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畫舫錄/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揚州畫舫錄
◀上一卷 卷十 下一卷▶

虹橋錄 [编辑]

「虹橋脩禊,元崔伯亨花園,今洪氏別墅也。洪氏有二園,「虹橋脩禊」為大洪園,「卷石洞天」為小洪園。大洪園有二景,一為「虹橋脩禊,一為「柳湖春泛」。是園為王文簡賦《冶春詩》處,後盧轉運脩禊亦於此,因以「虹橋脩禊」名其景,列於牙牌二十四景中,恭邀賜名倚虹園。園門在渡春橋東岸,門內為妙遠堂,堂右為餞春堂,臨水建飲虹閣,閣外「方壺島嶼」、「濕翠浮嵐」。堂後開竹徑,水次設小馬頭,逶迤入涵碧樓。樓後宣石房,旁建層屋,賜名致佳樓。直南為桂花書屋,右有水廳面西,一片石壁,用水穿透,杳不可測。廳後牡丹最盛,由牡丹西入領芳軒。軒後築歌台十餘楹,台旁松柏杉櫧,鬱然濃陰。近水築樓二十餘楹,抱灣而轉,其中築脩禊亭。外為臨水大門,築廳三楹,題曰「虹橋脩禊」。旁建碑亭,供奉御製詩二首。一云:「虹橋自屬廣陵事,園倚虹橋偶問津。鬧處笙歌宜遠聽,老人年紀愛親詢。柳拖弱絮學垂手,梅展芳姿初試顰。預借花朝為上巳,冶春慣是此都民。」一云:「情知石墅郡城西,遂艤蘭舟步蘚堤。花木正佳二月景,人家疑住武陵溪。笙歌隔水翻嫌鬧,池館藏筠致可題。片刻徘徊還進舫,蜀岡秀色重相徯。」

妙遠堂,園中待遊客地也。湖上每一園必作深堂,飭庖寢以供歲時宴遊,如是堂之類。聯云:「河邊淑氣迎芳草(孫邈),城上春陰覆苑牆(杜甫)。」堂右築餞春堂,聯云:「鶯啼燕語芳菲節(毛熙震),蝶影蜂聲爛縵時(李建勳)。」旁通水閣十餘間如曲尺,額曰「飲虹閣」,峭廊飛梁,朱橋粉郭,互相掩映,目不暇給。

涵碧樓前怪石突兀。古松盤曲如蓋,穿石而過,有崖峻嶒秀拔,近若咫尺。其右密孔泉出,進流直下,水聲泠泠,入於湖中。有石門劃裂,風大不可逼視,兩壁搖動欲摧。崖樹交抱,聚石為步,寬者可通舟。下多尺二繡尾魚,崖上有一二釣人,終年於是為業。樓後灌陰鬱莽,濃翠撲衣。其旁有小屋,屋中疊石於梁棟上,作鍾乳垂狀。其下巑岏華嵽,千疊萬復,七八折趨至屋前深沼中。屋中置石幾榻,盛夏坐之忘暑,嚴寒塞域墐,幾上加貂鼠彩絨,又可以圍爐鬥飲,真詭製也。

致佳樓五楹,供奉御扁石刻,及「花木正佳二月景,人家疑住武陵溪」一聯。是樓亦在崔園舊址之內。樓後皆新辟荒地,並轉角橋西口之冶春茶社圍入園中。自是園始三面臨水,水局乃大。中築桂花書屋,逶迤連絡小室數十間,令遊者惝恍弗知所之。

倚虹園之勝在於水,水之勝在於水廳。自桂花書屋穿曲廊北折,又西建廳事臨水,窗牖洞開,使花、山澗、湖光、石壁褰裳而來。夜不列羅幃,晝不空畫屏。清交素友,往來如織。晨餐夕膳,芳氣竟如涼苑疏寮,雲階月地,真上黨慰鬥台也。

湖上水廊以「四橋煙雨」之春水廊為最,水閣以九峰園之風漪閣、「四橋煙雨」之錦鏡閣為最,水館以「錦泉花嶼」之微波館為最,水堂以「荷蒲薰風」之來薰堂為最,水樓則以是園之脩禊樓為最,蓋以水局勝也。樓在園東南隅,灣如曲尺,樓下開門,上供奉御扁「倚虹園」三字,及「柳拖弱縷學垂手,梅展芳姿初試顰」一聯。門前即水馬頭。

園門右廳事三楹,中楹屏間鼓兒上刻「虹橋脩禊」四字,大徑尺餘。旁築短垣。開便門通轉角橋。

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人。高祖名重光,官貴州布政使。曾祖名之垣,官戶部左侍郎。祖名象普,官浙江布政使。父與敕,貢入太學。兄士祿,官員外郎;士禧,貢生。弟士祐,進士。公順治乙未進士,曆官刑部尚書,諡文簡。著有《帶經堂集》、《精華錄》定本及十種詩話。公以文學詩歌為當代稱,總持風雅數十年。先是順治己亥選揚州府推官,庚子三月抵郡城,八月充江寧鄉試同考官。辛丑三月有事江寧,居秦淮邀笛步,有《白門集》。壬寅春與杜浚、張養重、邱象隨、陳允衡、陳維崧修禊虹橋,公作《浣溪紗》三闋,為《虹橋唱和集》。癸卯冬充江寧武闈同考試官。甲辰春復同林古度、杜浚、張綱孫、孫枝蔚、程邃、孫默、許承宣、承家賦《冶春詩》,此皆公脩禊事也。吳偉業曰:「貽上在廣陵,晝了公事,夜接詞人。」冒襄曰:「漁洋文章結納遍天下,客之訪平山堂、唐昌觀者,日以接踵。漁洋詩酒流連,曲盡款洽,客相對永日,亦終不忍幹以私。嘗有一莫逆臨別,公曰:『隗官貧無以為長者壽,署有十鶴,敬贈其二,誌素交也。』」徐釚曰:「虹橋在平山堂法海寺側,貽上司理揚州,日與諸名士遊宴,於是過廣陵者多問虹橋矣。」宋商邱曰:「阮亭謁選得揚州推官,遊刃行之。與諸士遊宴無虛日,如白、蘇之官杭,風流欲絕。」劉體仁曰:「采明珠,耀桂旗,麗矣。或率兒拜,或袂從風,如欲仙去。《冶春詩》獨步一代,不必如鐵崖遁作別調,乃見姿媚也。」王士祿曰:「貽上負夙慧,神姿清徹,如瓊林玉樹,朗然照人。為揚州法曹,日集諸名士於蜀岡、虹橋間,擊缽賦詩,香清茶熟,絹素橫飛,故陽羨陳其年有「兩行小吏豔神仙,爭羨君侯腸斷句」之詠。至今過廣陵者,道其遺意,仿佛歐、蘇,不徒憶樊川之夢也。」宗元鼎詩云:「休從白傅歌楊柳,莫遣劉郎唱竹枝。五日東風十日雨,江樓齊唱冶春詞。」今以脩禊諸人及文簡在揚州所與往來者,附載於後。

杜浚,初名詔,宇於皇,號茶村,湖廣黃岡人。工詩。僑居江寧雞嗚山之右,往來揚州,與文簡友善。脩禊時,浚後至,文簡詩云:「杜陵老叟窮可憐,猶能鬥酒詩百篇。今朝何處爐頭醉,知有人家送酒錢。」死後,陳蒼洲太守鵬年葬於江寧太平門之麓。著有《變雅堂集》。

張養重,字子瞻,號虞山,別號椰冠道人,山陽人。工詩。見文簡於揚州,文簡曰:「夙愛足下『南樓楚雨三更遠,春水吳江一夜增』,平生如此好句復有幾?」子瞻退謂邱季貞曰:「昔快意之作,不意阮亭一見,便能道出。」時人謂之張山陽。

邱象隨,字季貞,山陽人。拔貢生,詩與兄曙戒侍講齊名。舉博學鴻詞,官太子洗馬。著《西山紀年集》。

朱克生,字國禎,號秋厓,寶應人。巡按克簡之弟,射陽湖中有環溪別墅。

陳允衡,字伯璣,御史本子,建昌人。工詩。東湖亂後,與劉遠公流寓鳩茲。晚歸東湖,葺雲卿蔬圃故址居之。熊雪堂、黎左岩、邢孟貞、顧與治皆稱其五字詩。著有《寶琴館集》。

陳維崧,字其年,宜興人。工詩詞、四六文。年四十尚為諸生,日者謂之曰:「君至五十,必入翰林。」梅杓司贈詩云:「朝來日者橋邊過,為許功名似馬周。」後舉博學鴻詞,官檢討,與徐仲鴻、吳農祥、王嗣槐、吳任臣、毛奇齡同為大學士馮公延致邸第,稱「佳山六子」。文簡《冶春詩》,其年題其後云:「官舫銀鐙賦冶春,琅琊風調更誰倫。玉山筵上頹唐甚,意氣公然籠罩人。」王西樵曰:「其年『浪卷前朝去』,英雄語也。」又曰:「其年短髯,不修邊幅,吾對之隻覺其嫵媚可愛,以伊胸中有數千卷書耳。」王於一曰:「唐開寶以後,七百年無有其年此等四六之文。」其年著有《湖海樓集》、《檢討集》。皖江程師恭叔才為《檢討四六文注》,徐紫雲,字雲郎,揚州人,冒辟疆家青童,儇巧善歌,與其年狎。

林古度,字茂之,一字那子,福建福清人,崇禎間移居江寧。工詩。年八十,貧甚,冬夜眠敗絮中,有「恰如孤雁入蘆花」之句。方爾止文寄詩云:「積雪初晴鳥曬毛,閑攜幼女出林皋。家人莫怪兒衣薄,八十五翁猶縕袍。」時文簡與之善,常來揚州,文宴於虹橋、平山堂之間,文簡親為撰杖。

張綱孫,字祖望,一名丹,字泰亭,別號竹隱君,浙江錢塘人。性恬淡,工詩,美須髯,長尺餘,手足胸背皆有毫寸許,夏月好坦腹臥大樹下,好遊山水,不避蛇虎,得意輒長嘯。詩名在西泠十子之間,著有《西泠二子從野堂》等集。文簡公《冶春詩》云:「錢塘張髯詩絕倫。」謂此。

孫枝蔚,字豹人,陝西三原人。身長八尺,聲如洪鍾,龐眉廣額,以詩文名。少為諸生,遭流寇,奮戈逐賊,後走江都與王幼華、吳野人、郝羽吉、汪舟次為五友。文簡《冶春詩》云:「雍州孫郎筆有神。」謂此。晚年舉博學鴻詞被放,詔布衣處士八人授司經局洗馬,枝蔚與是選。時杜越年八十四,傅山年七十三,未與試先歸。中旨越、山與枝蔚三人同授中書舍人。後歸老江都,立生壙於梅花書院之側,作自挽詩。

程邃,字穆倩,號江東布衣,又號垢道人,歙縣人。博學,工詩文,精金石、篆刻、鑒別古書畫及銅玉器,家藏亦夥。善畫山水,純用枯筆,寫巨然法,別具神味。工隸書。為人品行端愨,敦崇氣節,早從漳浦黃公道周、清江楊公廷麟遊,晚年僑居江都。文簡《冶春詩》云:「白嶽黃山兩逸民。」即謂邃與孫默也。秀水曹侍郎溶過揚州,作長歌贈之。

孫默,字無言,休寧人。工詩。廣交遊,急友誼,風雅聲氣,不介而孚。早年居揚州,晚歸黃山舊隱,海內名士以詩文送之,滿匣盈帙。

許承宣,字力臣,江都人。康熙丙辰進士,官至給事中。首陳揚州水利、賦役二疏。辛酉典試陝西,陳秦晉間利弊六事,請刊御製文集,悉見嘉納。歸卒於家,與其父明賢、弟承家並祀鄉賢。承家字師六,康熙乙丑進士,授編修,辛未會試充同考官,詩文與兄齊名,著《獵微閣集》。文簡《冶春詩》云:「雲間洛下齊名士。」謂此。子昌齡,官刑部主事。孫迎年,康熙庚辰進士,官中書舍人,道章,辛卯舉人;溯中,癸巳解元。迎年子佩璜,官開封府上河同知,以博學鴻詞舉;信瑞,乾隆戊午副榜。

吳偉業,字駿公,號梅村,太倉州人。崇正進士,官國子監祭酒。工詩,與陳臥子齊名。辛亥元旦,夢上帝召為泰山府君。是歲病革,作絕命詞云:「忍死偷生念載餘,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債終須補,縱比鴻毛也不如。」時有浙僧能前知,訪之,至曰:「今年元旦已夢告公矣,何必更問老僧。」遂卒。

冒襄,字辟疆,號巢民,如皋人。父宗起,崇禎末以吏部郎出鎮鄖、襄。襄以明經用為司李,不就。以氣節尚,與陳定生、方以智、吳次尾善,稱「四公子」。家有水繪園,園有逸園、梅塘、湘中閣、洗缽池、玉帶橋、寒碧堂、小三吾、小浯溪諸勝。乙巳春,文簡有事如皋,與邵潛、陳維崧、許嗣隆、毛師桂脩禊於是,歌兒紫雲捧研於湘中閣,杜浚後至,不及會。

邵潛,字潛夫,號五嶽外臣,江南通州布衣,僑居如皋。工詩。年八十,苦徭役,文簡以按部至縣,屏從造訪,與潛飲酒賦詩而還,立除其役。著《友誼錄》、《循吏傳》。

許嗣隆,字山濤。毛師桂,字亦史。

徐釚,字電發,號虹亭,吳江人,文簡高弟子。舉博學鴻詞,官翰林檢討。晚號楓江漁父。

宋犖,字牧仲,商邱人,文康公塚子。工詩文。以侍衛往來殿廷交戟之間,常畫蘇子瞻像,貌己侍其側。筮仕竟以黃州通守始,既而南臨江淮,北俯碣石,開府江右,累官至大塚宰。折節下士,天下士多稱之,謂之商邱先生。

劉體仁,字公<甬戈>,潁州人。父廷傳,字惟中,散家業以養客,食常百數,暇則兵法部署之。體仁成進士,官吏部考功司。工詩,有《蒲庵集》。未歿前一日,與其友蘇茂斿銘在鳳陽龍興寺禪喜竟日,歸旅舍遂化去。是夕見夢於蘇,吟詩云:「六十年來一夢醒,飄然四大禦風輕。與君昨日龍興寺,猶是拖泥帶水行。」

王士祿,字於底,號西樵山人,文簡之兄。進士,官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工詩文、經史之學,著有《表餘堂》、《十笏草堂》、《辛甲上浮》、《然脂》諸集。餘如《讀史蒙拾》、《米鳥逸史》、《賓客別錄》、《閨閣語林》、《南榮曝餘錄》、《群言》、《頭屑》諸書,率未卒業。

張琴,字桐峰,江都人,文簡高弟子。進士,授內閣中書。深明吏治,著有《淮黃交會開浚海口》諸議,及《漕運鹽法》諸篇。工詩,有《涉園》、《耐庵》等集。

宗元鼎,字定九,號梅岑,別號小香居士,興化人。名世之孫,觀之子。名世字良弼,居江都,萬曆己丑進士,任紹興教授,行至夢筆橋,夢江淹授三筆曰:「俾爾三世享文名。」後官至工部主事,著《蒙史略》、《含香堂文集》。觀字鶴問,副榜,以詩傳。元鼎工詩,善才調集,與楊因之思本齊名。著有《芙蓉齋》、《新柳堂》等集。善畫,似錢舜舉。晚年隱於宜陵,構東原草堂,有古梅一株,名「宗郎梅」。有《冬日草堂洗燕巢詩》盛傳於世。手藝草花數十種,每辰擔花向虹橋坐賣,得錢沽酒,市人笑之,謂之「花顛」。自著《賣花老人傳》。文簡與之友,嘗畫虹橋小景寄之。文簡詩云:「辛夷花照明寒食,一醉虹橋便六年。好景匆匆逐流水,江城幾度沈郎錢。」又云:「紅橋秋柳最多情,露葉蕭條遠恨生。好在東原舊居士,雨窗著意寫蕪城。」

費密,字此度,成都人。少遭流寇,竄身西域,後溯漢江,下淮南,居江都野田莊。授徒賣文以自活。跛一足,以「大江流日夜,孤艇接殘春」句見知於文簡,稱之為「跛道士」。晚年往蘇州謁孫鍾元,稱弟子,輯有《宏道書聖門舊章》及自著詩文若干卷。子錫琮、錫璜,皆能文。

丁宏誨,字景呂,江西南昌人。官獲鹿知縣,往贈文簡詩有云:「風神欺玉樹,逸興問瓊花。」後果遇於揚州。

趙三騏,字乾符,號石渠,江西韓城人。官泰州同知。工詩。文簡嘗曰:「吾衙官屈、宋矣。」著有《似園集》。馬之驦,字旻徠,直隸雄縣人。為江都主簿,以詩文見知於文簡。後補壽張簿。著《詩訪》、《張秋志》。

鄒隻謨,字訂士,號程村,武進人。進士。天資穎異,過目靡所遺忘,上自經史子集,以及天文、宗教、百家之書,細及古今人爵裏、姓氏、世次、年譜,無不委記。在揚州,文簡與之撰《倚聲集》,起萬曆,迄順治,以繼卓珂月、徐野君《詞綜》之後。著有《遠誌齋集》,並《麗農詞》。

許必,字天玉,號星齋,福建侯官舉人。工詩。在揚州貧甚,文簡有「許必送窮邗水上」句。著《梁園集》。

顧樵,字樵水,吳江人。工畫,嘗寫文簡《平山堂詩》「摘星樓閣浮雲裏,一傍危欄坐楚江」句為之圖,今已散佚。自杜浚至於顧樵,皆文簡時往來者。後數十年,復以風雅之稱,歸諸盧抱孫轉運。

盧見曾,字抱孫,號雅雨山人,山東德州人。父道悅,字喜臣,號夢山,康熙辛丑進士,官知縣,入祀鄉賢,著有《公餘漫草》、《清福堂遺稿》。公工詩文,性度高廓,不拘小節,形貌矮瘦,時人謂之「矮盧」。辛卯舉人,曆官至兩淮轉運使。築蘇亭於使署,日與詩人相酬詠,一時文宴盛於江南。乾隆乙酉,揚州北郊建「拳石洞天」、「西園曲水」、「虹橋攬勝」、「冶春詩社」、「長堤春柳」、「荷浦薰風」、「碧玉交流」、「四橋煙雨」、「春台明月」、「白塔晴雲」、「三過留蹤」、「蜀岡晚照」、「萬松疊翠」、「花嶼雙泉」、「雙峰雲棧」、「山亭野眺」、「臨水紅霞」、「綠稻香來」、「竹樓小市」、「平岡豔雪」 二十景。丁丑脩禊虹橋,作七言律詩四首云:「綠油春水木蘭舟,步步亭台邀逗留。十里畫圖新閬苑,二分明月舊揚州。空憐強酒還斟酌,莫倚能詩漫唱酬。昨日宸遊新侍從,天章捧出殿東頭。重來脩禊四經年,熟識虹橋頓改前。瀦汊暢交零雨後,浮圖高插綺雲巔。雕欄曲曲生香霧,嫩柳紛紛拂畫船。二十景中誰最勝,熙春台上月初圓。溪劃雙峰線棧通,山亭一眺盡河東。好來鬥茗評泉水,會待圍荷受野風。月度重欄香細細,煙環遠郭影蒙蒙。蓮歌漁唱舟橫處,儼在明湖碧漲中。

迤邐平岡豔雪明,竹樓小市賣花聲。紅桃水暖春偏好,綠稻香含秋最清。合有管弦頻入夜,那教士女不空城。冶春舊調歌殘後,獨立詩壇試一更。」其時和脩禊韻者七千餘人,編次得三百餘卷。乙酉後,湖上復增「綠楊城郭」、「香海慈雲」、「梅嶺春深」、「水雲勝概」四景。署中文宴,嘗書之於牙牌,以為侑觴之具,謂之「牙牌二十四景」。後休致歸裏,有留別詩云:「力憊宜勤敢自憐,薄才久任受恩偏。齒加孫冕餘三歲,歸後歐公又九年。犬馬有情仍戀主,參苓無效也憑天。養屙得請懸車日,五福誰雲尚未全。祖道長筵舟滿河,綠揚城郭動驪歌。重來節使經三考,歸去輿人賦五紽。絳帳唱酬通籍在,潘門交際紀群多。二分明月尊前判,半照離人返薜蘿。平山回望更關愁,標勝家家醉墨留。十里林亭通畫舫,一年簫鼓到深秋。每看絳雪迎朱旆,轉似青山戀白頭。為報先疇墓田在,人生未合死揚州。長河一曲繞柴門,荒徑遙憐松菊存。從此風波消宦海,才知煙月足家園。榆社集牛歌好,伏臘筵開鶴發尊,癡願無多應易遂,杖朝還有引年恩。」公兩經轉運,座中皆天下士,而貧而工詩者,無不折節下交。後趙雲崧觀察吊之,有詩云:「虹橋脩禊客題詩,傳是揚州極盛時。勝會不常今視昔,我曹應又有人思」。其一時風雅,可想見矣。公子二,長謙,仕至武漢黃德道;次謨,十歲工詩,善擘窠書。孫四,蔭浦、蔭惠、蔭恩、蔭□,位皆通顯。其時賓客,備記於左。

戴震,字東原,休寧人。為漢儒之學,精於音均律算。少與江慎修遊,得其底蘊。後來揚州,為公坐上客,惠棟、沈大成見之,目為奇人。遊京師,秦大司寇蕙田延之纂《五體通考》。乾隆壬午,舉於鄉,奉詔重輯《永樂大典》。與邵晉涵、周永年、楊昌霖、餘集同入館分纂《四庫全書》。戊戌,成進士,賜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編修,歿於京師。著書滿家,半皆未成之作,曲阜孔葒穀刻其遺書《考工圖注》、《七經小記》、《屈原賦注》、《日編》、《水經注》、《水地記》、《聲類表》、《孟子字義疏證》、《方言疏注》、《策算鉤股割圜記》、《東原文集》。在館所校之書,則為《水經注》、李如圭《儀禮集釋文》。嘗注《難經》、《傷寒論》、《金匱》諸書,亦未卒業。

鮑皋,字步江,號海門,鎮江丹徒人。幼以詩見知尹鹺使,極稱賞之。舉博學鴻詞,辭疾不就。公延之署中,著《海門集》。子之鍾,字雅堂,進士,官體部郎中。

惠棟,字定宇,號松厓,蘇州元和人。硯溪先生之孫,半農先生之子,以孝聞於鄉。博通今古,與陳祖範、顧棟高同舉經學。公重其品,延之為校《乾鑿度》、《高氏戰國策》、《鄭氏易》、《鄭司農集》、《尚書大傳》、《李氏易傳》、《匡謬正俗》、《封氏見聞記》、《唐摭言》、《文昌雜錄》、《北夢瑣言》、《感舊集》,輯《山左詩抄》諸書。著有《周易述》、《易漢學》、《易例》、《易微言》、《九經古義》、《古文尚書考》、《明堂大道錄禘說》、《山海經訓纂》、《後漢書訓纂》、《精華錄訓纂》、《紅豆山房古文集》。大江南北為惠氏之學者,皆稱之曰「紅豆三先生」。

汪舟次方伯、馬秋玉主政兩家,多藏書,公每借觀,因題其所寓樓為「借書樓」。贈方伯孫祓江詩云:「弓衣織遍海東頭,博奧曾聞貫九邱。猶喜遺編仍藻繡,更番頻到借書樓。」贈秋玉詩云:「玲瓏山館辟疆儔,邱索搜羅苦未休。數卷論衡藏秘笈,多君慷慨借荊州。」

吳玉搢,字山夫,淮安山陽人。精於小學,為公幕友。後入京師,秦尚書聘之修《五體通考》,著有《別雅》五卷、《金石存》若干卷。

嚴長明,字東友,召試中書,官侍讀。著有《歸求草堂詩文全集》及雜著二十六種。子觀,著有《元和補志》六卷。

朱稻孫,字稼翁,嘉興秀水人。彝尊孫。舉博學鴻詞,書法得唐人墓銘逸趣,有詩集行於世。

汪棣,字韡懷,號對琴,又號碧溪,儀征廩生。為國子博士,官至刑部員外郎。工詩文,與公為詩友,虹橋之會,凡業鹺者不得與,唯對琴與之。多蓄異書,性好賓客,樽酒不空,一時名下士如戴東原、惠定宇、沈學子、王蘭泉、錢辛楣、王西莊、吳竹嶼、趙損之、錢籜石、謝金圃諸公,往來邗上,為文酒之會。子晉藩、掌庭,皆名諸生。

易諧,字松滋,歙縣人,居揚州。工詩。築抱山堂以延四方名士,與公為詩友。抱山者,取孟郊「好詩恒抱山」句也。中年家貧,與東野同其遇,著「抱山堂詩選」。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人。進士,官知縣。宰範時,有富家欲逐一貧婿,以千金為宰壽。燮收其女為義女,復潛蓄其婿在署中,及女入拜見,燮出金合巹,令其挽車同歸,時稱盛德。後以報災事忤大吏,罷歸鄉里。嘗作一大布囊,凡錢帛食物,皆置於內,隨取隨用,或遇故人子弟及同里貧善之家,則傾與之。往來揚州,有「二十年前舊板橋」印章。與公唱和甚多,著有《板橋詩詞鈔》及《家書》、《小唱》。工畫竹,以八分書與楷書相雜,自成一派,今山東濰縣人多效其體。

李葂,字嘯村,安徽人。能詩畫,公之高足也。嘗為公作《虹橋攬勝圖》。

張宗蒼,字默存,一字墨岑,號篁村,蘇州吳縣人。畫山水出黃尊古之門,以淮北鹽官為公僚屬,與之定友。乾隆十六年南巡,進畫冊,命入京隻候內廷,授戶問主事。

王又樸,字從先,號介山,直隸天津人。為河工縣丞,以詩學受知於公,為詩友,著有《大學古木》。

高鳳翰,字西園,號南村,別號南阜老人,又自稱老阜,膠州人。舉孝友端方,為歙縣丞,公薦為泰州分司。工詩畫,善書法,稱三絕。後與公同被逮,抗辭不屈,事因以得白。病痺,右臂不仁,作書用左手,號尚左生,又號丁巳殘人。愛硯,著《硯史》。自為壙銘曰:「知其生何必知死,見其首何必見尾,嗟爾!死生類如此。」後窮餓死,公哭之詩云:「乞米鴻歸箋正裁,俄聞訣去豈勝哀。巫咸不為劉蕡下,縣宰誰迎杜甫來。落落清華蘭社盡,堂堂著作玉樽開。年來衰老愁傷逝,況是凋零僅剩才。最風流處卻如癡,顛米迂倪未是奇。再散千金仍托缽,已輸一臂尚臨池。殷生瀟灑談元日,戴椽昂藏對簿詞。見說淮南傳故事,遺文爭患少人知。」

祝應瑞,字荔庭,鎮江丹徒人。為茫稻河閘官。工詩,著有《見山樓集》,告休後始知之。作詩題其《老漁圖》云:「披圖重認舊同官,白眼名流謝過難。煙月一竿綸在手,而今真作老漁看。」

張輅,字樸存,江都布衣。少簡靜,不修邊幅,孤直自喜,有雄才偉略,善草書。喪妻不再娶,購一美人畫懸帳中,衾影相對。不自炊,寄食鄉黨中,雖一面之識,造其廬飲啖自若。工詩,年六十作《落花詩》,江外女子見之而死。時公脩禊詩和者殆遍,惟惠棟不與,輅不和韻,並稱於時。輅名由是大起。輅善奕,其友戒之曰:「與轉運奕,須勝其一,負其二。」輅許之。及入,四局皆勝,座客為之色變。

焦五斗,鎮江丹徒人,孝然裔孫。嘗作《焦山志》,忽失去,其子復得之於郡城骨董鋪中。公由是修《金焦二山志》。

吳均,字梅查,歙縣人。工詩,構別墅名青棠觀,與揚州二馬相唱和。公數招之為詩牌之會。沈廷芳,字椒園。

梁巘,字文山,亳州人。壬午副榜。館於公署。書法潤澤,骨肉均勻,尺五樓、延山亭額,其手跡也。

錢載,字坤一,號籜石,浙江嘉興人。工畫蘭竹,以詩文見知於虞山相國。舉經學及博學鴻詞科不售。乾隆壬申,成進士,授編修,曆官至工部侍郎。著《籜石齋集》。與公友善,居使署一年,多唱和。

陳大可,字餘庭,浙江紹興人。工篆隸,二十四景榜聯多出其手。

周榘,字幔亭,江寧人。工詩,善八分書,以《松影入窗無》句受知於公,折節造廬,書「德馨堂」額贈之。招來揚州,有《壽高御史生辰詩》,膾炙一時。

胡裘錞,字西,浙江山陰人。工詩。貧甚,上詩於公云:「駒隙奔馳又歲闌,蕭蕭身世托江幹。布金地暖回春易,列戟門高載拜難。庾信賦成悲老大,孟郊詩在惜孤寒。自憐七字寒無力,封上梅花閣下看。」公極賞之,遂訂交焉。

金兆燕,字鍾樾,號棕亭,全椒人。父榘,字絜齋,工詩,有《泰然齋集》。兆燕幼稱神童,與張南華詹事齊名。工詩詞,尤精元人散曲,公延之使署十年,凡園亭集聯及大戲詞曲,皆出其手,中年以舉人為揚州校官,後成進士,選博士,入京供職。三年歸揚州,遂館於康山草堂。著有《贈雲軒詩文集》。子台駿,字條村,名諸生。孫璡,字退穀,十二稱神童,十五為附生,十六為廩膳生,十七而死。自榘至現,稱為「金氏四才子」。

宋若水,字遠仲,號蘭石,一號澹泉;弟森桂,字樹芳,號立堂,涇縣人,兄弟以詩齊名。公延之掌兩淮國課。著有《壎篪集》、《西峰唱和小草》。立堂耽吟,老而弗輟。自訂詩集數百卷。

張永貴,字靜遠,號樂齋,廣寧人。舉於鄉,官淮北監製同知。工詩,公與之多唱和。

倪炳,字赤文,善鬻古書,列肆天寧街,額曰「帶經堂」。為公刻《雅雨》十種。

文山為靜慧寺僧,書學退翁。受知於公,為書蘇亭額,公子謨十歲師事之。能擘窠書,其時牙牌二十四景,半出其手。

汪履之為董公祠道士,性恬淡,有氣節,以奕受知於公。值公被逮出塞,汪隨之三年。公詩云:「桃花潭上水潺潺,戀客情深詩早傳。更有汪倫能送遠,八千里外住三年。」後為甘肅主簿,死於長沙。自戴震至於汪履之,皆抱孫賓客也。

「虹橋脩禊」、「柳湖春泛」,名大洪園。「卷石洞天」一段,在轉角橋對過,名小洪園。

洪征治,字魏笏,歙縣人。子肇根,字向宸;肇松,字奎芳,並世其父鹺業。奎芳子錫豫,字建侯,工於詩。

洪肇柱,字殿書,肇根弟,有「佛菩薩」之號。樂施,常以參桂濟人。

方本,字立堂,儀征籍。工於屬文,善楷書。與弟穀同中己酉科舉人。子仕燮,字菊人,仕傑,字月查,並深於詩。婿洪薌林,任俠自豪,能急朋友之難。

吳烺,字杉亭,一字筍叔,全椒人。父敏山征君,工詩,久居揚州,著《金木山房集》、《周髀算經補注》。烺幼稱才子,召試授中書,與金兆燕齊名。

顧天昭,吳人。工於算學。其門弟子顧楷,字妙台,盡得其術。

徐柱臣,字題客,號雅宜,昆山人。工詩文,書法蘇、米。來往揚州,主於洪氏。

史夢琦,字□□,陽湖人。進士,官吏部郎中,出為福建汀漳道。洪氏嘗延之館於家。

萬涵,字石書,儀征人。工草書,於學無所不通,食有兼人之量。朱棠,字英軒,蘇州吳縣人。乙卯副榜,工於詩文。

柳夢廌,字東藜,儀征人。工詩。少遊幕,長為巡鹽御史所知,聲名鵲起,後館於其家。

法嘉蓀,字辛侶,丹徒人。儲潤書,字玉琴,宜興人。皆工詩,館於其家,與應澧齊名。澧字叔雅,仁和人,工詩善書,杭堇浦之婿也。

「柳湖春泛」在渡春橋西岸,士阜蓊鬱,利於栽柳。洪氏構草閣,題曰「輞川圖畫」。閣後山徑蜿蜒入草亭,曰流波華館。館西步平橋入湖心亭,復於東作版廊數折入舫屋,曰小江潭。皆用檔子法,謂之點景,如「邗上農桑」、「杏花村舍」之類。

輞川圖畫閣三楹,在楊柳間,樹光蒙密,日色玲瓏,禽鳥上下,水紋清妍。聯云:「此地惟堪圖畫障(白居易),不妨遊更著南華(皮日休)。」

流波華館後牆在湖漘,前榮在湖中,地上庋板,板上以文磚亞次,步之一片清空。聯云:「澗道餘寒曆冰雪(杜甫),浪花無際似瀟湘(溫庭筠)。」館右復作板廊數折入湖心亭,左作宛轉橋,曲折上小江潭。聯云:「竹室生虛白(陳子昂),波瀾動遠空(王維)。」

冶春詩社在虹橋西岸。康熙間,虹橋茶肆名冶春社,孔東塘為之題榜。旁為王山藹別墅,厲樊榭有詩云:「王家樓子不多寬,五月添衣怯晚寒。樹底鳴蟬樹頭雨,酒人泥殺曲欄杆。」即此地也。後歸田氏,並以冶春社圍入園中,題其景曰「冶春詩社」。由輞川圖畫閣旁卷牆門入叢竹中,高樹或仰或偃,怪石忽出忽沒,構數十間小廊於山後,時見時隱。外構方亭,題曰「懷仙館」。館左小水口,引水注池中,上覆方版,入秋思山房,其旁構方樓,通閣道,為冶春樓。樓南有槐蔭廳,樓北有橋西草堂,樓尾接香影樓。後山構山亭二,一曰歐譜,一曰雲構。

懷仙館八柱四榮,重屋十脊,臨水次。前榮對鎮淮門市河,聯云:「白雲明月偏相識(任華),行酒賦詩樂未央(杜甫)。」

秋思山房在水樹間,聯云:「天氣涵竹氣(張說),山光滿湖光(馮戴)。」憶余昔年夏間暑甚,同人出小東門,打槳而行,濁河渾流,狹束偪仄,揮汗如雨。迨出東水門,山氣如墨,白鷺翻波。無何,風雨驟至,艤舟鬥姥宮,舟幾覆。雨小,舟子沿岸牽至冶春樓,上岸入樓中,乃敞其室而聽雨焉。園丁沽酒薦蔬,逾時箸落杯空。雨止,湖上濃陰,經雨如揩,竹濕煙浮,輕紗嫌薄。東望倚虹園一帶,雲歸別峰,水抱斜城。北望江雨又動,寒色生於木末。因移入樓南臨水方亭中待之,不覺秋思漸生也。

是園閣道之勝比東園,而有其規矩,無其沉重,或連或斷,隨處通達。由秋思山房後,廳事三楹,額曰「槐蔭廳」。聯云:「小院回廊春寂寂(杜甫),朱闌芳草綠纖纖(劉兼)。」由廳入冶春樓,聯云:「風月萬家河兩岸(白居易),菖蒲翻葉柳交枝(盧綸)。」樓上三面躡虛,西對曲岸林塘,南對花山澗,北自小門入閣道。兩邊束朱闌,寬者可攜手偕行,窄者僅容一身,漸行漸高,下視闌外,已在玉蘭樹蔈。廊竟接露台,置石幾一,磁墩四,飲酒其上,直可方之石曼卿巢飲。旁點黃石三四級,閣道愈行愈西,入香影樓,蓋以文簡「衣香人影」句名之。聯云:「堤月橋邊好時景(鄭穀),銀鞍繡轂盛繁華(王勃)。」樓北小門又入一層,樓外作小露台,台缺處疊黃石,齒齒而下,即是園之樓下廳也。額曰「橋西草堂」。聯云:「綠竹漫侵行徑裏(劉長卿),飛花故落舞筵前(蘇頲)。」堂後旱門,通虹橋西路。

橋西草堂,右由露台一帶,土氣積鬱,疊以黃石,嶙峋棱角,老樹眠臥侍立,各盡其狀。中構六角亭,名曰「歐譜」,四方亭名曰「雲構」。聯云:「山雨樽仍在(杜甫),亭香草不凡(張祐)。」

土人周叟,有田數畝,屋數椽,與園為鄰。田氏以金購之,弗肯售,願為園丁於園內種花養魚。其子扣子,得葉槑夫養菊法,稱絕技。是園有園票,長三寸,寬二寸,以五色花箋印之,上刻「年月日園丁掃徑開門」,旁鈐「橋西草堂」印章。

六安秀才葉槑夫,善種菊,與傍花村種法異。不接艾梗,不植籧篨,先去螻蟻蚯蚓薦食諸病根,松青紫杞,都歸自然。著有《將就山房花譜》,以色分類,如「銅雀爭輝」、「老圃秋容」皆異豔絕世。槑夫負性孤寂,酒後耳熱,雖名花價值百縑持贈自若,若不屑與,雖重值弗顧也。以獨得之奇,思以種遍布天下。歲丁酉來揚,寓是園年餘,土人多於其酒酣時餂得之,至今尚傳其種,然視槑夫所自植,色減其半矣。

虹橋即紅橋,在保障湖中。《府志》云:「在北門外,一名虹橋,朱闌跨岸,綠楊盈堤,酒簾掩映,為郡城勝遊地。」《鼓吹詞序》云:「在城西北二里,崇禎間形家設以鎖水口者。朱闌數丈,遠通兩岸,彩虹臥波,丹蛟截水,不足以喻。而荷香柳色,曲檻雕楹,鱗次環繞,綿亙十餘里。春夏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畫船,掩映出沒於其間,誠一郡之舊觀也。」文簡《遊記》云:「出鎮淮門,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竹木蓊鬱,人家多因水為園亭溪塘,幽窈明瑟,頗盡四時之美,孥小艇循河西北行,林下盡處,有橋宛然,如垂虹下飲於澗,又如麗人靚妝照明鏡中,所謂紅橋也。紅橋原係板橋,橋樁四層,層各四樁,橋板六層,層各四板,南北跨保障湖水口,圍以紅欄,故名紅橋,丙辰黃郎中履昴改建石橋,辛未後巡鹽御史吉慶、普福、高恒相次重建。上建過橋亭,『紅』改作『虹』。」國初製府於公建虹橋書院,亦紀此橋之勝也。宗定九有《虹橋小景圖》,盧雅雨有《虹橋攬勝圖》,方耦堂有《虹橋春泛圖》,明春岩有《虹橋待月圖》,今皆不存。惟程令延《虹橋圖》在《揚州名園記》中。

揚州為南北之衝,四方賢士大夫無不至此。予見聞所囿,未能遍記。有遊跡數至而無專主之家,以虹橋為文酒聚會之地。謹述於此,以為湖山增色雲。

梅文鼎,字定九,宣城人。通天文律算之學,所著書百餘種,詳見杭堇浦太史《道古堂集》中。嘗遊揚,和卓子任爾堪無題詩云:「廿四橋邊載野航,六銖縹緲浣紅妝。生兒應取桃花,鸞尾湘鉤出短牆。新詞吟罷倚雲鬟,清婉爭傳士女班。紅葉禦溝成往事,重留詩話在人間。」爾堪,江都人,嘗從李文襄公討耿逆,為右軍前鋒,有桃花嶺、常山、玉山、並壓潮、源口諸險之戰。六年以母老辭歸,放情山水。嘗於上巳日與孔東塘、吳薗次、鄧孝威、李艾山、黃仙裳、宗定九子發、查二瞻、蔣前民、閔賓連、王武、徵景州、歙州喬東湖、朱恭、朱西柯、張楷石、楊爾公、吳彤本、趙念昔、王孚嘉、楚士允、文閔義行紅橋脩禊。此在漁洋之前,東塘為主人。鹿墟詩云:「晴暖正逢脩禊日,泛舟難得使君閑。廟堂有議還開海,賓客乘時且看山。隨苑池塘青草外,杏花樓館綠楊間。笙歌更逐輕鷗去,遍采芳蘭水一灣。」

朱彝尊,字錫鬯,號竹,浙江秀水人。舉博學鴻詞,授檢討。歸過揚州,安麓村贈以萬金。著《經義考》,馬秋玉為之刊於揚州。

閻若璩,字百詩,山西太原人,僑寓山陽。舉博學鴻詞不用,用力古學,著有《古文尚書疏證》、《四書釋地》、《喪服翼注》、《博湖掌錄》、《孟子生卒年月考》、《日知錄補注》、《眷西堂集》、《毛朱詩說》、《校正困學紀聞》、《續朱子古文疑》、《宋劉邠李燾馬端臨王應麟四家逸事》。身後,子學林聚其未成之書為《潛邱劄記》。數來揚州,有懷古詩。

朱筠,字竹君,順天大興人。進士,官翰林,督學安徽、福建。以世不明六書,刻許氏《說文》以行於世。庚子在揚州,泛舟虹橋,於安定、梅花兩書院中訪績學能文之士。身後刻有文集。

錢大昕,字曉征,號辛楣,一號竹汀,嘉定人。甲戌進士,官詹事。學無不通,謙以下士,尤好獎進後學。著有《潛研堂詩文集》、《廿二史考異》、《金石文字跋尾》、《三統曆述》,精深純粹,合惠、戴二家之學集為大成。弟大昭,字晦之,號可廬,邑諸生,著有《廣疋疏義》、《詩古訓》、《兩漢書辯疑》、《後漢書補表》、《說文統釋》。晦之子□□,亦精六書,著有《孟子疏義》。

王昶,字述庵,號蘭泉,青浦人。進士,從大將軍累建軍功,以江西布政使司入為刑部侍郎,經學以鄭康成為宗,自名其齋曰鄭學齋。獎勵後學,好揚人善。著有《古今金石考》、詩文集若干卷。又類集所知識之詩古文詞,訂為《湖海詩傳》、《湖海文傳》二書。侍郎自未第及執政時,往來邗上最多。

沈初,字雲椒,浙江平湖人,進士,現官總憲。工詩古文詞,江南文士宗之。總憲有《揚州筱園看芍藥詩》云:「筱園北達蜀岡偏,婪尾今看奪眾妍。環十畝花濃似繡,坐三間屋敞於船。暖風晴拂香尤釅,清露晨流色倍鮮。攜得春光滿歸肪,自疑袖衫惹爐煙。」又有《平山堂僧房看芍藥詩》云:「寂寞閑庭位置宜,不堪相謔靜相依。可憐嫋嫋婷婷裏。豔影偏侵壞色衣。佳種園林見者稀,山僧特為數芳菲。小紅大白尋常有,珍重稱名金帶圍。」所著有《蘭雪堂集》。

袁枚,字子才,浙江錢塘人。幼有才名,舉博學鴻詞不用,成進士,入翰林,官江寧知縣,有政聲。罷官築清涼山中隨園,著有《小倉山房詩文集》、《新齊諧》諸書。年八十餘,每逢平山堂梅花盛時,往來邗上,以詩求見者,如云集焉。

王鳴盛,字鳳喈,號禮堂,一號西莊,太倉人。進士,官光祿寺卿。幼時才學橫軼,雄於屬文,敏而好學,勤於著述。有《尚書後案》、《十七史商榷》、《蛾術編》、《周禮軍賦說》、《苔岑集》、《西莊始存稿》。吳中後學有所著述,無不以光祿一言以驗是否。

金榜,字輔之,歙縣人。壬辰狀元,官修撰。幼與戴東原從事於江布衣慎修之門,得其《說禮》之旨,著《禮箋》二卷。徽之士翕然從之。

李汪度,字寶幢,浙江仁和人。工詩古文辭,以孝友世其家,官翰林學士,終養歸裏。甲辰間南巡時,迎鑾揚州上方寺前童莊道旁,特邀異數。子鎔,字古陶,進士,官翰林編修;慶曾,字愚公,舉人,與兄同年,官教諭。

盧文召,字召弓,號抱經,浙江仁和人。進士,官翰林學士。為馮山公景之外孫,傳外祖之所學,所校訂有董子《繁露》、賈子《新書》、《白虎通》、《方言》、《西京雜記》、《釋名》、《顏氏家訓》、《獨斷》、《經典釋文》、《孟子音義》、《封氏見聞記》、《三水小牘》、《荀子》、《韓詩外傳》,皆稱善本。所著有《儀禮新校》、《鍾山劄記》、《群經拾補》。來揚州主秦西岩觀察家。

邵晉涵,字二雲,餘姚人。辛卯進士,開四庫館舉用,官至詹事。所著《爾雅正義》,可補邢氏之陋略。又有《公羊傳》、《孟子》等疏義,未行於世。家居時,甘泉令延修誌書。二雲以甘泉自雍正間始分,誌書宜從此起,而未分縣以前,皆入江都縣。時有不合其議者,遂未果。

陸師,字麟度,歸安人。以時文名家。官儀真令,公明廉能,邑人誦之。嘗燕大僚於湖上,席終成四書文七篇,同僚驚以為神。死之後因家焉。其裔寧芝,少聰慧,為邑中名諸生。又戴潤字雨峰,儀真生員,工詩,多平山堂遊宴詩,傳為絕唱。

張書勳,吳縣人。丙戌狀元。遊揚州時,街市婦女,聚而觀之,既見其面,一噱而散。張適晤李進士道南,問以故,李曰:「先生為戲劇中狀元所累耳。」張乃大笑。

鈕玉,字匪石,元和人。業賈販木棉,舟船車騾之間,必載經史以隨,歸則寂坐一室,著書終日,每負販往來,必經邗上,留與邑中經學之士講論數日乃去。

周大綸,字理夫,直隸天津人。官彰化縣丞。台匪叛,執之,囚數日,罵賊而死。賊平,贈雲騎尉。長子琦負骨歸葬,至揚,琦卒,停柩湖上兩月,為詩吊者甚多。理夫與牛太守翊祖為姻戚,十年前在揚屢為湖上之遊,虯須赤面,予猶及見之也。

汪啟淑,字秀峰,浙江杭州人。官刑部員外郎。性情古雅不群,刻有許氏《說文係傳》、鄭樵《通志》、《纈芳集》一百卷,漢印圖書譜無算。因《纈芳集》少二十卷,征詩來揚州,持論與汪中多所抵捂,拂衣而去。

顧文烜,字玉田,吳縣人。精於醫,以張仲景為法,尤通《素問》、《靈樞》之理,揚州人以千金求其一至為幸。子之逵,字抱衝,邑諸生,好藏書,築小讀書堆。同郡黃丕烈,字蕘圃,亦藏書最多,與抱衝並稱。抱衝弟廣圻,字千里,從段懋堂學六書音韻之學,最精遍。

談泰,字星符,江寧丙午舉人,官山陽教諭。學天文算術於錢辛楣少詹,述錢氏《周徑新說》云:「割圜舊法,用六邊四邊起算,內容外切,屢求勾股至無數多邊,推得圜徑一億,周三億一千四百一十五萬九千二百六十五。自劉宋祖衝之、元趙友欽以及近日西人,無不皆然。但就其法細推之,似猶有未盡者,其屢次所求之勾股弦,皆有其零不盡,半以上收之,半以下棄之,雖為數無幾,而合全邊計之,亦不為不多矣。嘗以方圓形互校,欲求周徑之率,必先知周徑之冪,大抵方徑冪一,方周冪十六,圓徑冪一,圓周冪十,此自然比例反覆不衰者。試設員經徑冪一億,則員周冪十億。以一億開方,得一萬,為員徑之數,以十億開方,得三萬一千六百六十六(六六六六不盡),為員周之數,比舊法多二百五十有奇,比所得之數,亦有餘零。然先設之冪積,本係全數,則開方本餘雖有不盡,亦甚微矣。舊法以一次之勾股弦,又為二次之勾股弦,是本數先有其零,反覆相求,未有不衰者也。且即以周率之三億一千四百一十五萬九千六百六十五自乘,得九兆八千六百九十六萬○四百三十億八千五百三十四萬○二百二十五,與十兆之數相近,然則周冪為徑。冪之十倍,又何疑焉。乃自劉宋以來,用之至今,並無乖舛。必謂周率少無可考者,不知尋常推算周徑,不過尺寸之間,則周數所差,隻在分厘。若設圓徑十丈。則周三十一丈六尺六寸六分有奇,比舊法多二尺五寸強,而圓冪亦多六尺二十六寸有餘矣。今擬新率於後,圓徑一,圓周三一六六六六六六六,圓冪七九一六六六六六六。」少詹弟子又有李銳、張焱、賈士璣。焱字復庵,嘉定人,善篆書,通六書之學。士璣字玉衡,震澤人,深於經學。銳字尚之,吳縣人,精天文推步。少詹深許之。每自以為不及。尚之以推步自疏而密,欲自三統以來,推中法由疏而密之漸;自九執回回以來,推西法由疏而密之漸。為布衣江艮庭推恒星東移度數,艮庭深服之。艮庭,名聲,元和人,為惠定宇高弟子,守許、鄭之學最堅,著有《尚書集注音疏》。生平不為楷書,雖日用記賬,皆小篆,故所刻皆篆書焉。子鏐,字貢廷,號補僧,亦深於六書,而篤於佛。

蔣莘,字於野;征蔚,字蔣山;夔字青荃,蘇州元和人,兄弟也,為明兵備道蔣燦之後。父曾煊,有經濟才。莘工詩文,著有《水竹莊詩鈔》。讀書好客,有《水竹莊圖》,東南文人,染翰殆遍。征蔚自天文地理、句股算術、詩文詞曲,無所不通。年方弱冠,沈心疑格,雙耳遂聾。於經史之學尤邃,以鄭康成為漢末大儒,所注《三禮詩箋》及《周易》、《今文尚書》,近今有通之者,而《論語》、《孝經》無人闡發,雖有惠氏所集《王厚齋古注》,而因陋就簡,不足以當闡發之目,因作《論語鄭注疏證》十卷,又有《天學難問》二卷、《北齊書證誤》二卷,補注《周髀算經》、《穆天子傳》、《吳語解嘲》諸書,阮芸台閣學為刻其寫經室詩文集。夔工詩,精於溫、李,著有《青荃集》。學者稱為「吳中三蔣」。

尤蔭,字貢夫,儀征人。工詩畫。從果親王出塞,著有《出塞集》。虹橋遊詠詩多絕唱,當代文士重之。畫以蘭竹擅名,偶一潑墨,皆成傳作。

陳實孫,字又群,號師竹,如皋諸生。工詩,善書法,精於醫,好交遊,廣聲氣,著有《春草堂集》。

程世淳,字□□,徽州人。進士,官翰林。書法二王,有雲姿鶴態。往來揚州,湖上多真跡。

曹文埴,字竹虛,徽州人。進士,官戶部尚書。子錤,字六佘,業鹽,居揚州,淮北人多賴之;振鏞,進士,官翰林侍讀。族子雲衢,官員外,天姿穎秀,豪氣慨爽,來往揚州,篤於交遊,湖上人盛稱之。

胡先聲,涇縣人。進士,工詩,有《秋夜遊平山堂詩》云:「幾個流螢飛石起,淡雲疏雨又黃昏。」

耿蕙,字石圃,善射,成進士,有儒風,官衛輝參將。孫弓,字安叔,磊落多奇氣,亦善射,有命中之技。

奇豐額,字麗川,滿洲人。工詩,官江蘇巡撫,有善政。往來揚州,觴詠平山堂,稱盛事。仁和詩人林遠峰,性豪放不羈,中丞延之座中。

江紹莘,字耕野,號吟草,徽州人。工詩。性磊落,好交遊,與吳穀人太史友善。著有詩文集。

趙廷樞,字介南,江都人。工詩文。□□科副榜。好獨立虹橋,予恒於風雨時遇之。薛廷吉,字藹人,號漁莊,家儀征樸樹灣。少工詩,精於書法,弱冠時為莊中丞有恭所識,召試二等,盧轉運延之幕中。子溶,字西青,名諸生。女泳,字綠漪,工詩文,事母至孝,為鄭西橋御史爔子婦,以賢孝傳。

阮承裕,字衣穀,號溶江,諸生。性孝友,篤於鄉,稱長者,著有《德星堂文集》。子嗣興,字咢香,為人慷爽,好遊山水。

江嘉理,字文密,徽州人。美須髯,性豪邁。工書,善烹飪。精於醫,得小兒瘍痘秘法。與分司楊廷俊友善。子貫誠,以醫傳。婿宮廷,泰州舉人。廷俊字西亭,有經濟才,不識一字,熟於史事。

董洵,字小池,□□人。工詩,善篆書,精於鐵筆。往來揚州,多重之。

文元星,字城北,工詩,城南人多從之遊。城南王秇林,字希亭,磊落瑰奇,熟於史事,與陳嘉蕙、王晉藩以藏書稱。

淮南藏書家以呂四劉氏為最。劉椿齡字華蔭,□□字貢九,皆如皋名諸生。通州有楊世倫、徐淩萬、蘇子揚三家,石港有周步文、張繼堂二家,孫汝寅家有王羲之墨跡。

汪坤,字元至,號玉屏,旌德人。上詩,廣交遊,嘗於揚州集詩人為會,刻有《吟香館合稿》。會中李天澂,字九淵,號疲仙,窮而工詩;汪俊,字傑士,號碧峰,工詩畫;湯振家,字紹先,號繡穀;蕭炳,字永著,號晴岩,吳仁煜,字春陵;李澍,字澍千,號漁莊;張鏐字子貞,號老薑,工詩畫;秦昱,字德明,號岑棋;李桐,字於湯,號琴軒;許善,字松圃,胡保泰,字東山,山陰人;葉建侯,字冠伯,號春屏,丹徒人;查善,字楚珍,號大其,海昌人。李嗇生教授為之序。

巴源綬,字金章,歙縣人,慰祖之兄。少時有鄰女夜奔者,閉戶拒之。鄉里稱盛德。長來揚州,以鹽筴起家。好遊湖上,家有畫舫。子樹恒,字士能,世其業,運鹽場灶,多奇計。

洪錫恒,字得天,號芰塘。年十二,成諸生,稱神童。工詩文。

◀上一卷 下一卷▶
揚州畫舫錄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