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史傳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李逸史傳
作者:李顒 
本作品收錄於《二曲集/20

李逸史名上賓,字文伯?同州人。幼嗜學,善為文。弱冠入庫,即知名於時,試概居首。以積糜貢,婆娑丘園,不求仕進,博綜典籍,殫心著述,號玉山逸史。天性孝友,父疽發於背,不能臥起,逸史書夜掖侍,衣不解帶者月餘,口吮疽毒而愈。母疾亦然。迨父母以天年終,喪葬一遵《文公家禮》。教育二弟士琦、士凍,咸列籍膠庠。為人與物無競,橫逆之來,遜避不校。庚辰奇荒,以應聘入幕之金耀粟,活共戚眷數家。前後州守,聞名優禮。乘閑默施陰騭,雪冤救患,推賢揚善,初未嘗令其人知。一宦家友,因兵馬紛騷,遺銀伍拾兩,逸史拾而訪還。見知於張太僕忠烈公暨司冠李公,張獎勵甚至,李造廬躬訪。居恒力行善事,檢身綦密。朔望,焚香矢神,自記功過,凡不敢記者,即不敢為。嘗題廳聯云:「戴履七旬,寒影總由天地照;省修三紀,樸心常告鬼神知。」以為道在是矣。

及晤余談學,不覺爽然自失,深悟從前逐日筆記為羨襲。退而肅蟄執弟子禮,問道於余,睹余所著《學髓》,直指本體,喜躍如狂,自謂「曠若發覆」。自是,凝神內照,敦本澄源,杜門簡出,日閱先儒語綠,年垂九旬,手不釋卷。燈下楷書字,錄其會心者戍冊,藉以白警,神旺氣充,無異少壯。州守朱公表其閭曰「關中文獻」,藺公四舉鄉飲大賓。所著有《文學正譜》二卷、《群書舉要》二卷、《孝經耍義》二卷、《四書要諦》四卷、《小學約言》一卷、《理學宗言》二卷、《王陳宗言》二卷、《詩餘小譜》一卷、《問疑錄一》卷、《玉山前後集》十卷。

土室病夫曰:余宴息一室,未嘗他往。康熙戊申,蒲城王省龐、同州白泊如、王思若、黨兩卜、馬立若、張敦庵、馬仲足諸翁,偕逸史迎余論學。諸翁年皆倍余,逸亦躋古稀,首先忘年折節,北面於余,長跽請教,事余甚謹,即此一念虛心,過余遠甚,則逸史實余心師,而余豈足以師逸史乎!既而諸翁相繼凋謝,余拊時懷舊,每竊悼歎,幸逸史以名德享上壽,歸然如魯靈光,訂道印心,郵筒往避弗絕。顧各天一方,晤言無從,故為傳以寄余思云。

  ↑返回頂部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