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10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一百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二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一百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二卷目錄

 醫部彙考八十二

  脈法十二

  李梴醫學入門氣口人迎脈訣 總看三部脈法 傷寒脈法 浮候 中候

   沉候 雜病脈法

藝術典第一百二卷

醫部彙考八十二[编辑]

脈法十二[编辑]

《明李梴醫學入門》
[编辑]

《氣口人迎脈訣》
[编辑]

此即上古診法中之二法也。氣口右手關前一分,以候七情,房勞,工作勤苦,與飲食無節,皆為內傷不足之證。所以名「氣口」 者,五臟之氣,必因胃氣而升於手太陰故也。人迎左手關前一分,以候六淫,及起居失宜,感冒時行不正之氣,皆為外感有餘之證。所以名「人迎」 者,外邪必因虛而入故也。至若臟氣平者,邪自難犯,故先氣口而後人迎也。《訣》論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然七情蘊鬱,正由宿食助發,若專傷食而無七情,則不應氣口。又論傷寒皆自太陽始,然《經》云:「風喜傷肝,寒喜傷腎,暑喜傷心飽,濕喜傷脾,熱喜傷心,燥喜傷肺。」 以類推之,風當自少陽,濕當自陽明,暑當自三焦,寒當自太陽,此丹溪獨得經旨,發仲景未發也。其外非六淫,內非七情而病者,謂之不內外因,本經自病也,非若氣口人迎傳變乘尅,但三因皆以胃氣為主。經云:氣口,太陰也,兼屬脾。又云:「人迎,亦胃脈也。」 《脈讚》云:「關前一分,人命之主。」 故取李仲南《三因歌》括於前,而以《丹溪圖說》註之。

喜則傷心,脈必虛。

喜則氣緩,脈散而虛,甚則神庭融溢,而心脈反沉。蓋喜甚則火盛侮金,腎水復母,讎而尅心,暴喜暴怒,多有暴中之患,亦此意也。

思傷脾,脈結中居。

思則氣凝,脈短而結,甚則意舍不寧。脾脈反弦,

因憂傷肺,脈必濇。

憂則氣滯而脈沉濇,甚則魄戶不閉,肺脈反洪,

怒氣傷肝,脈定濡。

怒則氣逆而脈濡或激,甚則魂門弛長,而肝脈反濇。

恐傷於腎,脈沉是。

「恐則氣下怯而脈沉,甚則志室不遂,而腎脈反濡」,濡屬土也。或疑神庭、志室等穴,皆屬太陽。殊不知五臟系背諸穴,於五臟則為有形之經絡,於太陽則為無形之經絡,特其過脈耳。

緣驚傷膽動相殘。

驚則氣亂而脈動。甚則入肝脈散。小兒瀉青。大人面青。又大驚入心者。尿血怔忡。

脈緊,因悲傷胞絡。

悲則氣急而脈緊縮,甚則心胸絡與肺系氣消而肺虛。

「七情氣」口內因之。

「凡七情傷之淺者,惟氣口緊盛而已;傷之深者,必審何部相應,何臟傳次,何臟相尅,尅脈勝而本臟脈脫者死。」噫!七情為患如此,和樂以養中和,實養德養身急務也。

緊則傷寒腎不移。

寒傷腎,脈沉而緊,初自足太陽而入,其脈浮盛而緊,浮者足太陽,緊者傷寒,盛者病進也。

虛因傷暑向心推。

《景傷》心脈虛,初自手少陽而入,脈洪虛而數,洪者足少陽,虛者傷暑,數者病增也。

濇緣傷燥須觀肺。

燥傷肺脈濇,初自手陽明而入,脈浮而數,浮者手陽明,數者傷燥。

濡細傷手更看脾。

濕傷脾,脈細而濡,初自足陽明而入,脈細濇而長,濇者足陽明,濡者傷濕,長者病襲也。

「浮則傷風」肝部應。

風傷肝,脈浮而盛,初自足少陽而入,脈弦浮而散,弦者足少陽,浮者傷風,散者病至也。

弱緣傷熱察心知。

《熱傷心胞絡,脈沉弱而緩》。初自三焦而入,脈浮而弱。沉者心胞絡,弱者傷熱,緩者病倦也。暑與熱同氣,正心多不受邪,每歸胞絡。此與暑傷心互看。

外因但把人迎審,細別六淫皆可醫。

凡外感輕者惟人迎緊盛,或各部單見而已,重則各部與人迎相應,其傳變與「《傷寒》參看

勞神役慮愛傷心,虛濇之中仔細尋。」

血虛神耗。

勞役陰陽每傷腎,須因脈緊看來因。

房勞傷精。

房帷任意傷心絡,微濇之中細忖度。

精枯也。

疲劇筋痛要傷肝,仔細思量脈弦弱。

筋痛則動脈弦弱帶數。

「飢則緩弦」脾受傷。

胃氣虛也。

若還滑實飽無疑。

脾氣滯也。

叫呼傷氣須損肺,燥弱脈中豈能避。

氣耗也。

不內外因乃如是,氣口《人迎》皆無與。

各脈不與二脈相應。

氣口人迎若俱緊,夾食傷寒兼理治。

內傷外感,分多少治之。

氣口人迎若過盛,內關外格詳《經》義。

經云:「人迎一盛則躁在手足少陽,二盛躁在手足太陽,三盛躁在手足陽明。一盛者,人迎大於氣口一倍也,四倍則陽盛已極,故格則吐逆而食不得入。三陽兼手足而言,或入手經,或入足經,下三陰倣此。又氣口一盛則躁在手足厥陰,二盛躁在手足少陰,三盛躁在手足太陰,四倍則陰盛已極,故關則不得小便。」若人迎氣口俱盛,四倍已上,盛極衰至必死。抑論關格二證也,然氣口人迎俱盛,則吐逆不便交作,故丹溪總之曰:關格,但以兩寸過盛推之,則尺脈一盛病在手足厥陰,二盛病在手足太陰,三盛病在手足少陰。《傳》曰:尺部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二盛瀉足太陰,補足少陰,三盛瀉足陽明,補足太陰四盛。則三陽已極。當峻補其陰。一至寸而反之。亦推廣經義也。

先賢又恐病流傳,取諸《雜脈》乃全備。

此丹溪示人《活法》,病有傳變,如傷寒緊不在腎,傷怒濡不在肝,流傳別經,故取各部中見脈,與人迎氣口相應者,以斷內外二因,凡二十七種脈形,隨其部位所見,但與人迎應,則為外感,與氣口應,則為內傷,其病證與諸脈主病同。

《總看三部脈法》
[编辑]

此即上古診法中之三法也。決虛實,斷死生,全在總看,故融會《經》意為歌,且引證實之業者,并註讀之可也。

脈會太陰決死生,寸關尺具陰陽情。

《難經》曰:「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寸口即寸關尺,五臟六腑之所始終。他如衝陽專應乎胃,太衝專應乎肝,太谿專應乎腎,豈能通乎十二經哉?故取法於寸口。然脈本生於陰陽,但陽生於尺而動於寸,陰生於寸而動於尺,關則陰陽相半,界二者之中,陽脈常浮而數,病在頭目胸膈;陰脈常沉而遲,病在臍腹腰腳;中脈隨時浮沉,病在腹脇胃脘。陰陽恆宜相濟,不宜偏勝。若陽一於上,而高過魚際,名曰「溢」;陰一於下,而深入尺澤,名曰「覆陽。」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乃真臟之脈,而無中脈往來以和之也。學者於此而善悟焉,則始終一寸九分之閒,週身陰陽太過不及之情見矣。

浮中沉法知遲數,逆順虛實應五行。

初持脈,見於皮膚之閒者曰浮,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澀者肺,見於肌肉之下者曰沉;沉而弦長者肝,沉而濡滑者腎;不輕不重,與肌肉相得者脾。多兼乎四臟之邪,則和緩中,亦必兼乎浮沉滑濇,長短弦大,各脈皆然。如沉滑則順於左尺,逆於左寸;如浮濇,則順於右寸,逆於左關。寸口宜浮而反損小,陽虛而陰入乘之也。「或時浮滑而長,謂之陰中伏陽;尺部宜沉而反實大,陰虛而陽入乘之也。或時沉濡而短,謂之陽中伏陰。如尺本沉而又沉,謂之重陰;寸本浮而又浮,謂之重陽;寸尺俱微甚,謂之脫陽脫陰。」無非五行生尅偏全。四時五臟,各部應得與否,以為逆順虛實。浮沉遲數,歌見前。

「極煩九候并十變,無」非臟腑合流行。

九候:「上部天,足少陽膽,以候頭角;上部人,手少陽相火。三焦以候耳目;上部地,足陽明胃,以候口齒。中部天,以候肺;中部人,以候心;中部地,以候胸中之氣。下部天,以候肝;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氣;下部地,以候腎。」左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中。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中。右關外以候脾,內以候胃脘。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關》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九候雖調,肌肉已脫者死。」是陰陽交

錯之妙,而虛、實、微、賊、正之五邪,因以分焉。十變: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為從後來者,為虛邪;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為正邪;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為從前來者,為實邪;心脈濇甚者,肺邪干心也;微濇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從其所勝者為微邪。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是從所不勝者為賊邪。五臟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變為十也。曰九曰十,似煩而簡,不外乎浮中沉,而自然得之也。故曰「數者腑也,遲者臟也」 ,以是別知臟腑之病。後世分析太甚,不知陰陽交錯,臟腑同氣故耳。

三部脈全容易識。

三部通度,六脈俱全,浮沉遲數相等者,脈易識,病易愈也。歌云:「三部俱浮肺臟風,惡風發熱鼻流涕,三部沉遲冷,積成皮膚枯。」「真元憊。三關俱緩脾家熱,口臭齒腫時番胃。三部俱弦肝好怒,目翳淚疼多痃癖。三部俱數心熱狂,口舌生瘡脣破碎。三部虛濡微濇伏,久病必死卒病生。三部浮滑芤弦數,卒病相宜久病傾。」又有六部同脈者,古云:「雙弦之脈土易虧,雙浮之脈水易虧。」餘以類推,大凡三部脈,滑而微者,病在肺;下緊上虛者,病在脾;長而弦者,病在肝。脈小血少者,病在心;實者為心勞,大而緊者,病在腎。緩滑者,熱在胃中。遲緩而濇者,胃中有寒,有癥結。脈實緊者,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時時自利者,難治。脈來累累如貫珠,不前至寸者,有風寒在大腸,伏留不去。脈來累累而止,不至寸口濡者,結熱在小腸,伏留不去。脈代而鉤者,病在絡脈,鉤即夏脈。經絡皆實者,寸脈急而尺緩。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寸熱而尺寒。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而寸寒澀。

或至不至更難憑。

「寸口壯大而尺中無者,此為陰盛干陽,苦腰背痛,足脛寒。尺脈浮大而寸口無者,此為陽盛干陰。其人虛而多汗,或小腹滿痛,不能溺,溺即陰中痛,大便亦然。」「尺寸脈牢而長,關中無者,此為陰陽相干。尺寸俱無而關中有者,此為陰陽氣歸於中。」左關以驗風寒,或風與火之盛衰;右關以驗七情,或勞與飲食之內傷。三部,或至或不至者,冷氣在脾,故令脈不通也。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宿食填胸也。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所以然者,譬如樹有根本,故寸口平而死者,腎氣先絕於內故也。

《上下來去》存消息,

「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為表。「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為裡。「來」者,自骨肉之分,出皮膚之際,氣之升也,為表。「去」者,自皮膚之際,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為裡。上下來去,乃陰陽消長之消息也。以上下言之,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短而急者病在上,長而緩者病在下。太過多上溢,不及多下落,以來去言之。脈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顛病。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脈雖失而有一線往來者,可治。脈雖全而無往來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而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之脈,相失而不可數者死。又左脈不和,病在表,主四肢;右脈不和,病在裡,主腹臟。有有表無裡者,有有裡無表者。

推法應須豎且橫。

脈隱伏,乃用推法。《經》曰:「推而外之,屬腑,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屬臟,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關前,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關後,下而不上,頭項病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蓋脈有隱顯,皆陰陽變化錯綜,須橫看豎看,乃可以盡其變也。

惟有「天和脈不應。」

歌曰:「天和脈只論三陰,南天高兮北泉深,太陰專主右尺寸,厥陰尺寸左邊沉,少陰尺寸兩不應,相交相反死將臨。天和乃平脈也。諸陽為浮,諸陰為沉,故不言三陽司天在泉南,政以天道言。甲己二歲論脈,則寸在南而尺在北。三陰司天,則兩寸不應。太陰司天,右寸不應。少陰司天,兩寸不應。厥陰司天,左寸不應。三陰在泉,則兩尺不應;太陰在泉,右尺不應;少陰在泉,兩尺不應;厥陰在泉,左尺不應北。政以地道言。乙丙、丁、戊、庚辛、壬癸之歲,論脈則寸在北而尺在南。三陰司天,則兩尺不應。太陰司天,右尺不應;少陰司天,兩尺不應;厥陰司天,左尺不應;三陰在泉,則兩寸不應;太陰在泉,右寸不應;少陰在泉,兩」寸不應;厥陰在泉,左寸不應。不應者,皆為沉脈也。《紺珠經》曰:「五行君火不用事,故南政少陰司天,君火在上,則兩寸不應。司泉君火在下,則兩尺不應。厥陰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寸不

「應,司泉則左尺不應。太陰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寸不應,司泉則右尺不應。北政少陰司天,君火在上,則兩尺不應,司泉君火在下,則兩尺不應。厥陰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尺不應,司泉則左寸不應。太陰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尺不應,司泉則右寸不應。凡不應者,謂脈沉而細,不應於手也。反之,則沉為浮,細為大也。歲當」 君火,在寸而沉,反應於尺;歲當君火,在尺而沉,反應於寸。經曰:尺寸反者死。歲當君火,在左而沉,反應於右;歲當君火,在右而沉,反應於左。經曰:陰陽易者死。又曰:「學診之士,必先歲氣。」 良有以哉。此與仲景、丹溪所說不同,然所論深得《素問》君火以退之旨,故從之。

「急彈靡常」是《奇經》。

歌曰:「督衝猶豫苦狂癡,兩手堅實浮沉齊,尺寸俱浮俱牢者,直上直下亦如之,任緊細長至關止,陰中切痛引腹臍。前部左右脈彈手,陽蹻癲癇痹皮肌。後部彈手陰蹻脈,裡急陰疝崩漏危。中部彈手帶脈病,走精經絕恐無兒。從少陰斜至太陽,陽維顛仆聲如羊。從少陽斜至厥陰,陰維癢痹惡風侵。來大時小是陰」絡肉痺,應時還自覺。來小時大,陽絡病。皮膚不仁汗滴落。按《脈經》,兩手脈浮沉實盛一般者,衝督脈也。主凡事猶豫,有兩心,甚則癲狂,癡迷不省。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或只關浮,直上直下者,督脈也。主腰背強,大人癲,小兒癇。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或只關實者,衝脈也。主胸中有寒,婦人瘕疝絕產。脈來緊細實長者,任脈也,苦小腹痛引臍,陰中切痛。「前部左右彈手者,陽蹻脈也」,苦癲癇,惡風,偏枯,僵仆羊鳴,身體強痹。「後部左右彈手者,陰蹻脈也」,苦小腹痛,裡急,引陰中痛,男子為疝,女子崩漏。「中部左右彈手者,帶脈也」,苦小腹痛引腰,男子失精,女子絕經,令人無子。從少陰斜至太陽者,陽維也,顛仆羊鳴,或失音不能言。從少陽斜至厥陰者,陰維也。苦癲癇,肌肉淫癢痹,汗出惡風。陰絡來大時小,苦肉痹,應時自發,身洗洗也。陽絡來小時大,皮膚不仁且痛,汗出而寒。凡見奇經之病,而後有奇經之脈。病證詳前《經絡》。

一脈二變尤堪怪。

「動脈,陰陽氣相搏耳。陰陽和則脈不動,今氣先中於邪,則氣為之是動。氣既受邪,則血亦不行,而病所由生。故一脈之動,變為氣血兩病,豈特左為血而右為氣哉!又洪大一脈,有力而實者為熱甚,無力而虛者為虛甚;微澀一脈,無力而短者固為虛,然伏熱痰氣凝滯,亦可概以虛視之乎?」是知脈之變化,不拘如此,故有捨證而從脈者,有捨脈而從證者,有從一分脈二分證者,有從一分證二分脈者,有清高貴人,兩手俱無脈者,有左小右大,左大右小者,有反關脈者,又有折一手及瘡傷脈道者,可不從其證乎?善診者尚其悟之。

男女寅申莫浪驚,

天之陽在南而陰在北,男子面南而生於寅,則兩寸在南而得其陽。寸脈洪而尺脈弱者,常也。地之陽在北而陰在南,女子面北而生於申,則兩尺在北而得其陰。寸脈弱而尺脈洪者,常也。陽強則陰弱,天地之道也。「反之者病。男得女脈為不足,女得男脈為太過。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男左女右者,地之定「位也。」蓋人立形於地,故從地化。楚人尚左,非道也,故男子左脈強而右脈弱,女子則右脈強而左脈弱。天以陰為用,故人之左耳目,明於右耳目。地以陽為用,故人之右手足,強於左手足。陰陽互用也,非反也。凡男子診脈,必先伸左手;女子診脈,必先伸右手。男子得陽氣多,故左脈盛;女子得陰氣多,故右脈盛。男子以左尺為精府,女子以右尺為血海,此天地之神化也,所以別男女,決死生。叔和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是也。」或不知此陰陽五臟倒裝者,非。

《大衍》五十為至數,主位先天見聖靈。

「脈以息數為主,血為脈,氣為息,應曰至,息曰止。呼吸者,氣之橐籥,動應者,血之波瀾。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法以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之間,脈來四至五至,和緩舒暢者為平。六數七極,熱之甚也。三遲二慢,冷危證也。兩息一至,與八九十餘,則不成息矣。凡至數多者為至,至數少者為損。損脈從上損肺起,而下及於腎。至脈從下損腎起,而上及於肺。《捷徑》曰:「從上損下,死。」猶遲至脈多,從下損上,然此《小衍》之數也。《大衍》以五十數為極,至三部平勻,滿五十數而一止,或不止者,無病。若覺腎脈忽沉,就腎部數起,不滿五十動而止者,一臟無氣,呼出心與肺,一動肺,一動心

「吸入腎與肝,一動肝,一動腎,呼吸之間一動脾,今吸不能至肝,至腎而還,復動肺脈,則四十動後一止者,是腎先絕,肝臟代至,期四年春草生時死。就肝部數起,三十動一止者,肝腎兩臟無氣,心臟代至,期三年穀雨時死。就心部數起,二十動一止者,腎肝心三臟無氣,脾臟代至,期二年桑柘赤時死。就脾部數起,十五動一止者,腎肝、心脾四臟無氣,肺脈代至,期一年,草枯時死。至於兩動一止,或三四動一止者,死以日斷矣。」 是知脈之虛實死生,皆在息數之間。奈何今之診者,或專究析諸般脈形,而不暇察夫至數,又有雖知察夫至數,而無得手應心之妙,數之愈煩,而愈失其真,噫折一臂瞽一目而不夭。脈少有變,則病患隨之。今人問病,每曰「脈息何如」 ,醫者於此未達,奈何?學者要在平時對《先天圖》靜坐調息,觀氣往來,臨時又有屏氣不息之敬,則是以吾心之太極,而驗彼身之太極,不離乎氣血,不雜乎氣血,乃先天之靈也,豈泥象數者之可語哉!斷病之法,四時四季以其當旺者為主,五臟六腑候其盛衰之極者為病本位,太過不足之極者亦死。《素問》云:「人之居處動靜,而脈亦能為之改則。」 凡不幸而脈稍有變者,可不調養之,以盡其天年乎?內因、外因,人病暴病見代止必死。凡諸般死脈,皆十動以下之變名也。

四時胃氣為之本。

人之氣血,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應周天之常度,配四時之定序。以各部言之,肝弦、心洪、肺濇、腎沉、脾緩者,本臟脈也。以時令言之,春六部中俱帶弦,夏俱帶洪,秋俱帶濇,冬俱帶沉,長夏四季俱帶和緩。凡人得應時之脈者,無病也。然必微弦、微洪、微毛、微石,為有胃氣。若純見弦洪毛石,謂之真臟之脈,無胃氣以和之者必死。故曰:「四時以胃氣為本」,此脈之常體也。然消息盈虧,理化不住,運動密移,春行冬令,夏行春令,秋行夏令,冬行秋令,四變之動,脈與之應者,乃氣候之至脈也。亦必脈有胃氣,無害胃氣者,中氣也。不大不細,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濇,應手中和,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是也。有胃氣則脈有「力有神,無胃氣則脈無力無神,神即胃氣也。男子左手重而氣口脈和,女子右手重而人迎脈和,亦為有胃氣。今人泥以浮取腑,沉取臟,中取胃氣,而不知中固中也,浮之中,亦有中也,沉之中,亦有中也,不當泥其形,而當求其神也,神即有力也。」或疑七診之法,亦以中為胃氣,且如六脈俱沉,可斷其無中氣耶。其九候指法輕重,經論詳矣。已採入「心部脈註。」

六甲循環若弟兄。

氣候陰陽,更迭四時,「冬至陰極陽生,夏至陽極陰生。冬至後得甲子,少陽旺六十日,其氣尚微,故脈來乍大乍小,乍短乍長。第二甲子,陽明旺六十日,其氣始萌,故脈浮大而短。第三甲子,太陽旺六十日,其氣大盛,故脈來洪大而長。夏至後第四甲子,太陰旺六十日,陰氣初生,故脈緊大而長。第五甲子,少陰旺六十日,陰氣漸盛,故脈緊細而微;第六甲子,厥陰旺六十日,陰氣極盛,故脈沉短而敦重。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陰三陽之旺,時日之大要也。又大寒至春分,厥陰風木之至,其脈弦;春分至小滿,少陰君火之至,其脈洪而鉤;小滿至大暑,少陽相火之至,其脈大而浮;大暑至秋分,太陰濕土之至,其脈沉;秋分至小雪,陽明燥金之至,其脈短而澀;小雪至大寒,太陽寒水之至,其脈大而長。」或問「六甲六氣主脈,皆本《內經》,而脈形有不同何耶?蓋人稟氣盛,則脈應時而盛;稟氣弱,或有病邪凝滯,則脈不能應時而不失其真氣,則亦隨陰陽微盛而變化,略不同耳,非相反也。」此言人身氣候,有一日一應周天者,有一年一應周天者。《丹溪》曰:「脈,神也,陽也,其行速,猶太陽一日一周息;氣也,陰也,其行遲,猶太陰一月一周是也。」歌云:「春弦夏洪秋似毛,冬沉如石應天地,阿阿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氣候變動或不同,生死總訣在胃氣。」

約哉《四脈》千古訣,

博之二十七種,約之則為浮、沉、遲、數、滑、濇、緩、大八要,又約之則為浮、沉、遲、數,又至約則為浮、中、沉。蓋浮兼數,沉兼遲,中則浮沉之間,故所集六部脈訣,每以浮沉二字貫之。《難經》曰:「浮者陽也,沉者陰也,陰陽辨而脈無餘蘊矣。」是知浮沉遲數四脈,千古要訣也。彭用光曰:「浮陽曰金,輕清於上,芤實洪長,在心取象;沉陰」曰水,潤滑在下,微弱伏虛,由沉化生。遲寒曰「土」,三至一息,內涵四脈,濡緩濇結;數熱曰「火」,一息六至,弦緊彷彿,滑大為異。蓋浮乃輕手取之,而芤實洪長之類,皆輕手而得之也。沉乃重手取之,而微弱伏虛之類,皆重手而得之也遲

者不急,一息三至,而濡緩濇結之類也。數者頻急,一息六七至,弦緊滑大之類也。學者能以四脈為祖,先看五臟之中,何臟得之,後看三部之中,何部得之。庶乎據脈可以識證,因證可以識脈,隨人人之脈與證而立方,庶乎不致誤人也。

動靜元機《太簡明》,

脈理多端,若不憑浮沉遲數,則指下茫然。且脈有單看浮而總看沉者,有總看浮而單看沉者,遲數亦然。要之審決經絡,惟總看可憑。凡脈以得中為靜,太過而為盛之極,不及而為衰之極,俱謂之動,只取其動者治之,則經絡不雜,何其簡且明哉!

「不問在經并臟腑,有力無力要叮嚀。」

「四脈不問何部得之,有力則為風積痛熱,無力則為虛氣寒瘡」,百病無不包括。

欲識根源無別巧,只要臨時心氣清。

根源:手太陰也,胃氣也。先天之靈,非心清氣定者,不能察識。《七診法》云:「一、靜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無私慮也。三、勻呼吸,定其氣也。四、輕指於皮膚之間,探其腑脈浮也。五、微重指於肌肉之間,取其胃氣中也。六、沉指於筋骨之上,取其臟脈沉也。七、察病人脈息數來也。」

《傷寒脈法》
[编辑]

大浮數滑動陽脈。陰病見陽生可得。沉濇弦微弱屬 陰。陽病見陰終死厄。陰陽交互最元微,浮中沉法最 明白。

陰陽脈皆五者,脈從五行生也。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陰病見陽脈者生,邪自裡之表,欲汗解也。如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是也。陽病見陰脈者死。邪自表達裡,正氣虧陷,如譫語脈沉是也。《活人書》謂「雜病與傷寒脈不同」,其實同也。況傷寒中亦有雜病,雜病中亦有傷寒。傷寒雜病,脈之「陰陽,一而已矣。自《百證歌》舉其概,丹溪發其微,然後知脈當從仲景與叔和《脈經》,不當泥高暢生之脈訣也。」

《浮候》
[编辑]

浮脈察表之實虛。尺寸俱浮太陽表。浮而緊濇是傷 寒。浮而數者熱不小。

《傷寒》先辨人迎及傳而變,次別諸經脈。尺寸俱浮有力有神者可汗。脈遲者不可汗。

浮而緩者。是傷風。浮大有力。熱易曉。浮而長大。太陽「合」 陽明。浮而弦大少陽了。

浮而緩。宜解肌。不可發汗。

《中候》
[编辑]

中切陽明少陽經。尺寸俱長陽明病。浮長有力兼太 陽。

無汗宜發汗。

長大有力為熱甚。

當解肌。

長數有力熱可平。長滑實大宜通利。尺寸俱弦和少 陽。

凡弦脈,只可和解。

浮弦兼表汗乃定,弦遲弦小弦微虛。

內寒宜溫。

弦大弦長滑熱甚。

熱甚宜解。

《沉候》
[编辑]

沉脈察裡虛與實。尺寸沉細屬太陰,沉微少陰微緩 厥。沉遲無力陰氣深。

脈「沉微沉細沉遲,沉伏無力為無神,為陰盛而陽微,急宜生脈回陽。」

沉疾有力為熱實,養陰退陽邪不侵。

「脈沉疾、沉滑、沉實、有力為有神,為熱實,為陽盛陰微,急宜養陰退陽。」大抵沉診之法,最為緊關之要,以決陰陽冷熱,用藥生死,在於毫髮之閒,不可不仔細察之。凡脈中有力為有神可治,無力為無神難治。又嘗論傷寒脈非一端,陰陽俱緊濇,傷寒也。若前傷寒鬱熱未淨,重感於寒,則變為溫瘧,陽浮陰弱傷風也。若前傷風,蘊熱未已,重感於風,則變為風溫。陽濡陰急,當夏先傷濕而後傷暑,乃濕溫脈也;陽浮陰濡,當春先傷溫氣而後感風,乃風溫脈也。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溫毒脈也。當春夏感熱而又遇濕熱,兩熱相合,故溫毒發斑。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濕溫脈也。長夏先傷濕而後傷暑,陰陽俱盛,溫瘧脈也。先傷風寒,餘熱未淨,重感於寒所致。若脈陰陽皆沉,而證似太陽者,乃冬時天暖,溫氣所犯,或同病異名,或同脈異經,病皆起於中宮濕土,與傷寒相似,不可不辨。

《雜病脈法》
[编辑]

以所集雜病為次。《脈訣舉要》為主。兼采正傳權輿。權度補之。附溫暑內傷。

中風脈浮滑兼痰氣。其或沉滑,勿以風治。或浮或沉而微而虛,扶危治痰,風未可疏。浮遲者吉,急疾者殂。

若風廢、癱瘓脾緩者,不治。《捷徑》云:「風疾脾緩空費力,癆疾心數命難存。」

中寒緊濇,陰陽俱盛,法當無汗,有汗傷命。

「陽緊,寒在上焦作吐;陰緊,寒在下焦自利。陰陽俱緊,上下皆受寒,法當無汗,反自汗者,亡陽不治。」

傷風之脈,陽浮陰弱,邪在六經,或弦而數。

陽浮衛中風。陰弱榮氣弱也。邪在六經者俱弦。

暑傷於氣。所以脈虛。弦洪芤遲。體狀無餘。

「脈虛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隱不見,微弱隱伏」,皆虛類也。

暑熱病劇,陰陽盛極,浮之而滑,沉之散濇,汗後躁大, 死期可刻。

得汗後。脈躁大者。固死。入裡七八日來。脈不躁。數而濇小者。亦死。

溫脈無名,隨見諸經。未汗宜強,虛緩傷生。

溫脈隨各臟腑所見而治,未汗,脈強急者生,虛緩者,死。已汗,表證不退,脈強急者死。或人裡腹痛甚,下利者死。

濕脈濡緩,或兼濇小,入裡緩沉,浮緩在表。若緩而弦, 風濕相攪。

浮緩在表,沉緩在裡。或弦緩,或浮緩。風濕相搏,

脈緊而濇,或浮而弦,或芤而虛,是為燥證。

濇主燥,風燥兼浮而弦,血燥兼芤而虛。

「虛火數浮,實火沉大」,隨其所見,細數為害。

脈浮洪數無力,為虛火。脈沉實大有力,為實火。如洪數見左寸心火,右寸肺火,左關肝火,右關脾火,兩尺為腎經命門火。

內傷勞役,豁大不禁;若損胃氣,隱而難尋;內傷飲食, 滑疾浮沉;內傷勞食,數大濇侵。「右關緩緊,寒濕相尋; 右關數緩,濕熱兼臨;數又微代,傷食感淫。」

心脈變見於氣口,肝木亦挾心火之勢而來搏肺金,故大如急,數為無力不禁耳。內傷輕者,右關沉滑,內傷重者,氣口浮滑。右寸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濇。濇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此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大虛之脈也。右關脾脈數中顯緩,且倍於各臟,此勞役輕而傷飲食,濕熱重也。數多燥熱,緩多濕熱。若脾脈大數。時微緩一代者。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也。

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濇弱難治。其或沉滑。 氣兼痰飲。

「滑者多血少氣,濇者少血多氣。」尺脈濇堅,血實氣虛。尺脈細微,氣血俱虛。脈細代者氣衰,絕者氣欲絕。伏濇難治,幾於欲絕也。

諸證失血,皆見芤脈,隨其上下,以驗所出。大凡失血, 脈貴沉細,設見浮大,後必難治。

脈得諸濇濡弱,為亡血。脈浮面白色薄者,裡虛亡血。脈來輕輕,尺中獨浮,目睛暈黃者,為衄血。或沉弦而虛,面白短氣,目瞑小腹滿者,因勞衄血。太陽脈大而浮者,衄吐血。如懸鉤搏手,或沉弦者,衄血。肺脈弦急者,咳而吐血。脈浮弱,按之絕者,下血。煩欬者,必吐血。腸澼下膿血,脈弦絕則死,滑大則生,血溫身熱者死。脈極虛芤遲。為亡血失精。

偏弦為飲。或沉弦滑。或結濇。伏痰飲中節。

痰飲脈皆弦而兼微沉滑,惟肺飲有喘不弦。若雙弦者,乃寒飲也,或大下後善虛。若浮弦大實者,膈有稠痰,宜吐。久得結脈或濇或伏者,痰飲膠固於中,阻滯節止脈道故也。

鬱脈皆沉,血芤氣濇濕鬱;緩沉,熱乃數極痰鬱;滑弦 滑緊,因食鬱甚則滯,或結代促。

六鬱脈皆兼沉,甚則伏,又甚則結,促代,惟有胃氣可治。「在上則見於寸,在中則見於關,在下則見於尺,左右亦然。」

平脈弦大,勞損而虛。大而無力,陽衰易扶;數而無力, 陰火難除。寸弱上損,浮大裡枯,尺寸俱微,五勞之軀。 血羸左濡,氣怯右推,左右微小,氣血無餘。癆瘵脈數, 或濇細如潮汗,咳血,肉脫者殂。

「虛損」者,因虛而有傷損也。「虛勞」者,因虛而不禁勞,因勞而愈虛也。「癆瘵」者,勞極也,即五勞六極也。癆者,牢也,言其病已牢痼而不可解也。諸虛脈多,寸關弦大而尺微濇,有火則尺亦大。大者,正氣虛而邪氣盛也。弦者,中寒也。若大而無力,陽氣虛也。大數無力,陰血虛也。左右微小者,必成痼冷癆證,骨蒸潮熱,盜汗,咳嗽見血,或泄或不泄,惟肉脫甚,脈數細而濇者死。古云:「微數不成病」,不名勞。

風寒暑濕,氣鬱生涎,下虛上實,皆頭暈眩。風浮寒緊, 濕細暑虛,痰弦而滑,瘀芤而濇。數大火邪,虛大久極, 先理氣痰,次隨證脈。頭痛陽弦,浮風緊寒,熱必洪數, 濕細而堅。氣虛頭痛,雖弦帶濇;痰厥則滑,腎厥堅實。

六經脈證同傷寒,見《病機訣》云:「頭痛短濇應須死,浮滑風痰皆易除

眼本火病,心肝數洪,右寸關見,相火上衝。」

左寸脈洪數,心火炎也;關弦而洪,肝火盛也。「右寸關俱弦洪,肝木挾相火之勢而來」,侮所以不勝之金,而制已所勝之土也。

耳病腎虛,遲濡其脈。浮大為風,洪動火賊。沉濇氣凝, 數實熱塞。此久聾者,專於腎責。暴病浮洪,兩尺相同。 或兩尺數,陰虛火衝。

「若左寸洪數,心火炎也。兩尺洪數,相火炎也。」其人必夢遺耳鳴或聾。

右寸洪數,鼻衄鼻齇。左寸浮緩,鼻涕風邪。

鼻流清涕。

口舌生瘡,脈洪疾速。若見脈虛,中氣不足。

《經》曰:「左寸洪數,心熱。右寸洪數,肺熱。左關弦數而虛,膽虛甚。洪而實,肝熱。右關沉實,脾胃有實熱。兼洪數者,口瘡,或為木舌。重舌。脈虛者,中氣不足,

齒痛腎虛。尺濡而大,火炎。尺洪疏搖豁壞。右寸關數, 或洪而弦,此屬腸胃風熱,多涎。」

尺洪大而虛者,腎虛齒痛。動搖疏豁者,相火上炎也。右寸關洪數,或弦而洪者,腸胃中有風熱也。

痛風沉弦,肝腎被濕;少陰弱浮,風血掣急。或濇而少, 酒後風襲。

寸沉而弦,沉則主骨,弦則主筋,沉則為腎,弦則為肝,汗出入水,因水傷心,故歷節痛而黃汗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則疼痛如掣,或只濇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痛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也。

風寒濕氣,合而為痹,浮濇而緊,三脈乃備。

脈浮而緩,屬濕為麻痹。脈緊而浮,屬寒為痛痹。脈濇而芤,屬死血,為木不知痛癢。脈浮而濡,屬氣虛。關前得之,麻在上體;關後得之,麻在下體。

斑疹沉伏,或散或無。陽浮而數,火見於軀;陰實而大, 熱蒸在膚。

滑伯仁曰:「脈者血之波瀾,故發斑者,血散於皮膚,故脈伏;火盛於表,故陽脈浮數;下焦實熱,故陰脈實大。」

咳嗽所因:浮風緊寒,數熱細濕,房勞濇難;右關微濡, 飲食傷脾;左關弦短,肝極勞疲;肺脈浮短,咳嗽與期。 五臟之嗽,各視本部。浮緊虛寒,沉數實熱;洪滑多痰, 弦濇少血;形盛脈細,不足以息;沉小伏匿,皆是厄脈。 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證內脈,參考稱停。

外證肌瘦肉脫,發熱作泄,內脈沉急者,必死。

霍亂吐瀉,滑而不勻,或微而澀,代伏驚人,熱多,洪滑 弦滑,食論。

右關滑為霍亂吐瀉,脈濇結代伏,雖因痰食阻滯,不可遽斷以死,然但可乍時一見,漸滑大為吉。《訣》云:「霍亂之候,脈微遲,氣少不語大難醫,脈弦甚者亦死。」洪滑者熱,弦滑者膈有宿食,留飲,宜吐

心痛,微急痛甚。伏入陽微,陰弦或短又數,緊實便難。 滑實痰積,心痹引背。脈微而大,寸沉而遲,關緊數銳。

陽微虛在上焦,所以胸痹痛心痛者,脈陰弦故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痹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而數。

腹痛關脈緊小急速,或動而弦,甚則沉伏,弦食滑痰, 尺緊臍腹心痛。脈沉沉細是福。浮大弦長,命不可復。

脈細小緊急速,腹中刺痛。尺脈緊實,臍及小腹痛者,宜利。若尺脈伏者,小腹痛有瘕疝。

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微虛乏,弦遲宜溫, 緊小下奪,弦浮吐之,弦緊汗發。亦有死者,脈散且歇。

瘧雖病久,虛極脈微似乎不弦,然必於虛數之中見弦,但不搏手耳。凡汗、吐、下,脈弦而小緊,與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宜下;弦遲者宜溫;弦緊者宜發汗鍼灸,浮大者宜吐,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此汗、吐、下法推之,百病皆然。

痢脈多滑,按之虛絕。尺微無陰,濇則少血。沉細者生, 洪弦死訣。

腸澼下痢。雖忌身熱,亦忌厥冷。

痞滿滑大。痰火作孽。弦伏中虛。微濇衰劣。

胸痞多有痰火,故寸滑且大。「右關弦遲」或伏者,肝乘脾虛生涎,氣鬱不舒。微反在上,濇反在下者,氣血虛也。微則氣衰多煩,濇則血少多厥。

瀉脈自沉,沉遲寒侵,沉數火熱,沉虛滑脫,暑濕緩弱, 多在夏月。

微小者生。浮弦者死。犯五虛證者亦死。

吞酸脈形,多弦而滑,或沉而遲,胸有寒飲;或數而洪, 膈有痰熱。

時吐酸水。欲成反胃。

五疸實熱,脈必洪數,其或微濇,證屬虛弱。

因陽明經內蓄熱,或因渴飲水,或自汗浴水,或失飢傷飽,或醉飽房室發黃者,其脈多沉。因暴熱浴冷,酒後當風,其脈多浮。大抵酒疸沉弦或細,久為黑疸。趺陽脈遲,食不敢飽,或緊數者,胃熱消穀

挾寒則食罷反飽,名穀疸。尺脈浮為腎傷。趺陽脈緊為脾傷。凡黃候。寸口脈近掌無脈,口鼻黑色者不治。

水腫之證,有陰有陽。「陰脈沉遲,其色青白,不渴而瀉, 小便清澀。脈或沉數,色赤而黃,燥糞赤溺,兼渴為陽, 沉細必死,浮大無妨。」

「陽脈必見陽證。陰脈必見陰證。沉細水愈盛。」而不可制。浮大則心火生土。而水可制矣。

脹滿脈弦,脾制於肝。洪數熱脹,遲弱陰寒。浮為虛脹, 緊則中實。浮大可生,虛小危急。

以《關》為主。

遺精白濁,當驗於尺,結芤動緊,二證之的。微濇精傷, 洪數火逼,亦有心虛,左寸短小,脈遲可生,急疾便夭。

急疾虛浮,時時遺精者死。

腰痛之脈,必沉而弦,沉為氣滯,弦損腎元。或浮而 緊,風寒所纏。濕傷濡細,實閃挫然。濇為瘀血,滑痰火 煎。或引背痛,沉滑易痊。

尺脈沉,腰背痛,時時失精,食少,脈沉滑而遲者,可治。

疝脈弦急,積聚所釀;察其何部,肝為本臟;心滑肺沉, 風疝浮蕩;關浮而遲,風虛之恙;陽急為瘕,陰急疝狀。 沉遲浮濇,疝瘕寒痛;痛甚則伏,或細或動。牢急者生, 弱急者喪。

疝本肝經,弦則衛氣不行而惡寒,緊急則不欲食。弦緊相搏,則為寒疝。趺陽脈浮而遲,浮為風虛,遲為寒疝。「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心胃脈滑,則病心風疝。太陽脈浮,則病腎風疝。少陽脈浮,則病肝風疝。

腳氣之脈,浮弦為風濡濕,遲寒熱,數且洪。緊則因怒, 散則憂沖;細乃悲過,結為氣攻。兩尺不應,醫必無功。

左尺不應難痊。寸口無常不治。

消渴「肝病,心滑而微。或緊洪數,陽盛陰憊。血虛濡散, 勞則浮遲。短浮莫治,數大難醫。」

浮則衛虛,短則榮竭,故不治也。數大火炎,亦不治也。但叔和又云:「消渴脈數大者活,虛小命殂須努力」,何耶?蓋初起數大而不堅實者,火猶可伏,虛小即浮短也。會其意亦不相反。

燥結之脈,沉伏勿疑;熱結沉數,虛結沉遲。若是風燥, 右尺浮肥。

老人虛人《便結脈》,雀啄者,不治。

兩脅疼痛,脈必雙弦。緊細弦者,多怒氣偏;沉濇而急, 痰瘀之愆。

「雙弦」者,肝氣有餘,肝脈急而脅下有氣,支滿引小腹痛,時小便難,苦目眩頭痛,腰背重,足冷,婦人月水不來,時無時有,沉濡濇散,其色澤者,當病溢飲,多飲水而涎溢入肌膚腸外,或兼搏手堅急,面色不澤者,瘀血也,或因墜墮使然。

淋病之脈,細數何妨。少陰微者,氣閉膀胱。女人見之, 陰中生瘡。大實易愈。虛濇其亡。

大而實者生,虛細而濇者死。

小便不通,浮弦而濇,芤則便紅,數則黃赤。便難為癃, 實見左尺。

小便不利難來者,為癃閉,乃膀胱熱極,故脈實。

五積屬陰,沉伏附骨,肝弦心芤,腎沉急滑,脾實且長; 肺浮喘卒,六聚結。沉痼則浮結。又有癥瘕,其脈多弦。 弦急瘕疾,弦細癥堅;沉重中散,食成癖痃。左轉沉重, 氣癥胸前。若是肉癥,右轉橫旋,積聚癥瘕,緊則痛纏。 虛弱者死,實強可痊。

脈沉伏而細;在寸,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在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小腸;尺微,積在氣衝;脈出在右,積在右;脈出在左,積在左;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肝積脈弦而細;肺積脈浮而毛;腎積脈沉而急滑;心積脈沉而芤,上下無常處;脾積脈實而長,食則多吐。《內經》論赤脈之至也,喘而堅,有積在中,名心痹,得之思慮。白脈喘而浮,有積在胸,名肺痹,得之醉而使內喘,謂脈至如卒喘狀也。青脈長而左右彈手,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黃脈大而虛,有積在腹中,名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黑脈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積。脈左轉而沉重者,氣癥,積在胸中。脈右轉出,不至寸口者,內有肉癥也。轉者橫也。脈轉而橫,主腹有積,或在脅下。積聚,脈亦大同,故《難經》曰:「結微則積微,結甚則積甚。脈伏結者為積聚,浮結者為痼疾。」如積聚脈不結伏,痼疾脈不浮結,為脈不應病者死。

中毒洪大細微必傾。尺寸數緊。釵直吐。仍此患蠱毒。 急救難停。

「釵直」者,脈直如釵也。

喘急脈沉,肺脹停水,氣逆填胸,脈必伏取。沉而實滑身溫易愈。身冷脈浮,尺濇難補。

手足溫煖,脈靜滑者生;身冷,脈浮濇者死。

嘈雜噯氣,審右寸關。緊滑可治,弦急則難。兩寸弦滑, 留飲胸間;脈橫在寸,有積上攔。

右寸關脈緊而滑,常也。右關弦急,欲作反胃者,難治。「寸脈橫」者,膈有橫積也。

嘔吐無他,寸緊滑數,微數血虛,單浮胃薄,芤則有瘀, 最忌濇弱。

脈陽緊陰數,其人食已則吐,緊小多寒,滑數痰火,微數血虛令胸冷。關浮胃虛,嘔而噯氣不食,怨怖即死。《芤帶》緊者,有瘀逆,脈緊濇小弱,自汗者死。

呃逆甚危,浮緩乃宜,弦急必死,結代促微。

弦急,木尅土也。《結代》促微,元氣衰也。

反胃噎膈。寸緊尺濇。緊芤或弦,虛寒之厄。關沉有痰, 浮濇脾積。弱大氣虛,濇小血弱。若濇而沉,七情所搏。

寸緊胸滿不食,尺濇,故反胃也。緊芤或遲者,胃寒也。弦者,胃虛也。關脈沈大,有痰也。浮濇,脾不磨食,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脈緊濇者,難治。

痓脈弦直,或沉細些。「汗後欲解,脈潑如蛇。伏堅尚可, 伏弦傷嗟。」

痓脈來,按之築築然而弦,直上直下,或沉細遲。若發汗後,脈潑潑然如蛇,暴腹脹大,為欲解。如脈反伏弦者,必死。

癲癇之脈,陽浮陰沉。數熱滑痰,狂發於心。驚風肝癇, 弦急可尋。浮病腑淺,沉病臟深。

陽證脈必浮長,陰證脈必沉細。虛弦為驚,為風癇。沉數為熱,滑疾為痰。脈滑大為病在腑,則易治;脈沉濇入臟者難治。叔和云:「恍惚之病定顛狂,其脈實牢保安吉。寸關尺部沉細時,如此未聞人救得。」所謂實牢即滑大也。

祟脈無常,乍短乍長,大小促結,皆痰為殃。遁尸脈緊, 與證相妨。

邪祟脈長短大小促結無常,凡五尸鬼邪遁疰病證,與脈全不相應也。

驚悸怔忡,寸動而弱。寸緊胃浮,悸病仍作。飲食痰火, 伏動滑搏;浮微弦濡,憂驚過卻;健忘神虧,心虛浮薄。

寸口脈動而弱,動為驚,弱為悸。寸口脈緊,趺陽脈浮,胃氣虛,是以驚悸。趺陽脈微而浮,浮為胃氣虛,微則不能食,此恐懼之脈,憂迫所致也。

喉痹之脈,兩寸洪溢,上盛下虛,脈忌微伏。

尺脈微伏者,死;實滑者,生。

汗脈浮虛。或濡或濇。自汗在寸。盜汗在尺。

男女平人,脈虛弱微細者,必有盜汗。

痿因肺燥,脈多浮弱。寸口若沉,發汗則錯。足痛或軟, 專審於尺。滑疾洪緩,或沉而弱。

《脈經》曰:「脈浮弱,其人欲咳不得咳,咳則出涎而肺乾,小便不利,寸口脈不出,反為發汗,多唾,脣燥,小便反難,大便如爛瓜豚膏。」皆因誤汗傷津液,以致肺燥也。

厥證數端,沉細為寒;沉伏而數,為熱所干。脈喘為氣, 浮實痰頑。氣弱微甚,大則血慳。寸大沉滑,身冷必難。

卒厥、尸厥,寸口沉大而滑,不知人,脣青身冷,為入臟即死。如身溫和,汗自出,為入腑,而後自愈。

尺沉而滑,恐是蟲傷,緊急莫治,虛小何妨?

尺脈沉滑者,寸白蟲。洪大者,蛔蟲。

求嗣之脈,專責於尺,右尺偏旺,火動好色;左尺偏旺, 陰虛非福。惟沉滑勻,易為生息,微澀精清,兼遲冷極。 若見微濡,入房無力,女不好生,亦尺脈濇。

沉滑者,不可妄藥,反燥精血。火旺者降火,陰虛者補陰。兩尺俱微者,陰陽兩補。精冷,宜熱藥,溫中壯陽。精清,宜溫藥補脾補精。精射無力,入子宮者補氣。女人尺脈微濇者,絕產。

老喜反脈常細濡濇。

「男年八八喜尺旺,女年七七喜寸旺。」濡,氣虛,濇血虛。細濡濇多壽,弦緊洪多病。

滑大氣痰,風熱緊逼。

「甚則帶歇。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