛令威憲
令則皆顯于時其人尤當傳也余所得本背𥿄有
寳慶字已百餘年物時有碎爛處既㩀以校鮑誤
因序其于此異時當廣傳寫使學者猶及見前
軰典則可仰可慕云至順四年癸酉七月呉師道
識
右戰國䇿隋經籍志三十四卷劉向録髙誘註止二
十卷漢亰兆尹延篤論一卷唐蓺文志劉向録已闕
二卷髙誘註乃增十一卷延篤論時尚存今所傳三
十三卷崇文緫目髙誘註八篇印本存者有十篇武
安君事在中山卷末不詳所謂延篤論今亡矣其未
曾經曾南豐校定者舛誤尤不可讀其浙建原小本
刋行者皆南豐所校本也括蒼耿氏所刋鹵莾尤甚
宣和間得館中孫固孫𮗜錢藻曽鞏劉敞蘇頌集賢
院共七本晚得以道本並校之所得十二焉如用
埊𢘗字皆武后字恐唐人相承如此諸公校書改用
此字殊不可觧竇苹作唐書釋武后用埊字云古字
字見戰國䇿不知何所㩀而云然坔乃古地字又埊
字見亢倉子鶡冠子或有自來至於𢘗字幽州僧行
均作切韻訓詁以此二字云古文豈别有所見邪太
史公所採九十三事内不同者五韓非子十五事
𫟍六事新序九事呂氏春秋一事韓詩外傳一事皇
甫謐髙士傳三事越絶書記李園一事甚異如正文
遺逸引戰國䇿者司馬貞索𨼆五事〈豫讓擊㐮子之衣衣盡血吕不〉
〈𮧯言周凡三十七王白圭為中山将亡六城還㧞中山馬犯謂周君馬犯謂梁王云王病愈作癒字〉廣
韻七事〈晋有大夫芬質音撫文切羊千者著書𩔰名安陵尹雍門周中大夫藍諸晋有亥唐趙有〉
〈大夫㡽賈音肇訓門也斉威王時有左執法公旗蕃〉玉篇一事〈𩦸俛而噴鼓鼻也〉太平
御覧二事〈涸若耶以取銅破𢘗山而出錫廊廟之椽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元
和姓纂一事〈引風俗通云晋大夫芸賢〉春秋後語二事〈趙武靈王遊大陵夢〉
〈處女鼓瑟平原君躄者注云躄挛跛之名〉後漢地理志一事〈東城九門注云碣石山在〉
〈縣界〉後漢苐八賛一事〈廉頗為人勇鷙而好士〉藝文𩔖聚一事〈蘇秦〉
〈為楚合從元戎以鉄為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北堂書鈔一事〈楚人以弱弓徵繳加〉
〈歸鴈之上者〉徐廣注史記一事〈韓兵入西周令成君辨秦求救〉張守莭
正義一事〈碣石九門本有宫室以居〉戰國䇿一事〈羅尚見秦王曰秦四塞之〉
〈險利於守不利於𢧐〉李善注文選一事〈蘇秦孟甞君曰秦四塞之囯髙誘注云四靣〉
〈有山関之固故曰四塞之囯也〉皆今本所無也至如張儀惠王乃
韓非子𥘉見秦書厲憐王引詩乃韓詩外傳既無古
書可以考證苐嘆息而已某以所聞見以為集注𥙷
髙誘之亡云上章執徐仲冬朔日㑹稽姚寛書
右此序題姚寛撰有手寫附于姚註本者文皆與
宏序同特䟽列逸文加詳考其嵗月則在後乃知
姚氏兄弟皆甞用意此書寛所註者今未之見不
知視宏又何如也因全錄著之左方以俟愽考者
呉師道識
劉勰文心雕龍云從横之世史職猶存秦并七王而
戰國有䇿盖錄而不叙故即簡為名也
劉知㡬史通云從横互𧺫力𢧐爭雄秦兼天下而著
𢧐國䇿其篇有東西二周秦楚燕齊三𣈆宋衛中山
合十二國分為三十三卷夫謂之䇿者盖錄而不序
故即簡以為名或云漢代劉向以𢧐國游士為之䇿
謀因謂之𢧐國䇿至孔衍又以䇿所書未為盡善乃
引太史公所記參其要删彼二家聚為一錄號春秋
後語除二周及宋衛中山其所留者七國而已始自
秦孝公終於楚漢之際比於春秋亦盡二百餘年始
衍撰春秋時國語復撰春秋後語勒成二書各為十
卷今行于丗惟後語存焉又云左傳後經傳不作于
是文籍唯有𢧐國䇿及太史公書而已至晉著作郎
魯國樂資乃追述二史撰為春秋後傳其書始以周
貞王續前傳魯哀公後至王赧入秦文王之周終
至二丗之㓕合成三十卷
括蒼刋本序
余至括蒼之明年嵗豐訟簡頗有文字之暇於是用
諸郡例鏤書以恵學者念戰國䇿未有板本乃取家
所蔵刋焉是書訛舛為多自曽南豐已云疑其不
可考者今㩀所藏且用先軰數家本參定以俟後之
君子而已昔𡊮恱之還都止齎𢧐國䇿曰天下要惟
此書而李𫞐從秦宓借𢧐國䇿宓曰戰國從横用之
何為盖學者好惡之不侔如此夫是非取舎要當考
合乎聖人之道以自擇要之此先秦古書其叙事之
備太史公取以著史記而文辭髙古子長實取法焉
學者下可不家有而日誦之故余刋書以是為首云
紹興四年十月魯人耿延禧百順書
右修職郎司理參軍馬陞校勘
右迪功郎兖州學教授趙渙校勘
左朝散郎通判軍州事崔耀卿
龍圖閣直學士左朝奉大夫知軍州事耿延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