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24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二百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四十九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二百五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目錄

 欓部彙考

  山茱萸圖

  吳茱萸圖

  禮記內則

  爾雅釋木

  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茱萸

  羅願爾雅翼欓 樧

  徐光啟農政全書實棗樹兒考

  本草綱目吳茱萸 食茱萸 山茱萸

  高濂遵生八牋山茱萸粥

 欓部藝文一

  茱萸賦          晉孫楚

  艾子贊          宋宋祁

 欓部藝文二

  茱萸女         梁簡文帝

  茱萸女          唐萬楚

  山茱萸           王維

  茱萸沜           前人

  茱萸沜           裴迪

  寄題江南所居茱萸樹    武元衡

  奉御札賦茱萸        宋徐鉉

  奉和御製茱萸        前人

 欓部選句

 欓部紀事

 欓部雜錄

 欓部外編

草木典第二百四十九卷

欓部彙考[编辑]

釋名

《藙》。禮記     《樧》。爾雅

《欓》。爾雅翼    艾子。圖經

辣子。綱目    越椒。綱目

《欓子》。拾遺    《肉棗》綱目

蜀酸棗。本經   山茱萸。本經

吳茱萸。本經   食茱萸。唐本草

吳茱萸圖

吳茱萸圖

{{{2}}}

{{{2}}}

《禮記》
[编辑]

《內則》
[编辑]

三、「牲用藙,和用醯。」

藙煎,茱萸也。《漢律》「會稽獻焉。」《爾雅》謂之樧。賀氏云:「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茱萸,折其枝,連其實,廣長四、五寸一升實可和十升膏,名之藙也。」陳註藙,茱萸也。「和用醯」,以醯和三牲也。大全方氏曰:「三牲肉體之大者,氣之所聚不能無毒,故用藙之辛以散其毒焉。凡物未始無毒,《三牲》以散之者,肉體特大故也。芥蓼之末非不辛,必用藙,能殺蟲故也。」

《爾雅》
[编辑]

《釋木》
[编辑]

椒、樧醜,莍。

莍萸子,聚生成房貌。今江東亦呼莍莍。樧似茱萸而小,赤色。莍者,實之房也。椒樧之類,實皆有莍,彙自裹。李巡曰:「椒茱萸皆有房,故曰莍莍實也。」

《賈思勰齊民要術》
[编辑]

===
《種茱萸》
===食茱萸也。「山茱萸則不任食,二月栽之,宜固城隄冢

高燥之處。」

凡於城上種蒔者,先宜隨長短掘壍,停之經年,然後於壍中種蒔,保澤沃壤,與平地無差。不爾者,土堅澤流長,物不達,經年倍樹木尚小。

候實。開便收之。挂著屋裡壁上。令陰乾。勿使煙熏。

煙熏則苦而不辛也

用時去中黑子。

肉醬魚鮮遍所可用

《術》曰:「井上宜種茱萸,茱萸葉落井中,飲此水者,無瘟 病。」

《雜五行書》曰:「舍東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 害也。」又術曰:「懸茱萸子於屋內,鬼畏不入也。」

《羅願爾雅翼》
[编辑]

《欓》
[编辑]

《風土記》曰:三香椒、欓、薑、欓,出閩中、江東,其木似椿,莖 閒有刺,子辛辣如椒。南人淹藏以為果品,或以寄遠。 《吳越春秋》曰:「越以甘蜜九欓報吳。」增封之禮,則欓之 相贈,尚矣。宋義熙八年大社,欓生於壇側,欓尚黑也。 宋水德忽生此木。

[编辑]

樧一名藙,今之茱萸也。其味苦辛,置之食中,能去臭。 《南都賦》所謂「蘇樧紫薑,拂徹膻腥」者也。古者,膾春用 蔥,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蔥,膏用薤,三牲用 藙,和用醯,獸用梅,蓋皆薰辛之物,所用各有宜爾。漢 律:會稽獻。一斗。賀氏云:「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 茱萸,折其枝,連其實,廣長四、五寸,一升,實可和十升 膏。」然鄭氏及《說文》皆以煎茱萸為藙,蓋藙必煎乃用 爾。今蜀人猶呼其實為艾子,蓋藙之訛也。《風土記》曰: 「俗尚九月九日,謂為上九。茱萸至此日氣烈熟,色赤, 可拆其房以插頭,云辟惡氣,禦冬。」《西京雜記》云:「漢武 帝宮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云令人 長壽。至宗懍記《荊楚歲時》云:「漢費長房教桓景令家 人各作絳囊,九月九日盛茱萸繫臂上,登山飲菊酒 消厄。」蓋至今用是日以樧雜菊花寘酒中飲,古之遺 俗也。尤妙於辟毒破氣,故云嶺南多毒,足解毒之物, 即金蛇、白藥之屬是也。江湖多氣,足破氣之物,薑、橘、 吳茱萸之類是也。乃天生萬物以與人,亦人窮急以 致物。《楚辭》稱「椒專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幃。椒 以比上官之屬,樧其黨也。曹植《樂府歌》曰:「茱萸自用, 不如桂與蘭。」而郭璞《射覆》云:「子如赤鈴含元珠。」乃是 椒耳。

《徐光啟農政全書》
[编辑]

《實棗兒樹考》
[编辑]

《本草》名山茱萸,一名「蜀棗,一名雞足,一名鬾實,一名 鼠矢。」生漢中川谷,及瑯琊、冤句、東海承縣。海州,今鈞 州密縣山谷中亦有之。木高丈餘,葉似榆葉而寬,梢 團紋,脈微麤,開淡黃白花。結實似酸棗大微長,兩頭 尖𧣪色赤,既乾則皮薄。味酸性平,微溫無毒。

救饑

摘取實。棗紅熟者食之。

《本草綱目》
[编辑]

《吳茱萸釋名》
[编辑]

陳藏器曰:茱萸南北總有,入藥以吳地者為好,所以 有「吳」之名也。

李時珍曰:「茱萸」二字義未詳,萸有俞、由二音。

《集解》
[编辑]

《別錄》曰:「吳茱萸,生上谷及冤句。九月九日采,陰乾。陳 久者良。」

蘇頌曰:「今處處有之,江浙、蜀漢尢多。木高丈餘,皮青 綠色。葉似椿而闊,厚紫色。三月開紅紫細花,七月、八 月結實似椒子。嫩時微黃,至熟則深紫。或云顆粒緊 小,經久色青綠者,是吳茱萸;顆粒大,經久色黃黑者, 是食茱萸,恐亦不然。」按周處《風土記》云:「俗尚九月九 日,謂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氣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 插頭,云辟惡氣,禦冬。又《續齊諧記》云:汝南桓景隨費 長房學道,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災厄,宜令急 去,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上,登高飲菊花酒,此禍 可消。」景如其言,舉家登高。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 暴死。長房聞之曰:「此代之矣。」故人至此日登高飲酒, 戴茱萸囊,由此爾。

李時珍曰:「茱萸枝柔而肥,葉長而皺。其實結於梢頭, 纍纍成簇而無核,與椒不同。一種粒大,一種粒小。小 者入藥為勝。」《淮南萬畢術》云:「井上宜種茱萸,葉落井 中,人飲其水,無瘟疫。懸其子於屋,辟鬼魅。」《五行志》云: 「舍東種白楊茱萸,增年除害。」

修治

《雷斆》曰:「凡使,去葉梗,每十兩以鹽二兩投東流水四 斗中,分作一百度洗之,自然無涎,日乾入丸散用之。 若用醋煮者,每十兩用醋一鎰,煮三十沸後,入茱萸, 熬乾用寇宗奭曰:「凡用吳茱萸,須深湯中浸去苦烈汁七次, 始可焙用。」

氣味

辛溫,有小毒。

甄權曰:「辛、苦,大熱,有毒。」

王好古曰:「辛、苦、熱,氣味俱厚,陽中陰也。半浮半沈。入 足太陰經血分,少陰、厥陰經氣分。」

孫思邈曰:「陳久者良。閉口者有毒。多食傷神,令人起 伏氣,咽喉不通。」

李時珍曰:「辛熱,走氣,動火,昏目發瘡。」

徐之才曰:「蓼實為之使。惡丹參、消石、白堊,畏紫石英。」

主治

《本經》曰:「溫中下氣,止痛,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欬 逆寒熱。」

《別錄》曰:「利五臟,去痰冷逆氣,飲食不消,心腹諸冷絞 痛,中惡,心腹痛。」

甄權曰:「霍亂轉筋,胃冷吐瀉腹痛,產後心痛。治遍身 𤸷痹刺痛,腰腳軟弱,利大腸壅氣,腸風痔疾,殺三蟲。」 陳藏器曰:「殺惡蟲牙齒蟲𧏾,鬼魅疰氣。」 大明曰:「下產後餘血,治腎氣,腳氣,水腫,通關節,起陽 健脾。」

孟詵曰:「主痢,止瀉,厚腸胃,肥健人。」

王好古曰:「治痞滿塞胸,咽膈不通,潤肝燥脾。」

李時珍曰:「開鬱化滯。治吞酸,厥陰痰涎,頭痛,陰毒腹 痛,疝氣血痢,喉舌口瘡。」

發明

蘇頌曰:「段成式言椒氣好下,茱萸氣好上,言其衝膈, 不可為服食之藥,故多食衝眼,又脫髮也。」

寇宗奭曰:「此物下氣最速,腸虛人服之愈甚。」

張元素曰:「氣味俱厚,浮而降,陽中陰也。其用有三:去 胸中逆氣滿塞,止心腹感寒。」痛消宿酒。為白荳蔻 之使也。

李杲曰:「濁陰不降,厥氣上逆,咽膈不通,食則令人口 開目瞪,陰氣膈塞,氣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 腹滿,膨脹下利。宜以吳茱萸之苦熱,泄其逆氣,用之 如神,諸藥不可代也。不宜多用,恐損元氣。」

王好古曰:「衝脈為病,逆氣裡急,宜此主之。震坤合見, 其色綠,故仲景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方,治厥陰病 及溫脾胃,皆用此也。」

李時珍曰:「茱萸辛熱,能散能溫;苦熱,能燥能堅。故其 所治之症,皆取其散寒溫中,燥濕解鬱之功而已。」按 朱氏《集驗方》云:「中丞常子正苦痰飲,每食飽或陰晴 節變率同,十日一發,頭痛背寒,嘔吐酸汁,即數日伏 枕不食,服藥罔效。宣和初,為順昌司錄,于太守蔡達 道席上得吳仙丹方,服之遂不再作。每遇飲食過多」, 腹滿,服五、七十丸便已,少頃小便作茱萸氣,酒飲皆 隨小水而去,前後痰藥甚眾,無及此者。用吳茱萸湯 泡七次,茯苓等分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熟水下五 十丸。《梅揚卿方》,只用茱萸酒浸三宿,以茯苓末拌之, 日乾。每吞百粒,溫酒下。又咽喉口舌生瘡者,以茱萸 末醋調貼兩足心,移夜便愈。其性雖熱。而能引熱下 行。蓋亦從治之義。而謂茱萸之性上行不下者。似不 然也。有人治小兒痘瘡口噤者。齧茱萸一二粒抹之 即開。亦取其辛散耳。

葉氣味

辛苦熱無毒。

葉主治

《大明》曰:「霍亂下氣,止心腹痛,冷氣內外腎釣痛,鹽碾 罨之,神驗。乾即易。轉筋者,同艾搗,以醋和之。」 李時珍曰:「治大寒犯腦頭痛。以酒拌葉,袋盛蒸熟,更 互枕熨之,痛止為度。」

枝主治

蘇頌曰:「大小便卒,關隔不通,取南行枝,如手第二指 中節,含之立下。」出姚僧坦《集驗方》。

根及白皮氣味

同《葉》。

主治

《本經》曰:「殺三蟲。」

《別錄》曰:「蟯蟲,治喉痹欬逆,止洩注,食不消,女子經產 餘血,療白癬。」

陳藏器曰:「殺牙齒蟲,止痛。」

甄權曰:「治中惡,腹中刺痛,下痢不禁,療漆瘡。」

附方

風𤸷痒痹:茱萸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溫洗之,立 止。食療本草

賊風口偏不能語者,茱萸一升,薑豉三升,清酒五升, 和煎五沸,待冷服半升,一日三服,得少汗即瘥。冬月 感寒,吳茱萸五錢,煎湯服之,取汗。

頭風作痛:茱萸煎濃湯,以綿染,頻拭髮根良。千金翼方 嘔涎頭痛,吳茱萸湯:用茱萸一升,棗二十枚,生薑一 大兩,人參一兩,以水五升,煎取三升,每服七合,日三服。仲景方

嘔而胸滿:方同上。

腳氣沖心:吳茱萸,生薑擂汁飲,甚良。孟詵方

腎氣上噦:腎氣自腹中起,上築於咽喉,逆氣連屬而 不能出,或至數十聲,上下不得喘息。此由寒傷胃脘, 腎虛氣逆,上乘於胃,與氣相併,《難經》謂之噦。《素問》云: 「病深者其聲噦」,宜服此方。如不止,灸期門、關元、腎俞 穴。用吳茱萸醋炒熱,橘皮、附子去皮各一兩,為末,麪 糊丸梧子大,每薑湯下七十丸。孫氏存仁方

陰毒傷寒,四肢逆冷:用茱萸一升,酒拌濕,絹袋二箇, 包蒸極熱,更互熨足心,候氣透,痛亦即止,累有效。聖惠 方

中惡心痛:吳茱萸五合,酒三升,煮沸,分三服。楊氏產乳方 《心腹冷痛》:方同上。

冷氣腹痛:吳茱萸二錢擂爛,以酒一鍾調之,用香油 一杯,入鍋煎熱,傾茱酒入鍋,煎一滾,取服立止。唐瑤經驗 方

脾元氣痛,發歇不可忍用茱萸一兩,桃仁一兩,和炒 茱焦,去茱,取桃仁去皮尖研細,蔥白三莖,煨熟酒浸 溫服。經驗方

寒疝往來:吳茱萸一兩,生薑半兩,清酒一升,煎溫分 服。肘后方

小腸疝氣奪命丹治遠年近日小腸疝氣,偏墜掣疼, 臍下撮痛,以致悶亂,及外腎腫硬,日漸滋長,及陰間 濕痒成瘡用吳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分,四兩酒浸 四兩、醋浸四兩、湯浸四兩、童子小便浸一宿,同焙乾, 澤瀉二兩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 湯或酒吞下。《如宜方》名「星斗丸。」和劑局方

小兒腎縮,乃初生受寒所致,用吳茱萸、硫黃各半兩, 同大蒜研塗其腹,仍以蛇床子煙熏之。聖惠方 婦人陰寒,十年無子者,用吳茱萸、川椒各一升為末, 煉蜜丸彈子大。綿裹內陰中,日再易之。但子宮開,即 有子也。經心錄

子腸脫出:茱萸三升,酒五升,煎二升,分三服。兵部手集 醋心上攻如濃酸用茱萸一合,水三盞,煎七分,頓服。 近有人心如蜇破,服此二十年不發也。累用有效。同上 食已吞酸,胃氣虛冷者:吳茱萸湯泡七次,焙乾薑焙 等分為末,湯服一錢。聖惠方

轉筋入腹:茱萸炒二兩,酒二盞,煎一盞,分二服,得下 即安。聖濟錄

霍亂乾嘔不止:吳茱萸泡炒、乾薑炮等分,水煎服之。 同上

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謂之「水土同化。」吳茱萸三錢,炮 過入水煎汁,入鹽少許,通口服。蓋茱萸能暖膀胱,水 道既清,大腸自固,他藥雖熱,不能分解清濁也。孫氏存仁 方

臟寒泄瀉,倦怠減食:吳茱萸湯泡過,炒,豬臟半條,去 脂洗淨,裝滿扎定,文火煮熟,搗丸梧子大,每服五十 丸,米飲下,日二服。普濟方

滑痢不止:方同上。

下痢水泄:吳茱萸泡炒、黃連炒各二錢,水煎服,未止 再服。聖惠方

赤白下痢:《和劑局方》戊己丸:「治脾胃受濕,下痢腹痛, 米穀不化。用吳茱萸、黃連、白芍藥各一兩,同炒為末, 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 《百一選方》 變通丸:「治赤白痢日夜無度,及腸風下血。用川黃連 二兩,吳茱萸二兩,湯泡七次,同炒香揀出,各自為末, 粟米飯丸梧子大,另收。每服三十丸。赤痢甘草湯下 黃」連丸;白痢,乾薑湯下茱萸丸。赤白痢,各用十五丸, 米湯下。此乃浙西河山純老,以傳蘇韜光者,救人甚 效。 鄧華峰《雜興方》二色丸,治痢及水泄腸風。用吳 茱萸二兩,黃連二兩同炒香,各自為末,以百草霜末 二兩同黃連作丸,以白芍藥末二兩同茱萸作丸,各 用飯丸梧子大,各收每服五十丸。赤痢,烏梅湯下。「連 霜丸。」白痢米飲下「茱芍丸。」赤白痢。各半服之。

赤痢臍痛:茱萸合黑豆湯吞之。千金方

腸痔常血,下部痒痛如蟲咬者:掘地作坑燒赤,以酒 沃之,搗茱萸二升入坑,乘熱坐有孔板熏之,冷乃下, 不過三四度愈。肘后方

腹中癥塊:茱萸三升搗,和酒煮熟,布裹熨癥上,冷更 炒熱,更番熨之,癥移走,逐熨之,消乃止。姚僧坦集驗方 產後盜汗,嗇嗇惡寒:「茱萸一雞子大,酒三升,漬半日, 煮服。」千金翼方

口瘡口疳:茱萸末,醋調塗足心,一夕愈。集簡方 《咽喉作痛》:方同上。

牙齒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食療本草

小兒頭瘡:「吳茱萸炒焦為末,入汞粉少許,豬脂醋調 塗之。」聖惠方

小兒瘭瘡,一名「火灼瘡」,一名「火爛瘡。」茱萸煎酒拭之, 良。兵部手集

老小風𤺋方同上癰疽發背及發乳諸毒,用吳茱萸一升,搗為末,用苦 酒調塗帛上貼之。外臺祕要

陰下濕痒:吳茱萸煎湯,頻洗取效。同上

骨在肉中不出者,咀茱萸封之,骨當腐出。食療本草 魚骨入腹,刺痛不得出者,吳茱萸水煮一盞,溫服,其 骨必軟出,未出再服。同上

蛇咬毒瘡:用吳茱萸一兩為末,冷水和作三服,立安。 勝金方

肩疽白禿:並用吳茱萸鹽淹過,炒研,醋和塗之。活幼口議 寒熱怪病寒熱不止,數日四肢堅如石,擊之似鐘磬 聲,日漸瘦惡,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湯飲之,愈。夏子益方 寸白蟲「茱萸東北陰細根,大如指者,勿洗去土,四寸 切,以水酒各一升漬一宿,平旦分再服,當取蟲下。」千金 方

肝勞生蟲,眼中赤脈:「吳茱萸根為末一兩半,粳米半 合,雞子白三箇,化蠟一兩半,和丸小豆大,每米湯下 三十丸,當取蟲下。」

脾勞發熱,有蟲在脾中為病,令人好嘔者:取東行茱 萸根大者一尺,大,春子八升,橘皮二兩,三物㕮咀,以 酒一斗浸一宿,微火薄暖之,絞去滓。平旦空腹服一 升,取蟲下,或死或半爛,或下黃汁。凡作藥時,切忌言 語。

腎熱肢腫拘急:「茱萸根一合半,桑白皮三合,酒二升, 煮一升,日二服。」普濟方

《食茱萸釋名》
[编辑]

陶弘景曰:「《禮記》名藙,而俗中呼為樧子,當是不識藙 字也。」

蘇恭曰:《爾雅》云:「椒樧醜梂。」陸璣《詩疏》云。「椒,樧屬也。」並 有樧名。陶說誤矣。

李時珍曰:此即欓子也。蜀人呼為艾子,楚人呼為辣 子,古人謂之藙及樧子,因其辛辣,蜇口慘腹,使人有 殺毅黨然之狀,故有諸名。蘇恭謂「茱萸之開口者為 食茱萸。」孟詵謂「茱萸之開口者為欓子。」《馬志》謂「粒大 色黃黑者為食茱萸,粒緊小色青綠者為吳茱萸。」陳 藏器謂吳食二茱萸是一物,入藥以吳地者為良,不 當重出此條,只可言漢與吳,不可言食與不食。時珍 竊謂數說,皆因「茱萸」二字相混至誤耳。不知吳茱、食 茱乃一類二種。茱萸,取吳地者入藥,故名吳茱萸;欓 子則形味似茱萸,惟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陳藏器 不知食茱萸即欓子,重出欓子一條,正自誤矣。按曹 憲《博雅》云:「欓子,越椒茱萸也。」鄭樵《通志》云:「欓子一名 食茱萸,以別吳茱萸。」《禮記》:「三牲用藙,是食茱萸也。」二 說足正諸人之謬。

《集解》
[编辑]

陳藏器曰:「欓子出閩中、江東。其木高大似樗,莖間有 刺,其子辛辣如椒,南人淹藏作果品,或以寄遠。」《吳越 春秋》云:「越以甘蜜丸欓報吳贈封之禮。」則欓之相贈, 尚矣。

蘇頌曰:「食茱萸,南北皆有之。其木亦甚高大,有長及 百尺者。枝莖青黃,上有小白點。葉類油麻,其花黃色, 蜀人呼為艾子,《禮記》所謂藙者是也。藙、艾聲相近也。 宜入食羹中,能發辛香。」

李時珍曰:「食茱萸、欓子、辣子一物也。高木長葉,黃花 綠子,叢簇枝上,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搗濾取汁,入 石灰攪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始辛辣蜇口,入食 物中用。周處《風土記》以椒、欓、薑為三香,則自古尚之 矣。而今貴人罕用之。

實氣味

辛苦大熱,無毒。

李時珍曰:「有小毒。動脾火。病者忌之。」

《汪穎》曰:「發瘡、痔,浮腫虛恚。」

徐之才曰:「畏紫石英。」

實主治

蘇恭曰:「功同吳茱萸,力少劣爾。療水氣用之佳。」 孟詵曰:「心腹冷氣痛,中惡,除欬逆,去臟腑冷,溫中甚 良。」

陳藏器曰:「療蠱毒,飛尸著喉口者,刺破,以子揩之,令 血出,當下涎沫。煮汁服之,去暴冷腹痛,食不消,殺腥 物。」

李時珍曰:「治冷痢帶下,暖胃燥濕。」

附方

赤白帶下:欓子、石菖蒲等分為末,每旦鹽酒溫服二 錢。經驗方

久瀉虛痢腹痛者,欓子丸治之。欓子、肉荳蔻各一兩, 陳米一兩半,以米一分,同二味炒黃為末,一分生碾 為末,粟米粥丸梧子大,每陳米飲下五十丸,日三服。 普濟方

《山茱萸釋名》
[编辑]

寇宗奭曰:「山茱萸與吳茱萸甚不相類,治療大不同, 未審何緣命此名也。」

李時珍曰。《本經》一名蜀酸棗。今人呼為肉棗,皆象形也。

《集解》
[编辑]

《別錄》曰:「山茱萸,生漢中山谷,及瑯琊、冤句、東海承縣。 九月、十月采實,陰乾。」

《蘇頌》曰:「葉如梅,有刺。二月開花如杏。四月實如酸棗, 赤色。五月采實。」

陶弘景曰:「出近道諸山中大樹。子初熟未乾,赤色如 胡頹子,亦可噉。既乾,皮甚薄,當合核用也。」

蘇頌曰:今海州、兗州亦有之。木高丈餘,葉似榆,花白 色。《雷斆炮炙論》言:「一種雀兒蘇,真相似,只是核八稜, 不入藥用。」

李時珍曰:「雀兒蘇。」即胡頹子也。

實修治

雷斆曰:「凡使,以酒潤,去核取皮,一斤只取四兩已來, 緩火熬《乾方》用。」能壯元氣,祕精。其核能滑精,不可服。

氣味

酸平無毒。

《別錄》曰:「微溫。」

《吳普》曰:「神農、黃帝、雷公、扁鵲:酸,無毒;岐伯:辛。」

甄權曰:「鹹、辛,大熱。」

王好古曰:「陽中之陰,入足厥陰少陽經氣分。」

徐之才曰:「蓼實為之使。惡桔梗、防風、防己。」

主治

《本經》曰:「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久服 輕身。」

《別錄》曰:「腸胃風邪,寒熱疝瘕頭風,風氣去來,鼻塞目 黃,耳聾面皰,下氣出汗,強陰益精,安五臟,通九竅,止 小便利。久服明目,強力長年。」

甄權曰:「治腦骨痛,療耳鳴,補腎氣,興陽道,堅陰莖,添 精髓,治老人尿不節,治面上瘡,能發汗,止月水不定。」 《大明》曰:「煖腰膝,助水臟,除一切風,逐一切氣,破癥結, 治酒。」 張元素曰:「溫肝。」

發明

王好古曰:「滑則氣脫,濇劑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 利,祕精氣,取其味酸濇以收滑也。仲景八味丸,用之 為君,其性味可知矣。」

附方

《草還丹》益元陽,補元氣,固元精,壯元神,乃延年續嗣 之至藥也。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紙酒浸焙乾 半斤、當歸四兩,麝香一錢,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 八十一丸,臨臥鹽酒下。吳旻扶壽方

《高濂遵生八牋》
[编辑]

《山茱萸粥》
[编辑]

采去皮,搗,研為泥粉。每用一盞,入蜜二匙,同炒令凝, 揉同粥攪食。

欓部藝文一[编辑]

《茱萸賦》
晉·孫楚
[编辑]

有茱萸之嘉木,植茅茨之前庭。歷漢女而始育,閱百 載而長生。森蔓延以盛興,布綠葉於紫莖;鶉火西徂, 白藏授節。零露既凝,鷹隼飄厲。攀紫房於纖柯,綴朱 實之酷烈。應神農之《本草》,療生民之疹疾。

《艾子贊》
宋·祁
[编辑]

綠實若萸,味辛香苾。投粒羹臛,椒桂之匹。

欓部藝文二[编辑]

《茱萸女》
梁·簡文帝
[编辑]

茱萸生狹斜,結子復銜花。遇逢纖手摘,濫得映鉛華。 雜與鬟簪插,偶逐鬢鈿斜。東西爭贈玉,縱橫來問家。 不無夫婿馬,空駐使君車。

《茱萸女》
唐·萬楚
[编辑]

山陰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復得東鄰伴,雙為陌上姝。 插枝著高髻,結子置長裾。忤性長遲緩,非關詫丈夫。 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俠客要羅袖,行人挑短書。 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躕。

《山茱萸》
王維
[编辑]

朱實山下開,清香寒更發。幸與叢桂花,窗前向秋月。

《茱萸沜》
前人
[编辑]

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

《茱萸沜》
裴迪
[编辑]

飄香亂椒桂,布葉間檀欒。雲日雖回照,森沈猶自寒。

《寄題江南所居茱萸樹》
武元衡
[编辑]

手種茱萸舊井傍。幾回春露又秋霜。今來獨向秦中

欓部選句[编辑]

楚屈原《離騷》:「樧又欲充夫佩幃。」

晉左思《蜀都賦》,「其園則有蒟蒻茱萸,瓜疇芋區。」 宋王十朋《會稽風俗賦》,「吳萸越桃。」

古樂府·《金轄茱萸網》

魏曹植詩:「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

唐中宗詩:「長房萸早熟。」

張說詩:「茱囊繫牧童。」「西楚」茱萸節。

王維詩:「遍插茱萸少一人。」芍藥和金鼎,茱萸插玳 筵。

《孟浩然》詩:「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李白詩》:「九日茱萸熟。」

《杜甫》詩。「醉把茱萸仔細看。」

王昌齡詩:「茱萸插鬢花宜壽。」

《盧綸》詩:「茱萸一朵映華簪。」

李益詩:「茱萸滴露房。」

權德輿詩:「酒泛茱萸晚易曛。」

司空曙詩。「強向衰叢見芳意,茱萸紅實是繁花。」 白居易詩。「舞鬟擺落茱萸房。」茱萸色淺未經霜。 《元稹》詩:「茱萸暗綻紅珠蕊。」

《崔魯詩》:「茱萸冷吹溪口香。」

《闕名詩》:「茱萸蕊綻蠅頭赤。」

宋趙抃詩:「紅萸浥露香。」

司馬光詩:「萸房近令節。」

蘇軾詩:「酒闌不必看茱萸。」

《蘇轍》詩:「紫萸黃菊映霜鬚。」

毛伯溫詩:「酌酒及秋萸。」

欓部紀事[编辑]

《西京雜記》:「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 妻。說在宮內時,嘗以絃管歌舞相歡娛,競為妖服,以 趣良時。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 壽。」

《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之 曰:『九月九日,汝南當有大災厄,急令家人縫囊盛茱 萸繫臂上,登山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 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 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此。 《晉書五行志》:永嘉六年五月,無錫縣有四株茱萸樹, 相樛而生,狀若連理。先是郭景純筮延陵蝘鼠,遇《臨 之益》曰:「後當復有妖樹生,若瑞而非辛螫之木也。儻 有此,東西數百里必有作逆者。」及此木生,其後徐馥 果作亂,亦草妖也。

《郭璞傳》:「璞字景純,洞五行天文卜筮之術。過江,宣城 太守殷祐引為參軍。祐遷石頭都督,璞復隨之。時有 鼯鼠出延陵,璞占之曰:『此郡東當有妖人欲稱制者, 尋亦自死矣。後當有妖樹生,然若瑞而非瑞,辛辣之 木也。儻有此者,東南數百里必有作逆者,期明年矣。 無錫縣欻有茱萸四株,交枝而生,若連理者。其年盜』」 殺吳興太守袁琇。或以問璞,璞曰:「卯爻發而沴金,此 木不曲直而成災也。」

《易洞林》:郭璞避難至新息,有人以茱萸令璞射之,璞 曰:「子如小鈴含元珠」,按文言之,是茱萸。

《風土記》:俗尚九月九日,謂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氣烈 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頭,云辟惡氣,禦冬。

《晉宮闕名》「華林園,茱萸三十六株。」

《地理志》:「九月九日為絲,茱萸囊盛之。」

《建康記》:「建康出茱萸。」

《太平清話》:陸修靜餌茱萸,有茱萸塢,在蔣山平坡。 《宋春秋》義熙八年,太社欓樹生於壇側,欓尚黑也。宋 水德忽生此樹。

《南齊書祥瑞志》:「始興郡本無欓樹,調味有闕。世祖在 郡,堂屋後忽生一株。」

《唐書王維傳》:「維別墅在輞川,地奇勝,有華子岡、欹湖、 竹里館、柳浪、茱萸沜、辛夷塢。與裴迪游其中,賦詩相 酬為樂。」

《成都古今記》:「蜀人每進酒,輒以艾子一粒投之,少頃 香滿盂醆。」

《游宦紀聞》:「沙隨先生在泰興時,有乳嫗因食冷肉,心 脾發痛,不可堪忍。知縣錢仁老名壽之,以藥與之,一 服痛止,再服即無他。其藥以陳茱萸五六十粒,水一 大盞,煎取汁,去滓,入官局平胃散三錢,再煎熱服。」錢 云:「高宗嘗以賜近臣,時有歸正官校尉,添差縣尉,後 歸軍中,以是愈人疾甚多。其妻弟伍得中,又以其藥」 歸昌國,亦多愈人疾,真奇方也。

《福建志》:「建寧府,重陽日登高,飲茱萸酒,名茱萸為辟 邪翁

欓部雜錄[编辑]

《詩》含神霧,「菖蒲益聰,茱萸耐老。」

《發蒙記》:「蛇以茱萸為酒」,謂飲之即醉也。

《酉陽雜俎》:「茱萸氣好上,椒氣好下。」

欓部外編[编辑]

《冥祥記》:晉新埜庾紹之,小字道覆,湘東太守,與南陽 宋協中表昆弟,情好綢繆,紹之元興末病亡,義熙中 忽見形詣協,形貌衣服,具如平生,而兩腳著械,既至, 脫械置地而坐。協問何由得來,顧答曰:「暫蒙假歸,與 卿親好,故相過。」協問鬼神之事,言輒漫略,不甚諧對, 唯云:「宜勤精進,不可殺生,若不能都斷,可勿宰牛,食 肉之時,勿啗物心。」協云:「五臟與肉,乃有異耶?」答曰:「心 者,藏神之宅也,其罪尤重。」具問親戚,因談世事,末復 求酒。協時有茱萸酒,因為設之。酒至不飲,云有茱萸 氣。協曰:「為惡耶?」答曰:「上官皆畏之,非獨我也。」紹之為 人,語聲高壯,比言論時,不異平日。有頃,協兒邃之來, 紹之聞屐聲,有懼色,謂協曰:「生氣見陵,不復得住,與 卿三年別耳。」因貫械而起,出戶便滅。協後為正員郎, 果三年而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