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望各省一致声讨袁氏通电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望各省一致声讨袁氏通电
作者:孙中山
中华民国2年(1913年)7月22日
本作品收录于《国父全集

北京参议院、众议院、国务院、各省都督、民政长、各军师旅长鉴:江西事起,南京各处以次响应,一致以讨袁为标识,非对于国家而脱离关系,亦非对于北方而睽异感情,仅欲袁氏一人辞大总统之职,遂不惜牺牲其身命以求达之。大势至此,全国流血之祸系于袁氏一人之身。闻袁氏决以兵力对待,是无论胜败,而生民涂炭必不可免。夫使袁氏而未违法,则东南此举无能左袒。今袁氏种种违法,天下所知,东南人民迫不得已,以武力济法律之穷,非惟其情可哀,其义亦至正。且即使袁氏于所谓违法有以自解,然今者决死反对之人民遍于六七省,人民心理之表见既已如是,为公仆者即使自问无愧,亦当谢职以平众怒。微论政体共和,即君宪国之大臣,亦不得不以人民之好恶为进退。有如去年日本桂太郎公爵,以国家柱石、军人领袖重出而组织内阁,祇以民党有所不满,即翛然引去,以明心迹。大臣风度,固宜如是。况于共和国之人民公仆,为人民荷戈以逐,而顾欲流天下之血,以保一己之位置哉。使袁氏而果出此,非惟贻民国之祸,亦且腾各国之笑。回忆辛亥光复,清帝举二百馀年之君位为民国而牺牲,当时袁氏实主其谋。亦以顾全大局,不忍生灵久罹兵革,安有知为人谋而不知自谋者。更忆当时,文受十七省人民之付托,承乏临时大总统,闻北军于赞成共和之际,欲举袁氏以谋自安,文即辞职,向参议院推荐袁氏。当时固有责文知徇北军之意,而不顾十七省人民付托之重者;然文之用心,不欲于全国共和之时,尚有南北对峙之象,是以推让袁氏,俾民国早得统一。由是以观,袁氏不宜借口于部下之拥戴,而拒东南人民之要求,可断言矣。诸公维持民国,为人民所攸赖,当此存亡绝续之际,望以民命为重,以国危为急,同向袁氏说以早日辞职,以息战祸。使袁氏执拗不听,必欲牺牲国家与人民以成一己之业,想诸公亦必不容此祸魁。文于此时,亦惟有从国民之后,义不反顾。临电无任迫切之至。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