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15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一百五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五十七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一百五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五十七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七

  耳門四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藝術典第一百五十七卷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七[编辑]

耳門四[编辑]

單方[编辑]

耳腫風毒,腫起出血:取柳蟲糞化水,取清汁,調白礬 末少許滴之。肘後

聤耳出水。苦竹蛀屑狼牙白蘞等分為末。和勻。頻摻 之。聖惠

耳膿作痛,因水入耳內者:「如聖散」:用箭幹內蛀末、膩 粉各一錢,麝香五分,為末。以綿杖繳盡,送藥入耳,以 綿塞定,有惡物放令流出,甚者三度必愈。普濟方下同 聤耳出膿水:棗蠧蟲屎研末,同麝香少許吹之。 蜈蚣入耳,炙豬肪掩耳,自出。

百蟲入耳:「椒末一錢,酢半盞,浸良久,少少滴入,自出。」 續千金方

老人耳聾:「豬腎一對,去膜切,以粳米二合,葱白二根, 薤白七根,人參二分,防風一分為末,同煮粥食。」奉親養老 方

蚰蜒入耳濕生蟲,研爛塗耳邊,自出。或攤紙上作撚, 安入耳中,亦出。衛生寶鑑

腎虛耳聾:用鹿腎一對,去脂膜,切,以豉汁,入粳米二 合,煮粥食,亦可作羹。聖惠方

卒耳聾:黃蠟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細嚼,茶湯下。普濟方 耳聾,用鵝油半匙,磁石一小豆大,麝香少許,和勻,以 綿裹成錠子,塞耳中,口含生鐵少許,用三五枚,即有 效。青囊

疳耳出膿:用天鵝油調草烏末,入龍腦少許和敷立 效。無則以雁油代之。通元論

聤耳出膿,蜈蚣末吹之。鮑氏

腎虛耳聾:烏雄雞一隻治淨,以無灰酒三升煮熟,乘 熱食三、五隻效。

聤耳出汁,陳皮燒研一錢,麝香少許,為末,日摻之。 聤耳出汁,青橘皮燒研末,綿包塞之。

聤耳流水或膿血:取柑子嫩葉七個,入水數滴,杵取 汁,滴之即愈。

聤耳出汁:胡桃仁燒研,狗膽汁和作梃子,綿裹塞之。 普濟方

傷耳成瘡出汁者,用胡桃杵取油內入。同上

聤耳出膿,檳榔末吹之。鮑氏方

聤耳出膿:楠木燒研,以綿杖繳入。聖惠方

耳卒熱腫:「楝實五合,搗爛綿裹塞之,頻換。」

耳痛有膿:柳根細切,熟搗封之,燥即易之。

耳卒聾閉:巴豆一粒,蠟裹,針刺孔通氣塞之,取效。經驗 方

耳鳴耳聾一二十年者:用「柘根二十觔,菖蒲五斤,各 以水一石,煮取汁五斗,故鐵二十斤煅赤,以水五斗, 浸取清水,合水一石五斗,用米二石,麪二斗,如常釀 酒成。」用真磁石三斤為末,浸酒中三宿,日夜飲之,取 醉而眠,聞人聲乃止。

聤耳出膿:「蟬蛻半兩燒存性,麝香五分炒為末,綿裹 塞之,追出惡物效。」海上方

耳卒聾閉:蚯蚓入鹽,安葱內化水點之,立效。勝金方 聤耳出膿:生地龍、釜上墨、生豬脂等分研勻,葱汁和, 捻作梃子,綿裹塞之。《聖惠方》:「用地龍為未,吹之 耳中,耵聹乾結不出。用白蚯蚓入葱管中,化為水,滴 耳令滿,不過數度,即易挑出。」

《蜒蚰入耳》:地龍為末,入葱內化水,滴入則蜒蚰亦化 為水。聖惠方

耳聾氣閉:蚯蚓,川芎各兩半為末。每服二錢,麥門冬 湯下。服後低頭伏睡,夜一服,三夜立效。聖濟總錄 月蝕耳瘡:朢夜取兔屎納蝦蟇腹中,同燒末,敷之。肘後 方

聤耳出汁,故綿燒灰,綿裹塞之。聖惠方

聤耳出膿:用狗膽一枚,枯礬一錢,調勻,綿裹塞耳內, 三四次即瘥。一方加臘豬脂調和。奇效良方

滴耳聾閉蝸牛膏用蝸牛一兩,石膽、鍾乳粉各二錢 五分為末,瓷盒盛之,火煅赤研末,入片腦一字,每以 油調一字,滴入耳中,無不愈者。聖惠方

蜒蚰入耳,蝸牛椎爛,置於耳邊,即出也。瑞竹堂方 耳中有物不出,用「弓弩弦長三寸,打散一頭,塗好膠, 拄著耳中,徐徐粘引出。」聖惠方

久聾不聽:「鍊松脂三兩,巴豆一兩,和搗成丸,薄綿裹塞,一日二度。」梅師方

耳聾:「鼠脂半合,青鹽一錢,蚯蚓一條,同和化,以綿蘸 捻,滴耳中塞之。」聖惠方

耳聾不聽:雞矢白炒半升,烏豆炒一升,以無灰酒二 升,乘熱投入服取汗。耳如鼓鼙,勿訝。外臺方

耳中惡瘡:「雞矢白研敷之。」聖惠方

聤耳有蟲,膿血,日夜不止:用「鯉魚鮓三斤,鯉魚腦一 枚,鯉魚腸一具洗切,烏麻子炒研一升,同搗入器中, 微火炙暖,布裹貼耳,兩食頃有白蟲出盡即愈。慎風 寒。」千金

耳聾:取鯉魚膽汁,滴入耳中。本草

耳聾,取生鯉魚腦髓,綿裹塞耳。直指

又方「用竹筒盛生鯉魚腦,於炊飯處蒸之,令烊注耳 中。」

耳暴聾:以鯉魚腦髓二兩,粳米三合,和鹽醬煮粥食。 入門

久聾:取鼠膽汁,令病人側臥,瀝汁入耳令盡,須臾膽 汁從下耳出,初灌益聾,半日乃瘥,能治三十年老聾。 但鼠膽難得,鼠纔死,膽便消矣。或三月初三日前有 之。入門

鼠腦髓綿裹塞耳,亦治聾。直指

耳聾,取蛇膏塞耳中,神效。千金方

耳內忽大痛,如有蟲在內奔走,或血水流出,痛不可 忍。蛇脫皮燒存性為末,吹入耳中,立愈。正傳

耳痛出膿水:取杏仁熬赤為末,葱涎和丸,綿裹入耳 中,日三易。本草方

耳聾,用芥子搗為末,人乳汁和丸,綿裹塞耳,日兩易。 本草方

耳聾取雄貓尿,滴入耳中,左滴左,右滴右。如貓不放 尿,取生薑擦其齒,即放尿。綱目

氣閉耳聾:真麝香為末,以葱管吹入耳內,後將葱塞 耳內,耳自聰。回春

積年耳聾:取驢生脂和川椒熟搗,綿裹塞耳,妙不可 言。一方用生薑,不用川椒。本草

耳聾:用「巴豆一粒去心皮,螌蝥一枚去翅足」,二物合 搗膏,綿裹塞耳中,再易,甚驗。

耳卒腫出膿并底耳,及治耳聾出膿,用枯礬研細,每 以葦筒吹少許入耳中,日三四度,或以綿裹棗核大 塞耳。一方,先以食鹽摻之,次入礬末尤妙。一方,先以 紙纏去耳中汁,次以礬末粉耳中,次以食鹽末粉耳 中,食久乃起,不過再度,末瘥。一方不用鹽。

又方「商陸生者,洗淨,以竹刀削如棗核大,塞耳中。」亦 治耳內生瘡。

膿水出耳中白礬煅為末。入麝香少許。綿裹塞耳中。 本草

耳內流膿,腫痛已消,膿尚不止,用此方摻之神效。用 上白明礬煆枯三錢,乾胭脂二錢,麝香一分五釐,共 研為極細末,磁礶密收。用時先以新綿作毬,絞盡耳 內膿,再用濕綿毬滾藥送入至耳底,日二三次自愈。 外科正宗

又方「磁石生研細,綿裹納聾耳中,別用鐵砂末納不 聾耳中,自然通聽。」直指

耳聾:石菖蒲一寸,巴豆肉一粒,合搗作丸,綿裹塞耳, 日一易。

耳痛:取菖蒲自然汁灌耳,神效。本草下同

耳聾耳鳴:生地黃灰火煨,綿裹塞耳,數易之,以瘥為 度。

水入耳,取薄荷自然汁點入立效。經驗

耳聾耳鳴:蓖麻子去皮四十九粒,大棗肉十個,入人 乳和搗令勻,每取作棗核大,綿裹塞耳中,覺熱為度, 一日一易,名「棗子錠。」得效

久聾,「甘遂半寸,綿裹塞耳中,甘草半寸,嚼口中,即通。」 綱目

又方:甘遂末吹入左耳,甘草末吹入右耳,亦效。須兩 人各處脩製乃效。丹溪下同

又方「巴豆肉十四箇研爛,鵝脂半兩,鎔化作丸,綿裹 塞耳中。」

久聾:取得龜尿,盛青葱管中,滴入耳中。《取尿法》:以明 鏡照龜,淫發放尿,又艾灸其尻,亦放。

又方「用蠟紙一張,剪作四片,每一片於筯上緊捲,抽 卻筯,以蠟紙捲之,安耳中然之,待火欲至耳,急除去, 當有惡物出在殘紙上,日一角,用了以蠟塞定。」 又方「用附子以醇酢煮一宿,削如棗核,以綿裹塞耳 中。」

又方取龜一枚,安於盒中,荷葉上養之,專看葉上有 尿,收取滴耳中。

耳中有蟲:鯉魚腦和桂末搗勻,綿裹塞之。千金方 聤耳出膿。石首魚頭中石。研末或燒存性。研摻耳。 集周方

耳疳出汁:雞子黃炒油塗之,甚妙。談埜翁方

耳疳出膿:用抱出雞子殼,炒黃為末,油調灌之,疼即止。杏林摘要

蚰蜒入耳,牛乳少少滴入即出。若入腹者,飲一二升, 即化為水。聖惠方

底耳出膿海螵蛸半錢。麝香一字為末。以綿杖繳淨。 吹入耳中。澹寮方

耳瘡腫痛:五倍子末,冷水調塗,濕則乾摻之。海上名方 聤耳出膿:五倍子末吹之。或用五倍子焙乾一兩,全 蠍燒存性三錢,為末,摻耳中。

耳卒痛:鹽三、五斤蒸熱,裹以青布枕之,冷復易熱者, 立效。綱目

聤耳出汁:「夜明沙二錢,麝香一字,為末,拭淨摻之。」聖惠 方

底耳疼痛。桑螵蛸一箇燒存性。麝香一字研末。每用 半字摻入。神效。有膿先繳淨。經驗方

百蟲入耳,小便少少滴之。聖惠方下同

勞聾已久。童子小便乘熱。少少頻滴之。

熏耳治聾:蠶退紙作撚,入麝香二錢,入筆管燒煙熏 之,三次即開。肘後方

《百蟲入耳》。入乳滴之即出。聖惠方

多年耳聾,重者用三兩度,初起者一上便效。用驢前 腿脛骨打破,向日中瀝出髓,以瓷盒盛收,每用綿點 少許,入耳內側臥,候藥行,其髓不可多用,以白色者 為上,黃色者不堪。

又方「驢前腿脛骨髓,以針沙一合,水二合,浸十日,取 清水少許,和髓攪勻,滴少許入耳中,外以新磚一塊, 燒赤潑酢,鋪磁石末一兩在磚上,枕上至晚,如此三 度,即通。」普濟方

塞耳治聾:「芫青、巴豆仁、蓖麻仁各一枚,研末,丸棗核 大,綿裹塞之。」聖惠方

聤耳出膿:「蜘蛛一箇,臙脂坯子半錢,麝香一字為末, 用鵝翎吹之。」

耳暴聾閉:全蠍去毒為末,酒服一錢,以耳中聞水聲 即效。雅堂雜鈔

《膿耳》疼痛「蠍梢七枚去毒焙。入麝香半錢為末。挑少 許入耳中。日夜三四次。以愈為度。」楊氏家藏

物入耳中,以麻纁剪令頭散,著膠粘上,徐引出之。千金 百蟲入耳:藍汁、葱汁、韭汁、萵苣汁、雞冠血、酸酢、香油、 稻稈灰汁,俱灌入耳中。本草下同

又方:「桃葉挼細塞耳。」

又方:「白膠香燒煙熏入耳。」

又方「豬肉少許,炙香置耳孔邊。」

又方「麻油作煎餅,側臥,以耳枕之。」

又方以火照之。

又方以刀兩口於耳上相擊作聲。

又方白礬、雄黃等分,為細末,香油調成膏,每用皂角 子大塞耳。

蜒蚰入耳:硇砂、膽礬等分,研細,鵝翎管吹一字入耳 中,蟲化為水。

又方「雞一隻,去毛足,以油煎令黃,筯穿作孔枕之。」 又方「綠礬為末,水調灌耳。」

又方:「雄黃為末,酢調灌耳。」

又方:驢乳三合,灌耳中,其蟲從左耳入,右耳出 蜈蚣及蟻入耳,豬脂一指大,炙令香,安耳邊即出。 又方:用生薑汁或韭汁灌耳中,即出。

又方:大蒜汁灌耳中,即出。

又方「鯪鯉甲燒灰為末,水調濾過,滴入耳中。」

飛蛾入耳:醬汁灌入耳即出。或以鵝管極氣吸之出, 或擊銅器於耳邊。

蒼蠅入耳最害人,速用皂子蟲研爛,生鱔血調灌入 耳中。

耳中出血,名曰「耳衄」,以龍骨吹入。若左關脈弦洪,內 服柴胡清肝散。尺脈躁或弱,服六味地黃丸。

聤耳膿血,綿裹車轄脂塞之。外臺祕要

諸蟲入耳,車缸脂塗孔中自出。梅師方

多年老聾,《衛生家寶方》勝金透關散:用活鼠一枚,繫 定熱湯浸死,破喉取膽,真紅色者是也。用川烏頭一 箇,炮去皮,華陰細莘二錢,膽礬半錢為末,以膽和勻, 再焙乾研細,入麝香半字,用鵝翎管吹入耳中,口含 茶水,日二次,十日見效,永除根本。

久聾:臘月取鼠膽二枚,熊膽研一分,水和,旋取菉豆 大滴耳中,日二次。聖惠方

虛損昏聾:「大羊尾骨一條,水五椀,煮減半,入葱白五 莖,荊芥一握,陳皮一兩,麪三兩,煮熟取汁,搜麪作索 餅,同羊肉四兩熟,和五味食。」多能鄙事

暴耳聾者,川椒、巴豆、菖蒲、松脂,以蠟鎔為筒子,內耳 中,一日一易。或用雄黃一錢,巴豆肉一箇,研細,葱涎 和作錠子,紙捲塞耳中。或用凌霄花葉,杵自然汁,滴 耳中。

凍耳,用橄欖燒灰,清油調敷,雀腦亦可。

凍耳成瘡用柏葉三兩,微炙為末杏仁四十九枚,湯 浸去皮,研成膏亂髮兩雞子大食鹽乳香各半兩,細研黃蠟一兩五錢清油一斤右先煎油令沸,即下亂 髮,以消盡為度,次下諸藥,煎令焦黃,濾去滓,更以綿 重濾過,再以慢火煎之,後下乳香、黃蠟等,攪令稠稀 得所,於磁器盛,每用鵝翎旋取塗之。

又方桕白皮榆白皮桑白皮杏仁湯浸去皮,各二兩 甘草一兩羊腦髓半斤俱剉,以羊腦髓煎令黃,濾去 滓,於磁器盛,每日用鵝翎蘸藥塗之。

諸蟲入耳:雞冠血滴入即出。勝金方

蜒蚰入耳,生油調雞心血,滴入即出。總錄

耵聹年久耳聾:用鍊成雞肪五兩,桂心十八銖,野葛 六銖,同以文火煎三沸,去查,每用少許,以葦筒炙鎔, 傾入耳中,如此十日,耵聹自出,長寸許也。千金翼 耳中出血:龍骨末吹入之。三因方

諸蟲入耳:以紙塞耳鼻,留蟲入之耳不塞,閉口不言, 少頃蟲當出也。集元方

聤耳出膿:穿山甲燒存性,入麝香少許吹之,三日水 乾即愈。鮑氏小兒方

耳內疼痛「穿山甲二箇,夾土狗二箇。同炒焦黃為末。 每吹一字入耳內。」亦治耳聾。普濟方

耳鳴耳聾、卒聾及腎虛,耳內如風水鐘鼓聲。穿山甲 一大片,以蛤粉炒赤,蠍梢七箇,麝香少許,為末,以麻 油化蠟和作梃子,綿裹塞之。攝生方

耳衄血一月不止,刺羊血熱飲,即瘥。聖惠方

滴耳治聾:「鯽魚膽一枚,烏驢脂少許,生麻油半兩,和 勻,納入樓葱管中七日,取滴耳中,日二次。」聖惠方 擦落耳鼻頭髮,瓶盛泥固,煅過研末,以擦落耳鼻,乘 熱蘸髮灰綴定,軟帛縛住,勿令動,自生合也。經驗良方 耳痛不可忍,用磨刀鐵漿,滴入耳中,即愈。

《北山經》「憲翼之水,其中多元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 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水,佩之不聾。」山海經下同 《西山經》符禺之山有木焉,名曰「文莖,其實如棗,可以 已聾。」

陰山之中多彫棠,其葉如榆葉而方,其實如赤菽,食 之已聾。

鍼灸[编辑]

《素問》曰:「暴聾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手大指 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立聞。」不已,刺中指 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耳中 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左刺右,右刺左。」

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者,皆會 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 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 去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 後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後刺手心主、少陰銳 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鬄其左」 角之髮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 立已。

「肝病者,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 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 腫,取血者。

肺病者,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 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靈樞經》云:「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耳者,宗 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 竭者,故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也。」 又云:「上氣不足,耳為之苦鳴,補足外踝下留之。」 又云:「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審守其輸,調其虛實。」 又云:「手太陽之筋,其病肩髀引頸而痛,耳中鳴。其痛 轉筋者」,治在燔針劫刺之,以知為度,以痛為輸。 手太陽之脈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視盛虛、熱、寒、 陷下調之也。

熱病身重骨痛,耳聾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鍼,五十 九,刺骨,病不食,齧齒耳青,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 者脾也。

《甲乙經》曰:「手太陽厥逆耳聾,治主病者。」

耳中有乾擿。禁不可灸。

《耳門》耳中有膿。禁不可灸。

頸痛項不得顧,耳目不明,風池主之。

肩背痛,暴聾氣蒙,耳目不開,天牖主之。

熱病汗不出,耳鳴聾無所聞,陽谷主之。

耳聾鳴,竅陰主之。

暴病頭痛,身熱痛,肌肉動,耳聾,束骨主之。

頭風耳後痛,完骨主之。

癲疾多言耳鳴,實則聾,遍歷主之。

耳鳴,取耳前動脈。

聾而不痛,取足少陽;聾而痛,取手陽明。

耳鳴百會及頷厭顱息天窻大陵遍歷前谷後谿皆主之。

耳痛聾鳴,上關主之,刺不可深。

耳聾鳴,下關及陽谿、關衝、掖門、陽谷主之。

耳聾鳴,頭頷痛,耳門主之。

頭重頷痛,引耳中,憹憹嘈嘈,和窌主之。 聾,耳中癲溲,癲溲者,若風,聽會主之。

耳聾填填如無聞,憹憹嘈嘈若蟬鳴,頞頰鳴,聽宮主 之,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

聾瞖風及會宗,下空主之。 耳聾無聞,天空主之。

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

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

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

聾及耳中不通,合谷主之。

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 耳渾渾焞焞無所聞,外關主之。

卒氣聾,四瀆主之。

《千金方》曰:「耳痛,耳聾嘈嘈,上關、下關、四白、百會、顱息、 翳風,耳門、頷厭、天窻陽谿、關衝、液門、中渚。 耳聾嘈嘈若蟬鳴,天容、聽會、聽宮。」

耳暴聾,天牖四瀆。

耳前痛:少商

耳痛「曲池。」

「渾渾焞焞,聾無所聞。」《外關會宗》,

耳鳴前谷後谿,仍取遍歷大陵。

頷痛引耳,嘈嘈耳鳴無聞,腕骨陽谷肩貞竅陰俠谿 風聾鳴商陽刺入一分,留一呼,灸三壯,左取右,右取 左,如食頃。

《醫學綱目》曰:「耳聾耳鳴,或疼或痒,或聤,耳聽會主之, 穴在耳珠前陷中,瀉八吸。」

翳風:針入半寸,瀉七吸,或「合谷」,或「三里。」

又法:翳風在耳前陷後,按之引耳中,令病人先以錢 二十四文,口咬側臥取之,針透令病人閉口搖頭,其 怒氣從耳出。

《聽會》中渚、臨泣,針法如前。

耳虛鳴:「腎俞、太谿。」

灸耳暴聾「蒼朮長七分,一頭切平,一頭削尖,將尖頭 插耳中,於平頭上灸七壯,重者二七壯,覺耳內熱即 效。」

《景岳全書》曰:「風聾,灸上星七壯,令氣通耳中,即愈。 耳聾痛,翳風,灸七壯。」

耳聾:「合谷灸七壯。或外關、聽宮、腎俞,遍歷。」

《東醫寶鑑》曰:「耳鳴,取液門、耳門、中渚、上關、完骨、臨泣、 陽谷、前谷、後谿、陽谿,遍歷、合谷、大陵、太谿、金門。 耳聾,取中渚、外關、和髎、聽會、聽宮、合谷、商陽、中衝。」

導引[编辑]

《養性書》曰:「以手摩耳輪,不拘遍數。所謂修其城郭,以 補腎氣,以防聾聵也。」

「養耳力」者常飽。

《保生祕要》曰:「定息以坐塞兌,咬緊牙關,以脾腸二指 揑緊鼻孔,睜二目,使氣串耳,通竅內覺哄哄有聲,行 之二三日,竅通為度。」

時常將兩耳返聽,於《歸元》取靜,或存息閉口鼻氣,意 想從耳出,又收返聽,耳自然聰。耳病凡搓掌心五十 度,熱閉耳門空觀,次又搓,又閉又觀,如此六度,耳重 皆然,兼以後功,無不應驗。

用意「推散其火,男則逆收藏於兩腎間,女則逆歸於 兩乳下,或耳中,或按耳門內若蟬鳴,咽津液降氣自 安。」

耳痛想火燒兩腎,又升腎水洗之,或按耳戶使鳴數 次,咽津液氣下即安。

耳病以意散其火逆歸藏於兩腎內,或耳中有物,即 以意取出之。

《景岳全書》曰:「凡耳竅或損或塞,或震傷,以致暴聾,或 鳴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於耳竅中輕輕按捺,隨捺 隨放,隨放隨捺,或輕輕搖動,以引其氣,捺之數次,其 氣必至,氣至則竅自通矣。凡值此者,若不速為導引, 恐因而漸閉,而竟至不開耳。」

醫案[编辑]

《丹鉛續錄》云:「王萬里時患耳痛,魏文靖公勸以服青 鹽、鹿茸煎雄附為劑,且言此藥非為虛損,服之曷不 觀《易》之坎為耳,坎水藏在腎,開竅於耳,在志為恐,恐 則傷腎,故為耳痛。氣陽運動常顯,血陰流行常幽,血 在形如水在天地間,故坎為血卦,是經中已著病證 矣。竟餌之而良愈。」

沈存中云:「予為河北察訪使時,病赤目四十餘日,黑 睛旁黯赤成瘡,晝夜痛楚,百療不瘥。郎官丘革相見問予病目如此,曾耳中痒否?若耳中痒,即是腎家風」, 有四生散療腎風,每作二三服即瘥,閭里號為聖散 子。予傳其方,合服之。午時一服,臨臥一服,目反大痛, 至二鼓時乃能眠,及覺,目赤稍散,不復痛矣。更進三 四服,遂平安如常。是時孫和甫學士帥鎮,聞予說大 喜曰:「吾知所以自治目矣。向久病目,嘗見呂吉甫參 政云:頃目病久不瘥。因服透冰丹乃瘥。」如其言修合 透冰丹一劑。試服了二三十服。目遂愈。乃知透冰丹 亦療腎風耳。

《聖惠》曰:「有人耳痒,一日一作,可畏,直挑剔出血稍愈。 此乃腎臟虛,致浮毒上攻,未易以常法治也。宜服透 冰丹,勿飲酒,啖濕麵、蔬菜、雞豬之屬,能盡一月為佳, 不能戒,無效。」

《墨客揮犀》蟲之類能入耳者,不獨蜒蚰,如壁虱、螢火、 叩頭蟲、皂莢蟲皆能入耳為害。余有外親曾為蟲入 耳,自謂必死,乃極其家所有,恣情耗蕩,凡數年,家業 遂破,蟲出疾愈。驗之乃叩頭蟲也。又有人為蜒蚰入 耳,遇其極時,不覺以頭撞柱,至血流不知,云痒甚不 可忍。蜒蚰入耳,往往食髓,至冬又能滋生。凡蟲入耳 者,惟用生油灌之為妙。

《薛己醫案》曰:「先君嘗睡間有蟲入耳痛瞀,將生薑擦 貓鼻,其尿自出,取尿滴耳內,蟲即出而愈。」

百戶張錦謂予曰:「耳內生瘡,不時作痛,痛而欲死,痛 止如故。」診其脈皆安靜,予謂非瘡也。話間,痛忽作,予 度其有蟲入耳,令回急取貓尿滴耳,果出一臭蟲,遂 不復痛。或用麻油滴之,則蟲死難出。或用炒芝麻枕 之,則蟲亦出,但俱不及貓尿之速也。

《文選》「姚海山耳根赤腫,寒熱作痛,此屬三焦風熱也。 但中氣素虛,以補中益氣加山梔、炒黃芩、牛蒡子,治 之而愈。」

一儒者因怒,耳內作痛出水,或用祛風之劑,筋攣作 痛,肢體如束,此肝火傷血也,用六味丸料,數服愈。 舉人毛石峰子,年二十,耳內出水,或作痛,年餘矣,脈 洪數,左尺益甚,此屬肝腎二經虛熱也,用加減入味 丸料,一劑而愈。

「一男子每入房,耳內或作痒,或出水,常以銀簪探入, 甚喜陰涼,此屬腎經熱也」,用「加減八味丸」而愈。 一婦人因怒發熱,每經行即兩耳出膿,兩太陽作痛, 以手按之痛稍止;怒則胷脅乳房脹痛,或寒熱往來, 或小便頻數,或小腹脹悶,此皆屬肝火血虛也,先用 「梔子清肝散」二劑,又用加味逍遙散數劑,諸證悉退; 又以補中益氣加五味而全愈。

一婦人經行後因怒氣勞役,即發寒熱,耳內作痛。余 以經行為血虛,用八珍湯加柴胡;怒氣為肝火,用加 味逍遙散;勞役為氣傷,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而愈。 一婦人耳內作痛,或腫焮,寒熱發熱,面色素青黃,經 行則變赤,余以為怒氣傷肝,鬱結傷脾,用加味歸脾 湯、加味逍遙散而愈。

一婦人耳內腫痛,寒熱口苦,耳內出水,焮連頸項,飲 食少思,此肝火甚而傷脾也,用小柴胡湯加山梔、牡 丹皮稍愈。用加味逍遙散及八珍湯加柴胡、山梔、牡 丹皮,調補肝脾而全愈。

一孀婦,或耳內外作痛,或項側結核,內熱晡熱,月經 不調,唾痰少食,胸膈不利。余以為鬱怒傷肝脾,朝用 歸脾湯以解脾鬱,生脾氣,夕用加味逍遙散,以清肝 火,生肝血而愈。

太卿魏莊渠,癸卯仲冬耳內作痛,左尺洪大而澀。余 曰:「此腎水枯竭,不能生肝木,當滋化源。」彼不信,仍雜 用兼補之劑。余謂其婿陸時若曰:「莊渠不能生腎水, 來春必不能起。」至明年季春十八日,復請治,昏憒不 語,頤耳之分,已有膿矣,且卵縮便數,方信余言求治, 辭不克。用六味丸料,臺鍾陰莖舒出,小便十減六七, 神思頓醒。余曰:「若砭膿出,庶延數日,為立嗣之計,否 則膿從耳出,死立待矣。」或謂不砭可生者,余因辭歸, 翌日果耳內出膿,至二十一日己未火日而卒。 憲副姜時川,癸卯冬右手寸口浮數而有痰,口內若 有瘡然。余曰:此胃火傳於肺也,當薄滋味、慎起居以 禦之。甲辰秋尺脈洪數而無力。余曰:「此肺金不能生 腎水,無根之火上炎也,宜靜調養滋化源以治之。」彼 云:「今喉耳不時燥痛,肢體不時發熱,果是無根之火, 殞無疑矣。」後會劉古峽云:「姜公之病已如尊料。」遂拉 同往視,喉果腫潰,脈愈洪大。又誤以為瘡毒,而投苦 寒之劑,卒於仲春二十八日。乃藥之促其亡也,否則 尚能延至仲夏。

一男子耳後漫腫作痛,肉色不變,脈微數,以小柴胡 湯加芎、歸、桔梗四劑,腫少起;更以「托裏消毒散數劑, 脈滑數,此膿已成矣,宜針之。」彼畏而不肯用,因痛極, 始針之,出膿椀許,以托裏藥兩月餘而始愈。凡瘡不 起者托而起之,不成膿者,補而成之,使不內攻。膿成 而及時針之,不數日即愈矣。常見患者皆畏針,痛而 不肯用,又有恐傷良肉而不肯用。殊不知瘡雖發於肉薄之所,若膿成,其腫亦高寸餘,瘡皮又厚分許,用 針深不過二分。若發於背,腫高必有三四寸,入針止 於寸許。況患處肉已壞矣,何痛之有?何傷之慮?怯弱 之人,及患附骨疽,待膿自通,以致大潰,不能收斂,氣 血瀝盡而亡者為多矣。

《證治準繩》曰:「一人勞倦,耳下焮腫,惡寒發熱,頭疼作 渴,右脈大而軟,當服補中益氣湯。彼自用藥發散,遂 致嘔吐,始信。予用六君子湯,更服補中益氣湯而愈。 大抵內傷榮衛失守,皮膚間無氣滋養,則不任風寒; 胃氣下陷,則陽火上衝,氣喘發熱,頭痛脈大,此不足 證也。」誤作外感表實而反瀉之,寧免虛虛之禍?東垣 云。「內傷右脈大。外感左脈大。當以此別之。」

一婦耳下腫痛,發寒熱,與「荊防敗毒散」四劑,表證悉 退;以「散腫潰堅湯」數劑,腫消大半;再以「神效瓜蔞散」, 四劑而平。

一人肝經風熱,耳下腫痛,熱脈浮數,以「薄荷丹」治之 而消。

一婦因怒,耳下腫痛,以荊防敗毒散加連、𧄍、黃芩四 劑而愈。予嘗治此,旬日不消者,以益氣血藥及飲遠 志酒並效,無膿自消,有膿自潰。

一婦因怒,耳下焮痛,頭痛寒熱,以荊防敗毒散加黃 芩,表證悉退,但飲食少思,日晡發熱。《東垣》云:「雖有虛 熱,不可大攻,熱去則寒起。」遂以小柴胡加地骨皮、芎、 歸、苓、朮、陳皮,十餘貼愈。次年春後,復腫堅不潰,用八 珍湯加香附、柴胡、地骨皮、桔梗,服至六七貼,以為延 緩,仍服人參敗毒散,勢愈盛。又服流氣飲,則盜汗發 熱,口乾食少,至秋復求診視,氣血虛極,辭之果歿。 一人每怒,耳下腫,或脅作痛,以小柴胡湯加青皮、紅 花、桃仁,四劑而愈。

一女性急好怒,耳下常腫痛,發寒熱,肝脈弦急,投小 柴胡湯加青皮、牛蒡子、荊芥、防風而寒熱退,更以小 柴胡湯對四物湯,數劑而腫消。其父欲除病根,予謂: 「肝內主藏血,外主榮筋,若恚怒氣逆則傷肝,肝主筋, 故筋蓄結而腫,須要自加調攝,庶可免患,否則肝逆 傷不能藏血,血虛則難瘥矣。」後不戒,果結三核,屢用 追蝕,不斂而歿。

一人遠途勞倦發熱,脈大無力,耳下患腫,此勞損也, 宜補中益氣養榮湯,自然熱退腫消。彼不聽,服降火 藥及必效散,果吐瀉不食而死。夫勞倦損氣,氣衰則 火旺,火乘脾土,故倦怠而熱,此元氣傷也。《丹溪》曰:「宜 補形氣,調經脈,其瘡自消,不可汗下。」若不詳脈證經 絡受病之異,而輒用峻厲之劑,鮮不危矣。

通府,耳後髮際患腫一塊,無頭,肉色不變,按之微痛。 予謂:痰結脈軟而時見數。《經》曰:「脈數不時見瘡也」,非 痰也。仲景云:「微弱之脈,主血氣俱虛,形精不足。」又曰: 「沉遲軟弱,皆宜托裏。」遂用參、芪、歸、朮、川芎、炙甘草以 托裏,少加金銀花、白芷、桔梗以消毒。彼謂不然,內飲 降火消痰,外貼涼藥,覺寒徹腦,患處大熱,頭愈重,食 愈少,復請治,以四君子湯加藿香、炮乾薑,數劑食漸 進。膿成,刺之,更以十全大補湯去桂,灸以豆豉餅,又 月餘而愈。

羅宗伯耳後髮際,患毒,焮痛脈數,以小柴胡湯加桔 梗、牛蒡子、金銀花,四劑而愈。

一人耳後患毒,脈證俱實,宜用「內疏黃連湯。」彼以嚴 冬不服寒劑,竟至不起。

一人耳後寸餘發一毒,名曰「銳疽」,焮痛寒熱,煩躁喜 冷,此膽經蘊熱而然。先用神仙活命飲一劑,勢減二 三。時值仲冬,彼惑於用寒之禁,自用十宣托裏之藥, 勢漸熾,耳內膿潰,喉腫閉,藥不能下而歿。

《寓意草》曰:「王玉原昔年感證,治之不善,一身津液盡 為邪熱所鑠,究竟十餘年,熱未盡去,右耳之竅常閉。 今夏復病感,纏綿五十多日,面足浮腫,臥寐不寧,耳 間氣往外觸。蓋新熱與舊熱相合,狼狽為患,是以難 於去體。醫者不察其綢繆膠結之情,治之芒不中窾。 延至秋深,金寒水冷,病方自退。然淺者可退,深者莫」 繇遽退也。「面足浮腫」者,肺金之氣為熱所壅,失其清 肅下行之權也;「臥寐不寧」者,胃中之津液乾枯,不能 內榮其魂魄也;「耳間大氣撞出」者,久閉之竅,氣來不 覺。今病體虛羸,中無阻隔,氣逆上衝,始知之也。外病 雖愈,而飲食藥餌之內調者,尚居其半。特挈二事,大 意為凡病感者明善後之法焉。蓋人當感後,身中之 元氣已虛,身中之邪熱未淨,於此而補虛,則熱不可 除,於此而清熱,則虛不能任,即一半補虛,一半清熱, 終屬模糊,不得要領。然舍補虛清熱外,更無別法,當 細辨之。補虛有二法,一補脾,一補胃。如瘧、痢後脾氣 衰弱,飲食不能運化,宜補其脾;傷寒後胃中津液久 耗,新者未生,宜補其「胃,二者有霄壤之殊也。清熱亦 有二法:初病之時,熱為實熱,宜用苦寒藥清之;大病 後之熱為虛熱,宜用甘寒藥清之。二者亦霄壤之殊 也。人身天真之氣,全在胃口,津液不足即是虛,生津 液即是補虛。故以生津之藥,合甘寒瀉熱之藥,而治感後之虛熱」,如麥門冬、生地黃、牡丹皮、人參、梨汁、竹 瀝之屬,皆為合法。仲景每用天水散以清虛熱,正取 滑石、甘草一甘一寒之義也。設誤投參、芪、苓、朮補脾 之藥為補,寧不併邪熱而補之乎?至於飲食之補,但 取其氣,不取其味,加五穀之氣以養之,五菜之氣以 充之,每食之間,便覺津津汗透,將身中蘊蓄之邪熱, 以漸運出於毛孔,何其快哉!人皆不知此「理,急於用 肥甘之味以補之。目下雖精采健旺可喜,不思油膩 阻滯經絡,邪熱不能外出,久久充養完固,愈無出期 矣。前哲有鑑於此,寧食淡茹蔬,使體暫虛而邪易出, 乃為貴耳。」前藥中以浮腫屬脾,用苓、朮為治;以不寐 貴心,用棗仁、茯神為治。總以補虛清熱之旨未明,故 詳及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