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堂先生文集/卷一
詩
[编辑]五言
[编辑]示學者
[编辑]堯舜不待學。生知允執中。大聖不可復。要須愼九容。
偶吟
[编辑]觀瀾軒上望。逝者正如斯。天理流行處。人心有事時。
偶吟
[编辑]禽對花間語。風和日永時。箇中眞意趣。料得少人知。
題壁
[编辑]懼爲福之基。忽是禍之門。毋忘敬肆間。聖狂從此分。
記夢
[编辑]萬萬千千古。年流水亦流。非惟斯二者。不語獨登樓。
和夢作
[编辑]閑眠牛未動。一起喚聲中。不慣西疇役。重息遡春風。
贈表姪南子立振紀
[编辑]爾從河上來。見我琴溪曲。投以檢身方。如臨千尺谷。
謝人惠帽蓑
[编辑]有事于西疇。遇雨避樹下。樹未能庇人。沾濕坐中野。故人惠帽蓑。曾是不意者。是心由中出。吾知非外假。推此庇天下。何止一翁也。
次權峻甫山立韻
[编辑]四翁成邂逅。綠玉杖鏗然。巖古經千劫。苔深幾百年。蟾光當玉燭。松影作瓊筵。借問此奇遇。何如商嶺仙。
贈柳季華袗
[编辑]東方有一士。我往觀其人。中心蘊美玉。外貌帶和春。樂希顏氏樂。貧過伯夷貧。臨分贈以語。誠敬可通神。
冬至日。題敬堂楣間。
[编辑]冬至子之半。可見天地心。天心無改移。藹然緖可尋。閉關息商旅。勿使柔道侵。窮泉一聲雷。忽似聽希音。善端如不養。皎日頭上臨。
復見天地心
[编辑]乾坤一戶牖。闔闢機相尋。自從姤女壯。閉塞成窮陰。寒威正折膠。氷雪埋千林。動靜不容息。七日還復臨。雷聲奮地中。陽德來駸駸。萬物從此始。生意孰能禁。天心端可見。微妙無形音。始知貞復元。萬古恒如今。吾人賦此性。物欲交相侵。凝陰剝喪盡。天理幾淪沈。碩果幸不食。天道豈難諶。由來善端綿。惕若存戒欽。大哉復之義。聖神取譬深。嗟我味此言。三復而沈吟。追思顏氏樂。且撫復齋琴。庶幾無秪悔。善養天地心。
闔闢吟
[编辑]一闢又一闔。一闔又一闢。闔自月窟闔。闢自天根闢。其闔有漸闔。其闢有漸闢。人於闔闢間。亦有小闔闢。靜是陰之闔。動是陽之闢。人之有動靜。猶天有闔闢。動靜與闔闢。無間可容息。所以動而靜。所以闔而闢。是可謂之道。道器離不得。器與道爲體。代明如日月。
歲時自警
[编辑]今月是何月。壬申春正月。今日是何日。正月初一日。行年今幾何。七十欠單一。茫茫眼生花。何由髮如漆。牙齒存者搖。其餘皆已落。玩愒此日月。無德可稱說。皇天均此施。賦與不爲貧。大而自天地。微而至一塵。其中許多理。皆備我一身。如何氣稟拘。從而徇人欲。然而本體明。有未嘗息滅。敬而直其內。戒懼功不輟。義而方其外。尤加謹其獨。體用本一源。顯微無間隙。乾乾夕惕若。終至聖賢域。那忍汩其性。甘爲禽獸若。是年是月日。府仰多愧怍。滌其舊染汚。聊與諸賢約。諸賢如不信。請與鬼神質。
挽洪生河量
[编辑]可哀非洪子。未秋香蘭折。可惜非洪子。未成良玉缺。白髮猶在世。靑春何遽亡。老少失先後。所以怨彼蒼。今吾安所託。肝摧腸欲裂。有聲天可徹。有淚泉可徹。三夜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君死我哭君。我死誰我哭。哭送洛水濱。廬山曉月黑。
七言
[编辑]呈寒岡鄭先生
[编辑]鳶魚飛躍兩儀間。潑潑洋洋不少閑。妙理如今誰會得。悠然終日仰高山。
偶題
[编辑]一環來往幾冬春。萬事人間有屈伸。此理儘從圖上看。如今知有弄丸人。
次忘言子韻。贈別柳季華。
[编辑]見聞已向寸心積。富貴還隨尺霧虛。歸去洛濱何所事。無風潭上翫遊魚。
渡洛水灘
[编辑]無人江口樹陰斜。日暮褰裳孤渡水。要須火急促歸程。應到黃昏迷所至。
奉酬雙柏堂
[编辑]窮經猶未見天心。幾許紛如紙上尋。枉了百來年事業。衣冠徒在愧還深。
春日山堂卽事
[编辑]水碧苔斑沙又明。林風乍過柳絲輕。塵紛不到靈臺裏。泂若氷壺徹底淸。
河上夜泛
[编辑]一葉孤舟秋水上。荷衣露濕五更寒。浮雲妒我今宵樂。不許嫦娥半面看。
聽文生彈琴
[编辑]文生乘夜抱琴來。太古淳風絃上廻。明朝如有重尋意。更奏陽春霽月臺。
贈別崔季昇晛
[编辑]洙泗餘波注海東。紫陽派接退溪翁。一株高柳春風裏。百鍊精金雪月中。君是千尋松下葛。儂爲三尺麻邊蓬。桑楡失此相資益。其奈希賢希聖功。
歲除日。與少友輩。
[编辑]行年六十如夢過。何年透了夢覺關。行年六十如鬼過。何年踰得人鬼關。新年儻過此二關。眼前大道由無難。嗟嗟吾黨二三子。不學老大終昏冥。我勉爾時爾勉我。所勉無他曰明誠。
意馬
[编辑]人鬼關頭有一馬。殊異尋常之鬣者。或由其道或不由。每見發軔丹田野。惺惺主翁乘此馬。一日不可須臾捨。方其初發審其幾。發必本有非外假。苟或俄頃不察幾。千里橫奔難力把。必將主一爲御轡。不然到頭皆苟且。防不如城信其行。一瞬之間已數舍。有馬誰能謹其防。雖或有之吾見寡。嗟余亦有不馴馬。安得眞實無妄之善馬。
賦
[编辑]道待人行
[编辑]大哉道乎。語其大也。其大無外。語其小也。其小無內。莫能載莫能破。而至隱存乎其內。必待至德。此道乃行。苟非至德。道不虛行。欲道之行。修德而已。欲德之修。誠敬而已。其靜也則戒懼而已。其動也則愼獨而已。動靜交修。體用偕立。合之至大。非淺陋之胸襟所能納。析之至小。非粗疏之學問所能悉。道非古有而今無。天地間昭融磅礴。苟非至德之人。道自道人自人。人能弘此至道。非道能弘此人。嗚呼噫噫。道若大路。蕩蕩平平。小人所視。君子攸行。吾黨君子。可不警惕。悖此道則凶。行此道則吉。悖之行之。小人君子。人莫不榮之。何不爲君子也。欲爲君子。何莫由斯道也。
辭
[编辑]遊玉山辭壬辰八月
[编辑]朝上玉山之脊。暮下玉山之麓。雲陰兮石隱。霧塞兮林黑。足躡狐貍之窟。手探豺虎之穴。意放曠兮心煩勞。歷險阻兮長苦辛。或登高而舒嘯。或枕石而怡神。長寂寥兮無人。與麋鹿兮相親。望故山兮心懸懸。欲往從之兮道阻且脩。一夷險而裕如。樂天命兮復奚憂。
悼時辭亂離時作
[编辑]悲時世之孔厄。吾將往觀乎沖漠。蕩邪穢之塡胸。吸三淸之靈液。任所之而上下。睹八荒於一息。知所止而奠居。避一世之劻勷。悵此志之未遂。獨延佇而倘佯。群憂鬱其叢臻。思脫身兮何時。嗟時運之至此。無可奈何而安之。與同志而優游。付萬事於無爲。
疏
[编辑]擬上仁祖大王疏
[编辑]伏以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心。心之本在仁。而仁之所從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以生物爲心。則人主之心。何獨不然。夫所謂仁者。非漢家姑息之仁。乃帝王相傳之心德也。後之人。例以姑息視仁。謂仁不足行。其言一出。百夫和之。其賊夫仁者甚矣。伏願殿下。深懲後世之謬見。心天地之心。德帝王之德。純以生物爲心。則宗社幸甚。臣民幸甚。嗚呼。萬事雖多。一心足以該萬事。萬物雖衆。一仁足以統萬物。無一物非仁。無一事非仁。事事物物。無不自仁中流出。則家而國國而天下。咸囿於吾心一仁之中矣。殿下之仁心仁聞。朝野之所共知也。而四境之內。含生之類。或未得被其澤者。豈無其由乎。殿下雖有不忍人之心。而不能推之於不忍人之政故也。何謂不忍人之政。如省刑罰薄稅斂。民之所欲與之聚之。民之所惡。勿施之類是也。何謂民之所惡。飢而不食。寒而不衣。勞苦死亡之類是也。何謂民之所欲。飢而得食。寒而得衣。安逸壽考之類是也。嗚呼。廢朝時。民之所好惡之。民之所惡好之。民之怨叛。固其宜也。今殿下受命承統。作民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而宣化之臣。犴獄之吏。或不能深體聖意。棰楚有律外之濫。徵斂有稅外之煩。此聖澤所以壅遏。而民未蒙實惠者也。譬之金鐵。二帝三王之政。十分純金。而無一分鐵也。殿下之政。四五分金而有五六分鐵也。殿下何憚而不爲二帝三王之政乎。二帝三王之政。不過與民同其好惡而已。殿下誠能與民同其好惡。則可以三二帝而四三王矣。嗚呼。天雖高遠。可驗民心。民心悅則天意可知矣。書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伏願聖明。深燭天人無間之理。以生物爲心。罔咈百姓。以慰天心。則實宗社生靈萬世之福矣。嗚呼。自古天下禍變。起於衆心之離怨。衆心之離怨。起於不順其情不安其生也。然則其大可畏者。不在於民心。而所以鎭民心固邦本者。亦不在於殿下之心乎。惟聖明留意焉。嗚呼。民之與財。孰重孰輕。財散猶可復聚。民心一散。不可復收。以至於失其心而民散。則其所聚之財。安保其不爲大盜之積耶。自古國家傾覆之由。未嘗不起於盜賊。而盜賊之發。亦未嘗不生於飢餓。赤眉黃巾葛榮黃巢之徒。其已事可見也。惟聖明惕念焉。嗚呼。兵革之餘。邑里蕭條。老弱塡於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國家倉廩蕩然。閭閻甔石無儲。公私上下。不成模樣。臣常念及於此。未嘗不太息流涕也。竊想殿下。亦必上以爲宗社痛。而下以爲臣民痛也。然則君臣上下。豈可徒相悲歎。而不求所以救之之策乎。救之之策。在於恭儉節用。約己厚下而已。惟聖明。師漢文惜百金之費。法宋仁忍一夕之飢。內而公卿以下在朝之臣。外而監司以下郡守縣令。皆痛抑奢侈之習。以絶無用之費。省宂官減常俸。使國儲稍有贏餘。然後特賜民田半租一二歲。因以漸復先聖王什一之法。定爲恒式。內可以革弊習行實惠。而民生可免於割剝之苦。邦國可措於泰山之安矣。古語云。奢侈之害。甚於天災。易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可不及求而思所以節抑耶。昔唐太宗言於其臣曰。割肌以充腹。腹飽而身斃。易曰。損上益下。殿下誠能深念乎此。損於上以培厚其根本。則上下安固。而宗社幸甚。臣民幸甚。嗚呼。孟子曰。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殿下有堯舜之心。而措諸事爲者未見有施行之實。或有一二施行之者。而朝令夕改。反覆不信。殿下深居九重。安知其施行與否。反覆不信之弊乎。誠宜開達聰明。簡選公明忠正之士。銜命四出。不遵聖敎者。繩之以律。一遵聖敎者。褒之以爵。罰一人而千萬人懼。賞一人而千萬人勸。德音渙發乎朝廷之上。而聖澤流及於四境之外。於變之治。可得復見於今日矣。伏願聖明留意焉。嗚呼。先正臣李彥迪告中廟之言曰。今國家之勢。譬如潰癰之人。大命幾危而復蘇。邪毒雖除而元氣已薾然矣。固宜安靜以保護。不可動作而生變。然必投以靈丹妙劑。爲之湔腸滌胃。以去病根。然後可以淸其腹心而養其血脈矣。若或安於少愈。厭却瞑眩之藥。失其治調。則病之源於心腹者。安保其不復萌於異日乎。近朝廷擧措施爲。務要鎭定。可謂得宜。然所以貴乎鎭定者。非苟且姑息之謂也。整紀綱嚴賞罰。以正朝廷。以正人心。以重國勢。而邪說不得亂。小人不得撓者。乃鎭定之實也。若乃不分淑慝。不辨是非。循常守故。牽補架漏。苟度時日。而謂之鎭定。則恐無以振紀綱新理化。而偸靡之習。頹墮之風。將日益甚而終不可救矣。其言切中今日之病。伏願聖明留意焉。臣聞古之治國者。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直諫也。臣又聞良藥苦口。利於病。若必取其甘於口。而去其苦於口者。則譬如以水和水。寧有已疾之理乎。臣伏見後世韋布之士。出位言事。率多取禍。而鮮見嘉納。故草野跧伏者。例以囊括緘默爲智。招危速禍爲戒。臣伏念人生斯世。與天地萬物爲一體。苟不爲私意所隔。則痒痾疾痛。擧切吾身。安有彼疆此界乎。臣於今日之事。實有所隱痛於心者。故刳肝瀝血。敢爲殿下陳之。伏願殿下。勿以迂遠而棄之。勿以寒微而忽之。垂仁而採納焉。臣無任戰汗激切之至。謹昧死以聞。
書
[编辑]答寒岡鄭先生書
[编辑]夏初因金兄還。伏承辱覆下書。奉讀再三。不勝仰感。厥后又因來人。伏聞動止愆和。驚慮下情。實深于中。禮當馳候。而道塗云遠。未獲遂意。迨切罪恨。卽日霜嚴。伏惟起居神相。侍生自遊門下。似有所得。及來塵竇。茅塞已甚。將不得鞭鈍礪懦。出於先生之門。每一念至。不覺愧汗沾衣也。且書中有留意此事之敎。此非小生所敢承當。然因先生之敎。而得尋夫此事之爲何事。則呼寐警惰。莫非先生之賜。不勝感懼。積有所懷。未能就正於函丈之下。徒切瞻慕而已。
伏蒙先生降屈威德。屢下辱復。其間誘掖激勵。成就後進之意。溢於言表。非門生小子所敢承當也。昔於泗水之上。躬執掃門之役。薰陶漸染之益。不爲不多。而退伏僻巷。志氣頹惰。日甚一日。將至於小人之歸而後已。獲罪於門下者極矣。道路云遠。末由寘身於講道之席。尤增悵歎。近閱中庸。未得要領。略具數三問目呈上。幸賜指敎。以解疑惑何如。
問。人心與天地之心一般。一陽雖動。萬物猶未生。則此乃靜中之動。易曰。復其見天地之心。蓋指此也。知覺雖心之動。而喜怒哀樂猶未發。則此亦靜中之動。中庸曰。戒愼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者。亦指此也。未知此說然否。
就人心言之。未發之前。若冥然無覺。則萬理何由而具。大本何由而立乎。程子曰。纔思便是動。此亦指知覺不昧者而言否。
中庸首章所謂戒懼。與易坤六二敬以直內之說。同一工夫。而謹獨。與義以方外之說。同一工夫歟。或曰。道也者。大而天地。微而一塵。無物不有。遠而古今。近而一息。無時不然。苟非至德則道與人判而爲二物。道自道人自人。何嘗干涉也。德者。得也。苟行此道而得之於心。則道方爲我用。而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此豈非學問之極功也。此說如何。
誠。有以實理言者。有以實心言者。如中庸所謂誠之不可掩之誠。自誠明之誠。誠者物之終始之誠。以實理而言。自明誠之誠。不誠無物之誠。以實心而言否。
寒岡先生書附
[编辑]金洗馬之行。謹奉惠付問書。就審春夏之交。學履珍勝。感慰俱深。僕病則猶初。身則益衰。而學則益頹廢。其終也已。何足道哉。每念左右留意此事。日惟專功而未嘗少懈。近來朋友中。惟君能副所望。其爲愛慕之至。無以爲喩。第恨相距不邇。未得以時相從。警此老病。每一沈吟之中。不禁遐想而起懷也。惟祝若時加愛。益進所學。不任遙企。
道路阻脩。懸遡恒深。玆因金活源之行。謹奉辱惠問書。憑審時氣淸暖。學履沖福。感慰之至。無以爲喩。病久轉痼。痛楚日甚。一死之幸免。不足道也。西師敗衂。將領投降。前頭不知更有何變。漆室之憂。誠無以紀極也。鶴峯行狀。今猶未畢修整。積廢文墨。疵病百出。使金丈徒勤六載往來之勞。豈勝羞歎。只恨當初不諒而輕爲之犯手耳。謬寄詢目。元非所敢知。而病昏比甚。近又困於料理狀草。靡暇窺觀。竊擬待得沈吟之暇。或一究玩。而至其精微之蘊則何能覻破也。惟想賢契力學深造之勤。而自愧慵病之甚。久不能留意此事耳。邈矣未有合席之期。切祝益加珍勉。以副遠大之望。
閱月同處。獲奉晤語之款。其爲窮病之慰。蓋不足喩。玆披辱札。就審天寒還況萬福。感喜無量。僕風痺之痛。一向依前。廢書沈吟。他何足道。竊見左右力學求進之誠。有非後來朋友之所易得。別後愛遡之至。甚非尋常。切祝益加勉勵。以副老病拳拳之望。
答張旅軒書辛未正月日
[编辑]送舊迎新。想惟高明。與歲俱新。優入於聖賢之域。何賀如之。興孝窮鄕晩出。妄竊有志於學。立志不堅。行之不勉荏苒頹侵。犬馬之年。今六十有八矣。義不能勝欲。理不能勝私。每中夜以思。怛然內疚。向者竊窺康節先天之說。正如井蛙之議滄海。不自知其孤陋。就其裏面。推衍成圖。係之以說。常恐取笑於人之不暇。頃進門屛之日。濫塵高明者。切冀指示某處是某處非。此就有道正焉之意也。而辱書無一言及此。只有發前人未發之語。尤增慙恧。無以自容。所欲言不止此。疾痛在身。昏憒增深。未能悉達於高明之下。而所言亦無倫序。伏惟恕察焉。
鄕往之深。瞻慕之誠。念念不寘。而汩於宂務。一書猶闕。心常罪恨之際。反蒙辱問之勤。無任謝感之至。興孝愚劣。老而益深。志惰氣頹。少無振作。其終也已。恭惟明公。位不滿德。而垂世範俗之業。日新又新。未嘗自已。一世之士。孰不竊慕下風。願爲之依歸也。每擬一驢江上。慣聽餘論。變化偏駁之氣稟。而事不如意。尙此遲遲。徒切浩歎而已。自此奉晤不易。乞憑紙面。重賜鐫砭幸甚。
答鶴駕山中讀書諸生書
[编辑]琴溪一別。迨極依依。忽得僉書。如對面語。蘇慰良深。想惟負笈入山。所得必多。而書中不如在家之說。謙而又謙之辭也。如老拙。汩沒僻巷。百骸解弛而莫強。無足道者。只羨諸賢年富力強。加以靜處做工倍健耳。雖然。諺云走馬尙加鞭策。臨別所贈八箇字。各常體念。如何如何。松風蘿月之趣。朝煙暮霞之熊。讀書中一大助也。雖欲不讀書不可得。此亦老拙之所深賀者也。道體爲道等字。不甚著題。後勿如是。癸亥五月十四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八字。前所贈故云。〉
答或人賀生男書
[编辑]忽奉手翰。副以佳篇。粲然奪目。吟詠以還。不覺謝感交至。僕六十有三。方爲人父。晩矣晩矣。而得受知舊之賀者。徒以世所罕有。在親舊尙且賀不容口。如老漢。作何如懷也。旣得賀書。又奉賀詩。難以筆謝。必待奉面申謝然後乃可也。
答外孫李徽逸書癸酉正月十日
[编辑]見汝書。令乃祖起懦。志者。心之所向。此志旣立。不爲外物所搖奪。則他日所就。其可量歟。仁義禮智之根於心。譬如品物之根於土。苟得其養。理無不長。物無不盛。不得其養。理無不滅。物無不消。靜存動察。格致誠正之功。不可不豫勉之哉。近若來見。將畢其說。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今日行一事。明日行一事。積之旣多。知行兩進。久久必有豁然貫通處矣。
答問
[编辑]金子高問。前日則指性爲統體一太極。後日則指道爲統體一太極。前後之說。不同何歟。
前日則據朱子論未發處不滯一隅不拘一時之說。故指性爲統體一太極。後日則主太極生兩儀之說。故指道爲統體一太極。夫太極。或在陰儀或在陽儀。張子所謂兩在之說也。中庸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此道字。兼性情而言者也。然則性者道之體立。而情者道之用行之謂。此爲道爲統體一太極之說也。又曰道統性情者也。
李晦叔〈時明〉問。易曰利貞性情也。其義云何。
利。天之性也。貞。天之情也。自復歷臨泰大壯夬以至於乾。天之情也。而元在其中。自姤歷遯否觀剝以至於坤。天之性也。而亨在其中。
柳季華問。四端七情之別如何。
四端主理。七情主氣。
問。從天地之性發者爲四端。從氣質之性發者爲七情否。
此說是。
問。一說杖朞無負版辟領衰。一說不去負版辟領衰何如。
當依楊氏說。
或問心形而上否。
心亦有形而上形而下。圓外竅中者。形而下者也。仁義禮智之粹然者。形而上者也。
問。虛靈知覺。形而上否。
虛靈知覺。形而下也。所以虛靈知覺者。形而上也。
或問謹獨二字。
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不於此謹之。則初非爲己之學也。胡敬齋詩云。謹獨功深切。防微意最玄。交爭眞在此。要不愧皇天。
或問氣質二字。
氣有淸濁。質有粹駁。淸之至者。生而知者也。淸多而濁少者。學而知者也。濁多而淸少者。困而知者也。粹之至者。安而行者也。粹多而駁少者。利而行者也。駁多而粹少者。勉而行者也。大槩論之則有此三品。若一二而論之。則奚啻什百千萬而已哉。
或問忠信二字。
忠者。心裏如此。口裏亦如此。心口相應之謂也。口裏如此。心裏不如此。不可謂之忠。信者。有曰有無曰無。小曰小大曰大。循物無違之謂也。以小爲大以大爲小。以無爲有以有爲無。不可謂之信也。
或問性命二字。
命者。譬如在天之雨。性者。譬如在地之雨。在地者。有淸不淸之異。在天者。何嘗有不淸。其淸與不淸。非天之本然也。地之潔不潔如何耳。夫性有以兩般言之。天地之性。氣質之性是也。而實非有兩性。天地之性。就氣質中拈出不雜乎氣質者而言之。氣質之性。合性與氣質而言之也。
或問一陰一陽之道。
陰陽。非道也。所以一陰一陽者。乃道也。
或問精粗表裏。
裏也精也者。理之體也。表也粗也者。理之用也。擧其體而遺其用者。非也。遺其體而擧其用者。亦非也。必也體用無不到。然後爲無滲漏也。
或問道者。日用事物當行之理。
道之不遠於人。猶水之不遠於魚。若其可離則爲外物而非道矣。何嘗遠人以爲道也。
贈言
[编辑]贈表姪
[编辑]天命之性者。體也。率性之道者。用也。體者。渾然全體之名。用者。燦然條貫之稱。此道流行於日用之間。而非人體之則人自人道自道。在我之理或幾乎息矣。魚而離此水則死。人而離此道則鬼。汝等何不學魚之縱乎大壑。而學出水而死也。
贈學者
[编辑]有父子則有父子之理。有君臣則有君臣之理。有夫婦則有夫婦之理。有長幼則有長幼之理。有朋友則有朋友之理。有耳目則有耳目之理。有口鼻則有口鼻之理。有飮食則有飮食之理。有衣服則有衣服之理。大而父子君臣。小而事物細微。莫不有理。斯理也。非人之所能爲也。乃天之理也。人之所以與禽獸異者。存此理也。人之所以與禽獸同者。去此理也。君子衆人之所以分。實在於此。可以人而安其與禽獸同者乎。上智之人。不待存此理而此理無不存矣。不及乎生智安行之聖。則可不知此理而存此理乎。能覺此理於心。而後能存此理於心。能存此理於心。而後能行此理於身。能行此理於身而後推而達之天下國家。其根於心行於身達之天下者。莫非此理之流行。則此理之原於天而散在萬物者。亦可以默而識之矣。原於天者。此理之體。所謂統體一太極也。散在萬物者。此理之用。所謂各具一太極也。此乃體用一源顯微無間者也。順此理而行。則不自覺其優入於聖賢之域。悖此理而行。則不自覺其近於禽獸之歸。人與禽獸。只爭些子。吾黨君子。何不格物窮理以知之。而戰兢惕厲以存之乎。知之存之。要在乎學問。而學問之道無他。存其與禽獸異者而已。
推說廬江尊道祠堂齋門樓揭號之義。贈齋中讀書諸君。堂曰崇敎。齋曰思誠,主敬,求仁,明義。門曰進學。樓曰養浩。
[编辑]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也。其人存則其道凝。其人亡則人自人道自道。道何與於人哉。前聖之相授受者此道也。後賢之相授受者亦此道也。敎之者。敎此道也。學之者。學此道也。思誠者。實此道也。主敬者。一此道也。明義者。欲明乎此道之廣博也。求仁者。求純乎此道之全體也。此道旣積於中。則光輝著見於身。家而國國而天下矣。到此地位。則不期浩然而浩然矣。揭號之義。恐非偶然。而此道榛蕪。人莫之由。況望其升堂入室乎。嗟余衰病頹惰。末由窺其門墻。惟願僉君。顧名思義。由此道而入此門。升此堂而入此室也。甲寅正月日。敬堂主人拜呈。
贈李晦叔
[编辑]性者。道之體也。道者。性之用也。此之謂道之全體也。大而天地。小而事物細微。無一不具於此道之中。大化流行。未嘗間斷。而必待人而後行。苟非其人。道自道人自人。何嘗管攝乎。必也敬以直內。使萬物已具於大本之中。義以方外。使本體呈露於日用之間。則體用在我。天人無間。理與心會。此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今於李君晦叔之行。贈以是言。幸揭諸座右。潛心玩索焉。則似當有助云。崇禎二年至後三日。敬堂主人翁。臨別贈之。
送申晉甫悅道赴京
[编辑]今晉甫萬里之行。旣不能以詩。又不能以酒。只將敬愼二字送之。惟晉甫勉之。
祭文
[编辑]祭西厓柳先生文
[编辑]恭惟先生。稟氣淸淑。水澄鏡明。賦質純粹。玉潤金精。夙遊溪門。克承誘掖。學有淵源。得尋正脈。德崇業茂。袖領斯文。推其所有。庇民尊君。庶罄所蘊。垂世範俗。志與時違。投迹雲林。所養伊何。惟此本心。萬理森然。莫窺淺深。事至不凝。事過無跡。望之可畏。親之可悅。接引後進。爲敎以身。或抑或揚。各隨其人。嗟余昏蒙。亦慕芳塵。不我遐棄。容我譾劣。就正有道。庶將卒業。法言在耳。天奪何速。北斗其隕。小子安仰。泰山其頹。小子安倣。薄奠來設。淚逬懸泉。不亡者存。敢告靈筵。
祭李養源涵文
[编辑]惟靈。器度剛方。燁然聲華。射策君門。再登文科。一城牛刀。赤子得依。來暮有歌。去後有思。道與時違。學未大施。卷懷空谷。婆娑初服。釣月耕雲。爰得我欲。不墜家聲。業傳靑氈。餘慶所及。子孫滿前。德星揚彩。善人咸聚。光生閭里。喜溢門戶。琴瑟蘭堂。俱享遐年。衡門身老。魏闕心懸。架上千篇。林下五福。此外何求。陶陶其樂。逮其中年。二蘭摧折。卜氏喪明。張公遘疾。如我疏愚。夙慕芳塵。於歲丙辰。許爲姻親。情義之篤。不比他人。壬戌拜公。坐我華筵。笑語溫溫。數日留連。聚散有期。雲樹傷情。嶺海阻脩。未易合幷。只憑書信。暫敍寒暄。直擬此生。再接晤言。天乎不仁。奪公何速。龍章鳳儀。耿耿心目。聞公卽遠。已卜佳城。吾衰且病。悵望脩程。躬不執紼。愧負幽明。銜哀致誠。替奠一酌。不亡者存。庶歆菲薄。
雜著
[编辑]辨
[编辑]無極太極有無辨
[编辑]無極而太極者。理也。至極而無加之名。至一而無對之稱。至虛而有至實。至無而有至有。然則以虛爲理可乎。曰未也。理固可謂之虛矣。若直以虛爲理。則虛非至極而有加。亦非至一而有對。此未可直以虛爲理者然也。以無爲理可乎。曰未也。理固可謂之無矣。若直以無爲理。則無非至極而有加。亦非至一而有對。此未可直以無爲理者然也。老之虛。虛而無。吾之虛。虛而實。佛之無。無而無。吾之無。無而有。所謂無極而太極者也。故張橫渠以虛爲理之失。先儒論之詳矣。乙丑坤月。書于敬堂之壁上。
箴
[编辑]新歲箴
[编辑]庚午歲去。辛未年來。惡與歲去。善與年來。出彼幽谷。登此春臺。妖霧之散。淳風之回。懲忿摧山。窒慾塡壑。忿慾消盡。披雲睹日。洞開中門。不見邪曲。四海八荒。皆入我闥。昔未克己。人欲之汩。今旣克之。天理之復。克與不克。小人君子。欲爲君子。必須克己。禽獸與人。所爭毫髮。欲免禽獸。寧不警惕。相彼鳥矣。猶知所止。可以人矣。不知所止。知其所止。得其所止。道若大路。目見足履。萬理之明。肇於一目。千里之行。起於一足。今格一物。明格一物。今行一事。明行一事。自格一物。至格萬物。自行一事。至行萬事。亹亹不已。乃成君子。此外何求。吾黨小子。
癸酉元日箴
[编辑]壬申元日。作箴自警。癸酉元日。作箴自警。猶不踐言。只自箴警。反而求之。惟誠與敬。敬便豎立。誠便眞實。不敬則滅。不誠則息。天理息滅。萬端人欲。惟理與欲。不容竝立。理欲交戰。欲強理弱。強者日長。弱者日滅。如見大賓。戰兢自守。淸野堅壁。邪不能寇。非禮勿動。克去己私。廓然大公。乾淸坤夷。顏冉之學。蓋亦如斯。疏慵無狀。玩愒日月。老與歲加。德與日鑠。以學爲名。伎倆人物。嗟我同志。法古戒今。月異歲化。顏樂須尋。不學老夫。徒言而已。聖賢有訓。勖哉同志。
錄
[编辑]鶴峯,西厓兩先生言行錄。
[编辑]柳先生稱金先生曰。求爲執鞭。不可得也。金先生稱柳先生曰。吾之師表。互相推讓云。
柳先生袖裏圓扇。題謹獨二字。先輩必自謹獨做起可想。
金先生稱松巖權先生曰。令人起敬。又曰。退溪先生靜默溫雅氣像。惟此人似之。見人之善。雖一事之微。輒稱之。其樂善之誠如此。
金先生嘗謂人曰。知人雖難。觀其眸子則可庶幾乎。
金先生敎人以書。硏究義理。開示蘊奧。未嘗一字容易放過。食上。諸生受業者請退。猶不許。或至日中乃罷。其誨人不倦類如此。
一日金先生坐於堂上。興孝入見。信足而步。先生責之曰。行第一步。心在第一步上。行第二步。心在第二步上。斯可矣。
金先生嘗與柳先生會話于古刹。金先生曰。人臣進退之道。必於易得之。柳先生曰。無欲則斯可矣。金先生擊節歎賞。
金先生嘗使日本。舟中遇風。鯨波汹湧。一舟人眩迷顚仆。獨先生兀坐看書。旣歸人咸服其不動心。先生笑曰。看書無乃動心乎。
南行錄
[编辑]萬曆丁巳九月七日己巳。與重表兄金活源氏作新安之行。爲請鶴峯先生行狀也。〈時寒岡先生在星州新安〉秣馬于河回村舍。夕宿于大竹村。○八日庚午。宿于商山境。○九日辛未晴。同表兄上月波亭。吟成一絶云。月波亭下有深潭。潭面粼粼碧似藍。往事如今無復問。金烏千丈鎭西南。從表兄過盧弘中。〈景任〉乘醉投宿崔季昇家。○十日壬申晴。請改行狀草誤處于季昇。金而靜〈允安〉亦來同宿。○十一日癸酉晴。是日表兄以酒困不得發。主人要而靜同宿。崔君以所草敬堂記示余。仍從金崔兩君聞理氣之說。而靜曰。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各有所主。有主理而言者。有主氣而言者。不可滾同說也。譬諸水焉。天地之性。川流之水也。氣質之性。貯器之水也。季昇曰。天地氣質之性。不可太分別。天地之性性字。與氣質之性性字。初無分別。但有理氣之別耳。余問而靜曰。高明之見是矣。而取譬之言頗有可疑。古人云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川流之比。無乃認命爲性乎。又問崔君曰。若子之說則夫所謂天地之性。就氣質中拈出不雜乎氣質者而爲言否。曰然。○十二日甲戌晴。同表兄過仁同。謁張旅軒。宿中旨村。○十三日乙亥晴。與表兄午戾泗水上。寒岡先生方與監司尹暄對坐。俟于外次。賓退乃展刺。侍坐良久。先生上丘陵。從先生者數人。將各就舍。先生停舁揖送之。○十四日丙子雨。入就外舍。侍語終日。○十五日丁丑晴。又就外舍侍語。○十六日戊寅晴。先生逐日未明。問客中安否。其待人之誠如此。以十二會圖就質。先生曰好。徐當更觀。寘諸座側。問朱,陸角立之由。先生曰。朱夫子以尊德性道問學兩邊工夫。未嘗偏廢爲主。象山之學。偏主尊德性一邊工夫。此乃所以角立也。問以近生知自居。不用大段工夫者是象山之學歟。曰此乃王陽明之學也。是日。先生飮之酒。兼以紫蟹細鱗。○十九日辛巳。侍坐。先生所增損心經附註名曰心經發揮者在案上。請看許之。禮說。時未正書。溪門問答。亦未成書矣。○二十日壬午。侍坐問驀忽二字之義。先生答曰。奄忽之義。行狀。先生頗有肯許之意。門人侍旁者。來相致賀。○二十一日癸未雨。將心經發揮潛玩久之。頗有警省處。○二十二日甲申晴。問靜中須有物始得。此物字之義如何。先生曰。指主宰而言。○二十三日乙酉晴。質心經發揮疑處于先生。崔季昇來會。○二十五日丁亥晴。先生始起草行狀。○二十七日己丑晴。旁近士友。於行狀事。無不盡心。非先生之德有以感人之深。何能如此。○二十九日辛卯晴。與崔季昇,李茂伯〈潤雨〉,李新之。■坐於泗水上。語及祭禮。皆云古人祭先祖。各設紙榜。徧祭每位。余曰。恐不然。先祖者。高祖以上初祖以下之祖也。何可徧祭每位。特設考妣二位以祭之。若如諸君之說。則地亦不足矣。○十月一日壬辰。別崔季昇。先生待人以誠。門下諸人。無不說服。○二日癸巳寒甚。先生處事周詳。雖一事一物之細。一字一畫之微。必纖悉端諧。未嘗放過。○三日甲午寒。李以直自先生所出曰。先生以君所畫十二圖示之曰。頗好。李君因言非深於易學。何以致此。余辭謝曰。偶然畫出。不自知狂妄耳。表兄以祭先祖。各設諸位只設二位之說。入白于先生曰。生等以張生之說爲非。先生笑曰。不以衆寡論是非。張說是。因出禮說以示之。○四日乙未。問道在陰陽之先。〈語意本蔡氏說〉此說何如。陰陽無始。動靜無端。陽先有陰則陽之理在乎陰。陰先有陽則陰之理在乎陽。〈語意本葉氏說〉抑何如。先生曰。葉氏之說。非偶然也。○六日丁酉霧。近日先生以病患應接之故。停筆累日矣。○七日戊戌。先生暫執筆。午後先生有不安之候。○八日己亥。以問目六七條。就正于先生。先生披覽一過訖。○十日辛丑。先生將構數間屋。是日開基。門生爭來督役。各盡心力。與李茂伯,李以直乘醉呼韻。○十一日壬寅雨。先生停筆已久。何悶如之。○十二日癸卯雨。別李以直。○十三日甲辰風。別都君諧仲。問無極太極之釋。〈極이업ᄉᆞ대ᄀᆞ댱極ᄒᆞ다〉以定其訓。○十五日丙午晴。先生答金鐵原問目中有可疑處。請問曰。某處可疑。先生卽欣然曰。若非君問。幾誤答耳。卽削去其條。改紙以送。其擇於蒭蕘。不以人廢言類如此。○十九日庚戌晴。讀心經發揮一過訖。撮其要語。就正于先生。先生曰甚好。且曰吾君近日頗有所得。又曰。吳草廬之說。頗有禪味。○二十日辛亥晴。與李茂伯一絶。以示相與之情。是日行狀草本成。○二十一日壬子風。是日辭還。先生飮之以酒。屢致慇懃之辭。又與表兄別。黯然之懷何如哉。欲直向家山。適新安倅來訪。遂與同舟渡洛。歸路以天地氣質之性同異之辨。質諸張旅軒先生。先生曰。如此等論。不可容易說。○十一月二日癸亥。始至家。
拾遺
[编辑]四德箴
[编辑]美哉山木。根本乎土。栽之也深。養之也厚。生意藹然。日滋月長。油然勃然。枝幹遠揚。斧斤旣伐。牛羊又牧。旣害其根。又折其蘖。其根已傷。更無生意。日就消歇。材孰云美。懿歟四德。根本於心。培之也厚。養之也深。藹然四端。隨感而生。擴之開之。萬理著形。嗟彼私意。又從而生。旣剗其根。又斷其萌。其根已拔。心是死物。牿之反覆。善端自熄。
挽金道源涌
[编辑]憶昔同遊長者門。從知家學有淵源。美聲早徹凝旒下。玉管曾傳翰苑尊。元老臥山非國福。長星墮地奈民冤。如公存沒當儀世。淸白流傳立懶頑。白雲亭上一片雲。悠悠出山悠悠還。其出其還儘悠悠。淸風與之俱閑閑。雲乎何不長棲息。忽隨仙鶴升天間。落月凄凄滿屋樑。僾然猶疑見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