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24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四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二百四十六卷目錄
桑部彙考二
本草綱目〈桑 桑花〉
桑部藝文一
桑賦 魏繁欽
桑賦 晉陸機
桑樹賦 傅咸
桑樹賦 潘尼
帝女桑贊 郭璞
為鳳閣侍郎李元素進冬葚表 唐李嶠
桑賦 宋吳淑
親蠶賦 元王禎
躬桑贊 前人
草木典第二百四十六卷
桑部彙考二
[编辑]《本草綱目》
[编辑]桑釋名
[编辑]李時珍曰:徐鍇《說文字解》云:「桑音若東方自然神木 之名,其字象形。桑乃蠶所食葉之神木,故加木於叒 下而別之。」《典術》云:「桑乃箕星之精。」
集解
蘇頌曰:「方書稱桑之功最神,在人資用尤多。《爾雅》云: 『桑㸤有葚者梔』。」又云:「女桑,桋桑,檿桑,山桑。」郭璞曰:「㸤, 半也。葚與椹同,一半有椹,一半無椹,名梔。俗呼桑之 小而條長者為女桑。其山桑似桑材中弓弩,檿桑絲 中琴瑟,皆材之美者也,他木鮮及之。」
李時珍曰:「桑有數種:有白桑,葉大如掌而厚;雞桑,葉 花而薄;子桑先椹而後葉;山桑,葉尖而長。以子種者 不若壓條而分者。桑生黃衣,謂之金桑,其木必將槁 矣。」《種樹書》云:「桑以構接則桑大,桑根下埋龜甲,則茂 盛不蛀。」
桑根白皮修治
《別錄》曰:「采無時出土上者,殺人。」
陶弘景曰:「《東行桑》根乃易得,而江邊多出土,不可輕 信。」
李時珍曰:《古本草》言:桑根見地上者名馬領,有毒殺 人。旁行出土者名伏蛇,亦有毒而治心痛。故吳淑《事 類賦》云:「伏蛇療疾,馬領殺人。」
《雷斆》曰:「凡使,采十年以上向東畔嫩根,銅刀刮去青 黃薄皮一重,取裡白皮切,焙乾用。」其皮中涎勿去之, 藥力俱在其上也。忌鐵及鉛。或云「木之白皮,亦可用。 煮汁染褐色,久不變。」
氣味
甘寒無毒。
甄權曰:「平。」
《大明》曰:「溫。」
張元素曰:「苦、酸。」
李杲曰:「甘、辛、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
王好古曰:「甘、厚而辛薄。入《手太陰經》。」
徐之才曰:「續斷、桂心、麻子為之使。」
主治
《本經》曰:「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絕脈,補虛益氣。 《別錄》」曰:「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水腫,腹滿臚脹,利水 道,去寸白,可以縫金瘡。」
甄權曰:「治肺氣喘滿,虛勞客熱頭痛,內補不足。」 孟詵曰:「煮汁飲,利五臟。入散用,下一切風氣水氣。」 大明曰:「調中下氣,消痰止渴,開胃下食,殺腹臟蟲,止 霍亂吐瀉。研汁,治小兒天弔、驚癇客忤,及傅鵝口瘡, 大驗。」
李時珍曰:「瀉肺,利大小腸,降氣散血。」
發明
李杲曰:「桑白皮,甘以固元氣之不足而補虛,辛以瀉 肺氣之有餘而止嗽。」 又曰:「桑白皮瀉肺,然性不純 良,不宜多用。」
李時珍曰:桑白皮長於利小水,乃實則瀉其火也。故 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餘者宜之。《十劑》云:「燥可去濕, 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矣。」宋醫錢乙治肺氣熱盛,欬 嗽而後喘,面腫身熱,瀉白散,用桑白皮炒一兩,地骨 皮焙一兩,甘草炒半兩。每服一、二錢,入粳米百粒,水 煎,食後溫服。桑白皮、地骨皮皆能瀉火,從小便出,甘 草瀉火而煖中,粳米清肺而養血,此乃瀉肺諸方之 準繩也。元醫羅天益言其瀉肺中伏火而補正氣,瀉 邪所以補正也。若肺虛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蘇頌曰:「桑白皮作線,縫金瘡腸出,更以熱雞血塗之。」 唐安金藏剖腹,用此法而愈。
皮中白汁主治
《蘇頌》曰:「小兒口瘡,白漫拭淨塗之便愈。又塗金刃所傷燥痛,須臾血止,仍以白皮裹之,甚良。」
李時珍曰:「塗蛇、蜈蚣、蜘蛛傷有驗。取枝燒瀝,治大風 瘡疥,生眉髮。」
桑葚主治
蘇恭曰:「單食止消渴。」
陳藏器曰:「利五臟關節,通血氣。久服不饑,安魂鎮神, 令人聰明,變白不老。多收暴乾為末,蜜丸日服。」 《李時珍》曰:「擣汁飲,解中酒毒。釀酒服,利水氣,消腫。」
發明
寇宗奭曰:「《本經》言桑甚詳,然獨遺烏葚,桑之精英盡 在於此。采摘微研,以布濾汁,石器熬成稀膏,量多少 入蜜熬稠,貯瓷器中。每抄一、二錢,食後夜臥以沸湯 點服。」治服金石發熱口渴,生精神及小腸熱,其性微 涼故也。《仙方》日乾為末,蜜和為丸,酒服亦良。
李時珍曰:葚有烏、白二種。楊氏《產乳》云:「妊子不得與 桑葚,令兒心寒。」而陸璣《詩疏》云:「鳩食桑葚多則醉傷 其性。」何耶?《四時月令》云:「四月宜飲桑葚酒,能理百種 風熱。」其法用葚汁三斗,重湯煮至一斗半,入白蜜二 合,酥油一兩,生薑一合,煮令得所,瓶收。每服一合,和 酒飲之。亦可以汁熬燒酒,藏之經年,味力愈佳。史言 魏武帝軍乏食,得乾葚以濟飢。金末大荒,民皆食葚, 獲活者不可勝計。則葚之乾濕皆可救荒,平時不可 不收采也。
葉氣味
苦甘寒,有小毒。
《大明》曰:「家桑葉,煖,無毒。」
主治
《本經》曰:「除寒濕出汗。」
《別錄》曰:「汁解蜈蚣毒。」
蘇恭曰:「煎濃汁服,除腳氣水腫,利大小腸。」
《孟詵》曰:「炙熟煎飲,代茶止渴。」
《大明》曰:「煎飲,利五臟,通關節,下氣。嫩葉煎酒服,治一 切風,蒸熟擣窨,風痛出汗,並撲損瘀血,挼爛塗蛇蟲 傷。」
陳藏器曰:「研汁治金瘡及小兒吻瘡。煎汁服,止霍亂 腹痛吐下。亦可以乾葉煮之。雞桑葉煮汁熬膏服,去 老風及宿血。」
李時珍曰:「治勞熱欬嗽。明目長髮。」
發明
蘇頌曰:「桑葉可常服,《神仙服食方》:以四月桑茂盛時 采葉。又十月霜後,三分、二分已落時,一分在者,名神 仙葉,即采取與前葉同陰乾,擣末丸散任服,或煎水 代茶飲之。又霜後葉煮湯淋渫手足,去風痹殊勝。又 微炙,和桑衣煎服,治痢及金瘡諸損傷,止血。」
朱震亨曰:「經霜桑葉研末。米飲服。止盜汗。」
李時珍曰:「桑葉乃手、足陽明之藥。汁煎代茗,能止消 渴。」
枝氣味
苦平。
主治
蘇頌曰:「遍體風痒,乾燥,水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上 氣眼運,肺氣欬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輕身,聰明耳目, 令人光澤。療口乾及癰疽後渴。用嫩條細切一升,熬 香煎飲,亦無禁忌,久服終身不患偏風。出《近效方》,名 桑枝煎。」 一法,用花桑枝寸剉炒香,瓦器煮減一半, 再入銀器重湯熬減一半,或入少蜜亦可。
發明
蘇頌曰:「桑枝不冷不熱,可以常服。」抱朴子言:《仙經》云: 「一切仙藥,不得桑煎不服。」
李時珍曰:「煎藥用桑者,取其能利關節,除寒風濕痹 諸痛也。觀《靈樞經》治寒痹內熱用桂酒法,以桑炭炙 布巾熨痹處。治口僻用馬膏法,以桑鉤鉤其口,及坐 桑灰上,皆取此意也。又癰疽發背不起發,或瘀肉不 腐潰,及陰瘡瘰𤻤流注,臁瘡、頑瘡、惡瘡,久不愈者,用 桑木灸法,未潰則拔毒止痛,已潰則補接陽氣,亦取」 桑通關節,去風寒火性暢達出鬱毒之意。其法以乾 桑木劈成細片,紮作小把,然火吹息,灸患處,每次灸 片時,以瘀肉腐動為度,內服補托藥,誠良方也。又按: 趙溍《養痾漫筆》云:「越州一學錄,少年苦嗽,百藥不效。 或令用南面柔桑條一束,每條寸折,納鍋中,以水五 碗,煎至一碗,盛瓦器中,渴即飲之,服」一月而愈。此亦 桑枝煎變法爾。
桑柴灰氣味
辛寒,有小毒。
《孟詵》曰:「淋汁入鍊五金家用,可結汞,伏硫硇。」
主治
蘇恭曰:「蒸淋取汁為煎,與冬灰等分同。滅痣疵黑子, 蝕惡肉。煮小豆食,大下水脹,傅金瘡,止血生肌。」 李時珍曰:「桑霜治噎食積塊。」
附方
欬嗽吐血甚者:「殷鮮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刮去黃皮,剉細,入糯米四兩,焙乾為末。每服一錢,米飲 下。」〈經驗方〉
消渴尿多入地三尺「桑根剝取白皮,炙黃黑,剉,以水 煮濃汁,隨意飲之」,亦可少入米,勿用鹽。〈肘后方〉 產後下血:炙桑白皮,煮水飲之。〈肘后方〉
血露不絕:鋸截桑根取屑,五指撮,以淳酒服之,日三 服。〈肘后方〉
墜馬拗損:「桑根白皮五斤為末,煎膏傅之便止。已後 亦無宿血,終不發動。」〈經驗后方〉
金刃傷瘡:「新桑白皮燒灰,和馬糞塗瘡上,數易之。亦 可煮汁服之。」〈廣利方〉
雜物眯眼:「新桑根皮洗淨,槌爛入眼,撥之自出。」〈聖惠方〉 髮鬢墮落:「桑白皮剉二斤,以水淹浸,煮五六沸,去滓, 頻頻洗沐,自不落也。」〈聖惠方〉
髮槁不澤桑根白皮、柏葉各一斤,煎汁沐之即潤。〈聖惠 方〉
小兒重舌:「桑根白皮煮汁,塗乳上飲之。」〈子母祕錄〉 小兒流涎,脾熱也。胸膈有痰。新桑根白皮搗自然汁 塗之,甚效。乾者煮水。〈聖惠方〉
小兒天弔,驚癇客忤,家桑東行根,取研汁服。〈聖惠方〉 小兒火丹:「桑根白皮煮汁浴之,或為末,羊膏和塗之。」 〈千金方〉
石癰堅硬不作膿者:蜀桑白皮陰乾為末,融膠和酒 調傅,以軟為度。〈千金方〉
小兒鵝口:桑根汁和胡粉塗之。〈子母祕錄〉
小兒唇腫:桑木汁塗之即愈。
解百毒氣:桑白汁一合服之,須臾吐利自出。〈肘后方〉 破傷中風:桑瀝好酒對和溫服,以醉為度,醒服「消風 散。」〈摘元方〉
水腫脹滿,水不下則滿溢,水下則虛竭還脹,十無一 活。宜用桑葚酒治之:桑心皮切,以水二斗,煮汁一斗, 入桑葚再煮,取五升,以糯飯五升釀酒飲。〈普濟方〉 瘰𤻤結核文武膏:用文武實,即桑葚子二斗黑熟者, 以布取汁,銀石器熬成膏,每白湯調服一匙,日三服。 〈保命集〉
諸骨哽咽:紅葚子細嚼,先嚥汁,后嚥滓,新水送下,乾 者亦可。〈聖惠方〉
小兒赤禿:桑葚取汁頻服。〈千金方〉
小兒白禿黑葚,入罌中曝三七日,化為水洗之,三七 日效甚。〈聖濟錄〉
拔白變黑:葚一斤,蝌蚪一斤,瓶盛封閉,懸屋東頭,一 百日,盡化為黑泥,以染白髮如漆。〈陳藏器本草〉 髮白不生黑,熟桑葚水浸日曬搽塗,令黑而復生也。 〈千金方〉
陰證腹痛:桑葚絹包風乾,過伏天為末。每服三錢,熱 酒下,取汗。〈集簡方〉
青盲洗法:「昔武勝軍宋仲孚患此二十年,用此法二 年目明如故。新研青桑葉曬乾,逐月按日就地上燒 存性,每以一合,於瓷器內煎減二分,傾出澄清,溫熱 洗目,至百度,屢試有驗。」正月初八,二月初八,三月初 六,四月初四,五月初六,六月初二,七月初七,八月二 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三,十一月初二,十二月三十。〈普濟 方〉
風眼下淚:臘月不落桑葉煎湯,日日溫洗,或入芒硝。 〈集簡方〉
赤眼澀痛:桑葉為末,紙卷燒煙,熏鼻取效,《海上方》也。 〈普濟方〉
頭髮不長:桑葉、麻葉煮泔水沐之,七次,可長數尺。〈千金 方〉
吐血不止:晚桑葉焙研,涼茶服三錢,只一服,止後用 補肝肺藥。〈聖濟總錄〉
小兒渴疾:桑葉不拘多少,逐片染生,蜜綿繫蔕上,繃 陰乾,細切煎汁,日飲代茶。〈勝人方〉
霍亂轉筋,入腹煩悶:桑葉一握,煎飲,一二服立定。〈聖惠 方〉
大腸脫肛:「黃皮桑樹葉三升,水煎過,帶溫罨納之。」〈仁齋 直指方〉
肺毒風瘡,狀如「大風綠雲散」:用好桑葉淨洗,蒸熟一 宿,日乾為末,水調二錢匕服。〈經驗方〉
癰口不斂經霜黃桑葉為末傅之。〈直指方〉
穿掌腫毒:新桑葉研爛酓之即愈。〈通元論〉
湯火傷瘡:「經霜桑葉燒存性為末,油和傅之,三日愈。」 〈醫學正傳〉
手足麻木,不知痛痒,「霜降後桑葉煎湯頻洗。」〈救急方〉 服食變白。久服通血氣。利五臟。雞桑嫩枝。陰乾為末。 蜜和作丸。每日酒服六十丸。〈聖惠方〉
水氣腳氣:桑條二兩炒香,以水一升,煎二合,每日空 心服之,亦無禁忌。〈聖濟總錄〉
風熱臂痛:桑枝一小升切炒,水三升,煎二升,一日服 盡。許叔微云:「常病臂痛,諸藥不效,服此數劑尋愈。」觀本草功用及《圖經》言其不冷不熱,可以常服。《抱朴子》 言一切仙藥,不得桑枝煎,不效可知矣。〈本事方〉 解中蠱毒,令人腹內堅痛,面黃青色,淋露骨立,病變 不常。「桑木心剉一斛,著釜中,以水淹三斗,煮取二斗, 澄清,微火煎得五升」,空心服五合,則吐蠱毒出也。〈肘后 方〉
刺傷手足,犯露水腫痛多殺人。以「桑枝三條」,煻火炮 熱斷之,以頭熨瘡上令熱,冷即易之,盡二條,則瘡自 爛。仍取韭白或薤白傅上,急以帛裹之,有腫更作。〈千金 方〉
紫白癜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水五斗,漫煮至五 升,去滓再煎成膏,每臥時溫酒調服半合,以愈為度。 〈聖惠方〉
目赤腫痛:桑灰一兩,黃連半兩,為末。每以一錢泡湯, 澄清洗之。〈聖濟總錄〉
洗青盲眼,正月八,二月八,三月六,四月四,五月五,六 月二,七月七,八月二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七,十一月 二十六,十二月三十日,「每遇上件神日,用桑柴灰一 合,煎湯沃之,于瓷器中澄取極清,稍熱洗之,如冷,即 重湯頓溫,不住手洗,久久視物如鷹鶻也。 一法,以 桑灰童子小便和作丸,每用一丸,泡湯澄洗。」〈龍木論〉 「尸注鬼注,其病變動,乃自三十六種至九十九種,使 人寒熱淋瀝,恍惚默默,不的知所苦,累年積月,以至 於死,復傳親人,宜急治之。」用桑樹白皮曝乾,燒灰二 升,著甑中蒸透,以釜中湯三四斗淋之,又淋,凡三度, 極濃,澄清止。取二斗,以漬赤小豆三斗,一宿曝乾,復 漬灰汁盡乃止。以豆蒸熟,或羊肉,或鹿肉作羹,進此 豆飯。初食一升至二升取飽。微者三四斗愈。急者七 八斗愈。病去時,體中自覺疼痒淫淫。若根本不盡,再 為之,《神效方》也。〈肘后方〉
《腹中癥瘕》:方見介部鱉下。
身面水腫,坐臥不得:取「東引花桑枝,燒灰淋汁,煮赤 小豆,每饑即飽食之,不得吃湯飲。」〈梅師方〉
面上痣疵,寒食前後取桑條燒灰淋汁,入石灰熬膏, 以自己吐調點之自落也。〈皆效方〉
白癜駁風:「桑柴灰二斗,甑內蒸之,取釜內熱湯洗,不 過五六度瘥。」〈聖惠方〉
大風惡疾,眉髮脫落:「以桑柴灰熱湯淋取汁,洗頭面」, 以大豆水研漿,解澤灰味彌佳。次用熟水入綠豆麪 濯之,三日一洗頭,一日一洗面,不過十度良。〈聖惠方〉 狐尿刺人,腫痛欲死:桑灰汁漬之,冷即易。〈肘后方〉 金瘡作痛:「桑柴灰篩細傅之。」〈梅師方〉
瘡傷風水。腫痛入腹。則殺人。以桑灰淋汁漬之。冷復 易。〈梅師方〉
頭風白屑:桑灰淋汁沐之,神良。〈聖惠方〉
桑花集解
[编辑]《大明》曰:「生桑樹上白蘚,如地錢花樣,刀刮取炒用,不 是桑葚花也。」
氣味
苦暖無毒。
主治
大明曰:「健脾濇腸,止鼻洪,吐血,腸風、崩中帶下。」 李時珍曰:「治熱欬。」
附方
大便後血,桑樹上白蘚花水煎服,或末服,亦止吐血。 〈聖惠方〉
桑部藝文一
[编辑]《桑賦》魏·繁欽
[编辑]上似華蓋,紫極比形;下象鳳闕,萬桷一楹。叢枝互出, 乃錯乃并。曄曄隆暑,涼風自生,微條纖繞,隨風浮沉。 陽蜩鳴其南枝,寒蟬噪其北陰。秋氣忽其將來,咸感 節而悲吟。玩庇蔭之厚惠,情眷眷而愛深。
《桑賦》〈并序〉晉·陸機
[编辑]皇太子便坐,蓋本將軍直廬也。初,世祖武皇帝為中壘將軍,植桑一株,世更二代,年漸三紀,扶疏豐衍,抑有瑰異焉。賦曰:
夫何佳樹之洪麗,超託居乎紫庭,羅萬根以下洞,矯 千條而上征,豈民黎之能植,乃世武之所營。故其形 瑰族類,體艷眾木,黃中爽理,滋榮煩縟,綠葉興而盈 尺,崇條蔓而層尋,希太極以延峙,映承明而廣臨,革 飛鴞之流響,想鳴鳥之遺音,惟歷數之有紀,恆依物 以表德,豈神明之所相,將我皇之先議。誇百世而勿 剪,超長年以永植。
===世祖昔為中壘將軍,於直廬種桑一株,迄今三十餘年,其茂盛不衰。皇太子入朝,以此廬為《便坐。賦》曰:
「伊茲樹之僥倖,蒙生生之渥惠,降皇躬以斯植,遂弘 茂於聖世。厥茂伊何?其《大連》尋脩柯遠揚,洪條梢槮, 布繁枝之沃若,播密葉以垂陰,蔭華㝢而作涼,清隆 暑之難任。以厥樹之巨偉,登九日於朝陽,且積小以 高大,生合抱於毫芒,猶帝道之將升,亦累德以彌光。 湯躬禱於斯林,用獲雨而興商,惟皇晉之基命,爰於」 斯而發祥。從皇儲於斯館,物無改於平生。心惻切以 興思,思有感於聖明。步徬徨以周覽,庶髣髴於儀形。
《桑樹賦》潘尼
[编辑]從明儲以省膳,憩便房以偃息。觀此樹之特偉,感先 皇之攸植,蔚蕭森以四射,邈洪庸而端直。爾乃徘徊 周覽,俯仰逍遙,俛睨靈根,上眺脩條。洞芳泉於九壤, 含溢露於清霄。倚增城之飛觀,拂綺窗之疏寮,下迢 遞以極望,上扶疏而參差。匪眾鳥之攸「萃,相皇鸞之 羽儀,理有微而至顯,道有隱而應期。豈皇晉之貞瑞, 兆先見而啟茲。」起尋抱於纖毫,崇萬簣於始基。
《帝女桑贊》郭璞
[编辑]爰有「洪桑,生濱淪潭。厥圍五丈,枝相交參。園客自採, 帝女所蠶。」
《為鳳閣侍郎李元素進冬葚表》唐·李嶠
[编辑]臣某言:「聞京兆萬年縣大寧坊宅內,有桑樹一株,暮 秋生子,初冬葚熟。今謹取得,專輒進奉。」伏惟陛下惠 覃區㝢,仁洎草木,故得神蠶之樹,發秀於寒露之辰; 帝女之林,結實於繁霜之下。出於萬年之界,彰一人 萬歲之符。生自大寧之坊,表群生大安之慶;鴟鴞已 革,見蠻貊之懷音;絲璽行豐,知府藏之逾實。殊禎薦 「委,絕貺仍臻。凡在含生,孰不欣慶。無任忭躍之至,謹 奉表陳賀以聞。」
《桑賦》宋·吳淑
[编辑]「伊柔桑之醜條,稟純精於箕星。」止交交之黃鳥,集肅 肅之鴇行。蠶室有近川之制,圓丘傳北海之名。若夫 靈輒始見于宣子,蠶妻初遇于重耳。慕容布江南之 種,天錫稱北方之美。禁野虞而勿伐,候戴勝之來止。 亦有環五畝而為宅,比千戶之封侯。陽谷大明之浴, 范宮周穆之遊。至於美沃,若稱有儺。楊沛以乾葚為 糧,張堪以附枝見歌。復有沈瑀行勸課之教,馮跋下 篤察之書。太戊之懼,既七日而拱;愍懷之廢,亦數日 而枯。狀鳳闕之萬桷,擢帝女之四衢。若夫種植傳《汜 勝》之書,繁茂見陸機之賦。顧出水而得伊尹,游大冢 而生尼父。或間以榆棗,或用為綿布。貢美青州,名傳 三輔。得齊王之奇女,見秋胡之烈婦。至若枝上拂乎 十日,根下屈乎三泉。食之美君仲之孝,坐之接龐統 之言。爭則有卑梁之鬥,讓則有係伯之賢。知天風而 已枯,變東海而為田。至其禁原蠶而慮殘,獲死龍而 有害。蜀主之舍邊羽葆,齊祖之宅南車蓋。又若《詩》稱 猗彼《易》,著其亡條之蠶月,執以懿筐。既兩兩以同根, 亦葉葉而相當。或有左衽既絓,化民自裹。仙人食之 而變金,季夏鑽之而取火。復有「馬領殺人,伏蛇療疾。 過路室而目待,想姜嫄之履跡。」子產相鄭而貽謗,孔 子在陳而自得。非獨瑯琊國相,用之而為桮;亦有陳 留隱人,依之而作室。
《親蠶賦》元·王禎
[编辑]惟蠶有功,萬世歸美。廣物產之貨貲,作人生之衣被。 仲春之月,天子詔后以躬桑;大昕之朝,內宰告期而 命祀。於是詣靈壇,降寶殿,翠障夾乎道周,鳳輦翔於 畿甸。順春氣於東方,朝先蠶於北面。具夫青縹之服, 侑以方馨之薦。當其疊承寵命,適對韶光,擇世婦於 卜吉,受鞠衣於明堂。崇開禁館,始入公桑。援條有三, 聽女尚書之勸止;執筐不再,受宮夫人之是將。體之 以坤儀之柔順,視之以母道之慈良。破蟻以來,庶養 至于千薄;獻繭之後,諒化被于多方。
《躬桑贊》前人
[编辑]「有星天駟,象匹神龍。惟蠶辰生,厥精冥通。孕卵而出, 寓食桑中。惟君立后,毓德中宮。既正母儀,普師婦工。 建茲繭館,桑必以躬。爰制祭祀,郊廟是供。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