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第02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二十九卷目錄
山川諸神部彙考二
禮記〈王制 月令 學記〉
山海經〈招搖山至箕尾山之神圖 柜山至漆吳山之神圖 天虞山至南禺山之神
圖以上出南山經 錢來山至騩山之神無圖 飛獸神圖 鼓神圖 英招神圖 槐鬼離
侖無圖 有窮鬼無圖 淫水天神圖 陸吾神圖 長乘神圖 西王母圖 白帝神無圖
江疑神無圖 耆童神無圖 帝江神圖 崇吾山至翼望山之神圖 神�圖 陰山至
崦嵫山之神無圖以上出西山經 單狐山至隄山之神圖 管涔山至敦題山之神圖 太
行山至無逢山之神圖以上出北山經 樕�山至竹山之神圖 空桑山至䃌山之神圖
尸胡山至無睪山之神圖以上出東山經 歷兒神無圖 輝諸山至蔓渠山之神圖 熏池
神無圖 武羅神圖 太逢神圖 鹿蹄山至元扈山之神圖 苟林山至陽虛山之神無圖
驕蟲神圖 平逢山至陽華山之神無圖 帝臺神無圖 天愚神無圖 休與山至大騩
山之神圖 𧕦圍神圖 計蒙神圖 涉𧕦神圖 景山至琴鼓山之神圖 熊山神無圖
女几山至賈超山之神圖 首山至丙山之神圖 耕父神圖 翼望山至几山之神圖 于
兒神圖 篇遇山至榮余山之神圖以上出中山經 羽民國神無圖出海外南經 形天神
圖出海外西經 燭陰神圖 相柳神圖 夸父神圖以上出海外北經 奢比尸神圖 天
吳神圖以上出海外東經 孟涂神無圖出海內南經 危神圖 窫窳神圖以上出海內西
經 貳負神圖 宵明燭光神無圖以上出海內北經 犁�尸神圖 折丹神無圖以上出
大荒東經 女媧神圖 噓神圖 崑崙山神圖 夏耕尸神圖 夏后開神圖以上出大荒
西經 九鳳神圖 彊良神圖 天女魃無圖 赤水神女無圖 犬戎神圖以上出大荒北
經 延維神圖出海內經〉
神異經〈西荒經〉
博雅〈山神〉
酉陽雜俎〈諾皋記〉
路史〈後紀〉
武昌府志〈晏公〉
神異典第二十九卷
山川諸神部彙考二[编辑]
《禮記》[编辑]
《王制》[编辑]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 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月令》[编辑]
孟春之月,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澤,犧牲毋用牝。 仲夏之月,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源。
仲冬之月,命有司祀祁四海、大川、名源、淵澤、井泉。 季冬之月,乃畢山川之祀。
《命宰》,「歷卿大夫至於庶民土田之數,而賦犧牲,以共 山林名川之祀。」
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無不咸獻其力,以共山林名 川之祀。
《學記》[编辑]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 謂《務本》。
《山海經》[编辑]
招搖山至箕尾山共十山之神圖
《南山經》[编辑]
凡䧿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 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 用一璋,玉瘞,糈用稌米一璧,稻米,白菅為席。」
〈注〉《毛擇牲》,取其毛色也。
柜山至漆吳山共十七山之神圖
《南山經》[编辑]
凡《南次二經》之首,自柜山至於漆吳之山,凡十七山, 七千二百里。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其祠:毛用一璧, 瘞糈用稌
天虞山至南禺山共十四山之神圖
《南山經》[编辑]
凡《南次三經》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 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龍身而人面,其祠 皆一白狗,祈糈用稌。
錢來山至騩山之神〈無圖〉[编辑]
《西山經》[编辑]
凡《西經》之首,自錢來之山至於騩山,凡十九山,二千 九百五十七里。「華山,冢也,其祠之禮太牢。羭山,神也, 祠之用燭,齋百日以百犧,瘞用百瑜,湯其酒百樽,嬰 以百珪百璧。」
〈注〉冢者,神鬼之所舍也。牛羊豕為太牢。燭或作煬,牲純色者為犧。瑜,美玉名湯,或作溫嬰,謂陳之以環祭也。或曰:嬰,古罌字,謂盂也。
其餘十七山之屬,皆毛牷,用一羊祠之燭者,百草之 未灰白蓆采等純之。
〈注〉牷,謂牲體全具也。純,緣也。五色純之等差其文綵也。
飛獸神圖
《西山經》[编辑]
凡《西次二經》之首,自鈐山至於萊山,凡十七山,四千 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馬身,其七神皆人 面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為飛獸之神。其祠 之毛用少牢,白菅為席。其十輩神者,其祠之毛,一雄 雞鈐而不糈毛采。
〈注〉羊豬為《少牢鈐》,所用祭器名也。或作思訓。祈不糈,祠不以米,毛采,言用雄色雞也。
鼓神圖
《西山經》[编辑]
鍾山,其子曰鼓,其狀如人面而龍身,是與欽䲹殺葆 江于崑崙之陽。帝乃戮之鍾山之東,曰:�《崖欽》䲹化 為大鶚,其狀如鵰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 晨鵠,見則有大兵鼓。亦化為鵔鳥,其狀如鴟,赤足而 直喙,黃文而白首,其音如鵠,見即其邑大旱。
〈注〉此亦神名,名之為「鍾山之子」耳。〈廣注〉其類皆見《歸藏啟筮》。《啟筮》有曰:「麗山之子,青羽人面鳥身。」亦似此狀也。任臣案:《事物紺珠》作《古續離騷經》。鍾�又附耳而舉佩。注云。「謂鼓也。」又《三才圖會》曰:「鍾山之子有神。名曰鼓。其狀龍身而人面
英招神圖
《西山經》[编辑]
槐江之山寶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 人面。虎文而鳥翼。徇於四海其音如榴。
〈注〉平圃即元圃也。「徇」謂周行也。榴,未詳。
槐鬼離侖〈無圖〉[编辑]
《西山經》[编辑]
槐江之山,北望諸毗槐,鬼離侖居之,鷹鸇之所宅也。
有窮鬼〈無圖〉[编辑]
《西山經》[编辑]
槐江之山,東望恆山,四成有窮鬼居之,各在一摶。
〈注〉摶,猶脅也。言「群鬼各以類聚處山,四脅有窮」,其總號耳。
<h3 id="淫。〈音遙〉《水天神圖》:" style="text-align: center">淫。〈音遙〉《水天神圖》:此處缺少一幅插圖。請考慮協助將書中此處的圖片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以Imperial Encyclopaedia - Spirits and the Supernatural - pic15 - 淫〈音遙〉水天神圖.png或.svg命名。 |
《西山經》[编辑]
槐江之山,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狀如牛, 而八足,二首馬尾,其音如「《勃皇》,見則其邑有兵。」
陸吾神圖
《西山經》[编辑]
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 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 囿。時有鳥焉,其名曰「鶉鳥」,是司帝之百服。
〈注〉下都,天帝都邑之在下者也。陸吾,即肩吾也。九部,主九城之部界囿時天帝苑囿之時節也。服,器服也,或作藏。〈廣注〉莊周曰:「肩吾得之以處大山也。」任臣案:王世貞《騷》云:「彼荃亦何為兮,辱陸吾使不得主」,盧柟《泰宇賦》「挫陸吾而陁驕蟲」,徐氏《謇修賦》「令陸吾啟鑰而列圖。」謂此也。《事物紺珠》作「堅吾,虎身人面九首,司九域事。」《開山圖》注:「無外之山,在崑崙東南,五龍天皇皆出此中,為十二時神也。」道里既殊,或與此神異。
長乘神圖
《西山經》[编辑]
嬴母之山,神長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狀如人 而�《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無水。
<h3 id="西王母圖〈此圖據三才圖會〉"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王母圖〈此圖據三才圖會〉《西山經》[编辑]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 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注〉「蓬頭亂髮,勝」,《玉勝》也。「司厲及五殘。」知災厲,五刑殘殺之氣也。
白帝神〈無圖〉[编辑]
《西山經》[编辑]
「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是多文玉石,實惟員 神。」「磈氏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
〈注〉「少昊」,金天氏,帝摯之號也。日西入,則景反,東照,主司察之。
江疑神〈無圖〉[编辑]
《西山經》[编辑]
「符惕之山,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風雲之所出 也。
耆童神〈無圖〉[编辑]
《西山經》[编辑]
《騩山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鐘磬。
〈注〉「耆童老童」,顓頊之子。
帝江神圖
《西山經》[编辑]
天山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 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注〉「體色黃而精光赤也。」夫形無全者,則神自然靈照,精無見者,則闇與理會。其《帝江》之謂乎。〈廣注〉莊生所云「中央之帝,混沌為倏忽所鑿,七竅而死」者,蓋假此以寓言也。任臣案:《河西舊事》曰:「天山高,冬夏長雪,故曰白山。山中有好木鐵,白人謂之天山,過之皆下馬拜。」在蒲東一百里,即漢貳師擊右賢王處也。《九州要記》云:「涼州古武城都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於此。」程大昌《北邊備對》云:「一名時漫羅山。」杜詩注:「天山即祁連山,在伊州。」顧氏《說略》曰:「天山、雪山、祁連山、白山四名,其實一也。」案:渾敦《古音叢》目音袞,沌與混沌同。《中天佚典》云:「渾沌蔑刳,太希其谷。」《太微經》曰:「有物齒於渾敦,莫之敢作。」又《神異經》言:「崑崙西有獸,兩目不見,兩耳不聞,有腹而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名曰渾敦。」段氏《諾皋記》:「天山有神,是為渾敦,狀如橐而光,其光如火,六足重翼,無面目,嗜音歌舞,實為帝江。」《事物紺珠》云:「帝江出天山,知歌舞之妙。」楊慎均藻云:「帝江,鳥名,知歌舞之音。」《王氏彙苑》云:「天山之神鳥,名曰帝江,故能識鼓歌舞之妙,無如帝江,一曰鼓神也。」王融《曲水詩序傳》:「妙靡於帝江。」盧柟《滄溟賦》云:「帝江蹙左而歛翼。」謂此也。又《路史》。帝不降。是為帝江。注云。「《山海經》帝江也。」此羅氏之誤
崇吾山至翼望山共二十三山之神圖
《西山經》[编辑]
凡《西次三經》之首,崇吾之山至於翼望之山,凡二十 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狀皆羊身人面。其祠 之禮,用一吉玉瘞,糈用稷米。
〈注〉玉,加采色者也。《尸子》曰:「吉玉大龜。」
<h3 id="神�"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西山經》[编辑]
《剛山》是多神。�其狀人面獸身,一足一手,其音如欽。
〈廣注〉郭曰:�亦魑魅之類也。音恥回反。或作。�「欽」亦「吟」字,假音。任臣案:《圖經》作「神。」�《集韻》引此作「神。」�音熾。劉會孟曰。深山魑魅多一足。故《詩》曰:「山鬼獨一足。」《圖讚》曰:「其音如吟。一腳人面。」
陰山至崦嵫山之神〈無圖〉[编辑]
《西山經》[编辑]
凡《西次四經》,自陰山以下至於崦嵫之山,凡十九山, 三千六百八十里。其祠祀禮,皆用一白雞,祈糈以稻 米白菅為席。
單狐山至隄山共二十五山之神圖
《北山經》[编辑]
凡北山之首,自單狐之山至於隄山,凡二十五山,五 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 雞彘瘞,吉玉用一珪,瘞而不糈。
管涔山至敦題山共十七山之神圖
《北山經》[编辑]
凡《北次二經》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題之山,凡十 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其祠毛用 一雄雞彘,瘞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
〈注〉擿玉于山中以禮神,不埋之也
太行山至無逢山共四十六山凡四十四神之圖
《北山經》[编辑]
凡《北次三經》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無逢之山,凡 四十六山,萬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馬身而人 面者,二十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瘞之。其十四神狀 皆彘身而載玉,其祠之皆玉不瘞。其十神狀皆彘身 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瘞之。大凡四十四神, 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h3 id="樕�" style="text-align: center">樕�《東山經》[编辑]
凡《東山經》之首「自樕。」�之山以至于竹山,凡十二山, 三千六百里。其神狀皆人身龍首,祠毛用一《犬祈》。� 用魚。
〈注〉以血塗祭為。�又以牲告神,神欲聽之曰:�《公羊傳》云:「蓋叩其鼻以」�社。
空桑山至䃌
《東山經》[编辑]
凡《東次二經》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䃌山,凡十七山, 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狀皆獸身人面,載觡,其祠毛 用一雞,祈嬰用一璧瘞。
〈注〉麋鹿屬角為觡。
尸胡山至無睪山共十九山之神圖
《東山經》[编辑]
凡《東次三經》之首,自尸胡之山至於無睪之山,凡十 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狀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 牡羊,米用黍。是神也,見則風雨水為敗。
歷兒神〈無圖〉[编辑]
《中山經》[编辑]
凡《薄山》之首,自甘棗之山至於鼓鐙之山,凡十五山, 六千六百七十里。《歷兒》冢也,其祠禮,毛太牢之具,縣 以吉玉。其餘十三山者,毛用一羊,縣嬰用桑封,瘞而 不糈。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銳其上,而中穿之加 金。
〈注〉縣,祭山之名也。桑主,言作神主而祭,以金銀飾之也。《公羊傳》曰:「虞主用桑主。」或作玉
輝諸山至蔓渠山共九山之神圖
《中山經》[编辑]
凡《濟山經》之首,自輝諸之山至於蔓渠之山,凡九山, 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鳥身。祠用毛,用一 吉玉,投而不糈。
熏池神〈無圖〉[编辑]
《中山經》[编辑]
《中次三經》「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陽多㻬琈之玉, 其陰多赭黃金,神熏池居之。」
武羅神圖
《中山經》[编辑]
青要之山,實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駕鳥。南望 《墠渚》,禹父之所化。是多《僕纍》蒲蘆。�武羅司之,其狀 人面而豹文,小腰而白齒,而穿耳以鐻,其鳴如鳴玉。 是山也,宜女子。
〈注〉《武羅》,神名。�即神字鐻金銀器之名。未詳。音渠。鳴玉。如人鳴玉佩聲。〈廣注〉任臣案:《世本》夏時有武羅國,《琴志》有夏臣。武羅,與神同名。盧柟《滄溟賦》云:「武羅屏首以蝹身,帝江蹙足而斂翼。」《五音集韻》云:「鐻耳環。」與璖同。左思《魏都賦》:「髽首之豪,鐻耳之傑。」
太逢神圖
《中山經》[编辑]
和山實惟河之九都,吉神《泰逢》司之,其狀如人而虎 尾,是好居於《萯山》之陽,出入有光。《泰逢》神動,天地氣 也。
〈廣注〉郭曰:「虎尾,或作雀尾,動天地氣,言其有靈爽,能興雲雨也。」夏后孔甲田於萯山之下,天大風晦冥,孔甲迷惑,入於民室。見《呂氏春秋》。任臣按:《三才圖》「會」作「泰。」�《事物紺珠》云:「泰。」�「司吉善之神。《緯書》」云:�「黃萯山之神,能動天地。」《冠編:二十二姓紀》有泰逢氏,注云:「和山為河之九都,吉神泰逢寄精之所。」馮氏《雜錄》曰:「泰逢,吉神也,居和山五曲。」王文祿《補衍》云:「泰逢出萯山。《郁離子》曰:『泰逢起風,薄號行雨』。指此也。」《學海》曰:「今東陽有萯山,一云倍尾山。《世紀》云:『即東首陽山』。」案:《通鑑循蜚紀》:「泰逢氏沒,為河神司之,於萯山之陽」,出入有光。《路史》:「夏后氏游畋,黃萯之顏,天風晦冥遇神。」�而迷。《文心雕龍》云:「夏甲嘆於東陽,東音以發。」謂此事耳。《釋義》曰:「今深山有燐火,夜中望之,明滅倏忽,出入有光,無乃類是
凡萯山之首,自敖岸之山至於和山,凡五山,四百四十里。其祠太逢、熏池、武羅,皆一牡羊,副嬰用吉玉,其 二神用一雄雞,瘞之糈用稌。
〈注〉副謂破羊骨,磔之以祭也。
鹿蹄山至元扈山共九山之神圖
《中山經》[编辑]
凡《釐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於元扈之山,凡九山,千 六百七十里。其神狀皆人面獸身。其祠之,毛用一白 雞,祈而不糈,以彩衣之。
〈注〉以彩飾雞。
苟林山至陽虛山之神〈無圖〉[编辑]
《中山經》[编辑]
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於陽虛之山,凡十六山, 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也,其祠禮太牢,嬰用吉 玉。《首山》。�也。其祠用稌黑犧太牢之具,糵釀干儛置 鼓,嬰用一璧,尸水合天也。肥牲祀之,用一黑犬於上, 用一雌雞於下,刉一牝羊獻血,嬰用吉玉,彩之,饗之。
〈注〉「《尸水》合天」,天神之所馮也。彩之,加以繒綵之飾也。饗之,勸強之也。
驕蟲神圖
《中山經》[编辑]
《平逢之山》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是為 螫蟲,實惟蜂蜜之廬。其祠之,用一雄雞,禳而勿殺。
〈注〉為螫。蟲之長也。廬,言群蜂之所舍集。蜜,赤蜂名。禳,祭名也。謂禳卻惡氣也。〈廣注〉任臣案:臆見《彙考》作「蟜蟲」,《事類賦》注引《經》云:「嬌蟲是長螌蟲」,盧柟《泰宇賦》「挫陸吾而阤驕蟲」,謂此也。
平逢山至陽華山之神〈無圖〉[编辑]
《中山經》[编辑]
凡《縞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於陽華之山」,凡十四 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諸岳之祠 法,則天下安寧。
帝臺神〈無圖〉[编辑]
《中山經》[编辑]
休與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臺之棋」,五色而文,其 狀如鶉卵。「帝臺之石」,所以禱百神者也。
〈注〉「《帝臺神人》名棋」,謂博棋也。
「鼓鐘之山」,帝臺之所以觴百神也。
〈注〉舉觴燕會則於此山,因名為《鼓鐘》也。
天愚神〈無圖〉[编辑]
《中山經》[编辑]
《堵山神》,天愚居之,是多怪風雨。
<h3 id="休與山至大騩山共十九山之神圖〈與中嶽嵩山神圖同〉" style="text-align: center">休與山至大騩山共十九山之神圖〈與中嶽嵩山神圖同〉《中山經》[编辑]
凡苦山之首,自休與之山至於大騩之山,凡十有九 山,千一百八十四里。其十六神者,皆豕身而人面。其 祠:「毛牷用一羊,羞嬰用一藻《玉瘞》。」苦山、少室、太室,皆 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嬰以吉玉。其神狀皆人面而 三首,其餘屬皆豕身人面也。
𧕦
《中山經》[编辑]
驕山,神《𧕦圍》處之,其狀如人面,羊角虎爪,恆遊於睢 漳之淵,出入有光。
計蒙神圖
《中山經》[编辑]
「《光山》神,《計蒙》處之。」其狀人身而龍首。恆遊于漳淵,出 入必有飄風暴雨。
涉𧕦
《中山經》[编辑]
岐山,神《涉𧕦》處之,其狀人身而方面,三足。
〈廣注〉郭曰:「𧕦,徒何切;一作『𧕦』,笑遊切。」任臣案:《宛委餘編》作「涉鼉。」𧕦,古「𧕦」字。《談薈》曰:驕山神名𧕦圍,岐山神名涉𧕦。
景山至琴鼓山共二十三山之神圖
《中山經》[编辑]
凡荊山之首,自景山至琴鼓之山,凡二十三山,二千 八百九十里。其神狀皆鳥身而人面。其祠用一雄雞, 祈瘞用一藻圭,糈用稌驕,山冢也,其祠用羞酒少牢, 祈瘞嬰毛一璧
熊山神〈無圖〉[编辑]
《中山經》[编辑]
《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恆出神人,夏啟而冬閉。是穴也, 冬啟乃必有兵。
女几山至賈超山共十六山之神圖
《中山經》[编辑]
凡岷山之首,自女几山至于賈超之山,凡十六山,三 千五百里,其神狀皆馬身而龍首,其祠:毛用一雄雞 瘞,糈用稌。文山勾檷。風雨騩之山,是皆冢也,其祠之 羞酒少牢,具嬰毛一吉玉。熊山,席也,其祠:羞酒太牢, 具嬰毛一璧干。儛用兵以禳祈,璆冕舞。
〈注〉羞酒,先進酒以酹神。席者,神之所憑止也。禳,祓除之祭名。儛者,持盾武儛也。祈璆冕舞,祈求福祥也。祭用玉。儛者,冕服也。美玉曰璆。
首山至丙山共九山之神圖
《中山經》[编辑]
凡《首陽山》之首,自首山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 七里。其神狀皆龍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雞,瘞 糈用五種之。糈。堵山,冢也,其祠之,少牢具羞酒祠,嬰 毛一璧。瘞騩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其合巫祝二人, 儛嬰一璧。
耕父神圖
《中山經》[编辑]
《豐山神》,耕父處之,常遊清泠之淵,出入有光,見則其 國為敗。
〈注〉清泠水,在西號郊縣山上神來時,水赤有光耀,今有屋祀之。〈廣注〉任臣案:張衡《東京賦》:「囚耕父于清泠,溺女魃于神潢。」《南都賦》:「耕父揚光于清泠之淵。」黃省曾《讀山海經》詩:「耕父爾何神,常遊清泠淵。」《馮氏雜錄》曰:「耕父居清泠之淵,見則其國敗。」《事物紺珠》云:「南陽府東北豐山下有清泠泉,神耕父處之,神來則水赤。」《說苑》云:「白龍下清泠之淵。」《真誥》云:「務光入清泠之淵。」《淮南子》:「北人無擇非舜,自投清泠之淵。」《夏竦賦》:「湛清泠之素液。」即斯水。
翼望山至几山共四十八山之神圖
《中山經》[编辑]
凡荊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于几山,凡四十八山,三 千七百三十二里。其神狀皆彘身人首,其祠:毛用一 雄雞,祈瘞用一珪,糈用五種之精。禾山,帝也,其祠:太 牢之具,羞瘞倒毛用一璧,牛無常。堵山、玉山,冢也,皆 倒祠,羞毛少牢,嬰毛吉玉。
于兒神圖
《中山經》[编辑]
《夫夫》之山神,于兒居之,其狀人身而身操。兩蛇常遊 于江淵,出入有光。
篇遇山至榮余山共十五山之神圖
《中山經》[编辑]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榮余之山,凡十五 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毛用一 雄雞、一牝豚刉,糈用稌。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堯山、 陽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瘞,祈用酒,毛用少牢,嬰 毛一吉玉。洞庭,榮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瘞,祈酒太牢 祠,嬰用圭璧十五,五彩惠之。
〈注〉刉亦割刺之名。肆,陳之也。陳牲玉而後埋藏之。惠猶飾也,《方言》也。
羽民國神〈無圖〉[编辑]
《海外南經》[编辑]
《羽民》國,有神人二八連臂,為帝司夜於此野,在羽民 東,其為人小頰赤肩,盡十六人。
〈注〉司夜,「晝隱夜見。」
形天神圖
《海外西經》[编辑]
「《奇肱》之國。」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 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注〉干盾,戚斧也,是為無首之民。〈廣注〉任臣按:《抱朴子》謂「無首之體」,即此也。陶詩云:「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形夭無千歲,猛志故常在,形天作形夭。」段成式《諾皋記》云:「形夭與帝爭海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山,乃以乳為目,臍為口,操干戚而舞焉。」劉會孟曰:「律陀有天眼,形天有天口。」洪容齋曰:「舊本淵明讀《山海經》詩,『形夭無千歲』,疑上下文義不貫,遂取」經文參校,「形天」,獸名,好銜干戚而舞,乃知是「形天」、「舞」「干戚」五字皆譌,此與臨漢曾紘之說同也。而《二老堂詩話》復云:靖節茲題十三篇,大概篇指一事,此恐專說精衛填海,無千歲之壽,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若并指「形天」,似不相續。其辭甚辨,而要以曾紘之解為得之。邢凱《坦齋通編》云:「天山有神名」形天。操干戚而舞不止。張氏《代醉編》曰:「『《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形刑天夭』四字。當再考善本。」又吳淑
《事類賦》:「駭操干之刑大。」 以形天為刑大,更誤矣。《來斯行策》云:「《晉史》莫窺,空詫渡河之三豕;《山經》未諳,終迷舞戚之形天。」 謂此。又青藤山人《路史》曰:刑天即渾敦。
燭陰神圖
《海外北經》[编辑]
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呼為夏, 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之東,其為 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鍾山下。
〈廣注〉郭曰:「燭,龍也。是燭九陰,因名云。息,氣息也。」《淮南子》曰:「龍身一足。」任臣案:《括地圖》曰:「鍾山之神,名曰燭龍。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呼為夏,息為風。」《楚辭》:「日安不到,燭龍何照?」王逸注云:「天之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而照之。」柳宗元《天對》曰:「修龍旦燎,爰北其首。九陰極冥,厥朔以炳。」楊萬里解云:「旦燎謂銜燭也。」張憲《燭龍行》云:「蛇身人面,髮如赭,銜珠光吐照天下。」謂此也。
相柳神圖
《海外北經》[编辑]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 厥為澤谿。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 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在崑崙之北,柔利之 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 臺,臺在其東,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
〈廣注〉郭曰:「頭各自食一山之物,言貪暴難饜抵觸。」厥,掘也。掘塞之而土三沮坎,言其血膏浸潤壤地,地潤濕,唯可積土以為臺觀。崑崙山在海外者,「衝」猶「向」也。任臣按:《相柳蛙》《螢子》《三才圖會》俱作「相抑。」先是共工姜之異為太昊黑龍氏,主水職。共工薨,子康回襲黑龍氏,亦曰共工。太昊崩,女媧立,以上相不下女主伯九有「而朝同列,僭黑帝,輔以相柳,竊保冀方,亦作相繇。」見張揖《廣雅》及《大荒經》。又案:神九首者,相柳之外,九鳳九首,木夫九首。駱賓王《露布》云:「雄𧈭九頭」,蓋謂此也。案陳一中曰:「共工夾輔太昊,太昊在位,則相柳為陪臣;太昊既陟,則相柳於共工。君臣之分既定,義不可絕。嗣主縱無道,當死事以報先君,人」臣之義也。彼各為其主,精靈未泯,死化九首之虺,所抵為淵澤水孽,憤戾之氣,理不盡無,故禹不得不殺。一曰,禹戮之虺非真相,柳氏杜宇、彭𧑅是也。王世貞詩:「相柳食九州,膏血彌川坻。」即此。楊慎《補注》云:「首衝南方者,紀鼎上所鑄之象。虎色者,蛇斑如虎,蓋鼎上之象,又以彩色點染別之。」
夸父神圖
《海外北經》[编辑]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 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注〉夸父者,蓋神人之名也。「入日」,言及日干將入也。其能及日景而傾河渭,豈以走飲哉?寄用于走飲耳,幾乎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矣。此以一體為萬殊,存亡代謝,寄《鄧林》而遯形,惡得尋其靈化哉?
奢比尸神圖
《海外東經》[编辑]
《大人國》,奢比之尸在其北,獸身、人面、大耳,珥兩青蛇。 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注〉《奢比尸》,亦神名也。珥以蛇貫耳也。〈廣注〉任臣案:《三才圖會》作「奢。」北。案:奢比,黃帝七輔之一,《冠編》云:「黃帝友奢比友地典。」《路史》「奢比辨乎東,以為土師」,是也。《國名記》有奢比國。盧柟《滄溟賦》云:「獻奢比,游無垠」,《釋義》曰:「青蛇,以象木也,類也。」
天吳神圖
《海外東經》[编辑]
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北」兩水間,其 為獸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黃。
〈廣注〉郭曰:「《大荒東經》云『十尾』。」任臣案:天吳,水伯名。《談藪》曰:「李大異常誦杜『天吳紫鳳』之句,顧坐客云:『吳音華,見《山海經》,未知復見何書』?」王仲行對云:「『『《後漢書》戴就被收,獄吏燒鋘斧,使就挾之』。注引何承天《纂文》:『鋘音華』。又《詩》:『不吳不敖,不吳不揚』,亦皆音華』。據此,則天吳從華音矣。《郁離子》曰:『天吳八首八足而相抑,九頭實佐之』。」蓋指此也。
孟涂神〈無圖〉[编辑]
《海內南經》[编辑]
夏后啟之臣曰孟涂,是司神於巴。人請訟於孟涂之 所,其衣有血者乃執之。是請生居山上,在丹山西,丹 山在丹陽南,丹陽居屬也。
〈注〉司神,聽其獄訟為之神。主不直者,則血見於衣請生,言好生也。
危神圖
《海內西經》[编辑]
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 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與髮,繫之山上木在《開題》西 北。
〈廣注〉郭曰:「漢宣帝使人上郡發盤石,石室中得一人。」�「裸,被髮反縛,械一足,以問群臣,莫能知。」劉子政按此言對之,宣帝大驚。於是時人爭學《山海經》矣。論者多以為是其尸象,非真體也。意者以靈怪變化,論難以理測。物稟異氣,出於不然,不可以常運
「推,不可以近數揆矣。魏時有人發故周王冢者,得殉女子,不死不生數日時有氣,數月而能語,狀如廿許人,送詣京師,郭太后愛養之,恆在左右。十餘年,太后崩,此女哀思哭泣,一年餘而死。」 即此類也。任臣案:王充《論衡》云:「董仲舒睹重常之鳥,劉子曉貳負之尸。」 指此也。又《獨異志》載:「劉歆須疏屬之尸,須七歲女子以」 乳之,即變為人。帝如其言,遂能應對。故《博物策》云:「取女乳而疏屬之尸。」 可語辭亦誕矣。《宛委餘編》云:劉向識貳負桎梏之尸,蓋僵尸數千年不朽者也。今潯溪水側有重人穴,穴中有僵尸,不知年載。又《記》云:「人以五月五日生者,尸不腐。」 皆此之類。
窫窳神圖
《海內西經》[编辑]
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几、巫相,夾窫窳之 尸,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貳負臣 所殺也。
〈注〉巫、彭等,皆神醫也。距,為距卻死氣,求更生也。
貳負神圖
《海內北經》[编辑]
鬼國在貳負之尸北,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 在其東,為物人面蛇身。
宵明燭光神〈無圖〉[编辑]
《海內北經》[编辑]
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燭光,處河大澤,二女之靈能照 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
〈注〉「宵明」、「燭光」,二女字也。以能光照,因名云。
<h3 id="犁�" style="text-align: center">犁�《大荒東經》[编辑]
小人國有神,人面獸身,名曰「犁。」�之尸
折丹神〈無圖〉[编辑]
《大荒東經》[编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於天東極離瞀,日月所出, 名曰「折丹」,東方曰折,來風曰俊,處東極以出入風。
〈注〉《折丹神人》言「此人能節宣風氣,時其出入。」
女媧神圖
《大荒西經》[编辑]
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 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有人名曰石夷,來,風 曰韋,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
〈注〉「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栗》,《廣野》名。
噓神圖
《大荒西經》[编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 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於頭上,名曰「噓。」
崑崙山神圖
《大荒西經》[编辑]
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 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夏耕尸神圖
《大荒西經》[编辑]
南嶽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壽麻。 壽麻正立無景,疾呼無響。爰有大暑,不可以往。有人 無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湯伐夏桀于章 山,克之,斬耕厥前。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
〈注〉「疾呼無響」,言其稟形氣有異於人也。「夏耕之尸」,亦形天尸之類于章山,名斬。《耕厥前》。頭亦在前者,「走厥咎」,逃避罪也
夏后開神圖
《大荒西經》[编辑]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 兩龍,名曰夏后開。開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以 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
〈注〉《夏后開》,即「夏后啟」也。
九鳳神圖
《大荒北經》[编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 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
彊良神圖
《大荒北經》[编辑]
北極有神,銜蛇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名曰 《彊良》。
天女魃〈無圖〉[编辑]
《大荒北經》[编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句,海水入焉。有係昆之山者, 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 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 野。應龍畜水,蚩尢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 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 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 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注〉田祖,主田之官,魃時亡之,畏見逐也。令神北行向水位也。
赤水神女〈無圖〉[编辑]
《大荒北經》[编辑]
有鍾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獻》。
〈注〉《神女》也。
犬戎神圖
《大荒北經》[编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順水入焉。有人名曰「犬 戎。」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 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肉食有赤獸,馬狀無首,名 曰戎《宣王尸》。
〈注〉《犬戎》之神名也。
犬戎國有神,人面獸身,名曰《犬戎》。
延維神圖
《海內經》[编辑]
有神人首蛇身,長如轅,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 曰「延維。」人主得而饗食之,霸天下。
〈注〉澤神也。齊桓公出田于大澤,見之,遂霸諸侯。
《神異經》[编辑]
《西荒經》[编辑]
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長尺餘,袒身,捕蝦蟹,性不畏 人。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蝦蟹,伺人不在,而盜人 鹽以食蝦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嘗以竹著火中, 爆烞而出,臊皆驚憚,犯之令人寒熱。此雖人形而變 化,然亦鬼魅之類。今所在山中皆有之。
《博雅》[编辑]
《山神》[编辑]
山神謂之《离》。
《酉陽雜俎》[编辑]
《諾皋記》[编辑]
「山蕭」一名「山臊。」《神異經》作�〈一曰操〉《永嘉郡記》作「山魅」, 一名山駱,一名蛟。〈一曰蛂〉一名濯肉,一名「熱肉」,一名暉, 一名「飛龍。」如鳩,青色,亦曰「治烏。」巢大如五斗器,飾以 土堊,赤白相間,狀如射侯,犯者能役虎害人,燒人廬 舍,俗言「山魈。」
《路史》[编辑]
《後紀》[编辑]
太昊伏羲氏,在治百六十有四載,落厥妃殞洛,是為 《洛神代》,所謂伏妃者。
〈注〉即虙妃。《漢書音義》。如淳以為伏羲之女。溺洛而死。為洛水之神。非也。明曰:「虙妃豈女哉。」
黃帝滅蚩尤,徽猷多本于后。尢北復以其輕,勦其餘 于輞谷,人賴其利,遂世祀之,是為《金山之神》。
《武昌府志》[编辑]
《晏公》[编辑]
晏公諱戌仔,宋末清江鎮人,入元為文錦局,敕封平 浪侯。
![]()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6年1月1日之前出版。 |
![]() |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并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CC-by-sa-3.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复制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