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 (四部叢刊本)/卷第三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二下 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 卷第三上
宋 晁公武 撰 宋 趙希弁 重編併撰附志後志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淳祐中袁州刊本
卷第三下

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卷第三上

子部其類十六一曰儒家類二曰道家類三曰法家

類四曰名家類五曰墨家類六曰縱横類七曰雜家

類八曰農家類九曰小說類十曰天文暦筭類十一

曰兵家類十二曰類家類十三曰雜藝類十四曰醫

書類十五曰神仙類十六曰釋書類序九流者以謂

皆出於先王之官咸有所長及失其傳故各有弊非

道本然特學者之過也是以録之又以醫卜技藝亦

先王之所不廢故附於九流之末夫儒墨名法先王

之教醫卜技藝先王之政其相附近也固冝昔劉歆

既録神仙之書而王儉又録釋氏今亦循之者何哉

自漢以後九流䆮微隋唐之間又尚辭章不復問義

理之實雖以儒自名者亦不知何等為儒術矣况其

次者㢤百家壅底正塗之弊雖息而神仙服食之説

盛釋氏因果之教興雜然與儒者抗衡而意常先之

不為所惑者鮮矣其為患又甚於漢蓋彼八家皆有

𥙷於時特學者失之而莊老猶足以亡晉申商猶足

以滅秦况二教無意於世不自附於聖人若學而又

失之則其禍將如何故存之以為世戒云

  儒家類

   曾子二卷

右魯曾參撰漢藝文志曽子十八篇隋志曽子二卷

目一卷唐志曾子二卷今世傳曽子二卷十篇本也

有題曰傳紹述本豈樊宗師歟視隋亡目一篇考其

書已見於大戴禮漢有禮經七十篇后氏戴氏記百

三十一篇七十子後學者所記是時未有大小戴之

分不知曽子在其中歟否也予從父詹事公嘗病世

之人莫不尊事孟子而知子思中庸者盖寡知子思

中庸者雖寡而知讀曾子者殆未見其人也是以文

字囬舛謬誤乃以家藏曾子與温公所藏大戴參校

頗為是正而盧注遂行於曽子云

   子思子一卷

右周孔伋字子思撰四庫書目中無之載孟軻問牧

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教民者亦仁

義而已何必曰利仁義者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

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詐此為不利大矣故

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

利之大者也温公采之著之於通鑑

   孟子十四卷

右魯孟軻撰漢趙𡵨注自為章⿰扌𭥍 -- 指折十四篇序云軻

鄒人戰國時以儒術干諸侯不用退與公孫丑萬章

之徒難疑荅問著書七篇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言

按此書韓愈以為弟子所㑹集非軻自作今考於軻

之書則知愈之言非妄發也其書載孟子所見諸侯

皆稱謚如齊宣王梁惠王梁襄王滕定公滕文公魯

平公是也夫死然後有謚軻著書時所見諸侯不應

皆死且惠王元年至平公之卒凢七十七年孟子見

惠王王目之曰叟必已老矣决不見平公之卒也故

子以愈言為然

   孟子音義二卷

右皇朝孫奭等撰大中祥符中𬒳 㫖校正孟子因

以張鎰于公著音義參考成書上之

   五臣解孟子十四卷

右皇朝范祖禹孔武仲呉安詩豐稷呂希哲元祐中

同在經筵所進講義貫穿史傳辝㫖精贍

   撗渠孟子解十四卷

右皇朝張載子厚撰并孟子統説附于後

   荀子二十卷

右趙荀况撰漢劉向校定除其重複著三十二篇為

十二卷題曰新書稱卿趙人名况當齊宣王威王之

時聚天下賢士稷下是時荀卿為秀才年十五始來

遊學至齊襄王時荀卿最為老師後適楚相春申君

以為蘭陵令已而歸趙按威王死其子嗣立是為宣

王楚考烈王𥘉黄歇始相年表自齊宣王元年至楚

考烈王元年凢八十一年則荀卿去楚時僅百嵗矣

   新書十卷

右漢賈𧨏撰著事勢連語雜事凢五十八篇劉向校

定除其重複者或取漢書𧨏傳附于後

   范氏注太𤣥經十卷

右漢揚雄撰雄字子雲凖易而作太玄覃思渾天書

為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以三相乘為八十

一首首為九賛共七百二十九賛二賛當一度以盡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為踦二賛以當四分度之一

以五行為一家起于中孚而終於頥范望字叔明晉

人也為解其序云子雲著玄桓譚以為絶倫張衡擬

五經自侯芭受業之後希有傳者建安中宋𮕵陸績

解釋之文字繁猥今以陸為本録宋所長訓理其義

為十卷且以首分居本經之上以測散處賛辭之下

其前又有陸績序以子雲為聖人云

   太玄經十卷

右皇朝徐庸注庸慶暦間人也以范望解指義不的

因王涯林氏諸解重為之注取王涯説玄附於後及

自為𤣥頥通名之為太𤣥性緫其自序云尔又多改

其文字如以杚為仡以㛂為㛂以牡凢為札乃以半

為手以孿為㝈以稚為推之類其所謂林氏者林瑀也

   太𤣥經䟽十八卷

右皇朝郭元亨撰元亨序云昔揚雄作𤣥傳之侯芭

後獨有張衡桓譚張華見而稱嘆呉郡鄒伯歧求本

不能得宋𮕵為訓解陸績為注解皆未明白范叔明

王涯皆注之元亨在蜀自淳化末迄于祥符八年僅

三十年撰成今䟽又云太𤣥潤色於君平未知出何

書也

   法言十三卷

右漢揚雄撰皇朝司馬光集晉李𮜿唐柳宗元皇朝

宋咸呉祕注雄好古學見諸子各以其知舛駮不與

聖人同是非頗謬於經故人時有問雄者常用法應

之譔以為十三卷象論語號曰法言每篇復為序賛

以發其大意

   新序十卷

右漢劉向撰向當成帝時典校書因採傳記行事百

家之言刪取正辭美義可勸戒者為新序説苑共五

十篇新序陽朔元年上世傳本多亡闕 皇朝曾子

固在館中自校正其訛舛而綴緝其放逸久之新序

始復全

   説苑二十卷

右漢劉向撰以君道臣術建本立節貴德復恩政理

尊賢正諫法誡善説奉使權謀至公指式談叢雜言

辦物修文為目鴻嘉四年上之闕第十三卷曾子固

校書自謂得十五篇於士大夫家與崇文舊書五篇合

為二十篇而叙然止是折十九卷作修文上下篇耳

   鹽鐵論十卷

右漢桓寛次公撰寛汝南人孝昭時丞相御史與賢

良文學論鹽鐵事因撰次之

   潜夫論十卷

右後漢王符撰在和安之世耿介不同於俗遂不得

進隱居注書二十餘篇以譏當時失得不欲彰顯其

名故號潜夫云

   中論二卷

右後漢徐幹所撰幹鄴下七子之一人也仕魏王國

文學建安之間嫉詞人美麗之文不能敷散道教故

著中論二十餘篇辭義典雅當世嘉之此本無復三

年制役二篇

   家訓七卷

右北齊顔之推撰之推本梁人所著凢二十篇述立

身治家之法辯正時俗之謬以訓諸子孫

   續家訓八卷

右皇朝董正功撰續顔氏之書

   家範十卷

右皇朝司馬光君實撰取經史所載賢聖修身齊家

之法分十九門編類以訓子孫

   正蒙書十卷

右皇朝張載子厚撰張舜民嘗乞追贈載于朝云横

渠先生張載著書萬言名曰正蒙隂陽變化之端仁

義道德之理死生性命之分治亂國家之經罔不究

通方之前人其孟軻揚雄之流乎

   潜虚一卷

右皇朝司馬光擬太𤣥撰此書以五行為本五五相

乘為二十五兩之得五十首有氣體性名行變解七

圖然其辭有闕者盖未成也其手寫草藁一通今在

子徤姪房

   帝學十卷

右皇朝范祖禹編纂自古賢君下迨 祖宗務學事

跡為一編以勸講

   理窟二卷

右題曰金華先生未詳何人為程張氏之學者

   文中子中説十卷

右隋王通之門人共集其師之語為是書通行事於

史旡考焉隋唐通録稱其有穢行為史臣所削今觀

中説其迹徃徃僣聖人摸擬竄竊有深可恠笑者獨

貞觀時諸將相若房杜李魏二温王陳皆其門人予

嘗以此為疑及見關朗李德林薛道衡事然後知其

皆妄也通生於開皇四年而德林卒以十一年通適

八歲固未有門人通仁壽四年嘗一到長安時德林

卒已九載矣其書乃有予在長安德林請見歸援琴

鼓蕩之什門人皆霑𬓛關㓪在太和中見魏孝文自

大和丁巳至通生之年甲辰盖一百七年矣而其書

有問禮於關子明隋書薛道衡傳稱道衡仁壽中出

為襄州緫管至焬帝即位召還本紀仁壽二年九月

襄州緫管周揺卒道衡之出當在此年也通仁壽四

年始到長安是年高祖崩蓋仁壽末也又隋書稱道

衡子収𥘉生即出繼族父孺飬於孺宅至於長成不

識本生其書有内史薛公見子於長安語子収曰汝

徃事之用此三事推焉則以房杜輩爲門人抑又可

知也

   删孟

右皇朝馮休撰其序云觀孟軻書時有叛違經者殆

軻之没其門人妄有附益耳將刪去之懼得罪於獨

見遂著書十七篇以别其偽其後温公蘇子瞻皆嘗

疑軻之言有與經不合者蓋始於休云

   太玄經解十卷并發隱三卷釋文一卷

右皇朝張𧦴撰嘉祐中成都帥蔣堂獻其書于朝詔

書寵奬賜號同退處士實録稱𧦴字隱之𩀱流人通

經術善属文性恬淡屏居林泉以飬生治氣為事

  道家類

   河上公注道德經二卷

右李耳撰以周平王四十二年授關尹喜凢五千七

百四十有八言八十一章言道德之㫖其末云使民

復結繩而用之蓋三皇之道也河上公注晉葛洪曰

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漢孝文時居河之上侍郎裴

偕言其通老子孝文詣問之即授素書道德經章句

二卷其書頗言吐故納新按摩步引之術近神仙家

也𫝊奕謂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四句古本無有獨得於河上公耳

   老子䟽六卷

右唐𤣥宗撰𤣥宗既為注又為䟽六卷唐藝文志有

之天寶中加號𤣥邁道德經世不稱之嘗以河上公

本校之不同者百餘字以校世傳本當乙者五字當

注者五十五字當塗者三十八字最與御注不同如

此云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堅强者莫能勝以無能

易之而御注作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故堅强者莫之

能先以其無以易之也如此本云恬惔為上勝而不

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𠮷事

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以喪禮

處之御注本恬惔為上故不美也若美必樂之樂之

者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不得志於天下矣故吉

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以喪

禮處之其不同至如此

   三十家注老子八卷

右唐蜀郡岷山道士張君相集河上公嚴遵君平王

弼輔嗣郭象子𤣥鐘㑹士秀孫登公和羊祐叔子羅

什盧𥙿仲儒劉仁㑹顧歡景怡陶隱居松靈仙裴處

恩杜弼節解張憑張嗣臧玄静大孟小孟竇略宋文

明禇糅劉進喜蔡子晃成玄英車惠弼等注君相稱

三十家而列其名止二十有九蓋君相自爲一家言

并數之尔君相不知何時人而謂成玄英爲 皇朝

道士則唐天寶後人也絶學無憂一句在絶聖棄知

章下以唯之與阿别爲一章與諸本不同

   老子指歸十三卷

右漢嚴遵撰谷神子注本理國修身清淨無爲之説

按唐志有嚴遵指歸四十卷馮廓注指歸十三卷此

本有序注而題谷神子疑即廓也

   王介甫注老子二卷王元澤注二卷吕吉甫

   注二卷陸佃注二卷劉仲平注二卷

右皇朝王安石介甫注介甫平生最喜老子故解釋

最所致意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

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皆於有無字下斷句與

先儒不同他皆類此後其子雱其黨吕惠卿陸佃劉

仲平皆有老子注

   蘇子由注老子二卷

右皇朝蘇轍子由注子由謫官筠州頗與學浮屠者

游而有所得焉於是解老子中庸曰喜怒哀樂未發

之謂中發而皆中節之謂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

育焉此非佛法而何六祖謂不思善不思惡則喜怒

哀樂之未發也盖中者佛法之異名而和者六度萬

行之揔目也致中極和而天地萬物生於其間此非

佛法何以當之天下無二道而所以治人則異古之

聖人中心行道而不毁世法以此耳故解老子亦時

有與佛法合者其自序如此其解是謂襲明以為釋

氏傳燈之類

   劉巨濟注老子二卷

右皇朝劉涇巨濟注涇蜀人篤志于學文詞竒偉早

登蘇子瞻之門晚受知于蔡京除太學愽

   文子十二篇

右李暹注其傳曰姓辛氏葵丘濮上人號曰計然范

蠡師事之本受業於老子文子録其遺言為十二篇

云按劉向録文子九卷而巳唐志録暹注與今篇次

同豈暹折之歟顔籕以其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

問疑依託者然三代之書經秦火之後幸而存者其

錯亂參差類如此小雅周公作也而有張仲孝友列

子鄭穆公時人而有子陽餽粟是也李暹師事僧般

若流支蓋元魏人也

   列子冲虚至德真經八卷

右鄭列禦冦撰禦冦劉向校定八篇云繆公時人學

本於黄帝老子清虚無為務宗不競其寓言與莊周

類晉張湛注唐號冲虚真經 皇朝加至德之號力

命篇言壽夭不存於葆飬窮逹不係乎智力皆天之

命也楊朱篇言肆耳目之欲而不恤生之危縱酒色

之娯而不顧名之醜是之謂制命於内劉向以二義

乖皆不似一家之言予以為非也道家之學本謂世

衰道喪物偽滋起或騁智力以圖利不知張毅之走

高門竟以病殞或背天真以徇名不知伯夷之在首

陽因以餒終是以兩皆排擯欲使好利者不巧詐以

干命好名者不矯妄以失性尔非不同也雖然儒者

之道則異乎是雖壽夭窮達之非人力也必修身竢

焉以為嵓墻之下而死者非正命也雖知耳目之於

聲色有性焉以為其樂也外而不易吾内嗚呼以此

自為則為愛已以此教人則為愛人儒者之道所以

萬世而無弊歟

   莊子南華真經十卷

右莊周撰晉郭象注周為蒙漆園吏按漢書志書本

五十二篇晉向秀郭象合為三十三篇内篇八外篇

十五雜篇十一唐世號南華真經自孔子没天下之

道術日散老𥅆始著書垂世而虚無自然之論起周

又從而羽翼之棓擊百世之聖人殫殘天下之聖法

而不忌其言可謂反道矣自荀卿揚雄以來諸儒莫

不闢之而放者猶自謂游方之外尊其學以自肆於

是乎禮教之大壞戎狄亂華而天下横流兩晉之禍

是巳自熈寧元豐之後學者用意之過見其書末篇

論天下之道術雖老聃與其身皆列之為一家而不

及孔子莫不以為陽訿孔子而隂尊焉遂引而内之

殊不察其言之指歸宗老氏邪宗孔氏邪既曰宗老

氏矣庸詎有隂助孔氏之理也邪至其論道術而有

是言蓋不得已耳夫盗之𭧂也又何嘗不知主人之

為主人邪顧可以其智及此遂以為尊我開𨵿揖而

進之乎竊懼夫禍之過乎兩晉也

   南華真經䟽三十三卷

右唐成玄英撰本郭象注為之䟽義玄英字子實陜

州人隱居東海貞觀五年召至京師加號西華法師

永徽中流郁州書成道士王元慶邀文學賈鼎就授

大義嵩高山人李利渉為之序䟽云莊周字子休

   鶡冠子三卷

右按漢志鶡冠子楚人不顯名氏居深山以鶡羽爲

冠因自號焉著書十五篇論三才變通古今治亂之

道唐柳宗元嘗辯此書非古而韓愈獨稱焉二人皆

名儒未知孰是

   亢倉子二卷

右唐柳宗元曰太史公爲莊周列傳稱其爲書畏累

亢桑子皆空言無事實今世有亢桑子書其首篇出

莊子而益以庸言盖周所云者尚不能有事實又况

取其語而益之者其爲空言尤也劉向斑固録書無

亢倉子而今之為術者乃始為之傳注以教於世不

亦惑乎按大唐天寶元年詔號亢桑子為洞靈真經

然求之不獲襄陽處士王士元謂莊子作庚桑子太

史公作亢倉子其實一也取諸子文義類者𥙷其亡

今此書乃士元𥙷亡者元不知其故而遽棓撃之可

見其鋭于譏議也其書多作古文奇字豈内不足者

必假外飾與何璨注

   素書一卷

右題黄石公著凢一千三百六十六言其書言治國

治家治身之道而厖亂無統蓋采諸書以成之者也

   無盡居士注素書一卷

右皇朝張啇英注啇英稱素書凢六篇按漢書黄石

公圯上授子房世人多以三略為是蓋誤也晉亂有

盗發子房塜玉枕中獲此書云

   抱扑子内篇二十卷外篇十卷

右晉葛洪撰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元帝時累召不

就止羅浮山錬丹著書推明飛升之道導飬之理黄

白之事二十卷名曰内篇十卷名曰外篇自號抱扑

子因以命書

   隂符經一卷

右唐少室山布衣李筌序云隂符經者黄帝之書或

曰受之廣成子或曰受之𤣥女或曰黄帝與風后玉

女論隂陽六甲退而自著其事隂者暗也符者合也

天機暗合於事機故曰隂符 皇朝黄庭堅魯直嘗

跋其後云隂符出於筌熟讀其文知非黄帝書也蓋

欲其文奇古反詭譎不經盖糅雜兵家語又妄託子

房孔明諸賢訓注尤可笑惜不經柳子厚一掊擊也

  法家類

   管子十八卷

右齊管夷吾撰書冨國之要述輕重九府取人之制

劉向校八十一篇今亡一篇五十八篇有注解桉杜

佑指略序云房𤣥齡所注或云唐尹知章注未詳

   韓子二十卷

右韓非撰非韓諸公子喜刑名法術以冨國彊兵法

制之䇿干韓王不用作孤憤五蠧説林説難十餘萬

言秦王見書嘆曰得此人與之游死不恨急攻韓得

非後用李斯之毁下吏治赦之不及

   商子五卷

右秦公孫鞅撰魏之庶孽相秦封商好刑名之學秦

委以政遂致富彊卒以刻薄致誅所著本二十九篇

今亡者三篇

  名家類

   尹文子三卷

右仲長氏所定尹文子篇序稱文子當齊宣王時居

稷下學於公孫龍龍稱之而前漢藝文志叙此書在

龍書上顔師古謂文嘗説齊宣王在龍之前史記云

公孫龍客于平原君君相趙惠文王惠文王元年齊

宣没已四十餘歲矣則知文非學於龍者也今觀其

書雖專言刑名然亦宗六藝數稱仲尼其叛道者盖

鮮豈若龍之不宗賢聖好恠妄言哉李獻臣云仲長

氏統也熈伯繆襲字也傳稱統卒於獻帝遜位之年

而此云黄初末到京師豈史之誤乎此本冨順李氏家

所藏者謬誤殆不可讀因為是正其甚者疑則𨵗焉

   鄧析子二卷

右鄧析二篇文字訛缺或以繩為澠以巧為功頗為

是正其謬且撮其㫖意而論之曰先王之世道德修

明以義為輔誥命謨訓則著之書諷頌箴規則寓之

詩禮樂以彰善春秋以懲惡其始雖若不同而其歸

則合猶天地之勢殊而育物之化均寒暑之氣異而成

歲之功一豈非出於道德而然邪自文武既没王者不作

道德昧於天下而仁義幾于熄百家之説𧒒起各求

自附於聖人而不見夫道之大全以其私知臆説譁

世而惑衆故九流皆出於晚周其言各有所長而不

能無所失其長盖或有見於聖人而所失盖各奮其

私知故明者審取舍之而已然則析之書豈可盡廢

哉左傳曰駟歂殺析而用其竹刑班固録析書於名

家之首則析之學盖兼名法家也今其書大㫖訐而

刻真其言也無可疑者而其間時勦取他書頗駮雜

不倫豈後人附益之與

   人物志三卷

右魏劉邵撰凢一十二篇偽凉劉昞注以人物情性

志氣不同當審察材理各分等列云

  墨家類

   墨子五十卷

右宋墨翟撰戰國時為宋大夫著書七十一篇以貴

儉兼愛尊賢右鬼非命尚同為説云荀孟皆非之而

韓愈獨謂辨生於末學非二師之道本然也

   晏子春秋十二卷

右齊晏嬰也嬰相景公此書著其行事及諫諍之言

昔司馬遷讀而高之而莫知其所以為書或曰晏子

之後為之唐柳宗元謂遷之言乃然以為墨子之徒

有齊人者為之墨好儉名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

以増高為已術者且其㫖多尚同兼愛非樂節用非

厚葬乆喪非儒明鬼皆出墨子又徃徃言墨子聞其

道而稱之此甚顯白自向歆彪周皆録之儒家非是

後冝列之墨家今從宗元之説云

  縱横家類

   鬼谷子三卷

右鬼谷先生撰按史記戰國時隱居頴川陽城之鬼

谷因以自號長於飬性治身蘇秦張儀師之受縱横

之事叙謂此書即授秦儀者捭闔之術十三章本經

持樞中經三篇梁陶弘景注柳子厚嘗曰劉向班固

録書無鬼谷子鬼谷子後出而嶮𥂕峭薄恐其言妄

亂世難信尤者晚乃益出七術恠謬異甚言益隘使

人猖狂失守來鵠亦曰鬼谷子昔教人詭紿激訐揣

測憸滑之術悉備於章學之者惟儀𥘿而已始椑闔

飛䈤實今之常態是知漸漓之後不讀鬼谷子書者

其行事皆得自然符契也昔倉頡作文字鬼為之𡘜

不知鬼谷作是書鬼何為邪世人欲知鬼谷子者觀

二子言略盡矣故掇其大要著之篇

   戰國䇿三十三卷

右漢劉向校定三十三篇東西周各一𥘿五齊六楚

趙魏各四韓燕各三宋衛舊有五號向以為皆戰國

時游士䇿謀改定今名其事則上繼春秋下訖楚漢

之起凢二百四十五年崇文緫目多闕至 皇朝曾

鞏校書訪之士大夫家其書始復完漢高誘注今上

十篇餘逸歴代以其記諸國事載於史類予謂其紀

事不皆實録難盡信蓋出學縱横者所著當附于縱

横家云

  雜家類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右秦吕不韋撰後漢高誘注按史記不韋傳云不韋

相秦招致辨士厚遇之使人人著所文集論以為八

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

之事號曰吕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

侯遊士賔客有能增損一字予千金

   淮南子二十一卷

右漢劉安撰安淮南厲王子也襲封招致儒士賔客

講道德緫統仁義作為内書二十一篇後漢許慎注

慎標其首皆曰間詁次曰淮南鴻烈自名注曰記上

第七十九闕

   子華子十卷

右其傳曰子華子程氏名本晉人也劉向校定其書

桉莊子稱子華子見韓昭侯陸德明以為魏人既不

合又藝文志不録子華子書觀其文辭近世依託為

之者也其書有子華子為趙簡子不悦又有秦襄之

卒在春秋前而趙簡子與孔子同時相去幾二百年

其抵捂類如此且多字説繆誤淺陋殆元豐以後舉

子所為爾

   論衡三卷

右後漢王充仲任撰充好論説始如詭異終有實理

以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閉門潜思户牖墻壁各置

刀筆著論衡八十五篇釋物類同異正時俗嫌疑後

蔡邕得之祕玩以為談助云

   金樓子十卷

右梁元帝撰繹書十五篇論歴古興王之迹箴戒立

言志恠雜說自叙著書聚書通曰金樓子者在藩時

自號

   長短經十卷

右唐趙㽔撰論王覇機權正變長短之術凢六十三

篇第十九載兵權隂謀云

   致理書十卷

右唐朱朴撰乾寧中為國子毛詩愽士論述時務凢

五十篇上之

   事始三卷

右唐劉孝孫等撰太宗命諸王府官以事名類推原

𥘉始凢二十六門以教始學諸王云

   續事始五卷

右偽蜀馮鑑廣孝孫所著

   事原録

右皇朝朱繪撰其書事始之類也

   炙轂子雜録注解五卷

右唐王叡撰二儀實録古今注載事物之始樂府題

載樂府所由起叡輯纂數家之言正誤闕疑𥙷遺削

冗併歸一編云

   宋齊丘化書六卷

右偽唐宋齊丘子嵩撰張耒文潜嘗題其後云齊丘

之智特犬鼠之雄耳蓋不足道其為化書雖皆淺機

小數亦微有以見於黄老之所謂道德其能成功有

以也文章頗亦高簡有可喜者其言曰君子有奇智

天下不親雖聖人出斯言不廢

  農家類

   齊民要術十卷

右元魏賈思勰撰記民俗歲時治生種蒔之事凢九

十二篇

   四時纂要五卷

右唐韓諤撰諤徧閲農書取廣雅爾雅定𡈽産取月

令家令叙時冝採沉勝種樹之書掇崔寔試糓之法

兼删韋氏月録齊民要術編成

   歲華紀麗四卷

右唐韓諤撰分四時十二月節序以事實為偶儷之

句附著之

   錢譜十卷

右梁顧烜嘗撰錢譜一卷唐張台亦有錢録兩卷

皇朝紹聖間李孝美以兩人所纂升錯増廣成十卷

分八品云

   錢譜十卷

右皇朝董逌撰逌之祖嘗得古錢百令逌考次其文

譜之以前世帝王世次為序且言梁顧烜唐封演之

譜漫汗蔽固不可用其譜自太昊葛天氏至堯舜夏

商皆錢弊其穿鑿誕妄至此

   茶經三卷

右唐陸羽鴻漸撰載産茶之地造作器具古今故事

分十門

   煎茶水記一卷

右唐張又新撰其所嘗水凢二十種因第其味之優劣

   茶譜一卷

右魏偽蜀毛文錫撰記茶故事其後附以唐人詩文

   建安茶録三卷

右皇朝丁謂撰録建安園焙之數圖其器具叙採制

入貢法式

   北菀拾遺一卷

右皇朝劉异採新聞遺事附丁晉公茶經之末

   𥙷茶經一卷

右皇朝周綘以陸羽茶經不載建安故𥙷之

   試茶録二卷

右皇朝蔡襄撰記其烹試之法

   東谿試茶録一卷

右皇朝宋子安集拾丁蔡之遺

   荔支譜一卷荔支故事一卷

右皇朝蔡襄撰記建安荔支凢三十餘種古今故事

   酒經三卷

右皇朝朱肱撰記醸酒諸法并麴蘖法

   續酒譜十卷

右唐鄭遨雲叟撰輯古今酒事以續王續之書

   忘懷録三卷

右皇朝元豐中夢上丈人撰所集皆飲食器用之式

種藝之方可以資山居之樂者不詳其名氏


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卷第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