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堂先生文集/卷一
诗
[编辑]五言
[编辑]示学者
[编辑]尧舜不待学。生知允执中。大圣不可复。要须慎九容。
偶吟
[编辑]观澜轩上望。逝者正如斯。天理流行处。人心有事时。
偶吟
[编辑]禽对花间语。风和日永时。个中真意趣。料得少人知。
题壁
[编辑]惧为福之基。忽是祸之门。毋忘敬肆间。圣狂从此分。
记梦
[编辑]万万千千古。年流水亦流。非惟斯二者。不语独登楼。
和梦作
[编辑]闲眠牛未动。一起唤声中。不惯西畴役。重息溯春风。
赠表侄南子立振纪
[编辑]尔从河上来。见我琴溪曲。投以检身方。如临千尺谷。
谢人惠帽蓑
[编辑]有事于西畴。遇雨避树下。树未能庇人。沾湿坐中野。故人惠帽蓑。曾是不意者。是心由中出。吾知非外假。推此庇天下。何止一翁也。
次权峻甫山立韵
[编辑]四翁成邂逅。绿玉杖铿然。岩古经千劫。苔深几百年。蟾光当玉烛。松影作琼筵。借问此奇遇。何如商岭仙。
赠柳季华袗
[编辑]东方有一士。我往观其人。中心蕴美玉。外貌带和春。乐希颜氏乐。贫过伯夷贫。临分赠以语。诚敬可通神。
冬至日。题敬堂楣间。
[编辑]冬至子之半。可见天地心。天心无改移。蔼然緖可寻。闭关息商旅。勿使柔道侵。穷泉一声雷。忽似听希音。善端如不养。皎日头上临。
复见天地心
[编辑]乾坤一户牖。阖辟机相寻。自从姤女壮。闭塞成穷阴。寒威正折胶。冰雪埋千林。动静不容息。七日还复临。雷声奋地中。阳德来骎骎。万物从此始。生意孰能禁。天心端可见。微妙无形音。始知贞复元。万古恒如今。吾人赋此性。物欲交相侵。凝阴剥丧尽。天理几沦沈。硕果幸不食。天道岂难谌。由来善端绵。惕若存戒钦。大哉复之义。圣神取譬深。嗟我味此言。三复而沈吟。追思颜氏乐。且抚复斋琴。庶几无秪悔。善养天地心。
阖辟吟
[编辑]一辟又一阖。一阖又一辟。阖自月窟阖。辟自天根辟。其阖有渐阖。其辟有渐辟。人于阖辟间。亦有小阖辟。静是阴之阖。动是阳之辟。人之有动静。犹天有阖辟。动静与阖辟。无间可容息。所以动而静。所以阖而辟。是可谓之道。道器离不得。器与道为体。代明如日月。
岁时自警
[编辑]今月是何月。壬申春正月。今日是何日。正月初一日。行年今几何。七十欠单一。茫茫眼生花。何由发如漆。牙齿存者摇。其馀皆已落。玩愒此日月。无德可称说。皇天均此施。赋与不为贫。大而自天地。微而至一尘。其中许多理。皆备我一身。如何气禀拘。从而徇人欲。然而本体明。有未尝息灭。敬而直其内。戒惧功不辍。义而方其外。尤加谨其独。体用本一源。显微无间隙。乾乾夕惕若。终至圣贤域。那忍汩其性。甘为禽兽若。是年是月日。府仰多愧怍。涤其旧染污。聊与诸贤约。诸贤如不信。请与鬼神质。
挽洪生河量
[编辑]可哀非洪子。未秋香兰折。可惜非洪子。未成良玉缺。白发犹在世。青春何遽亡。老少失先后。所以怨彼苍。今吾安所托。肝摧肠欲裂。有声天可彻。有泪泉可彻。三夜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死我哭君。我死谁我哭。哭送洛水滨。庐山晓月黑。
七言
[编辑]呈寒冈郑先生
[编辑]鸢鱼飞跃两仪间。泼泼洋洋不少闲。妙理如今谁会得。悠然终日仰高山。
偶题
[编辑]一环来往几冬春。万事人间有屈伸。此理尽从图上看。如今知有弄丸人。
次忘言子韵。赠别柳季华。
[编辑]见闻已向寸心积。富贵还随尺雾虚。归去洛滨何所事。无风潭上翫游鱼。
渡洛水滩
[编辑]无人江口树阴斜。日暮褰裳孤渡水。要须火急促归程。应到黄昏迷所至。
奉酬双柏堂
[编辑]穷经犹未见天心。几许纷如纸上寻。枉了百来年事业。衣冠徒在愧还深。
春日山堂即事
[编辑]水碧苔斑沙又明。林风乍过柳丝轻。尘纷不到灵台里。泂若冰壶彻底清。
河上夜泛
[编辑]一叶孤舟秋水上。荷衣露湿五更寒。浮云妒我今宵乐。不许嫦娥半面看。
听文生弹琴
[编辑]文生乘夜抱琴来。太古淳风弦上回。明朝如有重寻意。更奏阳春霁月台。
赠别崔季昇𬀪
[编辑]洙泗馀波注海东。紫阳派接退溪翁。一株高柳春风里。百炼精金雪月中。君是千寻松下葛。侬为三尺麻边蓬。桑楡失此相资益。其奈希贤希圣功。
岁除日。与少友辈。
[编辑]行年六十如梦过。何年透了梦觉关。行年六十如鬼过。何年逾得人鬼关。新年傥过此二关。眼前大道由无难。嗟嗟吾党二三子。不学老大终昏冥。我勉尔时尔勉我。所勉无他曰明诚。
意马
[编辑]人鬼关头有一马。殊异寻常之鬣者。或由其道或不由。每见发轫丹田野。惺惺主翁乘此马。一日不可须臾舍。方其初发审其几。发必本有非外假。苟或俄顷不察几。千里横奔难力把。必将主一为御辔。不然到头皆苟且。防不如城信其行。一瞬之间已数舍。有马谁能谨其防。虽或有之吾见寡。嗟余亦有不驯马。安得真实无妄之善马。
赋
[编辑]道待人行
[编辑]大哉道乎。语其大也。其大无外。语其小也。其小无内。莫能载莫能破。而至隐存乎其内。必待至德。此道乃行。苟非至德。道不虚行。欲道之行。修德而已。欲德之修。诚敬而已。其静也则戒惧而已。其动也则慎独而已。动静交修。体用偕立。合之至大。非浅陋之胸襟所能纳。析之至小。非粗疏之学问所能悉。道非古有而今无。天地间昭融磅礴。苟非至德之人。道自道人自人。人能弘此至道。非道能弘此人。呜呼噫噫。道若大路。荡荡平平。小人所视。君子攸行。吾党君子。可不警惕。悖此道则凶。行此道则吉。悖之行之。小人君子。人莫不荣之。何不为君子也。欲为君子。何莫由斯道也。
辞
[编辑]游玉山辞壬辰八月
[编辑]朝上玉山之脊。暮下玉山之麓。云阴兮石隐。雾塞兮林黑。足蹑狐狸之窟。手探豺虎之穴。意放旷兮心烦劳。历险阻兮长苦辛。或登高而舒啸。或枕石而怡神。长寂寥兮无人。与麋鹿兮相亲。望故山兮心悬悬。欲往从之兮道阻且修。一夷险而裕如。乐天命兮复奚忧。
悼时辞乱离时作
[编辑]悲时世之孔厄。吾将往观乎冲漠。荡邪秽之塡胸。吸三清之灵液。任所之而上下。睹八荒于一息。知所止而奠居。避一世之劻勷。怅此志之未遂。独延伫而倘佯。群忧郁其丛臻。思脱身兮何时。嗟时运之至此。无可奈何而安之。与同志而优游。付万事于无为。
疏
[编辑]拟上仁祖大王疏
[编辑]伏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心。心之本在仁。而仁之所从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以生物为心。则人主之心。何独不然。夫所谓仁者。非汉家姑息之仁。乃帝王相传之心德也。后之人。例以姑息视仁。谓仁不足行。其言一出。百夫和之。其贼夫仁者甚矣。伏愿殿下。深惩后世之谬见。心天地之心。德帝王之德。纯以生物为心。则宗社幸甚。臣民幸甚。呜呼。万事虽多。一心足以该万事。万物虽众。一仁足以统万物。无一物非仁。无一事非仁。事事物物。无不自仁中流出。则家而国国而天下。咸囿于吾心一仁之中矣。殿下之仁心仁闻。朝野之所共知也。而四境之内。含生之类。或未得被其泽者。岂无其由乎。殿下虽有不忍人之心。而不能推之于不忍人之政故也。何谓不忍人之政。如省刑罚薄税敛。民之所欲与之聚之。民之所恶。勿施之类是也。何谓民之所恶。饥而不食。寒而不衣。劳苦死亡之类是也。何谓民之所欲。饥而得食。寒而得衣。安逸寿考之类是也。呜呼。废朝时。民之所好恶之。民之所恶好之。民之怨叛。固其宜也。今殿下受命承统。作民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而宣化之臣。犴狱之吏。或不能深体圣意。棰楚有律外之滥。征敛有税外之烦。此圣泽所以壅遏。而民未蒙实惠者也。譬之金铁。二帝三王之政。十分纯金。而无一分铁也。殿下之政。四五分金而有五六分铁也。殿下何惮而不为二帝三王之政乎。二帝三王之政。不过与民同其好恶而已。殿下诚能与民同其好恶。则可以三二帝而四三王矣。呜呼。天虽高远。可验民心。民心悦则天意可知矣。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伏愿圣明。深烛天人无间之理。以生物为心。罔咈百姓。以慰天心。则实宗社生灵万世之福矣。呜呼。自古天下祸变。起于众心之离怨。众心之离怨。起于不顺其情不安其生也。然则其大可畏者。不在于民心。而所以镇民心固邦本者。亦不在于殿下之心乎。惟圣明留意焉。呜呼。民之与财。孰重孰轻。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散。不可复收。以至于失其心而民散。则其所聚之财。安保其不为大盗之积耶。自古国家倾覆之由。未尝不起于盗贼。而盗贼之发。亦未尝不生于饥饿。赤眉黄巾葛荣黄巢之徒。其已事可见也。惟圣明惕念焉。呜呼。兵革之馀。邑里萧条。老弱塡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国家仓廪荡然。闾阎甔石无储。公私上下。不成模样。臣常念及于此。未尝不太息流涕也。窃想殿下。亦必上以为宗社痛。而下以为臣民痛也。然则君臣上下。岂可徒相悲叹。而不求所以救之之策乎。救之之策。在于恭俭节用。约己厚下而已。惟圣明。师汉文惜百金之费。法宋仁忍一夕之饥。内而公卿以下在朝之臣。外而监司以下郡守县令。皆痛抑奢侈之习。以绝无用之费。省冗官减常俸。使国储稍有赢馀。然后特赐民田半租一二岁。因以渐复先圣王什一之法。定为恒式。内可以革弊习行实惠。而民生可免于割剥之苦。邦国可措于泰山之安矣。古语云。奢侈之害。甚于天灾。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可不及求而思所以节抑耶。昔唐太宗言于其臣曰。割肌以充腹。腹饱而身毙。易曰。损上益下。殿下诚能深念乎此。损于上以培厚其根本。则上下安固。而宗社幸甚。臣民幸甚。呜呼。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殿下有尧舜之心。而措诸事为者未见有施行之实。或有一二施行之者。而朝令夕改。反复不信。殿下深居九重。安知其施行与否。反复不信之弊乎。诚宜开达聪明。简选公明忠正之士。衔命四出。不遵圣教者。绳之以律。一遵圣教者。褒之以爵。罚一人而千万人惧。赏一人而千万人劝。德音涣发乎朝廷之上。而圣泽流及于四境之外。于变之治。可得复见于今日矣。伏愿圣明留意焉。呜呼。先正臣李彦迪告中庙之言曰。今国家之势。譬如溃痈之人。大命几危而复苏。邪毒虽除而元气已薾然矣。固宜安静以保护。不可动作而生变。然必投以灵丹妙剂。为之湔肠涤胃。以去病根。然后可以清其腹心而养其血脉矣。若或安于少愈。厌却瞑眩之药。失其治调。则病之源于心腹者。安保其不复萌于异日乎。近朝廷举措施为。务要镇定。可谓得宜。然所以贵乎镇定者。非苟且姑息之谓也。整纪纲严赏罚。以正朝廷。以正人心。以重国势。而邪说不得乱。小人不得挠者。乃镇定之实也。若乃不分淑慝。不辨是非。循常守故。牵补架漏。苟度时日。而谓之镇定。则恐无以振纪纲新理化。而偸靡之习。颓堕之风。将日益甚而终不可救矣。其言切中今日之病。伏愿圣明留意焉。臣闻古之治国者。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直谏也。臣又闻良药苦口。利于病。若必取其甘于口。而去其苦于口者。则譬如以水和水。宁有已疾之理乎。臣伏见后世韦布之士。出位言事。率多取祸。而鲜见嘉纳。故草野跧伏者。例以囊括缄默为智。招危速祸为戒。臣伏念人生斯世。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苟不为私意所隔。则痒痾疾痛。举切吾身。安有彼疆此界乎。臣于今日之事。实有所隐痛于心者。故刳肝沥血。敢为殿下陈之。伏愿殿下。勿以迂远而弃之。勿以寒微而忽之。垂仁而采纳焉。臣无任战汗激切之至。谨昧死以闻。
书
[编辑]答寒冈郑先生书
[编辑]夏初因金兄还。伏承辱覆下书。奉读再三。不胜仰感。厥后又因来人。伏闻动止愆和。惊虑下情。实深于中。礼当驰候。而道涂云远。未获遂意。迨切罪恨。即日霜严。伏惟起居神相。侍生自游门下。似有所得。及来尘窦。茅塞已甚。将不得鞭钝砺懦。出于先生之门。每一念至。不觉愧汗沾衣也。且书中有留意此事之教。此非小生所敢承当。然因先生之教。而得寻夫此事之为何事。则呼寐警惰。莫非先生之赐。不胜感惧。积有所怀。未能就正于函丈之下。徒切瞻慕而已。
伏蒙先生降屈威德。屡下辱复。其间诱掖激励。成就后进之意。溢于言表。非门生小子所敢承当也。昔于泗水之上。躬执扫门之役。熏陶渐染之益。不为不多。而退伏僻巷。志气颓惰。日甚一日。将至于小人之归而后已。获罪于门下者极矣。道路云远。末由寘身于讲道之席。尤增怅叹。近阅中庸。未得要领。略具数三问目呈上。幸赐指教。以解疑惑何如。
问。人心与天地之心一般。一阳虽动。万物犹未生。则此乃静中之动。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盖指此也。知觉虽心之动。而喜怒哀乐犹未发。则此亦静中之动。中庸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者。亦指此也。未知此说然否。
就人心言之。未发之前。若冥然无觉。则万理何由而具。大本何由而立乎。程子曰。才思便是动。此亦指知觉不昧者而言否。
中庸首章所谓戒惧。与易坤六二敬以直内之说。同一工夫。而谨独。与义以方外之说。同一工夫欤。或曰。道也者。大而天地。微而一尘。无物不有。远而古今。近而一息。无时不然。苟非至德则道与人判而为二物。道自道人自人。何尝干涉也。德者。得也。苟行此道而得之于心。则道方为我用。而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此岂非学问之极功也。此说如何。
诚。有以实理言者。有以实心言者。如中庸所谓诚之不可掩之诚。自诚明之诚。诚者物之终始之诚。以实理而言。自明诚之诚。不诚无物之诚。以实心而言否。
寒冈先生书附
[编辑]金洗马之行。谨奉惠付问书。就审春夏之交。学履珍胜。感慰俱深。仆病则犹初。身则益衰。而学则益颓废。其终也已。何足道哉。每念左右留意此事。日惟专功而未尝少懈。近来朋友中。惟君能副所望。其为爱慕之至。无以为喩。第恨相距不迩。未得以时相从。警此老病。每一沈吟之中。不禁遐想而起怀也。惟祝若时加爱。益进所学。不任遥企。
道路阻修。悬溯恒深。玆因金活源之行。谨奉辱惠问书。凭审时气清暖。学履冲福。感慰之至。无以为喩。病久转痼。痛楚日甚。一死之幸免。不足道也。西师败衄。将领投降。前头不知更有何变。漆室之忧。诚无以纪极也。鹤峯行状。今犹未毕修整。积废文墨。疵病百出。使金丈徒勤六载往来之劳。岂胜羞叹。只恨当初不谅而轻为之犯手耳。谬寄询目。元非所敢知。而病昏比甚。近又困于料理状草。靡暇窥观。窃拟待得沈吟之暇。或一究玩。而至其精微之蕴则何能覻破也。惟想贤契力学深造之勤。而自愧慵病之甚。久不能留意此事耳。邈矣未有合席之期。切祝益加珍勉。以副远大之望。
阅月同处。获奉晤语之款。其为穷病之慰。盖不足喩。玆披辱札。就审天寒还况万福。感喜无量。仆风痹之痛。一向依前。废书沈吟。他何足道。窃见左右力学求进之诚。有非后来朋友之所易得。别后爱溯之至。甚非寻常。切祝益加勉励。以副老病拳拳之望。
答张旅轩书辛未正月日
[编辑]送旧迎新。想惟高明。与岁俱新。优入于圣贤之域。何贺如之。兴孝穷乡晩出。妄窃有志于学。立志不坚。行之不勉荏苒颓侵。犬马之年。今六十有八矣。义不能胜欲。理不能胜私。每中夜以思。怛然内疚。向者窃窥康节先天之说。正如井蛙之议沧海。不自知其孤陋。就其里面。推衍成图。系之以说。常恐取笑于人之不暇。顷进门屏之日。滥尘高明者。切冀指示某处是某处非。此就有道正焉之意也。而辱书无一言及此。只有发前人未发之语。尤增惭恧。无以自容。所欲言不止此。疾痛在身。昏愦增深。未能悉达于高明之下。而所言亦无伦序。伏惟恕察焉。
乡往之深。瞻慕之诚。念念不寘。而汩于冗务。一书犹阙。心常罪恨之际。反蒙辱问之勤。无任谢感之至。兴孝愚劣。老而益深。志惰气颓。少无振作。其终也已。恭惟明公。位不满德。而垂世范俗之业。日新又新。未尝自已。一世之士。孰不窃慕下风。愿为之依归也。每拟一驴江上。惯听馀论。变化偏驳之气禀。而事不如意。尚此迟迟。徒切浩叹而已。自此奉晤不易。乞凭纸面。重赐镌砭幸甚。
答鹤驾山中读书诸生书
[编辑]琴溪一别。迨极依依。忽得佥书。如对面语。苏慰良深。想惟负笈入山。所得必多。而书中不如在家之说。谦而又谦之辞也。如老拙。汩没僻巷。百骸解弛而莫强。无足道者。只羡诸贤年富力强。加以静处做工倍健耳。虽然。谚云走马尚加鞭策。临别所赠八个字。各常体念。如何如何。松风萝月之趣。朝烟暮霞之熊。读书中一大助也。虽欲不读书不可得。此亦老拙之所深贺者也。道体为道等字。不甚著题。后勿如是。癸亥五月十四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八字。前所赠故云。〉
答或人贺生男书
[编辑]忽奉手翰。副以佳篇。粲然夺目。吟咏以还。不觉谢感交至。仆六十有三。方为人父。晩矣晩矣。而得受知旧之贺者。徒以世所罕有。在亲旧尚且贺不容口。如老汉。作何如怀也。既得贺书。又奉贺诗。难以笔谢。必待奉面申谢然后乃可也。
答外孙李徽逸书癸酉正月十日
[编辑]见汝书。令乃祖起懦。志者。心之所向。此志既立。不为外物所摇夺。则他日所就。其可量欤。仁义礼智之根于心。譬如品物之根于土。苟得其养。理无不长。物无不盛。不得其养。理无不灭。物无不消。静存动察。格致诚正之功。不可不豫勉之哉。近若来见。将毕其说。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今日行一事。明日行一事。积之既多。知行两进。久久必有豁然贯通处矣。
答问
[编辑]金子高问。前日则指性为统体一太极。后日则指道为统体一太极。前后之说。不同何欤。
前日则据朱子论未发处不滞一隅不拘一时之说。故指性为统体一太极。后日则主太极生两仪之说。故指道为统体一太极。夫太极。或在阴仪或在阳仪。张子所谓两在之说也。中庸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此道字。兼性情而言者也。然则性者道之体立。而情者道之用行之谓。此为道为统体一太极之说也。又曰道统性情者也。
李晦叔〈时明〉问。易曰利贞性情也。其义云何。
利。天之性也。贞。天之情也。自复历临泰大壮夬以至于干。天之情也。而元在其中。自姤历遁否观剥以至于坤。天之性也。而亨在其中。
柳季华问。四端七情之别如何。
四端主理。七情主气。
问。从天地之性发者为四端。从气质之性发者为七情否。
此说是。
问。一说杖期无负版辟领衰。一说不去负版辟领衰何如。
当依杨氏说。
或问心形而上否。
心亦有形而上形而下。圆外窍中者。形而下者也。仁义礼智之粹然者。形而上者也。
问。虚灵知觉。形而上否。
虚灵知觉。形而下也。所以虚灵知觉者。形而上也。
或问谨独二字。
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不于此谨之。则初非为己之学也。胡敬斋诗云。谨独功深切。防微意最玄。交争真在此。要不愧皇天。
或问气质二字。
气有清浊。质有粹驳。清之至者。生而知者也。清多而浊少者。学而知者也。浊多而清少者。困而知者也。粹之至者。安而行者也。粹多而驳少者。利而行者也。驳多而粹少者。勉而行者也。大槩论之则有此三品。若一二而论之。则奚啻什百千万而已哉。
或问忠信二字。
忠者。心里如此。口里亦如此。心口相应之谓也。口里如此。心里不如此。不可谓之忠。信者。有曰有无曰无。小曰小大曰大。循物无违之谓也。以小为大以大为小。以无为有以有为无。不可谓之信也。
或问性命二字。
命者。譬如在天之雨。性者。譬如在地之雨。在地者。有清不清之异。在天者。何尝有不清。其清与不清。非天之本然也。地之洁不洁如何耳。夫性有以两般言之。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是也。而实非有两性。天地之性。就气质中拈出不杂乎气质者而言之。气质之性。合性与气质而言之也。
或问一阴一阳之道。
阴阳。非道也。所以一阴一阳者。乃道也。
或问精粗表里。
里也精也者。理之体也。表也粗也者。理之用也。举其体而遗其用者。非也。遗其体而举其用者。亦非也。必也体用无不到。然后为无渗漏也。
或问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
道之不远于人。犹水之不远于鱼。若其可离则为外物而非道矣。何尝远人以为道也。
赠言
[编辑]赠表侄
[编辑]天命之性者。体也。率性之道者。用也。体者。浑然全体之名。用者。灿然条贯之称。此道流行于日用之间。而非人体之则人自人道自道。在我之理或几乎息矣。鱼而离此水则死。人而离此道则鬼。汝等何不学鱼之纵乎大壑。而学出水而死也。
赠学者
[编辑]有父子则有父子之理。有君臣则有君臣之理。有夫妇则有夫妇之理。有长幼则有长幼之理。有朋友则有朋友之理。有耳目则有耳目之理。有口鼻则有口鼻之理。有饮食则有饮食之理。有衣服则有衣服之理。大而父子君臣。小而事物细微。莫不有理。斯理也。非人之所能为也。乃天之理也。人之所以与禽兽异者。存此理也。人之所以与禽兽同者。去此理也。君子众人之所以分。实在于此。可以人而安其与禽兽同者乎。上智之人。不待存此理而此理无不存矣。不及乎生智安行之圣。则可不知此理而存此理乎。能觉此理于心。而后能存此理于心。能存此理于心。而后能行此理于身。能行此理于身而后推而达之天下国家。其根于心行于身达之天下者。莫非此理之流行。则此理之原于天而散在万物者。亦可以默而识之矣。原于天者。此理之体。所谓统体一太极也。散在万物者。此理之用。所谓各具一太极也。此乃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者也。顺此理而行。则不自觉其优入于圣贤之域。悖此理而行。则不自觉其近于禽兽之归。人与禽兽。只争些子。吾党君子。何不格物穷理以知之。而战兢惕厉以存之乎。知之存之。要在乎学问。而学问之道无他。存其与禽兽异者而已。
推说庐江尊道祠堂斋门楼揭号之义。赠斋中读书诸君。堂曰崇教。斋曰思诚,主敬,求仁,明义。门曰进学。楼曰养浩。
[编辑]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也。其人存则其道凝。其人亡则人自人道自道。道何与于人哉。前圣之相授受者此道也。后贤之相授受者亦此道也。教之者。教此道也。学之者。学此道也。思诚者。实此道也。主敬者。一此道也。明义者。欲明乎此道之广博也。求仁者。求纯乎此道之全体也。此道既积于中。则光辉著见于身。家而国国而天下矣。到此地位。则不期浩然而浩然矣。揭号之义。恐非偶然。而此道榛芜。人莫之由。况望其升堂入室乎。嗟余衰病颓惰。末由窥其门墙。惟愿佥君。顾名思义。由此道而入此门。升此堂而入此室也。甲寅正月日。敬堂主人拜呈。
赠李晦叔
[编辑]性者。道之体也。道者。性之用也。此之谓道之全体也。大而天地。小而事物细微。无一不具于此道之中。大化流行。未尝间断。而必待人而后行。苟非其人。道自道人自人。何尝管摄乎。必也敬以直内。使万物已具于大本之中。义以方外。使本体呈露于日用之间。则体用在我。天人无间。理与心会。此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今于李君晦叔之行。赠以是言。幸揭诸座右。潜心玩索焉。则似当有助云。崇祯二年至后三日。敬堂主人翁。临别赠之。
送申晋甫悦道赴京
[编辑]今晋甫万里之行。既不能以诗。又不能以酒。只将敬慎二字送之。惟晋甫勉之。
祭文
[编辑]祭西厓柳先生文
[编辑]恭惟先生。禀气清淑。水澄镜明。赋质纯粹。玉润金精。夙游溪门。克承诱掖。学有渊源。得寻正脉。德崇业茂。袖领斯文。推其所有。庇民尊君。庶罄所蕴。垂世范俗。志与时违。投迹云林。所养伊何。惟此本心。万理森然。莫窥浅深。事至不凝。事过无迹。望之可畏。亲之可悦。接引后进。为教以身。或抑或扬。各随其人。嗟余昏蒙。亦慕芳尘。不我遐弃。容我谫劣。就正有道。庶将卒业。法言在耳。天夺何速。北斗其陨。小子安仰。泰山其颓。小子安仿。薄奠来设。泪迸悬泉。不亡者存。敢告灵筵。
祭李养源涵文
[编辑]惟灵。器度刚方。烨然声华。射策君门。再登文科。一城牛刀。赤子得依。来暮有歌。去后有思。道与时违。学未大施。卷怀空谷。婆娑初服。钓月耕云。爰得我欲。不坠家声。业传青毡。馀庆所及。子孙满前。德星扬彩。善人咸聚。光生闾里。喜溢门户。琴瑟兰堂。俱享遐年。衡门身老。魏阙心悬。架上千篇。林下五福。此外何求。陶陶其乐。逮其中年。二兰摧折。卜氏丧明。张公遘疾。如我疏愚。夙慕芳尘。于岁丙辰。许为姻亲。情义之笃。不比他人。壬戌拜公。坐我华筵。笑语温温。数日留连。聚散有期。云树伤情。岭海阻修。未易合幷。只凭书信。暂叙寒暄。直拟此生。再接晤言。天乎不仁。夺公何速。龙章凤仪。耿耿心目。闻公即远。已卜佳城。吾衰且病。怅望修程。躬不执绋。愧负幽明。衔哀致诚。替奠一酌。不亡者存。庶歆菲薄。
杂著
[编辑]辨
[编辑]无极太极有无辨
[编辑]无极而太极者。理也。至极而无加之名。至一而无对之称。至虚而有至实。至无而有至有。然则以虚为理可乎。曰未也。理固可谓之虚矣。若直以虚为理。则虚非至极而有加。亦非至一而有对。此未可直以虚为理者然也。以无为理可乎。曰未也。理固可谓之无矣。若直以无为理。则无非至极而有加。亦非至一而有对。此未可直以无为理者然也。老之虚。虚而无。吾之虚。虚而实。佛之无。无而无。吾之无。无而有。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也。故张横渠以虚为理之失。先儒论之详矣。乙丑坤月。书于敬堂之壁上。
箴
[编辑]新岁箴
[编辑]庚午岁去。辛未年来。恶与岁去。善与年来。出彼幽谷。登此春台。妖雾之散。淳风之回。惩忿摧山。窒欲塡壑。忿欲消尽。披云睹日。洞开中门。不见邪曲。四海八荒。皆入我闼。昔未克己。人欲之汩。今既克之。天理之复。克与不克。小人君子。欲为君子。必须克己。禽兽与人。所争毫发。欲免禽兽。宁不警惕。相彼鸟矣。犹知所止。可以人矣。不知所止。知其所止。得其所止。道若大路。目见足履。万理之明。肇于一目。千里之行。起于一足。今格一物。明格一物。今行一事。明行一事。自格一物。至格万物。自行一事。至行万事。亹亹不已。乃成君子。此外何求。吾党小子。
癸酉元日箴
[编辑]壬申元日。作箴自警。癸酉元日。作箴自警。犹不践言。只自箴警。反而求之。惟诚与敬。敬便竖立。诚便真实。不敬则灭。不诚则息。天理息灭。万端人欲。惟理与欲。不容并立。理欲交战。欲强理弱。强者日长。弱者日灭。如见大宾。战兢自守。清野坚壁。邪不能寇。非礼勿动。克去己私。廓然大公。干清坤夷。颜冉之学。盖亦如斯。疏慵无状。玩愒日月。老与岁加。德与日铄。以学为名。伎俩人物。嗟我同志。法古戒今。月异岁化。颜乐须寻。不学老夫。徒言而已。圣贤有训。勖哉同志。
录
[编辑]鹤峯,西厓两先生言行录。
[编辑]柳先生称金先生曰。求为执鞭。不可得也。金先生称柳先生曰。吾之师表。互相推让云。
柳先生袖里圆扇。题谨独二字。先辈必自谨独做起可想。
金先生称松岩权先生曰。令人起敬。又曰。退溪先生静默温雅气像。惟此人似之。见人之善。虽一事之微。辄称之。其乐善之诚如此。
金先生尝谓人曰。知人虽难。观其眸子则可庶几乎。
金先生教人以书。硏究义理。开示蕴奥。未尝一字容易放过。食上。诸生受业者请退。犹不许。或至日中乃罢。其诲人不倦类如此。
一日金先生坐于堂上。兴孝入见。信足而步。先生责之曰。行第一步。心在第一步上。行第二步。心在第二步上。斯可矣。
金先生尝与柳先生会话于古刹。金先生曰。人臣进退之道。必于易得之。柳先生曰。无欲则斯可矣。金先生击节叹赏。
金先生尝使日本。舟中遇风。鲸波汹涌。一舟人眩迷颠仆。独先生兀坐看书。既归人咸服其不动心。先生笑曰。看书无乃动心乎。
南行录
[编辑]万历丁巳九月七日己巳。与重表兄金活源氏作新安之行。为请鹤峯先生行状也。〈时寒冈先生在星州新安〉秣马于河回村舍。夕宿于大竹村。○八日庚午。宿于商山境。○九日辛未晴。同表兄上月波亭。吟成一绝云。月波亭下有深潭。潭面粼粼碧似蓝。往事如今无复问。金乌千丈镇西南。从表兄过卢弘中。〈景任〉乘醉投宿崔季昇家。○十日壬申晴。请改行状草误处于季昇。金而静〈允安〉亦来同宿。○十一日癸酉晴。是日表兄以酒困不得发。主人要而静同宿。崔君以所草敬堂记示余。仍从金崔两君闻理气之说。而静曰。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各有所主。有主理而言者。有主气而言者。不可滚同说也。譬诸水焉。天地之性。川流之水也。气质之性。贮器之水也。季昇曰。天地气质之性。不可太分别。天地之性性字。与气质之性性字。初无分别。但有理气之别耳。余问而静曰。高明之见是矣。而取譬之言颇有可疑。古人云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川流之比。无乃认命为性乎。又问崔君曰。若子之说则夫所谓天地之性。就气质中拈出不杂乎气质者而为言否。曰然。○十二日甲戌晴。同表兄过仁同。谒张旅轩。宿中旨村。○十三日乙亥晴。与表兄午戾泗水上。寒冈先生方与监司尹暄对坐。俟于外次。宾退乃展刺。侍坐良久。先生上丘陵。从先生者数人。将各就舍。先生停舁揖送之。○十四日丙子雨。入就外舍。侍语终日。○十五日丁丑晴。又就外舍侍语。○十六日戊寅晴。先生逐日未明。问客中安否。其待人之诚如此。以十二会图就质。先生曰好。徐当更观。寘诸座侧。问朱,陆角立之由。先生曰。朱夫子以尊德性道问学两边工夫。未尝偏废为主。象山之学。偏主尊德性一边工夫。此乃所以角立也。问以近生知自居。不用大段工夫者是象山之学欤。曰此乃王阳明之学也。是日。先生饮之酒。兼以紫蟹细鳞。○十九日辛巳。侍坐。先生所增损心经附注名曰心经发挥者在案上。请看许之。礼说。时未正书。溪门问答。亦未成书矣。○二十日壬午。侍坐问蓦忽二字之义。先生答曰。奄忽之义。行状。先生颇有肯许之意。门人侍旁者。来相致贺。○二十一日癸未雨。将心经发挥潜玩久之。颇有警省处。○二十二日甲申晴。问静中须有物始得。此物字之义如何。先生曰。指主宰而言。○二十三日乙酉晴。质心经发挥疑处于先生。崔季昇来会。○二十五日丁亥晴。先生始起草行状。○二十七日己丑晴。旁近士友。于行状事。无不尽心。非先生之德有以感人之深。何能如此。○二十九日辛卯晴。与崔季昇,李茂伯〈润雨〉,李新之。■坐于泗水上。语及祭礼。皆云古人祭先祖。各设纸榜。遍祭每位。余曰。恐不然。先祖者。高祖以上初祖以下之祖也。何可遍祭每位。特设考妣二位以祭之。若如诸君之说。则地亦不足矣。○十月一日壬辰。别崔季昇。先生待人以诚。门下诸人。无不说服。○二日癸巳寒甚。先生处事周详。虽一事一物之细。一字一画之微。必纤悉端谐。未尝放过。○三日甲午寒。李以直自先生所出曰。先生以君所画十二图示之曰。颇好。李君因言非深于易学。何以致此。余辞谢曰。偶然画出。不自知狂妄耳。表兄以祭先祖。各设诸位只设二位之说。入白于先生曰。生等以张生之说为非。先生笑曰。不以众寡论是非。张说是。因出礼说以示之。○四日乙未。问道在阴阳之先。〈语意本蔡氏说〉此说何如。阴阳无始。动静无端。阳先有阴则阳之理在乎阴。阴先有阳则阴之理在乎阳。〈语意本叶氏说〉抑何如。先生曰。叶氏之说。非偶然也。○六日丁酉雾。近日先生以病患应接之故。停笔累日矣。○七日戊戌。先生暂执笔。午后先生有不安之候。○八日己亥。以问目六七条。就正于先生。先生披览一过讫。○十日辛丑。先生将构数间屋。是日开基。门生争来督役。各尽心力。与李茂伯,李以直乘醉呼韵。○十一日壬寅雨。先生停笔已久。何闷如之。○十二日癸卯雨。别李以直。○十三日甲辰风。别都君谐仲。问无极太极之释。〈极이업ᄉᆞ대ᄀᆞ댱极ᄒᆞ다〉以定其训。○十五日丙午晴。先生答金铁原问目中有可疑处。请问曰。某处可疑。先生即欣然曰。若非君问。几误答耳。即削去其条。改纸以送。其择于蒭荛。不以人废言类如此。○十九日庚戌晴。读心经发挥一过讫。撮其要语。就正于先生。先生曰甚好。且曰吾君近日颇有所得。又曰。吴草庐之说。颇有禅味。○二十日辛亥晴。与李茂伯一绝。以示相与之情。是日行状草本成。○二十一日壬子风。是日辞还。先生饮之以酒。屡致殷勤之辞。又与表兄别。黯然之怀何如哉。欲直向家山。适新安倅来访。遂与同舟渡洛。归路以天地气质之性同异之辨。质诸张旅轩先生。先生曰。如此等论。不可容易说。○十一月二日癸亥。始至家。
拾遗
[编辑]四德箴
[编辑]美哉山木。根本乎土。栽之也深。养之也厚。生意蔼然。日滋月长。油然勃然。枝干远扬。斧斤既伐。牛羊又牧。既害其根。又折其蘖。其根已伤。更无生意。日就消歇。材孰云美。懿欤四德。根本于心。培之也厚。养之也深。蔼然四端。随感而生。扩之开之。万理著形。嗟彼私意。又从而生。既刬其根。又断其萌。其根已拔。心是死物。牿之反复。善端自熄。
挽金道源涌
[编辑]忆昔同游长者门。从知家学有渊源。美声早彻凝旒下。玉管曾传翰苑尊。元老卧山非国福。长星堕地奈民冤。如公存没当仪世。清白流传立懒顽。白云亭上一片云。悠悠出山悠悠还。其出其还尽悠悠。清风与之俱闲闲。云乎何不长栖息。忽随仙鹤升天间。落月凄凄满屋梁。僾然犹疑见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