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第02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
第二十一卷目錄
鵲部紀事
鵲部雜錄
鵲部外編
禽蟲典第二十一卷
鵲部紀事
[编辑]《穆天子傳》:天子升于弇山,世民作憂以吟曰:「北徂西 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於讀曰烏〉
《戰國策》:史疾為韓使楚,楚王問曰:「客何方所循?」曰:「治 《列子》圉寇之言。」曰:「何貴?」曰:「貴正。」王曰:「正亦可為國乎?」 曰:「可。」王曰:「楚國多盜,正可以圉盜乎?」曰:「可。」曰:「以正圉 盜柰何?」頃間有鵲止於屋上者,曰:「請問楚人謂之何?」 王曰:「謂之鵲,謂之烏,可乎?」曰:「不可。」曰:「今王之國,有柱 國、令尹、司馬、典令,其任官置吏,必曰廉潔勝任。今盜 賊公行而弗能禁也。此烏不為烏,鵲不為鵲也。」 《莊子山木篇》:「莊周遊乎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 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顙,而集于栗林。莊 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褰裳躩步,執彈 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 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 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 人逐而誶之。莊周反入,三月不庭。藺且從而問之:「夫 子何為頃間甚不庭乎?」莊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觀于 濁水而迷於清淵。且吾聞諸夫子曰:『入其俗,從其俗』。 今吾遊於雕陵而忘吾身,異鵲感吾顙,遊于栗林而 忘真。栗林虞人以吾為戮」,吾所以不庭也。
《墨子·魯問篇》:「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 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
《西京雜記》:樊將軍噲問陸賈曰:「自古人君皆云受命 於天,云有瑞應,豈有是乎?」賈應之曰:「有之。夫目瞤得 酒食,燈華得錢財,乾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 喜,小既有徵,大亦宜然。故目瞤則咒之,火華則拜之, 乾鵲噪則餧之,蜘蛛集則放之,況天下大寶,人君重 位,非天命何以得之哉!」
《集異志》:「漢昭帝元鳳元年,有烏與鵲鬥燕王宮池上, 烏墮地死。燕王旦謀為亂,未幾伏辜。」
《懷慶府志》:「楊宣為河內太守,行縣,有群鵲噪,宣曰:『前 有覆車粟,此鵲相隨欲往食,行數里,果有覆車粟』。」 《拾遺記》:「漢章帝永寧元年,條支國來貢異瑞,有鳥名 鳷鵲,形高七尺,能解人語。其國太平,則鳷鵲群翔。」昔 漢武時,四裔賓服,有獻馴鵲,若有喜樂事,則鼓翼翔 鳴。按莊周云:「雕陵之鵲」,蓋其類也。《淮南子》云:「鵲知人 喜。」今之所記,大小雖殊,遠近為異,故略舉焉。
《晉書五行志》:「景初元年,凌霄闕始構,有鵲巢其上。鵲 體白黑雜色。此羽蟲之孽,又白黑祥也。」
《魏志高堂隆傳》:「凌霄闕始構,有鵲巢其上,帝以問,隆, 對曰,《詩》云:『惟鵲有巢,惟鳩居之』。今興宮室,起凌霄闕 而鵲巢之,此宮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天意若曰, 宮室未成,將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夫天 道無親,惟與善人,不可不深防,不可不深慮。夏商之 季,皆繼體也,不欽承上天之明命,惟讒諂是從,廢德 適欲,故其亡也忽焉;太戊、武丁,睹災竦懼,祗承天戒, 故其興也勃焉。今若休罷百役,儉以足用,增崇德政, 動遵帝則,除普天之所患,興兆民之所利,三王可四, 五帝可六,豈惟殷宗轉禍為福而已哉!臣備腹心,苟 可以繁祉聖躬,安存社稷,臣雖灰身破族,猶生之年 也,豈憚忤逆之災,而令陛下不聞至言乎。」於是帝改 容動色。
《管輅傳》:輅至安德令劉長仁家,有鳴鵲來在閣屋上, 其聲甚急,輅曰:鵲言東北有婦昨殺夫,牽引西家人 夫離婁,候不過日,在虞淵之際,告者至矣。到時果有 東北同伍民來告,鄰婦手殺其夫,詐言西家人與夫 有嫌,來殺我婿。
《晉書五行志》:「吳孫權赤烏十二年四月,有兩烏銜鵲 墮東館,權使領丞相朱據燎鵲以祭。按劉歆說,此羽 蟲之孽,又黑祥也。視不明,聽不聰之罰也。是時權意 溢德衰,信讒好殺,二子將危,將相俱殆,睹妖不悟,加 之以燎,昧道之甚者也。明年,太子和廢,魯王霸賜死, 朱據左遷,陸議憂卒,是其應也。東館,典教之府。鵲墮 東館」,又天意乎?
太元二年正月,封前太子和為南陽王,遣之長沙,有 鵲巢其帆檣。和故官僚聞之,皆憂慘,以為檣末傾危, 非久安之象。是後果不得其死。
《王澄傳》:澄字平子,東海王越請為司空長史。惠帝末, 衍白越以澄為荊州刺史,持節都督,領南蠻校尉,敦
為青州,衍因問以方略,敦曰:「當臨事制變,不可豫論澄辭義鋒出,算略無方,一坐嗟服。澄將之鎮,送者傾朝,澄見樹上鵲巢,便脫衣上樹,探𪃟而弄之,神氣蕭 然,旁若無人。
《五行志》:「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六月,鵲巢太極東頭鴟 尾,又巢國子學堂西頭。十八年東宮始成,十九年正 月,鵲又巢其西門。」此殆與魏景初同占。學堂,風教之 所,聚西頭,又金行之祥。及帝崩後,安皇嗣位,桓元遂 篡,風教乃頹,金行不競之象也。
《涼武昭王暠傳》:暠子士業之未敗也,通街大樹上有 烏鵲爭巢,鵲為烏所殺,士業至是而亡。
《宋書符瑞志》:「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白鵲見新野鄧 縣,雍州刺史蕭思話以聞。」
元嘉二十六年五月癸酉,白鵲見建康崇孝里,揚州 刺史始興王濬以獻。
孝武帝大明七年三月辛巳,白鵲見汝南安陽,太守 申令孫以獻。
《南史宋建平王宏傳》:宏子景素在藩,甚得人心,而謗 聲日積,深懷憂懼。常與故吏劉璡獨處曲臺,有鵲集 於承塵上,飛鳴相逐,景素泫然曰:「若斯鳥者,遊則參 于風煙之上,止則隱於林木之下,饑則啄,渴則飲。形 體無累於物,得失不關於心,一何樂哉!」
《魏書靈徵志》:「高祖延興二年四月,幽州獻白鵲。 四年九月,白鵲見於中山。」
承明元年八月,定、冀二州俱獻白鵲。十一月,定州又 獻白鵲。
太和二年十一月,洛州獻「白鵲。」
肅宗熙平元年正月,定州獻白鵲。
正光四年正月,京師獲白鵲。
孝靜興平二年五月,京師獲白鵲。
武定二年七月,林慮獻白鵲。
三年六月,京師獲白鵲。
《北齊書張子信傳》,子信善易卜風角。武衛奚永洛與 子信對坐,有鵲鳴於庭樹,鬥而墮焉。子信曰:「鵲言不 善,向夕若有風從西南來,歷此樹,拂堂角,則有口舌 事。今夜有人喚,必不得往,雖敕亦以病辭。」子信去後, 果有風如其言。是夜瑯琊王五使切召永洛,且云敕 喚。永洛欲起,其妻苦留之,稱墜馬折腰,詰朝而難作。 《隋書翟普林傳》:「普林,楚丘人也。性仁孝,事親以孝聞。 州郡辟命,皆固辭不就。躬耕色養,鄉鄰謂為楚丘先 生。後父母疾,親易燥濕,不解衣者七旬。大業初,父母 俱終,哀毀,殆將滅性,廬於墓側,負土為墳,盛冬不衣 繒絮,唯著單縗而已。家有一烏犬,隨其在墓,若普林 哀臨,犬亦悲號,見者嗟異焉。有二鵲」巢其廬前柏樹, 每入其廬,馴狎無所驚懼。
《五行志》。「大業十三年十一月,烏鵲巢帝帳幄。驅之不 去。尋帝遇弒。」
《郭儁傳》:「儁字弘文,太原文水人也。家門雍穆,七葉共 居,犬豕同乳,烏鵲通巢,時人以為義感之應。州縣上 其事,上遣平昌公宇文㢸詣其家勞問之。治書御史 柳彧巡省河北,表其門閭。漢王諒為并州總管,聞而 嘉歎,賜兄弟二十餘人衣各一襲。」
《唐書孝友支叔才傳》:叔才,定州人。隋末荒饉,夜丐食 野中,還進母,為賊執,欲殺之,告以情,賊閔其孝,為解 縛。母病癰,叔才吮瘡注藥。及亡,廬墓有白鵲止廬傍。 《酉陽雜俎》:貞觀中,忽有白鵲構巢於寢殿前槐樹上, 其巢合歡如腰鼓,左右拜舞稱賀。上曰:「『我嘗笑隋煬 帝好祥瑞,瑞在得賢,此何足賀』?乃命毀其巢,放鵲於 野外。」
《太平廣記》:唐貞觀末,南康黎景逸居空青山,常有鵲 巢其側,每飲食輒以餧之。後鄰近失布,誣景逸盜之, 繫南康獄,月餘,劾不承。欲訊之,其鵲止於獄樓,向景 逸歡喜,似傳語之狀。其日傳有赦至,官司詰其由來, 云「路逢元衣素襟人所說。三日而赦至,景逸還山。」乃 知元衣素襟者,鵲之所傳。
《唐書狄仁傑傳》:仁傑始居母喪,有白鵲馴擾之祥。 《朱敬則傳》:敬則兄仁軌,字德容,隱居養親,嘗誨子弟 曰:「終身讓路,不枉百步;終身讓畔,不失一段。」有赤烏 白鵲,棲所居樹。
《太平廣記》:汝州刺史張昌期,易之弟也。恃寵驕貴,酷 暴群僚。梁縣有人白云:有白鵲見,昌期令司戶楊楚 玉捕之。郡人有鷂子,以蠟塗爪,至林見白鵲,有群鵲 隨之,見鷂迸散,唯白者存焉。鷂悚身取之,一無損傷, 而籠送之。昌期笑曰:「此鵲贖君命也。」玉叩頭曰:「此天 活玉,不然投河赴海,不敢見公。」拜謝而去。
《唐書竇參傳》:「參族子申為給事中,參親愛之。每除吏 多訪申,申因招賂,漏禁密語。故申所至,人目為喜鵲。」 《開元天寶遺事》:「李元紘開元初為好畤令,賦役平允, 不嚴而治。遷潤州司馬。發離百里,士民號泣遮路,烏 鵲飛擁行車,有詔褒美之。」
《冊府元龜》:開元九年三月,汝州奏「魯山縣之堯山,有 白鵲現於許昌縣之唐祠。掘地得古銅樽,上又隱起雙鯉,篆書文曰『宜子孫』,並請宣付史官。」從之。
開元十三年九月丁丑,白鵲見於行宮。
《唐書五行志》:「開元二十五年四月,濮州兩烏、兩鵲、兩 鴝鵒同巢。」
《冊府元龜》:開元二十五年五月「丁丑,白鵲見。」
開元二十九年五月戊寅,有慶雲見於亳州真源縣 之「元元皇帝廟」,兼有白鵲翔於廟門樓。
天寶十四載八月庚子,樂安郡上言「獲白鵲。」
《佛祖歷代通載》:牛頭惠忠禪師示寂,師得法於威師, 為牛頭宗第六祖。平生一衲不易,器用惟一鐺。嘗有 供僧穀二廩,盜者窺伺,虎為守。及移居莊嚴寺,將建 法堂,有古樹,群鵲巢其上。師謂鵲曰:「此地建堂,女可 速去。」言訖,群鵲遷巢他樹。
《杜陽雜編》:羅浮先生《軒轅集》,上遣嬪御取金盆覆白 鵲以試之。集方休于所舍,忽起謂中貴人曰:「皇帝安 能更令老夫射覆盆乎?」中貴人皆不喻其言。于時上 召令速至,而集纔及玉階,謂上曰:「盆下白鵲,宜早放 之。」上笑曰:「先生早已知矣。」
《唐書五行志》:「至德二載三月,安祿山將武令珣圍南 陽,有鵲巢于城中,砲機者三,雛成乃去。」
《冊府元龜》:「代宗寶應元年四月己巳即位。初,帝至飛 龍廄,座前有喜鵲鳴。」
大曆八年六月庚辰,廬州合肥縣棠梨樹上烏鵲同 巢。
大曆八年七月甲午,蔡州獲白鵲一,獻之。八月壬戌, 太原獲白鵲一,獻之。
《酉陽雜俎》:大曆八年,乾陵上仙觀天尊殿有雙鵲銜 柴及泥,補葺隙壞一十五處,宰臣上表稱賀。
《冊府元龜》:「大曆九年三月癸卯,京兆府獲白鵲一,獻 之。四月甲午,隴州獲白鵲一,獻之。五月丁巳,隴州獲 白鵲,獻之。」
《唐書五行志》:「大曆十三年五月,左羽林軍有鴝鵒乳 鵲二。」
《酉陽雜俎》:「貞元三年,中書省梧桐樹上有鵲,以泥為 巢,焚其巢,可禳狐魅。」
《唐書五行志》:「貞元四年三月,中書省梧桐樹有鵲,以 泥為巢。鵲巢知歲次於羽,蟲為有知。今以泥露巢,遇 風雨壞矣。」
九年春,許州鵲哺烏雛。
《冊府元龜》:「貞元十二年十二月甲子,左神策軍進白 鵲。」
《唐書五行志》:「元和元年,常州鵲巢于平地。」
十三年春,淄青府署及城中烏鵲互取其雛,各以哺 子,更相搏擊,不能禁。
《舊唐書五行志》:「長慶元年六月,濮州雷澤縣人張憲 家榆樹鳥巢,因風墮二雛,別樹鵲引二鳥雛于巢哺 之。」
《冊府元龜》:「開成元年六月,襄州獻白鵲。」
《唐書五行志》:「開成二年三月,真興門外,鵲巢於古冢。」 鵲巢知避歲,而古占又以高下卜水旱。今不巢於木 而穴於冢,不祥。
會昌元年,潞州長子有白頸烏與鵲鬥。
《李紳本集》自注:「余到端州,有紅龜一,州人李再榮來 獻,稱嘗有里人言吉徵也。又南中小鵲,名曰『蠻鵲,形 小如燕雀,里中言此鳥不常見,至而鳥舞,必有喜應。 是日與龜同至於館』。」
《續前定錄》:河南尹孔溫裕以補闕諫討党項,貶柳州 司馬。久之,得堂兄尚書溫業書,報云:「憲府欲取作侍 御史日望敕下。」忽又得書云:「宰相以右史處之」,皆無 音耗。一日有鵲喜於庭,直若語狀,孩稚拜且祝曰:「願 早作官。」鵲既飛去,墮下方寸紙,有「補闕」二字。無幾,遂 除此官。
《酉陽雜俎》:「鵲巢中必有梁。」崔圓相公妻在家時,與姊 妹戲於後園,見二鵲搆巢,共銜一木如筆管,長尺餘, 安巢中,眾悉不見。俗言:「見鵲上梁必貴。」
《全唐詩話》:「大興善寺南素和尚不出院,轉《法華經》三 萬七千部。齋時,烏鵲就掌取食。」
《宣驗記》:「唐王遵者,河內人也。兄弟三人並時疾甚,宅 有鵲巢,旦夕翔鳴,忿其喧噪,兄弟共惡之。及病差,因 張鵲斷舌而放之。既而兄弟皆患口齒之疾,家漸貧, 以至行乞。」
《唐書五行志》:「乾符四年春,廬江縣北鵲巢于地。 中和元年三月,陳留有烏變為鵲。」
二年,有鵲變為烏。
光啟二年七月,中條山鵲焚其巢。
《志恠錄》:孤山寺前楓樹上有一鵲巢,甚偉人。上取其 子,探得頭髮子數結,光潤,各長五尺,莫知其由。 《五代史王處直傳》:處直為武義軍節度使,有黃蛇見 于牌樓,處直以為龍,藏而祠之。又有野鵲數百巢麥 田中,處直以為己德所致而定。人皆知其不祥,曰:「蛇
穴山澤而處人室,鵲巢鳥降而田居,小人竊位而在上者」失其所居之象也。已而處直,果被廢死。《高僧傳》:後唐釋可止善律詩。在定州日,中山節度使 王處直與太原互相疑貳,諸矦兼并,王令方欲繼好 息民,因命僧齋於慶雲寺。會有獻白鵲者,王曰:「試為 詠題。」止即席而成後句云:「不知誰會喃喃語,必向王 前報太平。」王欣然。
《冊府元龜》:「後唐明宗天成二年四月,郢州進白鵲。乙 丑,滄州進白鵲。」
《幸蜀記》:長興五年正月,白鵲集玉局,化白龜遊宣華 苑。季良上表陳符瑞,率百官勸進曰:將士大夫盡節 效忠于殿下,正望攀鱗附翼。知祥曰:「德薄不足以承 天命,以蜀王而老于孤足矣。」季良曰:「早延大統,原以 慰軍民推戴心。」閏正月二十八日遂僭帝位。
《遼史劉伸傳》:「伸改崇義軍節度使,政務簡靜,民用不 擾,致烏鵲同巢之異,優詔褒之。」
《宋史五行志》:「寶元二年,長舉縣有白鵲,嘴腳紅,不類 常鵲。」
元豐三年八月戊寅,平棘縣獲白鵲。
六年七月壬申,丹州生白鵲。
《談苑》院中有雙鵲,栖於玉堂之後海棠樹。每學士會 食,必徘徊翔集,或鳴噪,必有大詔令,或宣召之事,因 謂之「靈鵲。」故晁翰林詩云:「卻聞靈鵲心應喜。」并予詩 云:「靈鵲先依玉樹棲。」蓋謂此也。
《齊東野語》:寶慶間有孫氏子名守榮,善風角烏占,其 術多驗,號富春子,登史衛王之門,頗為信用。一日,聞 鵲噪,史令占之,云:「來日晡時,當有寶物至,然非丞相 所可用者。今已抵關,必有所礙而未入耳。」翌日,果李 全以玉柱斧為貢,為閽者遲留,質之于府而後納。 《宋史謝皇后傳》:理宗謝皇后,諱道清,父渠,伯祖深甫, 后生而。黑瞖一目。渠伯早卒,家產益破壞,后嘗躬 親汲飪。初,深甫為相,有援立楊太后功,太后德之。理 宗即位,議擇中宮,太后命選謝氏諸女,后獨在室,兄 弟欲納入宮,諸父伯不可曰:「即奉詔納女,當厚奉 資裝,異時不過一老宮婢,事奚益?」會元夕,縣有鵲來 巢燈山,眾以為后妃之祥。伯不能止,乃供送后就 道。后旋病疹,良已,膚蛻瑩白如玉,醫又藥去目瞖。時 賈涉女有殊色,同在選中。及入宮,理宗意欲立賈太 后,曰:「謝女端重有福,宜正中宮。」左右亦皆竊語曰:「不 立真皇后,乃立假皇后邪?」帝不能奪,遂定立后。 《齊東野語》:咸淳間,福邸涼堂初成,有鵲巢于前廡,賓 客交慶,有形之歌詩者。殊不知野鳥入室,不祥莫甚。 《指月錄》:「鳥窠道林禪師見秦望山長松盤屈如蓋,遂 棲止其上,故謂之鳥窠禪師。復有鵲巢於其側,自然 馴狎,亦目為鵲巢和尚。」
《金史五行志》:「太宗天會九年七月,上御西樓聽政,聞 咸州所貢白鵲,音忽異常。上起視之,見東樓外光明 中有像巍然高五丈許,下有紅雲承之,若世所謂佛 者。乃擎跽修虔,久之而沒。」
宣宗元光二年正月,有鶴千餘翔于殿庭,移刻去。是 時烏鵲夜驚,飛鳴蔽天,其諸妖怪甚多。
《元史王士弘傳》:「士弘,延安中部人。父搏有疾,士弘傾 家貲求醫,見醫即拜,遍禱諸神,叩額成瘡。父歿,哀毀 盡禮,廬墓三年,足未嘗至家。墓廬上有奇鵲來巢,飛 鳥翔集,與士弘親近,若相狎然,眾咸異之。」
《瑯嬛記》:「陳豐與葛勃屢通音問,而歡會末由。七月七 日,豐以青蓮子十枚寄勃,勃啗未竟,墜一子于盆水 中。有喜鵲過,惡汙其上,勃遂棄之。明早有並蔕花開 于水面,如梅花大。」
《金壇縣志》:「弘治六年秋,白鵲來巢在西禪寺樹,飛鳴 上下,群鵲遂之。」
《太平清話》:楊椒山先生喜鴉而惡鵲,云:「鴉報凶,鵲報 吉;鴉近忠,鵲近。」䛕 《贛榆縣志》:「萬曆三年,吏員朱梓家搆堂未成。鵲巢梁 上,孕五雛,月餘飛去。匠日營其下,不驚也。」
《新鄭縣志》「順治十六年,馮三思庭前巢鵲五雛,中一 純白,令僮飼之,飛止。從人以聞於縣,具文進為瑞。」
鵲部雜錄
[编辑]《詩經周南鵲巢章》:「維鵲有巢,維鳩方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
《陳風》「防有鵲巢。」
《莊子馬蹄》篇:「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 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 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繫羈而遊,烏鵲之巢可攀 援而闚。」
《荀子哀公》篇:「古之王者,其政好生惡殺,烏鵲之巢,可俯而窺。」
《呂氏春秋貴當篇》:「窺赤肉而烏鵲聚。」
《易林》:「烏鵲嘻嘻,天火將起。燔我室屋,災及妃后。 烏飛鵲舉,照臨東海。」
「眵雞無距」,與鵲格鬥。「鉗折目盲」,為鵲所傷。
《秋冬》探巢,不得鵲雛。銜指北去,慚我少姬。
李耳橐鵲更逢,恐惜擾余以腹,不能舉格。
野烏山鵲,來集六博。《三梟》四散,主人勝客。
烏子鵲雛,常與母居。願慕群旅,不育其巢。
鵲巢柳樹,鳩奪其處。任力德薄,天命不佑。
鵲笑鳩舞,來遺我酒。大喜在後,授我龜紐。
鴻鵲高飛。鳴求其雌。雌來在戶。雄哺嘻嘻。甚獨勞苦。 炰鱉膾鯉。
怒非其怒,貪妬腐鼠,而呼《鵲鴟》。自令失餌,倒被災患。 白鵲銜珠,夜食為明。膏潤優渥,國歲年豐。中子來同, 見惡不凶。
烏鵲食穀,張口受哺。蒙恩被德,長大成就。柔順利貞, 君臣相好。
烏集茂木,心樂願得。烏鵲食穀,張口受哺。柔順利貞, 感戴慈母。
蟻封戶穴,大雨將集;鵲數起鳴,牝雞嘆室。
「烏會鵲合」,與惡相得;「鴟鴞相酬」,為心所賊。
《探巢得雛》,「鳩鵲俱來,使我心憂。」
「鵲巢鳩城」,「上下不親。」內外乖畔,子走失顧。
《淮南子人間訓》:「夫鵲先識歲之多風也,去高木而巢 扶枝,大人過之則探𪃟,嬰兒過之則挑其卵,知備遠 難而忘近患。」
《鵲矢中蝟》。〈注〉言「蝟能制虎,見鵲便迎腹受啄,中其矢 輒爛。」
《厚道訓》:「烏之啞啞,鵲之唶唶,豈為寒暑燥濕變其聲 哉?」
繆稱訓《鵲巢》,「知風之所起。」〈注〉歲多風,則鵲作巢卑。 《鹽鐵論》:「中國所鮮,外國賤之。崑山之旁,以玉璞抵烏 鵲。」
《晉書王澄傳贊》「澄之解袒登枝,裸形捫鵲。以此為達, 謂之高致。輕薄是效,風流詎及。」
《博物志》:「鵲巢門戶,背太歲得,非才智也。」
《顏氏家訓》:士大夫或不學問,道聽塗說,轉相祖述,莫 知源由。莊生有「乘時鵲起」之說,故謝脁詩云:「鵲起登 吳臺」,吾有一親表。作《七夕》詩云:「今夜吳臺鵲,亦往共 填河。」
《開元天寶遺事》:「時人之家聞鵲聲,皆為喜兆,故謂靈 鵲報喜。」
《譚子化書》:「牛牧於田,豕眠於圃,非烏鵲之馭,烏鵲從 而乘之,以其無異心之故也。」
《中華古今注》:「鵲一名神女,俗云『七月填河成橋』。」《詩》云: 「『維鵲有巢而鳩居之』。言其鳩拙,假鵲而成巢也。」 《墨客揮犀》:「北人喜鴉聲而惡鵲聲,南人喜鵲聲而惡 鴉聲。鴉聲吉凶不常,鵲聲吉多而凶少,故俗呼喜鵲, 古所謂乾鵲是也。南中多有信鵲者,類鵲而小,能為 百禽聲,春時其聲極可愛,忽飛鳴而過庭簷間者,則 其占」為有喜。
「五色線。」《北堂書鈔》:李孝貞《詠鵲》:「東立朝雨霽,南飛夜 月鳴。」《東方朔傳》曰:「孝武坐未央前殿,天新雨止,東方 朔屈指獨語。上問之,對曰:『殿後柏上有鵲,立枯枝上, 東向而鳴。視之果然』。」問何以知之,曰:「風從東來鵲尾 長,傍風則傾,背風則蹶,必當順風而立,是以知也。」 《彥周詩話》:「人作《七夕》詩,押潘尼」字,眾人竟和,無成詩 者。僕時不曾賦。後因讀藏經。呼喜鵲為《芻尼》。乃知讀 書不厭多。
《緯略》:詩人以乾鵲對「濕螢」,惟王荊公以為虔。字音見 於鵲之「疆疆。」
《貴耳集》:「鵲背太歲,此物之靈也。」
《雜五行書》「埋鵲一枚溝中,辟盜賊奸邪。」
《木几冗談》:「夫鵲之聲,人情喜之;夫鴉之聲,人情惡之。 夫鴉為鵲聲,人情愈惡之。猗與王莽藏金縢,自擬周 公旦,何異鴉之效鵲聲也。」
《空同子》:鳥之性南向,鴉鵲晨南昏北。蝠昏南晨北,南 出而北還也。
《田家雜占》:鵲巢低,主水,高主旱。俗傳鵲意既預知水, 則云「終不使我沒殺」,故意愈低,既預知旱,則云「終不 使我曬殺」,故意愈高。《朝野僉載》云:鵲巢近地,其年大 水。鵲噪早,報晴明,曰乾鵲。
《鵲噪簷前》,主有佳賓至,及有喜事。
《汲古叢語》:「鵲能決起而不戀群。」
《雚經》「鵲梁蔽形,雚石歸酒鵲部外編
[编辑]《廣異記》:「南方炎帝女學道得仙,居高陽崿山桑樹上。 正月一日銜柴作巢,或作白鵲,或作女人。赤帝見之 悲慟,誘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今 人至十五日,焚鵲巢作灰汁浴蠶子,本此。故鵲一名 神女也。
《傳燈錄》:昔如來在雪山修道。芻尼巢於頂上。佛既成 道。芻尼受報。為那提國王。芻尼野鵲子。
《拾遺記》:「周昭王二十四年,塗修國獻青鳳、丹鵲,各一 雌一雄。孟夏之時,鳳鵲皆脫易毛羽,聚鵲翅以為扇, 緝鳳羽以飾車蓋也。扇一名遊飄,二名條翮,三名虧 光,四名反影。」時東甌獻二女,一名延娟,二名延娛。使 二人更搖此扇,侍於王側,輕風四散,冷然目涼。 《曲阜縣志》:「昔魯人泛海漂泊而失津,至澶州遇先聖 七十」子遊于海上,指以歸途,使告魯公築城以備寇。 魯人歸以告魯侯,侯以為誕。俄有群鵲數萬銜土培 城,侯始信,乃城曲阜。城訖而齊寇果至。
《洞冥記》:武帝解鳴鴻之刀以賜東方朔,刀長三尺。朔 言「此刀黃帝採首山之銅鑄之,雄已飛去,雌者猶存。」 帝臨崩舉刀以示朔,恐人得此刀欲銷之,刀於手中 化為鵲,赤色,飛去雲中。
有鵲銜火於清溪之上,鵲化成龍。
《博物志》:常山張顥為梁相,天新雨後,有山鵲飛翔近 地,市人擲之,稍下墮,民爭取之,即為一圓石,言縣府。 顥令搥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拾遺記》:員嶠山一名環丘,上有方湖,周迴千里,多大 鵲,高一丈,銜不周之粟,粟穗高三丈,粒皎如玉。鵲銜 粟飛於中國,故世俗間往往有之。其粟食之,歷月不 饑,故《呂氏春秋》云:「粟之美者,有不周之粟焉。」
《奚囊橘柚》:袁伯文七月六日過高唐,遇雨,宿於山家。 夜夢女子甚都,自稱神女,伯文欲留之,神女曰:「明日 當為織女造橋,違命之辱。」伯文驚覺,天已辨色,啟窗 視之,有群鵲東飛,有一小鵲從窗中飛去,是以名鵲 為神女也。
《饒州府志》:「朱重光,浮梁人,以貲選任經歷。善畫喜鵲。 數十年後,有彭生者粘于壁,鵲忽鳴噪,其妻怪而焚 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