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谷先生全書/卷十一
書三
[编辑]答成浩原癸酉
[编辑]曩在城中。再承手札。一答一否。未知照下否。卽今道況何如。戀懷曷喩。且珥自西湖乘舟。昨到栗谷耳。求退陳疏。猶恐不得請。得請之後。還抱耿耿。彼荷蕢者。獨何心哉。珥之退也。識者以聖上輕士爲憂。三司交章云。形迹太露。虛名過實。未知何以收殺也。
答成浩原乙亥
[编辑]卒哭〈國哀〉前祭祀可行與否。無禮文可考。前日。悤卒報答。更思多有未穩處。可愧。墓祭忌祭。雖無分別。但忌祭。一年一度。其日恝然無事。是所不可忍也。墓祭則卒哭後。亦有節日。故不必行也。如珥則卒哭前。忌墓兩祭。俱廢矣。如兄則無衰服。略設一奠。不備殷禮。無妨也。
卒哭前朔望參。則非祭禮也。依常例行之。何妨。
節祀。略設奠于墓前。無妨。
卒哭後時祭。當依常例。
前日。妄料季涵官高有衰服。故臆說云云。更思之則季涵之無衰服。與兄一般。且哭君喪于私室。亦非便。前說誤矣。傳于季涵。何如。祥祭略行云者。只爲卒哭前不敢擧殷禮也。
答成浩原
[编辑]猶子之來。獲承手翰。以審道履稍愆。止入城之計。非但念之不置。亦恨坐失佳期也。卽今平安否。因便相示伏望。珥三度辭疾。未蒙允兪。悶不知所爲。疾病向歇。而山陵事迫。不得已拜命。前途必値荊棘。未知狼狽幾許也。第念進退之數數已甚。欲以所編輯要之書。脫稾進獻後。還家爲計。未知合宜否。商量下示。幸甚。下詢別紙。更呈鄙見。珥不敢自以爲是也。第恐吾兄太爲仁字所壓了。若雜木氣而言。則似涉低看仁字。故曲護太甚也。張子曰。合虛與氣。有性之名。仁是性之名目。今曰合理與木氣。有仁之名。何害於義理哉。此是緊關處。虛心熟思。千萬切仰切仰。自此更無入城之期耶。窈糾不已。
答成浩原
[编辑]庶母之說。終無可據之禮。而鄙見亦不高。何由爲定論乎。吾家之祭。則伯嫂立於主婦之前。庶母立於伯嫂之西稍退。諸妾立於主婦之西稍退。不敢序以昭穆矣。諸妾雖立于主婦之後亦可。以地窄不得又作一行矣。承重妾子之親母。立於主婦之西稍前。似無害。雖曰妾而乃是親母。豈不與庶母有閒矣。婦居姑前。終是未安。不如不參祭也。
監司行祭于別館。終似無妨。蓋忌日之哭。與擧哀之哭。自不同也。若曰不異。則未聞朱子行忌祭于僧舍也。擧哀則必於僧舍矣。
答成浩原丙子
[编辑]朴生之來。謹承手札。備審道履迓新。神相萬福。感喜殊極。珥病深學荒。又添一年。他復何言。示喩海西事情。垂誨誠切。感荷實深。但其閒曲折。不可不使吾兄一聞而理會也。珥固輕淺。但年已四十。涉世亦久。物情事勢。豈至於全然不知而妄有更改乎。初忝方伯。意以爲可救斯民一分之瘼。而及到任徐察。則凡大段弊瘼。必關白朝廷。無可擅改者。於是或疏或狀。條陳縷達。而實惠可周者。則例被朝論沮抑。寸步難進。其他無甚利害者一二事。乃得報可。其中爲而已。成者一事。爲而未成者二事。營中自擅者四事矣。大抵革舊更新。但計其是非利害。要在有便於民而已。若必待貪官汚吏與夫幸民一切樂從。然後乃欲有爲。則宿弊終無可改之日矣。珥之所改。雖有一分之益。而貪官汚吏幸民。則皆所不樂。此所以不終日而旋復者也。所謂爲而已成者。各鎭浦水軍。每朔除若干名。使納鹽,黃角。以爲救荒之資。當初萬戶,僉使。固多濫捧。旣納之後。又多偸用。託稱消融。若會計減縮。則例報戶曹。分徵于水軍。水軍不勝其苦。珥意以爲救荒。莫切於租。雖積鹽如山。無穀則難救飢民。乃啓請以租代鹽,黃角。此則便於水軍。切於救荒。而萬戶,僉使。則失其大利矣。但旣已啓請施行。似難還廢矣。所謂爲而未成者。其一館軍之事也。海西驛路凋殘。以軍民助役。名曰館軍。或輪回。或永定。不一其規。自乙丑年。尹公鉉爲監司。詳定永定世襲之制。初則募民爲之。厥後民無應募者。乃勒令永定。於是被定者號冤。以爲無罪而陷於驛子之役。珥初巡行。坌集訴悶曰。一般良民。我何罪而爲驛子乎。如是者不勝其擾。珥意亦以爲若輪回。則一道軍民一生。不過三年受苦而已。彼人何罪。獨受終身之苦。以及子孫哉。乃啓請輪回。而其中亦頗有自願永定者。珥意除自願者依舊永定。而鈔出不願者之闕額。以軍民輪回。則兩得其便矣。以此爲事目。而未及施行。交代之意。以爲永定則當悉永定。輪回則當盡輪回。豈可半定半輪乎。於是自願永定者。多不願輪回。一而道軍民。皆畏輪及其身。紛起沮撓。竟不得施云。館軍不久。將爲驅民之巨患矣。其二則水陸軍換定事也。道內山郡水軍。則願爲陸軍。沿海陸軍。願爲水軍。珥之巡行也。亦紛紜呈訴。此雖無大利害。而不難之事。可從民情。故啓請換定。久無回報。珥之遞任後乃報可。交代之意。以爲不可小小相換。必盡換一隊。然後乃可。遂令列邑悉問一隊情願。則一隊之中。或欲陸。或欲水。紛紜不一。乃以難行而止云。此甚可笑。寧有一隊之軍。盡同情願之理哉。所謂營中自擅者。其一則列邑貢物價詳定事也。貢物之價。邑各不同。而大抵濫徵於民。故悉權貴賤。定其價米。此則甚便於民。而貪官汚吏所不樂也。似聞海州,松禾二邑行之。而他邑則不行云矣。其二則水軍價布及造船軍也。前者水軍差進上等諸役者。收合價布。付色鎭撫。使之備納。厥價不定。恒被濫徵。珥下令定價綿布三疋。此則便於水軍。而鎭撫之所惡也。造船軍。前者濫定多數。收其價布。爲將吏私用。珥爲量定其數。使優於造船。而無甚贏餘。此則利於公家。而將吏則大以爲怨。未知今已廢否也。其三則釜鼎之事也。營屬之人。例納釜鼎。珥以爲釜鼎。安用許多。乃令營屬一歲納綿布二疋。以儲營中。待國家不時之需。若積之旣多。則如國喪天使等時所費。可以不煩於民矣。去春纔立法。而卽遇國喪。凡需多自營中措辦。一道之民。除僧軍外。不知有國喪。此亦一分之惠也。但營屬以鼎價甚輕。故皆願納鼎。而不願納布。營屬眞是幸民也。託籍閒遊。一年二疋。比於軍役。則輕歇太甚。而猶願益輕。豈可苟循其情乎。其四則罷元定之事也。道內漁船。多集海中。營鎭撫悉錄于簿。每船責徵魚物。名曰元定。而擇大而且多。故漁人甚苦之。珥以爲監司坐享列邑之供。無用魚物故罷之。漁人等以爲若全罷。則恐其復立。願納正木一疋以代之。珥亦欲助公用故從之。減十存一矣。此則甚便於漁人。而營中鎭撫庫子等。如失家產。緣出納之際。得利甚多故也。交代之意。則以爲海邊防禦之地。故儲釜鼎。將以炊軍人之飯。積魚物。將以作將士之饌。不可革也。遂盡復舊云。自古預備不虞。只在於貯軍糧鍊兵器而已。未聞先積釜鼎魚物而可以防備者也。就令有此。亦當積于營中。今乃盡散之親舊。預備之意安在。況魚物。未滿一年。已盡蟲敗。雖欲積貯待用。不可得也。凡人有所更張。交代者踵而行之。若有防礙難行之患。則復舊可也。今也不論是非。不度利害。只以更張爲不可。日聽貪官汚吏幸民之喧聒。悉復其舊。固易於發蒙振落。第未知於事何如耶。傍人亦不深思。隨聲和附。反以爲輕改之罪。非但一道一世皆然。此俗見之所以深痼。世道之所以難救者也。尙何言哉。兄試以右件事。商量垂誨。何如。未知何事爲輕率誤改者。而若使深謀遠慮者遇此。則亦將如何處置耶。大槪珥以病遞。不能久留施行。職此而有所謗議。此亦不得已也。若使朝廷稍從珥請。則珥雖苟且。亦將開素留調。務利於民矣。今則不然。大段之請。一切沮拒。其所從者。如前無甚利害者。而珥亦被列邑忌憚。如芒刺在背。如是而苟留開素。則將被大謗。而於事亦非直截。奈何奈何。兄引西山,一蠹以責鄙人。兄之期我重矣。不敢當矣。但一道之政。非數月可成。而朝論阻於前。交承敗於後。雖西山,一蠹。亦將無如之何矣。況如珥者乎。珥素有輕淺之名。故凡有所作。人必疑其率爾。眞所謂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者也。此是珥所當十分策礪處也。今所云云。非欲分疏。欲吾兄據事而度宜。亦窮格之一助也。山僧焚蕩之說。的是虛傳也。火起他人積穀。決非怨珥者所爲也。海州有一品官。深嫉書院之儒。造作此語。珥亦前此已聞之矣。海州半刺。決是廉吏。大受誤聞也。右半刺不犯秋毫。甚有惠政。而厥性迂拙。不能媚事上官。款接私行。故過客必毀之。大受亦信聽過客之言也。監司之欲貶。未委虛實。若亦信客言。則容或有之。此則珥所深知。浮言斷不可信也。
答成浩原戊寅
[编辑]凡事有是非。有優劣。是非與優劣不同。優劣者。同中有輕重也。是非者。異色不可相容者也。以人言之。一則君子。一則小人。以謀言之。一則爲國事。一則營家計。以事言之。一則成事。一則誤事。如是之類。乃是非分明者也。若是優劣。則同是士類而彼善於此者也。今使善處事者。若遇君子小人相爭。則當汲汲攻小人。以救君子矣。若是士類相爭。而無甚黑白邪正之可辨。則其將捨一取一乎。其將兩保而俱全之乎。以此斷今日之士論。則可不勞而定矣。沈,金之相爭。當初沈無宿嫌。其遏淸選之望。亦非私意。只是過念舊愆而然耳。此非小人之事也。金之毀沈。亦非必報復私怨也。只是所見如此。此非大釁。若兩得消釋。則可無事矣。兩出之計。本爲消釋。而乙亥之不能消釋者。西人之失也。西人旣失矣。今之士類。只論其失。而處事自和平。則亦可無事。而今者。乃唱爲君子小人之論。必欲以西人爲邪黨。則其失甚於乙亥矣。東人自在廬山之中。固不能自見是非矣。自山外觀之。其爲嶺爲峯。豈不分明乎。今若以優劣言之。金固優於沈矣。雖然。其所謂東人者。豈盡優於西人乎。閒有趨時附勢。浮薄不正者矣。豈可以一二人之優劣。便定是非邪正。斷爲國論乎。若使優者。必攻劣者而不相容。則諸葛孔明可攻龐士元矣。天下寧有是理耶。若以是非言之。是非無定形。隨事而現。大抵利於國者爲是。害於國者爲非矣。當初同是士類。欲爲國事。則固可謂兩是矣。及乎結釁相排。顧念身計。則可謂兩非矣。乙亥。西人擧措失當。東人退縮。則西人誤事。固非矣。今日東人持論過激。西人退縮。則東人誤事。亦非矣。是非何常之有。今欲以東人所爲皆是者。愚雖百爾思量。終不能見其然也。論其事則均有是非。而論其人則皆是士類也。何必獨斥西人之非而目爲小人乎。其人有君子小人。則其論雖同。必當用君子而捨小人矣。其事有是非而其人同是士類。則其論雖異。只可正厥事而容其人也。今之極力爭辨者。欲爲何事乎。且憲府之疏有曰。以私怨構禍。未知所構者何禍耶。仁伯之出。是果一人構禍而然乎。告君之言。如是不實。未知厥心公乎私乎。玉堂從而讚其忠。此亦何見耶。玉堂之言曰。是非不可不明。而處置當以和平。旣曰有是非邪正。則雖欲和平。其可得耶。爲今士類之計者。當曰沈某雖無現著罪過。而本非可柄用之人。且與士類相失。此當保其爵祿。而不可更居要地也。三尹旣忤於士類。此亦不可更授淸職也。其餘士類。當視以一家之人。議論稍或不同。皆可消融歸一。洗濯形迹。用捨一以至公。同寅協恭。共爲國事。如此而人心不服。國論不定者。愚未之信也。今乃不然。必以君子小人立標幟。斷定東爲君子西爲小人。然後乃欲以和平處之。進退無據。極爲可笑。彼誠小人也。當亟屏斥。何可相容乎。如非小人也。名之以小人。亦何意耶。過激之論。出於少年氣銳之人。則擧朝莫不靡然從之。而逆耳得中之言。出於局外。則反皆譁然非笑。可嘆可嘆。滔滔者旣不足與議。而如景涵善人。亦汩於衆。反笑我狼狽。豈非命耶。第未知景涵眞以西人爲邪黨耶。若然則宜乎訾我如此也。如其不然。則鄙言何過焉。肅夫兄是心公底人。故其言甚從容可愛。但以優劣定是非。此似察理未精矣。假使金優於沈。只當曰某也優而可用。某也劣而不可用而已。此何足以緣及他人。斷定一國之是非乎。今者流俗。得志陞擢。而西人若季涵,重晦,景瑞諸公。皆退縮矣。若使士類與流俗爲一。則士類亦流俗也。何益於國。今若與流俗區別。則勢必不克。而又生一秦。其禍尤速矣。自今以後。更無善後之策。坐待其亡而已。天實爲之。謂之何哉。鄙疏。兩利俱存之計。乃所以防後患也。肅夫以西人獨作壞而東人不至作壞者。亦未可曉。乙亥西人之失。在於擧措失當而已。未至如今東人大唱邪正之說。使人心憂駭。士論橫潰。更無收拾之望也。雖曰不至作壞。吾不信也。鄙疏兩利俱存之計。乃所以防後患也。若以爲一是一非。則乃所以助其傾軋也。何以防卞莊子之窺伺乎。若使兩虎不鬪。則莊子亦無如之何矣。景涵以鄙言爲出於忿懟。此則不然。排難之文。主於明辨。故觀者或疑忿懟。大抵忿懟。多出於私。此非我家事。珥何忿之有。竊思金仁伯所見甚開明。若使今日主論。必不至如此勞攘。以此觀之。景涵之才。可謂不及仁伯矣。兩是兩非之論。方被士類之詆斥。第未知唐之牛,李。宋之諸黨及韓,富二公。必捨一取一。然後乃可爲國乎。此皆不知優劣與是非不同。而加以私意附會。乃至於此矣。若使心公見明。則可以一視。而就中優者進之。劣者容之。同歸於太和矣。孰主張是。只仰蒼蒼而已。鄙言未知大段悖理否。若於兄見不合。則委曲開示。使祛迷惑。如以爲無失。則須通諭于肅夫,景涵二賢。使之反覆歸一。幸甚幸甚。不謀其政。雖有聖訓。而問而告者。閒或有之。兄雖括囊。猶不免謗。須使吾輩議論。可以定千古之是非矣。況景涵陷溺之深。汲汲救拔此友。亦吾輩之責也。珥言恐不見信。渠於老兄之言。豈敢相忽哉。
答成浩原己卯
[编辑]近日。往復議論。可謂詳矣。而不相契者。鄙意則以爲是非不關。不須力辨。而兄及肅夫。則以爲不可不辨是非。此一事不同故也。今若以兄言爲主。而力辨是非。則物情尤駭矣。奈何奈何。大抵此事。以人物言之。金優而沈劣。金可用而沈則有無不關。若以結釁一事言之。則曲在於金也。紛紜士類。心私見偏者。固不足道也。若兄與肅夫。則十分無私。而猶不覺悟者。以不知始終曲折故也。珥前此不欲明言者。恐傷於金也。今者。不得已略言之。幸察納焉。當初沈,金少無宿嫌。只是沈爲舍人時。以公事到尹元衡家。見金寢具在尹壻之室。心賤之。及金擢第有名字。人皆稱譽。而沈獨不韙之。及吳子强在銓曹。欲金爲銓郞。他人皆可。而沈獨遏之。子强就沈家相爭。不知其幾許。〈此事。珥及儕輩知之。他士類未必知也。阿私者。雖知亦諱之。〉沈竟不得遏。卒爲銓郞。及金得路之後。又力詆沈失。以爲愚且氣粗。不可柄用。此言似矣。而發於金口。則爲妒婦之言也。人必疑之矣。且沈將誤國而勢不得不攻。則金不可避嫌矣。今則不然。沈雖外戚。而無作弄之失。沈之有無。不係治亂。而其他紆金拖紫。接武顯班者。多出沈下。而金皆不疵。獨攻沈太力。故隨後出而從金遊者。莫不非沈。以爲媢疾之人。於是沈之儕輩。亦多不平。而皆指金爲報怨之小人。此時明其不然者。獨鄙人耳。前後輩之相爭。始於此矣。朱子亦曰。君子有時不可不避嫌。此類之謂也。金雖避嫌。何害於國乎。兄試思之。沈之遏金。雖曰不知人。而此實公過。有何罪乎。金之詆沈。雖不可謂私心。而非安危治亂所係。而無故肇生厲階。至今爲梗。是誰之愆。若使金不遽詆沈。而持議平和。使士林不岐。而引進淸流。布滿朝廷。則國家寧靖。而如沈者。不過爲一外戚之參入士類者耳。何能作弊乎。金不出此而輕淺寡謀。先爲下手之計。從遊少輩多和之。于時有一達官。〈心雖公而氣懦弱。今指爲東人者也。〉聞其議。乃語諸某某曰。〈賢而今指爲西人者也。〉幸値士論攻前輩。則除思菴一人外。他人皆不可救。救則反挑其禍云云。〈此言。只是儕輩數三人知之。不可煩告他人也。〉於是前輩之疑金益甚。甲戌年閒。有浮談謂沈將攻金。此則虛傳也。鄙人知其實矣。乙亥之歲。金爲亞諫。劾思菴使之謝病。於是雖珥。亦疑其不吉。及後細聞。其議不出於金。然後乃解其疑。於此輾轉疑阻。斷不能相容。然後珥乃生兩出之計。此事兄亦暫知之。沈無攻金之實事。金有圖沈之實形。曲折如此。未知沈金孰曲孰直乎。優劣還他優劣。是非還他是非。優者不必是。劣其不必非。天下之理。烏可以粗心略見而便斷是非乎。乙亥西人之失。固非矣。當其始若善處。則豈有今日乎。雖然。由今日東人所爲觀之。則乙亥之失爲輕矣。時人不曉事理。而惟以人物優劣是主。見沈非粹白可愛。而其從遊者。雖有善人。而無學問之士。見金淸苦好善可愛。而其朋友多淸流。閒有學問之士。加以乙亥西人失人心。而公論許東人。故遂以分辨東西是非爲奇貨。欲得善名者趨之。欲做好官者附之。一世靡然。莫敢牴牾。而閒有士類心公者。亦不知曲折。不察義理。而不能不動於時論。於是無智愚賢不肖。皆入於東。萬口和附。幷爲一談。牢不可破。而人心不服。則便曰人心之不公者。雖不服無害也。識者矯其偏。則彼雖名爲善士。而實懷私心也。於是排軋異己。欲售私計。無所不用其極。名爲助金。實爲金累。到今仁伯。乃爲祭後之芻狗矣。鄙人之疏。若謂之欠於周詳則可也。若以不辨是非之故。遂至大激云。則恐兄察理不精也。若從實言之。則當初結釁。曲在於金。乙亥擧措。曲在於西。今日所爲。曲在於東。東負二曲。西負一曲。尙可謂之東是西非乎。兄恨珥不析以至理者。此固然矣。今之曲折。如上所陳。則愚意以西爲非。以東爲是者。無乃非至理乎。夫如是則至理愈析。而時論愈激矣。兄則以扶東抑西爲至理乎。兄以沈爲外戚而不屈於金。爲沈之非。此尤不然。此則勢也。豈是非之所在乎。所生之地。豈其人之罪乎。更思幸甚。大抵凡事過情近僞者。必邪慝之所爲也。憲府之疏。言多譸張。以沈爲小人。以西人爲邪黨。此乃過情近僞小人之言也。陰之剝陽。邪之害正。必有其兆。非一朝一夕之故。憲府之疏。乃託公售私。剝陽害正之兆。而羣賢不斥其失。而反加崇長。則公論何由得行乎。至于今日。姦狀已著。而猶不敢崖異。受其籠絡。砥柱橫流者。獨一肅夫也。惜乎。肅夫察理不精而見幾太遲也。習之切責。而肅夫虛受云。此在尋常善人則可謂貴矣。吾兄視肅夫爲何等人。而以此爲貴乎。吾黨則當責備於肅夫。若以此等事。爲肅夫之所貴。則無乃低看學者乎。若使鄙疏旣上之後。羣賢合力。裁抑過激者。而收拾西人之賢者。使有和平之福。則不亦善乎。今則羣小充斥。蔓難圖也。末如之何也已。吾兄以鄙疏爲峻言。亦恐不然。憲府之疏。實出小人之手。而珥疏則只論其激而不直斥之。則此乃婉辭。非峻言也。珥不敢盡言者。恐連累傷於東邊善人故也。疏中所謂深慮遠識者。正指而見,景涵輩。而渠輩亦不免攻珥。則尙何言哉。此是國運窮厄。非人力也。今兄察事情不詳。而徒以鄙疏惹起騷擾。爲僕之過。此恐未然。今人積冷成腸者。少飮熱物。則必衝激成痛。飮冷則無傷也。若善醫治之。則將不計暫激而用熱藥乎。欲不相激而用冷藥乎。今日之時論。自成一家。少有他議。則攘臂攻之。必附合時論。然後帖然無事。鄙人安能爲此態乎。以熱救熱。以冷治冷。此是神醫手段。若庸醫用之。則多有殺人者矣。如僕拙手。安能效之乎。鄙意以大病在於無用之辨。以別是非爲名。故欲先去病根。而施其調劑之藥。其言固不盡理。而大綱則不誤矣。肅夫別紙。大槪公言也。只是所見不明耳。牛,李之事。誠近於今日矣。若宋之諸賢云云者。只言不必君子小人相攻擊云爾。非謂不相符合矣。但如蜀黨。固非矣。假使程子爲政。則將擧蜀黨而盡斥之乎。抑治其不可服使者乎。愚意蘇東坡則不可用也。其餘亦多君子。胡可盡棄乎。牛,李則以人物言之。李優於牛。而結釁之初。則曲在於李也。牛僧儒,李宗閔對策毀執政。而執政是德裕之父吉甫也。吉甫非君子。則兩人對策是公言。而德裕先懷嫌怨。豈非曲在於李乎。人物則李有才可用。而牛則只是優游之人而不可用也。今日之事。髣髴類此矣。肅夫以珥疏爲救沈而發此。則專不相知也。可嘆可嘆。今日名爲明辨是非。而盡斥西人以邪黨。使士類判渙。國將不國。故鄙疏欲治此病耳。豈區區爲一沈義謙者乎。肅夫之見尙如此。則他人何足道哉。裵度之不能鎭定朋黨者。其時人君不明。不可告語。而度之忠誠。亦有所未至耳。豈可取以爲法乎。若如肅夫之言。則裵晉公上調和士林之疏。則便以爲力救牛奇章乎。大抵士類之鬪。當視傾者而扶之。乙亥。仁伯將竄絶域。而珥獨啓救之。則豈爲一仁伯乎。今者。以沈爲小人。以西人爲邪黨。則甚於仁伯之竄矣。鄙疏。只明沈非小人。西人非邪黨而已。曷嘗讚沈爲君子可用者乎。鄙疏筆端抑揚處。容或過中則有之。肅夫作箚。以全然顚錯目之。無乃已甚乎。近日覽朱子語類。得一段議論。使人有省。其言曰。〈在論語弘毅章〉弘是寬廣耐事。事事都著得。道理也著得多。人物也著得多。若著得這一箇。著不得那一箇。便不是弘。〈今者。而見,景涵輩胸中。只著得東一邊。不著西一邊。豈非不弘乎。〉且如有兩人相爭。須是寬著心。都容得始得。若便分別一人是一人非。便不得。〈今者。粗心略見事理彰迹。而便欲判斷是非。安能得其正乎。〉或兩人都是。或兩人都非。〈今之士類。張口大言曰。天下安有兩是兩非之理乎。如肅夫亦有此言。今見朱子之言如此。則彼輩何以抵當得乎。如吾兄亦以爲兩邊人必有一是一非者。無乃察理未精乎。始知讀書不可不博也。〉或是者非。或非者是。〈東人本善類。而今則詿誤於附會之羣小。反成其非。乙亥西人固非。而今則退縮。反歸於是矣。〉皆不可知道理自是。大底物事。無所不備。無所不包。若小著心。如何承載得起弘了。却要毅寬廣裏面。又要分別是非。有規矩始得。朱子之言。大中至正。無偏無頗。道理至此。然後乃爲直上直下。亭亭當當之正論耳。鄙人固加省。而願兄明察也。吾人今日只合閉口。而所爭者。義理不得不講論歸一。故葛藤至此支蔓。不可掛他人眼。只肅夫可使見之也。欲抵書肅夫相講。而肅夫無書。鄙人先之。則近於自明。鄙性平生。不欲與人分疏。故不爲耳。若肅夫有書。則豈不盡言相正乎。
答成浩原癸未
[编辑]謹承垂問。感仰。但寒甚在旅榻。有妨調攝。仰慮仰慮。珥入京之日。卽被引見。天語敦勉。珥雖三四懇辭。而終不許免從。此已負泰山。豈蚊力之可堪乎。只望尊兄來救而已。示事。敢不留念以圖乎。宋翰弼事。不欲更言也。昨聞天語。則曰。自古固有小人。寧有罵辱山林者。此則前古小人所不爲者。頃日。時輩爲之云。其重尊兄如此。可不速來謝恩耶。藥則昨已劑上。想達座下。適患頭痛無聊。不宣。
與成浩原
[编辑]寒甚。伏問道況何如。前奉依依可恨。今兄何以爲計耶。鄙料兄今更無逃義之路。直須向前。鞠躬盡瘁。以死爲限而已。未知如何。珥亦近日獨仕。殆不能堪。可歎。肅夫處。送札否。此人悔悟。則豈不幸乎。
答成浩原
[编辑]再承手字。感慰深仰深仰。以兄則或可羨珥矣。他人則珥可羨矣。示欲預聞事。明明坐起時。可共商確。故不錄上矣。若以坐起爲煩。而不相往復。則恐無參判政事意也。未知如何。肅夫之書。亦貽于珥。其見終不可回。命也奈何。洪君瑞之言。儘好。第所謂公論者。難的知。眞是天理人欲同行異情處也。
答成浩原
[编辑]來諭激不激之論。終是苟且。計較利害。莫如勿爲此論也。且所謂不激云者。當初有兆眹。而事未發之時也。彼輩旣以誤國小人。逐鄙人之後。雖欲不激。其可得乎。末俗偸惰。不能正言。固其時習。於斯時也。又以尊兄不激之論。行於其閒。則天地閒正氣消盡矣。願勿更言也。呵呵。
與宋雲長翼弼○甲子
[编辑]昨奉未穩。誠如下示。示意反覆思之。果如下諭。嘆服嘆服。但今塗窮。無以爲計。且珥素是世臣。非孟子之比。典籍之科。只爲付祿而已。非委任之職。辭此而至於餓死。則恐非中道。若稍有他途。則珥必決意不爲矣。昔朱子受祠官之祿。每以爲不滿人意而終不免者。無他途故也。今之典籍。雖不若祠官。而只爲付祿。則亦庶幾焉。不受固是。而受之者。亦不可謂食不義之食也。以此爲利而欲其富足。則乃眞不義也。一家數十口。朝夕絶糧。與其乞於人。寧受君賜也。雖然。珥若以處士立朝。一日欲退。則不可受此也。其閒又有權衡。商量如何。珥非敢自是也。
答宋雲長丙子
[编辑]花石佳會。杳然如夢。追思悵惘。頃因沈仲悟。得承手簡。感慰深仰。卽今道況何如。前日之會。連値外客。講論未穩。迨恨迨恨。珥因事到西湖。適被恩命。拜銓曹參議。進退狼狽。可悶。揆以出處之義。則只合退歸。更有何疑。第今近事日非。士林橫潰。國勢岌岌。莫如今日。如珥者。受國厚恩。似當忘身殉國。朋友多有以此相責者。亦似有理。未知雅意如何。精思回諭。切仰。國勢若下於今日一等。則將有捐生赴難之擧。與其已敗而捐生。寧救止於未敗爲得也。今日與珥敍別桂林亭子之時。迥不同矣。殊可痛哭流涕矣。
與宋雲長
[编辑]謹問侍候何如。戀仰戀仰。珥受由來坡。期限甚促。雖欲歷拜。不可得也。可恨。麋塵受羈。不知能忍幾許時耶。熊潭事。切欲一見方叔細論。而迄不能得。可知卯酉無暇也。若此度却光陰。終至做什麼事乎。初二日。欲與浩原作夜話。君若健人。則或可臨陋。奈不能冒寒何。可歎可歎。
答宋雲長
[编辑]魚公之來。獲承惠手簡披閱。欣感如對雅儀。第審調況尙未康復。戀慮亦極。珥緣客煩。不能邀浩原。昨日投宿厥家。今日始還耳。熊潭事若成。則幸可言耶。當扣方叔。若蒙許諾。則築室之費。珥亦略助爲計。且下示進退之義。是平日鹵莽所講也。敢不敬佩。第念久速有義。雖不可貪戀。亦不可悻悻。此事言不可悉也。
與宋雲長丁丑
[编辑]謹問道履卽今何如。戀想日切。頃承手札。得審遭服。且患兒疾。深用憂念。今則已寓漢江耶。姪景震則擬來此。而耼也獨受業云。此兒性懶。痛警俾變其習。則厥賜大矣。珥僅保。賢季無恙否。向者見書甚慰。但無移卜之意。峽中之事。恐不得成也。金希元今在何處。約訪石潭。而迄無一書相問。無乃此君於言忠信上。功夫未足乎。如相見則道以此意何如。珥坐在宂中。又無朋友相警發。若如此度日。則此生可惜。
舅甥是一家之人。而君乃使耼稱珥以先生。此殊未穩。命改之可也。此等事。從俗無害於義也。
與宋雲長
[编辑]近日霾熱甚劇。未知道況卽今何如。曾承六月念七日下書。厥後更無音問。向念悠悠。承耼甥侍學。有可敎之勢云。幸甚。珥僅保。但妻妾在山中。無止泊處。必築室修糚移入。然後可歸坡山。人事不如意。還期似在仲秋之晦。可歎。希元來此纔二旬。厥嚴天召去。寂寞之中。更無相長者。甚恨。安峽之卜。季氏不遷。則事恐不成。未知魚彦休之計。今則何如。且舅甥之閒。爲師弟子。若眞有所授受者。則可稱先生。今者耼也於珥。有何所得而稱先生乎。不如從俗稱叔姪之爲愈也。餘祈自愛加嗇。
與宋雲長
[编辑]謹問邇來道況何如。戀仰戀仰。頃者奴來。得承兩度手簡。甚慰遠懷。珥緣妻妾避寓山中。屋舍虧疏。婦人多畏。不能棄還坡山。必待新築稍成。可使妻妾人接。然後乃可還也。還期當在孟秋之末。相奉似遠。思之悵惘。姪輩進學座下。誠得其所。第慮俯敎費力耳。安峽溪山。誠可愛玩。田土亦肥。可以考槃。事之成不成。在於力之何如耳。魚君已還耶。此君定居。則兄業亦成矣。珥則初無移卜之計。但兄弟當會坡山。人夥糧少。故欲作農墅以添數月之糧。兄若卜居。則珥亦築數閒。以爲相從之所爲計。見得季鷹書。無意移居。可歎。卜居之事。須是自定。魚君若還。則伏冀同往更見。早定何如。季鷹答書。適便忙。當俟後便。
與宋雲長
[编辑]別後消息渺茫。戀懷日積。卽日溫暖。道況何如。珥凡百粗保。只是旁無畏友。耳絶規警。學力日退。是深可懼耳。仄聞兄與賢季。暮春之初。訪浩原信宿。恨不參席末也。小學輯註。想多疵尤。伏乞細評付標。送于浩原處。且留跋語。切仰切仰。頃因無事。周覽海州山北泉石。得一瀑布。長可準朴淵。但巖非斗起而橫臥。故水勢逶迤。布流巖上。此不及朴淵之壯耳。水淸巖潔。使人愛玩。盡日忘歸。適有山人請構屋其側。鄕士亦有助者。屋就則殊可棲息。而去珥家只二十餘里。往返之路亦平易。願兄與季鷹一來同宿。往聽風雷也。習與性成之說。更檢看商書。則曰伊尹之言曰。慈乃不義。習與性成。旣云不義性成。則其爲氣質之性明矣。成性之論。則朱子以爲如踐形云。然則性成之性。氣質之性也。成性之性。本然之性也。如此看何如。更思回示。
答宋雲長
[编辑]庶母之禮。思之未得其中。雖承盛喩。旁引曲譬。辭嚴義正。而揆之情理。終是未安。決然行不得。略言其難。幸更思而回敎如何。祭時婢妾立於婦女之後云者。亦難曉解。古人所謂婢妾者。多是女僕。豈必庶母乎。倘使庶母。立於婦女之後。則非但嫡婦居前。雖所生之子婦。亦必居前矣。欲避匹嫡之嫌。而使姑居婦後。則無乃虞舜受瞽叟朝之禮乎。此一難也。庶母亦多般。父若幸侍婢而有子者。謂之庶母。則此固賤妾。不能處子婦之上矣。若使父於喪室之後。得良女主饋。以攝內政。厥父生時。已居子婦之上矣。今以父歿之故。還抑之。使坐子婦之下。則於人情何如哉。此二難也。父之婢妾。則有子者有服。無子者無服矣。若主家之妾。則乃貴妾也。不論有子無子而其家長尙有服。則況子爲父之貴妾。豈可以爲無子而無服乎。況同爨緦者。著之禮文。恐不可目之以無服也。今兄定論以爲無服。此三難也。古人慕親者。所愛亦愛之。犬馬尙然。庶母旣經侍寢。則子不可不愛敬也。今以位次之嫌故。使之塊處一室。不敢出頭。家人相率宴樂。而庶母不得出參。飮泣終日。則是乃囚繫也。於人情何如哉。此四難也。大抵禮固主於別嫌。而位次相隔。則非所憂也。若使庶母主此北壁。受諸子之拜。則固是干名犯分矣。今者。坐西壁而與諸子婦相對而拜。則是果相逼於先妣乎。以坐之差後分嫡庶云者。亦不然。若先妣在。則其可坐於西壁而差前乎。君臣之分。嚴於嫡妾。而君坐北壁。臣坐東西壁。先妣之位在北。庶母之位在西。寧有干名犯分之嫌。近世人心薄惡。多視庶母如婢妾。至於所生之子。亦嗤厥母爲婢妾者或有之。珥亦見之矣。吾兄不此之憂。而乃憂時俗之推尊庶母。無乃過乎。又以爲庶母居尊。則凡事必稟命者。亦不然。庶母只是位次居上耳。家政則當屬家長。母子之閒。尙有三從。況於庶母乎。凡事更歷。然後乃知其難。吾兄不親歷。故立論甚易。若使遇珥家事。則亦必難處。恐不能信口信筆如此之快也。
奉祀妾子之母。固不當立于主婦之前矣。亦豈可立於主婦之後乎。不得立於前者。嫡妾之分也。不得立於後者。母子之倫也。頃者。承重妾子來問祭時厥母之位。余答以當立於主婦之西稍前云。兄必非之矣。雖然。三代以後。亂嫡妾之分者多有之矣。若亂母子之倫。則人情尤駭。無乃母子重於嫡妾歟。高論以行列之多。爲不可行。此則未然。若曰禮不當然則已。然於禮無害。則雖千行百列。何傷哉。子孫若分散數世。則其行列亦多矣。豈可以行列之多。而合昭穆爲一行哉。
衆妾亦然。苟可分序。則雖多行列。亦不可已也。大抵貴妾之異於婢僕。三代以來皆然。恐不可一切斥以婢妾也。同爨緦。非謂父妾之無子者也。珥豈不知哉。禮。大夫爲貴妾。雖無子亦緦。妾無子尙可緦。況庶母之貴者。雖無子。豈可無服云爾。假曰無服。亦當以同爨有服。此則指珥之庶母而言也。非泛指人之庶母也。
與宋雲長
[编辑]吾兄論九容議論處雖好。推衍過深。凡一身動靜言語處事。皆欲以九容蔽之。此恐未然。九容者。只言其形體當如此。恐不如來說。足容重。只是不輕擧耳。所謂周旋折旋等之說。何其太廣耶。手容恭則來說是也。謹改之耳。聲容靜。與安定辭亦不同。近來學者語聲多低微。無乃主兄說耶。君子其言也厲。豈可以低勢爲可乎。且所謂不出雜聲者。亦謂其可不出而不出耳。非故忍而不出也。氣容肅。則分明是似不息也。人固不可無聲氣。若鼻中出聲氣。使人聞之。則不可謂之調和也。貌思恭。似是主於端莊。然添入謙遜意思。亦不妨。立志章我又何求云者。果不瑩故謹改之耳。時時云者。先儒之言。亦有時時習之之語。恐不妨。且無時不猛省。則無乃太過用心而生病耶。持身章。合論持身正心之功。恐不妨。中庸只說誠身。而正心在其中矣。讀書章云云者。亦有意思。何必盡刪。事親章云云。父母之恩莫大焉者。是生我之故也。若以生我爲非恩。而別求他義理。恐不能也。但兄說如此。他人亦有疑之者。故謹改之耳。復時。若兄長乘屋。則或可呼名故云耳。孝子出入不脫衰者。乃古禮也。古禮之不行。已數千年。以朱子之大賢。尙不能復古。以墨衰出入矣。今人不顧前後。而帶絰出入者。乃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者也。吾兄以此爲禮之當然。恐未三思也。到家卽成服之卽字。非吾意也。浩原考家禮而加之矣。但家禮與古禮稍異。恐不能一遵古禮也。朋友麻之說。載在禮文。恐難違也。守令之饋云云者。似未穩云。故已改之耳。但吾兄以守令假要訣。費錢財作美饌。此則過憂也。瘠民肥己。媚竈之徒。乃讀要訣而遵守乎。祠堂敍立之圖。鄙意。諸兄當稍前。諸弟則旣立於主人之右。不必稍後。脯稱佐飯。似未穩。但設饌依俗禮。故易以俗名耳。經旬當依舊文。朔望用紅直領者。取盛服也。時祭用分至。是程子式也。大書何妨。祭禰。恐豐于眤也。題贈當添入其儀。墓祭旣已兩度再拜。而旋又參神。恐非禮意。喪服中行祭儀。謹改之。
答宋雲長戊寅
[编辑]溽暑挾霾。人氣不寧。向戀方深。忽承情翰。憑審道況沖裕。何慰如之。珥稍蘇耳。未拜諫長時。具陳情小疏。言不可輕進素食之義。且請恬退。疏未上而召以諫長。尤增惶恐。欲待厥疏發落。以定行止。而上疏之後。自上卽命遞諫長。不待珥更辭矣。從此可免紛紜除拜。得以遂其優游之志。此則幸甚。但優游中。功夫事業。不可不惜寸陰。此則仰恃吾兄有以提撕警策。使不止虛作野人也。西歸之思。浩然而發。加以家人避病奔竄。尤不可不急往護視。故念閒發西軔耳。第恨國恩末由上報。此不無耿耿耳。示諭別紙。果如伯喈碑文。則綱目誤矣。但綱目。經朱子之手。以朱子之博學。豈不見此碑文乎。且此碑文。不類兩漢文章。頗似宋,晉閒浮麗之文。此亦可怪。徐俟更考耳。相奉似遠。未前珍嗇爲禱。浩原家無恙矣。蔡碑文。出於何書。切欲知之。〈龜峯別紙。以蔡邕所作郭林宗碑觀之。林宗生於順帝永建三年戊辰。卒於靈帝建寧二年己酉。綱目書黃憲卒在安帝延光元年壬戌。則憲死後七年。林宗始生。安得有汪汪之稱於未生前耶云云。〉
與宋雲長
[编辑]一別音斷。甚苦懸想。玆承辱復。感慰良深。但偏證未瘳云。煎念罔喩罔喩。浴泉或可見效。試之爲良。如兄資高見明。可以大進。而乃爲二祟所撓。不能安居。修業進德。豈非命耶。可嘆。珥凡百粗遣。雖一味窘乏。而山中寂寥。却無閒是非。是可樂也。習與性成之說。高喩殊未相契。大抵說經。先得本文義。然後可以旁及。此四字。本出商書。伊尹之意則曰。太甲不義之習。久而慣熟。若出於天性云爾。更無他意。天性。如文王天性聰明。至如人論人物曰。某人性本云云。此是氣質之性也。若做本然之性。則不義二字襯貼不得。上下文義。各成胡越。不問義理何如。而文字已不通矣。此外旁引之說。則合則取之。不合則舍之耳。何必爲彼牽制而曲爲之辭乎。老兄善思。若虛心不主先見而更思之。則必曉然無疑矣。伊尹則以惡爲性成。程子則以善爲性成。或以善成。或以惡成。豈非同爲氣質之性乎。朱子之說。雖或如此。或是記錄之誤。或是少時之說。未可知也。曷如伊尹口道底。經孔子刪取者之爲可信乎。未審高見如何如何。兄說不善之習。亦同本然之性云爾。則恐不成義理也。
答宋雲長己卯
[编辑]謹問道況卽今何如。前在海鄕。謹承手字。備悉道履愆和。至於左臂不仁。深用驚憂。不能已已。想今差息矣。珥今在栗谷。來初三日。將陪寡嫂西行。凡事悤悤。不能進拜。兄又難出。恐失邂逅。嘆恨罔喩。兄若平康則二十六七日閒可一枉否。珥則拘於職名未遞。尤難一進也。成性之說。每以涵養成甚生氣質例之故。看作氣質之性。今承來說。又見朱子語類。以爲成性猶云踐形云。若然則當看作本然之性矣。成性存存之性。乃渾成底性也。知禮成性之成性。乃謂以知禮成其性云爾。文義不同。而性則皆似指本然之性也。語類文字。有些未瑩處。更思爲計。
答宋雲長
[编辑]向戀日積。忽因浩原便。得承中元日手書。感慰不已。信後道況何如。似聞又遭舐犢之悲。未知信然否。是第幾胤耶。驚悼罔喩。天何不祐善人至此極也。想惟安之若命。不至過傷也。珥杜門依昔。無可言者。性成之說。來說亦不爲無理。但古人所引文字。以本義觀之。則迂回不通。然後乃可求他義也。今者。程子性成之說。以本義觀之。乃少成若天性之義也。十分通得。而乃求他義。何耶。朱子所論本文。時未檢看。徐當考出爲計。來諭專心讀書。日新己德者。眞鄙人所當服膺也。感佩感佩。但審欲移家屬入山益深。從此影響。尤難相接。不勝悽黯之至。第恐兄之物力。不能辨此也。舟到楊江。果有是計。火色尙盛。退然中止。末由一奉。可嘆。去月以書寄浩原倩傳。未知下照否。季氏今在何處。恭承寄問。深慰深慰。戒勖之辭。敢不虛受。珥受國厚恩。常切仰報之念。有時不免輕發。眞是屈原之病也。有時不覺自笑。況旁觀識者。豈不發笑乎。每欲匹馬獨往。以扣幽扃而不可得。徒切馳慕耳。秋涼漸生。伏惟二兄爲道益珍。
答宋雲長
[编辑]仰戀方切。忽承七月二十六日下書。備審哭未殤之兒。念其明悟。殊以爲悼。前因浩原聞失兒。而不知爲某。泛上弔狀。未知下照否。萬事皆命。寬抑幸甚。下示性成之說。前書略論。俟檢看朱子之語。然後當畢餘論。未知其語在朱子何書幾卷耶。且疏辭得失云云。今不須辨。只是義理不可不講。玆不敢默默。沈,金。以人物言之。金優於沈。而其儕輩多淸流。雖使朝廷捨沈而用金。無妨也。但當初結釁。則曲在於金。況所謂西人者。亦多賢者。不可盡斥也。若使心公見明者處之。則打破東西。只以人物賢否爲用捨。此乃今日用人之第一義也。時人不問結釁曲直。而只以二人優劣爲主。遂以分辨東西爲奇貨。好名者趨之。好爵者附之。閒有賢者。識見不明。亦從時論。萬口和附。幷爲一談。羣小蝟起。爭相附會。壞弄國事。將無所不至。而大小臣僚。無一人敢言者。亦無明知其是非者。如珥爵居大夫。受國恩非不深也。官以諫爲名。言非出位也。玆敢陳疏。心知彼輩多小人。而恐連累傷於善人。故回護待以士類。疏多婉辭。而嫉惡之意。有時闖發於筆端抑揚處。此乃人情之所不免也。欲攻附會之小人。而求辭氣之平平。理不可得。兄曾見朱子封事及論唐仲友事否。朱子亦出於忿懟乎。言雖不見用。因之激發時輩之怒。弄得不吉手段。情狀敗露。使一時善類。知其爲小人不受欺誣。則鄙疏亦不爲全然無益矣。吾兄非之者。未知深意所在矣。智者見於未見。吾兄尙不能悟於已然乎。吾兄雖云只道於希元。而亦必道於他人。故彼輩方以兄言爲公論。爲攻珥之赤幟。言飛千里。寧有不聞之理乎。所幸者。吾兄本取人謗。而今此一事。乃與珥乖。不取醜詆於衆也。只是義理未盡。爲可憾耳。吾兄又以疏非格君心。爲非儒者事。此亦不然。格君心。固是第一義也。除此外。雖有危亡之禍。亦不可言乎。孔子何不只格君心。而請討陳恒。孟子何不只格君心。而請發棠邑之倉。朱子何不只格君心。而乃論山陵之失兆乎。且譬之人身。則格君心。是補養元氣也。不幸而或有癰疽發於背脅。則亦當治以箴石。今日箴石。非補養元氣之具而不用。則無乃傷於人命乎。且來示以爲珥與朱子時異事殊者。義理何居。必有所以然。晦菴屢疏。至於孝宗大怒。欲治其罪。而終至於時論斥以僞學。則其辱無乃甚於今日乎。時異事殊之實。細示以祛其蔽。幸甚。且不欲鄙人念時憂國。忼慨亢言。此則尤不可曉。儒者之道。非離了君臣之義。而獨立於天地之閒也。根於秉彝。消釋不得。雖欲忘時忘國。理有所不能也。若如兄言。則龍逄,比干。皆非儒者也。大抵老兄資稟超詣。而窮理未精。不以鄙人觀鄙人。而以兄身觀鄙人。故每以不言爲義。昔者。老母送子出征。而坐于土牀溫煖處。窺窓隙則風雪撲眼。乃曰。吾子臀煖而眼寒矣。吾兄無乃類此乎。呵呵。世之賢者。不察義理。粗見事迹。議論紛紜。未得其中。坐誤國事。時事之誤。非但小人作弄。或賢而智不明者。助小人之勢。顧今賢而智不明者。厥數不少。深願老兄勿充其數也。義理無窮。不可槪以一律。須曲盡其趣。可也。兄見頗涉迂滯。若不加功。則恐不得爲通儒也。勉進窮理之功。切仰。珥亦從今以後。當守括囊之戒矣。懸燈之計。未知果成否。早晚閒。當必一叩雲扃。兄亦當一訪珥於海曲。可也。
答宋雲長
[编辑]懸慕中。謹承八月二十九日下書。勤誨縷縷。感荷感荷。且承偏虛之疾。至今未瘳。仰慮。秋事不實。又將移家入深。尤用悵惘深念也。珥杜門如昨。他無可言。示喩深切。敢不欽服欽服。珥非不知過忠爲偏。而自不能止抑。從今以後。庶知自處矣。但來示所謂孟子之去齊。與珥休官有些不同。此等處不可泥著陳迹。恐當更思。若孟子在他國。則齊宣王被圍。必無赴救之理。如珥則能坐視主上之危急乎。此恐非一律也。其閒曲折。則珥固有過中處矣。服膺來訓切計。赤幟云云者。果出於季涵貽浩原書矣。其他云云者。亦以爲草茅志同之士皆非之云。而指兄與浩原。則兄必更語他人矣。此不足言。但如兄遯世深藏。而未免出入人口。此可嘆也。喪子而理遣。固難爲力。但亦須知命樂天。何至今尙未忘懷耶。珥明春。決歸栗谷。此時母違。作會于一處。幸甚。
答宋雲長辛巳
[编辑]謹承情翰。示戒丁寧。感佩不已。卽今道況平善否。珥入城以來。自爾多故。迄未一伻。深負深負。李僉知事。年則無憾。但戀憶女息。而竟不得相訣。是可悲悼。珥謝恩之日。果承引見。天眷非無意。而恨珥非承當者耳。建白施設。不可率爾。今日之務。當在積誠回天。其次則調和士林。第珥孤蹤踽踽。而浩原非久於京師者。只恐有願未遂。仰恃者。蒼蒼而已。浩原迄未謝恩。憊臥旅舍。可悶。汝式自何來高屏耶。便忙未答厥書。今尙在耶。
與宋雲長
[编辑]春寒不歸。方用仰念。玆承手翰。感慰深仰。珥之遲遲。若律以儒者進退。則或非直截。愧向老兄說破。而今蒙印可。無乃是或一道耶。家眷猥多。欲一時率來。則物力有所不逮。故荊布則姑留鄕。而寡嫂庶母。先率來爲計。示字說。古人不避仲叔等字。王羲之子曰獻之。名尙不避。況字乎。但兄意未慊。則改以叔字無妨。春字上孟仲。則隨時改用。何如。適對客。且筆凍。言不盡意。
答宋雲長
[编辑]曾審入城。方謀穩敍。遽聞還山。悵惘殊極。今承情翰。三復感慰。第承體中不佳。賢兒之瘢亦未息。深承仰慮。近若遡流達漢。可以蘇奉。翹企翹企。卜他之計。豈能成就。兄與鄙人。俱過半生。費力之事。則意思先怯。可嘆。珥失計。一入樊籠。事不從心。欲決去則又有區區納約之志。眞所謂鷄肋無可食。而棄之還可惜者也。近以改貢案倂州縣久任監司三事上箚。則自上不卽揮斥。而命議大臣。似有可望。而左台呈病。論議時未結局。又恐多魔爲憂耳。珥今春得眩疾。自後氣尙未復。玆致瘦憊耳。戒勅激厲。謹當佩服。苟且之迹。固如來示。但古人亦有爲之兆者。故不敢決退。坐受朋友四面之誚。可嘆。浩原進退俱難。病臥客榻。可憫。
答宋雲長
[编辑]謹承垂翰。感慰。珥役役逐隊。他無可言。示喩儒者事業。固是如此。敢不佩服。但道理千差萬別。古人有以天民自處。必見斯道之大行。然後乃出者。亦有漸救世道。納約自牖者。若遽以三代之政。羅列建請。而不得施。則輒引去。恐非今日之時義也。浩原一向求退。亦恐太執。大抵億萬蒼生。在漏船上。而匡救之責。實在吾輩。此所以惓惓不忍去者也。
與宋雲長癸未
[编辑]邊城被陷。國恥大矣。文恬武嬉百有餘年。無兵無食。百計無策。眞所謂善者無如之何矣。見兄貽舍弟書。欲使珥長宿本司。此固然矣。但此邊報寢息閒。廷臣之會議者。必至滿月。鄙人雖宿本司。必待大臣之來始議事。則獨宿無益也。況病骨亦當調保爲可繼之道矣。極邊無人。殘堡被賊陷入。而兵官先自動搖。亦太怯矣。第因此上心遽變。欲爲更張改紀之計。此實宗社之福也。此時有策。則可以進言。願兄罄示所懷也。天下事得成爲幸。出於己出於人。何異哉。
答宋雲長
[编辑]垂示所闕。且誨以良策。深用感仰。當初命牌之日。珥最先入闕庭。但政院啓以某來則可也。珥自啓先來。於事體未穩。且啓本未下。未知爲何事。而先爲驚衆自標之狀。何如耶。巡察之往。非動大衆也。但金兵使是武人。不能節制監兵使。故使曉解邊事者馳往。鎭撫邊氓。審察形勢。只以一道兵力見可知難。相時善處而已。非空國遠征也。先往勇士只八十人。巡察軍官三十人。只百十人而已。豈埽國中兵力乎。今之所鈔精兵。只備不虞而已。非必赴防也。願勿憂焉。以良賤從父從母之法雖好。豈能行乎。島馬事。省官事。使其主鈔啓其奴事。皆良策也。深思至此。嘆服嘆服。六鎭若爲胡地。則唇亡齒寒。漸至於盡棄關北矣。兄說無乃迂耶。慶源無可守之策。欲使庶孼及公私賤入防。而庶孼則通仕路。賤人則爲良。而衆論譁然非之。可笑。
答宋雲長
[编辑]承審將歸別墅。恨不一奉也。自上責邊籌之無可觀者。是泛言。而以爲失策者。欲不誅金璲。請遞李濟臣。玆二事也。此議則珥適不參矣。昨日循例待罪。則上曰。非卿則國事去矣。今予與之謀議者。非卿而誰。卿可安心。其慰安如此。感激罔極。因上圖治養兵之策凡六條。大目則曰任賢能。曰養軍民。曰足財用。曰固藩屏。曰備戰馬。曰明敎化。若自上盡用此策。則東方萬世之幸也。治亂亦關天運。似非人力可爲。今日邊籌。別無長策。旣送將帥。使之乘機進退矣。後則不過募兵戍守而已。募兵無他策。只有通庶孼免賤隷一策。而兩司方攻擊不已。是欲棄六鎭也。可嘆可嘆。自上洞照弊法之可革。而羣臣不能將順。可謂有君無臣矣。奈何。鄭希玄取才。矢數若十三矢。則可收取。不然則難取也。私請如麻。皆以武才卓越爲言。若一開法外之例。則無以止羣謗矣。若果可用之人。則豈無收用路乎。
答宋雲長
[编辑]久阻徽音。窈糾方切。怱承情緘。蘇慰可言。珥困悴方劇。而毀謗日深。至於兩司交章論劾。而猶不敢爲退計。有若包羞無恥者。此生良苦良苦。北報日急。兵單食少。無以支撑。未知今冬如何收殺也。量田,籍軍二事。今已啓罷。州縣何不周告民閒耶。浩原辭爵不得。今將拜恩。猶以抵死辭銓任。斷定於心。此人固執。可悶。士習日非。朝政日亂。此憂甚於北報。而廟堂方眠。奈如之何。汝式書謹悉。焚蕩則事已過矣。言之無益。今冬可善處耳。賊魁授首。則珥亦歸田矣。第天災慘酷。百年來所未見也。民生何辜。可憫。
答宋雲長
[编辑]歸來江閣。不聞跫音。忽承情翰。披閱不離手。感慰可言。道況珍勝。幸甚。珥得釋重負。庶幾寡過。以收桑楡。第君恩無報效之路。只以將此身心奉塵刹。是則名爲報佛恩者爲準而已。積勞生疾。今則稍閒。且水榭便於避暑。望後願兄早發來此。留五六箇日。相與講論何如。別無他客。若過客則雖或有之。豈久坐者乎。深企。黃雀之惠。多謝多謝。以兄之寒。乃餽我乎。
牛溪了簡。卽傳之矣。此友進退狼狽。可慮可慮。珥西行在秋仲。而欲乘舟而去。松京蕭寺之別。恐未諧也。
答宋雲長
[编辑]積戀之際。謹承手翰。良用感慰。閒居有相。道況淸勝。幸甚。珥積勞致傷。長臥呻吟。可歎。擧朝力攻。天鑑孔昭。雖免禍患。退計則決矣。只念國勢汲汲。天恩罔報。是用寢食不安耳。前後朝報。散亂不收。只一丈送上。此可見天心之所存矣。浩原去就尙未定。而遭此震薄。豈能爲留計乎。朝起眩作。書不能悉。
答宋雲長
[编辑]近緣搬家。且緝理鄕舍。奴僕無閒。一未相候。而每承委問。感愧無以言喩。憑審尊外舅襄畢。淸履少愆。深用仰慮不已。愼調幸甚。珥今晦閒向首陽耳。牛溪亦無恙。來簡當傳。近事則義士之呈疏者漸多。而厥論漸激。時輩勢似退縮。今方辭職。未知厥終之如何也。自上洞照兩閒情狀。而久無處分。天意誠難測也。習之久無消息。想歸洪州農墅也。舍弟近者。來此還京耳。懶不相問。可笑。應瑞事。可怪者非一。不欲細究也。頃者。對秋山偶成一絶曰。風塵局朿二毛生。一葦歸來萬事輕。江上秋山不相厭。世閒交道在無情。幸一笑何如。軍裝。珥固有時得之。而親戚之業武者。分持而去。今則無儲。可愧。觀朝報則非使家家悉備弓箭也。若不能射之人。則只備刀鎗等兵器云。無乃列邑失於奉行乎。如此備兵器。無乃爲大盜之資乎。可嘆。
答宋雲長
[编辑]屢承手翰。良以爲慰。頃上鄙答。置于尊仲氏第。未知下照否。浩原誠是不世之際遇。更無逃義之路。猶懷退縮之計。可悶。然終必不得歸去矣。承審衰病之相已現。不勝嘆慮。珥亦世閒百味皆淡。此非學力。乃老相也。任運遷化。奈如之何哉。小學方有所校正。故不能送上。恨無副本也。別錄答上。
鄙人引接後生之說。亦浮于實。而初入京時。多有來見者。到今漸罕矣。氣常不平。仕罷必臥痛。雖欲吐哺。筋力不逮。可悶。所謂欲引用者。指何人耶。雖欲用某人。豈敢先唱于街路中乎。僕之迂疏。涵之好酒。原之退縮。此誠可憂矣。應接務簡。敢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