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11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十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一百十卷目錄

 荻部彙考

  荻圖

  詩經王風采葛 小雅蓼蕭 大雅生民

  周禮天官甸師

  爾雅釋草

  毛詩陸疏廣要取蕭祭脂

  沈括補筆談藥議

  陸佃埤雅

  羅願爾雅翼

 荻部藝文

  賦得春荻         梁元帝

  吳興送梁補闕歸朝賦得荻花

              唐朱長文

  和文與可洋州園池荻浦   宋蘇軾

  和文與可荻浦        蘇轍

 荻部選句

 荻部紀事

 荻部雜錄

 荻部外編

 箬部彙考

  箬圖

  本草綱目

 箬部紀事

 茢部彙考

  爾雅釋草

  本草綱目石芸

 莽部彙考

  莽圖

  周禮秋官翦氏

  揚雄方言雜釋

  沈括補筆談藥議

  本草綱目莽草

 莽部藝文

  莽草賦         明靳學顏

 芒部彙考

  芒圖

  爾雅釋草

  本草綱目

 蕛部彙考

  爾雅釋草

  羅願爾雅翼

 芫花部彙考

  芫花圖

  山海經中山經

  本草綱目芫花

 芫花部紀事

 蕘花部彙考

  蕘花圖

  本草綱目

草木典第一百十卷

荻部彙考[编辑]

《釋名》
[编辑]

《蕭》。詩經     荻:爾雅

荻蒿。詩疏    牛尾蒿。詩注

荻圖

荻圖

《詩經》
[编辑]

王風采葛[编辑]

彼《采蕭》兮,

《釋草》云:「蕭,荻。」李巡曰:「荻,一名蕭。」陸璣云:「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或云牛尾蒿,似白蒿,白葉,莖麤科生,多者數十莖,可作燭,有香氣,故祭祀以脂爇之為香。」許慎以為艾蒿,非也。《郊特牲》云:「既奠,然後爇蕭,合馨香。」

===小雅蓼蕭===《蓼彼蕭斯》。

蕭,蒿也。大全華谷嚴氏曰:「蕭,香蒿也,荻也;牛尾蒿也。」

大雅生民[编辑]

取蕭祭脂。

取蕭合黍稷臭達牆屋,先奠而後爇蕭合,馨香也。

《周禮》
[编辑]

天官[编辑]

《甸師》「祭祀共蕭茅。」

鄭大夫云:「蕭字或為莤,莤讀為縮。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滲下去,若神飲之,故謂之縮。」縮,浚也。故齊桓公責楚不共苞茅,王祭不共,無以縮酒。杜子春讀為「蕭。蕭,香蒿也。」元謂《詩》所云「取蕭祭脂」,《郊特牲》云:「蕭合黍稷,臭陽達於牆屋,故既薦,然後焫。蕭合馨香。」合馨香者,是蕭之謂也。「蕭」字,鄭大夫讀為縮者,欲以蕭、茅共為一事,杜子春讀為蕭,於義為是,故後鄭從之。云元謂《詩》所云「取蕭祭脂」,見用蕭之時有脂,又引《郊特牲》者,欲見非直有脂,亦有黍稷。云「臭陽達於牆屋」者,謂饋獻之後,陰厭之節,取蕭與脂及黍稷焫燒之,取香氣上聞,故云「既薦然後焫蕭合馨香。」

《爾雅》
[编辑]

釋草[编辑]

蕭,荻

即蒿。李巡云:「荻一名蕭。」陸璣云:「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或云牛尾蒿,似白蒿,白葉,莖麤科生,多者數十莖,可作燭,有香氣,故祭祀以脂爇之為香。許慎以為艾蒿,非也。《郊特牲》云:『既奠,然後爇蕭,合馨香』。是也。」

《毛詩陸疏廣要》
[编辑]

大雅[编辑]

取蕭祭脂。

蕭荻,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或云牛尾蒿,似白蒿,白葉,莖麤科生,多者數十莖,可作燭,有香氣,故祭祀以脂爇之為香。許慎以為艾蒿,非也。《郊特牲》云:「既奠,然後爇蕭合馨香。」 是也。《爾雅》云:「蕭,荻。」 郭註云:「即蒿。」 《鄭註》云:「蕭荻,即青蒿也。或云牛尾蒿,今藥家謂之青葙子。」 《埤雅》:「蕭可以祭,故其字從肅」 ,以秋風之過蕭,意象肅然。《詩》曰:「取蕭祭脂。」 凡祭,灌鬯求諸陰,焫蕭求諸陽,奏樂求諸陰陽之間。故《禮》曰:「聲音之號,所以告詔於天地之間也。」 又曰:「見以蕭光,以報氣也;加以鬱鬯,以報魄也。」 凡祭,周人先求諸陰,故先灌鬯,焫蕭在後。商人先求諸陽,故先焫蕭,灌鬯在後也。《詩》曰:「冽彼下泉,浸彼苞蕭。」 民者,上之所恃,以事宗廟社稷,蕭之象也。又曰:「蓼彼蕭斯,零露湑兮。」 蕭,微物也,而其香能上達,故《詩》亦以況四海之諸侯。《爾雅·翼》:蕭,今人所謂荻蕭者是也。《生民詩》云:「取蕭祭脂」 ,后稷之祭也。蓋宗廟之祭,薦熟之時,堂上事。尸竟,延入戶內,更從孰始。於薦熟時,祝先酌奠於鉶羹之內訖,尸未入,乃取蕭染以牲腸間脂,合黍稷燒之,於宮中。后稷之祀乃郊,雖非宗廟,然將郊為軷道之祭,其用亦同。爇之於行神之位,故曰「取羝。以軷祭。」 脂者,即此羝之脂也。蓋自后稷之時已如此,故周宗廟用之。昔有虞氏尚氣,血腥,爓祭用氣。商人尚聲,以聲音之號詔告天地之間。周人尚臭,以鬱合鬯,灌以圭璋,而使臭陰達於淵泉。既奠,然後焫蕭合黍稷羶薌,爇之,而使臭陽達於牆屋,臭陰以水而報魄,臭陽以火而報氣。古人以神之道微,不可搏執,故求萬物之理,以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故用百物之英華,庶幾麗而留之。此蕭之氣遶於牆屋,則牆內乃爇蕭之地。故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其蕭蓋甸師所供。《周禮:甸師》:「祭祀共蕭茅。」 先鄭以為蕭或為莤,但作縮茅解之。杜子春始讀為蕭。《詩緝》云:「蒿者,總名,蕭,蒿之香者也。」

《沈括補筆談》
[编辑]

藥議[编辑]

荻芽似竹筍,味甘脃可食。莖脃可曲如鉤,作馬鞭節。 花嫩時紫脃則白如散絲,色重,狹長而白。脊一類小, 可用為曲薄,其餘唯堪供爨耳。

《陸佃埤雅》
[编辑]

[编辑]

蕭可以祭,故其字從肅,亦秋風之過蕭,意象肅然,故 蕭一名荻,其字從肅也。《爾雅》曰:「蕭,荻蕭。似白蒿,莖粗, 科生有香氣,故祭祀以脂爇之。」《詩》曰:「取蕭祭脂。」凡祭, 灌鬯求諸陰,焫蕭求諸陽,奏樂求諸陰陽之間。故《禮》 曰:「聲音之號,所以告詔於天地之間也。」又曰:「見以蕭 光,以報氣也。加以鬱鬯,以報魄也。」凡祭言鬯,常先於 蕭。今《祭義》言鬯更在蕭後,則以言商禮故也。蓋周人先求諸陰,故先灌鬯,焫蕭在後;商人先求諸陽,故先 焫蕭,灌鬯在後。且周祭肺,商祭肝,故《祭義》言「商禮先 舉肝」,所謂羞肝肺首心是也。《郊特牲》言「周禮先舉肺」, 所謂祭肺、肝心是也。《詩》曰:「冽彼下泉,浸彼苞蕭。民者 上之所恃,以事宗廟社稷」,蕭之象也。又曰:「蓼彼蕭斯, 零露湑兮。」蕭,微物也,而其香能上達,故《詩》亦以「況四 海之諸侯。」蕭今俗謂之牛尾蒿。

《羅願爾雅翼》
[编辑]

[编辑]

蕭,今人所謂荻蕭者是也。或曰:牛尾蒿,似白蒿,白葉, 莖粗科生,多者數十,可作燭,有香氣,故祭祀以脂爇 之為香。《生民詩》云:「取蕭祭脂」,后稷之祭也。蓋宗廟之 祭,薦熟之時,堂上事尸竟,延入戶內,更從孰始。於薦 熟時,祝先酌奠於鉶羹之內訖,尸未入,乃取蕭染以 牲腸間脂,合黍稷燒之於宮中。后稷之祀乃郊,雖非 宗廟,然將郊為軷道之祭,其用亦同。爇之於行神之 位,故曰「取羝以軷祭。」脂者,即此羝之脂也。蓋自后稷 之時已如此,故周宗廟用之。昔有虞氏尚氣,血腥,爓 祭用氣。商人尚聲,以聲音之號詔告天地之間。周人 尚臭,以鬱合鬯,灌以圭璋,而使臭陰達於淵泉。既奠, 然後焫蕭合黍稷羶薌爇之,而使臭陽達於牆屋,臭 陰以水而報魄,臭陽以火而報氣。古人以神之道微, 不可搏執,故求萬物之理,以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水流濕,火就燥,故用百物之英華,庶幾麗而留之。此 蕭之氣遶於牆屋,則牆內乃爇蕭之地。故孔子曰:「吾 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其蕭蓋甸 師所供。《周禮》甸師「祭祀共蕭茅。」先鄭以為蕭或為莤, 但作縮茅解之。杜子春始讀為蕭。《詩》「歲聿云莫,采蕭 穫菽。」《管子》:葉草名下於。即鬱也下於莧,「莧下於蒲,蒲 下於葦,葦下於雚,雚下於蔞,蔞下於荓,荓下於蕭,蕭 下於薜,薜下於萑,萑下於茅。」

荻部藝文[编辑]

《賦得春荻》
元·帝
[编辑]

翠菼玉池前,遙映江南蓮。非秋無有眊,未燒不生煙。

《吳興送梁補闕歸朝賦得荻花》
[编辑]

唐朱長文

柳家汀洲孟冬月,雲寒水清荻花發。一枝持贈朝天 人,願比蓬萊殿前雪。

《和文與可洋州園池荻浦》
宋·蘇軾
[编辑]

雨折霜乾不耐秋,白花黃葉使人愁。月明小艇湖邊 宿,疑是江南「《鸚鵡》洲。」

《和文與可荻浦》
蘇轍
[编辑]

離披寒露下,蕭索微風觸。摧折有餘音,縱橫未須束。

荻部選句[编辑]

梁劉孝綽詩:「荻苗抽故叢。」

唐杜甫詩:「荻岸如秋水。」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 前蘆荻花。

李嘉祐詩:「荻花寒漫漫。」

杜荀鶴詩。「秋風忽起溪浪白。零落岸邊蘆荻花。」 宋歐陽修詩。「春洲生荻芽。」

司馬光詩:「荻迸短芽淝水暖。」

張載詩:「歸鴈羈鴻共斷魂,荻花楓葉泊孤村。」

文天祥詩。「滄洲棹影荻花涼。款乃一聲江水長。」 元馬祖常詩。「潢浦荻飛綿。」

荻部紀事[编辑]

《晉書王嶠傳》:嶠遷太子中舍人,以疾不拜。王敦請為 參軍,爵九原縣公。敦在石頭,欲禁私伐蔡州荻,以問 群下。時王師新敗,士庶震懼,莫敢異議。嶠獨曰:「中原 有菽,庶人採之,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若禁人樵伐,未 知其可。」敦不悅。

《五行志》:「安帝義熙初,童謠曰:『官家養蘆化成荻,蘆生 不止自成積。其時官養盧龍,寵以金紫,奉以名州,養 之極也。而龍不能懷我好音,舉兵內伐,遂成讎敵也《南史宋本紀》:「高祖諱裕,小字寄奴,姓劉氏,伐荻新洲, 見大蛇長數丈,射之傷。明日復至洲裡,聞有杵臼聲, 往覘之,見童子數人皆青衣擣藥,問其故,答曰:『我王 為劉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殺之?」答曰: 「劉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殺。」帝叱之皆散。

《世說》毛伯成既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 蕭敷艾榮。」

《南齊書紀僧真傳》:僧真事太祖,隨從在淮陰,以閑書 題令答遠近書疏。自寒官歷至太祖冠軍府參軍主 簿。僧真夢蒿艾生滿江,驚而白之太祖曰:「詩人採蕭, 蕭即艾也。蕭生斷流,卿勿廣言。」其見親如此。

《南史陶弘景傳》:「弘景年四五歲,以荻為筆,畫灰中學 書。」

《顏氏家訓》:「梁世彭城劉綺,交州刺史勃之孫。早孤家 貧,燈燭難辦。常買荻尺寸折之,燃明夜讀。孝元初,出 會稽,精選寮寀。綺以才華為國常侍,兼記室,殊蒙禮 遇。終於金紫光祿。」

《水經注》:「沔水又東逕豬蘭橋,橋本名荻蘭橋,橋之左 右豐蒿荻。」

《宋史歐陽修傳》:「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 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

辟寒天井長老彥威云:廬山老僧用荻花絮紙衣,威 少時在惠日亦為之。佛燈珣禪師見而大嗔云:「汝少 年輒求溫煖如此豈有心學道耶?」退而問其徒,則堂 中百人有荻花衣者才三四,皆年七十餘矣。威愧恐, 亟除去。

《燕都游覽志》:「韋中貴別業,四圍多水,荻花蘆葉,寒鴈 秋風,令人作江鄉之想。」

荻部雜錄[编辑]

《詩經曹風》:「冽彼下泉,浸彼苞蕭。」

《禮記·祭義》:「燔燎羶薌,見以蕭光,以報氣也。」

荻部外編[编辑]

《福州府志》:荻蘆峽在連江縣。秦始皇以東南有王氣, 鑿山至此,荻蘆根長數丈,朝開夕合,夢神人曰:「可夕 置畚鍤於此根,可立斷也。」旦如其言,果斷為峽。 《抱朴子》:吳世有姚光者,有火術,吳主身臨試之,積荻 數千束,光居其上,又以數千束荻累之,因猛風燔之, 火盡,光端坐灰中,振衣而起。

箬部彙考[编辑]

《釋名》
[编辑]

《箬,         篛》。李時珍

《遼》,《葉》。李時珍

箬圖

箬圖

《本草綱目》
[编辑]

箬釋名[编辑]

李時珍曰:箬若竹而弱,故名。其生疏遼,故又謂之「遼。」

集解

李時珍曰:「箬生南方平澤。其根與莖,皆似小竹。其節 籜與葉,皆似蘆荻。而葉之面青背淡,柔而韌,新舊相 代,四時常青。」南人取葉作笠,及裹茶鹽、包米粽,女人 以襯鞋底。

葉氣味

甘寒無毒。

葉主治

李時珍曰:「男女吐血、衄血、嘔血、喀血、下血,並燒存性, 溫湯服一錢匕。又通小便,利肺氣,喉痹,消癰腫。」

附方

一切眼疾:籠篛燒灰,淋汁洗之,久之自效。經驗方 咽喉閉痛:遼葉、燈心草燒灰等分,吹之甚妙。集簡方 耳忽作痛,或紅腫內脹,將經霜青箬露在外,將朽者, 燒存性為末,傅入耳中,其疼即止。簡便方

肺壅鼻衄:箬葉燒灰,白麪三錢,研勻,井花水服二錢。 經水不止:箬葉灰、蠶紙灰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米飲 下。二方皆聖濟總錄

腸風便血:茶簍內箬葉燒存性,每服三匙,空心糯米 湯下。或入麝香少許。王璆百一選方

男婦血淋,亦治五淋多年,煮酒瓶頭箬葉,三五年至 十年者尤佳。每用七箇,燒存性,入麝香少許,陳米飲 下,日三服。有人患此,二服愈。福建煮過夏月酒多有 之。百一選方

尿白如注,小腹氣痛:茶籠內箬葉,燒存性,入麝香少 許,米飲下。經驗方

小便澀滯不通:乾箬葉一兩燒灰,滑石半兩為末,每 服三錢,米飲下。普濟方

男婦轉脬:方同上。

吹嬭乳癰,五月五日粽箬燒灰,酒服二錢即散,累效。 濟急仙方

痘瘡倒靨:箬葉灰一錢,麝香少許,酒服。張德恭痘疹便覽方

箬部紀事[编辑]

《南史徐伯珍傳》:「伯珍少孤貧,學書無紙,常以竹箭、箬 葉、甘蕉及地上學書。」

茢部彙考[编辑]

《釋名》
[编辑]

《茢》。爾雅     勃茢。爾雅

石芸:爾雅注   螫,烈。爾雅注

《顧喙》。爾雅注

圖缺

《爾雅》:

釋草[编辑]

茢,勃茢。

一名「石芸。」《本草》云。茢一名勃茢,「郭云一名石芸,《本草》云」者,案《本草》:「石芸味甘,一名螫烈,一名顧喙」是也。

《本草綱目》
[编辑]

石芸[编辑]

《別錄》曰:「味甘,無毒。主目痛,淋露,寒熱溢血。一名螫烈, 一名顧喙。三月、五月采莖葉,陰乾。」

莽部彙考[编辑]

《釋名》
[编辑]

莽草。周禮    芒草。山海經

𦬣草:音罔    《鼠莽》:李時珍

莽圖

莽圖

《周禮》
[编辑]

秋官[编辑]

《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熏之。

《莽草》藥物,殺蟲者,以熏之則死。

《揚雄方言》
[编辑]

雜釋[编辑]

芔,莽草也。東越揚州之間曰「芔」,南楚曰「莽。」

《沈括補筆談》
[编辑]

===藥議===世人用莽草種類最多。「有大葉如手掌大者,有細葉 者,有葉光厚堅脃可拉者,有柔韌而薄者,有蔓生者, 多是謬誤。」按《本草》若石南而葉稀,無花實,亦誤也。今 莽草,蜀道、襄、漢、浙江、湖間山中有,枝葉稠密,團欒可 愛,葉光厚而香烈,花紅色,大小如杏花,六出,反卷向 上,中心有新紅蕊倒垂下滿樹垂動搖搖然,極可玩。 「襄漢間,漁人競採以擣飯餌魚,皆翻上,乃撈取之,南 人謂之石桂。」白樂天有《廬山桂》詩,其序曰:「廬山多桂 樹。」又曰:「手攀青桂枝。」蓋此木也。唐人謂之紅桂,以其 花紅故也。李德裕詩序曰:「龍門敬善寺,有紅桂樹,獨 秀。伊川移植郊園,眾芳色沮,乃是蜀道莽草,徒得佳 名耳。」衛公此說,亦甚明白。古用此一類,以毒魚有驗。 《本草木部》所收,不知何緣謂之草,獨此未喻。

《本草綱目》
[编辑]

莽草釋名[编辑]

陶弘景曰:「『莽』,本作「𦬣』字,俗訛呼爾。」 李時珍曰:此物有毒,食之令人迷罔,故名。山人以毒 鼠,謂之鼠莽。

正誤

《別錄》曰:「一名『葞』」,一名「春草。」

掌禹錫曰:「按:《爾雅》云:『葞,春草』。」孫炎注云:「藥草也。俗呼 為𦬣草。」郭璞注云:「『一名芒草』。所見異也。」 李時珍曰:「『葞音尾,白薇也。薇、葞字音相近爾。《別錄》白 薇下云:『一名春草』。而此又以為𦬣草』,蓋因孫炎之誤 也。今正之。」

集解

《別錄》曰:「莽草,生上谷山谷及冤句。五月採葉,陰乾。 陶弘景曰:『今東間處處皆有,葉青辛烈者,良。又用搗 以和陳粟米粉,納水中,魚吞即死,浮出。人取食之,無 妨』。」

蘇頌曰:「今南中州郡及蜀川皆有之。木若石南而葉 稀,無花實。五月、七月采葉,陰乾。」一說藤生繞木石間, 既謂之草,乃藤生者是也。

寇宗奭曰:莽草,諸家皆謂之草,而《本草》居木部。今世 所用皆木葉如石南葉。枝梗乾則縐揉之,其臭如椒。 雷斆曰。凡用葉勿用尖及攣生者。 李時珍曰:「《范子計然》云,莽草出三輔,青色者善。」

葉修治

《雷斆》曰:「凡使,取葉細剉,以生甘草、水蓼二味同盛,入 生稀絹袋中,甑中蒸一日,去二件,曬乾用。」

氣味

辛溫有毒。

《吳普》曰:「神農:辛;雷公、桐君:苦,有毒。」

李時珍曰:「莽草制雌黃、雄黃而有毒,誤食害人。惟紫 河車磨水服,及黑豆煮汁服可解。豆汁澆其根即爛, 性相制也。」

主治

《本經》曰:「頭風癰腫,乳癰疝瘕,除結氣疥瘙,殺蟲魚。」 《別錄》曰:「療喉痹不通,乳難,頭風癢。可用沐,勿令入眼。」 甄權曰:「治風疽疝氣,腫墜凝血,治瘰𤻤,除濕風不入 湯服,主頭瘡白禿,殺蟲與白斂。赤小豆為末,雞子白 調如糊,敷毒腫,乾更易上。」

《大明》曰:「治皮膚麻痹。煎濃湯淋,風蟲牙痛。」

發明

蘇頌曰:「古方治風毒痹厥,諸酒皆用𦬣草。今醫家取 葉煎湯,熱含少頃吐之,治牙齒風蟲及喉痹甚效。」 寇宗奭曰:「濃煎湯淋渫皮膚麻痹。」《周禮·翦氏掌》:「除蠹 物,以𦬣草熏之則死。」 李時珍曰:「古方治小兒傷寒,有莽草湯。」又《瑣碎錄》云: 「思村王氏之子,生七日而兩腎縮入。一醫云:『此受寒 氣而然也。以硫黃、茱萸、大蒜研塗』」其腹,以𦬣草、蛇床 子燒煙,熏其下部而愈也。

附方

賊風腫痹,風入五臟,恍惚,宜莽草膏主之:「莽草一斤, 烏頭、附子、躑躅各二兩,切,以水和醋一升,漬一宿,豬 脂一斤,煎三上三下,絞去滓,向火以手摩病上三百 度,應手即瘥。」若耳鼻病,可以綿裹塞之。疥癬雜瘡,並 宜摩之。肘後方

小兒風癇,掣瘲戴眼,極者日數十發。又治大人賊風。 莽草、雷丸各一雞子黃大,化豬脂一斤,煎七沸,去滓, 摩痛處,勿近目及陰,日丸三四次。外臺祕要

頭風久痛:「莽草煎湯沐之,勿令入目。」聖惠方

風蟲牙痛:《肘後方》:用莽草煎湯,熱漱冷吐:一加山椒 皮,一加獨活,一加郁李仁,一加芫花,一加川椒、細辛 各等分,煎湯,熱漱冷吐。「《聖惠》:用莽草半兩,皂角三 挺,去皮子,漢椒七粒,為末,棗肉丸芥子大。每以一丸 塞孔中,吐涎取效。」

瘰𤻤結核:𦬣草一兩,為末,雞子白調塗帛上貼之,日 二服,取效止。聖惠方

癰瘡未潰方同上,得痛為良。

乳腫不消:莽草、小豆等分為末,苦酒和傅之。衛生易簡方狗咬昏悶,浸椒水調莽草末傅之。便民圖纂

莽部藝文[编辑]

《莽草賦》
有序     明靳學顏
[编辑]

予道商顏谷中,見莽草橘葉桂莖,丹萼素蕾,意若自負,不儔凡卉者,厥形麗矣。然一葉入吻,百內潰裂,是何形情之詭與?予始撫而狎之,繼知其然,委諸絕壑,彌歎而去。旋復自咎,「夫己既已知矣,而不以詔人,不仁。是草有負于造物甚厚,不厚誅之不義。」 迺追製此賦,示之來哲,毋若予之始狎之也。

艷山兮神丘,麗水兮炎洲。祥芝兮九葩,赤葉兮璚流。 既採服以返精,兮,亦練餌而千秋。胡茲植之獨戾,秉 駮氣之弗協。生百需而無益,獨戕物而呈捷。紺藹敷 芬,蒼條輪囷。素苞冒朱,縹茸施殷。乍斂乍開,含嘻含 嚬。葉不辨橘,莖不分桂。叢莢周柯,益津豐媚。曰旋樞 之流精,與皋塗之麗卉。孰凝爾質,俾疑厥類。熙榮外 揭,酷氣內藏,危鋒誤觸,飆迅機張,彼太行之陰產,紀 炎經而已習,未若茲之可玩,貽永慼于一吸,弄影濫 汍之沚,托跡蘋藻之濱,殖中逵而揚意,挺修坰而驕 神,瘏馬飲波,倦旅息蔭,將淫毒之有加,曾自知其已 甚,是以作賦,敬陳明則,比物聯類,具懲賊德。其辭曰: 「秀色可餐,言若醴;飭貌深衷,詎測底」,觀莽草兮類若 子。覆人邦家利舌齒,白者膚革黝者理。觀莽草兮類 若子。金石示剛,脂韋裡覆卻色沮,觀者鄙,觀莽草兮 類若子。疏節闊視澹無滓,嫉刻填膺惟有己。面而頌 兮背而訾,觀莽草兮類若子。

芒部彙考[编辑]

《釋名》
[编辑]

《莣》。爾雅     杜榮。爾雅

芭芒。寰宇志   芭茅。今名

石芒。拾遺    敗芒箔。拾遺

折草:江西名   芒草。爾雅注

芒圖

芒圖

《爾雅》
[编辑]

釋草[编辑]

莣杜榮

今芒草似茅,皮可以為繩索、履屩也。《芒草》一名杜榮。郭云:「今芒草,似茅,皮可以為繩索。履屩也」者,屩草履也。

《本草綱目》
[编辑]

芒釋名[编辑]

李時珍曰:芒,《爾雅》作「莣。」今俗謂之芭茅,可以為籬芭 故也。

集解

陳藏器曰:《爾雅》:「莣,杜榮。」郭璞注云:「草似茅,皮可為繩 索、履屩也。今東人多以為箔。」又曰:「石芒生高山,如芒 而節短,江西呼為折草。六、七月生穗如荻。」

李時珍曰:「芒有二種,皆叢生,葉皆如茅而大,長四、五 尺,甚快利,傷人如鋒刃。七月抽長莖,開白花成穗,如 蘆葦花者,芒也。五月抽短莖,開花如芒者,石芒也。並 於花將放時剝其籜皮,可為繩箔草履諸物,其莖穗 可為掃箒也。」

莖氣味

甘平無毒。

莖主治

陳藏器曰:「人畜為虎狼等傷,恐毒入內。取莖雜葛根, 濃煮汁服,亦生取汁服。」

李時珍曰:「煮汁服,散血。」

敗芒箔主治

陳藏器曰:「產婦血滿腹脹,血渴,惡露不盡,月閉,止好血,下惡血,去鬼氣疰痛,癥結,酒煮服之,亦燒末酒下。 彌久著煙者佳。」

蕛部彙考[编辑]

《釋名》
[编辑]

《蕛》。爾雅     《苵》。爾雅

圖缺

《爾雅》:

釋草[编辑]

《蕛》。音帝《苵》。音跌

蕛似稗,布地生穢草。蕛一名苵,似稗之穢草也,布生於地。《莊子》曰:「道在蕛稗」是亦有米,細小。《莊子》又曰「若蕛米之在太倉」是也。

《爾雅翼》
[编辑]

[编辑]

稊與「稗」,二物也,皆有米而細小。

芫花部彙考[编辑]

《釋名》
[编辑]

芫花、        「蜀桑」別錄

杜芫。別錄    赤芫:吳普

去水。本經    毒魚。別錄

頭痛花。綱目   《兒草》:吳普

敗《華》。吳普    根名「黃大戟。」吳普

芫花圖

芫花圖

《山海經》
[编辑]

中山經[编辑]

《首山》草多𦬸、芫。

芫華中藥

《本草綱目》
[编辑]

芫花釋名[编辑]

李時珍曰:芫,或作杬,其義未詳。去水言其功,毒魚言 其性,大戟言其似也。俗人因其氣惡,呼為頭痛花。《山 海經》云:「首山其草多芫」是也。

集解

《別錄》曰:「芫花,生淮源川谷。三月三日採花,陰乾。」 《吳普》曰:「芫根生邯鄲。二月生葉,青色,加厚則黑,花有 紫赤、白者。三月實落盡,葉乃生。三月採花,五月採葉, 八月、九月採根,陰乾。」

韓保昇曰:「近道處處有之。苗高二、三尺,葉似白前及 柳葉根皮黃似桑根。正月、二月花發紫碧色。葉未生 時,收採日乾。葉生花落,即不堪用也。」

《蘇頌》曰:「在處有之,宿根舊枝莖紫,長一、二尺,根入土 深三、五寸,白色,似榆根。春生苗,葉小而尖,似楊柳枝 葉。二月開紫花,頗似紫荊而作穗,又似藤花而細。今 絳州出者花黃,謂之黃芫花。」

李時珍曰:顧野王《玉篇》云:「杬木出豫章,煎汁藏果及 卵不壞。」洪邁《容齋隨筆》云:「今饒州處處有之,莖榦不 純是木。小人爭鬥者,取葉挼擦皮膚,輒作赤腫,如被 傷以誣人。至和鹽擦卵,則又染其外,若赭色也。」

修治

陶弘景曰:「用當微熬,不可近眼。」

李時珍曰:「芫花留數年陳久者良。用時以好醋煮十 數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曬乾用,則毒滅也。或以醋炒 者次之。」

氣味

苦辛溫,有毒。

《別錄》云:「苦,微溫。」

《吳普》曰:「神農、黃帝、雷公:苦,有毒;扁鵲、岐伯:苦;李當之, 有大毒。多服令人洩。」

徐之才曰:決明為之使。反甘草

主治

《本經》曰:「欬逆上氣,喉鳴喘,咽腫短氣,蟲毒鬼瘧,疝瘢 癰腫,殺蟲魚。」

《別錄》曰:「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腫,五水在五臟皮膚及 腰痛,下寒毒肉毒。根療疥瘡。可用毒魚。」

甄權曰:「治心腹脹滿,去水氣寒痰,涕唾如膠,通利血 脈,治惡瘡風痹濕,一切毒風,四肢攣急,不得行步。」 《大明》曰:「療欬嗽瘴瘧。」

李時珍曰:「治水飲痰澼。脅下痛。」

發明

李時珍曰:「張仲景治傷寒太陽證,表不解,心下有水 氣,乾嘔,發熱而欬,或喘或利者,小青龍湯主之。若表 已解,有時頭痛,出汗,惡寒,心下有水氣,乾嘔,痛引兩 脅,或喘或欬者,十棗湯主之。蓋小青龍治未,發散表 邪,使水氣自毛竅而出,乃《內經》所謂開鬼門法也。十 棗湯驅逐裡邪,使水氣自大小便而洩,乃《內經》所謂」 潔淨府去陳莝法也。夫飲有五,皆由內啜水漿,外受 濕氣,鬱蓄而為留飲。流於肺,則為支飲,令人喘欬寒 熱,吐沫背寒。流於肺,則為懸飲,令人欬唾,痛引缺盆 兩脅。流於心下,則為伏飲,令人胸滿嘔吐,寒熱眩運。 流於腸胃,則為痰飲,令人腹鳴吐水,胸脅支滿,或作 泄瀉,忽肥忽瘦。流於經絡,則為溢飲,令人沈重注痛, 或作水氣胕腫。芫花、大戟、甘遂之性,逐水洩濕,能直 達水飲窠囊隱僻之處,但可徐徐用之,取效甚捷,不 可過劑,洩人真元也。陳言《三因方》以十棗湯藥為末, 用棗肉和丸,以治水氣喘急浮腫之證,蓋善變通者 也。楊士瀛《直指方》云:「破癖須用芫花,行水後便養胃 可也。」

王好古曰:「水者,肺腎脾三經所主,有五臟六腑十二 經之部分。上而頭,中而四肢,下而腰腳,外而皮毛,中 而肌肉,內而筋骨,脈有尺寸之殊,浮沈之別,不可輕 瀉。當知病在何經何臟,方可用之。若誤投之,則害深 矣。」芫花與甘遂相反,而《胡洽居士方》治痰癖飲癖,以 甘遂、大戟、芫花、大黃、甘草同用,蓋欲其大吐以瀉濕, 因相反而相激也。

正誤

唐慎微曰:《三國志》云:「魏初平中,有青牛先生,常服芫 花,年百餘歲,常如五六十人。」

李時珍曰:芫花乃下品毒物,豈堪久服。此方外迂怪 之言。不足信也。

附方

卒得欬嗽:芫花一升,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棗十四枚, 煎汁乾,日食五枚,必愈。肘后方

卒嗽有痰:「芫花一兩炒,水一升,煮四沸,去滓,白糖入 半斤」,每服棗許,勿食酸鹹物。備急方

喘嗽失音暴傷寒冷,喘嗽失音:「取芫花連根一虎口, 切,暴乾,令病人以薦自裹,舂令灰飛揚入其七孔中, 當眼淚出,口鼻皆辣,待芫根盡乃止,病即愈。」古今錄驗 乾嘔脅痛,傷寒有時,頭痛,心下痞滿,痛引兩脅,乾嘔 短氣,汗出不惡寒者,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芫 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為散,以大棗十枚,水一升半, 煮取八合,去滓納藥。強人服一錢,羸人五分,平旦服 之,當下利病除;如不除,明旦更服。傷寒論

水腫支飲及癖飲,用十棗湯加大黃、甘草、五物各一 兩,大棗十枚同煮,如法服。一方加芒硝一兩煮服。胡洽 百病方

天行煩亂凝雪湯治天行毒病七八日熱積胞中,煩 亂欲死。用芫花一斤,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漬故布薄 胸上,不過再三,薄熱則除。當溫四肢,護厥逆也。千金方 久瘧結癖在腹脅堅痛者:芫花炒二兩,硃砂五錢,為 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棗湯下。直指方

水蟲脹滿:芫花、枳殼等分,以醋煮芫花至爛,乃下枳 殼,煮爛,搗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普濟方 酒疸,尿黃,發黃,心懊痛,足脛滿:芫花、椒目等分燒末, 水服五分,日二服。肘后方

背腿間痛一點,痛不可忍者,芫花根末,米醋調傅之。 如不住,以帛束之。婦人產後有此尤宜。袖珍方 諸般氣痛,「芫花醋煮半兩,延胡索炒一兩半,為末。」每 服一錢。男子元臟痛,蔥酒下;瘧疾,烏梅湯下,婦人血 氣痛,當歸酒下。諸氣痛,香附湯下。小腸氣痛,茴香湯 下。仁存方

鬼胎癥瘕,經候不通:芫花根三兩剉,炒黃為末,每服 一錢,桃仁煎湯調下,當利惡物而愈。聖惠方

催生去胎:芫花根剝皮,以綿裹,點麝香套入陰穴三 寸即下。攝生妙用方

產後惡物不下:芫花、當歸等分,炒為末,調一錢服。保命 集

心痛有蟲:「芫花一兩,醋炒雄黃一錢,為末。」每服一字, 溫醋湯下。乾坤生意

牙痛難忍,諸藥不效:芫花末擦之令熱,痛定以溫水 漱之。永類方白禿頭瘡:芫花末,豬脂和傅之。集效方

癰腫初起:芫花末和膠塗之。千金方

癰癤已潰,芫花根皮搓作撚插入,則不生合,令膿易 竭也。集簡方

痔瘡乳核芫根一握,洗淨入木臼搗爛,入少水絞汁, 於石器中慢火煎成膏,將絲線於膏內度過,以線繫 痔,當微痛,候痔乾落,以紙撚蘸膏納竅內去根,當永 除根也。一方「只搗汁浸線一夜用,不得使水。」經驗方 瘰𤻤初起,氣壯人,用芫花擂水一盞服,大吐利即平。 黃州陳大用所傳。集簡方

便毒初起,芫根擂水服,以渣傅之,得下即消。黃州熊 珍所傳。集簡方

贅瘤焦法:「甘草煎膏筆妝瘤之四圍,上三次。乃用芫 花、大戟、甘遂等分為末,醋調,別以筆妝其中,勿近甘 草,次日縮小。」又以甘草膏妝小暈三次如前,仍上此 藥,自然焦縮。危氏得效方

一切菌毒,因蛇蟲毒氣熏蒸所致:用芫花生研,新汲 水服一錢,以利為度。危氏得效方

芫花部紀事[编辑]

《史記太倉公傳》:「太倉公者,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醫 方術,為人治病,決死生,多驗。臨菑氾里女子薄吾病 甚,眾醫皆以為寒熱篤,當死不治。意診其脈曰:『蟯瘕。 蟯瘕為病,腹大,上膚黃麤,循之戚戚然。意飲以芫花 一撮,即出蟯可數升,病已』。」

《浮山縣志》:「西左嶺在縣西十五里,一名黃花嶺,以其 地產佳芫花故也。」

蕘花部彙考[编辑]

《釋名》
[编辑]

蕘花:本經    黃芫花。圖經

蕘花圖

蕘花圖

《本草綱目》
[编辑]

蕘花釋名

李時珍曰:「蕘者饒也。其花繁饒也。」

集解

《別錄》曰:「蕘花,生咸陽川谷及河內、中牟。六月采花,陰 乾。」

陶弘景曰:「中牟者,時從河上來。形似芫花,而極細,白 色。」

蘇恭曰:「苗似胡荽,莖無刺,花細黃色。四月、五月收,與 芫花全不相似也。」

韓保昇曰:「所在有之,以雍州者為好。生岡原上,苗高 二尺許。」

寇宗奭曰:「今京、洛間甚多。」

李時珍曰:按:蘇頌《圖經》言:絳州所生芫花黃色,謂之 黃芫花。其圖小株,花成簇生,恐即此蕘花也。生時色 黃,乾則如白,故陶氏言細白也。或言無蕘花,以桃花 代之,取其利耳。

氣味

苦寒有毒。

《別錄》曰:「辛,微寒,有毒。」

主治

《本經》曰:「傷寒溫瘧,下十二水,破積聚大堅癥瘕,蕩滌 腸中留癖,飲食寒熱邪氣,利水道。」

《別錄》曰:「療痰飲欬嗽。」

甄權曰:「治欬逆上氣,喉中腫滿,疰氣蠱毒,痃癖氣塊。」

發明

寇宗奭曰:「張仲景《傷寒論》以蕘花治利者,取其行水 也,水去則利止。」其意如此。今用之當斟酌,不可過使 與不及也,須有是證乃用之。

王好古曰:「仲景小青龍湯云: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 如雞子大,熬令赤色,用之蓋利水也。」

李時珍曰:「蕘花,蓋亦芫花之類。氣味、主治大略相近 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