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110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一百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十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一百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一百十卷目录

 荻部汇考

  荻图

  诗经王风采葛 小雅蓼萧 大雅生民

  周礼天官甸师

  尔雅释草

  毛诗陆疏广要取萧祭脂

  沈括补笔谈药议

  陆佃埤雅

  罗愿尔雅翼

 荻部艺文

  赋得春荻         梁元帝

  吴兴送梁补阙归朝赋得荻花

              唐朱长文

  和文与可洋州园池荻浦   宋苏轼

  和文与可荻浦        苏辙

 荻部选句

 荻部纪事

 荻部杂录

 荻部外编

 箬部汇考

  箬图

  本草纲目

 箬部纪事

 茢部汇考

  尔雅释草

  本草纲目石芸

 莽部汇考

  莽图

  周礼秋官翦氏

  扬雄方言杂释

  沈括补笔谈药议

  本草纲目莽草

 莽部艺文

  莽草赋         明靳学颜

 芒部汇考

  芒图

  尔雅释草

  本草纲目

 蕛部汇考

  尔雅释草

  罗愿尔雅翼

 芫花部汇考

  芫花图

  山海经中山经

  本草纲目芫花

 芫花部纪事

 荛花部汇考

  荛花图

  本草纲目

草木典第一百十卷

荻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编辑]

《萧》。诗经     荻:尔雅

荻蒿。诗疏    牛尾蒿。诗注

荻图

荻图

《诗经》

[编辑]

王风采葛

[编辑]

彼《采萧》兮,

《释草》云:“萧,荻。”李巡曰:“荻,一名萧。”陆玑云:“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或云牛尾蒿,似白蒿,白叶,茎麤科生,多者数十茎,可作烛,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爇之为香。”许慎以为艾蒿,非也。《郊特牲》云:“既奠,然后爇萧,合馨香。”

===小雅蓼萧===《蓼彼萧斯》。

萧,蒿也。大全华谷严氏曰:“萧,香蒿也,荻也;牛尾蒿也。”

大雅生民

[编辑]

取萧祭脂。

取萧合黍稷臭达墙屋,先奠而后爇萧合,馨香也。

《周礼》

[编辑]

天官

[编辑]

《甸师》“祭祀共萧茅。”

郑大夫云:“萧字或为莤,莤读为缩。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去,若神饮之,故谓之缩。”缩,浚也。故齐桓公责楚不共苞茅,王祭不共,无以缩酒。杜子春读为“萧。萧,香蒿也。”元谓《诗》所云“取萧祭脂”,《郊特牲》云:“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荐,然后焫。萧合馨香。”合馨香者,是萧之谓也。“萧”字,郑大夫读为缩者,欲以萧、茅共为一事,杜子春读为萧,于义为是,故后郑从之。云元谓《诗》所云“取萧祭脂”,见用萧之时有脂,又引《郊特牲》者,欲见非直有脂,亦有黍稷。云“臭阳达于墙屋”者,谓馈献之后,阴厌之节,取萧与脂及黍稷焫烧之,取香气上闻,故云“既荐然后焫萧合馨香。”

《尔雅》

[编辑]

释草

[编辑]

萧,荻

即蒿。李巡云:“荻一名萧。”陆玑云:“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或云牛尾蒿,似白蒿,白叶,茎麤科生,多者数十茎,可作烛,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爇之为香。许慎以为艾蒿,非也。《郊特牲》云:‘既奠,然后爇萧,合馨香’。是也。”

《毛诗陆疏广要》

[编辑]

大雅

[编辑]

取萧祭脂。

萧荻,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或云牛尾蒿,似白蒿,白叶,茎麤科生,多者数十茎,可作烛,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爇之为香。许慎以为艾蒿,非也。《郊特牲》云:“既奠,然后爇萧合馨香。” 是也。《尔雅》云:“萧,荻。” 郭注云:“即蒿。” 《郑注》云:“萧荻,即青蒿也。或云牛尾蒿,今药家谓之青葙子。” 《埤雅》:“萧可以祭,故其字从肃” ,以秋风之过萧,意象肃然。《诗》曰:“取萧祭脂。” 凡祭,灌鬯求诸阴,焫萧求诸阳,奏乐求诸阴阳之间。故《礼》曰:“声音之号,所以告诏于天地之间也。” 又曰:“见以萧光,以报气也;加以郁鬯,以报魄也。” 凡祭,周人先求诸阴,故先灌鬯,焫萧在后。商人先求诸阳,故先焫萧,灌鬯在后也。《诗》曰:“冽彼下泉,浸彼苞萧。” 民者,上之所恃,以事宗庙社稷,萧之象也。又曰:“蓼彼萧斯,零露湑兮。” 萧,微物也,而其香能上达,故《诗》亦以况四海之诸侯。《尔雅·翼》:萧,今人所谓荻萧者是也。《生民诗》云:“取萧祭脂” ,后稷之祭也。盖宗庙之祭,荐熟之时,堂上事。尸竟,延入户内,更从孰始。于荐熟时,祝先酌奠于铏羹之内讫,尸未入,乃取萧染以牲肠间脂,合黍稷烧之,于宫中。后稷之祀乃郊,虽非宗庙,然将郊为軷道之祭,其用亦同。爇之于行神之位,故曰“取羝。以軷祭。” 脂者,即此羝之脂也。盖自后稷之时已如此,故周宗庙用之。昔有虞氏尚气,血腥,爓祭用气。商人尚声,以声音之号诏告天地之间。周人尚臭,以郁合鬯,灌以圭璋,而使臭阴达于渊泉。既奠,然后焫萧合黍稷膻芗,爇之,而使臭阳达于墙屋,臭阴以水而报魄,臭阳以火而报气。古人以神之道微,不可搏执,故求万物之理,以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故用百物之英华,庶几丽而留之。此萧之气绕于墙屋,则墙内乃爇萧之地。故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其萧盖甸师所供。《周礼:甸师》:“祭祀共萧茅。” 先郑以为萧或为莤,但作缩茅解之。杜子春始读为萧。《诗缉》云:“蒿者,总名,萧,蒿之香者也。”

《沈括补笔谈》

[编辑]

药议

[编辑]

荻芽似竹笋,味甘脆可食。茎脆可曲如钩,作马鞭节。 花嫩时紫脆则白如散丝,色重,狭长而白。脊一类小, 可用为曲薄,其馀唯堪供爨耳。

《陆佃埤雅》

[编辑]

[编辑]

萧可以祭,故其字从肃,亦秋风之过萧,意象肃然,故 萧一名荻,其字从肃也。《尔雅》曰:“萧,荻萧。似白蒿,茎粗, 科生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爇之。”《诗》曰:“取萧祭脂。”凡祭, 灌鬯求诸阴,焫萧求诸阳,奏乐求诸阴阳之间。故《礼》 曰:“声音之号,所以告诏于天地之间也。”又曰:“见以萧 光,以报气也。加以郁鬯,以报魄也。”凡祭言鬯,常先于 萧。今《祭义》言鬯更在萧后,则以言商礼故也。盖周人先求诸阴,故先灌鬯,焫萧在后;商人先求诸阳,故先 焫萧,灌鬯在后。且周祭肺,商祭肝,故《祭义》言“商礼先 举肝”,所谓羞肝肺首心是也。《郊特牲》言“周礼先举肺”, 所谓祭肺、肝心是也。《诗》曰:“冽彼下泉,浸彼苞萧。民者 上之所恃,以事宗庙社稷”,萧之象也。又曰:“蓼彼萧斯, 零露湑兮。”萧,微物也,而其香能上达,故《诗》亦以“况四 海之诸侯。”萧今俗谓之牛尾蒿。

《罗愿尔雅翼》

[编辑]

[编辑]

萧,今人所谓荻萧者是也。或曰:牛尾蒿,似白蒿,白叶, 茎粗科生,多者数十,可作烛,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爇 之为香。《生民诗》云:“取萧祭脂”,后稷之祭也。盖宗庙之 祭,荐熟之时,堂上事尸竟,延入户内,更从孰始。于荐 熟时,祝先酌奠于铏羹之内讫,尸未入,乃取萧染以 牲肠间脂,合黍稷烧之于宫中。后稷之祀乃郊,虽非 宗庙,然将郊为軷道之祭,其用亦同。爇之于行神之 位,故曰“取羝以軷祭。”脂者,即此羝之脂也。盖自后稷 之时已如此,故周宗庙用之。昔有虞氏尚气,血腥,爓 祭用气。商人尚声,以声音之号诏告天地之间。周人 尚臭,以郁合鬯,灌以圭璋,而使臭阴达于渊泉。既奠, 然后焫萧合黍稷膻芗爇之,而使臭阳达于墙屋,臭 阴以水而报魄,臭阳以火而报气。古人以神之道微, 不可搏执,故求万物之理,以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湿,火就燥,故用百物之英华,庶几丽而留之。此 萧之气绕于墙屋,则墙内乃爇萧之地。故孔子曰:“吾 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其萧盖甸 师所供。《周礼》甸师“祭祀共萧茅。”先郑以为萧或为莤, 但作缩茅解之。杜子春始读为萧。《诗》“岁聿云莫,采萧 获菽。”《管子》:叶草名下于。请帮助识别此字。即郁也请帮助识别此字。下于苋,“苋下于蒲,蒲 下于苇,苇下于雚,雚下于蒌,蒌下于荓,荓下于萧,萧 下于薜,薜下于萑,萑下于茅。”

荻部艺文

[编辑]

《赋得春荻》
元·帝

[编辑]

翠菼玉池前,遥映江南莲。非秋无有眊,未烧不生烟。

《吴兴送梁补阙归朝赋得荻花》

[编辑]

唐朱长文

柳家汀洲孟冬月,云寒水清荻花发。一枝持赠朝天 人,愿比蓬莱殿前雪。

《和文与可洋州园池荻浦》
宋·苏轼

[编辑]

雨折霜干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月明小艇湖边 宿,疑是江南“《鹦鹉》洲。”

《和文与可荻浦》
苏辙

[编辑]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摧折有馀音,纵横未须束。

荻部选句

[编辑]

梁刘孝绰诗:“荻苗抽故丛。”

唐杜甫诗:“荻岸如秋水。”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 前芦荻花。

李嘉祐诗:“荻花寒漫漫。”

杜荀鹤诗。“秋风忽起溪浪白。零落岸边芦荻花。” 宋欧阳修诗。“春洲生荻芽。”

司马光诗:“荻迸短芽淝水暖。”

张载诗:“归雁羁鸿共断魂,荻花枫叶泊孤村。”

文天祥诗。“沧洲棹影荻花凉。款乃一声江水长。” 元马祖常诗。“潢浦荻飞绵。”

荻部纪事

[编辑]

《晋书王峤传》:峤迁太子中舍人,以疾不拜。王敦请为 参军,爵九原县公。敦在石头,欲禁私伐蔡州荻,以问 群下。时王师新败,士庶震惧,莫敢异议。峤独曰:“中原 有菽,庶人采之,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若禁人樵伐,未 知其可。”敦不悦。

《五行志》:“安帝义熙初,童谣曰:‘官家养芦化成荻,芦生 不止自成积。其时官养卢龙,宠以金紫,奉以名州,养 之极也。而龙不能怀我好音,举兵内伐,遂成仇敌也《南史宋本纪》:“高祖讳裕,小字寄奴,姓刘氏,伐荻新洲, 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臼声, 往觇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𢭏药,问其故,答曰:‘我王 为刘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 “刘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杀。”帝叱之皆散。

《世说》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 萧敷艾荣。”

《南齐书纪僧真传》:僧真事太祖,随从在淮阴,以闲书 题令答远近书疏。自寒官历至太祖冠军府参军主 簿。僧真梦蒿艾生满江,惊而白之太祖曰:“诗人采萧, 萧即艾也。萧生断流,卿勿广言。”其见亲如此。

《南史陶弘景传》:“弘景年四五岁,以荻为笔,画灰中学 书。”

《颜氏家训》:“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 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燃明夜读。孝元初,出 会稽,精选寮采。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 遇。终于金紫光禄。”

《水经注》:“沔水又东迳猪兰桥,桥本名荻兰桥,桥之左 右丰蒿荻。”

《宋史欧阳修传》:“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 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辟寒天井长老彦威云:庐山老僧用荻花絮纸衣,威 少时在惠日亦为之。佛灯珣禅师见而大嗔云:“汝少 年辄求温煖如此岂有心学道耶?”退而问其徒,则堂 中百人有荻花衣者才三四,皆年七十馀矣。威愧恐, 亟除去。

《燕都游览志》:“韦中贵别业,四围多水,荻花芦叶,寒雁 秋风,令人作江乡之想。”

荻部杂录

[编辑]

《诗经曹风》:“冽彼下泉,浸彼苞萧。”

《礼记·祭义》:“燔燎膻芗,见以萧光,以报气也。”

荻部外编

[编辑]

《福州府志》:荻芦峡在连江县。秦始皇以东南有王气, 凿山至此,荻芦根长数丈,朝开夕合,梦神人曰:“可夕 置畚锸于此根,可立断也。”旦如其言,果断为峡。 《抱朴子》:吴世有姚光者,有火术,吴主身临试之,积荻 数千束,光居其上,又以数千束荻累之,因猛风燔之, 火尽,光端坐灰中,振衣而起。

箬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编辑]

《箬,         箬》。李时珍

《辽》,《叶》。李时珍

箬图

箬图

《本草纲目》

[编辑]

箬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箬若竹而弱,故名。其生疏辽,故又谓之“辽。”

集解

李时珍曰:“箬生南方平泽。其根与茎,皆似小竹。其节 箨与叶,皆似芦荻。而叶之面青背淡,柔而韧,新旧相 代,四时常青。”南人取叶作笠,及裹茶盐、包米粽,女人 以衬鞋底。

叶气味

甘寒无毒。

叶主治

李时珍曰:“男女吐血、衄血、呕血、喀血、下血,并烧存性, 温汤服一钱匕。又通小便,利肺气,喉痹,消痈肿。”

附方

一切眼疾:笼箬烧灰,淋汁洗之,久之自效。经验方 咽喉闭痛:辽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之甚妙。集简方 耳忽作痛,或红肿内胀,将经霜青箬露在外,将朽者, 烧存性为末,傅入耳中,其疼即止。简便方

肺壅鼻衄:箬叶烧灰,白面三钱,研匀,井花水服二钱。 经水不止:箬叶灰、蚕纸灰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饮 下。二方皆圣济总录

肠风便血:茶篓内箬叶烧存性,每服三匙,空心糯米 汤下。或入麝香少许。王璆百一选方

男妇血淋,亦治五淋多年,煮酒瓶头箬叶,三五年至 十年者尤佳。每用七个,烧存性,入麝香少许,陈米饮 下,日三服。有人患此,二服愈。福建煮过夏月酒多有 之。百一选方

尿白如注,小腹气痛:茶笼内箬叶,烧存性,入麝香少 许,米饮下。经验方

小便涩滞不通:干箬叶一两烧灰,滑石半两为末,每 服三钱,米饮下。普济方

男妇转脬:方同上。

吹奶乳痈,五月五日粽箬烧灰,酒服二钱即散,累效。 济急仙方

痘疮倒靥:箬叶灰一钱,麝香少许,酒服。张德恭痘疹便览方

箬部纪事

[编辑]

《南史徐伯珍传》:“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 叶、甘蕉及地上学书。”

茢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编辑]

《茢》。尔雅     勃茢。尔雅

石芸:尔雅注   螫,烈。尔雅注

《顾喙》。尔雅注

图缺

《尔雅》:

释草

[编辑]

茢,勃茢。

一名“石芸。”《本草》云。茢一名勃茢,“郭云一名石芸,《本草》云”者,案《本草》:“石芸味甘,一名螫烈,一名顾喙”是也。

《本草纲目》

[编辑]

石芸

[编辑]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目痛,淋露,寒热溢血。一名螫烈, 一名顾喙。三月、五月采茎叶,阴干。”

莽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编辑]

莽草。周礼    芒草。山海经

𦬣草:音罔    《鼠莽》:李时珍

莽图

莽图

《周礼》

[编辑]

秋官

[编辑]

《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熏之。

《莽草》药物,杀虫者,以熏之则死。

《扬雄方言》

[编辑]

杂释

[编辑]

芔,莽草也。东越扬州之间曰“芔”,南楚曰“莽。”

《沈括补笔谈》

[编辑]

===药议===世人用莽草种类最多。“有大叶如手掌大者,有细叶 者,有叶光厚坚脆可拉者,有柔韧而薄者,有蔓生者, 多是谬误。”按《本草》若石南而叶稀,无花实,亦误也。今 莽草,蜀道、襄、汉、浙江、湖间山中有,枝叶稠密,团栾可 爱,叶光厚而香烈,花红色,大小如杏花,六出,反卷向 上,中心有新红蕊倒垂下满树垂动摇摇然,极可玩。 “襄汉间,渔人竞采以𢭏饭饵鱼,皆翻上,乃捞取之,南 人谓之石桂。”白乐天有《庐山桂》诗,其序曰:“庐山多桂 树。”又曰:“手攀青桂枝。”盖此木也。唐人谓之红桂,以其 花红故也。李德裕诗序曰:“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 秀。伊川移植郊园,众芳色沮,乃是蜀道莽草,徒得佳 名耳。”卫公此说,亦甚明白。古用此一类,以毒鱼有验。 《本草木部》所收,不知何缘谓之草,独此未喻。

《本草纲目》

[编辑]

莽草释名

[编辑]

陶弘景曰:“‘莽’,本作“𦬣’字,俗讹呼尔。” 李时珍曰:此物有毒,食之令人迷罔,故名。山人以毒 鼠,谓之鼠莽。

正误

《别录》曰:“一名‘葞’”,一名“春草。”

掌禹锡曰:“按:《尔雅》云:‘葞,春草’。”孙炎注云:“药草也。俗呼 为𦬣草。”郭璞注云:“‘一名芒草’。所见异也。” 李时珍曰:“‘葞音尾,白薇也。薇、葞字音相近尔。《别录》白 薇下云:‘一名春草’。而此又以为𦬣草’,盖因孙炎之误 也。今正之。”

集解

《别录》曰:“莽草,生上谷山谷及冤句。五月采叶,阴干。 陶弘景曰:‘今东间处处皆有,叶青辛烈者,良。又用捣 以和陈粟米粉,纳水中,鱼吞即死,浮出。人取食之,无 妨’。”

苏颂曰:“今南中州郡及蜀川皆有之。木若石南而叶 稀,无花实。五月、七月采叶,阴干。”一说藤生绕木石间, 既谓之草,乃藤生者是也。

寇宗奭曰:莽草,诸家皆谓之草,而《本草》居木部。今世 所用皆木叶如石南叶。枝梗干则绉揉之,其臭如椒。 雷敩曰。凡用叶勿用尖及挛生者。 李时珍曰:“《范子计然》云,莽草出三辅,青色者善。”

叶修治

《雷敩》曰:“凡使,取叶细锉,以生甘草、水蓼二味同盛,入 生稀绢袋中,甑中蒸一日,去二件,晒干用。”

气味

辛温有毒。

《吴普》曰:“神农:辛;雷公、桐君:苦,有毒。”

李时珍曰:“莽草制雌黄、雄黄而有毒,误食害人。惟紫 河车磨水服,及黑豆煮汁服可解。豆汁浇其根即烂, 性相制也。”

主治

《本经》曰:“头风痈肿,乳痈疝瘕,除结气疥瘙,杀虫鱼。” 《别录》曰:“疗喉痹不通,乳难,头风痒。可用沐,勿令入眼。” 甄权曰:“治风疽疝气,肿坠凝血,治瘰𤻤,除湿风不入 汤服,主头疮白秃,杀虫与白敛。赤小豆为末,鸡子白 调如糊,敷毒肿,干更易上。”

《大明》曰:“治皮肤麻痹。煎浓汤淋,风虫牙痛。”

发明

苏颂曰:“古方治风毒痹厥,诸酒皆用𦬣草。今医家取 叶煎汤,热含少顷吐之,治牙齿风虫及喉痹甚效。” 寇宗奭曰:“浓煎汤淋渫皮肤麻痹。”《周礼·翦氏掌》:“除蠹 物,以𦬣草熏之则死。” 李时珍曰:“古方治小儿伤寒,有莽草汤。”又《琐碎录》云: “思村王氏之子,生七日而两肾缩入。一医云:‘此受寒 气而然也。以硫黄、茱萸、大蒜研涂’”其腹,以𦬣草、蛇床 子烧烟,熏其下部而愈也。

附方

贼风肿痹,风入五脏,恍惚,宜莽草膏主之:“莽草一斤, 乌头、附子、踯躅各二两,切,以水和醋一升,渍一宿,猪 脂一斤,煎三上三下,绞去滓,向火以手摩病上三百 度,应手即瘥。”若耳鼻病,可以绵裹塞之。疥癣杂疮,并 宜摩之。肘后方

小儿风痫,掣疭戴眼,极者日数十发。又治大人贼风。 莽草、雷丸各一鸡子黄大,化猪脂一斤,煎七沸,去滓, 摩痛处,勿近目及阴,日丸三四次。外台秘要

头风久痛:“莽草煎汤沐之,勿令入目。”圣惠方

风虫牙痛:《肘后方》:用莽草煎汤,热漱冷吐:一加山椒 皮,一加独活,一加郁李仁,一加芫花,一加川椒、细辛 各等分,煎汤,热漱冷吐。“《圣惠》:用莽草半两,皂角三 挺,去皮子,汉椒七粒,为末,枣肉丸芥子大。每以一丸 塞孔中,吐涎取效。”

瘰𤻤结核:𦬣草一两,为末,鸡子白调涂帛上贴之,日 二服,取效止。圣惠方

痈疮未溃方同上,得痛为良。

乳肿不消:莽草、小豆等分为末,苦酒和傅之。卫生易简方狗咬昏闷,浸椒水调莽草末傅之。便民图纂

莽部艺文

[编辑]

《莽草赋》
有序     明靳学颜

[编辑]

予道商颜谷中,见莽草橘叶桂茎,丹萼素蕾,意若自负,不俦凡卉者,厥形丽矣。然一叶入吻,百内溃裂,是何形情之诡与?予始抚而狎之,继知其然,委诸绝壑,弥叹而去。旋复自咎,“夫己既已知矣,而不以诏人,不仁。是草有负于造物甚厚,不厚诛之不义。” 迺追制此赋,示之来哲,毋若予之始狎之也。

艳山兮神丘,丽水兮炎洲。祥芝兮九葩,赤叶兮璚流。 既采服以返精,兮,亦练饵而千秋。胡兹植之独戾,秉 駮气之弗协。生百需而无益,独戕物而呈捷。绀蔼敷 芬,苍条轮囷。素苞冒朱,缥茸施殷。乍敛乍开,含嘻含 嚬。叶不辨橘,茎不分桂。丛荚周柯,益津丰媚。曰旋枢 之流精,与皋涂之丽卉。孰凝尔质,俾疑厥类。熙荣外 揭,酷气内藏,危锋误触,飙迅机张,彼太行之阴产,纪 炎经而已习,未若兹之可玩,贻永戚于一吸,弄影滥 汍之沚,托迹𬞟藻之滨,殖中逵而扬意,挺修坰而骄 神,瘏马饮波,倦旅息荫,将淫毒之有加,曾自知其已 甚,是以作赋,敬陈明则,比物联类,具惩贼德。其辞曰: “秀色可餐,言若醴;饬貌深衷,讵测底”,观莽草兮类若 子。覆人邦家利舌齿,白者肤革黝者理。观莽草兮类 若子。金石示刚,脂韦里覆却色沮,观者鄙,观莽草兮 类若子。疏节阔视澹无滓,嫉刻填膺惟有己。面而颂 兮背而訾,观莽草兮类若子。

芒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编辑]

《莣》。尔雅     杜荣。尔雅

芭芒。寰宇志   芭茅。今名

石芒。拾遗    败芒箔。拾遗

折草:江西名   芒草。尔雅注

芒图

芒图

《尔雅》

[编辑]

释草

[编辑]

莣杜荣

今芒草似茅,皮可以为绳索、履𪨗也。《芒草》一名杜荣。郭云:“今芒草,似茅,皮可以为绳索。履𪨗也”者,𪨗草履也。

《本草纲目》

[编辑]

芒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芒,《尔雅》作“莣。”今俗谓之芭茅,可以为篱芭 故也。

集解

陈藏器曰:《尔雅》:“莣,杜荣。”郭璞注云:“草似茅,皮可为绳 索、履𪨗也。今东人多以为箔。”又曰:“石芒生高山,如芒 而节短,江西呼为折草。六、七月生穗如荻。”

李时珍曰:“芒有二种,皆丛生,叶皆如茅而大,长四、五 尺,甚快利,伤人如锋刃。七月抽长茎,开白花成穗,如 芦苇花者,芒也。五月抽短茎,开花如芒者,石芒也。并 于花将放时剥其箨皮,可为绳箔草履诸物,其茎穗 可为扫帚也。”

茎气味

甘平无毒。

茎主治

陈藏器曰:“人畜为虎狼等伤,恐毒入内。取茎杂葛根, 浓煮汁服,亦生取汁服。”

李时珍曰:“煮汁服,散血。”

败芒箔主治

陈藏器曰:“产妇血满腹胀,血渴,恶露不尽,月闭,止好血,下恶血,去鬼气疰痛,症结,酒煮服之,亦烧末酒下。 弥久著烟者佳。”

蕛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编辑]

《蕛》。尔雅     《苵》。尔雅

图缺

《尔雅》:

释草

[编辑]

《蕛》。音帝《苵》。音跌

蕛似稗,布地生秽草。蕛一名苵,似稗之秽草也,布生于地。《庄子》曰:“道在蕛稗”是亦有米,细小。《庄子》又曰“若蕛米之在太仓”是也。

《尔雅翼》

[编辑]

[编辑]

稊与“稗”,二物也,皆有米而细小。

芫花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编辑]

芫花、        “蜀桑”别录

杜芫。别录    赤芫:吴普

去水。本经    毒鱼。别录

头痛花。纲目   《儿草》:吴普

败《华》。吴普    根名“黄大戟。”吴普

芫花图

芫花图

《山海经》

[编辑]

中山经

[编辑]

《首山》草多𦬸、芫。

芫华中药

《本草纲目》

[编辑]

芫花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芫,或作杬,其义未详。去水言其功,毒鱼言 其性,大戟言其似也。俗人因其气恶,呼为头痛花。《山 海经》云:“首山其草多芫”是也。

集解

《别录》曰:“芫花,生淮源川谷。三月三日采花,阴干。” 《吴普》曰:“芫根生邯郸。二月生叶,青色,加厚则黑,花有 紫赤、白者。三月实落尽,叶乃生。三月采花,五月采叶, 八月、九月采根,阴干。”

韩保昇曰:“近道处处有之。苗高二、三尺,叶似白前及 柳叶根皮黄似桑根。正月、二月花发紫碧色。叶未生 时,收采日干。叶生花落,即不堪用也。”

《苏颂》曰:“在处有之,宿根旧枝茎紫,长一、二尺,根入土 深三、五寸,白色,似榆根。春生苗,叶小而尖,似杨柳枝 叶。二月开紫花,颇似紫荆而作穗,又似藤花而细。今 绛州出者花黄,谓之黄芫花。”

李时珍曰:顾野王《玉篇》云:“杬木出豫章,煎汁藏果及 卵不坏。”洪迈《容斋随笔》云:“今饶州处处有之,茎干不 纯是木。小人争斗者,取叶挼擦皮肤,辄作赤肿,如被 伤以诬人。至和盐擦卵,则又染其外,若赭色也。”

修治

陶弘景曰:“用当微熬,不可近眼。”

李时珍曰:“芫花留数年陈久者良。用时以好醋煮十 数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灭也。或以醋炒 者次之。”

气味

苦辛温,有毒。

《别录》云:“苦,微温。”

《吴普》曰:“神农、黄帝、雷公:苦,有毒;扁鹊、岐伯:苦;李当之, 有大毒。多服令人泄。”

徐之才曰:决明为之使。反甘草

主治

《本经》曰:“欬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虫毒鬼疟,疝瘢 痈肿,杀虫鱼。”

《别录》曰:“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脏皮肤及 腰痛,下寒毒肉毒。根疗疥疮。可用毒鱼。”

甄权曰:“治心腹胀满,去水气寒痰,涕唾如胶,通利血 脉,治恶疮风痹湿,一切毒风,四肢挛急,不得行步。” 《大明》曰:“疗欬嗽瘴疟。”

李时珍曰:“治水饮痰澼。胁下痛。”

发明

李时珍曰:“张仲景治伤寒太阳证,表不解,心下有水 气,干呕,发热而欬,或喘或利者,小青龙汤主之。若表 已解,有时头痛,出汗,恶寒,心下有水气,干呕,痛引两 胁,或喘或欬者,十枣汤主之。盖小青龙治未,发散表 邪,使水气自毛窍而出,乃《内经》所谓开鬼门法也。十 枣汤驱逐里邪,使水气自大小便而泄,乃《内经》所谓” 洁净府去陈莝法也。夫饮有五,皆由内啜水浆,外受 湿气,郁蓄而为留饮。流于肺,则为支饮,令人喘欬寒 热,吐沫背寒。流于肺,则为悬饮,令人欬唾,痛引缺盆 两胁。流于心下,则为伏饮,令人胸满呕吐,寒热眩运。 流于肠胃,则为痰饮,令人腹鸣吐水,胸胁支满,或作 泄泻,忽肥忽瘦。流于经络,则为溢饮,令人沉重注痛, 或作水气胕肿。芫花、大戟、甘遂之性,逐水泄湿,能直 达水饮窠囊隐僻之处,但可徐徐用之,取效甚捷,不 可过剂,泄人真元也。陈言《三因方》以十枣汤药为末, 用枣肉和丸,以治水气喘急浮肿之证,盖善变通者 也。杨士瀛《直指方》云:“破癖须用芫花,行水后便养胃 可也。”

王好古曰:“水者,肺肾脾三经所主,有五脏六腑十二 经之部分。上而头,中而四肢,下而腰脚,外而皮毛,中 而肌肉,内而筋骨,脉有尺寸之殊,浮沈之别,不可轻 泻。当知病在何经何脏,方可用之。若误投之,则害深 矣。”芫花与甘遂相反,而《胡洽居士方》治痰癖饮癖,以 甘遂、大戟、芫花、大黄、甘草同用,盖欲其大吐以泻湿, 因相反而相激也。

正误

唐慎微曰:《三国志》云:“魏初平中,有青牛先生,常服芫 花,年百馀岁,常如五六十人。”

李时珍曰:芫花乃下品毒物,岂堪久服。此方外迂怪 之言。不足信也。

附方

卒得欬嗽:芫花一升,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 煎汁干,日食五枚,必愈。肘后方

卒嗽有痰:“芫花一两炒,水一升,煮四沸,去滓,白糖入 半斤”,每服枣许,勿食酸咸物。备急方

喘嗽失音暴伤寒冷,喘嗽失音:“取芫花连根一虎口, 切,暴干,令病人以荐自裹,舂令灰飞扬入其七孔中, 当眼泪出,口鼻皆辣,待芫根尽乃止,病即愈。”古今录验 干呕胁痛,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 短气,汗出不恶寒者,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芫 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为散,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 煮取八合,去滓纳药。强人服一钱,羸人五分,平旦服 之,当下利病除;如不除,明旦更服。伤寒论

水肿支饮及癖饮,用十枣汤加大黄、甘草、五物各一 两,大枣十枚同煮,如法服。一方加芒硝一两煮服。胡洽 百病方

天行烦乱凝雪汤治天行毒病七八日热积胞中,烦 乱欲死。用芫花一斤,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渍故布薄 胸上,不过再三,薄热则除。当温四肢,护厥逆也。千金方 久疟结癖在腹胁坚痛者:芫花炒二两,朱砂五钱,为 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枣汤下。直指方

水虫胀满:芫花、枳壳等分,以醋煮芫花至烂,乃下枳 壳,煮烂,捣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普济方 酒疸,尿黄,发黄,心懊痛,足胫满:芫花、椒目等分烧末, 水服五分,日二服。肘后方

背腿间痛一点,痛不可忍者,芫花根末,米醋调傅之。 如不住,以帛束之。妇人产后有此尤宜。袖珍方 诸般气痛,“芫花醋煮半两,延胡索炒一两半,为末。”每 服一钱。男子元脏痛,葱酒下;疟疾,乌梅汤下,妇人血 气痛,当归酒下。诸气痛,香附汤下。小肠气痛,茴香汤 下。仁存方

鬼胎症瘕,经候不通:芫花根三两锉,炒黄为末,每服 一钱,桃仁煎汤调下,当利恶物而愈。圣惠方

催生去胎:芫花根剥皮,以绵裹,点麝香套入阴穴三 寸即下。摄生妙用方

产后恶物不下:芫花、当归等分,炒为末,调一钱服。保命 集

心痛有虫:“芫花一两,醋炒雄黄一钱,为末。”每服一字, 温醋汤下。乾坤生意

牙痛难忍,诸药不效:芫花末擦之令热,痛定以温水 漱之。永类方白秃头疮:芫花末,猪脂和傅之。集效方

痈肿初起:芫花末和胶涂之。千金方

痈疖已溃,芫花根皮搓作撚插入,则不生合,令脓易 竭也。集简方

痔疮乳核芫根一握,洗净入木臼捣烂,入少水绞汁, 于石器中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以线系 痔,当微痛,候痔干落,以纸撚蘸膏纳窍内去根,当永 除根也。一方“只捣汁浸线一夜用,不得使水。”经验方 瘰𤻤初起,气壮人,用芫花擂水一盏服,大吐利即平。 黄州陈大用所传。集简方

便毒初起,芫根擂水服,以渣傅之,得下即消。黄州熊 珍所传。集简方

赘瘤焦法:“甘草煎膏笔妆瘤之四围,上三次。乃用芫 花、大戟、甘遂等分为末,醋调,别以笔妆其中,勿近甘 草,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妆小晕三次如前,仍上此 药,自然焦缩。危氏得效方

一切菌毒,因蛇虫毒气熏蒸所致:用芫花生研,新汲 水服一钱,以利为度。危氏得效方

芫花部纪事

[编辑]

《史记太仓公传》:“太仓公者,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 方术,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临菑氾里女子薄吾病 甚,众医皆以为寒热笃,当死不治。意诊其脉曰:‘蛲瘕。 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麤,循之戚戚然。意饮以芫花 一撮,即出蛲可数升,病已’。”

《浮山县志》:“西左岭在县西十五里,一名黄花岭,以其 地产佳芫花故也。”

荛花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编辑]

荛花:本经    黄芫花。图经

荛花图

荛花图

《本草纲目》

[编辑]

荛花释名

李时珍曰:“荛者饶也。其花繁饶也。”

集解

《别录》曰:“荛花,生咸阳川谷及河内、中牟。六月采花,阴 干。”

陶弘景曰:“中牟者,时从河上来。形似芫花,而极细,白 色。”

苏恭曰:“苗似胡荽,茎无刺,花细黄色。四月、五月收,与 芫花全不相似也。”

韩保昇曰:“所在有之,以雍州者为好。生冈原上,苗高 二尺许。”

寇宗奭曰:“今京、洛间甚多。”

李时珍曰:按:苏颂《图经》言:绛州所生芫花黄色,谓之 黄芫花。其图小株,花成簇生,恐即此荛花也。生时色 黄,干则如白,故陶氏言细白也。或言无荛花,以桃花 代之,取其利耳。

气味

苦寒有毒。

《别录》曰:“辛,微寒,有毒。”

主治

《本经》曰:“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症瘕,荡涤 肠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

《别录》曰:“疗痰饮欬嗽。”

甄权曰:“治欬逆上气,喉中肿满,疰气蛊毒,痃癖气块。”

发明

寇宗奭曰:“张仲景《伤寒论》以荛花治利者,取其行水 也,水去则利止。”其意如此。今用之当斟酌,不可过使 与不及也,须有是证乃用之。

王好古曰:“仲景小青龙汤云: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 如鸡子大,熬令赤色,用之盖利水也。”

李时珍曰:“荛花,盖亦芫花之类。气味、主治大略相近 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