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投筆膚談/地紀第十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投筆膚談
◀上一卷 地紀第十二 下一卷▶

[題解]地紀者,地之大要,猶雲綱紀也。上篇言為將者當知物略,此篇言地利乃兵之助,尤不可不知。而知之能極其詳,然後用之無不勝也。故曰《地紀》,特列於第十二。

123。凡地之大勢有六:一曰要地,二曰營地,三曰戰地,四曰守地,五曰伏地,六曰邀地。

[批評]此篇論地,模寫詳明,轉移有法,讀之再三,利害真在目中。且末“警”、“激”二字,極為見大。

[原註]地本無六者之名,自人視之,乃有此六等,故首揭之。詳見於下。

124。要地者,山川之上遊,水陸之都會,可以跨據控引者也。

[原註]此下釋六地之義。要地,如孔明謂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地。若跨有之,漢室可興之類。

125。營地者,背高而面下,進闊而退平,利水草,可依傍者也。

[原註]如孔明伐魏,六出必於祁山,後駐師五丈原,與民雜耕渭濱之類。

126。戰地者,平原廣野之沖,草淺土堅之處,可馳騁突擊者也。

[原註]如周德威勸莊宗退軍邑,用騎兵大破梁將王景仁之類。

127。守地者,川流環抱之區,山阪峻險之塞,相為聯絡而不斷者也。

[原註]如張良謂關中之地,披山帶河,四塞為固,阻三面而自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之類。

128。伏地者,層山廣谷之中,茂林蓊之所,可以藏匿誘引者也。

[原註]如孫臏謂馬陵道狹,而旁多險阻,乃令萬弩夾道而伏,射死龐涓之類。

129。邀地者,間道歧路之鄉,關塞要津之扼,可阻絕而橫擊之者也。

[原註]如李左車謂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從間道絕之,則進不得鬥,退不得還之類。

130。此六者,兵家之善地也。得之者勝,失之者敗。得失之機,將當先知也,而地之利害不與焉。

[批評]總結上起下,極為有力。

[原註]此承上言,六地雖善,然必得之斯可勝,失之則無所借,寧能免於敗乎?故將當先知其機也。利害不與,謂先止論地勢,而或利或害,未之及也,觀下文自見。

131。故山陵川澤者,地之所有也。廣、隘、夷、險、易、阻者,地之自然之形也。趨、避、向、背者,人之用地之利也。鑿山、穿陵、引川、涸澤者,變地之形以為之利也。

[原註]此言地有自然之利,人當變通因之。

132。故茍得其利,則雖彼強而我弱,彼眾而我寡,輕重之勢,若不可支,足以抗之而取捷也;彼佚而我勞,彼飽而我饑,虛實之勢,若不可變,足以狃之而無損也;彼車而我騎,彼騎而我徒,侵軼之勢,如山如風,足以當之而莫毒也。

[原註]此言得其地利,則為吾兵之助,故其效如此。

133。是以知兵之士,按輿圖之紀,采鄉導之言,察去取之實,以為臨敵之用,則地之利害可盡知矣。

[原註]此承上言得地利,則我軍雖不如敵,亦能勝而不敗。故知兵之士,每究心於地,而利害自悉知也。

134。故建城邑者,擇沃塞。襟江河者,占上流。處林麓者,求水泉。屯洲渚者,備樵采。近草楚者,防火攻。依谷口者,忌水激。居下者,警決灌。傍岡阜者,虞竊窺。戰平易者,設險於其間。值迂隘者,陳兵於其外。

[原註]此言地之利害,將當預圖預防。沃,膏腴也;塞,險固也;非沃塞,則眾難以聚。襟江河,憑天塹也;非上流,則敵易於侵。林麓多無水,故先宜求之。洲渚每乏樵,故先宜備之。近草雖可以布疑,然風起則易焚。依谷雖可以拒眾,然水發則易漂。下者,水之所聚,警戒之,庶免其灌。岡阜者,登之可望,虞度之,庶絕其窺。平易之地,利於戰,不設險則何以禦敵而自保?迂隘之途,利於守,不外陳則何以展布而張威?故為將者,於此等諸地,既當圖其利,尤當防其害也。

135。然猶有一定者。山圍水繞,不敗之規也。居高視下,可勝之基也。絕澗峭峰,必危之方也。卑濕沮淖,喪生之域也。

[原註]此言地之利害有一定,而非人所為者。

136。蓋彼利則我害,我利則彼害,利害相懸,固難與敵。然彼利而致之,則其險可奪。彼害而促之,則其眾可殲。我利而守之,則彼不得逞。我害而反喝之,則彼亦疑而不敢逼也。

[原註]此又總言以足上意。夫利害本不相並,值其害者,固難與利者為敵,而轉移默奪之機,實存乎人。致之者,因彼得地利而引去之也,彼去則為我所得。促之者,因彼在害地而迫促之也,受促則彼必危,若緩之,寧不生計乎?守之者,我守其利而不動也,不動則彼無由以逞誌。反喝者,我在害地而反虛張聲勢以喝之,則彼疑其或援至或突出,而不敢逼近也;若不喝而示之危,寧不使敵來攻乎?故惟致之,斯利可奪;惟喝之,斯害可脫也。然亦為一時適然者言。究其極,必如趙充國之遠斥候,衛青之用張騫,庶不陷於害地,而常得其利,勝敵何有哉!

137。夫得利者,不可怠其心;失利者,不可挫其氣。不怠其心,警師是也;不挫其氣,激眾是也。警吾師,則敵不得以乘其隙;激吾眾,則士知必死,而皆畢力以奮爭矣。

[批評]能警能激,必勝而無敗矣。將兵者最宜先務。

[原註]此結言地雖有利害,處之皆當有道。警師者,警戒軍中,不可因得地利而怠忽於守,反為敵乘也,必如程不識夜擊刁鬥。激眾者,激勵軍中,不可因失地利而懼害挫氣,不能圖出也,必如班超激怒從士。警與激,勝道無余蘊矣!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