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因傳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李因傳
作者:黃宗羲 明末清初
本作品收錄於《黃梨洲文集/05
卷五·傳狀類

李因字今生,號是庵,錢塘人。生而韶秀,父母使之習詩、畫,便臻其妙,年及笄,已知名於時。有傳其詠梅詩者「一枝留待晚春開」,海昌葛光祿見之曰:「吾當為渠驗此詩讖」,迎為副室。崇禎初,光祿官京師,是庵同行,禁邸清嚴,周旋硯匣,夫婦自為師友,奇書名畫,古器唐碑,相對摩玩舒卷,固疑前身之為清照,暇即潑墨作山水,或花鳥寫生,是庵雅自珍惜,然脫手即便流傳。癸未出京,至宿遷,猝遇兵嘩,是庵身幛光祿,兵子驚其明麗,不敢加害。光祿自是無仕宦意,琴台花塢,風軒月榭,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是庵以翰墨潤色其間。當是時,虞山有柳如是,雲間有王修微,皆以唱隨風雅聞於天下。是庵為之鼎足,傖父擔板,亦豔為玉台佳話。亡何?海運而徙,鋒鏑遷播,光祿捐館,家道喪失,而是庵煢然一身,酸心折骨,其發之為詩,尚有三世相韓之痛。

三十年以來,求是庵之畫者愈眾,遂為海昌土宜饋遺中所不可缺之物,是庵亦資之以度朝夕。而假其畫者,同邑遂有四十餘人,是庵聞之,第此四十餘人之高下,不在高第者,毋使敗我門庭,其殘膏剩馥,尚能沾溉如此。吾友朱人遠以管夫人比之,其宦遊京師同,其易代同,其工辭章同,其翰墨流傳同,差不同者,晚景之牢落耳。余讀文敏魏國夫人之志,誇其遭逢之盛,入謁興聖宮,皇太后命坐賜食,天子命書千文,敕玉工磨玉軸送秘書監裝池收藏。而是庵方抱故國黍離之感,淒楚蘊結,長夜佛燈,老尼酬對,亡國之音,與鼓吹之曲,共留天壤,聲無哀樂,要皆靈秀之氣所結集耳。

人遠傳是庵欲余作傳,以兩詩壽老母為贄,有「不惜淋漓供筆墨,恭隨天女散花來」之句,老母嘗夢注名玉劄為第四位天女降謫人世,故讀是庵之詩而契焉。余之為此者,所以代老母之答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