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 (四部丛刊本)/卷第三上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二下 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 卷第三上
宋 晁公武 撰 宋 赵希弁 重编并撰附志后志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淳祐中袁州刊本
卷第三下

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第三上

子部其类十六一曰儒家类二曰道家类三曰法家

类四曰名家类五曰墨家类六曰纵横类七曰杂家

类八曰农家类九曰小说类十曰天文暦筭类十一

曰兵家类十二曰类家类十三曰杂艺类十四曰医

书类十五曰神仙类十六曰释书类序九流者以谓

皆出于先王之官咸有所长及失其传故各有弊非

道本然特学者之过也是以录之又以医卜技艺亦

先王之所不废故附于九流之末夫儒墨名法先王

之教医卜技艺先王之政其相附近也固冝昔刘歆

既录神仙之书而王俭又录释氏今亦循之者何哉

自汉以后九流䆮微隋唐之间又尚辞章不复问义

理之实虽以儒自名者亦不知何等为儒术矣况其

次者㢤百家壅底正涂之弊虽息而神仙服食之说

盛释氏因果之教兴杂然与儒者抗衡而意常先之

不为所惑者鲜矣其为患又甚于汉盖彼八家皆有

𥙷于时特学者失之而庄老犹足以亡晋申商犹足

以灭秦况二教无意于世不自附于圣人若学而又

失之则其祸将如何故存之以为世戒云

  儒家类

   曾子二卷

右鲁曾参撰汉艺文志曽子十八篇隋志曽子二卷

目一卷唐志曾子二卷今世传曽子二卷十篇本也

有题曰传绍述本岂樊宗师欤视隋亡目一篇考其

书已见于大戴礼汉有礼经七十篇后氏戴氏记百

三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所记是时未有大小戴之

分不知曽子在其中欤否也予从父詹事公尝病世

之人莫不尊事孟子而知子思中庸者盖寡知子思

中庸者虽寡而知读曾子者殆未见其人也是以文

字回舛谬误乃以家藏曾子与温公所藏大戴参校

颇为是正而卢注遂行于曽子云

   子思子一卷

右周孔伋字子思撰四库书目中无之载孟轲问牧

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教民者亦仁

义而已何必曰利仁义者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

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此为不利大矣故

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

利之大者也温公采之著之于通鉴

   孟子十四卷

右鲁孟轲撰汉赵𡵨注自为章⿰扌𭥍 -- 指折十四篇序云轲

邹人战国时以儒术干诸侯不用退与公孙丑万章

之徒难疑荅问著书七篇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言

按此书韩愈以为弟子所会集非轲自作今考于轲

之书则知愈之言非妄发也其书载孟子所见诸侯

皆称谥如齐宣王梁惠王梁襄王滕定公滕文公鲁

平公是也夫死然后有谥轲著书时所见诸侯不应

皆死且惠王元年至平公之卒凡七十七年孟子见

惠王王目之曰叟必已老矣决不见平公之卒也故

子以愈言为然

   孟子音义二卷

右皇朝孙奭等撰大中祥符中𬒳 旨校正孟子因

以张镒于公著音义参考成书上之

   五臣解孟子十四卷

右皇朝范祖禹孔武仲吴安诗丰稷吕希哲元祐中

同在经筵所进讲义贯穿史传辝旨精赡

   撗渠孟子解十四卷

右皇朝张载子厚撰并孟子统说附于后

   荀子二十卷

右赵荀况撰汉刘向校定除其重复著三十二篇为

十二卷题曰新书称卿赵人名况当齐宣王威王之

时聚天下贤士稷下是时荀卿为秀才年十五始来

游学至齐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后适楚相春申君

以为兰陵令已而归赵按威王死其子嗣立是为宣

王楚考烈王𥘉黄歇始相年表自齐宣王元年至楚

考烈王元年凡八十一年则荀卿去楚时仅百岁矣

   新书十卷

右汉贾𧨏撰著事势连语杂事凡五十八篇刘向校

定除其重复者或取汉书𧨏传附于后

   范氏注太玄经十卷

右汉扬雄撰雄字子云凖易而作太玄覃思浑天书

为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以三相乘为八十

一首首为九赞共七百二十九赞二赞当一度以尽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为踦二赞以当四分度之一

以五行为一家起于中孚而终于頥范望字叔明晋

人也为解其序云子云著玄桓谭以为绝伦张衡拟

五经自侯芭受业之后希有传者建安中宋𮕵陆绩

解释之文字繁猥今以陆为本录宋所长训理其义

为十卷且以首分居本经之上以测散处赞辞之下

其前又有陆绩序以子云为圣人云

   太玄经十卷

右皇朝徐庸注庸庆暦间人也以范望解指义不的

因王涯林氏诸解重为之注取王涯说玄附于后及

自为玄頥通名之为太玄性緫其自序云尔又多改

其文字如以杚为仡以㛂为㛂以牡凡为札乃以半

为手以孪为㝈以稚为推之类其所谓林氏者林瑀也

   太玄经䟽十八卷

右皇朝郭元亨撰元亨序云昔扬雄作玄传之侯芭

后独有张衡桓谭张华见而称叹吴郡邹伯歧求本

不能得宋𮕵为训解陆绩为注解皆未明白范叔明

王涯皆注之元亨在蜀自淳化末迄于祥符八年仅

三十年撰成今䟽又云太玄润色于君平未知出何

书也

   法言十三卷

右汉扬雄撰皇朝司马光集晋李𮜿唐柳宗元皇朝

宋咸吴秘注雄好古学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駮不与

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

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每篇复为序赞

以发其大意

   新序十卷

右汉刘向撰向当成帝时典校书因采传记行事百

家之言删取正辞美义可劝戒者为新序说苑共五

十篇新序阳朔元年上世传本多亡阙 皇朝曾子

固在馆中自校正其讹舛而缀缉其放逸久之新序

始复全

   说苑二十卷

右汉刘向撰以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

尊贤正谏法诫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式谈丛杂言

办物修文为目鸿嘉四年上之阙第十三卷曾子固

校书自谓得十五篇于士大夫家与崇文旧书五篇合

为二十篇而叙然止是折十九卷作修文上下篇耳

   盐铁论十卷

右汉桓宽次公撰宽汝南人孝昭时丞相御史与贤

良文学论盐铁事因撰次之

   潜夫论十卷

右后汉王符撰在和安之世耿介不同于俗遂不得

进隐居注书二十馀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彰显其

名故号潜夫云

   中论二卷

右后汉徐干所撰干邺下七子之一人也仕魏王国

文学建安之间嫉词人美丽之文不能敷散道教故

著中论二十馀篇辞义典雅当世嘉之此本无复三

年制役二篇

   家训七卷

右北齐颜之推撰之推本梁人所著凡二十篇述立

身治家之法辩正时俗之谬以训诸子孙

   续家训八卷

右皇朝董正功撰续颜氏之书

   家范十卷

右皇朝司马光君实撰取经史所载贤圣修身齐家

之法分十九门编类以训子孙

   正蒙书十卷

右皇朝张载子厚撰张舜民尝乞追赠载于朝云横

渠先生张载著书万言名曰正蒙阴阳变化之端仁

义道德之理死生性命之分治乱国家之经罔不究

通方之前人其孟轲扬雄之流乎

   潜虚一卷

右皇朝司马光拟太玄撰此书以五行为本五五相

乘为二十五两之得五十首有气体性名行变解七

图然其辞有阙者盖未成也其手写草稿一通今在

子徤侄房

   帝学十卷

右皇朝范祖禹编纂自古贤君下迨 祖宗务学事

迹为一编以劝讲

   理窟二卷

右题曰金华先生未详何人为程张氏之学者

   文中子中说十卷

右隋王通之门人共集其师之语为是书通行事于

史旡考焉隋唐通录称其有秽行为史臣所削今观

中说其迹往往僣圣人摸拟窜窃有深可怪笑者独

贞观时诸将相若房杜李魏二温王陈皆其门人予

尝以此为疑及见关朗李德林薛道衡事然后知其

皆妄也通生于开皇四年而德林卒以十一年通适

八岁固未有门人通仁寿四年尝一到长安时德林

卒已九载矣其书乃有予在长安德林请见归援琴

鼓荡之什门人皆霑𬓛关㓪在太和中见魏孝文自

大和丁巳至通生之年甲辰盖一百七年矣而其书

有问礼于关子明隋书薛道衡传称道衡仁寿中出

为襄州緫管至焬帝即位召还本纪仁寿二年九月

襄州緫管周揺卒道衡之出当在此年也通仁寿四

年始到长安是年高祖崩盖仁寿末也又隋书称道

衡子収𥘉生即出继族父孺飬于孺宅至于长成不

识本生其书有内史薛公见子于长安语子収曰汝

往事之用此三事推焉则以房杜辈为门人抑又可

知也

   删孟

右皇朝冯休撰其序云观孟轲书时有叛违经者殆

轲之没其门人妄有附益耳将删去之惧得罪于独

见遂著书十七篇以别其伪其后温公苏子瞻皆尝

疑轲之言有与经不合者盖始于休云

   太玄经解十卷并发隐三卷释文一卷

右皇朝张𧦴撰嘉祐中成都帅蒋堂献其书于朝诏

书宠奖赐号同退处士实录称𧦴字隐之𩀱流人通

经术善属文性恬淡屏居林泉以飬生治气为事

  道家类

   河上公注道德经二卷

右李耳撰以周平王四十二年授关尹喜凡五千七

百四十有八言八十一章言道德之旨其末云使民

复结绳而用之盖三皇之道也河上公注晋葛洪曰

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汉孝文时居河之上侍郎裴

偕言其通老子孝文诣问之即授素书道德经章句

二卷其书颇言吐故纳新按摩步引之术近神仙家

也𫝊奕谓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四句古本无有独得于河上公耳

   老子䟽六卷

右唐玄宗撰玄宗既为注又为䟽六卷唐艺文志有

之天宝中加号玄迈道德经世不称之尝以河上公

本校之不同者百馀字以校世传本当乙者五字当

注者五十五字当涂者三十八字最与御注不同如

此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坚强者莫能胜以无能

易之而御注作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故坚强者莫之

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如此本云恬惔为上胜而不

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𠮷事

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

处之御注本恬惔为上故不美也若美必乐之乐之

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得志于天下矣故吉

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

礼处之其不同至如此

   三十家注老子八卷

右唐蜀郡岷山道士张君相集河上公严遵君平王

弼辅嗣郭象子玄钟会士秀孙登公和羊祐叔子罗

什卢𥙿仲儒刘仁会顾欢景怡陶隐居松灵仙裴处

恩杜弼节解张凭张嗣臧玄静大孟小孟窦略宋文

明禇糅刘进喜蔡子晃成玄英车惠弼等注君相称

三十家而列其名止二十有九盖君相自为一家言

并数之尔君相不知何时人而谓成玄英为 皇朝

道士则唐天宝后人也绝学无忧一句在绝圣弃知

章下以唯之与阿别为一章与诸本不同

   老子指归十三卷

右汉严遵撰谷神子注本理国修身清净无为之说

按唐志有严遵指归四十卷冯廓注指归十三卷此

本有序注而题谷神子疑即廓也

   王介甫注老子二卷王元泽注二卷吕吉甫

   注二卷陆佃注二卷刘仲平注二卷

右皇朝王安石介甫注介甫平生最喜老子故解释

最所致意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皆于有无字下断句与

先儒不同他皆类此后其子雱其党吕惠卿陆佃刘

仲平皆有老子注

   苏子由注老子二卷

右皇朝苏辙子由注子由谪官筠州颇与学浮屠者

游而有所得焉于是解老子中庸曰喜怒哀乐未发

之谓中发而皆中节之谓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育焉此非佛法而何六祖谓不思善不思恶则喜怒

哀乐之未发也盖中者佛法之异名而和者六度万

行之揔目也致中极和而天地万物生于其间此非

佛法何以当之天下无二道而所以治人则异古之

圣人中心行道而不毁世法以此耳故解老子亦时

有与佛法合者其自序如此其解是谓袭明以为释

氏传灯之类

   刘巨济注老子二卷

右皇朝刘泾巨济注泾蜀人笃志于学文词奇伟早

登苏子瞻之门晚受知于蔡京除太学博

   文子十二篇

右李暹注其传曰姓辛氏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

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文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

云按刘向录文子九卷而巳唐志录暹注与今篇次

同岂暹折之欤颜籕以其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

问疑依托者然三代之书经秦火之后幸而存者其

错乱参差类如此小雅周公作也而有张仲孝友列

子郑穆公时人而有子阳馈粟是也李暹师事僧般

若流支盖元魏人也

   列子冲虚至德真经八卷

右郑列御冦撰御冦刘向校定八篇云缪公时人学

本于黄帝老子清虚无为务宗不竞其寓言与庄周

类晋张湛注唐号冲虚真经 皇朝加至德之号力

命篇言寿夭不存于葆飬穷逹不系乎智力皆天之

命也杨朱篇言肆耳目之欲而不恤生之危纵酒色

之娱而不顾名之丑是之谓制命于内刘向以二义

乖皆不似一家之言予以为非也道家之学本谓世

衰道丧物伪滋起或骋智力以图利不知张毅之走

高门竟以病殒或背天真以徇名不知伯夷之在首

阳因以馁终是以两皆排摈欲使好利者不巧诈以

干命好名者不矫妄以失性尔非不同也虽然儒者

之道则异乎是虽寿夭穷达之非人力也必修身俟

焉以为嵓墙之下而死者非正命也虽知耳目之于

声色有性焉以为其乐也外而不易吾内呜呼以此

自为则为爱已以此教人则为爱人儒者之道所以

万世而无弊欤

   庄子南华真经十卷

右庄周撰晋郭象注周为蒙漆园吏按汉书志书本

五十二篇晋向秀郭象合为三十三篇内篇八外篇

十五杂篇十一唐世号南华真经自孔子没天下之

道术日散老𥅆始著书垂世而虚无自然之论起周

又从而羽翼之棓击百世之圣人殚残天下之圣法

而不忌其言可谓反道矣自荀卿扬雄以来诸儒莫

不辟之而放者犹自谓游方之外尊其学以自肆于

是乎礼教之大坏戎狄乱华而天下横流两晋之祸

是巳自熙宁元丰之后学者用意之过见其书末篇

论天下之道术虽老聃与其身皆列之为一家而不

及孔子莫不以为阳訿孔子而阴尊焉遂引而内之

殊不察其言之指归宗老氏邪宗孔氏邪既曰宗老

氏矣庸讵有阴助孔氏之理也邪至其论道术而有

是言盖不得已耳夫盗之𭧂也又何尝不知主人之

为主人邪顾可以其智及此遂以为尊我开关揖而

进之乎窃惧夫祸之过乎两晋也

   南华真经䟽三十三卷

右唐成玄英撰本郭象注为之䟽义玄英字子实陜

州人隐居东海贞观五年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

永徽中流郁州书成道士王元庆邀文学贾鼎就授

大义嵩高山人李利渉为之序䟽云庄周字子休

   鹖冠子三卷

右按汉志鹖冠子楚人不显名氏居深山以鹖羽为

冠因自号焉著书十五篇论三才变通古今治乱之

道唐柳宗元尝辩此书非古而韩愈独称焉二人皆

名儒未知孰是

   亢仓子二卷

右唐柳宗元曰太史公为庄周列传称其为书畏累

亢桑子皆空言无事实今世有亢桑子书其首篇出

庄子而益以庸言盖周所云者尚不能有事实又况

取其语而益之者其为空言尤也刘向斑固录书无

亢仓子而今之为术者乃始为之传注以教于世不

亦惑乎按大唐天宝元年诏号亢桑子为洞灵真经

然求之不获襄阳处士王士元谓庄子作庚桑子太

史公作亢仓子其实一也取诸子文义类者𥙷其亡

今此书乃士元𥙷亡者元不知其故而遽棓撃之可

见其锐于讥议也其书多作古文奇字岂内不足者

必假外饰与何璨注

   素书一卷

右题黄石公著凡一千三百六十六言其书言治国

治家治身之道而厖乱无统盖采诸书以成之者也

   无尽居士注素书一卷

右皇朝张啇英注啇英称素书凡六篇按汉书黄石

公圯上授子房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误也晋乱有

盗发子房塜玉枕中获此书云

   抱扑子内篇二十卷外篇十卷

右晋葛洪撰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元帝时累召不

就止罗浮山錬丹著书推明飞升之道导飬之理黄

白之事二十卷名曰内篇十卷名曰外篇自号抱扑

子因以命书

   阴符经一卷

右唐少室山布衣李筌序云阴符经者黄帝之书或

曰受之广成子或曰受之玄女或曰黄帝与风后玉

女论阴阳六甲退而自著其事阴者暗也符者合也

天机暗合于事机故曰阴符 皇朝黄庭坚鲁直尝

跋其后云阴符出于筌熟读其文知非黄帝书也盖

欲其文奇古反诡谲不经盖糅杂兵家语又妄托子

房孔明诸贤训注尤可笑惜不经柳子厚一掊击也

  法家类

   管子十八卷

右齐管夷吾撰书冨国之要述轻重九府取人之制

刘向校八十一篇今亡一篇五十八篇有注解桉杜

佑指略序云房玄龄所注或云唐尹知章注未详

   韩子二十卷

右韩非撰非韩诸公子喜刑名法术以冨国彊兵法

制之䇿干韩王不用作孤愤五蠧说林说难十馀万

言秦王见书叹曰得此人与之游死不恨急攻韩得

非后用李斯之毁下吏治赦之不及

   商子五卷

右秦公孙鞅撰魏之庶孽相秦封商好刑名之学秦

委以政遂致富彊卒以刻薄致诛所著本二十九篇

今亡者三篇

  名家类

   尹文子三卷

右仲长氏所定尹文子篇序称文子当齐宣王时居

稷下学于公孙龙龙称之而前汉艺文志叙此书在

龙书上颜师古谓文尝说齐宣王在龙之前史记云

公孙龙客于平原君君相赵惠文王惠文王元年齐

宣没已四十馀岁矣则知文非学于龙者也今观其

书虽专言刑名然亦宗六艺数称仲尼其叛道者盖

鲜岂若龙之不宗贤圣好怪妄言哉李献臣云仲长

氏统也熙伯缪袭字也传称统卒于献帝逊位之年

而此云黄初末到京师岂史之误乎此本冨顺李氏家

所藏者谬误殆不可读因为是正其甚者疑则𨵗焉

   邓析子二卷

右邓析二篇文字讹缺或以绳为渑以巧为功颇为

是正其谬且撮其旨意而论之曰先王之世道德修

明以义为辅诰命谟训则著之书讽颂箴规则寓之

诗礼乐以彰善春秋以惩恶其始虽若不同而其归

则合犹天地之势殊而育物之化均寒暑之气异而成

岁之功一岂非出于道德而然邪自文武既没王者不作

道德昧于天下而仁义几于熄百家之说𧒒起各求

自附于圣人而不见夫道之大全以其私知臆说哗

世而惑众故九流皆出于晚周其言各有所长而不

能无所失其长盖或有见于圣人而所失盖各奋其

私知故明者审取舍之而已然则析之书岂可尽废

哉左传曰驷歂杀析而用其竹刑班固录析书于名

家之首则析之学盖兼名法家也今其书大旨讦而

刻真其言也无可疑者而其间时剿取他书颇駮杂

不伦岂后人附益之与

   人物志三卷

右魏刘邵撰凡一十二篇伪凉刘昞注以人物情性

志气不同当审察材理各分等列云

  墨家类

   墨子五十卷

右宋墨翟撰战国时为宋大夫著书七十一篇以贵

俭兼爱尊贤右鬼非命尚同为说云荀孟皆非之而

韩愈独谓辨生于末学非二师之道本然也

   晏子春秋十二卷

右齐晏婴也婴相景公此书著其行事及谏诤之言

昔司马迁读而高之而莫知其所以为书或曰晏子

之后为之唐柳宗元谓迁之言乃然以为墨子之徒

有齐人者为之墨好俭名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

以増高为已术者且其旨多尚同兼爱非乐节用非

厚葬久丧非儒明鬼皆出墨子又往往言墨子闻其

道而称之此甚显白自向歆彪周皆录之儒家非是

后冝列之墨家今从宗元之说云

  纵横家类

   鬼谷子三卷

右鬼谷先生撰按史记战国时隐居颕川阳城之鬼

谷因以自号长于飬性治身苏秦张仪师之受纵横

之事叙谓此书即授秦仪者捭阖之术十三章本经

持枢中经三篇梁陶弘景注柳子厚尝曰刘向班固

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崄𥂕峭薄恐其言妄

乱世难信尤者晚乃益出七术怪谬异甚言益隘使

人猖狂失守来鹄亦曰鬼谷子昔教人诡绐激讦揣

测憸滑之术悉备于章学之者惟仪𥘿而已始椑阖

飞䈤实今之常态是知渐漓之后不读鬼谷子书者

其行事皆得自然符契也昔仓颉作文字鬼为之𡘜

不知鬼谷作是书鬼何为邪世人欲知鬼谷子者观

二子言略尽矣故掇其大要著之篇

   战国䇿三十三卷

右汉刘向校定三十三篇东西周各一𥘿五齐六楚

赵魏各四韩燕各三宋卫旧有五号向以为皆战国

时游士䇿谋改定今名其事则上继春秋下讫楚汉

之起凡二百四十五年崇文緫目多阙至 皇朝曾

巩校书访之士大夫家其书始复完汉高诱注今上

十篇馀逸历代以其记诸国事载于史类予谓其纪

事不皆实录难尽信盖出学纵横者所著当附于纵

横家云

  杂家类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右秦吕不韦撰后汉高诱注按史记不韦传云不韦

相秦招致辨士厚遇之使人人著所文集论以为八

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

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

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予千金

   淮南子二十一卷

右汉刘安撰安淮南厉王子也袭封招致儒士宾客

讲道德緫统仁义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后汉许慎注

慎标其首皆曰间诂次曰淮南鸿烈自名注曰记上

第七十九阙

   子华子十卷

右其传曰子华子程氏名本晋人也刘向校定其书

桉庄子称子华子见韩昭侯陆德明以为魏人既不

合又艺文志不录子华子书观其文辞近世依托为

之者也其书有子华子为赵简子不悦又有秦襄之

卒在春秋前而赵简子与孔子同时相去几二百年

其抵捂类如此且多字说缪误浅陋殆元丰以后举

子所为尔

   论衡三卷

右后汉王充仲任撰充好论说始如诡异终有实理

以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户牖墙壁各置

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后

蔡邕得之秘玩以为谈助云

   金楼子十卷

右梁元帝撰绎书十五篇论历古兴王之迹箴戒立

言志怪杂说自叙著书聚书通曰金楼子者在藩时

自号

   长短经十卷

右唐赵㽔撰论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凡六十三

篇第十九载兵权阴谋云

   致理书十卷

右唐朱朴撰乾宁中为国子毛诗博士论述时务凡

五十篇上之

   事始三卷

右唐刘孝孙等撰太宗命诸王府官以事名类推原

𥘉始凡二十六门以教始学诸王云

   续事始五卷

右伪蜀冯鉴广孝孙所著

   事原录

右皇朝朱绘撰其书事始之类也

   炙毂子杂录注解五卷

右唐王叡撰二仪实录古今注载事物之始乐府题

载乐府所由起叡辑纂数家之言正误阙疑𥙷遗削

冗并归一编云

   宋齐丘化书六卷

右伪唐宋齐丘子嵩撰张耒文潜尝题其后云齐丘

之智特犬鼠之雄耳盖不足道其为化书虽皆浅机

小数亦微有以见于黄老之所谓道德其能成功有

以也文章颇亦高简有可喜者其言曰君子有奇智

天下不亲虽圣人出斯言不废

  农家类

   齐民要术十卷

右元魏贾思勰撰记民俗岁时治生种莳之事凡九

十二篇

   四时纂要五卷

右唐韩谔撰谔遍阅农书取广雅尔雅定𡈽产取月

令家令叙时冝采沉胜种树之书掇崔寔试糓之法

兼删韦氏月录齐民要术编成

   岁华纪丽四卷

右唐韩谔撰分四时十二月节序以事实为偶俪之

句附著之

   钱谱十卷

右梁顾烜尝撰钱谱一卷唐张台亦有钱录两卷

皇朝绍圣间李孝美以两人所纂升错増广成十卷

分八品云

   钱谱十卷

右皇朝董逌撰逌之祖尝得古钱百令逌考次其文

谱之以前世帝王世次为序且言梁顾烜唐封演之

谱漫汗蔽固不可用其谱自太昊葛天氏至尧舜夏

商皆钱弊其穿凿诞妄至此

   茶经三卷

右唐陆羽鸿渐撰载产茶之地造作器具古今故事

分十门

   煎茶水记一卷

右唐张又新撰其所尝水凡二十种因第其味之优劣

   茶谱一卷

右魏伪蜀毛文锡撰记茶故事其后附以唐人诗文

   建安茶录三卷

右皇朝丁谓撰录建安园焙之数图其器具叙采制

入贡法式

   北菀拾遗一卷

右皇朝刘异采新闻遗事附丁晋公茶经之末

   𥙷茶经一卷

右皇朝周綘以陆羽茶经不载建安故𥙷之

   试茶录二卷

右皇朝蔡襄撰记其烹试之法

   东谿试茶录一卷

右皇朝宋子安集拾丁蔡之遗

   荔支谱一卷荔支故事一卷

右皇朝蔡襄撰记建安荔支凡三十馀种古今故事

   酒经三卷

右皇朝朱肱撰记醸酒诸法并麹蘖法

   续酒谱十卷

右唐郑遨云叟撰辑古今酒事以续王续之书

   忘怀录三卷

右皇朝元丰中梦上丈人撰所集皆饮食器用之式

种艺之方可以资山居之乐者不详其名氏


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第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