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121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二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二十一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目录

 医部汇考一百一

  脏腑门十

  黄帝素问阳明脉解篇 太阴阳明篇 气厥论 标本病传论

  灵枢经本输篇 邪气脏腑病形篇 经脉篇 胃经诸穴之图 经水篇 海论篇

   病传篇 论痛篇 五味篇 师传篇

  扁鹊难经胃腑形象 胃腑形象之图

  华佗中藏经论胃腑寒热虚实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孙思邈千金方胃腑脉论 胃实热 胃虚寒

  刘完素六书风厥证 胃疸证 食㑊证 鼓胀证 胃寒肠热证 胃热肠寒

  证

  李杲十书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朱震亨格致馀论病邪虽实胃气伤者勿使攻击论

  李梴医学入门胃腑赋

  彭用光体仁汇编胃腑药性 本经补泻温凉药

  喻昌医门法律胃宜甘温

  鍼灸

艺术典第一百二十一卷

医部汇考一百一[编辑]

脏腑门十[编辑]

《黄帝素问》
[编辑]

《阳明脉解篇》
[编辑]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 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 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 恶木也。”

阳明之脉者,乃胃之悍气,别走阳明,悍热之气盛,则胃腑之气虚。

帝曰:“善。”其恶火何也?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 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太阳之气主皮毛,阳明之气主肌肉,少阳之气主胸胁”,言三阳之气,主于肤腠气分之间者也。夫邪之中人,始于皮毛,次于肌肉,以及于经脉。邪在肌腠,则合于阳明气分之阳,入于经脉,而阳明又多血多气,是以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也。

帝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 人。”

厥气上逆于肺则喘,逆于心则惊。阳明之热上逆于少阴,阴阳相薄,则恐而恶人也。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 脏则死,连经则生。”

连,谓脏腑经络之相连也。盖手太阴之脉,还循胃阳明之络,通于心。如热邪厥逆于上,干于心肺之经而喘惋者生,干于心肺之脏则死矣。

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 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 也?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 能登高也。

阳主腑,阳受气于四末,故四支为诸阳之本,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矣。盖阳盛则升,四旁俱盛,故能升高。

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 欲走也。”

阳明之气主肌肉,故热盛于身,身热故弃衣而走也。《伤寒论》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盖热在外,故不欲衣。

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 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 妄走也。”

胃络上通于心,阳盛则心神昏乱,故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如热盛于胃,则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盖四肢禀气于胃也。

《太阴阳明篇》
[编辑]

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阳明者,表阳也,为五脏六腑之海,亦为之行气于三阳,如海之行云气于天下也。

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 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 气以生,故不用焉。

三阴三阳。所以受气于太阴阳明者。气也。如脏腑四支。受水谷之津液者。各因其经脉而通于太阴阳明也。

《气厥论》
[编辑]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

胃主受纳水谷,大肠为传导之官。大肠热邪,逆乘于胃,胃热则消谷善食,阳明燥热则荣卫津液不生,故虽能食而瘦,亦解㑊也。又谓之《食亦》。

《标本病传论》
[编辑]

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胻酸,三日背𦛗筋痛,小 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昳

“病先发于胃,故胀满。五日而之肾,则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而之𦛗膀胱,则背𦛗筋痛,小便闭。”五日而之脾,则身体重。再六日不已而死。冬夜半后者,土败而水胜也。夏日昳者,乃阳明所主之时,土绝而不能生也。

《灵枢经》
[编辑]

《本输篇》
[编辑]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内庭,内庭,次指外闲也,为荣;注于陷谷,陷谷者, 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俞;过于冲阳,冲 阳,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于解 谿,解谿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入于下陵,下 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 “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 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 阳明也。

《阴阳离合论》曰:“未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阴;已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太阳根起于至阴,名曰阴中之阳;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三阳之气,皆生于阴而出于地,自下而升,从足而上,无分手与足也。以手足之六经,合三阳之气,而后有手足之分焉。然论手足之六经,非三阳之气也。故曰“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邪气脏腑病形篇》
[编辑]

黄帝曰:“愿闻六腑之病。”岐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 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坚陷者,足阳明病。 此胃脉也。”

卫气,乃阳明之悍气,上冲于头,循目眦耳前,散行于三阳,复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故曰:面热者,足阳明病,盖以征卫气之悍热太过,而上行于面也。两跗之上脉坚陷者,足阳明病,盖以征阳明之气,合于颔脉以下行至跗上也。阳明之气,下合于胃脉,故曰此胃脉也。夫五脏六腑之经脉,外合于六气,则为阳明、为太阳,为太阴,内合于脏腑,则为胃脉,为心脉肾脉也。盖脏腑之气,内合五行,五行外合于六气者也。胃腑所出之血气,别走于脉外者,注脏腑之大络,从大络而外渗于孙络皮肤,循手阳明之经,大会于尺肤以上鱼,犹脉内之血气,大会于手太阴之尺寸也。故曰:“鱼络血者。手阳明病。”盖以征脉外之气血。大会于手阳明也。

《经脉篇》
[编辑]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 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郤循颐 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 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 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 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 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 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 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 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 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 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 汗出,鼽衄,口㖞,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 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馀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 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阳明者午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善呻者,阳气郁而欲伸出之。数欠者,阳欲引而上。颜黑者,阴气加于上。阳明之脉病,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胃络上通心,故心欲动也。阴阳相薄,故欲独闭户牖而居,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而歌。热盛于身,故弃衣而走也。阳明之脉下膈,属胃络脾,故贲响腹胀。是主血所生病者,为狂为温疟。汗出者,胃气热而蒸发水液之汗也。“鼽衄”者,经气热也。口㖞、唇胗、颈肿、喉痹、腹肿、膝痛、膺股骭跗皆痛者,阳明经脉之为病也。如阳明气盛于外,则身以前皆热;盛于内,则有馀于胃,而消谷善饥,溺色黄,如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也。

胃经诸穴之图

胃经诸穴之图

《胃经诸穴歌 》“足阳明,四十五,是承泣四白而数,巨髎有地仓之积,大迎乘颊车之伙,下关头维及人迎,水突气舍与缺盆,气户兮库房、屋翳,膺窗兮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天枢外陵,大巨从水道归来,气冲入髀关之境,伏兔至阴市梁丘,犊鼻自三里而行,上巨虚兮条口,下巨虚兮丰隆,解谿冲阳” 入陷谷,下内庭,《厉兑而终分寸歌 》:“胃之经兮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四白目下方一寸,巨髎鼻孔旁八分。地仓夹吻四分近,大迎颔下寸三分。颊车耳下八分穴,下关耳前动脉行。头维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五真。水突筋前迎下在,气舍突下穴相乘。缺盆舍下横骨内,各去中行寸半明。气户璇玑旁四寸,至乳六寸又四分。库房屋翳膺窗近,乳中正在乳头心。次有乳根出乳下,各一寸六不相侵。却去中行须四寸,以前穴道与君陈。不容巨阙旁三寸,却近幽门寸五新。其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上下一寸无多少,共去中行三寸寻。天枢脐旁二寸间,枢下一寸外陵安。枢下二寸大巨穴,枢下四寸水道全,枢下六寸归来好,共去中行二寸边,气冲鼠鼷上一寸,又去中行四寸专,髀关膝上有尺二,伏兔膝上六寸是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记,膝膑陷中犊鼻存,膝下三寸三里至,膝下六寸上廉穴,膝下七寸条口位,膝下八寸下廉看,膝下九寸丰隆系,却是踝上八寸量,比那下廉外边缀,解谿去庭六寸半,冲阳庭后五寸换,陷谷庭后二寸间,内庭次指外间现,厉兑大指次指端,去爪如韭胃井判。”

《经水篇》
[编辑]

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

海水汪洋于地之外。而地居海之中。阳明居中土。为万物之所归。又为水谷之海。故足阳明外合于海水。而内属于胃。

《海论篇》
[编辑]

“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冲,下至三里。

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冲,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下至足之三里,是水谷之海,上通于天气,而下通于经水也。

《水谷之海》有馀,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 食。

胃气有馀,故腹胀满;胃气不足,故饥不受谷食。

《病传篇》
[编辑]

病先发于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 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

按:《素问标本病传论》曰:“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胻酸,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也。盖病先发于胃,故胀满五日而之肾,则少腹腰脊痛,胻酸;三日而之膂膀胱,则背𦛗筋痛;五日而上之心,则身体重。盖心主血脉,血脉者,所以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二乃火之生数,死于二日者。火之生气绝也。冬夜半者。水乘火灭之义。夏日昃者。亦太阳之生气绝也。

《论痛篇》
[编辑]

“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 不胜毒也。

阳明居中土,主受纳水谷,藉少阴之气上升,戊癸相合,化大火土之气,而后能蒸泌水谷之精微,是以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少阴阳明之气并盛,故皆能胜毒。

《五味篇》
[编辑]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 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 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 肾。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夫谷入于口,其味有五,各归所喜,津液各走其道,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所化之糟粕,乃传于小肠,大肠循下焦而渗入膀胱也。

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 别出两行荣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 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 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 一日则气少矣。

上焦出胃上口,中焦亦并胃中,故曰“胃之两焦。”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赖以受气。别出两行荣卫之道,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大气,宗气也,胸中,膻中也。其宗气之抟而不行者,乃积于胸中,命曰气海。上出于肺,循咽喉以司呼吸,呼则气出,吸则气入也。夫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谷入于胃。化其精微有五气。五味故为天地之精气。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其大数常出三入一。盖所入者

谷而所出者,乃化糟粕,以次传下,其津液溉五脏而生荣卫,其宗气积于胸中以司呼吸,其所出有三者之隧道,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师传篇》
[编辑]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已上皮热。胃中寒 则腹胀。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 则疾饥,小腹痛胀。

此言寒热外内之相应也。

《扁鹊难经》
[编辑]

《胃腑形象》
[编辑]

《四十二难》曰:“胃重二斤一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 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胃腑形象之图

胃腑形象之图

《汉华佗中藏经》
[编辑]

《论胃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编辑]

胃者腑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胃者人之根 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足阳明是其经也,胃气 绝五日死。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疼痛,不下食,呕吐不 已;虚则肠鸣胀满,引出滑泄;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 物;热则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安眠,语狂目乱, 便硬者是也。痛甚则腹胁胀满,吐呕不入食,当心上 下不通,恶闻食臭,嫌人语,振寒喜伸欠。胃中热则唇 黑,热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颠狂不定,汗出额上 衄不止。虚则四肢肿满,胸中短气,谷不化,中消也。胃 中风则溏泄不已,胃不足则多饥不消食。病人胃不 平,则胃中病,渴者不能治。胃脉坚而长,其色黄赤,病 折腰。其脉软而散,病食痹。关上脉浮大者,虚也,浮而 短涩者实也,浮而微滑者亦虚。浮而迟者寒也,浮而 数者热也。虚实寒热,生死之证,察其脉理,即成神妙 也。

《唐孙思邈千金方》
[编辑]

《胃腑脉论》
[编辑]

胃腑者,主脾也。口唇者,是其候也。脾合气于胃,胃者, 水谷之腑也,号“仓库,守内啬吏”,重二斤十四两,迂曲 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受水谷三斗 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广颏大颈张胸, 五谷乃容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 下溉泄诸小肠,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 “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满更虚,气得上下,五 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精气也。五 脏不足调于胃,故肠胃之中,当留谷二斗四升,水一 斗一升,故人一日再至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 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故平人不饮不食,七 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七”日而死矣。趺阳 脉浮大者。此胃家微虚。烦圊必日再行。动作头痛。重 热气潮者。属胃。

《胃实热》
[编辑]

右手关上脉阳实者,足阳明经也。病苦头痛,汗不出, 如温疟,唇口干,善哕,乳痈,缺盆、腋下肿痛,名曰胃实 热也。

《胃虚寒》
[编辑]

右手关上脉阳虚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胫寒,不得卧, 恶风寒洒洒,目急,腹痛虚鸣。外台作耳虚鸣时寒时热,唇口 干,面目浮肿,名曰“胃虚寒”也。

《金刘完素六书》
[编辑]

《风厥证》主脾胃
[编辑]

一阳一阴病。发惊骇。背痛噫欠。名风厥。盖胃土肝木。 为木克土。风胜湿不制肾水。故令上逆。远志散主之。

《胃疸证》主胃热
[编辑]

食已如饥。胃热能消谷。阳明脉络。心火上行。心憎烦 面黄。小便赤涩也。茯苓加减汤主之。

《食㑊证》主胃病
[编辑]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或胃热遗于胆。能食善饮。 木胜土也。参苓丸主之。

《鼓胀证》主胃病气逆
[编辑]

“病有心腹胀满。旦食不能暮食。致令胃逆不散,大肠

不传逆满。鸡屎醴散”主之
考证

《胃寒肠热证》主胃
[编辑]

胃寒主收,水谷不化,泄泻,胃寒之气在上,肠热之气 在下,故胀而泄,妙应丸主之。

《胃热肠寒证》主胃
[编辑]

胃热则消谷。善食而饥。肠寒则血凝脉重。小便痛而 胀。青橘皮丸主之。

《元李杲十书》
[编辑]

《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编辑]

《黄帝鍼经》云:“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皆属足阳明 胃。小肠之穴在巨虚下廉,大肠之穴在巨虚上廉,此 二穴皆在足阳明胃三里穴下也。”大肠主津,小肠主 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 皮毛,充实腠理。若饮食不节,胃气不支,大肠、小肠无 所禀受,故津液涸竭焉。《内经》云:“耳鸣耳聋,九窍不利”, 肠胃之所生也。此胃弱不能滋养手太阳小肠,手阳 明大肠,故有此证。然亦止从胃弱而得之,故圣人混 言肠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谓混言肠胃所生,亦有据 乎?”予应之曰:“《玉机真脏论》云:‘脾不及,令人九窍不通’。 谓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上 充皮毛,散入四脏。今脾无所禀,不能行气于脏腑,故 有此证”,此则脾虚九窍不通之谓也。虽言脾虚,亦胃 之不足所致耳。此不言脾,不言肠胃,而言五脏者,又 何也?予谓此说与上二说无以异也。盖谓脾不受胃 之禀命,致五脏所主,九窍不能上通,天气皆闭塞不 利也。故以五脏言之,此三者止是胃虚所致耳,然亦 何止于此?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 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岂一端能尽之乎。

《朱震亨格致馀论》
[编辑]

《病邪虽实胃气伤者勿使攻击论》
[编辑]

凡言治国者,多借医为谕,仁哉斯言也。真气,民也。病 邪,盗贼也。或有盗贼,势须剪除而后已。良相良将,必 先审度兵食之虚实,与时势之可否,然后动兵。兵涉 轻妄,则吾民先困于盗,次困于兵,民困而国弱矣。行 险侥幸,小人所为。万象森罗,果报昭显,其可不究心 乎?大凡攻击之药,有病则病受之,病邪轻而药力重, 则胃气受伤。夫胃气者,清纯冲和之气也,惟与谷、肉、 菜果相宜。盖药石皆是偏胜之气,虽参、芪辈为性亦 偏,况攻击之药乎。

《明李梴医学入门》
[编辑]

《胃腑赋》
[编辑]

胃号“太仓”,俗呼为“肚。”

无所不容若仓库然

上透咽门。食管而受其所吞。曲接小肠。而传其所腐。容 三斗五升。而留亦如之。

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饮食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也。

长二尺《六寸而大》,一尺五。

径五寸,重二觔十四两。

形验于《腘》,而厚薄不同。

腘者,肉之标,即腿肚也。

气通于口,而脉息是主。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在手鱼际之后,所候动脉者,是手太阴脉气所行,故言气口亦太阴也。

清升浊降,六腑大源。食化饮消,五脏安堵。

“胃中清气升则浊气降。饮食消化则百病不生。五脏调和。安然如堵。” 是胃主阳气,发生而为六腑之源也。噫!至浊之中,而有至清者存焉。

风中口㖞。喉痹颈汗。膈塞腹大。或时目黄目泣。

胃脉起于鼻交頞中,循鼻外入齿缝,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循颐后下廉,至人迎,循咽入缺盆,下乳膈,循腹里,至气冲而合,故病如是。目黄者人肥,风气不得外泄,则热中而上蒸于目,变黄色。目泣者人瘦,腠理开,风得外泄,则寒中而目泪自出。

气逆。喘急不卧。食胀。妨闷呕哕。或时心痛乳痛。

“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脏腑为水,故喘。又阳明气盛,不得从其道,故胃不和而卧不安,且息有音也。脉属脾络胃,故病则妨闷吃食则胀满也。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阴气衰而阳气将出也。阳明病,气至则善呕,呕已乃衰。挟寒则呕腥水,挟风则呕甜水,挟湿则呕酸水也。其人旧有寒气,因谷气入胃,上注于肺” ,寒气与新谷气相攻相并。复出于胃。故为干哕也。心痛者。气郁胃脘也。乳痛者。阳明主乳房也。

热。恶火气。人声亦恶腋肿。口渴流涎。甚则登高发狂。

发狂逾垣上屋者。阳盛则能升高也。《经》曰。阳明之厥。则颠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言妄见。

虚恶木音,呵噫腹响胫枯,甚则身亸腰俯。

胃土也。虚则闻木音惕然而惊,闻钟鼓则不动,土恶木喜金也。阴气上走入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 ,为噫,所以时时心闷,欲食不喜,食来欠多也。腹响者,腹中谷谷,便溺难,多,寒气也。胃阳虚则阴气上与阳拒,故胫寒或肿或枯,而股不能收也。虚寒者,面目俱浮,骨节皆痛,虚甚则筋脉解堕,气不复用,故为身亸也。腰俯者。阳明腰痛。不可以顾。顾而有见者。善悲。

冷则振寒鼓颔。翻胃吐清。

阳虚则寒栗鼓颔。又阴气虚而阳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翻胃吐清水不止。为冷败证也。

热则吐衄。肠风。酒症食蛊。

血热则衄或吐。在下则为肠风下血。在上则为面肿。酒症。食瘕蛊疰。皆胃气不行。而瘀血与痰相结而成也。

巴豆、大黄立泻,石羔、连翘颇凉。

泻用巴豆、大黄、枳壳、芒硝、硝石。“凉用石羔、连翘、玉屑、元明粉、滑石、寒水石、白术、石斛、茅根、黄连、黄芩、干葛、天花粉、升麻、紫参、山栀、松脂、竹茹、韭汁之类。”

丁香豆蔻从温,白术山药最补。

“温用丁香、肉豆蔻、白豆蔻、良姜、香附、生姜、草豆蔻、木香、川芎、藿香、厚朴、益智仁、吴茱萸、辛荑、胡椒、香茹之类。” “补用白术、山药、莲肉、芡实、山查、陈皮、扁豆、麦芽、神麹、黄芪、半夏、百合、苍术之类。”

水荣谷卫,脾胃相通。

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消化之器,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通行,天命常存。”

“春实秋虚”,阴阳逆忤。

春夏阳明为实为从,太阴为虚为逆,秋冬太阴为实为从,阳明为虚为逆。此脾胃病常相更迭而不定也。

《彭用光体仁汇编》
[编辑]

《胃腑药性》
[编辑]

胃乃足阳明之经,多血多气,戊土之腑。

其经起于厉兑穴,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终于头维穴,在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与脾脏合。

长一尺六,大一尺五,容受水谷,吏号“仓库。”

其官与脾同,重一觔十四两,长一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受水谷三斗五升。《千金》号“仓库吏。”

候在《口唇脉》右关部。

与脾同位

胃气平调,五脏安堵。

孙真人曰:“五脏不足,宜调于胃。胃调则五脏安定,血脉和调,精神乃居。”

是“腑也。”实则脉实。

“右关脉浮” ,诊阳实也。

唇口干而腋下肿疼,宜泻胃土。

《千金》泻胃热汤治右关脉阳实,病苦头疼,汗不出如温疟,唇口干,善哕乳痈,缺盆、腋下肿痛,此胃实热也。宜用。栀子仁射干升麻茯苓各三钱芍药四钱白术五钱生地黄汁赤蜜各一合上七味㕮咀,分作二贴,水二锺,煎至一锺,去滓,入地黄汁煮一两沸,次下蜜煮三五沸,食前服。

风则脉虚。

右关脉浮,诊虚,此为有风也。

腹痛鸣而面目虚浮,药行温补。

补胃汤治“关上阳脉虚,病胫寒,不得卧,腹痛虚鸣,时寒热,唇干,面目浮肿,少气口苦,身体无泽。宜用” :柏子仁防风细辛桂心橘皮各四钱芎䓖吴茱萸人参各六钱甘草炙二钱上九味,㕮咀,分作四贴,水二锺,煎至一锺,食前服。

验实热兮,必口内壅干,泻黄散而得效。

泻黄散治脾胃壅实,口内生疮,烦闷多渴,颊痛心烦,唇口干燥,壅滞不食。藿香七钱石膏煅缩砂仁山栀子仁甘草炙,各半两防风去芦,四两,锉碎,同蜜酒炒香,共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服,不拘时候。

“审虚寒兮,须骨节皆痛,《人参散》”而真奇。

《人参》补胃虚寒,关上阳脉必虚,病胫寒面浮,身枯绝,诸骨节皆痛。用人参、甘草、细辛各一两半,麦门冬、桂心、当归各一两七钱半,干姜二两,远志一两,吴茱萸半两,蜀胡椒七钱半,已上十味为细末,每服食前用温酒调下。

“橘皮竹茹兮”,胃热渴而频频呕哕。

《济生方》橘皮竹茹汤: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用赤茯苓去皮、橘皮去白、枇杷叶拭去毛、麦门冬去心、青竹茹、半夏汤泡七次各一两、人参、炙、甘草各半两,已上㕮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

八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乌药沉香兮,胃寒疼而日日攒眉。

《和剂》乌沉汤治一切气,除一切冷,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道,煖腰膝,去邪气,治呕泻,疗症癖疼痛,风水毒肿,冷风痳痹。又主中恶心腹痛,蛊毒疰忤鬼气,宿食不消,天行瘴疫,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俛仰不利,及妇人血气攻击,心腹作痛,并宜服之。用天台乌药一两,沉香半两,人参三分,甘草四分,为细末。每服五分,生姜三片,盐少许,食前煎服。或加香附、乌药、缩砂、陈皮、半夏、㕮咀姜煎。或加枳壳、神麹、麦糵、蓬术、青皮、木香,随宜加入,即《古复方》之法也。

人参治翻胃之良。

方用人参二两拍破,每服一两,水锺半,煎至四分热服。兼以人参汁煮粥吃愈。有人患翻胃,诸方不瘥,只服人参而愈。若卒呕吐逆,粥饮入口即吐,困弱为丸尤良。

《豆蔻》,消积气之冷。

豆蔻辛温,治胃冷吃食欲吐。以白豆蔻五钱捣细末。用好酒一盏,温调服三二盏佳。大抵胃冷所宜。

粥药不停,藿叶人参橘夏。

四味生姜煎服

心脾刺痛:砂仁、香附、乌沈。

四味生姜煎服

胃冷生痰,半夏姜煎。生附子。

《奇方》用附子去皮脐、半夏各五钱,每服用五钱,水一盏半,生姜十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加木香少许尤妙。

中寒停水,“神麹、苍术、久陈皮。”

治中脘有宿食留饮,酸蜇心痛,口吐清水,嗳宿腐气。神麹三两炒苍术米泔水浸三宿,日爆干炒陈皮各一两为细末,用生姜汁别煮神麹末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不拘时姜汤下。

《芫花》消症癖,丸共朱砂。

治“疟母停水结癖,腹胁坚痛用芫花炒、朱砂研细,等分为末,炼蜜丸如豆大。” 每服十丸,浓煎枣汤化下。去癖须用。

黄芪治消渴,兼同甘草。

治诸虚不足,胸中烦悸,时常消渴,或先渴而欲发疮,或病痈疽而后渴者,宜服之用黄芪去芦蜜炙九钱甘草炙一钱半作一贴,水二锺,枣二枚,煎至一锺,不拘时候,食前温服。

硫汞结成砂子,吐逆立痊。

严氏青金丹治一切吐逆。用水银一钱生硫黄一钱,别研上二件,入无黝铫内,慢火化开,以柳木棍子拨炒,或有烟焰,以醋洒之,结成砂子,再研为细末,用粽尖杵和为丸如菉豆大。每服三十丸,用生姜、橘皮煎汤送下,不拘时服。《青囊》:治反胃久药不效,及小儿吐不止者好。硫黄五钱,细研,入水银二钱半,同研无星。每服三钱。先取生姜汁酒一盏,煎热调药,空心服。调时逐渐渐著酒,须要缓调令匀,服了用被盖,汗出安。

参茱煎,用枣姜咽酸即可。

用吴茱萸八钱,生姜三钱,人参二钱,大枣二枚,㕮咀,分作二贴,水一锺半,煎七分,食前服,日进三贴方可。

《霍乱转筋》肢逆冷:木瓜。盐炒吴茱萸。

《青囊》治霍乱吐泻,或因饮冷,或冒寒,或失饥,或大怒,或乘车船,伤动胃气,令人上吐下泻不止,头旋眼花,手足转筋,四肢逆冷。方用吴茱萸五钱,木瓜一钱,食盐五钱,同炒焦,先用瓦器贮水三升,煮百沸,却入前三味,同煎二升服之。潜溪曰:“用枯白矾为末,每服一大钱,百沸汤点服。”

食症酒癖胁胸疼,蓬术芫棱同醋煮。

治“食症酒癖,血瘕气块,时发刺痛,全不思食,及积滞不消,心腹坚胀,痰逆吐哕,噫酸,胁肋刺痛,胸膈痞闷。用京三棱、蓬莪术各四两,芫花一两,去梗叶,同入磁器中,用米醋五升浸,泥封器口,以灰火煨令干,取出京术,将芫花以馀醋炒令微焦,焙干为末,醋糊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五丸,生姜汤下。” 又治妇人血病,及男子脾气横泄,肿满如水,桑白皮汤下。

胃虚咳逆,人参甘草。倍陈皮。

用陈皮二两,人参一两,甘草二钱半,每七钱,水煎服效。

中寒呕哕,藿叶丁皮。增半夏。

治“胃虚中寒,停痰留饮,呕吐哕逆。用藿香二钱,半夏汤泡七次,炒黄色,三钱半,丁香皮一钱半,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七片,好红枣三枚,煎至一锺,食前服。加人参一钱半尤妙,立效。”

补虚降火,竹茹、甘草、橘、陈皮,或加术、枳

治吐痢后,胃虚膈热而咳逆者用橘皮三钱竹茹二钱人参二钱甘草炙黄一钱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五片,用好红枣三枚,煎一锺,不拘时候服。或加白术、炒枳壳。

扶弱驱寒柿橘良,妾丁半夏参草姜苓。

治吐痢及病后胃中虚寒,咳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难治用丁香柿蒂人参茯苓橘皮良姜半夏已上各一两生姜一两半,甘草三分为末。每三钱,水一盏煎,乘热顿服。或用此药调“苏合香丸” 亦妙。

当知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消化之器,安谷则昌,绝谷 则亡。水去荣散,谷消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水入 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 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通行,天命常存,表《嘉言》 景仰乎先哲,作法度敬报乎后人。

《本经补泻温凉药》
[编辑]

《补》: “白术莲子、芡实、山樝、陈皮扁豆,神麹滑石、黄芪、 山药、半夏、大麦芽,百合苍术。”

泻: 枳实、巴豆、硝石、芒硝、大黄。

温: 良姜、香附、生姜、木香、川芎、藿香、厚朴、益智、丁香、 辛荑、胡椒、肉豆蔻、白豆蔻、草豆蔻、吴茱萸、香薷。 凉: “玉屑、滑石、石膏、白术、石斛、茅根、黄连、黄芩、干葛、 升麻、连翘、紫草、松枝、竹茹、元明粉、寒水石、天花粉、韭 汁、山栀仁。”

《东垣报使》引《本经》药:葛根、白芷、升麻。行上石膏。行下

《医门法律》
臣喻昌著
[编辑]

《胃宜甘温》
[编辑]

“阴阳形气俱不足者,调以甘药。”“甘”之一字,圣人用意 深矣。盖药食之入,必先脾胃,而后五脏得禀其气,胃 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胃属土而喜 甘,故中气不足者,非甘温不可。土强则金王,金王则 水充,此所以土为万物之母,而阴阳俱虚者,必调以 甘药也。虽《至真要等论》所列五味,各有补泻,但彼以 五行生克之理推衍而言,然用之者,但当微兼五味, 而以甘为主,庶足补中。如四气无土气不可,五脏无 胃气不可,而春但微弦,夏但微钩之义皆是也。观《阴 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 以味。”故气味之相宜于人者,谓之为补则可,若用苦 劣难堪之味,而求其能补,无是理也。气味攻补之学。 倘不善于调和。则动手便错。此医家第一著要义。

鍼灸[编辑]

《灵枢》曰:“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 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如邪在上脘。则不能受纳水谷。故当抑而下之。如邪在下脘。则不能传化糟粕。故当散而去之。

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 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腹者,肠胃之郛郭,胃脘在鸠尾内,正当心处,故病则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心肺之分,两胁,肝之分也。食饮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输布于肺。胃病则气逆而不能转输,是以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当取之三里也。

《千金方》曰:“右手关上阳绝者,无胃脉也。苦吞酸头痛, 胃中有冷,刺足太阴治。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 右手关上阳实者,胃实也。苦肠中伏伏。”一作愊愊“不思食, 得食不能消,刺足阳明,治。阳在足上动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