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12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一百二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二十一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一

  臟腑門十

  黃帝素問陽明脈解篇 太陰陽明篇 氣厥論 標本病傳論

  靈樞經本輸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胃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海論篇

   病傳篇 論痛篇 五味篇 師傳篇

  扁鵲難經胃腑形象 胃腑形象之圖

  華佗中藏經論胃腑寒熱虛實生死逆順脈證之法

  孫思邈千金方胃腑脈論 胃實熱 胃虛寒

  劉完素六書風厥證 胃疸證 食㑊證 鼓脹證 胃寒腸熱證 胃熱腸寒

  證

  李杲十書大腸小腸五臟皆屬于胃胃虛則俱病論

  朱震亨格致餘論病邪雖實胃氣傷者勿使攻擊論

  李梴醫學入門胃腑賦

  彭用光體仁彙編胃腑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喻昌醫門法律胃宜甘溫

  鍼灸

藝術典第一百二十一卷

醫部彙考一百一[编辑]

臟腑門十[编辑]

《黃帝素問》
[编辑]

《陽明脈解篇》
[编辑]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 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岐伯 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 惡木也。」

陽明之脈者,乃胃之悍氣,別走陽明,悍熱之氣盛,則胃腑之氣虛。

帝曰:「善。」其惡火何也?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 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

「太陽之氣主皮毛,陽明之氣主肌肉,少陽之氣主胸脅」,言三陽之氣,主於膚腠氣分之間者也。夫邪之中人,始於皮毛,次於肌肉,以及於經脈。邪在肌腠,則合於陽明氣分之陽,入於經脈,而陽明又多血多氣,是以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也。

帝曰:其惡人何也?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 人。」

厥氣上逆於肺則喘,逆於心則驚。陽明之熱上逆於少陰,陰陽相薄,則恐而惡人也。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 臟則死,連經則生。」

連,謂臟腑經絡之相連也。蓋手太陰之脈,還循胃陽明之絡,通於心。如熱邪厥逆於上,干於心肺之經而喘惋者生,干於心肺之臟則死矣。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 踰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 也?岐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 能登高也。

陽主腑,陽受氣於四末,故四支為諸陽之本,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矣。蓋陽盛則升,四旁俱盛,故能升高。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 欲走也。」

陽明之氣主肌肉,故熱盛於身,身熱故棄衣而走也。《傷寒論》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蓋熱在外,故不欲衣。

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陽 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 妄走也。」

胃絡上通於心,陽盛則心神昏亂,故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如熱盛於胃,則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蓋四肢稟氣於胃也。

《太陰陽明篇》
[编辑]

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陽明者,表陽也,為五臟六腑之海,亦為之行氣於三陽,如海之行雲氣於天下也。

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 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 氣以生,故不用焉。

三陰三陽。所以受氣於太陰陽明者。氣也。如臟腑四支。受水穀之津液者。各因其經脈而通於太陰陽明也。

《氣厥論》
[编辑]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

胃主受納水穀,大腸為傳導之官。大腸熱邪,逆乘於胃,胃熱則消穀善食,陽明燥熱則榮衛津液不生,故雖能食而瘦,亦解㑊也。又謂之《食亦》。

《標本病傳論》
[编辑]

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胻痠,三日背𦛗筋痛,小 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昳

「病先發於胃,故脹滿。五日而之腎,則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而之𦛗膀胱,則背𦛗筋痛,小便閉。」五日而之脾,則身體重。再六日不已而死。冬夜半後者,土敗而水勝也。夏日昳者,乃陽明所主之時,土絕而不能生也。

《靈樞經》
[编辑]

《本輸篇》
[编辑]

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指內次指之端也,為井金; 溜於內庭,內庭,次指外閒也,為榮;注於陷谷,陷谷者, 上中指內間,上行二寸,陷者中也,為俞;過於衝陽,衝 陽,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為原。搖足而得之;行於解 谿,解谿上衝陽一寸半,陷者中也,為經;入於下陵,下 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為合。復下三里三寸,為 「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也。」大腸屬上, 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足 陽明也。

《陰陽離合論》曰:「未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陰;已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太陽根起於至陰,名曰陰中之陽;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三陽之氣,皆生於陰而出於地,自下而升,從足而上,無分手與足也。以手足之六經,合三陽之氣,而後有手足之分焉。然論手足之六經,非三陽之氣也。故曰「六腑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

《邪氣臟腑病形篇》
[编辑]

黃帝曰:「願聞六腑之病。」岐伯答曰:「面熱者,足陽明病; 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脈堅陷者,足陽明病。 此胃脈也。」

衛氣,乃陽明之悍氣,上衝於頭,循目眥耳前,散行於三陽,復循牙車合陽明,并下人迎,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跗上。故曰:面熱者,足陽明病,蓋以徵衛氣之悍熱太過,而上行於面也。兩跗之上脈堅陷者,足陽明病,蓋以徵陽明之氣,合於頷脈以下行至跗上也。陽明之氣,下合於胃脈,故曰此胃脈也。夫五臟六腑之經脈,外合於六氣,則為陽明、為太陽,為太陰,內合於臟腑,則為胃脈,為心脈腎脈也。蓋臟腑之氣,內合五行,五行外合於六氣者也。胃腑所出之血氣,別走於脈外者,注臟腑之大絡,從大絡而外滲於孫絡皮膚,循手陽明之經,大會於尺膚以上魚,猶脈內之血氣,大會於手太陰之尺寸也。故曰:「魚絡血者。手陽明病。」蓋以徵脈外之氣血。大會於手陽明也。

《經脈篇》
[编辑]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 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脣,下交承漿,郤循頤 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 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 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 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 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 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 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是動則病洒洒振寒,善 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 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 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 汗出,鼽衄,口喎,脣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 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饑,溺色 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

陽明者午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洒洒振寒。善呻者,陽氣鬱而欲伸出之。數欠者,陽欲引而上。顏黑者,陰氣加於上。陽明之脈病,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胃絡上通心,故心欲動也。陰陽相薄,故欲獨閉戶牖而居,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而歌。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也。陽明之脈下膈,屬胃絡脾,故賁響腹脹。是主血所生病者,為狂為溫瘧。汗出者,胃氣熱而蒸發水液之汗也。「鼽衄」者,經氣熱也。口喎、脣胗、頸腫、喉痹、腹腫、膝痛、膺股骭跗皆痛者,陽明經脈之為病也。如陽明氣盛於外,則身以前皆熱;盛於內,則有餘於胃,而消穀善饑,溺色黃,如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也。

胃經諸穴之圖

胃經諸穴之圖

《胃經諸穴歌 》「足陽明,四十五,是承泣四白而數,巨髎有地倉之積,大迎乘頰車之夥,下關頭維及人迎,水突氣舍與缺盆,氣戶兮庫房、屋翳,膺窻兮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天樞外陵,大巨從水道歸來,氣衝入髀關之境,伏兔至陰市梁丘,犢鼻自三里而行,上巨虛兮條口,下巨虛兮豐隆,解谿衝陽」 入陷谷,下內庭,《厲兌而終分寸歌 》:「胃之經兮足陽明,承泣目下七分尋。四白目下方一寸,巨髎鼻孔旁八分。地倉夾吻四分近,大迎頷下寸三分。頰車耳下八分穴,下關耳前動脈行。頭維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五真。水突筋前迎下在,氣舍突下穴相乘。缺盆舍下橫骨內,各去中行寸半明。氣戶璇璣旁四寸,至乳六寸又四分。庫房屋翳膺窻近,乳中正在乳頭心。次有乳根出乳下,各一寸六不相侵。卻去中行須四寸,以前穴道與君陳。不容巨闕旁三寸,卻近幽門寸五新。其下承滿與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上下一寸無多少,共去中行三寸尋。天樞臍旁二寸間,樞下一寸外陵安。樞下二寸大巨穴,樞下四寸水道全,樞下六寸歸來好,共去中行二寸邊,氣衝鼠鼷上一寸,又去中行四寸專,髀關膝上有尺二,伏兔膝上六寸是陰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記,膝臏陷中犢鼻存,膝下三寸三里至,膝下六寸上廉穴,膝下七寸條口位,膝下八寸下廉看,膝下九寸豐隆係,卻是踝上八寸量,比那下廉外邊綴,解谿去庭六寸半,衝陽庭後五寸換,陷谷庭後二寸間,內庭次指外間現,厲兌大指次指端,去爪如韭胃井判。」

《經水篇》
[编辑]

足陽明外合於海水,內屬於胃。

海水汪洋於地之外。而地居海之中。陽明居中土。為萬物之所歸。又為水穀之海。故足陽明外合於海水。而內屬於胃。

《海論篇》
[编辑]

「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衝,下至三里。

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衝,氣在腹者止之背俞,下至足之三里,是水穀之海,上通於天氣,而下通於經水也。

《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饑不受穀 食。

胃氣有餘,故腹脹滿;胃氣不足,故饑不受穀食。

《病傳篇》
[编辑]

病先發於胃,五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 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

按:《素問標本病傳論》曰:「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胻痠,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也。蓋病先發於胃,故脹滿五日而之腎,則少腹腰脊痛,胻痠;三日而之膂膀胱,則背𦛗筋痛;五日而上之心,則身體重。蓋心主血脈,血脈者,所以濡筋骨而利關節者也。」二乃火之生數,死於二日者。火之生氣絕也。冬夜半者。水乘火滅之義。夏日昃者。亦太陽之生氣絕也。

《論痛篇》
[编辑]

「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勝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 不勝毒也。

陽明居中土,主受納水穀,藉少陰之氣上升,戊癸相合,化大火土之氣,而後能蒸泌水穀之精微,是以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少陰陽明之氣並盛,故皆能勝毒。

《五味篇》
[编辑]

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 稟氣於胃。五味各走其所喜,穀味酸,先走肝;穀味苦, 先走心;穀味甘,先走脾;穀味辛,先走肺;穀味鹹,先走 腎。穀氣津液已行,榮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

夫穀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歸所喜,津液各走其道,穀氣津液已行,榮衛大通,所化之糟粕,乃傳於小腸,大腸循下焦而滲入膀胱也。

穀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 別出兩行榮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 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天地 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 一日則氣少矣。

上焦出胃上口,中焦亦並胃中,故曰「胃之兩焦。」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賴以受氣。別出兩行榮衛之道,其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大氣,宗氣也,胸中,膻中也。其宗氣之摶而不行者,乃積於胸中,命曰氣海。上出於肺,循咽喉以司呼吸,呼則氣出,吸則氣入也。夫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穀入於胃。化其精微有五氣。五味故為天地之精氣。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其大數常出三入一。蓋所入者

穀而所出者,乃化糟粕,以次傳下,其津液溉五臟而生榮衛,其宗氣積於胸中以司呼吸,其所出有三者之隧道,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師傳篇》
[编辑]

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饑。臍已上皮熱。胃中寒 則腹脹。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 則疾饑,小腹痛脹。

此言寒熱外內之相應也。

《扁鵲難經》
[编辑]

《胃腑形象》
[编辑]

《四十二難》曰:「胃重二斤一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 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穀二斗。水一斗五升。」

胃腑形象之圖

胃腑形象之圖

《漢華佗中藏經》
[编辑]

《論胃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
[编辑]

胃者腑也,又名水穀之海,與脾為表裏。胃者人之根 本,胃氣壯,五臟六腑皆壯也。足陽明是其經也,胃氣 絕五日死。實則中脹便難,肢節疼痛,不下食,嘔吐不 已;虛則腸鳴脹滿,引出滑泄;寒則腹中痛,不能食冷 物;熱則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安眠,語狂目亂, 便硬者是也。痛甚則腹脅脹滿,吐嘔不入食,當心上 下不通,惡聞食臭,嫌人語,振寒喜伸欠。胃中熱則脣 黑,熱甚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顛狂不定,汗出額上 衄不止。虛則四肢腫滿,胸中短氣,穀不化,中消也。胃 中風則溏泄不已,胃不足則多饑不消食。病人胃不 平,則胃中病,渴者不能治。胃脈堅而長,其色黃赤,病 折腰。其脈軟而散,病食痹。關上脈浮大者,虛也,浮而 短濇者實也,浮而微滑者亦虛。浮而遲者寒也,浮而 數者熱也。虛實寒熱,生死之證,察其脈理,即成神妙 也。

《唐孫思邈千金方》
[编辑]

《胃腑脈論》
[编辑]

胃腑者,主脾也。口脣者,是其候也。脾合氣於胃,胃者, 水穀之腑也,號「倉庫,守內嗇吏」,重二斤十四兩,迂曲 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受水穀三斗 五升,其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廣頦大頸張胸, 五穀乃容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 下溉泄諸小腸,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平人則不 「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滿更虛,氣得上下,五 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精氣也。五 臟不足調於胃,故腸胃之中,當留穀二斗四升,水一 斗一升,故人一日再至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 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穀盡,故平人不飲不食,七 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七」日而死矣。趺陽 脈浮大者。此胃家微虛。煩圊必日再行。動作頭痛。重 熱氣潮者。屬胃。

《胃實熱》
[编辑]

右手關上脈陽實者,足陽明經也。病苦頭痛,汗不出, 如溫瘧,脣口乾,善噦,乳癰,缺盆、腋下腫痛,名曰胃實 熱也。

《胃虛寒》
[编辑]

右手關上脈陽虛者,足陽明經也。病苦脛寒,不得臥, 惡風寒灑灑,目急,腹痛虛鳴。外臺作耳虛鳴時寒時熱,脣口 乾,面目浮腫,名曰「胃虛寒」也。

《金劉完素六書》
[编辑]

《風厥證》主脾胃
[编辑]

一陽一陰病。發驚駭。背痛噫欠。名風厥。蓋胃土肝木。 為木尅土。風勝濕不制腎水。故令上逆。遠志散主之。

《胃疸證》主胃熱
[编辑]

食已如饑。胃熱能消穀。陽明脈絡。心火上行。心憎煩 面黃。小便赤澀也。茯苓加減湯主之。

《食㑊證》主胃病
[编辑]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或胃熱遺於膽。能食善飲。 木勝土也。參苓丸主之。

《鼓脹證》主胃病氣逆
[编辑]

「病有心腹脹滿。旦食不能暮食。致令胃逆不散,大腸

不傳逆滿。雞屎醴散」主之
考證

《胃寒腸熱證》主胃
[编辑]

胃寒主收,水穀不化,泄瀉,胃寒之氣在上,腸熱之氣 在下,故脹而洩,妙應丸主之。

《胃熱腸寒證》主胃
[编辑]

胃熱則消穀。善食而饑。腸寒則血凝脈重。小便痛而 脹。青橘皮丸主之。

《元李杲十書》
[编辑]

《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論》
[编辑]

《黃帝鍼經》云:「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皆屬足陽明 胃。小腸之穴在巨虛下廉,大腸之穴在巨虛上廉,此 二穴皆在足陽明胃三里穴下也。」大腸主津,小腸主 液,大腸、小腸受胃之榮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灌溉 皮毛,充實腠理。若飲食不節,胃氣不支,大腸、小腸無 所稟受,故津液涸竭焉。《內經》云:「耳鳴耳聾,九竅不利」, 腸胃之所生也。此胃弱不能滋養手太陽小腸,手陽 明大腸,故有此證。然亦止從胃弱而得之,故聖人混 言腸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謂混言腸胃所生,亦有據 乎?」予應之曰:「《玉機真臟論》云:『脾不及,令人九竅不通』。 謂脾為死陰,受胃之陽氣,能上升水穀之氣於肺,上 充皮毛,散入四臟。今脾無所稟,不能行氣於臟腑,故 有此證」,此則脾虛九竅不通之謂也。雖言脾虛,亦胃 之不足所致耳。此不言脾,不言腸胃,而言五臟者,又 何也?予謂此說與上二說無以異也。蓋謂脾不受胃 之稟命,致五臟所主,九竅不能上通,天氣皆閉塞不 利也。故以五臟言之,此三者止是胃虛所致耳,然亦 何止於此?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 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豈一端能盡之乎。

《朱震亨格致餘論》
[编辑]

《病邪雖實胃氣傷者勿使攻擊論》
[编辑]

凡言治國者,多借醫為諭,仁哉斯言也。真氣,民也。病 邪,盜賊也。或有盜賊,勢須剪除而後已。良相良將,必 先審度兵食之虛實,與時勢之可否,然後動兵。兵涉 輕妄,則吾民先困於盜,次困於兵,民困而國弱矣。行 險僥倖,小人所為。萬象森羅,果報昭顯,其可不究心 乎?大凡攻擊之藥,有病則病受之,病邪輕而藥力重, 則胃氣受傷。夫胃氣者,清純沖和之氣也,惟與穀、肉、 菜果相宜。蓋藥石皆是偏勝之氣,雖參、芪輩為性亦 偏,況攻擊之藥乎。

《明李梴醫學入門》
[编辑]

《胃腑賦》
[编辑]

胃號「太倉」,俗呼為「肚。」

無所不容若倉庫然

上透咽門。食管而受其所吞。曲接小腸。而傳其所腐。容 三斗五升。而留亦如之。

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飲食七日而死者,水穀津液俱盡也。

長二尺《六寸而大》,一尺五。

徑五寸,重二觔十四兩。

形驗於《膕》,而厚薄不同。

膕者,肉之標,即腿肚也。

氣通於口,而脈息是主。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在手魚際之後,所候動脈者,是手太陰脈氣所行,故言氣口亦太陰也。

清升濁降,六腑大源。食化飲消,五臟安堵。

「胃中清氣升則濁氣降。飲食消化則百病不生。五臟調和。安然如堵。」 是胃主陽氣,發生而為六腑之源也。噫!至濁之中,而有至清者存焉。

風中口喎。喉痹頸汗。膈塞腹大。或時目黃目泣。

胃脈起於鼻交頞中,循鼻外入齒縫,還出俠口環脣,下交承漿,循頤後下廉,至人迎,循咽入缺盆,下乳膈,循腹裏,至氣衝而合,故病如是。目黃者人肥,風氣不得外泄,則熱中而上蒸於目,變黃色。目泣者人瘦,腠理開,風得外泄,則寒中而目淚自出。

氣逆。喘急不臥。食脹。妨悶嘔噦。或時心痛乳痛。

「陰氣下而復上,上則邪客臟腑為水,故喘。又陽明氣盛,不得從其道,故胃不和而臥不安,且息有音也。脈屬脾絡胃,故病則妨悶喫食則脹滿也。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陰氣衰而陽氣將出也。陽明病,氣至則善嘔,嘔已乃衰。挾寒則嘔腥水,挾風則嘔甜水,挾濕則嘔酸水也。其人舊有寒氣,因穀氣入胃,上注於肺」 ,寒氣與新穀氣相攻相并。復出於胃。故為乾噦也。心痛者。氣鬱胃脘也。乳痛者。陽明主乳房也。

熱。惡火氣。人聲亦惡腋腫。口渴流涎。甚則登高發狂。

發狂踰垣上屋者。陽盛則能升高也。《經》曰。陽明之厥。則顛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言妄見。

虛惡木音,呵噫腹響脛枯,甚則身嚲腰俯。

胃土也。虛則聞木音惕然而驚,聞鐘鼓則不動,土惡木喜金也。陰氣上走入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 ,為噫,所以時時心悶,欲食不喜,食來欠多也。腹響者,腹中穀穀,便溺難,多,寒氣也。胃陽虛則陰氣上與陽拒,故脛寒或腫或枯,而股不能收也。虛寒者,面目俱浮,骨節皆痛,虛甚則筋脈解墮,氣不復用,故為身嚲也。腰俯者。陽明腰痛。不可以顧。顧而有見者。善悲。

冷則振寒鼓頷。翻胃吐清。

陽虛則寒慄鼓頷。又陰氣虛而陽氣加之。故洒洒振寒也。翻胃吐清水不止。為冷敗證也。

熱則吐衄。腸風。酒癥食蠱。

血熱則衄或吐。在下則為腸風下血。在上則為面腫。酒癥。食瘕蠱疰。皆胃氣不行。而瘀血與痰相結而成也。

巴豆、大黃立瀉,石羔、連翹頗涼。

瀉用巴豆、大黃、枳殼、芒硝、硝石。「涼用石羔、連翹、玉屑、元明粉、滑石、寒水石、白朮、石斛、茅根、黃連、黃芩、乾葛、天花粉、升麻、紫參、山梔、松脂、竹茹、韭汁之類。」

丁香豆蔻從溫,白朮山藥最補。

「溫用丁香、肉豆蔻、白豆蔻、良薑、香附、生薑、草豆蔻、木香、川芎、藿香、厚朴、益智仁、吳茱萸、辛荑、胡椒、香茹之類。」 「補用白朮、山藥、蓮肉、芡實、山查、陳皮、扁豆、麥芽、神麴、黃芪、半夏、百合、蒼朮之類。」

水榮穀衛,脾胃相通。

胃為水穀之海,脾為消化之器,水入於經,其血乃成,穀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通行,天命常存。」

「春實秋虛」,陰陽逆忤。

春夏陽明為實為從,太陰為虛為逆,秋冬太陰為實為從,陽明為虛為逆。此脾胃病常相更迭而不定也。

《彭用光體仁彙編》
[编辑]

《胃腑藥性》
[编辑]

胃乃足陽明之經,多血多氣,戊土之腑。

其經起於厲兌穴,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終於頭維穴,在額角入髮際本神旁一寸五分,與脾臟合。

長一尺六,大一尺五,容受水穀,吏號「倉庫。」

其官與脾同,重一觔十四兩,長一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受水穀三斗五升。《千金》號「倉庫吏。」

候在《口脣脈》右關部。

與脾同位

胃氣平調,五臟安堵。

孫真人曰:「五臟不足,宜調於胃。胃調則五臟安定,血脈和調,精神乃居。」

是「腑也。」實則脈實。

「右關脈浮」 ,診陽實也。

脣口乾而腋下腫疼,宜瀉胃土。

《千金》瀉胃熱湯治右關脈陽實,病苦頭疼,汗不出如溫瘧,脣口乾,善噦乳癰,缺盆、腋下腫痛,此胃實熱也。宜用。梔子仁射干升麻茯苓各三錢芍藥四錢白朮五錢生地黃汁赤蜜各一合上七味㕮咀,分作二貼,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滓,入地黃汁煮一兩沸,次下蜜煮三五沸,食前服。

風則脈虛。

右關脈浮,診虛,此為有風也。

腹痛鳴而面目虛浮,藥行溫補。

補胃湯治「關上陽脈虛,病脛寒,不得臥,腹痛虛鳴,時寒熱,脣乾,面目浮腫,少氣口苦,身體無澤。宜用」 :柏子仁防風細辛桂心橘皮各四錢芎藭吳茱萸人參各六錢甘草炙二錢上九味,㕮咀,分作四貼,水二鍾,煎至一鍾,食前服。

驗實熱兮,必口內壅乾,瀉黃散而得效。

瀉黃散治脾胃壅實,口內生瘡,煩悶多渴,頰痛心煩,脣口乾燥,壅滯不食。藿香七錢石膏煅縮砂仁山梔子仁甘草炙,各半兩防風去蘆,四兩,剉碎,同蜜酒炒香,共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服,不拘時候。

「審虛寒兮,須骨節皆痛,《人參散》」而真奇。

《人參》補胃虛寒,關上陽脈必虛,病脛寒面浮,身枯絕,諸骨節皆痛。用人參、甘草、細辛各一兩半,麥門冬、桂心、當歸各一兩七錢半,乾薑二兩,遠志一兩,吳茱萸半兩,蜀胡椒七錢半,已上十味為細末,每服食前用溫酒調下。

「橘皮竹茹兮」,胃熱渴而頻頻嘔噦。

《濟生方》橘皮竹茹湯:治胃熱多渴,嘔噦不食。用赤茯苓去皮、橘皮去白、枇杷葉拭去毛、麥門冬去心、青竹茹、半夏湯泡七次各一兩、人參、炙、甘草各半兩,已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

八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烏藥沉香兮,胃寒疼而日日攢眉。

《和劑》烏沉湯治一切氣,除一切冷,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道,煖腰膝,去邪氣,治嘔瀉,療癥癖疼痛,風水毒腫,冷風痳痹。又主中惡心腹痛,蠱毒疰忤鬼氣,宿食不消,天行瘴疫,膀胱腎間冷氣攻衝,背膂,俛仰不利,及婦人血氣攻擊,心腹作痛,並宜服之。用天台烏藥一兩,沉香半兩,人參三分,甘草四分,為細末。每服五分,生薑三片,鹽少許,食前煎服。或加香附、烏藥、縮砂、陳皮、半夏、㕮咀薑煎。或加枳殼、神麴、麥糵、蓬朮、青皮、木香,隨宜加入,即《古複方》之法也。

人參治翻胃之良。

方用人參二兩拍破,每服一兩,水鍾半,煎至四分熱服。兼以人參汁煮粥喫愈。有人患翻胃,諸方不瘥,只服人參而愈。若卒嘔吐逆,粥飲入口即吐,困弱為丸尤良。

《豆蔻》,消積氣之冷。

豆蔻辛溫,治胃冷喫食欲吐。以白豆蔻五錢搗細末。用好酒一盞,溫調服三二盞佳。大抵胃冷所宜。

粥藥不停,藿葉人參橘夏。

四味生薑煎服

心脾刺痛:砂仁、香附、烏沈。

四味生薑煎服

胃冷生痰,半夏薑煎。生附子。

《奇方》用附子去皮臍、半夏各五錢,每服用五錢,水一盞半,生薑十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加木香少許尤妙。

中寒停水,「神麴、蒼朮、久陳皮。」

治中脘有宿食留飲,酸蜇心痛,口吐清水,噯宿腐氣。神麴三兩炒蒼朮米泔水浸三宿,日爆乾炒陳皮各一兩為細末,用生薑汁別煮神麴末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不拘時薑湯下。

《芫花》消癥癖,丸共硃砂。

治「瘧母停水結癖,腹脅堅痛用芫花炒、硃砂研細,等分為末,煉蜜丸如豆大。」 每服十丸,濃煎棗湯化下。去癖須用。

黃芪治消渴,兼同甘草。

治諸虛不足,胸中煩悸,時常消渴,或先渴而欲發瘡,或病癰疽而後渴者,宜服之用黃芪去蘆蜜炙九錢甘草炙一錢半作一貼,水二鍾,棗二枚,煎至一鍾,不拘時候,食前溫服。

硫汞結成砂子,吐逆立痊。

嚴氏青金丹治一切吐逆。用水銀一錢生硫黃一錢,別研上二件,入無黝銚內,慢火化開,以柳木棍子撥炒,或有煙焰,以醋灑之,結成砂子,再研為細末,用粽尖杵和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三十丸,用生薑、橘皮煎湯送下,不拘時服。《青囊》:治反胃久藥不效,及小兒吐不止者好。硫黃五錢,細研,入水銀二錢半,同研無星。每服三錢。先取生薑汁酒一盞,煎熱調藥,空心服。調時逐漸漸著酒,須要緩調令勻,服了用被蓋,汗出安。

參茱煎,用棗薑咽酸即可。

用吳茱萸八錢,生薑三錢,人參二錢,大棗二枚,㕮咀,分作二貼,水一鍾半,煎七分,食前服,日進三貼方可。

《霍亂轉筋》肢逆冷:木瓜。鹽炒吳茱萸。

《青囊》治霍亂吐瀉,或因飲冷,或冒寒,或失饑,或大怒,或乘車船,傷動胃氣,令人上吐下瀉不止,頭旋眼花,手足轉筋,四肢逆冷。方用吳茱萸五錢,木瓜一錢,食鹽五錢,同炒焦,先用瓦器貯水三升,煮百沸,卻入前三味,同煎二升服之。潛溪曰:「用枯白礬為末,每服一大錢,百沸湯點服。」

食癥酒癖脅胸疼,蓬朮芫稜同醋煮。

治「食癥酒癖,血瘕氣塊,時發刺痛,全不思食,及積滯不消,心腹堅脹,痰逆吐噦,噫酸,脅肋刺痛,胸膈痞悶。用京三稜、蓬莪朮各四兩,芫花一兩,去梗葉,同入磁器中,用米醋五升浸,泥封器口,以灰火煨令乾,取出京朮,將芫花以餘醋炒令微焦,焙乾為末,醋糊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五丸,生薑湯下。」 又治婦人血病,及男子脾氣橫泄,腫滿如水,桑白皮湯下。

胃虛咳逆,人參甘草。倍陳皮。

用陳皮二兩,人參一兩,甘草二錢半,每七錢,水煎服效。

中寒嘔噦,藿葉丁皮。增半夏。

治「胃虛中寒,停痰留飲,嘔吐噦逆。用藿香二錢,半夏湯泡七次,炒黃色,三錢半,丁香皮一錢半,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七片,好紅棗三枚,煎至一鍾,食前服。加人參一錢半尤妙,立效。」

補虛降火,竹茹、甘草、橘、陳皮,或加朮、枳

治吐痢後,胃虛膈熱而咳逆者用橘皮三錢竹茹二錢人參二錢甘草炙黃一錢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用好紅棗三枚,煎一鍾,不拘時候服。或加白朮、炒枳殼。

扶弱驅寒柿橘良,妾丁半夏參草薑苓。

治吐痢及病後胃中虛寒,咳逆至七八聲相連,收氣不回者,難治用丁香柿蔕人參茯苓橘皮良姜半夏已上各一兩生薑一兩半,甘草三分為末。每三錢,水一盞煎,乘熱頓服。或用此藥調「蘇合香丸」 亦妙。

當知胃為水穀之海,脾為消化之器,安穀則昌,絕穀 則亡。水去榮散,穀消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居。「水入 於經,其血乃成,穀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 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通行,天命常存,表《嘉言》 景仰乎先哲,作法度敬報乎後人。

《本經補瀉溫涼藥》
[编辑]

《補》: 「白朮蓮子、芡實、山樝、陳皮扁豆,神麴滑石、黃芪、 山藥、半夏、大麥芽,百合蒼朮。」

瀉: 枳實、巴豆、硝石、芒硝、大黃。

溫: 良薑、香附、生薑、木香、川芎、藿香、厚朴、益智、丁香、 辛荑、胡椒、肉豆蔻、白豆蔻、草豆蔻、吳茱萸、香薷。 涼: 「玉屑、滑石、石膏、白朮、石斛、茅根、黃連、黃芩、乾葛、 升麻、連翹、紫草、松枝、竹茹、元明粉、寒水石、天花粉、韭 汁、山梔仁。」

《東垣報使》引《本經》藥:葛根、白芷、升麻。行上石膏。行下

《醫門法律》
臣喻昌著
[编辑]

《胃宜甘溫》
[编辑]

「陰陽形氣俱不足者,調以甘藥。」「甘」之一字,聖人用意 深矣。蓋藥食之入,必先脾胃,而後五臟得稟其氣,胃 氣強則五臟俱盛,胃氣弱則五臟俱衰。胃屬土而喜 甘,故中氣不足者,非甘溫不可。土強則金王,金王則 水充,此所以土為萬物之母,而陰陽俱虛者,必調以 甘藥也。雖《至真要等論》所列五味,各有補瀉,但彼以 五行生尅之理推衍而言,然用之者,但當微兼五味, 而以甘為主,庶足補中。如四氣無土氣不可,五臟無 胃氣不可,而春但微弦,夏但微鉤之義皆是也。觀《陰 陽應象大論》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 以味。」故氣味之相宜於人者,謂之為補則可,若用苦 劣難堪之味,而求其能補,無是理也。氣味攻補之學。 倘不善於調和。則動手便錯。此醫家第一著要義。

鍼灸[编辑]

《靈樞》曰:「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抑 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飲食不下。膈塞不通。如邪在上脘。則不能受納水穀。故當抑而下之。如邪在下脘。則不能傳化糟粕。故當散而去之。

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脇,膈咽不通, 食飲不下,取之三里也。

腹者,腸胃之郛郭,胃脘在鳩尾內,正當心處,故病則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心肺之分,兩脅,肝之分也。食飲入胃,散精於肝,濁氣歸心,輸布於肺。胃病則氣逆而不能轉輸,是以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當取之三里也。

《千金方》曰:「右手關上陽絕者,無胃脈也。苦吞酸頭痛, 胃中有冷,刺足太陰治。陰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 右手關上陽實者,胃實也。苦腸中伏伏。」一作愊愊「不思食, 得食不能消,刺足陽明,治。陽在足上動脈。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