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敬庵遺稿/卷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 敬庵先生遺稿
卷三
作者:尹東洙
1916年
卷四

[编辑]

與李諮議泰壽

[编辑]

貽阻德音。洽過半年。伏不審維夏。道體動靜若何。伏惟愷悌神勞。德履日休。侍生屛陋依遣。知荷遠賜。而私家所遭。愈往罔極。不知終作如何處置。只用痛心而已。聞侵詆之言。又有及於玄石先生。醜正之禍。靡所不至。柰何。又聞兩金疏語。極可駭然。玄石晩年。與從祖諸書之情辭眷意。尤極藹然。此乃下世時旬望前手筆也。未知書札中辭意若此。而函丈間說話。則果如彼耶。此則萬無是理也。况眞蹟昭然。有不可誣者耶。恨無由致身席間。奉叩多少。又不得與朴斯文弻漙氏會面。與聞平日庭訓也。外間紛紜。不欲聞不欲言。亦不欲問。惟是杜門竆谷。抱守遺書。于以講讀。于以踐履。能盡後人繼述之實。或扶持斯文將墜之脉者。是屬自己邊第一件事。而因循悠泛。不能自振。是最悶懼。伏望時垂提誨。以警昏惰。千萬切仰。戊戌四月廿五日。

兩金之疏。尤極駭惋。急於罔上陷人。幷與其師門而誣之。亦何心哉。未知執事同門諸人。果以懷之平生。可以遮誣後世。而玄翁必與彼苟合。與此疏絶。然後方可快活而爲善邊人耶。不然則執事之欲爲明卞者。誠宜矣。噫。天理不容僞。人心久必明。不知此禍終當懷襄於何等地界。而亦不知當至何時而始得闢廓耶。每誦小雅痛讒疾邪之詩。未嘗不三復勃勃也。天實爲之。亦復柰何。七月

與權監役絿

[编辑]

千里命駕。來洩樑摧之痛。數朔滯旅。畢見襄禮之完。誠意如左右者。亦古人中罕見。區區所以欽仰於中心者。尤倍於前日。珍重一札。傳自褫便。滿紙情語。怳若面晤。因審長路撼頓。歸稅無撓。尤爲欣慰。東洙陋劣如昨。而安放之痛。去去益甚。俯仰穹壤。靡所依靠。只自痛苦無限。時又繙閱舊帙。或有疑晦。奉質無處。深恨於函丈講業之時。不能稟討到底。而今何可及也。若得與儕友相會講磨。則庶可交有開發。而又皆落落相遠。其在近者。亦復汩沒於疾憂貧病。不能一處會合。徒切傷歎而已。來書所謂勉勵收拾。着力毋負等敎。實吾輩所當相勖者。自當强策昏懶。庶幾奉副勤意。而亦欲以此反爲仰勉於左右。未知如何。遺文之役。方收聚謄出。而同門諸友。旣不能齊會共事完了將未易。極悶極悶。

與梁德邨得中

[编辑]

便中伏承下問札。憑審新元。侍餘服履神相。第有賦歸之意。未知有何難便底事。而高意所存。亦可以默想矣。初乃奉檄而往。終又脫濕而歸。浩然行止。自可觀我進退矣。未知如何。戊子正月。

吾兄則八耋之年。耳目聰明。精力强快。地上之仙。非此之謂乎。如弟者。本來孱病。今又得此重症。藥餌之路極難。方灸中腕穴。而忍苦極不易。近又添感冒。咳嗽達夜。坐以至朝。食飮頓減。元氣益微。眞所謂雪上加霜。柰何。惠及黃香石榴。病人喉舌常焦。賴此以解渴。深用感謝。新曆此亦尙未見面。若有得。敢不呈似。戊午至月。○此書辭意。是先生晩來札。而記年必錯誤者。然無可移屬處。依舊草本。存之于此。

伏惟日間。侍下靜候淸裕。弟明日將行兒子冠禮。頃已伏蒙寵莅之敎。迨極感幸。玆又送人敢行預宿之禮。明日必須早臨而終敎之如何。庚寅

匪意伏承下札。憑審日間道候平安。仰慰區區。弟僅依昔。而前職固在春坊。因爲兼任。此亦無前之例。已極兢惶。而春宮連有頒賜。掖庭人已再來。辭還無路。昧然祇受。旣不能膺命。乃受以官之。賜進退無義。益爲惶悶。前疏姑未承批。欲以望後更籲。而一般辭說。煩猥亦懼。罔知所以爲計也。壬辰

伏聞腫處已破。日間加減如何。士正再昨還來。而以上候彌重。不得呈再疏。禮葬。今當恭受而已。甲午三月

屢日阻音。不審調候如何。酉峯襄禮漸迫。痛隕尤極。遠近親舊。皆爲奠訣。弟亦欲以文告懷。而病尙未果。未知兄亦留意耶。各以病久不奉。極鬱極鬱。致弔官明將來到云耳。甲午

所敎事勤托至此。弟豈敢違。第念賢胤。恭承庭訓。文理已達。更何借聽於聾。而如弟謏寡。又何足以爲人師乎。是愧是愧。

示敎縷縷。奉悉雅意。疏事之當爲不當爲。愚亦未知其何說爲得。而何說爲失也。第於兄敎。有不能無疑者。今番疏議出於靑洪章甫。而當日會中。同聲請疏草於執事。執事亦已肯許。則來示所謂誰爲主張。而爲誰人搆疏云者。愚意實有所未曉也。非但此也。自前冬院會以來。諸議與弟與士正之意。皆以爲如有疏擧。則疏草。當奉請於執事。執事亦曰。此事吾亦欲自當。不敢讓於他人云。頃日隱山之會。又不啻縷縷。到今敎意忽峻切如是。有若初無與議。而爲弟所迫者然。何也。愚意必欲執事之速成疏草者。蓋此卞章之擧。乃是早晩必有之事。而旣不可借文於他人。又不當臨時副急。事故亦有不可預料者。故欲及此暇日。使執事。搆出一通文字。相與從容消詳。務盡恰好無欠。以待日後用否而已。他人亦豈無作文字者。而吾輩之所共期望者。惟執事爲最。文學見識。擧今世又鮮有與執事比者。則凡係吾黨中如此事。不奉屬于執事。更於何處也。且以惟執事。能備詳此間事實。可以無闕漏。而吾輩之奉與議證。又非執事。則不可故也。疏草之搆出。眞有何大段不可者。而執事之疑難鄭重。至於此也。豈執事意或旣成疏本。則弟乃不及通議。卽送與於靑松諸人。使之速成疏擧而咎責之歸於執事。如向日事耶。若爾則執事誠非知我者也。竊念吾儕中大小言議。必須相與可否。辛甘交濟。使有融通和誾之美。不當致枘鑿之相違。而今於此。全不關緊。宜同而不宜異者。乃未得歸一。始知韓子所謂始參差卒爛漫者。非容易事也。可歎。乙未二月

暑溽異常。不審道候如何。尺地阻久。惄焉如飢。弟劣得度日。而意外有衛率新除。今番實欲趨謝伸分。而極熱如此。無計出頭。不免依前縮伏。惶蹙惶蹙。未知如何。兄爲副。擬南主簿鶴鳴氏爲末。恨兄之不能先之也。方與士正。會于淨水。校寫遺文。想兄今則似無撓。幸望必爲惠臨如何。乙未

昨往芝廬。適逢巡相出來。聞洛報則今初五。相基投疏進源流。而鄭澔跋文。亦在其中。醜悖與權說同。上特下備忘。罷澔職。因命削去跋文。聖上處分。迥出尋常。感激何可量也。第權,鄭同而斥鄭而不及權。豈權以方在禮遇。故姑容之耶。京中諸議及方伯之意。皆以爲權,鄭醜悖之說。旣登睿覽。則自此卞章。不可不及。此上心之明悟。詳陳事實。其言誠是矣。明早掃萬來留於淨寺。同爲搆出疏本之地。如何。乙未至月。

昨承兄敎。約以今日臨會。故終日竚企。竟無跫音。極爲泄泄。昨見士正書。洛中疏議方張。疏草欲自此速搆急送。而堂叔父以爲精神迷荒。不能搆思。使弟與執事相議草出。而弟之眼病。苦不差。無計把筆作文字。所專恃者。惟執事。而兄之難動如此。不勝悶悶。乙未。

邇來道候如何。區區仰溯。此去錦山李生。卽炳然之姪也。以磻溪祠宇奉草翁。欲請祭文於執事。要弟爲介。遠儒委來。其意甚勤。幸勿辭搆送。以相斯文之重擧。以副其處士林之至望。幸甚。丙申。

書中縷縷。深認不鄙之意。亦有合於前輩有疑相質之義。三復欽歎。不能已已。執事每臨事。必求義理之正。不爲隨衆因仍。此蓋深有所得於讀書講理之際。焯然有實見處故也。昔年香芝葬事時。執事言相向而哭之。無意義。弟初則疑之。從而細思。則高見誠的當矣。弟於其時。心甚歎服。其後每點檢兄言行。無不從實見得處發出。如近日疏議。邇來漸覺得兄言之極合道理。如弟輩之不堪一時抑鬱。欲一伸卞者。誠淺之爲知也。向日白丈葬時。院儒奠誄一節。弟亦泛有酬酢矣。今仍兄敎。正好講論求正也。蓋白丈。卽斯文長老也。又自建院時。周旋來往。又爲掌議積年。與諸生共事亦久矣。白丈旣有至誠深勞於院事。院儒亦有深情厚契於白丈。今於其入地。恐不可闕然相忘。此諸議之所以發也。諸人之各自稱託則誠不是。而奠誄之事。終不宜無。此又有司當往之論。所由以起也。今觀先生長者之喪。遠近校院。多有操文而來奠者。不必來人自作其文。而道說景慕悼痛之意。展讀於几前。未知有悖於幽明相接之道也。當初院儒已發奠告之議。非其日之猝發也。諸人之各言有故。以其窆期之進定。自慮騎率之有難猝備。初非不欲往也。則謂之爲他人勸送。謂之若官事之勒定者。亦恐未悉其本情也。來敎所謂意見趨向。不免時有不相値者。只緣平日闕講論之益云者。誠哉言乎。若果隨事講劘。隨言磋切。則始或參差而終歸爛漫。何嘗有不相値之慮乎。然兩心相照。兩情交孚。則言議之小異。不害於大體之相同矣。都事唯諾。亦非友朋之義矣。至於言議之枘鑿。宜在斥絶之列云者。是何言也。區區之托契於高明。實有師友希文之義。所以誠信而深敬者。實不尋常矣。迷鈍之見。或不能無異同。及聞高明之議。未嘗不欲捨己而從之。豈敢有一毫自外之意哉。執事亦於意見同異之際。當矜其愚而導之正矣。不宜更加疎棄。則云云二字。恐不當出諸口而形諸文字也。堂叔父之不卽答書。必以病患之故。而士正諸人。則所以敬信於執事者。實與弟一般矣。今此全不相悉之敎。愚恐執事之反有不相悉者矣。噫。滿紙情敎。藹然有故人朋友之義。不佞之得此於高明。奚啻萬幸而已。更願從今以往。率是無改。則不但不肖如弟輩得免於大戾者爲至幸。在執事。亦爲不負甲午春丁寧屬托之遺意矣。未知如何。丁酉。

近有裒修年譜之役。成出草本後。當就正於執事。望間。將約會堂叔父兄弟於淨水或香芝寺。以完此事。其時若蒙賁臨。得奉數日指敎。則何幸如之。預深企祝。戊戌臘月。

縷縷敎意。莊誦無已。噫。今世友道之廢久矣。而於我執事。始見古義矣。記昔函丈疾革之時。請執事近前。又招不肖。而勉以相與提撕磨切之義者。不啻丁寧。至今追思。如隔前宵。執事亦必感念於斯矣。又嘗敎不肖曰。擇夫之眞實可欽。而外面工夫。有疎漏處。此則汝等朋友善爲磨礱爲可。亦奉受而藏之矣。今執事之隨事致戒。可謂不負函丈當日之托。而不佞之不能奉效一言於執事。則實負罪萬萬矣。然不佞之仰我執事。實待以師友之間。如師魯之於希文。耿耿此心。終始不二。而竊覵執事之視不佞等。似不無怎麽遮間。誠不知以何事也。頃年疏議事。乃執事之俯責於不佞者。而此則不佞旋覺其非。到今漸服明見之眞確者。不啻有知無知之校三十里而已。或意執事之有以俯諒也。來敎所謂較計同異之際。以爲從違之斷者。亦未俯悉弟等本情也。弟等何嘗有以同異。而爲從違者哉。豈有而不能覺耶。此則當更加反省。以爲有改無勉之地。而物來順應。應過便休。寬胷坦懷。不以一事滯芥者。亦欲爲執事貢愚焉。未知高明以爲如何。奠誄之事。向日賜書。縷縷至勤。而迷滯之見。終未能開悟。明見不宜有誤。則昧識未得其理故也。寧欲姑置爲未決之案。以俟學識之或進而後更視也。硬將不齊之見。說去說來。似甚支離。而傍觀者。豈不又以閒爭競爲疑乎。至於鶻突見責。姑爲不屑之敎之諭。非弟心之所敢出也。然有所草復者。早晩當呈矣。幸更諒恕焉。戊戌同月。

昨見靈光龍巖書院儒書。則將以今季丁。移奉童土先生。祭文。曾有執事所製者。而其文則以幷移睡隱爲言。今將只奉童土以移。其文不可專用。欲使弟更議於執事。就前文略改以送。幸留意改送。如何。丙午。

聞有掌憲召命。進退何以爲定。而辭疏何間呈進耶。聞士正言。兄將作西行云。信否。明見必有所定。而鄙意則有所未解矣。欲上京辭遞。則旣進之後。得遞未易。而必有難安之端。且在野之臣。縣道封章例也。初疏恐不必上京而爲之。抑以難時不赴。欲進以待罪。則其時不赴事重。到今引咎事輕。亦不必進矣。若以國有喪變。爲奔哭之行。則京中哭班已輟。雖進似無入臨之處矣。弟意則初疏因縣道以進。如未得遞。趁正月葬事時上去。以行郊外哭送之禮。因呈辭疏而歸。恐爲得宜。未知如何。戊申至月。

疏草。荷此俯示。再三看詳。語意委曲平實。極可欽歎。第春宮喪逝一款。當爲頭辭。此恐爲不可闕者。而如是然後。下所謂新喪元良云云。方爲照應。而無欠缺矣。未知如何。其餘則似無可議處矣。直自呈身云云。盛意所定。亦不爲非矣。然執事今日所帶。非前日郡邑之比。恐不可容易出脚矣。戊申臘月。

聞西旆邇發。信乎。行止如溫暖自知。而非他人所能預也。然亦歎兄之太爲悤悤而不少量度也。兄書以爲直自呈身。陳力就列云。蓋非呈身就列之爲難。陳力極難。兄其量時量力。果可以陳力乎。臺職。與衛司講院等該司不同。一肅之後。則極難處者。不一其段。雖生長京洛者。亦多顚錯狼狽。况兄出於山野。未諳規例。必不免觸事生疎。將何以周變耶。然此則猶是體例間事。其他難處之段。實難以筆舌旣矣。今時與古不同。古則山野之人。或有出世者。人必想望風采。亦多相爲之先後者。而今則惟知隨事苛責。從傍顯詆而已。兄與在朝之人。無一情親者。先文之入。已必羣駭而衆罵之矣。誰復爲兄忠告而善謀者乎。一出之後。狼狽顚頓。可坐而策也。愛兄而憂兄者。宜莫如弟等。而不能預爲兄詳議。深愧不誠。而亦已無及矣。來月春宮葬禮時。欲進行郊外哭送之禮。此計若成。則亦當相逢於洛下矣。戊申臘月。

別諭亦及於賤臣。旨意勤懇。惶恐無地。而似由於自下陳白。未知誰人所爲。而此等事徒爲文具無實效。而當之者。則極爲不安。可悶。數日前已拜章而猥煩。尤爲惶蹙。柰何。己酉。

不審淸和靜候如何。似聞有銀臺移陞之命。固知爲早晩事。而亦深栢悅之私。春竆何以堪過。同病之憐。爲之耿耿。麥始吐穗。而黃熟杳然。柰何。吾輩終年勤苦。而常不免顑頷耕中之餒。良可笑也。甲寅。

伏承下札。憑審德與年高。靜候萬福。區區仰賀。無以容喩。弟杜門吟病。有同蟄蟲。它無可道。而年過六十。始得男孫。竆谷喜慶。無過於此。承讀書有會心處。未知案上所披玩者何書。進修之功。老而不懈。深可欽仰。弟昨年讀詩經一過。而所誦熟者不多。日復茫然。如此而能望進益乎。可愧可歎。乙卯。

伏承下札。憑審旱炎。靜候淸勝。披慰惺然。如熱斯濯。弟僅遣。而不能耐暑。晝夜苦惱。殆若暍死。豈弟衰甚而然耶。抑他人亦然否。志不能帥氣。一任放惰。深可愧惕。承看綱目進修之功。不懈於敲赩之中。爲之欽歎。趙苞事。弟亦嘗疑之。而程子之論。實爲明備精正。來敎何以謂糢糊未可曉耶。上云。以君城降賊。而求生其母。爲不可者。泛言道理如此也。其下云云。蓋言道理雖如此。然亦當求所以生母之方。而乃不顧而遽戰。爲不是云耳。末乃言旣無他生母之道。則寧往降以全母。此乃竆極到底。外此無他道。故引徐庶以斷之。如是看之。則程子之訓。豈不明白乎。鄙見如此。未知如何。皇明末。吳三桂之父降賊。三桂貽書其父。數其父罪。辭極迫切。又言忠孝不可兩全。故爲絶父子之倫云。此蓋不知程子之論者也。丁巳七月。

附德邨書

[编辑]

近看綱目。有一義憤悱而未發者。敢以仰質。漢靈帝熹平六年。遼西太守趙苞到官。遣使迎母。道經柳城。値鮮卑萬餘人。入塞寇鈔刦。質苞母。載以擊郡。苞出戰對陣。賊出母示苞。苞悲號謂母曰。爲子無狀。欲以微祿奉養朝夕。不圖爲母作禍。昔爲母子。今爲王臣。義不得顧私恩毁忠節。惟當萬死。無以塞罪。母遙謂曰。人各有命。何得相顧。以虧忠義。爾其勉之。苞卽時進戰。賊悉摧敗。其母爲賊所害。苞歸葬訖。謂鄕人曰。食祿而避難。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於天下乎。遂歐血而死。程子曰。以君城降賊而求生其母。固不可也。然亦當求所以生母之方。柰何不顧而遽戰乎。必不得已。身往降之可也。徐庶於此。蓋得之矣。以上綱目全文也。程夫子之論苞事。殊欠痛快。私心不勝泄泄。苞之言曰。殺母以全義。世豈有殺母之忠義乎。能忍於殺母。而不忍於降賊。是何心腸。是何義理。於此宜有一言辨破。而若是糢糊未可曉也。至於所謂以君城降賊而求生其母。固不可也云云。亦恐不可以如此質言也。當時趙苞身往降之。想或可以生其母。而設使萬分有一鮮卑之刦質。期於降其城。不以城降。則不許生其母者。亦將如之何耶。此亦不可謂必無之事。故曰。不可以如此質言也。抑程子之意。蓋謂到此地頭。亦當守義而不屈也云耶。幸以一言開示如何。妄論大賢之言。極知僭率。而疑當思問。所不得以已也。

趙苞事。俯賜誨敎。已至四次。必欲牖昏。縷縷若是。而鈍滯之見。膠固如前。迷甚難寤。只可愧恧。程子之論。更加反覆。則上言守義之道。中言圖免之意。終言全孝之方。文勢文義。次序分明。數十字之中。大意躍如。實不覺其文勢之不接而文義之不成也。其時苞降。則遼西隨以陷者。理勢之必然也。雖有如張巡南䨓者。從後而起。非苞之所知。而已不屬苞事矣。假使許遠守睢陽而出降。則睢陽隨而陷矣。若有張巡則當從中而起事矣。不然則睢陽遂爲子奇之有矣。來敎曰。天下後世。必不曰許遠身降而城隨而降者。非愚之所知也。弟於看文字。本甚泛然。而此又先入爲主。雖以執事開諭之勤悉。亦不知變寤其蔽惑之甚。必有以諒恕也。丁巳八月。

每逢往來人。輒問兄動靜。皆言艱憂孔急云云。同病之憐。不任耿耿。近日則麥罄之患。擧皆遑遑。想那中亦然矣。月前會方伯于香芝。與士正力言兄家之不可恝視。則方伯亦以爲然。言若送糶狀。則當題云未知。果請得否。聞公州城主於兄爲姻親。糶路則必無難矣。旱氣又酷。非但百畝之憂。而吾輩貧家先受其困。不可說也。與正弟議。奉邀几杖。爲旬月會。而弟病有難遠往。此中新搆書齋頗靜。便俟稍凉。會于此處似好。未知如何。戊午。

與李佐郞延大

[编辑]

意外伏承先施下問書。滿紙鄭重。如獲陪奉德音。莊誦再三。感愧尤極。憑審老炎。服履起居平安。深用慰仰。第悲苦之語。令人淚零。人言此痛無藥可醫。惟歲月久爲藥云。而身親歷過。亦覺斯言之不然。日月愈久。愈念愈切。至情所鍾。排遣實難。傷虎之心。每爲執事。悲係耿耿也。曾王考文稿印本。不知其果有餘件。當問議于再從耳。戊戌。

與宋德翁命賢

[编辑]

所敎碑文。初非庸愚之所敢與議者。此則已於奉面時。悉及實狀。想有以俯諒。而梁斯文。亦以爲曾不爲此等文字。今乃强應。誠所不敢。必固辭乃已云。此以不可勉副之意懇屬。而未知果將如何。若終不草出。則將未免落莫。是可歉歎。辛卯四月。

便中。又擎惠書。憑審至寒。侍下起居平迪。區區者不任慰感之至。東洙連過私家諡禮。又往扶餘李相國家諡會。歸家纔數日。重感寒疾。方擁衾苦痛。私悶私悶。令族姪賢契及李生。浹月來留。得以相從。深可爲慰。而山房疎冷。每以疾作爲慮。又適値有事之時。來時所帶之書。亦未能盡與穩討。又冒極寒以歸。區區慮念。惠來紙本。當初非敢以寫役冒當也。筆法拙陋。雖尋常書札。亦不能成樣。况莫重金石之字。尤何敢耶。其時重違左右强囑。未免依違奉答。以致遠地委投。深用愧悚。辛卯至月。

俯屬墓表。豈東洙之所敢當。而勤意至此。且有酉峯下敎。故不獲已謹就家狀。略加叙次以呈。愧悚愧悚。惟在一覽而進退之耳。癸巳。

不審至寒。靜裏起居更如何。區區者無任馳仰。東洙杜蟄依昔。而才聞內從韓注書之訃。其文學才行。吾黨中罕比。不但逝者之可悲而已。痛惜柰何。前者所留冊子。屢勤還索。而搜之不得。似於昨年移家時遺失也。不謹藏置。使執事積年用功之書。未免失却。愧悚不敏。未知有副本之可以更謄者耶。不爾則尤可惜也。承往問島謫云。跋涉波濤。眷顧於竆道之中。其高義令人欽歎。戊戌至月。

龍巖書院。熟知物力之不敷矣。聞有齋舍修改之役。將何以完了。殊可仰念。衷紙所示事。到處黨習。良可痛也。然此輩瑣蝨。只隨時影附。亦何足掛齒牙間也。况土主之左右於鄕論。有所與奪。尤非道理也。第以來意。言於金壻。而金壻上京。恐不能詳及此意耳。己亥

伏承下札。憑審來赴試場。可想筯力之尙旺矣。區區不任慰聳。桐湖李丈俎豆之議。誠斯文盛擧也。不勝欽仰。第專配遲速之當否。則惟在士林之公共議定而已。顧此迷識。雖或有區區所見。何敢僭論於其間哉。承此俯詢。不復仰復。極用愧悚。庚子

所投箚疑小冊。謹受而披看。勉學不已之意。不以老衰而自沮如此。如東洙者。病隨年尋。志從氣頹。今夏則尤不能耐暑。只兀坐無所事。恐泯泯而終負其初心。不覺反顧而汗赬也。謹就來冊條復。而草草塡去。有孤委投之盛意。愧訟萬萬。乙巳。

先集新刊。亦蒙惠及。擎手披讀。有以見先正德義之遺範。執事爲先之至意。爲之欽誦。近思箚疑小冊。謹受而玩之。讀書之功。老而愈勉。未有如執事者。歎仰無已。謹以臆見條復。而舊荒新昧。無以仰塞下問之勤。是爲愧悚。龍巖合享之禮。事將順成云。士林之幸也。丙午八月。

童土先生移奉事。縟儀將擧。士林之幸。所示儀節。龍巖本院。頃行追配之禮。當依其節目以行。又使魯院進去之儒。亦謄癸卯配享時儀節以去。似當一依此禮行之。未知如何。祭文告文。實非鄙人之所敢當。而院中僉賢之勤意難孤。玆以搆拙。付於魯儒。幸僉覽而進退之如何。丙午十月。

書來每有講學語。此年少人之所未易。而乃於晩暮之境。能惓惓不已。深用欽歎。昔明村羅丈。勤學之功。至老不衰。先生以老學名其齋。而爲之歎賞矣。今又於執事觀之矣。恨瞻望之遠。不能奉資勤篤之功。以警昏惰之習也。朱書如有疑晦處。何必遠借於聾瞽也。光州朴斯文濬氏。聞其博學而篤志。屢得其書。文辭暢達。識見明透。聞距那中不遐。與之講論。必多開發矣。未知如何。庚戌。

與崔諮議錫文

[编辑]

歲新春生。伏惟侍彩歡慶。履道舒奉。瞻誦景仰。不任鄙忱。弟自去秋。連以親癠。屢月焦煎。殆無寧日。憂患如此。何暇專心於冊面上乎。浪過三冬。又添一齒。如是悠泛。恐不免爲小人之歸。只自悶歎而已。書中縷縷。實用敬服。噫。友朋之道。廢已久矣。其孰能道義磨切。以求觀善者乎。今高明不以不佞爲無似。辱加提撕。冀與適道。一則曰吾輩相交。只欲求益。二則曰相診病源。切切警責。盛矣。友朋切偲之道。將自高明振之。而懼不佞不能副勉誨之盛意也。蓋弟根鈍性懶。最出人下。妄不自料。竊嘗有志於此事。而因循苟且。以至于今。然人豈不自知其昏惰鹵莽之實。則未嘗不自反而深歎也。是以每從儕友。見其言動擧止。退以點檢吾平日所爲。以相比方。則尤覺智愚賢不肖之迥然不同。於是乎赧然氣沮。怳然心惕。以自訟悶之不暇。更何診他人之病源。以少效其規責乎。第高明心切向道。志喜聞過。不自以爲賢。而反欲借視聽於聾瞽。若或有窺測。敢不仰質。以俟進退之命哉。朱子全書幾至畢業云。何乃爾敏速耶。退溪先生嘗以爲節要書。人或有意取看。看未了一二卷。輒已生厭色。無一人硏過數卷者。今高明能於浩大文字。潛心着力。終始靡懈。優遊自得之妙。想有未易名言者。承又將繼以節要心近等書。其進進不已之功。尤何可量也。弟前冬。讀羲經而義理姑不論。而至於句讀。且未能熟。如是讀過。亦能有益乎。朱夫子所謂今人喜言易。正如畫鬼神於自己分上。成得何事者。深覺瞿然。啓蒙前春一番看過。本義。讀易時與程傳參看。而經文旣如彼。其他又何能詳也。方讀書傳至半。蓋經書曾未熟讀。故欲依擊蒙要訣所載。燖溫一過後。復事程朱文字。而委靡不振乃如此。恨不能與高明相從。得資鉗錘之益。復如昔年爲也。辛巳

聞有除命。意左右之難於出應。而或意雖未行。公亦當有一肅之事矣。乃終不就。吾輩踧踖之心。自不得不爾。而其在分義。亦甚惶恐。未知何以則爲得也。乙未

承讀惠札。深爲慰仰。示意謹悉。趙疏有不忍見。痛惋何極。而天鑑孔昭。聖敎嚴正。不勝感祝萬萬。前此。只有源流事之時。亦不無一番辨白。况今醜誣至此之後。烏可終無一言也。兄之前之持重。後之勇决。俱出於裁度義理之精切。爲之欽仰。措辭之必務明白。期以無失函丈本意。誠如兄敎。承欲起稿。深喜深喜。源流事。比師生說。雖差輕。自上每以寧有二字爲敎。若有未悉燭底意思。且事端旣由此始。而柳奎之疏。草草欠詳。此亦不可不詳陳。未知如何。丙申三月。

時事咄咄。只令人仰屋。自聞有初六日處分。固已爲兄慮之矣。羣少之必欲甘心固也。而聖上之不少持難者。何也。想兄自初擔着。已置禍福於度外。則到今更有何怨尤。而其爲斯文世道之不幸則大矣。天實爲之。謂之何哉。想今已到那處。嚴程馳驅之餘。體裏諸况。如何。竊惟素位自適。隨處裕如。而兄本淸羸不健。不能不爲之耿耿也。弟分外恩命。又當此際。惶恐悶蹙。如何形喩。初意辭章之末。附陳若干說話。親知亦多以此相勸者矣。更思之。知其必無益。而漫作紛紜。不但於微分爲不敢。實違平日遺敎。故昨呈短疏。只爲蘄免文字。不贅他說。未知果合於義耶。兄之一疏。可與羅丈疏。爲一大公案。此則不可無者。而此外不必復有矣。尊聞行知以爲不負師訓扶持吾道之地。而抱守遺文。以俟後世之子雲堯夫者。方爲善繼而善述矣。如何。丙申七月。

歲換新舊。伏惟謫况安吉。道履冲裕。區區瞻仰。倍萬他時。謫中無他撓。想看書之工必精專。半年之內。做甚工夫。動忍增益。天意未必非玉成。幸須加意焉。支遣之節。亦果如何。朱夫子所謂爲日旣久。處之愈安。不以彼此遲速貳其心者。高明必亦先獲之矣。昨秋上洛時。得逢多少同志。未嘗不耿耿於兄邊。而亦相與爲之歎仰矣。丁酉正月

聞兄讀易甚專。幾何畢功耶。竊惟靜中玩索之餘。必有見於否泰來往之理。陰陽消長之機。而深爲之慨然者矣。弟則因循不振。殆無所事。羞向相愛者道也。李伯邵謫况。姑無撓云。勸以書冊自遣。又以朱夫子所勉於蔡西山。調節言語。凡事謹密者相勖。未知果以爲如何也。丁酉至月。

斯文事。今始得伸。不但私家之感幸而已。日月之明。頌祝何極。未知夏秋。尙住原峽而靜閒之中。做甚工夫。想看書玩理。日有新得。存養之功。從而日熟。爲之馳神。弟則雖未全拋冊子。而不有着實課程。殊無端的滋味。可愧惕耳。壬寅。

一封兩書。縷縷盈牘。圭復再三。無異奉面披襟。古人所謂書能次面者。信不虛也。聞離淸寓返原峽。何處非寬閒境界乎。超然物外。一塵不到。江山盈矚。圖書滿案。每想兄暮境淸福。爲之瞻望不已也。弟眼病長苦。終日瞌坐。有同面壁僧。雖欲繙閱書冊。不能如意。將未免負此殘年。只可懍惕而已。想兄進修之功。不以衰老而自弛。年高德卲。尤爲之欽歎。乙卯

與李楊根道載

[编辑]

聞兄舊疴旣袪。神觀之敷腴。勝於前日云。此可知操心養氣之工。能有實效故也。爲之喜慰無竆。又聞讀書不懈云。朋儕中勤學不怠。實未有如兄者也。尤爲欽歎。弟疾恙種種。心氣荒廢。旣不能刻苦加工。雖時近書冊。課程不嚴。作輟靡常。舊業亦覺日退。尙何望更有新得乎。只恨相望落落。不能得親强輔以警此昏惰也。禮記未及畢功云。此書浩繁。豈易成誦。只潛心熟看爲好。而終是可疑處多。此却難了耳。戊子

前日書中。有未免爲隨衆擧子業。固知雅意似不如此。而事或有不能專行己志者。柰何。然區區愚意。窃謂奕雖小數。不專心致志。則不可。况科業亦不容易者。志不在此而從他强爲。鮮或有成矣。人或以爲科與學。所當兼治。此實不然。人非栗翁力量。鮮不失於兩占便宜。蓋志旣在於兩占。力實有所不能及也。想吾兄從初立脚已固。雖爲擧業。必不患於奪志。而其妨吾眞工則必矣。與其兼治而難期必成。豈若守吾志而不變。古語曰。天下之寶。當爲天下惜之。愚之所期於兄者。旣不淺。忘其僭妄。敢有所貢。未知兄意以爲如何。

今承將欲定脚。不覺欽仰。更望自勉以退托爲戒。終期其成就美志。千萬千萬。門下姑無他來留者。而梁斯文得中氏纔自南中移來。請業於函丈。其質實之資。富有之業。令人可敬也。伯邵丈。疎宕漸異於前云。變化氣質。若是其容易事耶。然中有操養。外自修整。則誠可爲奇。若嫌人笑譏。强爲把持。則未足甚貴。未知果將何居。己丑。

書中所敎。奉讀未半。不覺愧汗之浹背也。自念朋儕中知我者。宜莫如吾兄。而乃以不敢當不近似之敎。俯期至此。無惑乎他人之誤認也。顧此不佞憃愚無比。只緣尩弱善病。不能出入科場。旣廢擧業。又無他所事。自不得不時近書冊。然亦但遮眼涉獵而已。實無探究涵泳之功。可以取益於身心者也。不知之人。以爲廢科讀書。且謂侍過從祖門下。或疑眞有所得可以異於人者。轉輾有此意外之事。如此實狀。人或不審。而豈吾兄乃爲此過當之言耶。至於操存磨礪之誨。深荷切偲之義。敢不强策駑鈍。奉以自勉。以無負善道之盛意也哉。近亦不廢看書。而未畢數板。居然睡着。志氣之昏惰如此。尙何言也。

卽惟新凉。道况平吉。弟夏秋吟病之暇。只看羲經二次。節要一次。而草草看過。不能細加究索。恨不能與兄對案講討也。承讀語類。而有感發處云。可想其多有玩味自得之效矣。爲之欽仰。弟則曾於此書。只卷卷披看。而不能從頭盡讀矣。聞嚮與金洗馬會讀云。未知會得幾許日耶。金公看書精密可尙。而亦有過密處爲病。且有太固不活處。朱夫子所謂寧疎無密。寧淺無深者。正好相箴。未知如何。弟則看書太泛。若與之相從。則必有大益。而恨遠而無由耳。鄕飮酒禮。五月已一習。又欲以十月間。幷鄕射禮講行。而姑不必耳。壬辰。

竊念吾輩必須長趨闊步。努力惜陰。庶可免不勝任中道廢之患。而雖有對冊披卷之時。亦悠悠泛泛零零瑣瑣。不成頭項。至於踐履之工。則尤覺疎漏。如是而能望進修乎。

承看禮記潛玩之餘。必多覺得。弟曾亦一閱。而簡帙重複雜錯。註疏煩瑣未瑩。似有分明誤解處。看來看去。常少滋味。蓋未經程朱編正故也。常怪朱夫子於參同契,楚辭,韓文等無甚關緊處。亦皆下手。而獨於此經闕焉。未可知也。若分類抄出以看。則似好而亦未易也。崔相國所述類編。似便看閱。其所加註。亦似明約。而姑未看詳。兄果參看耶。所疑梁擇夫理氣說。弟則謂其明白善說矣。兄敎如此。更當詳看。而第理氣最難解又難說。無先後無離合。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如欲分析毫釐易差。今只論其大體。無甚訛誤。則似可矣。若緣文生疑。執句論病。則又有無限葛藤。雖作辨說。易致瀾翻。難保其又無瘡孔。未知如何。橫豎云云。弟亦論其錯矣。

時事愈往罔極。致垕之誣詆。尤不忍正視。聞有封章之議云。兄意如何。鄙見則有不欲焉。高意若或如弟。則幸須挽止如何。第人見各異。未知其孰爲得失。則不如各從其志之爲宜耶。金榦之縱其孫而爲此悖亂。誠可痛駭。函丈在世時。其所躬來而書候者。前後非止一再。則必有所景仰之心也。今有何別樣事端。而作乖至此耶。若以擬書爲言。則所抵玄江書。王伯義利云云說。其大綱矣。擬書則只是其中之目也。抵玄江書。金亦得見矣。何不致駭於其書。而乃於擬書。徒仰羣小之吻有此叫拍耶。且擬書。乃親與玄江商確而定之者也。今其草本尙在。蓋因玄江之言而有所添刪者多矣。若有可疑者。則玄江必已言之矣。至若曾王考。則玄江之平生所宗仰也。行狀。又其手撰也。而金也不有師訓。恣意醜辱。是可忍耶。利欲錮心。忍爲此態。可哀也已。前承諮議丈之敎。亦以爲擬書不可謂規切之書云。深可慨然。若爾則玄江何以手自上章。以明其出於質疑耶。蓋玄江則當時親與講論。知其至誠所在。故直陳於告君之辭而後。人之不知而相忖度者。豈非未安耶。未知兄意如何。丁酉

邇來外奇不欲言。亦不欲聞。而有兩金疏語。極誣罔云。深可駭痛。急於罔上搆人。幷與其師門而誣之。人之無狀。一至此哉。蓋玄翁平日往復者。其言議固不能無疑於區區之心者。而至於兩金之言。則全是誣也。玄翁之於曾王考平日景仰之誠。無間可言。考其前後書蹟而可知也。其與函丈。則意見不無差異。處懷一事。微有低仰而已。亦不大段相殊矣。而交義則終是無替。乙亥正月間諸書。乃其下世前旬望間手筆也。辭旨眷眷。情意藹然。未知彼輩欲以此書謂何耶。若如兩金之言。則玄翁將未免心口不相應之歸。寧有是理哉。且未知玄江門下諸人。果以懷之平生。眞可以遮誣於後世。而玄翁必苟合於彼。而疎絶於此。然後方可快活而爲善邊人乎。如是則眞箇誤了玄翁矣。如我諮議丈。則區區保其必不然矣。此一款。乃玄門諸公之深警痛惕處也。生死路頭。可懼可懼。斡旋轉運。恐爲諮議丈之莫重擔負。未知果如何。見諮議丈書有欲辨金誣。而以與懷有世嫌。故未果云。未知明見如何。愚意則誣其師門。欲以搆人者。誠可痛惡。而文字昭然。終不可罔也。久而自當綻露。不必汲汲辨之於朝廷之上也。至於世嫌云云。則恐不然如欲辨之。則只擧玄翁平日文字。以辨彼說之誣背而已。干懷何事。而乃以世嫌爲言耶。頃年疏辨時。兄之以嫌不參。人有疑之者。而弟則諒兄之情勢矣。今此則與兄不同。世嫌非所當言也。若無人辨此。使玄翁本末。終未免黯黮。則朱夫子所謂不待七十子喪。而大義已晦者。不得不奉歎於玄門諸公也。玄翁平日處喪。與其末年事。不能無議者之言。若於此一着。不能明辨洞劈。則玄翁心事終無以別白。可勝歎哉。恨無由致身於諮議丈座下。稟罄多少。又於書中。不能縷縷。故玆以私布於吾兄。幸一覽而丙之。如何。戊戌四月。

所謂彼輩之辨疏者。都是鑿空捏無者。其說安得不竆遁也。雲澤輩之事。不但可笑而已也。金尙書云云。果如懷言。則勿論弟妹。俱是同氣。而誣其明白成仁者。歸之於脫空。寧有是理哉。蓋懷宋誣引旣骨之人。以爲辱人之證。而金公兄弟之一擧而幷誣。則不之顧也。萬增輩急於護懷。驅其父於不祥之地。而亦不之恤焉。人心之陷溺至此。他尙何言哉。近來爲懷徒者。專歸重於師生一邊。而君臣父子之倫。則視若弁髦。其爲人心世道之變。不但洪水猛獸之害也。張哥之所謂辨誣者。眞可笑也。護其造誣之元惡。而只攻九原無所知之金尙書。可哀可哀。懷之狀徐氏者如此。則其後言之自歸誣捏。不攻自破矣。且其所誣引傷其同氣云云者。以其書觀之。分明指金進士。而後乃移之於張夫人。蓋謂死者之不能言而誣引之。又知其有害於金進士。而慮爲諸金之所不悅。蔑張哥之孱軟而移而歸之。其隨意變幻乃如是。眞所謂閃奸打訛。不可方物者也。申命蓍之抵兩金書。其言議於大頭腦處。雖欠別白。乃是玄門本來規模。今不必爲訝。而其說破幹輩之背其師旨處儘明晰。亦可尙也。兄之所草文字。說出我曾王考本意。極其分明。不勝欽歎。未知與何人論確。而諮議丈之意。亦如何。喜朝所上囊封云者。兄亦得見乎。其中所載懷宋誣醜之言。有不忍正視者。詩云。巧言如簧。顔之厚矣。其爲此言之時。獨不自泚其顙。而天亦不畏乎。其所謂與曾王考書云者。皆此中所無。則似皆後來捏造者也。所與玄江書者。尤不忍見。玄江見此而猶不能無莧陸之感。深可慨也。榦之答申書。未知何如云耶。其初敎厥孫。以媚時議。而旋爲自明之語。欲掩其跡。末乃背誣師旨。以附於揉。其反覆陰媚之態。深可惡也。弟亦前日一再見。而知其爲不吉人。果然矣。然此輩何足說也。戊戌七月。

承玩長牋細字。怳若接膝披襟。三復惺然。如熱斯濯。弟遇暑以來。昏憒特甚。揮汗塊坐。無所事事如此。而能望其長進乎。前冬畢鄒書。始書經未半而止。秋欲重理。而雖讀過。掩卷。與未讀時無異。吾輩精力已非讀書時節。恨於少壯時不能自力。以至衰退。追悔靡及也。下敎文字事。深感不鄙之意。而弟素不嫺於文辭。兄之所悉也。雖尋常書札。亦不能如意。况此不朽之重乎。南軒之托於晦翁。不敢爲援。而退溪屬其先銘於高峯。似以情深義至。詳知其事行故也。兄之俯屬於弟。亦出於此耶。然高峯則文章大手。實爲傳後之托。而如弟者何敢當乎。然亦當奉以周旋計耳。

卽見政目。知兄筮仕。雖非所以處賢者。而能收不求之士。亦可貴也。未知前頭去就將何居。爲貧而仕。古義有据。而初若不就。則前路漸艱。以區區之所自悔者。竊願兄之出肅。未知果如何。士正則已上去。崔君望亦將何以爲之云耶。正弟之去。爲誦朱子語長沙時不如南康時者。笑而相戒。今爲兄誦古詩所謂一日看除目。終年損道心者。欲爲兄啓齒之資。奉呵。弟分外恩命荐蒙。一月之內。召旨再降。惶恐震掉。如何形喩。膺命無路。連章猥越。實未知所以爲計。羅汝仁以觀之上九相責。而非弟之所可受用也。誠可悶蹙。頃惠韻語。三復莊誦。辭意格律。俱爲恰好。弟於此技。素所不能。而此則似不可無和。屢日呻吟。僅以湊字而全不成樣。於兄亦不可護短。故玆以書呈。癸卯。

聞衛司。亦進參於書筵云。以兄平日積累之富。得效其資輔之益。亦可爲壯行之權輿矣。瞻溯之餘。傾向亦切也。弟鬚髮漸少黑者。目昏耳聾。衰相日加。外面如此。其內可知。志氣亦策勵不振。雖近書冊。舊荒新昧。有退無進。深可愧惕。近讀中庸。殊覺意味自別。而亦多疑晦處。恨不能與兄講討也。島翁上洛已久。必頻與之會面矣。其長胤之得齋郞。爲其家形勢則可幸。而年少有志者。汩沒於祿仕。殊可惜也。其爺則不屑。而移之於其子。亦未知道理之果如何耳。可呵。戊申。

向日兇逆。前古所無。而神人默佑。卽就殲滅。宗社臣民之慶幸。當復何極。弟之鄕事。不無迷識之裁量者。蓋初卽聞難而赴。以伸臣子之常節。旋知亂平而退。以守溝壑之本分。有難故赴亂。已而猶進。則實恐有害於私義也。如是處義。自謂無歉於吾心。亦可質諸昔賢而不惑。而義理無形。人見各異。時議之非責亦受而不辭。而朝廷之譴罰。又惶恐萬萬而已。

峽邑事簡。未知朱墨之暇。不廢看書之工否。聞金姪頤行言。兄多對碁局時。可想無以遣懷。欲以此忘蹔時悲疚也。然排愁消日。恐無過於書冊。何乃爲此無益之事乎。仰念之切。敢效區區。恕諒幸甚。辛亥。

承以經書粘壁誦過。晩來工夫。無大於此。爲之欽歎。俯屬文字。重孤勤意。敢拜留家狀。近始起藁。第脫稿則當仰呈。以俟兄進退之命矣。壬子。

續近思。此乃明谷家謄本云。而皆改定其篇目。似是明谷所定。而編入文字。亦似有可疑處。必得此中原本。可以參考。而原本之覓來不易。極歎。

前日壁經遍誦之工。能不輟否。老而嗜書。程夫子之所以稱賞於呂晉伯者也。未嘗不瞻想欽仰也。先銘文字。盡依兄敎以改。又手寫以呈。而眼眊手澀。不成字可愧。更求鴻筆。以重大事。恐合道理。未知如何。島翁爲返其子旅櫬往嶺南。而隻手殊鄕。將何以運其兩柩乎。極可傷念。羅汝仁遽爾作故。可傷。雖有病處。文識亦不易矣。從此明村後事。尤無徵焉。重以爲衋耳。甲寅。

白首微宦。潦倒可歎。而家貧祿仕。古人多行之者。若因以佩符湖中近邑。俾得源源。則豈非吾輩老境一幸事乎。惟是深企從仕之暇。亦能進修不輟否。一息未泯之前。不可不自力。如弟不足道。而欲兄之不爲外累所汩沒。區區眞至之望也。

與金島翁時濟

[编辑]

意外便至。得擎兄札。滿紙情話。無異面款。此心慰瀉。不啻百朋。况審寒沍。闔候平吉者乎。第宿疾羸瘠之示。深爲慮仰。曾見兄不憚勞身。以至微細賤事。亦皆躬自爲之。此亦致傷之道。蓋勞心則病生。不可不加意愛護也。貧窶之患。亦爲之傷歎。這雖士之常分。若至十分地頭。則知命安分字亦用不得。頤甥之從師遠遊。亦不爲失計。但年幼氣弱。慮或生病。常以爲念。見其數次書。文理已大通。極可愛喜。禮經躐等云云。已說及於渠矣。雖以牛栗兩先生讀書次第言之。禮記之讀在最後。且此書不經程朱勘正。故經文似多錯雜。註疏亦甚煩誤。初學未易曉。且初旣從師。則請學當以要緊切實之書。似不可如是躐等。北報姑未知虛實。而人心之騷擾如此。如荒唐船之來往已久。早晩出沒剽刦於沿海近處。則難保其必無矣。兄之島寓。終非必無憂之地。因此改求於山峽好處似宜。然人心不靈。不知何處之爲福地也。弟陋劣依遣。而匪分職名。驚惶慚悶。置身無地。纔呈猥疏祈免。而尤爲僭越。莫知容措。蓋置身表襮。遊聲轉輾。旣入窄徑。脫出實難。日夜憂懼而已。柰何。庚寅。

影子事。摹出側面二本。而俱勝於兄所觀草本。誠可幸。方出正面草本而較。不及於側面。諸議或謂若似未盡。則不如不爲。或謂正面元與側面不同。俱摹兩本爲宜云。未知從當何定也。此事幾年經營。今始得就實。賴兄輩至誠周旋之力也。何幸如之。辛卯六月。

影子事。兄在時所始正本。又爲草本。又畫側面正面各一本。而比草面頓勝。旣已粧簇。極幸。畫工以去晦日上去。而三本之價。各給三十兩。又合粧簇之具。幾八百五十貫。而無甚不足之患。方引債者。爲十餘貫。而亦有出處。無復慮矣。辛卯七月。

山樑之痛。去益無涯。離索之歎。亦復難聊。想兄一般懷思矣。酉峯廬下。姑得支保。而伯叔爲辭月廩。數日後將上京陳疏計。老炎尙爾。極爲慮悶。此事又將與禮葬同歸。蓋一辭不允。再辭而又不允。則終歸於承受。而此與禮葬又異。平日之所不受者。到今誠有所不當受。而人心不如我心。前之旣誤。後將如前矣。兄與吾數三人。雖私自痛苦。亦復柰何。禮葬事。堂叔初意。極直截牢確矣。畢竟未免爲人所撓。今亦似如是。柰何柰何。年譜姑未及始。遺文方收拾謄出。而朋儕皆落落難會。弟亦病惱。了當無期。極悶。甲午

兄之欠完健。昭夫之長事吟病。爲之悶慮萬萬。屢空之患。亦非細憂。貧雖云士之常。而若至十分地頭。則不能不爲其所役。多有因仍苟且之失。胡康侯之終身不言貧。未知有何定力而然。而其所謂貧。亦非如吾輩之甚者也。和甫語人曰。湖中士夫不力本。而徒仰糶路。爲不可云。似指吾輩。極可愧。而和友亦徒知其一。若有可力之基。而不能自力者。誠不可。雖欲自力。初無其基。亦柰何。其言或不近於何不食肉糜者耶。可呵。兩甥誦讀洋洋云。此實第一好消息。和靖先生之母。以爲平生愛勤讀兒。以兩侄之美質。又能勤讀。極可愛也。古人亦耳中喜聞咿唔之聲。兄之樂事。寧有更大於此者乎。乙未四月。

子正來留未久而旋歸。比前似羸黑。蓋終夏困饑。秋猶未蘇。於此亦可知兄活計秋亦春。吾儕中人。無非爲這一字所困。門外持朱牌人日來恐嚇。無物可應。令人心撓。今見兄書。同病還可呵。卽聞兪相基投疏呈源流。而權序之外。又有鄭跋。醜悖與權序一般。自上卽下備忘。罷鄭職。命削其跋。而辭意極甚嚴正。政院以罷鄭之過覆逆。則又下嚴旨。比前尤痛快。蓋上敎以爲予雖未知事實。而尹判府事必不爲如此之事。可知出於鄭之侵誣云云。大意如此。故欲爲門疏。以明委折耳。頤姪之生女。少者何妨女生。子寧不生乎。弟所祝者。正在於其上層之生得丈夫兒耳。奉笑。乙未至月。

遺集之役。方與士正頻會于淨水。以爲寫校之役。已謄者爲三十餘冊。而親舊中書札。苦難收聚。未知收得後謄出。又爲幾卷也。刪存去就之事。甚重且大。極甚不易。詩章則實如兄敎。不能爲妄刪一首之計。其餘疏章碑碣行狀雜著等文。亦難容易取捨。至于書札中無緊要閒酬酢。可以刪節。而此亦未能下手。要之吾儕齊會相議。乃可勘正就緖。而落落相遠。簪盍無期。在近之擇夫。亦不能會過。他尙何言。入梓誠不可遷就。而以目今事勢觀之。恐不可以十許年期也。極可悶也。兄實未易越來。而此役則兄不可不來。秋後必爲惠臨。則擇夫,昭夫可以招來與同。更望無忽。如何。

遺集事。兄敎誠是。然知舊中如明村定齋等處往復書。何可以不爲手錄。而置於別集中耶。初本則已沒數謄出。吾輩當合坐議以爲編次。而會合未易。是極可悶。士正之持往洛中。吾意則門下諸人。未及消詳。而先及外人爲可欠。兄敎極其嚴正。爲之欽仰。源流事。聖上處分實出尋常。湖儒之批。極其明快。感祝何喩。蓮相見儒疏後。始進一箚。而用意又極不美。有全然欺罔者。淸風疏中。又有當辨者。故洛裏諸人。將欲爲門疏云。而遠無由相議。可鬱。

頃日之會。詳叩諸友之意。擇夫君望之見。以無辨爲第一義。而伸辨之擧。亦不謂非云。其餘則皆以爲天鑑孔昭。固無事於辨。而權疏醜誣絶悖。又其疏末邢七及墓表云云。比源流事倍重。而語極無倫。不可不一辨。諸議俱以封章爲定。而以趙果川爲疏頭。將以今日發程云矣。卽聞以源流事。有儒疏勿捧之命云。若然則雖上去。必無益。未知又將如何也。諸議以爲爲師門伸辨。出於萬不獲已。無故者皆當躬進。或有故不得往者。只以名帖錄去。實涉不誠矣。只以上去者列名云。其言似好耳。彼輩以共編之說。爲不可信。蓮相頃日之箚。雖不得已謂之共編。而其措辭以爲共編爲定之說。何從而聞之云云。彼輩豈不知爲共編。而發諸言者如此。誠可痛。權疏之批。又明示是非。扶抑嚴正。日月之明。不勝感祝。丙申。

承審從者來哭隱山。號痛摧切。其何以忍堪耶。天旣生斯人。而不假之以年。三十三歲。曾電光之無異。其才學行義。何處復見乎。實關吾黨運氣。天也柰何。吾輩數三人。相與依賴。如骨肉兄弟。今忽失吾昭夫。朱子所謂任左肱而失右臂者。正道吾輩今日情境也。丙申。

時事愈往罔極。竟有兩代官爵追奪之事。此固已料。官爵。平日旣未嘗自居。則奪與不奪。不啻如過空之浮雲。而所可痛哭者。不意聖明之世。乃見有此事也。柰何。大小來往之際。惟當杜門塞兌。以守吾太玄。而不知者。猶欲紛紛强聒。擇夫以不宜疏辨之議。見謗於鄕中。弟亦無意消詳。而人心不如我心。惟時披讀兄書。爲之慨然不已也。丁酉

近日事。尙何言哉。然其在大道之光明正大。亘古而亘今者。有何一毫之增損重輕哉。兄之前後兩書。卓然有見乎此。迨爲之莊誦而佩服也。

弟家先誣七年冤鬱。幸得昭雪。又將有致命之擧。斯文陽復之慶。不但私家之幸而已。天恩罔極。感祝何言。斯文伸辨後。李伯邵氏。作志喜二律。要和於同志諸人。而子厚亦次以送示。似甚好。兄亦不可不知。故令頤姪謄去耳。壬寅

滿紙詑含杯語太長。殊非好消息也。兄之故爲放浪。固知高趣之有在。而終非中正平坦之道。何不引朱子戒酒訓。爲服膺耶。癸卯

兄之向嶺。不能就而拚別。如昔賢山寺之送行者。至今耿耿在心也。想已到配所。不審在途能免顚仆。而到彼後啓居亦如何。水土果不至甚惡。而近處亦能有人可與語者耶。濱海孤絶之地。糊口實極難。亦何以爲計耶。凡人遭患厄者。不憂愁則易致放浪憂愁。非所慮於兄者。而放浪則兄之本色也。然放浪。元非端士之所爲也。若能於孤寂之中。更做新工。如前書所以奉戒者。能沈潛於塵編蠧簡之中。以爲竆途會心之資。則一番無妄之厄。未必不爲玉成之助。未知如何。己酉。

自聞兄遭慘境。想兄心事。未嘗不南望揮淚。而嬴博之葬。亦不能行云。尤可悲惻。澤畔行吟。昔人所傷。而兄於嶺外竆海之地。將再經冬矣。想兄於此。必能隨遇安命。不置怨尤。而最是由中之痛。無藥可醫。抑何以忍過。前日所以誨責於弟者。正好反以自勉。須勿過哀。期不至得罪於昔賢。至祝。丈夫或可以理勉抑。而婦人尤難。未知妹氏如何。尤爲悲念。弟杜蟄僅遣。而伯賢已於今六月。作古人。不但四十年情義。不堪悼痛。如此善人。何處得來。世無知者。使其至行篤學。竟至埋沒於竆廬。尤可痛惜。庚戌。

歲暮竆谷。杜門塊坐。懷仰於吾兄者。不啻日之數四而已。卽與子正。做數日穩深。慰我元賓之思。與正姪說到其生理瑣細。令人愍然。子正言販鬻之事。弟以爲逐末。已非君子之道。况分毫之利。未必可得。而先傷其身。必至之勢。此則决不可爲。惟本於農業。最爲宜。蓋服田力穡。已是古人之所謂孝者。躬耕養親。又多昔賢之所嘗行者也。耕中之餒。雖或不免。果能勤力。又必有救飢之道也。雖不能躬執耒耟。勤課僮僕。則亦可以爲之耳。以此相勉。而但無田可耕。此卻爲難。柰何。子正又以汩於貧餒。不能着力於學業。爲慨歎。此尤可愍念處也。古人有晝耕夜讀者。餘力學問。又聖人之所訓。雖不可諉以爲學。而廢卻人子之所當事者。亦不可不立吾志。而徒爲貧窘所誤也。未知果能幷行不悖。而能充其才志也。弟三冬。讀得鄒書一遍。意味與前日之讀。似有別。時有會心處。恨無與相對以發之也。其論義利之辨。遏人慾存天理之義。明白洞决。實有聳動激發人處。今古人之醉生夢死。終至於落塹墮坑者。皆是不能於此看破斡轉了耳。誠可懍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