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48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四百八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八十五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五
痘疹門七
萬氏家傳痘疹心法〈治痘凡例 藥性主治及修製法 氣類 血類
解毒類〉
藝術典第四百八十五卷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五
[编辑]痘疹門七
[编辑]《明萬氏家傳痘疹心法》
[编辑]治痘凡例
[编辑]凡發熱疑似之間,宜用人參敗毒散一劑以發之。是 與不是,一發便明。大扺瘡疹,只要發盡,不使留伏於 中也。
凡初發表要看天時,如天時大寒,則腠理閉密,氣血 凝澀,防其發泄得遲,有毒氣壅遏之變,以辛熱之藥 發之,宜桂枝葛根湯、五積散去乾薑主之。如天時大 熱,則腠理開張,氣血淖澤,防其發泄太急,有潰爛之 變,以辛涼之藥解之,宜升麻葛根湯、雙解散主之。如 不寒不熱,天氣溫和,只人參敗毒散甚佳。
凡初發熱二三日,間有驚搐者,以導赤散、羌活湯、辰 砂散主之。大便祕者,三黃丸微利之。小便澀少者,導 赤散。渴甚者,葛根解毒湯。腹中痛者,桂枝大黃湯。腰 痛者,人參敗毒散。自利者,黃芩湯。吐利者,黃芩加半 夏湯。如脾胃素弱,自利清白者,理中湯、丸,或四君子 湯、肉荳蔻丸,合而服之。
凡痘子出現,疏則毒輕,不可妄治,密則毒甚,卻要磊 落,大小分明,不相黏連,略與托裡解毒之劑,快斑湯、 消毒飲主之,使之易發易靨。如出太密,黏連模糊,其 毒尤甚,托裡解毒之劑宜多飲之,以防癢塌黑陷之 變。更察外證,可治則治,不可治則勿治。
凡痘子出形,皮肉如常,根苗明潤,此毒輕也,不可妄 治。如皮肉昏黑或赤腫,根苗乾枯,青紫或灰白者,此 毒甚也,以消毒飲、奪命丹合服。
凡痘子已出,自發標之日算起,如當起發,不應有漿, 先有戴漿者;如當作漿,不應收靨,便有乾收者。此皆 惡候,治之無功。
凡痘子之出,最要脣潤舌潤,紅鮮如常,其毒則輕。如 脣焦破裂,舌燥有芒,為毒火太甚,表裡鬱遏,急宜解 之,黃連解毒湯加大力子、東垣涼膈散更妙。
凡痘子已出,頭面要稀疎磊落,頸項上宜少不宜多, 胸前要少而疎,如此者其毒則輕。如面上模糊一片, 未發先腫,纏項稠密,胸前亦密,此毒甚也,慎勿治之。 凡痘子初出,磊磊落落,似稀疎之狀,其後旋加,日多 一日,此毒伏於裡,裡氣虛弱,不能使之即出,要大補 兼解毒,或十可救其二三也。十宣散加無價散主之。 凡痘子初出,便自手足先出者,他處未起而手足先 起,他處未收而手足先收者,此陽火太旺,宜用解毒 抑陽扶陰之劑,四物湯合黃連解毒湯主之。如他處 俱起而手足起遲,他處俱收而手足不收者,此脾胃 虛弱,不能行其氣血,達於手足。宜補脾胃,「十全大補 湯、桂枝芍藥湯主之。」
凡痘子出盡,正將起發,其中有發血泡者,此毒伏於 心即死。有發水泡者,此毒伏於肝,旋見癢塌而死。 凡痘子始出,須問其咽喉痛與不痛,但有微痛,急與 解之,令得疏通,甘桔湯加牛蒡子主之。大抵痘家要 以解咽喉為急務,不知此義,以致失聲乾噦,水糓不 入,噴吐而出,悔無及矣。
凡痘子不渴者,裡無熱也,不須妄治。渴者有熱,此亦 常候,切不可與冷水、瓜、梨、柑、柿、糖、蜜之屬,恐損脾胃, 致生他變。小渴者,以炒米湯與之。大渴者,人參麥冬 散主之。痘子稠密,津液少者,補中用十全大補湯,解 毒用葛根解毒湯,相間服之。自利而渴,輕則白朮散, 甚則陳氏木香散主之。
「凡痘子要大小便自調,則裡氣和,無留邪也,故小便 宜長而清。如小便赤澀,導赤散;小便短少,八正散。瘡 出太密,小便不通者,連𧄍湯。」蓋瘡子發熱,不可驟去, 惟利小便以折其鬱。如痘稠密,小便少者,此氣血衰 少,津液虛耗,非熱也,不可利之,反損真陽之氣,十全 大補湯主之。能食者,大便宜潤,有入必有出也。不能 食者,大便宜實,存舊糓氣,以養氣血也。如四五日不 行,大便結燥者,用膽導法導之。不通,以三黃丸微利 之。如大結腹脹者,以三乙承氣湯下之。如大便泄瀉, 即止之。蓋痘瘡要裡氣實,恐瀉得脾胃虛也。輕則理 中湯丸、益黃散、荳蔻丸,甚則陳氏木香散、異功散主 之。
凡痘子大便出血者,看其血來何如,又看是何時。如 瘡子正壯,大便數日未行,血從糞出者,此肛門傷血出也。如瘡已收,大便膿血者,此倒靨之血也。非此二 類,但溺血便血者,乃臟腑敗壞,陰血妄行,必死之候。 凡痘子腹中常宜寬舒,為裡無邪。若腹脹滿,須審其 傷食否,及大小便何如。如曾傷食,微滿不痛者,木香 大安丸。脹滿腹痛甚者,丁香脾積丸。小便不通者,百 祥丸。大便不通者,宣風散主之。此上諸證,皆實脹者 也,故宜利之。若自利腹脹,乃虛脹也,陳氏丁香散主 之。
凡痘子手足常宜和暖,頭宜涼,故頭熱手足冷者不 治。如因泄瀉手足冷者,此脾胃虛弱也,陳氏木香散、 異功散聖藥也。如大熱渴,大便祕,煩躁手足冷者,此 陽極似陰也,三乙承氣湯主之。凡手足冷者,惡候也。 手足諸陽之本,陽脫故冷也。
凡痘家能食者,不問祕稠皆吉,不能食者,痘雖疎亦 難發難靨,瘡密者危。蓋人絕水糓則死,表裡皆病則 困也。有欲食而不能食者,必喉舌有痘作痛,艱於吞 嚼也。宜以爛粥米飲頻頻與之,以助脾胃之氣。更以 甘桔湯加牛蒡子,以解咽喉,利胸膈也。
凡痘瘡飲食之間,毋令太饑,毋令太飽,毋太寒,毋太 熱,以損脾胃,但與糜粥、爛飯、淡薄滋味以養之。切忌 肥甘、煎炒、五辛,一切動風動火之物。
凡痘子出得稀疎者,自然易發易靨,不可妄治。若瘡 稠密,常患其發不能透,宜細觀之。但紅活不甚長大 者,氣不足也,用四君子湯合勻氣散加燒人糞治之。 如掀腫色帶紅紫者,血熱也,用四物湯合消毒散加 燒人糞治之。如不潤澤而乾者,此血弱也,用活血散 加消毒飲與之。如不起發,不紅活,平塌灰白者,此氣 血俱弱也,用十全大補湯加燒人糞、牛蒡子與之。如 有青乾者,內服快斑湯加燒人糞,合奪命丹與之,外 用四聖散合胭脂塗法,或用胡荽酒,或用水楊湯浴 法,務求光壯紅活而後已。如中間有成水泡者,防其 癢塌,宜先補脾胃,疏風瀉火,使肌肉實不作癢可也, 十全大補湯加防風、大力子主之。
凡痘子貴在調養,如天大寒,蓋覆常宜溫煖,勿使受 寒,恐毒氣為寒所阻而不得出也。如天大熱,不可蓋 覆,卻宜清涼,勿使客熱與毒相併,致增煩躁,使瘡潰 爛也。如時有迅雷烈風暴雨之變,宜謹帷帳,添蓋覆, 多燒辟穢香,以避一時不正之氣。勿掃房室,勿動溝 渠,勿啟溷厠,恐穢臭觸瘡而增癢痛也。勿燒諸香,恐 「其動火也。門戶常須關閉,服事之人選其謹厚潔淨 者,無狐臭者,使之看守保護,內者勿出,外者勿入,恐 有不潔,觸犯其瘡也。」瘡家所忌,男女房事,及屍氣最 毒,其他則婦人月事,酒氣,五辛之氣,遠行染帶之氣, 皆宜避之。如夜房室中有虛嚮,此不祥之兆也。其病 者,臥處常要無風,又要通明,切忌幽暗。夜靜不斷燈 火,不離親人看守,恐要飲食一時得具。或有癢塌,與 之撫摩,恐他人未必盡心也。
凡痘子膿成漿熟,或癢悮犯破者,恐復灌爛,不能成 痂。若膿漿未成之時,犯破半箇,必然癢塌而死。 凡痘子勢重者,以脈候之,脈洪實者吉,浮數虛小者 凶。故云:「脈淨身涼者生,脈躁身熱者死。」《又》云:「陽病得 陰脈者死。」
凡痘子瘙癢者,須於形色上詳審。如瘡一向起發紅 活,光壯肥滿,忽然瘙癢者,此穢氣所觸也,宜內服十 全大補湯,外用茵蔯熏法。其破者,以白龍散傅之。如 瘡本乾枯,又添瘙癢者,火甚也。如瘡原帶水,皮肉嫩 薄又癢者,此濕熱也,擺頭搖項,手足動作昏悶者,死 證也。
凡痘子已熟,忽作瘙癢抓破者,此脾胃虛弱,不能榮 養肌肉也,內服四君子湯加黃芪、官桂,外以敗草散 主之。如因自利脾胃虛致癢塌者,陳氏木香散、異功 散主之。
凡痘子出盛咳嗽者,此肺中有火,或咽喉有瘡作癢 也,只用甘桔湯加牛蒡子多服良。如唾涎帶血,此咽 中瘡,或齒縫中出也,不須妄治。
凡痘子黑陷,古方用穿山甲者,取其穿腸透膜而善 走也。用人牙者,取牙齒乃骨之餘,腎主骨,可以入腎 也。此二物者,但借為鄉道引解毒之劑以施治則可, 若單用之,何濟於事哉。有用燒人糞者,蓋糞大解疫 毒,痘乃時疫所發,故宜用之。若加入發表和中解毒 湯內尤良。
凡痘子已出之後,最怕泄瀉,恐脾胃虛,裡氣弱,不能 助瘡成就,反致倒陷,以理中湯、肉荳蔻丸合而治之。 如泄久不止,瘡癢塌,手足冷,寒顫咬牙者,陳氏木香 散、異功散主之。
凡痘子寒顫咬牙,手足冷者,惡候也。急用陳氏之法 救之。瘡壞者勿治。
凡病痘者,瘡本稠密,轉動之間,身體振搖者,此一身 被瘡所困,不能支持轉動艱難之故,斷不可便作寒 顫,妄投熱藥也。有只咬牙者,此心肝二經火旺也。蓋 肝虛咬牙,心熱者亦咬牙,勿便作不治論凡痘子已熟,不肯結痂潰爛者,其人必不能食,或曾 吐瀉,脾胃虛弱也,內服十全大補湯,外用敗草散主 之。如大便不通。此內熱也。用膽導法。以去其結糞。外 以天水散。蜜水調刷。以解肌表之熱。
凡痘子收後,目癮澀羞明,或泪出者,此肝火虛旺也, 瀉肝明目散主之。如目中瞖膜遮睛者,蟬蛻散主之。 凡痘子收後,發癰毒者,要分經絡論氣血多少而治, 不可妄用利藥,宜大補氣血。蓋此時氣血已虛,十全 大補湯加忍冬草主之,外用敷貼拔毒膏主之。 凡痘子用藥,須分氣血虛實,毒氣微甚而治,故灰白 者,不起發者,癢塌者,吐利者,寒顫咬牙者,手足冷者, 皆氣虛也,宜用補氣之劑。瘡乾者,不紅活者,膿水少 者,皆血虛也,宜用補血之劑。稠密者,掀腫者,紅紫者, 皆毒甚也,宜用解毒之劑。陷伏者,兼氣血解毒治之。 凡用補氣,宜四君子湯。如瘡帶濕,或有自利,用之可 也。若瘡乾者,白朮燥津液,茯苓滲津液,或「便祕實者, 不可用也。」
凡用補血,宜「四物湯。」如瘡乾,或色太嬌,用之可也。若 不能食者,生地黃泥膈,白芍藥收斂腸胃,必不可用 也。
凡解毒不過黃連、黃芩、黃蘗、梔子、連𧄍、牛蒡子、升麻 之屬,俱用酒制,恐其寒涼反損脾胃也。若欲行表,須 少加桂枝。他如紫草、山豆根、葛根之類,則必不用酒 製矣。
凡用解毒藥,要別臟腑,分陰陽而治之。如黃連解心 火;黃芩解肺火,梔子解肝火;黃蘗解腎與三焦火;石 膏解脾胃火;木通解小腸火;黃蘗又解大腸火;連𧄍、 牛蒡子解瘡毒火;山豆根、紫草解痘毒火;升麻解疫 毒火,各有主治不同也。又歲半已上屬陽,心肺主事, 宜芩、連多用之;歲半已下屬陰,腎肝主事,宜黃蘗、梔 子多用之。
凡治痘子要識證候,如痘腳稀疎,根窠紅潤,不瀉不 渴,飲食不減,四肢溫和,身無大熱,如此候者,不須服 藥,惟善調護,以待成就而已。若癢塌、寒顫、咬牙,渴不 止,痘紫黑色,喘渴不寧;灰白色,頂陷腹脹,頭溫足冷, 悶亂飲水,氣促泄瀉渴如此候者,不必服藥,雖強治 之,亦無功也。
凡治痘瘡,善攻不如善守,表裡無邪,不須妄治。有等 貪利之人,不分虛實,妄投湯丸,謂曾治某病,治某病, 貪天功以為己有,以致虛虛實實,致生變異,悮人性 命,此醫之罪也。
時俗出痘子者,謂是「天瘡」,不肯請醫看治,但謂「僧道 呪水解厭」,習以成風。毒之輕者,能食者幸以痊愈。設 或變證一出,不可救療,委之於命而不知省,此時人 之罪也。
藥性主治及修製法
[编辑]痘疹之法,其要在分氣血虛實,及發表、和中解毒三 治而已。《經》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瀉為陰。」又曰:「清 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入四肢,濁陰歸六腑。」又 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味歸精, 氣歸神。」可見藥有寒熱溫涼之性,酸苦辛鹹甘澹之 味,浮沉升降補瀉之用,各有所宜,不可不知也。今將 痘疹合用之藥。分氣血解毒三類。各具性味。主用修 製於下。以便觀覽檢閱之暇。未必無小助也。
氣類
[编辑]人參,味甘,氣溫。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入手太陰肺 經、足太陰脾經。補上焦元氣。「升麻為之使,補下焦元 氣,瀉腎中之火邪。茯苓為之使。」主補五臟,生津液,止 渴,治脾肺陽氣不足,胃中冷吐利。
擇堅實白淨者,去蘆用。肺熱咳甚者少用,以苦茶湯浸過無妨。
黃芪,味甘,氣溫平。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入 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性畏防風, 得防風其功愈大,蓋相畏而相使也。補肺氣,實皮毛, 善治脾胃虛弱,瘡瘍血脈不行,內托必用之藥也。止 虛汗,去肌熱,又治消渴腹痛瀉利。
《擇柔》:皮微黃,肉中白者佳。瘡家宜生用。補虛宜炙用。痘子不發。宜酒炙透用。手足瘡不起。以桂枝煎酒浸過炙用。
白朮味甘,氣溫,味厚氣薄,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入手 太陽小腸經、手少陰心。主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少 陰腎、足厥陰肝經。主溫中,強脾胃,進食止下洩,利小 便,和中益氣,止渴生津。
擇肉白而堅者,去蘆,刮去外黃皮用,去有油者,中腐者勿用。瘡乾者禁用,燥濕故也。止洩宜東陳壁土炒過用。痂皮不落,宜桂湯浸過用。
蒼朮,味苦甘辛,氣溫。味厚氣薄,可升可降,陰中陽也。 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主除惡氣,辟疫癘氣,健胃 安脾,寬中,進食發汗。故「蒼朮發汗,白朮止汗。」
擇堅實中白淨者,刮去外粗皮令白,切片,以糯米濃泔浸透,摝出曬乾,取向東陳壁土炒黃色用。瘡
濕癢者。及不結痂。宜用之。痘家常宜燒之。以辟不正之氣。勿製。
陳皮,味辛苦,氣溫。味厚氣薄,浮而升,陽也。導滯氣,止 嘔欬吐逆。去白理肺氣降痰,留白理脾胃消食。
擇紅黃色陳久者佳,用溫水洗淨,去白者,去白留白者,略去筋膜,切,曬乾用。止吐者,以東向陳壁土炒過用。
青皮味苦、辛,氣寒。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入手少陽 三焦經、足厥陰肝經。散滯氣,瀉肝氣,消食破積。
擇小而皮薄陳久者佳。用溫水洗浸切開,去中穰與白令淨,剉碎曬乾,此痘家必用之藥,能瀉肝,令不成水泡而作癢。又起發遲者,癢塌者,並不可缺。
石菖蒲味辛、苦,氣溫。通九竅,出音聲。主癰腫疥瘙,遍 身熱毒痛癢,於山澗中取之,不聞人聲,及不露生者。
擇節密者佳,刮去外粗皮。瘡疹、驚癇、神昏、譫妄者必用之。瘡後不著痂,潰爛成瘡疥者,宜入丸用。
五味子味酸,氣溫,味厚,氣輕。陰中微陽,降也。入手太 陰肺、足少陰腎經。主咳逆上氣,生津止渴。
擇肥大潤澤者佳。去梗。酒洗淨曬乾。痘家咳甚者宜用。
貝母,味辛苦,氣平、微寒。主咳嗽上氣,消痰。又敷惡瘡。 能斂瘡口。
擇白而肥大,生者佳。去心,溫水洗過,切,曬乾用。
細辛,味大辛,氣溫,氣厚於味,陽也,少陰經藥。散水寒, 治內寒,消死肌,又主喉痹。
擇細莖氣烈者佳。去蘆並葉,以溫水洗過,曬乾,宜少用。痘子初發表及痒塌者,用之良。
乾薑,味辛,氣大熱。氣味俱厚,半沉半浮,可升可降,陽 中陽也。能溫脾理中,止吐瀉,去臟腑沉寒。生用發諸 經之寒,其餘炮用。
擇新者,溫水洗浸火炙,令胖鬆用。惟內虛泄利不可缺,內實者戒用。
生薑,味辛,氣微溫。氣味俱輕,陽也。益脾胃,散風寒,治 痰嗽,止嘔吐,能殺半夏之毒。
擇老者,水洗去泥,勿去皮用。凡痘瘡不能起發,灰白色者宜用之。如起發光壯紅綻者,不可用。若止嘔吐,須去皮紙包,慢火中煨過用。
麻黃味苦甘,氣溫。氣味俱薄,陽也,輕清而浮,升也。手 太陰肺之藥,入足太陽膀胱,手少陰心陽明大腸經, 榮衛藥也。發散風寒,泄衛實,去榮中寒,又消赤黑斑 毒。《本草衍義》云:「痘瘡泡倒靨黑者,麻黃去節半兩,以 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去上沫,再煎去三分 之一,乘熱盡服之,避風,伺其瘡復出。」一法用無灰酒 煎。但小兒不能飲酒者難服,然其效更速。
「擇陳久者佳,摘去根節,先用沸湯泡過三次,曬乾細切,又以蜜、酒各半浸良久,再曬乾,用瓦器炒令焦黑色。」 凡痘疹出遲,及痘子黑陷者,倒靨者,並宜用之。
白芷,味辛,氣溫。氣味俱輕,陽也。通行手足陽明經。主 一切瘡疥,排膿止痛,內托生肌。
擇白而堅實者,去蟲蛀,內青黑者不用。凡痘瘡發表及潰爛者,手足發癰毒者,並宜用之。
附子,味辛甘,氣大熱。其性走而不守,可升可降,陽也。 補助陽氣不足,溫熱脾胃,治四肢厥逆。
擇頂平而圓,重一兩者佳。先以「童便浸過,紙包,慢火中炮令極熱,去皮臍切片,再用防風、甘草煎湯,乘熱浸過,曬乾用之。」 惟痘瘡泄瀉內虛,手足冷,寒顫咬牙瘡灰白色或癢塌者可用之,其餘不可妄用。
半夏,味辛、苦,氣平,沉而降,陽中陰也。入足陽明胃、太 陰脾、少陽膽經。化痰止嘔吐,益脾胃之氣。
擇白淨臍正而圓者佳,用沸湯泡洗令滑盡,切片曬乾。若止咳化痰,再用生薑自然汁浸過。凡渴者禁用,燥津液故也。
木香,味辛、苦,氣溫。味厚於氣,陰中之陽,沉而降也。主 邪氣,避疫毒。能調氣和胃,散肺中滯氣,止瀉渴。《傷寒 類要》云:「天行熱病,若發赤黑斑,木香二兩,水二升,煮 取一升,頓服。」
擇形如枯骨枯牙者佳,不宜見火,諸湯中宜磨服之。此與青皮乃痘疹切要之藥,以其能行氣也,惟泄痢藥宜煎服。
肉荳蔻味苦、辛,氣溫。入手陽明大腸經。主調中下氣, 止瀉利,開胃消食,皮外絡下氣,解酒毒,治霍亂。
擇油色肥實者佳,用麪包裹,慢火中煨熟,乘熱以重紙包搥去油,入丸藥內用,乃內虛泄瀉之要藥,非此勿用。
砂仁味辛苦。氣溫。入手足太陰經陽明經。太陽經。主 虛冷瀉痢。治脾胃氣血結滯不散。
擇無殼米堅實者佳,碎研入藥。凡痘瘡內虛瀉痢者宜用,傷食者不可缺。若婦人姙娠出疹痘者,又宜用。帶殼者,炒過研碎入藥,乃安胎之聖藥也。
桂,味辛甘,氣熱。氣味俱薄,體輕而上行,浮而升,陽也。入手少陰經。桂枝入足太陽經。通榮衛,開腠理,和氣 血,散風寒,痘瘡不起發,不光壯,非此不可,乃發表之 要藥也。
擇薄而味厚者佳,刮去粗皮用。手足痘子發不透者,宜用此引經。若瘡癢塌,寒顫咬牙,宜加用之。若內虛腹脹,用厚而味辛者,刮取內肉,名「桂心。」 惟姙婦出瘡者不可用,以桂能墮胎故也。
茯苓,味甘淡,氣平。氣味俱薄,能升能降,陽也。白者入 手太陰、足太陽少陽,赤者入足太陰、手少陽、少陰經。 抱根生者,名「茯神。」調胃氣,伐腎邪,降肺火,益氣力,止 瀉,利小便,生津液。
凡補中氣不足用白,欲利小便用赤,蓋白者能補,赤者能利也。並削去皮用。如心熱神昏者,用茯神,去皮與中木用。
丁香味辛,氣溫,純陽。入手太陰肺、足陽明胃、少陰腎 經。主溫脾胃,止嘔逆,去胃中寒。
凡痘瘡泄瀉,脾胃虛弱不足者,必用之。若癢塌寒顫,咬牙足冷者,此與桂並宜加用之。蓋丁香救裡,官桂發表也,非此證不可用。
藿香,味辛,氣微溫。氣厚味薄,浮而升,陽也。入手、足太 陰經。助脾開胃,溫中快氣,治吐逆為最要之藥。
葉擇取真者,帶芳香之氣者佳。去枝莖,以水洗去土,曬乾用。入烏藥順氣散則理氣,入黃芪四君子湯則理脾。
檳榔,味辛苦,氣溫,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中陽也。消糓 逐水,除痰癖,破滯氣,泄胸中至高之氣。
擇形若鷄心,正穩尖長,心不虛,中有錦紋者佳。痘疹家惟利藥內用之,研細末入藥,能墜諸藥,至於極下也。
枳殼味苦酸辛,氣微寒。氣厚味薄,浮而升,微降,陰中 陽也。主胸膈痞塞,散結氣,逐水,消脹滿,安胃化痰涎, 消食。又治遍身風疥。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通 利關節,主皮毛胸膈之病。
擇陳久堅厚不爛不蛀者佳,以溫水洗浸,刮去穰白,麩炒令熟用。此痘瘡必用之藥,故《四聖散》有枳殼,以能治遍身風疹苦癢,又能開胃消食,利五臟,通關節也。
枳實,味苦酸,氣寒。大抵與枳殼同。枳殼大,性詳而緩, 治高,高者主氣,治在胸膈;實小性酷而速。治下,下者 主血,治在心腹。故有高下、緩急之分。消食,散敗血,化 心胸痰,主風癢痲痹,通利關節,逐停水,消脹滿。
擇陳久肉厚、不蛀、不爛者佳。以溫水洗浸去穰白。麩炒令熟用。
厚朴,味苦辛,氣溫氣厚。味厚,體重,濁而漸降,陰中陽 也。溫中益氣,厚腸胃,走冷氣,消宿食,治腹痛脹滿,散 結之神藥。
擇肉厚紫色者佳,削去粗皮,以生薑自然汁塗之,慢火上炙透,剉用。凡痘瘡腹脹,非此不除。
烏藥味辛。氣溫。主中惡。心腹痛。蠱毒疰忤鬼氣。宿食 不消。天行疫瘴。治一切氣。
擇肉白者佳,刮去外粗皮,去蘆用。乃發表中藥。
巴豆,味辛氣溫。此斬關奪門之將,不可輕用。蕩滌五 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糓道。
去殼,擇取肉白者,去皮膜與心,以「銀石器慢火炒令黃色,搗爛如膏,又以重紙包,搥去油白如霜,入丸藥中。」 惟傷食腹脹作痛可用。
大腹皮味辛,氣微溫。下一切氣,健脾開胃。
鴆鳥多棲此樹上,細分開,先以酒挼洗去其濁,仍以大豆汁洗之,曬乾用。
吳茱萸味辛苦。氣溫大熱。氣味俱厚。陽中陰也。入足 太陰少陰厥陰經。主溫中下氣。治脾胃傷寒冷。嘔逆 胸滿。
擇粒小者,去枝梗,先以沸湯浸去苦汁,凡六七過,曬乾,於瓦器內慢火炒過。惟瘡痘飲冷傷胃,嘔逆不止者用之。
紫蘇味辛甘。氣溫。解肌發表。治心腹脹滿。開胃下食。 用。葉惟發表湯藥用之。手挼令碎。
大棗,味甘氣平。溫氣厚陽也。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 胃氣,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
擇肉厚味甘者佳,水洗過,劈去核,凡補藥不可缺。若用作丸,去皮核,搗爛如膏用之。
牽牛子味苦,氣寒,善走,主下氣,利大小便。以氣藥引 之則入氣,以血藥引之則入血,大瀉元氣,用者戒之。 不脹滿、不大便祕者勿用。
取黑者炒過,研取頭末,入丸藥內用。痘疹黑陷,大小便不通,煩躁者宜用之。非此證,不可妄用也。
烏梅,味酸,氣平,陽也。收肺氣,止下痢,澀腸止洩,去痰 止渴。
擇肉多者,以溫水浸洗,去核令淨用。
杏仁味甘、苦,氣溫,入手太陰經。主咳逆上氣,下氣定喘,潤心肺,散肺經風咳嗽,消心下急滿痛,散結潤燥。
擇去雙仁者,以湯浸去皮尖,炒令黃色,研爛如泥用之。
粳米,味甘,氣平、微寒,入手太陰、少陰經。主益正氣,止 煩渴,止洩,平和五臟,補益胃氣,其功莫及。
杵令精,鑿為糜粥,常用之良。其泔水煮溫飲,止渴尤佳。
陳倉米,味甘、鹹、酸,氣溫。除煩渴,開胃氣,止洩。
取多年倉庾中香黃者佳。凡痘瘡泄渴甚者,可用此炒熟煮湯飲之。
酒味苦甘辛,氣大熱。行藥勢能行諸經。
凡痘瘡解毒藥須酒浸洗炒用,可以通行一身之表。
赤石脂,味甘、酸,氣溫。陰中之陽。止洩利澀,可去脫,為 收斂之劑。
擇赤色細膩者佳,研極細,入丸藥內用。痘瘡泄痢者,非此不可。
枯白礬,味酸澀,氣寒。止瀉利,與赤石脂同功。又治疳 蝕瘡。
擇白淨光明者,以《瓦》盛之固封。火煅過用。入丸藥中。單以止洩。
《漿水》味甘、酸,氣涼。微溫。主調中引氣開胃,止渴解煩, 去脾胃中熱。
以熟粟米入水洗。新鮮白花者佳。陳久者不可用。痘疹大渴。宜飲之。
龍骨味甘,氣平。微寒,陽也。去脫,固氣澀腸。
擇白者,研極細,入丸藥。痘疹惟滑洩者用之。
麝香味辛,氣溫。
取當門子。痘瘡惟黑陷者,用此引發表解毒之劑,直入骨髓,透臟腑,拔除毒氣,使之發散也。非黑陷與伏,切忌妄用。
穿山甲氣微寒。
取嘴爪上甲,以東向陳壁土拌炒令焦黃色,研極細。此與麝香同功。痘瘡陷伏者,借此引導諸藥,非陷伏者勿用,反耗氣血也。
血類
[编辑]當歸,味辛、甘,氣溫。氣味俱輕,可升可降,陽也。入手少 陰心、足太陰脾、厥陰肝經。頭止血,身和血,尾破血。全 用無效,治血通用,能使氣血各有所歸,故名當歸。和 血補血,大補不足。
擇肥軟者,去蘆,以酒洗淨曬乾。如痘子血熱者,用尾,血虛者用「頭身。」
川芎味辛氣溫,氣厚味薄,浮而升,陽也。少陽引經,入 手足厥陰經。上行頭目,下行血海,通肝經血中之氣 藥也。散肝經風,頭目風不可缺。溫中散寒,開鬱行氣 燥濕。
擇形塊重實如雀腦,色白者佳。凡頭面瘡不起發,或作癢者,非此不可。白芷為之使。
芍藥,味苦酸,氣微寒。氣薄味厚,陰也,降也,陰中之陽 也。入手足太陰經。抑肝暖中,扶陽收陰,補血散惡血。 脾經之藥,白者補,赤者瀉,赤者利小便下氣,白者止 痛散血。冬月減芍藥,以避中寒。
凡痘瘡初發表,或血熱,或小便不利,並用赤。如氣血虛,脾胃弱及和中,並用白。俱酒浸透,切片曬乾,炒過用之。如瘡癢塌,或手足不起發者,此脾虛也,只用白者,以桂煎酒浸炒用。
地黃味甘苦,氣寒,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生者大寒, 入手太陽經、少陰經。涼血生血,補腎水真陰不足,瀉 脾中濕熱及血熱。熟者微溫,入手足少陰經、厥陰經, 大補血衰。
擇肥嫩大者,水浸驗,沉者乃佳。陰乾生者,名「乾地黃」 ,凡痘瘡血熱者,瘡乾枯者,身大熱者宜用之。酒蒸黑爛者,名「熟地黃」 ,凡血虛者宜用之。並須酒洗浸曬乾用。
天門冬,味苦甘,氣寒,氣薄,味厚,陰也。入手太陰肺、足 少陰腎經。瀉肺火,療熱侵肺,吐衄妄行。定肺氣咳逆, 喘息促急。潤燥止消渴。
擇肥大者,湯浸去皮去心,曝乾用。肺火盛者,非此不除。
麥門冬,味甘、微苦,氣平、微寒,陽中微陰。入手太陰肺 經。治心肺熱,瀉肺中伏火,及治血妄行。主口舌燥渴, 病後虛熱,能潤經復脈,益血除煩。
擇肥大者,去枝梗,湯浸去心用,不則令人煩。痘疹燥渴,最宜多用。
紅花味辛甘苦,氣溫,陰中之陽。多用則破血,少用則 入心。養血和血,與當歸同功。子吞數粒,主天行瘡子 不出。水浸汁及胭脂,能點黑斑。
凡痘瘡色紅紫者,血熱也,用紅花以酒洗,曬乾入藥。瘡子黑陷,用子以酒浸曬乾,慢火微炒,研爛入藥。
牡丹皮味辛、苦,氣寒。陰中微陽。入手厥陰經、足少陰經。主邪氣驚癇。瀉陰中火。除衄血吐血。
擇肉厚者,去心用,痘瘡血熱者宜之。
牛膝,味苦、酸,氣平。主四肢拘攣,不可屈伸,活血生血, 能引諸藥下行。腰腿之疾不可缺。
擇長大而柔潤者佳。去蘆酒洗,陰乾用。
蒲黃味甘。氣平。主利小便。止血消瘀血。治一切吐衄 腸風。血痢尿血。
若破血消腫,即生用。補血止血,則炒用。
續斷味苦辛,氣微溫。主傷寒,補不足,調血脈,止痛生 肌。
擇節節斷皮黃皺者佳。酒浸曬乾用。
茅根,味甘,氣寒。補中益氣,利小便,除瘀血,止消渴,解 腸胃熱。
掘取新者。擇肥大白淨者。搗碎。絞取自然汁入藥。
大小薊根,味甘、苦,氣溫。主養精保血,止吐血衄血下 血。婦人痘疹,經血妄行者,非此不可。
香附子,味甘,氣微寒,陽中之陰。能下氣開鬱,又逐去 凝血,炒黑能止血,凡血氣藥必用之。能引血藥至氣 分而生血,婦人之仙藥也。
石臼中杵淨。勿犯鐵。以童便浸曬乾,炒黑杵末用。
地骨皮味苦,氣寒陰也。入足少陰、手少陽。主五內邪 氣,熱中消渴,及去肌熱,涼血涼骨。
「擇肉厚者,溫水洗淨,去骨,曬乾用。」 此與牡丹皮同為解肌熱之藥,但牡丹皮解無汗骨蒸,地骨皮解有汗骨蒸。
蘇木,味甘酸,醎氣平,陽中之陰。主破血排膿,止痛,消 癰腫。剉碎,酒浸,煮取濃汁入藥。
桃仁味苦甘。氣平。陰中陽也。入手足厥陰經。主瘀血 血閉血結血燥。通潤大腸。
擇去雙仁者,以湯浸,去皮尖,研如泥用。此與杏仁同潤大腸,但杏仁治氣祕,桃仁治血祕。
解毒類
[编辑]甘草,味甘,氣平。生寒熟溫,陽也。無毒。入足厥陰太陰 少陰經。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解毒溫中,止渴,解百 藥毒。性緩,能解諸急。熱藥用之緩其熱,寒藥用之緩 其寒。生用大瀉肺火,消瘡疽。熟用能補三焦元氣,健 脾和中,養血補血。稍子,生用除胃中積熱,去莖中痛。 節生用消腫導毒,刮去皮。凡痘疹常用,取小者生用, 惟《大補》取大者,炙熟用。若欲解疫癘毒氣,於冬至日 將甘草刮去皮,以竹筒一頭留節盛之,一頭以物塞 定,置厠缸中四十九日取出用,名「人中黃」,解痘疹惡 毒最佳。
黃芩,味苦,氣平寒,味薄氣厚,陽中陰也。可升可降。入 手太陰肺經。主諸熱,解在肌風熱,泄肺中火邪,及胃 中濕熱。主天行熱疾,利小腸。枯飄者名宿芩,入肺經, 酒炒。上行圓實者名子芩,入大腸。除熱刮去外粗皮, 切細,以酒浸曬乾,再浸再曬,酒盡為度,瓦器慢火炒 焦用。如孕婦出痘疹者,擇條實黃芩,以水浸試,沉者 佳。生用勿以酒炒。清熱降火,為安胎聖藥也。
黃連,味苦,氣寒,味厚氣薄,陰中陽也。可升可降。入手 少陰心經。解熱毒,瀉心火,止驚悸,止消渴,調胃厚腸, 除胃中濕熱。主熱氣目痛,及諸瘡腫毒,必然用之。 《梅師方》云:「傷寒病發豌豆瘡,未成膿」,以黃連四兩,水 三升,煎一升,去渣分服。
擇肥大堅實者,刮去鬚毛,切細,以酒浸曬乾,再浸再曬,酒盡為度,瓦器慢火炒焦用。暑月出疹子,生用。
黃蘗,味苦、微辛,氣寒。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足少陰 經藥,太陽引經藥。主五臟腸胃中結熱,瀉膀胱熱,清 小便,降相火。
擇緊厚鮮黃者,削去粗皮,切細,酒製如上黃連法。
梔子,味苦,氣寒,氣薄味厚,輕清上行,氣浮而味降,陽 中陰也。入手太陰經。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善除心 中客熱,虛煩不得眠。又大病後亡血亡津液,臟腑無 潤養,內生虛熱,非此不除。又能屈曲下行,降火。
擇七稜及肉鮮紅者佳,去內熱,用仁以酒製,如上芩、連法。去肌表熱,和皮用,亦以酒製如上法。
連𧄍味苦,氣平、微寒。氣味俱薄,陽也,可升可降。手足 少陽經、陽明經藥。入手少陰心經。瀉心火,降脾胃濕 熱,除心經客熱,主諸癰毒惡瘡,有神功。去梗去穰,以 酒浸過,曬乾,研細用。
山豆根,味苦、甘,氣寒。主解諸毒,消瘡腫,治咽喉腫痛, 尤解痘毒。《經驗方》:「患麩痘瘡,水研山豆根少許服。」凡 用研水入藥內服。
牛蒡子一名惡實,一名鼠黏子,一名大力子。味辛、苦, 氣平。主療風毒腫,瘡疹喉痹,風熱痰壅,咽膈不利,頭 面浮腫。《王氏博濟》:治瘡泡將出,以牛蒡子炒令熟,杵 為末。每服一錢,入荊芥穗,水一盞,同煎至七分,放溫 服。如瘡疹已出,更服亦妙。
「以酒淘去沙土,又掠去浮面者不用,取沉重者,曬乾,瓦器上炒令聲盡,研細用。」 此痘疹必用之藥也。
羌獨活,味甘、苦、辛,氣平、微溫。氣味俱輕,浮而升,陽也。紫色而節密者為羌活,手足太陽引經藥,又足厥陰 少陰經藥。黃色而作塊為獨活,足少陰行經之藥。俱 透關利節,乃撥亂反正之主。
擇去腐爛者,痘瘡發表必用之,二活皆不可缺。
升麻味甘苦,氣平、微寒。味薄氣厚,浮而升,陽也。陽明 引經藥,亦走手陽明、太陰經。主解百毒,辟瘟疫邪氣 時氣,瘡家之聖藥。主脾胃,解肌肉間熱,及發散本經 風邪。若元氣不足,陽氣下陷者,用此升提陽氣上升。 《聖惠方》:「治小兒瘢瘡及豌豆瘡,心躁眠臥不安。用川 升麻一味,不記多少,細剉,水一盞煎,去渣取汁,以綿」 沾汁洗拭瘡上。《外臺祕要》:「比歲有病,天行時病,發斑 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燒,瘡皆戴白漿,隨決 隨生。不治數日必死。差後瘢黯,彌歲方滅,此惡毒之 氣所為,以水煮升麻,綿沾水洗之。」
擇形輕而黑堅實者,第一細小。皮青綠色者亦佳,謂之「鷄骨升麻」 ,去黑皮及腐爛者。如瘡出遲,起發遲者,以酒洗過用。
葛根,味甘,氣平,性輕。浮,陽也,足陽明胃行經藥。主消 渴,身大熱,解諸毒,解肌發表出汗。治脾虛而渴。能升 提胃氣,除胃熱,治天行時病,壯熱煩渴、熱毒。
擇白淨多粉者佳,削去皮。凡發表解肌熱,切細用。若止渴,搗碎,以糯米泔濾取粉用。
防風,味甘、辛,氣溫,純陽。脾胃二經行經藥,太陽經本 經藥,乃卒伍卑賤之職,隨其所引而至者也。瀉肺實, 散頭目中滯氣,除上焦風邪之仙藥也。
擇實而脂潤,頭節堅者佳。去蘆,並叉頭叉尾者不用,發表不可缺。如瘡癢密者,與黃芪同用。如手足瘡不起發者,與白芍、桂枝同用,須以酒洗之。瘡濕者用之,風勝濕也。瘡乾者亦用之,又藥中潤劑也。
荊芥穗味辛苦。氣溫。辟邪氣。通利血脈。傳送五臟。能 發汗動渴。又主瘡瘍。破結聚氣。
取花實成穗者,去灰土用。凡痘子出發不快不透者,皆不可缺者也。
桔梗,味辛、苦,氣微溫。味厚氣輕,陽中之陰。治鼻塞咽 喉痛及喉痹,利嗌咽胸膈之氣。治肺熱嗽逆,消痰涎 肺癰。又能開提氣血,能載諸藥不下沉,故名「舟楫。」
擇白淨堅實者,截去頭及兩畔附枝,切片,以米泔浸一宿,陰乾用。
柴胡,味辛,氣平、微寒。氣味俱輕,陽也,升也,少陰經、厥 陰經行經之藥,主寒熱邪氣,推陳致新,又能引清氣 行陽道,升提胃氣,上行春令。
擇獨根柔輭者佳。去蘆叉尾者,發表退熱用之。
前胡,味苦,氣微寒。主心腹結氣,治時氣發熱,推陳致 新,去實痰下氣最要。
擇肥實柔輭者。獨根者佳。去蘆叉尾者用。
石斛。味甘氣平。治胃中虛弱有功。平胃氣。長肌肉。逐 皮膚邪熱疿痛。及腳膝輭弱。
擇取新者,去枝節,酒洗蒸過用。
車前子味甘鹹。氣寒。主利水道。小便淋漓。雖利小便 而不走氣。療肝中風熱。衝目赤痛。
擇去沙土,研細入藥。凡痘疹小便不通最宜。
白蒺蔾味苦辛,氣溫、微寒。治身體風癢,去惡血,長肌 肉,明目輕身。
擇白者炒,先搗去刺,後研細入藥。痘瘡瘙癢潰爛者宜用。
元參,味苦、鹹,氣微寒。足少陰經君藥。此乃樞機之劑, 管領諸氣,上下肅清,而不獨治空中絪縕之氣,無根 之火,此乃聖藥也。
擇肥大者,去蘆,稍勿犯鐵。
鬱金,味辛、苦,氣寒,純陽。主血積下氣,涼心止血,破惡 血。此芳草也,因輕陽之性,古人以治鬱遏。
擇圓而長如蟬蛻,色赤如薑黃者,痘疹陷伏,須此發之。
龍膽草,味苦澀,氣大寒。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除胃 中伏熱,時氣溫熱,止驚悸。治兩目赤腫,睛脹疼痛不 可忍。
去蘆,酒洗淨,再浸,曬乾用。瘡疹目赤痛,非此不除。
防己味辛苦,氣平,寒陰也。通行十二經。主肺氣喘嗽, 殺癰腫惡結,諸蝸疥癬蟲瘡,除邪,利大小便。膜主水 氣,木主風氣。
擇文如車輻者堅,鮮者佳。如治咳,生研末入丸用。如治痘疹陷伏,須酒洗浸曬乾用。
瓜蔞根味苦。氣寒,味厚。陰也。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 脣乾口燥。排膿消腫毒。生長肌肉。
新取入地深大而有粉,白淨者佳。凡痘瘡潰爛,削去皮用。如大渴者,削去皮,置石鉢內擂爛,以糯米泔水攪開,濾取粉,名「天花粉」 ,陰乾用。
苦參,味苦,氣寒,沉,純陰。治時氣惡病大熱,及遍身熱, 細疹癢塌,治大風有功。
削去皮,切細,酒浸蒸,再浸再蒸,酒盡為度,陰乾。凡
痘瘡癢瘙,潰爛如癩,以此作丸效。如咽喉痛,生研細末用。
茵蔯,味苦、辛,氣平、微寒。陰中微陽。入足太陽經。解傷 寒煩熱,行滯氣,化痰利膈。
擇陳久者佳。凡夏月瘡疹熱甚。小便不利者宜用。如痘子瘙癢。可為熏藥。以能去濕熱也。
知母,味苦、辛,氣寒。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足少陰經 本藥。主消渴熱中,補腎水,瀉腎中火,消痰止嗽,潤心 肺。患人虛而口乾者多用。
擇取肥實肉白者,去皮毛。勿犯鐵。惟疹子多用之。
馬兜鈴味苦,氣寒。主肺熱咳嗽,氣上逆,痰結喘促。只 取裡面子,去殼膜,炒用。
大黃,味苦,氣大寒。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入手足陽 明經。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糓。性走而不守,瀉 諸實熱不通,心腹脹滿,下大便結燥,號稱將軍,取其 蕩滌峻快也。《聖惠方》:「治時氣發豌豆瘡,用川大黃半 兩,微烘,以水一大盞煎服。」
擇堅實錦文者佳,切,以酒浸蒸,九浸九蒸,曬乾用。痘瘡惟大便不通,腹脹煩躁者宜之,不可妄用。
葶藶,味辛、苦,氣大寒。治肺壅上氣咳嗽,喘促痰飲,通 利水道,走瀉為功大降氣。病人虛者宜遠之。
擇味甜者,以酒淘淨曬乾,紙上微炒,研入丸用。惟疹子咳不止宜之。
「豬苓,味甘苦而淡,氣平。氣味俱薄,升而微降。」入足太 陽、少陰經。解傷溫疫大熱,除濕利水道,治渴。
擇堅實肉白者佳。去黑皮,痘瘡惟小便澀者用之。
澤瀉,味甘鹹,氣寒。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入足太陽、 少陰經。治淋閉,逐膀胱三焦停水,瀉腎邪,除濕行水, 為最要之藥。
擇白淨者,刮去皮毛,治與豬苓同。
木通,味辛甘,氣平。氣味俱薄,陽也。除脾胃寒熱,通利 九竅血脈關節。治五淋,利小便,導小腸熱,出音聲,療 耳聾,治鼻塞,散壅腫諸結不消。
擇小者去皮用。凡痘疹小便不利者。最宜之。如痘後發癰毒者。用木通節酒洗浸曬乾。
瞿麥,味苦、辛,氣寒,陽中微陰。主關格諸癃結,小便不 通,決癰腫排膿,明目去瞖。
擇去枝梗,取實者用。凡痘疹小便不利,與木通同功。
紫草味苦,氣寒。治傷寒時疾,發瘡疹不出者,利九竅, 通水道。《經驗後方》:「治嬰兒、童子患疹痘疾。用紫草二 兩,細剉, 以百沸湯一大盞泡,便以物合定,勿令氣漏 放如人體溫,量兒大小,服半合至一合。」服此藥者,瘡 雖出,亦當輕減。
擇肥嫩者,去蘆用之。如痘瘡大便滑利者勿用。
《大》。味苦甘,氣大寒,陰中微陽。主行十二水,伐腎邪。 去蘆泔,水浸洗曬乾。惟痘瘡黑陷歸腎,大小便不通, 腹脹煩躁者,宜此以瀉膀胱之邪,非此者不可妄用。 《大青》味苦,氣大寒。主療時氣天行熱疾,解一切斑疹 熱毒。凡出疹子用之,痘子不同。
射干味苦,氣平、微溫。主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結氣, 消腫毒,行太陰、厥陰之積痰,使結核自消,甚捷。勿久 服,令人虛。
掘取新者。去根切片。以甘草水浸曬乾。瘡疹咽痛者用之。
《菊花》味苦甘,氣平寒。明目,養目血,去瞖膜。
擇花黃味甘,應候開者佳。去枝葉用。主痘後目病。
《木賊》味甘微苦。主目疾。退瞖膜。明目。益肝膽。
摘去節,以酒潤濕,火上烘用,治痘後目疾。
糓精草,味辛,氣溫。主明目,去膚瞖。 淡竹葉,味辛甘,氣寒。涼心經。除煩熱止渴。
擇節間有白粉者是,不可以山谷中生者為之。
桑白皮,味甘、辛,氣溫。入手太陰經。瀉肺氣有餘,喘嗽 唾血,消痰止渴,去肺中水氣。
新掘取,入土深東行者佳,出土上者殺人。刮去青黃薄皮,勿令皮上涎落。細剉,以蜜水浸透,曬乾再浸,如此三次,炒黃色用。
「蔓荊子,味苦、辛、甘,氣微寒。溫。陽中之陰,《太陽經》藥。」主 風頭痛,腦鳴,目淚出,散風邪,除目睛內痛。
擇淨,以酒浸曬乾,痘瘡頭面大腫者宜用。
密蒙花味甘,氣平、微寒。主青盲膚瞖赤澀。多眵淚,消 目中赤脈。小兒麩豆及疳氣攻眼。
擇淨花,以酒浸一宿,候乾,又以蜜合調,蒸之,曬乾,痘後目病用之。
訶梨勒,味苦、酸,氣溫,性急善降,開胃澀腸,止瀉痢。又 治肺氣因火傷極,鬱遏脹滿,喘急咳嗽。味酸、苦,故有 收斂降火之功。
擇六稜黑色肉厚者佳。去核,痘瘡內虛泄瀉,必用之藥也。
馬齒莧味酸,氣寒,性滑。《肘後方》:「療豌豆瘡。馬齒莧燒
灰傅瘡根上,根須臾逐藥出,若不出更傅良用葉小者節葉間有水。入藥去莖節。燒灰不去
胡荽味辛,氣溫。療沙疹豌豆瘡不出,作酒噴之立出。 《經驗方》「痘疹不出,用胡荽二、三兩切細,以酒二大盞 煎令沸,沃胡荽,便以物合定,不令泄氣,候冷去渣,微 微從項以下噴一身令遍,除面不噴。」
香薷,味辛,氣微溫。治傷暑,除煩熱,調中溫胃,利小便。 肺得之,則清化行而熱自下。用莖、穗、葉,去根,以上半 夏月出痘疹,不可缺清暑故也。
薄荷,味辛、苦,氣涼。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入手太陰 經、厥陰經。主賊風傷寒發汗,通利關節,及小兒風涎, 驚風壯熱,乃上行之藥,能引諸藥入營衛。
擇葉小如金錢者佳,去莖用葉,痘疹發表藥用之。
山樝子,一名「糖毬子。」味甘、酸,氣平溫。陰中之陽也。消 食,行結氣,健胃。又催瘡瘍,消滯血。
擇色紅、肉厚、無蟲者佳。蒸去核用。
胡麻一名「巨勝子。」味甘。氣平。補五內。益力氣。長肌肉。 堅筋骨。療疥癬及浸淫惡瘡。
擇如油麻紫黑色者佳。酒淘浸,曬乾妙。用痘後成爛瘡者最宜。
生大豆,味甘,氣平。解諸毒,除胃中熱,散五臟結積。《子 母祕錄》治小兒斑疹痘瘡。熟煮大豆,取汁服之。
擇黑而小者佳。其殼,去目中麩瞖。
淡豆豉味苦,氣寒。治傷寒時疾,發汗,主寒熱瘴氣惡 毒,煩躁滿悶,痘疹發表解表宜用之。
擇新者無鹽者佳
赤小豆,味辛甘酸,氣溫平,陰中之陽。主下水,排癰腫 膿血,熱中消渴,止瀉,利小便,解諸毒熱。凡小兒未出 瘡疹者,宜常食之。瘡疹中渴,以此煎湯飲之甚佳。 菉豆,味甘,氣寒,皮寒肉平。治消渴丹毒,煩熱風疹,解 諸毒。未出瘡疹者宜煮食。勿去皮,其皮能去目瞖。 丹砂,味甘,氣微寒。痘將出,蜜調服解毒令出,少大塊 光明者佳,細研水飛用。此物鎮養心神,宜生用。 𥐚硝,味苦辛鹹,氣寒,氣薄味厚,沉而降,陰也。主諸寒 熱邪氣,逐六腑積聚,破留血停痰痞滿,大小便不通, 推陳致新,治天行熱疾,消腫毒,排膿軟堅。《梅師方》:傷 寒發豌豆瘡未成膿,研硭硝,用豬膽相和塗瘡上立 效。非大小便祕結,煩悶欲死者,不可輕用。
滑石,味甘,氣寒,性沉重。入足陽明經。主燥濕,實六腑, 化食毒,行積滯,逐凝血,解燥渴,補脾胃,降妄火之要 藥。
擇白如凝脂,輭滑者佳。青黑色及粗者不可用。研細水飛過用。痘瘡潰爛,用此傅之良。痘毒發渴宜用。
石膏味辛甘,氣微寒。氣味俱薄,體重而沉,降,陰也。入 手太陰少陽、足陽明經。主時氣肌肉壯熱,大渴引飲, 清金制火,潤肺除三焦大熱,瀉胃火,解肌化斑毒。
擇細理白澤者佳,研極細用。惟疹毒最宜,痘家少用。
臘雪,味甘,氣寒。解一切毒。治天行時氣瘟疫。臘月取 瓶罌收貯封固,埋土中候用。
蜜陀僧味鹹、辛甘,氣平。主金瘡口瘡。面上瘢。
《譚氏小兒方》:「療痘瘡瘢面靨,以蜜陀僧細研,水調,夜塗之,明旦洗去,平復矣。」
龍腦味辛苦,氣溫,屬陽。《經驗後方》:治時疾發豌豆瘡 及赤瘡,心煩狂躁,氣喘妄語,或見鬼神。取一錢細研, 旋滴豬心血和丸如雞豆肉大。每服一丸,紫草湯下, 少時心神便定,得睡,瘡復發透,依舊將息取安。 犀角味苦酸鹹。又云:甘辛氣寒,主百毒,療傷寒瘟疫, 煩悶大熱。丹溪云:屬陽,性走散,痘瘡後用此散餘毒。 若無餘毒而血虛者,不宜用。
蜜味甘,氣平、微溫。色白如膏者佳。《外臺祕要》:比歲有 病天行疹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 白漿,隨決隨生,不即療之,數日即死。此惡毒之氣。世 人云:建武中南陽擊魯,染惹流入中國,呼為魯瘡。諸 醫參詳治之方:取好蜜便抹瘡上,以蜜煎升麻,數數 拭之。
蟬蛻,治目昏瞖,又風氣客熱,皮膚瘙癢不止。又水煎 汁,治小兒出痘瘡不快,良。凡痘疹出不快,或倒陷黑 陷者,擇完全者,以溫酒洗去土,勿去爪翅,研細入藥 調服。若去目中瞖,去爪翅,研細入湯調服。 人屎氣寒,主療時行大熱狂走,解諸毒,治瘡疹黑陷, 燒過服之甚佳。於臘月東行,取絕乾者,以火燒之,令 煙盡,研細用。
《人牙齒》氣平。除勞治瘧。蠱毒氣。入藥燒用。
忍冬藤一名金銀花,一名左纏藤,一名老翁鬚,一名 水楊梅,一名鷖鶿藤。味甘,氣溫。無毒。主熱毒。
《蒲公英》,味甘,氣平,無毒。入陽明經、太陰經。主化熱毒, 消惡腫,結核者有奇功。
蟾酥「五月五日取者佳。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