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承政院日記/仁祖/十一年/五月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四月 五月 六月

4月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辰時,日暈,暈上有背,色內赤外靑。自巳時至未時,日暈。內下日記

4月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申時,下雨。

○辰時,日暈兩珥。午時,日暈。內下日記

4月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春信使朴𥶇。

○辰時,乃霽。內下日記

4月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無事。內下日記

4月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武科二所罷場。內下日記

4月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卯時,白雲一道如氣,自艮方直指巽方,長竟天,廣尺許,良久乃滅。日暈兩珥。自辰時至酉時,日暈。夜一二更,月暈。內下日記

○義禁府啓曰,以鄭忠信定配單子,傳曰,有病之人,何以定配於病鄕耶事,下敎矣。載寧,乃有山城守禦之處,故定配於此地矣。今承聖敎,改定配之意,敢啓。傳曰,知道。《禁府謄錄》

4月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國忌。

○下直,公淸兵使黃溭。

○申時,灑雨,夜來下雨。內下日記

4月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寅時,下雨。內下日記

4月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終日西風大作。內下日記

○有政。

○吏批,以蔡裕後爲吏曹正郞,鄭太和爲吏曹佐郞,沈演爲校理。《玉堂日記》

4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朱溫萬戶安崇。內下日記

○謝恩,校理沈演。《玉堂日記》

4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平兵副元帥狀啓,孔、耿賊船一半,下陸於獐子島,而與奴相通,情跡顯然事。

○夜一更至四更,月暈。內下日記

○謝恩,修撰李命雄。

4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卯時,日有重暈,內暈有兩珥,暈上有冠,色內赤外靑。自辰時至未時,日暈。內下日記

○平安監司書目,奏請使三行次,船五隻,石多山到泊辭緣事。

○政院啓曰,回還奏請使行次,江上搜檢御使,取稟。傳曰,本道都事,催促下送,使之搜檢。又啓曰,命下矣。都事崔時遇時未謝恩署經云,牌招肅拜,兩司城上所,亦爲命招,當日內署經爲之,何如?傳曰,允。

○奏請使書目,臣等一行,奉誥命勅書,本月初九日,到泊石多山辭緣事。追崇朝報

4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巳午時,日暈。酉時,重暈,內暈有兩珥,外暈上有背,色內赤外靑。內下日記

○有政。

○吏批,以沈之源爲執義,閔應亨爲副應敎,辛啓榮爲副校理。《玉堂日記》

○禮曹啓曰,回還奏請使齎奉誥勅而出來,前頭迎勅吉日,問諸日官,則本月三十日卯時爲最吉云,而其日適是文武科放榜之日,放榜則平吉日,亦似無妨,以二十七日進定,而迎勅則以三十日定行,使臣處下諭,何如?啓。依所啓施行。

○奏請使先來,前縣監洪仁傑,譯官金敬信,今加通政,副司果柳鵬壽,前萬戶李安貧,今加折衝。追崇朝報

4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淸北防禦使林慶業狀啓,孔、耿追捕事,率兵進薄云云事。

○自昧爽至辰時,沈霧。申時,日暈。內下日記

○謝恩,副校理辛啓榮。《玉堂日記》

○奏請使書目,見輕,本道待罪事。追崇朝報

4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申時酉時,日暈。內下日記

4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以奏請使待罪書狀。傳曰,勿待罪事,回諭。

○備忘記,觀奏請使洪靌等狀啓,則監司閔□□等所爲,殊極痛駭,閔□□姑先從重推考,朴守弘、洪乃範等,竝爲拿鞫定罪。

○府啓,人君礪世之大柄,在於賞罰之信必耳。罰不當其罪,則有罪者網漏,賞不當其功,無功者濫受,均之二者,皆爲亂亡之道也。林碩幹、邊潝之罪,尙未停當,則今日之罰,不可謂必矣。先來軍官、譯官,皆受其加,則今日之賞,可謂濫矣。今玆奏請之得請,實聖上追孝盡誠之效也。使臣奉旨周旋之力也,軍官、譯官,有何可賞之功乎?設以越海艱險跋涉先來之勞爲功,則此皆渠輩職分內事,豈可遽有堂上重加乎?名器之不惜如此,仕路之混雜如此,人君之失其大柄又如此,貂盡狗續之譏,不幸而近之矣。請還受[收]奏請使軍官、譯官等加資之命。

○答曰,今此追封之典,廷臣雖以爲不關,於我一家,則莫大之慶也。且先來者受賞,自前有例,人子之情,不忍廢棄前規也。

○禮曹啓曰,迎誥勅吉日,已爲擇定啓下。應行節目儀註,當爲磨鍊入啓,而第惟聖躬,久在調攝之中,玉候迄未復常,若行郊外親迎之擧,則其間禮數繁縟,恐未免有傷之虞。自前迎勅時,有百官出迎於郊外,而自上於闕門內,祗迎行禮之例,臣等不任區區憂慮,敢此仰稟。傳曰,當親往郊外行禮,勿爲煩稟。追崇朝報

4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政院啓曰,傳曰,贓吏女子,當直上言,捧入,有前例乎?問于承旨事,傳敎矣。高用厚女子上言,似涉猥濫,故院中固知捧入之未安,而凡當直上言,則禁府堂上完議可否,然後都事呈于政院,王獄體面甚重,故敢爲捧入矣。贓吏女子上言,捧入前例有無,則臣實未及詳察,致勤下敎,不勝惶恐之至,其公事還出給,何如?傳曰,依啓。禁府堂上,竝爲推考。《禁府謄錄》

○禮曹啓曰,上年十二月初三日本曹啓辭節該,大王宗號旣定,則宜有進冊改題主之擧,但念縟禮之行,未及半年,又上冊寶,事涉煩瀆,姑待皇朝賜諡出來後,一時擧行云,而今則諡典幸降,皇恩渙渥,改題主之擧,不容延緩。焚黃祭日,一竝擧行,似爲宜當,而上冊寶,乃是莫重之縟禮,必以吉服將事,等待大行仁穆王后禫後擧行,亦似宜當,而臣曹不敢擅便,議大臣定奪,何如?傳曰,依啓。

○禮曹啓曰,臣等就考《五禮儀》賜諡儀,則有殿下受誥命,以授近侍,置於靈座前云,而今此節目,則有異於前。殿下受誥命行禮後,奉置於自內,而別擇日,遣內[官]奉進于崇恩殿,依禮文,設行焚黃祭,似爲宜當,而事係新典,議大臣定奪,何如?傳曰,允。

○府啓,人君礪世之大柄,在於信賞必罰,罰不當其罪,則有罪者網漏,賞不當其功,則無功者濫受,均之二者,皆爲亂亡之道也。今此先來軍官、譯官,非如自北京跋涉驅馳而來者也。使臣到泊我境,先爲馳啓之後,始爲來到,其五六日先來行役,有可酬之勞乎?請還受[收]軍官、譯官輩加資之命,大司憲鄭蘊,持平尹孝永,竝引嫌而退。在前先來之受賞者,蓋以使臣竣事,在北京之日,先送譯官輩,罔晝夜驅馳來報之故也。今則不然,使臣到泊我境,先爲馳啓之後,先來譯官,始爲來到,則實無可酬之勞,前例有無,不足論也。改正之請,誠爲得體,別無可避之嫌,請竝命出仕。答曰,已諭。出仕事,依啓。追崇朝報

○未時,日暈。

4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淸北防禦使林慶業狀啓,天兵與孔、耿賊進戰,圍賊數匝,我軍亦爲放砲,戰聲震天地,都督大喜,大槪,賊兵勢屈云云事。內下日記

○府前啓,先來軍官輩,賞加改正事。追崇朝報

4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終日大風。內下日記

○有政。

○吏批,以李命雄爲獻納,李尙質、鄭雷卿爲修撰。《玉堂日記》

○昌慶宮修理所啓曰,通明殿蓋瓦,當在數日之內,而靑瓦性不堅固,不可以車馬運致,暫借訓鍊都監之軍,排立替傳,則似爲便當。且由曜金門,直抵役所,道路亦爲便近,依此爲之,何如?傳曰,事勢如此,則依啓辭爲之,而令都監量給糧饌。《訓局謄錄》

○備邊司啓曰,誥命已下,當有謝恩之行,而奏請、謝恩、節使三起使臣,一時入去,則天朝必厭於館接,欲待明年,則殊無感激皇恩之意,二者俱涉未妥。臣等之意,奏請使,稱謝恩兼奏請,而副使兼節使,通作一起之行,似爲便當。誥謝恩,例爲議政府結銜,而韓仁及,秩在從二品,在前或有陞秩以送之時,而事係恩命,唯在上裁。傳曰,韓仁及,超資以送,似爲過當,今番罷格結銜,可也。

○奏請使書目,賊船壓境,久留濱海,事極可慮,不得已奉誥勅,前進江西、平壤等地,以待朝廷分付辭緣事。

○左參贊望,洪靌、姜碩期、沈器遠。

○刑曹參判望,李安訥、金光炫、吳竣。

○掌苑提調,金慶徵、李安訥、李尙吉。

○傳曰,掌苑提調,洪靌除授。

○左參贊朴東善,右參贊洪靌。追崇朝報

4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四五更,月暈。內下日記

○謝恩,修撰鄭雷卿。《玉堂日記》

○執義沈之源啓曰,臣之論執先來軍官輩賞加者,恐殿下施賞之不中也,而殿下以不亦薄乎爲敎,臣之所失尤大。請命罷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持平尹孝永啓曰,先來軍官等,別無可酬之勞,而濫蒙加資之賞,改正之論,恐其恩典之過重也,而非但不卽快從,反下未安之旨,其失尤大,決不可仍冒。請命罷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大司憲鄭蘊啓曰,賞加改正之論,臣之所發,而聖批以前規爲敎。臣取考兵曹承傳置簿,則癸亥以後奏聞奏請之行,果有先來四人之恩典,臣不勝惶悚,陳情引避矣。然臣之發論,只出於愛惜名器,而前後聖批至嚴且峻,多有不平之氣,有若室怒之色,大聖人中和之發,恐不當如是也。王言一播,四方傳聞,聞之者其孰不致疑於大哉之言也?孤臣論事率爾,致聖上璧瑕之非細,臣之罪戾,視同僚尤大,而再昨早進慕華館試所,仍致感冒,數日伏枕,趨避亦後於同僚,臣之所失,至此極矣。請命罷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追崇朝報

4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巳時,日暈。酉時,日有左珥。夜五更,月暈。內下日記

○有政。

○吏批,以愼天翊爲校理。

○謝恩,修撰李尙質。《玉堂日記》

○禮曹,迎誥勅初度習儀,今日當爲,而兩司專數避嫌,同習儀,以二十三日退行,何如?啓。依所啓施行。追崇朝報

○吏批,以金霱爲掌令,任絖爲弼善。《春坊日記》

4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自卯時至午時,日暈。申時,日暈右珥。內下日記

○以章陵內摘奸單子,傳曰,有頉處察推。

○禮曹啓,自前國有大慶,迎誥勅後,陳賀頒敎,乃是應行節目,而本曹文籍,累經變亂,幾盡散失,若値變常之例,則全無可徵之方冊。今此誥勅之降,只取考《五禮儀禮典》,則無國恤中遇慶陳賀之文。故以議大臣定奪啓稟,而反覆思惟,終始不安,卽將承文院所藏表箋謄錄相考,則萬曆己酉宣祖國恤之中,李元翼爲首相,有上箋稱賀封箋之例,其時想必據舊講定,而施行矣。第此莫重大禮,臣曹不敢容易裁定,更議大臣定奪,何如?傳曰,不必陳賀,勿爲議得。

○禮曹啓曰,因本曹啓辭,殿下受誥命行禮後,奉置於自內,而納擇日遣官,奉進于崇恩殿,依禮文,設行焚黃祭,似爲宜當事,又啓辭大王進冊改題主事,傳敎矣。議于大臣,則領左相以爲,竝依該曹啓辭施行,似當,伏惟上裁。鄭判府事,吳領敦寧,李判府事,右議政,病不收議。大臣之意如此,上裁施行,何如?傳曰,依議施行。且改題主之禮,爲先擧行,似當矣。追崇朝報

4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午未時,日暈。酉時,日有兩珥。夜五更,月暈兩珥。內下日記

○禮曹啓曰,以陳賀頒敎更議大臣草記,傳曰,不必陳賀,勿爲議得事,傳敎矣。頒敎告諭中外一款,則所不可闕焉者,依《五禮儀》國恤中頒敎儀,磨鍊施行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禮曹啓曰,自前慶關國家,詔勅頒降之後,卽爲親行謝皇恩禮。此雖非載錄於《五禮儀》,而祖宗朝遵行焉者。今此誥命之降,實一國莫大之慶,謝皇恩之禮,所當依例擧行,而第以玉候久在調攝,尙未復常,一日之內,禮數繁數,恐致添傷之患,不任區區悶慮之至,敢此仰稟。傳曰,依前例,磨鍊擧行。

○禁府朴守弘、洪乃範拿囚。啓。追崇朝報

4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自卯時至酉時,日暈。內下日記

○有政。

○吏批,以閔應亨爲執義,李尙質爲獻納,柳穎爲修撰。《玉堂日記》

○禁府啓目,前平壤庶尹朴守弘,敎授洪乃範元情,不服刑推,洪乃範年七十,令漢城府帳籍相考後,處置何如?啓。除刑推照律爲乎矣。都元帥金自點所爲,亦甚不當,推考。追崇朝報

○吏批,以許啓爲掌令,李曼爲正言,尹鳴殷爲文學,尹集爲司書。《春坊日記》

4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無事。內下日記

○藥房啓曰,凡人之疾病,例加於少愈者,以其忽之於將息之道也。目今聖候,雖已向差,元氣尙未復常,靜處攝養,猶慮其感傷。況此久旱之餘,時氣不調,朝晝異候,最難將攝?乃於此時,勞動玉體,遠出郊外,如有萬一添傷之患,則將來之憂,有不可勝言者矣。伏乞另加深思,亟寢郊外親行之命,以副群下之望,不勝幸甚。臣等待罪藥房,區區憂悶之情,不能自已,敢此來啓。答曰,差復已久,卿等勿爲過慮。

○禁府,前庶尹朴守弘等矣,誥勅奉行,應行物件未備,罪各杖八十贖,公罪。啓。依允,罷職。

○院啓,今此詔勅之降,實一國莫大之慶,自上郊外親迎,乃事大之至敬盡孝之純誠,情禮所當然,而第聖候違豫,幾至一年,賴聖人愼疾之道,雖得少愈之效,而眞元尙未復常,勞動玉體,冒暑强行,萬有一分添傷之患,則宗社生民之憂爲如何哉?因一時疾病,權寢郊迎,亦禮文之中節者也。請亟停郊外親迎之命。答曰,差復已久,爾等勿爲過慮。追崇朝報

4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自卯時至辰時,日暈。酉時,日有重暈,內暈有兩珥,外暈上有背,色內赤外靑。內下日記

○禮曹啓曰,迎誥勅二度習儀,曾以今日啓下,而臺諫以親幸郊外,恐有玉候致傷之患,方爲論啓,姑除郊外節目,而只就闕內行禮習儀之意,敢啓。傳曰,知道。今此誥勅,不可不親迎郊外,以郊迎例習儀,可也。

○以吏曹題主官望單子,傳曰,以預差韓仁及爲實差。追崇朝報

4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院啓,昨承聖批,以勿煩爲敎,臣等尤不勝悶慮之至。今此誥勅親迎之擧,實出於聖上事大盡孝之誠意,而第聖候違豫,幾至一年之久。今雖有少愈之效,而眞元尙未復常,冒暑出郊,勞動行禮,則或不無添傷之患,聖人愼疾之道,恐不當如是。因一時疾患,權寢郊迎,亦禮文之中節者也。請加深思,亟停郊外親迎之命,以副臣民之望。

○答院曰,迎勅一事,莫重恩典,不可不遠出祗迎,宜勿更煩。追崇朝報

○侍講院啓曰,前頭迎勅擧動臨迫,而本院實兼官,多有闕員,陪從埋沒,事甚未安。請斯速爲政,闕員盡數差出,何如?傳曰,知道。爲政日差出。《春坊日記》

4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卯時,下雨。達夜,或霽或雨。內下日記

○院前啓,郊外親迎事,停啓。追崇朝報

4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無事。內下日記

○明日慕華館迎勅時嚴時刻單子。傳曰,雨勢如此,改擇日退定。

○禮曹,郊外迎誥勅吉日,來五月初六日,改擇日。啓。追崇朝報

4月3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

○吏批,以蔡裕後爲副應敎。《玉堂日記》

日記廳郞廳李益普書。具允明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