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望各省一致聲討袁氏通電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望各省一致聲討袁氏通電
作者:孫中山
中華民國2年(1913年)7月22日
本作品收錄於《國父全集

北京參議院、眾議院、國務院、各省都督、民政長、各軍師旅長鑒:江西事起,南京各處以次響應,一致以討袁為標識,非對於國家而脫離關係,亦非對於北方而睽異感情,僅欲袁氏一人辭大總統之職,遂不惜犧牲其身命以求達之。大勢至此,全國流血之禍繫於袁氏一人之身。聞袁氏決以兵力對待,是無論勝敗,而生民塗炭必不可免。夫使袁氏而未違法,則東南此舉無能左袒。今袁氏種種違法,天下所知,東南人民迫不得已,以武力濟法律之窮,非惟其情可哀,其義亦至正。且即使袁氏於所謂違法有以自解,然今者決死反對之人民遍於六七省,人民心理之表見既已如是,為公僕者即使自問無愧,亦當謝職以平眾怒。微論政體共和,即君憲國之大臣,亦不得不以人民之好惡為進退。有如去年日本桂太郎公爵,以國家柱石、軍人領袖重出而組織內閣,祇以民黨有所不滿,即翛然引去,以明心迹。大臣風度,固宜如是。況於共和國之人民公僕,為人民荷戈以逐,而顧欲流天下之血,以保一己之位置哉。使袁氏而果出此,非惟貽民國之禍,亦且騰各國之笑。回憶辛亥光復,清帝舉二百餘年之君位為民國而犧牲,當時袁氏實主其謀。亦以顧全大局,不忍生靈久罹兵革,安有知為人謀而不知自謀者。更憶當時,文受十七省人民之付託,承乏臨時大總統,聞北軍於贊成共和之際,欲舉袁氏以謀自安,文即辭職,向參議院推薦袁氏。當時固有責文知狥北軍之意,而不顧十七省人民付託之重者;然文之用心,不欲於全國共和之時,尚有南北對峙之象,是以推讓袁氏,俾民國早得統一。由是以觀,袁氏不宜藉口於部下之擁戴,而拒東南人民之要求,可斷言矣。諸公維持民國,為人民所攸賴,當此存亡絕續之際,望以民命為重,以國危為急,同向袁氏說以早日辭職,以息戰禍。使袁氏執拗不聽,必欲犧牲國家與人民以成一己之業,想諸公亦必不容此禍魁。文於此時,亦惟有從國民之後,義不反顧。臨電無任迫切之至。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