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第10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一百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五卷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一百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

 第一百五卷目錄

 牛部彙考一

  牛圖

  犛圖

  旄牛圖

  詩經小雅無羊

  禮記曲禮 月令 王制 內則 少儀

  周禮天官 冬官考工記

  爾雅釋獸 釋畜

  春秋緯潛潭巴

  山海經西山經 北山經 中山經

  相牛經相牛法

  史記天官書

  漢甘公石申星經牽牛

  博物志越嶲國牛

  述異記果下牛

  金樓子日及牛

  齊民要術養牛 煮膠法 炙法

  大業拾遺錄徐聞縣牛

  酉陽雜俎野牛 潛牛

  宋史天文志

  暘谷謾錄

  席上腐談牛順物

  埤雅牛 氂牛

  爾雅翼

  瀛涯勝覽古俚國牛

禽蟲典第一百五卷

牛部彙考一[编辑]

釋名

《犉》。詩經     一元《大武》禮記

太牢、周禮    《犘牛》。爾雅

《犦牛》。爾雅    《犤牛》。爾雅

《犩牛》。爾雅    《犣牛》。爾雅

《犝牛》。爾雅    牛。爾雅 《觭》。爾雅     《觢》。爾雅

《牰》。爾雅     《犚》。爾雅

牧。爾雅     《犈》。爾雅

犢:爾雅     《牬》。爾雅

欣犌。爾雅    山海經 《㸲牛》。山海經   《旄牛》。山海經 犛牛:山海經   「夔。」牛。山海經

果下牛。述異記  日及牛。金樓子

野牛。酉陽雜俎  《潛牛》。酉陽雜俎

特牛。爾雅翼   《犅牛》。爾雅翼

爾雅翼    爾雅翼 爾雅翼    《犙》。爾雅翼 爾雅翼    《犗》。爾雅翼 《牷》。爾雅翼    《犖》。爾雅翼

《牻》。爾雅翼   《犥》。爾雅翼 爾雅翼    爾雅翼 爾雅翼    爾雅翼 爾雅翼    爾雅翼 瞿摩帝。梵書   牯。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㸺》。本草綱目 《㹀》。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𤚩》。本草綱目   犧。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犁。本草綱目   犍。本草綱目

《㸽》。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州留牛》。本草綱目 稷,牛本草綱目  水牛。本草綱目

青牛:本草綱目  黃牛。本草綱目

《封牛》。本草綱目  烏牛。本草綱目

牛。本草綱目  《犏牛》。本草綱目 牛。本草綱目  海牛。本草綱目 山牛。本草綱目

牛圖

牛圖

旄牛圖

旄牛圖

{{{2}}}

{{{2}}}

《詩經》
[编辑]

《小雅無羊》
[编辑]

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 爾牛來思,其耳濕濕。

朱注黃牛黑脣曰犉。牛之犉者九十,非犉者尚多也。王氏曰:「濕,濕潤澤也。」牛病則耳燥,安則潤澤也。大全山陰陸氏曰:古之視牛者以耳,《祭義》所謂「大夫袒而毛,牛尚耳。」

《禮記》
[编辑]

《曲禮》
[编辑]

凡祭,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

犧,純毛也。「肥」,養於滌也。「索」,求而得之。

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元,頭也。武,足跡也。牛肥則跡大。

《月令》
[编辑]

季春之月,乃合累牛騰馬,遊牝於牧。犧牲駒犢,舉書 其數。

「春陽既盛,物皆產育」,故合其累繫之牛,使牡就牝,欲孳生之蕃也。其中犧牲之用者,皆書其數,以備稽校多寡也。

中央土,食稷與牛。

牛土畜也。

《王制》
[编辑]

祭天地之牛角繭栗,宗廟之牛角握,賓客之牛角尺。

《如繭》,如《栗犢》也。握,謂長不出膚,側手為膚,四指也。賓客之用,則取其肥大而已。

《內則》
[编辑]

膳膷 牛炙, 生胾 牛膾。

膷,《牛𦞦》,香美之名也。炙,炙牛肉。胾,切牛肉也。

牛宜稌。

牛肉稌飯。尤相宜也。

春宜羔豚膳膏薌,秋宜犢麛膳膏腥。

正義「春為木王」,膏薌,牛膏也。牛中央土,木剋土,木盛則土休廢。用休廢之膏,故用牛膏也。

牛脩鹿脯。《牛》夜鳴則

牛之夜鳴者,其肉。臭不可食。

《擣珍》。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脄,每物與牛若一捶,反 側之,去其餌。孰出之,去其皽,柔其肉。

脄,脊側肉也。餌,筋腱也。柔之為升和也。汁和,亦醯醢與?陳註脄,夾脊肉也。「與牛若一」,謂與牛肉之多寡均也。捶,擣也,反捶之,又側捶之,然後去其筋。餌既熟,乃去其皽膜,而柔之以醯醢。此八珍之五也。

漬取牛肉,必新殺者,薄切之,必絕其理,湛諸美酒,期 朝而食之,以醢若醯醷。

湛亦漬也。陳註絕其理,橫斷其文理也。「期朝」,今旦至明旦也。醷,梅漿也。此八珍之六也。

為熬,「捶之,去其皽,編萑布牛肉焉,屑桂與薑,以灑諸 上而鹽之,乾而食之。施羊亦如之。」施麋、施鹿、施麇,皆 如牛羊。欲濡肉,則釋而煎之以醢;欲乾肉,則捶而食 之。

熬於火上為之也。今之「火脯」,似矣。欲濡欲乾,人自由也。醢或為醯。陳註此肉於火上為之,故名曰熬。生擣而去其皽膜,然後布於編萑之上,先以桂薑之屑灑之,次用鹽。釋謂「以水潤澤之也。」此八珍之七也。

糝:「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稻米二,肉 一,合以為餌,煎之。」

此《周禮》「糝食」也。陳註「三如一」,謂三者之肉多寡均也。「稻米二肉一」,謂二分稻米一分肉也。

《少儀》
[编辑]

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膾。」

聶之言䐑也,先臛葉切之,復報切之,則成膾。

《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

「九箇」者,取肩自上斷折之,至蹄為九段也。《臂臑

謂肩腳也

《周禮》
[编辑]

《天官》
[编辑]

《內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訂義賈氏曰:按《庖人》註云「香牛也。」

《食醫》:「凡會膳食之宜牛,宜稌。」

正義牛味甘平稻味苦,而又溫。甘苦相成。訂義《鄭鍔》曰:「牛,土畜也。稌,稻也。澤中所生,與土畜相宜。」

《冬官考工記》
[编辑]

《弓人》:凡相角,穉牛之角直而澤,老牛之角紾而昔。

訂義鄭司農曰:「紾讀為抮縛之抮,昔讀為交錯之錯,謂牛角桷理錯也。」 王昭禹曰:「穉牛方少而氣血剛,則角之文正直而澤潤;老牛已疾而氣血衰,則其文麤紾而交錯。」

《疢疾》險中瘠牛之角無澤。

訂義趙氏曰:險,傷也。中,裡也。 鄭鍔曰:「角之中險阻而突起者,必疢疾之牛也。無光潤之氣者,必瘦瘠之牛也。知此法,則凡角皆可以逆而知之。」

角長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理,謂之《牛戴牛》。

訂義鄭鍔曰:「角長二尺有五寸,長之極矣。既極其長,又且本白而中青,其末又豐,三色俱不失其文理,如此之角,是謂牛戴牛。蓋一角直一牛之價,如牛之上又戴一牛也,茲其至貴者歟!」

凡相膠:牛膠火赤。

訂義王昭禹曰:「膠或用角,或用皮,牛用其皮。」

《爾雅》
[编辑]

《釋獸》
[编辑]

牛曰:「齝。」

食之已久。復出嚼之。

《釋畜》
[编辑]

《犘牛》。

出巴中,重千斤。

《犦牛》。

即「犎牛也。領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許,狀如橐駝,肉鞍一邊,健行者日三百餘里。」今交州合浦徐聞縣出此牛。

《犤牛》。

犤《牛庳》,小今之。牛也。又呼「果下牛。」出《廣州高涼郡》。

《犩牛》。

即犪牛也,如牛而大,肉數千斤,出蜀中。《山海經》曰:「岷山多犪牛。」

《犣牛》。

旄,牛也。髀,膝尾皆有長毛。

《犝牛》。

無角牛:

牛。

未詳。

角,一俯一仰《觭》。

牛角低仰。

皆踊觢。

今豎角牛。

黑《脣犉》。

《毛詩傳》曰:「黃牛黑脣。」此宜通謂黑脣牛。

黑《眥牰》。

眼眥黑。

《黑耳犚》。《黑腹牧》。《黑腳犈》。

皆別牛黑所在之名。

其子犢。

今青州呼犢為「呴。」

體長牬。

長身者。

絕有力,欣犌。

此別牛屬也。云「犘,牛名也。」郭云「出巴中,重千斤。」犦牛領上《肉犦》胅起之牛也。郭云「即犎牛也」者,即上註云「漢順帝時,疏勒王來獻犎牛」是也。云「領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許」者,謂領上肉腫墳起也。云「狀如橐駝,肉鞍一邊」者,《山海經》云。山獸多橐駝,彼註云:「有肉鞍,善行流沙中,日行三百里,負千斤,知水泉所在」是也。橐駝肉鞍胅起有二,此牛領肉胅起惟一,故云一邊。云「健行者日三百餘里。」今交州合浦徐聞縣出此牛。犤,牛名也。郭云:「犤牛庳小」,今之牛也。又呼果下牛。出廣州高涼郡。以其庳小,可行果樹下,故又呼果下牛。犩亦牛名也。郭云:「即犪牛也。如牛而大,肉數千斤,出蜀中。」《山海經》曰:「岷山多犪牛。」按《中山經》云:「岷山,其獸多犀象犪牛。」彼註云:「今蜀中有大牛,重數千斤,名為犪牛。晉大興元年,此牛出上庸郡,人弩射殺之,得三十擔肉,即《爾雅》犩牛」是也。犣亦牛名也。郭云:「旄牛也。髀,膝尾皆有長毛。」按《山海經》:「潘侯山有獸,狀如牛,而四節生毛,名曰旄牛。」彼註云:「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

「長毛」 是也。犝牛,無角,牛名也。《易》云「犝牛之牿」 是也。俯,低也。牛角一低一仰者名觭,言傾攲也。踊,豎也。牛兩角豎者名觢。牛黑脣者名犉。眥,目,匡也。牛之目匡黑者名牰。黑耳者名犚。黑腹者名牧。黑腳者名犈。郭云:皆別牛黑所在之名。其牛所生之子名犢。郭云:「今青州呼犢為呴。」 體,身也。凡牛之身長者名牬。絕有力壯大者名欣犌。《詩小雅·無羊》篇云:「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 《毛傳》云:「黃牛黑脣曰犉。」 毛意以此言黑脣,明不與身同色,而牛之黃者眾,故云黃牛也。其實不主為黃牛,故郭氏云:「此宜通謂黑脣牛。」

牛「七尺為犉」,

《詩》曰:「九十其犉。」亦見《尸子》。

《春秋緯》
[编辑]

《潛潭巴》
[编辑]

「宮中有牛鳴,政教衰,諸侯相并」,牛,兵之符也。

《山海經》
[编辑]

《西山經》
[编辑]

黃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蒼黑大目,其名曰:

郭云:「今始平槐里縣有黃山,上故有宮,漢惠帝所起,疑非此 。」任臣案:即牰犚、牧犈之屬。《事物紺珠》云:蒼黑色大目

「小華」之山,其獸多㸲牛。 英山,其獸多㸲牛、羬羊。 翠山,其陰多旄牛、麢、麝。 《鹿臺》之山,其獸多㸲牛。 「大次之山,其獸多㸲牛、麢羊。」 陽之山,其獸多犀兕虎豹㸲牛。 西皇之山,其獸多麋鹿㸲牛。 白於之山,其獸多㸲牛羬羊。

《北山經》
[编辑]

潘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生毛,名曰「旄牛。」

郭云:「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長毛 。」 任臣按:《文獻通考》云:「冉駹有旄牛,無角,一名犝牛,肉重千斤,毛可為眊。」 羅氏《爾雅翼》曰:「犛,西南國旄牛也。似牛,四節,腹下及肘有赤毛,長尺餘,而尾尤佳,大如斗。天子之車左纛,以此為之。」 是旄、犛一物也。又按《上林賦》:「庸旄貘犛。」 顏監注云:「庸,今犎牛,旄今犏牛。犛,今貓牛。」 李東璧亦云旄牛,亦名犏牛,即《爾雅》之犣牛。若犛牛,則《爾雅》之犘牛,明為二種矣。《圖贊》曰:「牛充兵機,兼之者旄。冠於旌鼓,為軍之標。匪肉致災,亦毛之招。」

《敦薨》之山,其獸多旄牛。

《中山經》
[编辑]

牡山,其獸多㸲牛。 「夸父之山」,其獸多㸲牛。 「荊山」,其中多犛牛。

岷山,其獸多夔牛。

今蜀山中有大牛,重數千斤,名為「夔牛。」

《崌山》,其獸多夔牛。

支離之山,多㸲牛羬羊。

《相牛經》
[编辑]

《相牛法》
[编辑]

牛岐、《胡壽》

岐牽兩服下分為三

去角近行,駛眼欲得大。眼中有白脈,貫瞳子,最快。頸 骨長且大,駛壁堂欲得闊。

鄭段間也

「倚」,欲得如絆馬。

聚而正也

《膺庭》欲得廣,

胃前

天關欲得成。

背接骨

《雋骨》欲得垂。

脊中央欲得下

《蘭株欲得大》。

尾株

《豐岳》欲得大,

膝骨

《種頭》欲得高,百體欲得緊,《垂星》欲得有努肉。

蹄上巴肉覆,蹄間名「努肉。」

《力柱》欲得大而成。

當車骨也

「懸蹄欲得」如八字,陰虹屬頭。

《陰虹》者,有雙筋,自尾骨屬頭。

陽鹽欲得廣,

陽鹽者,夾尾體前兩膁上。

常有聲似鳴者,有黃也。《洞湖》無壽,《珠淵無壽》。

旋毛當目下也

「《上池》有亂毛」妨主凶

上池角中央也

「身欲得促」,形欲得如卷,大膁疏肋難飴,龍頭突目好 跳,豪筋欲得成就。

腳後橫筋也

毛欲得短密,若長疏不耐寒氣,尾不用至地,尾毛少 骨多者有力。膝上肉欲得堅,角欲得細,鼻如鏡則難。 《牽口方》易飴,《漦府方》易飴水牛肚大尾青最有力。

《史記》
[编辑]

《天官書》
[编辑]

《牽牛》為犧牲。

《正義》曰:「牽牛,為犧牲,亦為關梁。」 其北二星,一曰「即路,一曰聚火。」 又上一星主道路,改二星主關梁。占:明大,關梁通;不明;不通,天下牛疫死。移入漢中,天下乃亂也。

《漢甘公石申星經》
[编辑]

《牽牛》
[编辑]

牽牛六星,主關梁,工異主大路,中主牛。木星,春夏木, 秋冬火。中央火星為政始,日月五星行起於此。《呰攜》 星遠漢,天下牛貴;明,亦貴;暗,小賊入漢中井,役死,直 米,穀價平曲,米貴,失常色,牛多死,穀不成。木星守,天 下和平;久守,水災,人凍死,米貴賣子,虎害人,臣謀主; 木逆;久守,有水道不通。火星守,老臣逆;牛貴十倍,人 相食,兵起,將軍死,大水災,津梁不通。土星守,臣謀主, 君有失位臣。金星守,地氣泄,兵起至城,天下人多死。 水守辰星,常以冬朝牽牛,若不朝,來年五穀不熟,大 水損害;客守二十日,兵起。彗、孛行牛中,吳越有自王 者。彗出牛中,七十日,有政更像。虹蜺出牛,必有壞城。 臨淮月暈圍牛,損小兒,災變也,八度,八月昏中。氐中 去北辰一百十度。

《博物志》
[编辑]

越雋國牛[编辑]

越雋國有牛,稍割取肉。牛不死,經日肉生如故。

《述異記》
[编辑]

果下牛[编辑]

日南郡出《果下牛》,高三尺。

《金樓子》
[编辑]

日及牛[编辑]

《大月氏》有牛名「日及」,牛割其肉,明日瘡愈。

《齊民要術》
[编辑]

《養牛》
[编辑]

牛岐、《胡有壽》按齊民要術前數行與相牛經雖多重出但微有異同處故並錄以備參考

岐胡牽兩腋,亦分為三也。

眼去角近行駃眼欲得大。眼中有白脈貫瞳子最快, 二軌齊者快。

二軌:從鼻至髀為前軌,甲至髂為後軌。

「頸骨長且大快」,「壁堂欲得闊。」

壁堂腳肢間也

《倚》欲得如絆馬,聚而正也。莖欲得小,《膺庭》欲得廣。

膺庭胸也

天關欲得成。

天關脊接骨也

儁骨欲得垂。

儁骨,脊骨中夾,欲得下也。

《洞胡無壽》。

洞胡從頭至臆也

《旋毛在珠淵》。無壽。

珠淵當眼下也

上池有亂毛起妨主。

上池兩角中,一曰《戴麻》也。

倚腳不正,有勞病。角冷,有病。毛拳,有病。毛欲得短密, 若長疏不耐寒氣。耳多長毛,不耐寒熱。單膂無力,有 生癤即決者,有大勞病。尿射前腳者快,直下者不快, 亂睫者觝人。後腳曲及直,並是好相,直尤勝。進不甚 直,退不甚曲,為下。行,欲得似羊行。頭不用多肉。臀欲 方,尾不用至地,至地少力。尾上毛少骨多者,有力。膝 上縛肉欲得硬,角欲得細,橫豎無在大。身欲得促,形 欲得如卷。

卷者其形側也

《插頸欲得高。一曰體欲得緊》。大膁疏肋難飼龍突目 好跳。

又云不能行也

《鼻如鏡》,鼻難牽《口方》易飼蘭株欲得大。

蘭株尾株

豪筋欲得成就。

豪筋腳後橫筋

《豐岳》欲得大,

《豐岳》,《膝株》骨也。

蹄欲得豎。

豎如羊角

《垂星》欲得有努肉。

垂星蹄上有肉覆蹄,謂之「努肉。」

《力柱》欲得大而成。

力柱當車

《肋》欲得密,肋骨欲得大而張。

張而廣也

「髀骨」,欲得出儁骨上。

出背脊骨上也

「易牽則易使,難牽則難使。」泉根不用多肉及多毛。

泉根莖所出也

懸蹄欲得橫。

如八字也

陰虹屬頸行千里。

「陰虹」 者,有雙筋、白毛骨屬頸。

陽鹽欲得廣,

「陽鹽」 者,《夾尾株前兩膁》也。

當陽鹽中間脊骨欲得。

則雙膂不則為單膂。

常有似鳴者。有黃。

治牛疫氣方。

取人參一兩。細切。水煮取汁五六升。灌口中。

又方。

臘月兔頭燒作灰。和水五六升。灌之亦良。

又方。

硃砂三指撮,油脂二合,清酒六合,煖灌即瘥。

治牛腹脹欲死方。

取婦人陰毛。草裹與食之。即愈。誤治氣脹也。

又方。

「研麻子取汁,溫冷微熱,擘口灌之,五六升許愈。」 此治生豆腹脹垂死者,大良。

治牛疥方。

煮烏頭汁,熱洗五度,即瘥耳。

治牛肚反及嗽方。

取榆白皮。水煮極熱。令甚滑。以五升灌之。即瘥也。

治牛中熱方。

取兔腸肚勿去屎,以裹草吞之,不過再三,即愈。

治牛虱方。

以胡麻油塗之。即愈。豬脂亦得。凡六畜虱脂塗。悉愈。

治牛病。

用牛膽一箇。灌牛口中,瘥。

《家政法》云:「四月伐牛骨、茭。」

四月毒草,與茭豆不殊,《齊俗》不收,所失大也。

《術》曰:「埋牛蹄,著宅四角,令大富。」

《煮膠法》
[编辑]

煮膠要用二月、三月、十月,餘月則不成。

熱則不凝無餅,寒則凍瘃白膠不粘。

沙牛皮、水牛皮,「豬皮為上,驢、馬、駝、騾皮為次。」

其膠勢力,雖復相似,但驢馬皮薄,毛多膠少,倍費樵薪。

破皮履鞋底《格椎》皮靴底《破鞲靫》,但是生皮,無問年 歲久遠不腐爛者,悉皆中用。

然新皮膠色明淨而勝其陳久者固宜,不如新者。

其脂肕鹽熟之皮,則不中用。

「譬如生鐵。」 一經柔熟。永無鎔鑄之理。無爛汁砌巴。

「唯欲舊釜,大而不渝」者。

釜新則燒,令皮著底;釜小,費薪;大釜渝,令膠色黑。

法於井邊坑中。浸皮四五日。令極液。以水淨洗濯。無 令有泥片。割釜中不須削毛。

《削毛》費功,於膠無益。

凡水皆得煮,然鹹苦之水,膠乃更勝。長作木匕頭,施 鐵刃,時時徹攪之,勿令著底。

匕頭不施鐵,刃頭攪不徹底則焦,焦則膠惡,是以尢須屢數之。

水少更添。常使滂沛。經宿晬時。勿令絕火。根皮爛熟。 以匕瀝汁。看後一珠微有黏勢熟矣。

為過傷火令膠焦

「取淨乾盆,置竈埵上,以米床加盆,布蓬草於床上,以 大杓挹取膠,為著蓬草上,濾去滓穢。挹時勿停火,淳 熟汁盡,更添水煮之,攪如初法。熟挹取,看熟皮垂盡, 著釜,焦黑無復黏勢,乃棄去之。膠盆向滿,舁著空靜 處屋中,仰頭令凝,凌旦合盆於席上,脫取凝膠,口濕 細緊絏以割之。其近盆底土惡之處不中用者,割卻」 少許,然後《十字坼》破之,又中斷為段,較薄割為餅。

唯極薄為佳,乾又色似琥珀,好堅厚者,既難燥,又見滯黑,皆為膠惡也。

近盆末下,名為「笨膠」,可以建車。近盆末上,即是膠清, 可以雜用,最是膠皮如粥膜者,膠中之上,第一粘好。 先於庭中豎槌,施三重箔,摘令免狗鼠,於最下箔上, 布置膠餅,其上兩重,為作陰涼,并扞霜露。

膠餅雖凝,水汁盡見日即消。霜露霑濡,復難燥乾。

旦起至食時,卷去上箔。令膠見日。

凌旦寒氣,不畏消釋,霜露之潤,見日即乾。

食後,還復舒箔為蔭。雨則內廠屋之下,則不須重箔。

四五日浥浥時,繩穿膠餅,懸而日曝極乾,乃內屋內, 懸紙籠之。

以防「青蠅」 壁土之汙。

夏中雖軟相著,至八月秋涼時,日中曝之,還復堅好。

《炙法》
[编辑]

捧炙,大牛用膂,小犢用腳,肉亦得。逼火遍炙,一面,色 白便割,割又炙一面,含漿滑美。若四面俱熟,然後割, 則澀惡不中食也。

《牛胘炙》:老牛胘厚而肥,划穿痛蹙令聚,逼火急炙,令 上劈裂,然後割之,則脆而甚美。若挽令舒申,微火遙 炙,則薄而且明。

《大業拾遺錄》
[编辑]

徐聞縣牛[编辑]

《合浦徐聞縣》多牛,其項上有特骨,大如覆斗,日行三 百里。

《酉陽雜俎》
[编辑]

野牛[编辑]

野牛高丈餘,其頭似鹿,其角丫戾,長一丈,白毛,尾似 鹿。出西域。

潛牛[编辑]

勾漏縣大江中有潛牛,形似水牛,每上岸鬥角軟,還 入江水,角堅復出。

《宋史》
[编辑]

《天文志》
[编辑]

「牛宿六星,天之關梁,主犧牲事。其北二星,一曰即路, 一曰聚火」;又曰:「上一星主道路,次二星主關梁,次三 星主南越。」明大,則王道昌,關梁通,牛貴;怒則馬貴;動 則牛災多死。始出而色黃,大豆賤;赤則豆有蟲;青,則 大豆貴。星直,糴賤;曲則貴。日食,其分兵起。暈,為陰,國 憂,兵起。月食,有兵;暈,為水災,女子貴,五穀不成,牛多 暴死,小兒多疾。月暈在冬三月,百四十日外有赦;暈 中央大星,大將被戮。月犯之,有水,牛多死,其國有憂。 歲星入犯,則諸侯失期;留守,則牛多疫,五穀傷;在牛 東,不利小兒;西,主風雪;北,為民流;逆行,宮中有火;居 三十日至九十日,天下和平,道德明。熒惑犯之,諸侯 多疾,臣謀主;守,則穀不成,兵起;入或出守斗南,赦。填 星犯之,有土功;守之,雨雪,民人牛馬病。太白犯之,諸 侯不通;守,則國有兵起;入,則為兵謀,人多死。辰星犯, 敗軍移將,臣謀主。客星犯守之,牛馬貴,越地起兵出, 牛多死,地動馬貴。彗星犯之,吳分兵起;出,為糴貴,牛 死。孛犯,改元易號,糴貴,牛多死,吳越兵起,下當有自 立者。流星犯之,王欲改事,春夏穀熟,秋冬穀貴;色黑, 牛馬昌,關梁入貢。雲氣蒼白橫貫,有兵喪;赤,亦為兵; 黃白氣入,牛蕃息;黑,則牛死。

《暘谷謾錄》
[编辑]

[编辑]

牛四爪。

《席上腐談》
[编辑]

牛順物[编辑]

「牛順物」,乘順風而行則順。

《埤雅》
[编辑]

[编辑]

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牛象角頭三封尾之形。」 牛,土畜也。馬,火畜也。土緩而和,火健決躁速,故《易》?坤 為牛,乾為馬。《詩》曰:「爾牛來斯,其耳濕濕。」濕,濕,言潤澤 也。蓋牛之為物,病則耳燥,安則溫潤而澤。故古之視 牛者以耳,《祭義》所謂「大夫袒而毛,牛尚耳」是也。《抱朴 子》曰:「鴈銜蘆而捍網,牛結陣以卻虎。牛善角,虎環其」 首,外觸則虎雖猛巧,不能制也。《傳》曰:「禘郊之牛角繭 栗,宗廟之牛角握,社稷之牛角尺。」《詩》曰:「殺時犉牡,有 捄其角。」捄,長貌。社稷之牛角尺,故曰有捄其角也。《禮》 云:「牛曰一元大武」,六牲之號。牛曰一元、大武,號最為 美者,牛大牲故也。《管子》曰:「凡聽宮如牛鳴」,窌中牛含 宮聲,故柳子以為黃鍾在脰也。《周官》曰:「牛夜鳴則庮。」 許叔重曰:「庮,久屋朽木。」牛夜鳴則庮,臭如朽木也。牛 膏曰香,故其臭朽則不可食矣。《列子》曰:「饗香以為朽, 嘗甘以為苦。」《戎右》曰:「贊牛耳桃茢。」牛耳無竅,以鼻聽 也。盟者聽於人神,故執牛耳而正以不聽為戎。《易林》 曰:「牛龍且聵。」蓋龍亦聾者也。先儒以為面牛鼓簧,為 聾故也。造化權輿云。夫乾為馬,坤為牛。乾,陽物也,馬 故蹄圓;坤陰物也,牛故蹄坼。陽病則陰勝,故馬疾則 臥;陰病則陽勝,故牛疾則立。馬,陽物也,故起先前足, 臥先後足。牛,陰物也,故起先後足,臥先前足。世之學 者,以為坤牛取順,乾馬取健,蓋知其一而已。封人曰: 「凡祭祀,飾其牛牲。」即《莊子》所謂「衣之以文繡者也。」鄭 氏以為飾,謂刷治潔清之,誤矣。《楚子》曰:「君處北海,寡 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按:牛走順風,馬走 逆風,牛馬風逸,往往相及,楚是以云爾。舊說,正月一 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 日為馬,七日為人。占其日以知其登耗

氂牛[编辑]

氂牛出西域,尾長而勁,中國以為纓,人或射之,自斷 其尾。《左氏》所謂「雄雞自斷其尾。」而莊周以為牛之白 顙,豚之亢鼻者。巫祝不以適河,乃無用之為大祥也。 古者於旌旗干首,注氂尾之毛焉,而謂之旄。凡建旄, 皆首物者也,示使愛尾焉。

《爾雅翼》
[编辑]

[编辑]

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用頭三封尾之形也。 又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物從牛。為物大 可以分,故半從人從牛。牛之名色,特牛謂之犅,牛父 謂之特,子謂之犢,吳人謂犢曰。於杏切牛羊無子,謂 之。二歲,謂之「三歲謂之《犙》」,四歲謂之騥牛謂 之犗,純色謂之「牷」,「駮」謂之犖,白黑雜毛謂之犤。黃 白色謂之「犥」駁如星,謂之黃牛《虎文》謂之黃牛 黑唇謂之「犉」,白脊謂之又謂之。長脊謂之。白 牛「謂之。」「《世本》『骸』作服。牛,黃帝臣也。」景文公云:「古者 牛惟服車。《書》曰:『肇牽車牛』。《易》曰:『服牛乘馬』。漢趙過始 教人用牛代耕,而王弼注《易》云:『牛,稼穡之資』。」是不原 漢始牛耕之意。余按,古稱牛耕,非特王弼之說也,其 來舊矣。太史公律書:「東至牽牛。」牽牛者,言陽氣牽同, 萬物出之也。牛者,胃也,言地雖凍,能胃而生也。牛者, 耕植種物也。《淮南子》曰:「殺罷牛,可以贖良馬之死,莫 之為也。」殺牛必亡之數。許叔重以為「牛者所植穀,穀 者民之命,是以王法禁殺牛,民犯禁殺之者誅,故曰 必亡之數。」太史公、《淮南子》博通古義,其書皆不在趙 過後。又古人制名冉耕,字伯牛,其造書也,曰犁耕也。 兩壁,耕也;一曰覆耕,種也。字皆從牛,則耕之以牛 尚矣。《山海經》曰:「稷後曰叔均是始耕。」郭氏曰:「漢武帝 用趙過代田之說,用耦犁、二牛、三人代田,古法也。后 稷始甽田」,則過之法有由來矣。景文之說,未之盡也。 牛畜之有力而順者,但有豎瞳而無橫瞳,見物輒長 造天,故童子得而制之。《論衡》曰:「馬稱驊騮驥騄,牛譽 郭」椒《丁櫟》:古者犧尊以牛為名,然亦不畫,畫疑衍牛,故 《淮南子》曰:「百圍之木,斬而為犧尊,鏤之以剞。」雜以 青黃,華藻鎛鮮。龍蛇虎豹,曲成文章。《新序》鄒穆公曰: 「百姓飽牛而耕」,

《瀛涯勝覽》
[编辑]

古俚國牛[编辑]

「古俚國水牛不大,黃牛則大,有至三四百斤者。不食 其肉,取其乳酥,啖飲不絕口,牛死則埋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