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村續語錄/卷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榕村續語錄
◀上一卷 卷七 下一卷▶

卷七[编辑]

[编辑]

問:「『一友時看《智囊》,有益否?」曰:「亦好。大約讀經要透,才見得後世情偽之變,無所不有,甚難。若讀史,則易見,亦練達人情之事。《左傅》尚不能全備後世人情,若《前漢書》則備矣。漢人筆妙,又形容得出,後人則不能形容矣。若《後漢書》,卻是學道成的人方看得。如盜賊皆知有仁義廉恥,此卻是前後所無。繇此看去,見得三代可復。」

史書自古惟《尚書》紀言,《春秋》紀事。司馬遷則一變而為紀傳,因人以紀事與言,遂不朽矣。《史記》乃未成之書,班孟堅踵修之,遂為完備。人能熟此,再將杜祐《通典》、馬端臨《文獻通考》、鄭樵《通志》二百餘本書,芟繁摘要,使大經大法,源流井然,因革損益,講究至當。存廿卷,亦能熟記,便好。予頗有此志,惜無二年閑工夫,奈之何哉!

史記》雖有偏駁,如孟堅譏其「先黃老而後《六經》,貴遊俠而賤處士」,然稱道「其事覈,其文直,不隱惡,不虛美,故謂之實錄。」自唐太宗看起居注,而後遂無良史,率皆不實,無足觀者。《宋史》益可笑,惟有看周、張、程、朱言語文字,及軼事而已。

漢書中精核明備,居然可用以治天下。《左傳》、《漢書》真有用書,人能講貫明白,研究精熟,有王者起,便可佐命。《史記》卻不可以治天下。何焯云:「《史記》列遊俠、貨殖,或亦有見,見得封建、井田、學校廢,先法制蕩盡,將來兼並吞噬,不在上而在下。嗣後,則俠猾貨殖者出而持世矣。以今驗之,果然。」師云:「如此,宜露其意以抑遏之,反為之揚其波,無是理也。」

漢書》最是一部大書,若做聖賢尚不足,若熟此為詩文、經濟,皆綽綽矣。再熟一部《左傳》,經外通此,文壇中便所向無前。

班氏父子、姊妹、兄弟,自成一家之學。大家為後師,而閨範肅然,《天官》、《律曆》反出其手,真非常人。

班仲升條陳,文亦斐然,即至班勇,尚亦通文,范蔚宗辟佛,尚引班勇。身至西域諸國,綠其山川風土,若有如此大法王尊峙西天,豈有略不一記者?此卻是一大疑案。此等議論,蔚宗未必能及,此或是范武子搜求也。此如我中國文中子故事,其《中說》確不可廢,至引當時將相皆出其門,司馬溫公已疑。其在唐初,公卿皆其弟子,豈無有一語道及之理?且《隋史》即魏鄭公總其事,豈有受業其門,而《儒林》、《隱逸》中,不掛王通一姓名其中者乎?亦有以當時長孫無忌與王氏相惡,故當時修史者不敢入。魏鄭公亦非怕人者,這也是一大疑案。大約吾輩只認定有一作《中說》之王通其人者在,至將相出其門,河、汾間以為聖人,作《六經》以續尼山,且略而不論可也。佛法只認定西國有一清修苦行、定空寂滅之釋迦在,而神通無礙,變相萬千,百萬人天繞坐供養,且略而不論可也。《古文尚書》其大經大法,微言奧旨,只認定有一《古文尚書》在,而字句之琢飾,經魏、晉之手,則略而不論可也。

文中子論史,只取《三國志》,而不取班固,以為自孔子後無人物,雖董子皆不取。此意雖大賢不免。程伊川自以為接孔孟,作《春秋傳》皆斷以己意。如隱公元年不書即位,《左傳》云「攝也」,穀梁子言「繼故」也;他書即位,正也;繼故而書即位,變也,與乎故者也。諸語本是,而伊川定不用。隱公末年滕稱「侯」,桓公二年即稱「子」,杜元凱以為時王貶之也,正是。而伊川不用。此皆未免有輕薄前人意。

東宮問張桐城英,《史記殷紀》祖甲、祖乙直下,許多年代不載一事,但有帝名而己,想是年代久遠,無所稽考之故。張對曰:「固是如此。然許多年代無一事可紀,此天下所以太平也。」東宮亦然之。桐城如此等語,實平生可傳處。

《唐書》敘事極不明白,然《宋子京傳讚》議論極好。《韓文公讚》,又好,或歐陽公特地加意撰成也。

歐陽公以史才自命,幾目空千古,今觀其所作《五代史》,視班馬尚遠。即如子長論《龜策》極精妙,班固諸論皆有到處,歐公其中無有也,《怪竹辨》所言都解不去。韓退之筆下亦輕清而道理結實,如柳手厚所引論天處,皆韓子與戲語。韓子大頑皮,當時看劉禹錫、柳子厚、張文昌、李習之、皇甫持正、孟東野、賈浪仙輩,亦喜其能文,至正經大道理渠所心知者,卻不與說。或時詼諧以亂其聽,大有玩侮之意。

向日東海每推孝感,以為今之朱子,其實與朱子何幹!大冶、北門欲傾孝感,遂先打朱子,豈知打朱子,孝感並不痛。說朱子做《綱目》,貶夷狄,尊中國,罵金人。皇上最不平是《續綱目》奪元朝之統,元主不書「崩」而書「殂」,天下反不書「反」而書「起兵」。余廷對時,說朱子並無此說,皆後人不善續《綱目》者之所為。至暴虐莫如秦、隋,秦、隋朱子何嘗奪其統!天下無他主,不歸之統而誰歸?其分書者,各國皆稱大號,而其不正同,其殘暴又同,無可屬只得分書。元大一統,至外國皆屬,宋又亡統,不屬元而誰屬?且論元雖非中國主。尚不至如秦始皇焚詩書坑儒者地位,秦尚與之統,況元乎!舜東夷,文王西夷,豈限地位?惟其德耳。朱子之意與皇上同。皇上近來大信朱子,言朱子說佛、老一些不錯,他各人修身養性,何必說他不是,但治天下一毫用不著。狠說得是。

余閣學時,上一日臨軒,忽問中堂及學士,《續綱目》何如,時宛平、漢陽相公皆漫應云好。上轉頭問余曰:「何如。」余曰:「臣平生極不喜此書。朱子《綱目》義例所云:『統者,以天下無主,有以主之者,便以統歸之。』如秦、隋之無道,而又不久,亦不得不以統屬之。惟五代,地無大小,國無常主,無統可歸,必奪統也。《續綱目》於元而奪之統,不允。元已百年,君天下矣,宋之臣子若舉兵起事,還可以忠孝解說。凡百姓有一作亂者,即謂之起兵,已為元之子民,而乃以叛民為義士,可乎?」余素持論如此,不謂與上意合。隔數日鉤囚,問明中堂止廿餘件,他多者不過十餘件,問余五十七件。舉朝震疏,以為殊異,遂升掌院。東海由此深嫉,而設法中之,又播言於上曰:「李某竊聽余論而剿之。」其可笑如此。

問:「宋之天下,元已全得,尚以宋為正統,安乎?」曰:「《續綱目》許多不得朱子本意。金時,以宋為正統猶可議,宋已稱反便難說。至元天下一統,凡賊皆曰起兵,尤不通。享國久,時皆元朝所生,又非宋之子孫臣子,其人又無大志,而曰起兵,是教人刻刻該做賊,如之何其可也!如今平心而論,金、宋只好分注,自然先宋而後金,不然朱子遂為陪臣,豈學者所安?如三國先主固是漢後,看孔明體面亦有一二分。」

《綱目》所謂「正統」,統者,相傳之緒,非一之謂。正對偏安言,非變正之正。自記。

◀上一卷 下一卷▶
榕村續語錄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