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053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五十三卷目錄
蘇門山部彙考
圖
考
蘇門山部藝文一
嘯旨蘇門章 唐孫廣
與左相張仲議 元許衡
遊蘇門記 明李夢陽
百泉書院記 吳節
遊蘇門山百泉記 袁宏道
安樂窩記略 于準
蘇門山姚文獻公祠記 徐文溥
遊蘇門記 張鯤
百泉題名 崔銑
跋嘯旨 都穆
蘇門山部藝文二〈詩〉
嘯臺 晉庾闡
嘯臺 唐賈島
安樂窩九首 宋邵雍
蘇門夜雨 周敦頤
嘯臺 蘇軾
蘇門山 金元好問
蘇門山 元韓準
前題 許衡
安樂窩 劉賡
嘯臺二首 前人
嘯臺 明王韋
前題二首 李夢陽
蘇門山 前人
宿蘇門二首 前人
嘯臺 李宗樞
前題 呂柟
安樂窩 前人
嘯臺 唐順之
前題 趙貞吉
安樂窩二首 前人
嘯臺 孔天引
前題 孫慎
安樂窩 前人
嘯臺 陳慶
前題 張遜業
前題 胡汝嘉
前題 陳君德
前題 舒化
蘇門山 李宗樞
安樂窩 前人
前題 劉咸
前題 劉玉
前題 秦金
前題 左桀
前題 余成業
前題 張鯤
遊蘇門三首 王三省
三仙洞睡起 無名氏
嘯臺 徐文溥
蘇門 胡謐
蘇門即事 吳國倫
題百泉 閨秀吳綃
嘯臺 前人
安樂窩 前人
蘇門山部紀事
山川典第五十三卷
蘇門山部彙考
[编辑]晉孫登隱處之「蘇門山。」
蘇門山在今河南衛輝府輝縣之西北七里,一名「蘇 嶺」,一名「百門。」晉孫登隱此,宋邵康節亦于是卜居焉。 今其上皆有遺跡
蘇門山圖
考
[编辑]按《水經》,「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注〉北門陂,方 五百步,在共縣故城西,即共和之故國也。共伯既歸 帝政,逍遙于共山之上。山在國北,所謂共北山也。仙 者孫登之所處。袁彥伯《竹林七賢傳》:「嵇叔夜嘗採藥 山澤,遇之于山。冬以被髮自覆,夏則編草為裳,彈一 絃琴而五聲和。」〈按此注中本無蘇門字面但查輝縣即古共城而又謂孫登所處其為蘇
門無疑,故採以備考云。
〉按:《唐書地理志》河北道,「衛州,汲郡衛縣。」〈註〉有蘇門山, 按《明一統志河南山川》:「蘇門山在衛輝府輝縣西北 七里,一名百門山。晉孫登隱此,號蘇門先生。阮籍往 見之,與商略今古,嘿然不應。籍退至半山,聞山巔有 聲若鸞鳳,乃登嘯也。」
按《三才圖會蘇門山圖考》「蘇門山在衛輝府輝縣,一 名百門山,乃百泉始出之山,其地岩谷幽邃,林樾茂 密,古名士多卜居焉。」上百泉書院,肅謁先師像。登蘇 門,徘徊嘯臺,慨焉懷孫登之為人。史稱登居蘇門土 窟中,好讀《易》,常撫一弦琴。阮籍往候之,與語終不答。 退至山半,聞山巔有聲若鸞鳳,乃登嘯也。嵇康從之, 三年不言。仙人岩在蘇門,有仙人足跡,巖石上刻曰 仙人跡。下嘯臺迤邐西轉,約里半許,至康節安樂窩, 拜其遺像。康節范陽人,幼從父古徙共城,遂築室百 泉之上,名其所居曰安樂窩。布裘蔬食,躬爨以養父。 而李之才適攝共城令,遂授以數學,後人於此建祠 專祀焉。出窩東行南下,入三仙洞,內塑丘、劉、譚三真 人像,乃其脩真處也。或以是為登舊居之土窟,誤矣。 降洞遊集仙資福宮,實書院之左鄰,乃蔡氏園址也。 而院西牆下有古白楊樹十四株,大可蔽牛,蓋數百 年物也。過院為思親亭,在蘇門之麓。許師可為衛輝 路總管,以其父魯齋嘗寓共城,思之,為立亭。過亭為 衛源廟,廟世稱靈源公,殿曰清輝,郡邑之得名曰輝 以此。宋、元皆封王。至洪武初,釐正祀典,改稱衛源之 神,禱雨輒應。廟中碑刻,具載唐、宋以來褒封之典。近 廟有湧金亭,泉仰出,縷縷千萬窠,匯為巨池。池方廣 一頃餘,水泠泠澄白,日照之如金,故名。中有菰蒲荇 藻魚蟹之饒。亭正壁有蘇東坡書「蘇門山湧金門」六 大字,且多宋、元來名士題詠。埒湧金翼然而相對者, 噴玉亭也。亭中有石碣,刻「靈源」二大字,即俗所謂「聖 井」者。而看花樓乃在湧金亭南池水中,盛夏蓮荷芬 郁,翠色上浮,扶疏蔥蒨。今改為穠翠亭。亭左曰洗心 亭,右曰雲橋,實為中流勝概。
按《圖書編:河南山攷》:「衛輝府山曰蘇門,在輝縣,晉孫 登隱處。」
按《河南通志山川》:「蘇門山,在衛輝府輝縣西北七里, 一名百門山,晉孫登隱此。」
按《衛輝府志山川》:「蘇門山在輝縣西北七里,一名蘇 嶺,一名百門山,即太行之支山也。山下即百泉,晉孫 登隱此,有嘯臺,宋邵康節卜居於此,山存安樂窩。 百門泉源出蘇門山下,泉通百道,故名。《詩》曰:『毖彼泉 水』。又曰:『泉源在左,即此。一名衛源,以衛之河發源於 此。其河即衛河,泉上有威惠王祠』。」
《古蹟》:齊王建舊居在蘇門山坡。建,齊襄王子。始皇二 十六年,秦兵擊齊,齊王聽相后勝計,不戰降,遂遷于 共處松柏間,餓死。齊人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 客耶?」蓋疾建用客之誤。
嘯臺在蘇門山巔,即晉孫登隱居長嘯之所。阮籍往 見登,與商略終古,嘿然不應。籍退至半山,聞山巔有 聲若鸞鳳,乃登嘯也。正德十一年,御史許完建祠臺 北。
安樂窩在蘇門山內西北百泉之上。宋邵康節所居 之處。成化六年,邑令張錦建祠。
按《輝縣志山川》:「蘇門山在縣西北七里,一名蘇嶺,一 名百門山,即太行之支山也。山下即百泉,為中州勝概。金明昌時,因山名縣,曰蘇門。晉孫豋隱此,號蘇門 先生。山麓有衛源神祠,百泉書院在焉。」
百門泉源出蘇門山下,泉通百道,故名。《詩》曰:「毖彼泉 水。」又曰:「泉源在左」,即此。一名衛源,以衛之河發源于 此也。其泉雖以百門名,然實踰千萬,不可勝數。自山 麓遍湧石竇,中及平地仰出,纍纍若珠樹,匯為巨陂, 方廣數頃,淵涵澄澈,淨無滓澱。細魚蝦蟹,歷歷可數。 藻荇交橫,鷗鷺翔泳。朝暉晚霞,水光掩映,景尤殊絕。 觀者竟日每不知疲,實為中土之奇觀。泉上有威惠 王祠,禱雨有應,殿名「清暉」,金宣宗因改州曰「輝。」有靈 源、湧金、噴玉、穠翠、洗心諸亭,亭有古今名賢題詠石 刻。
「古蹟」嘯臺在蘇門山巔,語同《府志》。
安樂窩在蘇門山內西北百泉之上,舊係耶律楚材 祠。成化六年,邑令張錦為宋邵康節,曾居此,覃思學 《易》,不爐不扇不寢之地。晚遷于洛,因廢耶律像,而改 建邵子祠。
三仙洞在蘇門山麓,石洞高丈許,元丘處機、劉處元、 譚處端三真人修道之所,有三清洞在其上,故名。 齊王建,舊居在蘇門山坡,語同。《府志》。
百泉書院在蘇門山麓,百泉之左。成化壬寅,提學僉 事吳伯通創建。後廣陽車璽、「濟南王敕相繼重修。正 德庚辰,御史汪瀾檄知府翟鵬、知縣李傑增修。嘉靖 癸丑、隆慶戊辰,御史霍冀、楊家相先後修葺。」崇禎壬 午,改為貢院。
祠廟:衛源廟在蘇門山麓,百門泉上,泉乃衛河之源。 廟創于隋,殿名「清輝」,以祀泉神,稱靈源公。宣和七年, 封威惠王;元至元二十一年,加封洪濟威惠王。明洪 武十一年,改稱衛源之神。每歲四月八日,本府知府 致祭。
孫登祠在蘇門山巔。正德十一年御史許完建。 邵子祠,在蘇門山西北百泉之上。成化六年知縣張 錦建。
耶律丞相祠舊係安樂窩,祀元丞相耶律楚材。明成 化六年,知縣張錦改建為「邵子祠。」
呂公祠在百泉東北隅蘇門山足。崇禎十六年癸未, 邑舉人冀應熊建坊扁題「鶴嶺仙蹤」四字。
寺觀三清觀在蘇門山上,俗名「無梁殿」,皆以石構為 之。《嘉 熊耳山部藝文》靖四十三年建。
墳墓耶律相公墓在梅溪西北,蘇門之陽。
景致:「《蘇門曉色》,樹木陰翳,臺榭森嚴。旭日未升,水光 山色相為掩映,絪縕蔥鬱,如行雲霧之中。」
蘇門山部藝文一
[编辑]《嘯旨蘇門章》唐·孫廣
[编辑]《蘇門》者,仙君隱蘇門所作也。述廣成務光以陶性靈, 以演大道,非止以成聲音作程品也。其音美暢,如鸞 鳳之響。晉阮嗣宗善嘯,聞仙君以為己,若往詣焉,方 披髮握坐,籍再拜而請之。順風而請者三,承風而請 者再。仙君神色自若,竟無所對,籍因長嘯數十聲而 去。仙君料籍回未遠,因動清角而嘯,至四五發聲,籍 但覺林巒草木皆有異聲。須臾,飄風暴雨忽至,已而 鸞鳳孔雀繽紛而至,不可勝數。籍既懼,又喜而歸。因 傳寫之,十得其二,謂之《蘇門》,今之所傳者是也。深山 大澤,極高極遠,宜為之先發五太、五少,沈激內外,一 十二法備舉,方少得蘇門之音矣。
《與左相張仲議》元·許衡
[编辑]自大名遷居蘇門,其大喜有三:親:善人也,近鄉土也, 得佳山水也,是以藝麻樹桑,圖為老計。三數年,雖所 謀未果,而慮愈堅于向時矣。
《遊蘇門記》明·李夢陽
[编辑]李夢陽曰:「《詩》云:『泌水洋洋,可以樂飢』。予當正德戊辰, 值春仲之交,遊于輝縣,于是覽蘇門之山,降觀于衛 源,乃登盤山,至侯趙之川,遂覽于三湖,返焉。李子登 蘇門之山,扣石而歌,歌曰:『泉水活活,北之流矣。有女 懷春,釆彼薇矣。山雪修阻,暮予何之矣』。」歌竟長嘯,響 應林谷,時人莫測也。蘇門山古士率棲焉。著者魏阮 籍、晉孫登,宋李之才、邵雍,元許衡、姚樞耳,然諸皆有 祠祀之,獨籍不祠也。蘇門有九峰山,亦奇絕,然其上 無泉,侯趙川亦無川,可恨也。太行山至蘇門,連峰萬 餘數,森森若排劍北走,中有三峰獨奇,而三寺各當 一奇,有一泉繞之流,乃其泉數里,觸大石輒入地,故 不至侯趙川。李子曰:「吾觀三湖險矣,蓋虎豹之窟,而 魑魅所宅也。西踞壺關之巍,北跨陵川之危,東扼林 慮、上黨,而盤山路石,岈岈嶄嶄,行若登天然。過此豁 然曠川,而四面皆山焉,所謂侯趙川也,蓋若桃源焉。 三湖有巨竹蓊茂,登山西望,亭亭緣崖而綠者,竹也。 中湖則有石鏡,半規耳而黝瑩,能鑒天日山河人物 焉,豈不異哉!」中湖寺宋號太平興國寺,而屬湯陰縣南北湖寺則今人創之耳。邊寺磽田以千數,然故櫟 橡磈磊區耳。于是寺僧招流人墾之,租其人率斬茅 菅,阻巖崦為聚落,煙火裊裊相雜也。輝縣產魚稻,偕 予行者二人,一曰馮貴,二曰左國玉。左國玉,予內弟 也。內弟生不識山,前出陽武,行望見山,喜以為雲,已 知其山也。益又喜躍馬行,懊不即至。李子曰:「余遊蘇 門,蓋得于山川土俗之別云。」于是作《遊蘇門記》。
《百泉書院記》吳節
[编辑]衛輝輝縣西北蘇門有山曰「百泉」,峰巒奇勝,甲于汴 洛。宋邵康節先生愛其清麗,恆登覽焉。結竹為窩,讀 書之所,山以此大著于世。賢人君子咸以一陟為幸, 豈真山水之是娛耶?景先生之高風也。代遠物移,窩 之故址翳榛莽,然其名與山俱不以窩而廢振也。成 化丙申,予同寅張公文謹伯氏文撝,以衛郡同知尋 擢守于是邦。視篆之始,亟欲舉廢而惟恐後。顧歲祲 憂民劇于荒政而不遑恤。逮乎瘡痍稍治,戊戌秋八 月,按察僉事吳君伯通以提學至,文撝首建其議。吳 君喜其重風教之本也,若豫約而為謀者,乃白今大 司徒李公,時為右副都御史,巡撫至衛。遂檄懷慶彰 德倪順、焦顯二部守輝邑知縣張麟合出所需。方鳩 材間而李公入為侍郎,東萊秦公繼之,未幾亦遷去。 鴈門趙公守約復以右副都御史來撫中土,益加獎 勵,迺擇吉具工,划其凸凹,闢為夷曠。中構堂五間,高 二丈有奇,廣五丈有奇,深四丈有奇;後堂五間,東西 齋舍五十餘間,外門樹坊扁曰「百泉書院。」正堂三間, 祀康節先生周濂溪、司馬溫公、二程夫子、東萊呂氏、 張橫渠、朱文公、張南軒、許魯齋題曰「十賢祠」,以姚文 獻公樞、竇文正公默配享。四周繚以高墉,窗戶、房廚、 祭器,巨細備具。始工于成化庚子春,落成于壬寅冬。 創之者文撝,而成之者今守張君咨也。嗟夫!有此乾 坤,即有此百泉,何獨今日之顯哉?寔邵先生顯之也。 先生以內聖外王之學,與程、溫諸賢同時倡道,師友 授受,出于一源,合而祀之,宜也。予聞文撝大父度、父 廉,二先生相繼教于登封,道化洽于人心,至今祀于 泮宮。登封屬河南省內,去衛無五日之程,聲教相接, 文撝復為衛守,而文謹為大方伯,父祖子孫兄弟敷 教于中州,繩繩相續,豫南之民漸張氏之德澤何其 深耶?今而建先賢祠以激後學,蓋承道德之家法有 自矣。南國英發子弟讀書于此,蒙張氏世澤之隆,睹 立祠之功。愬先哲以道德、功業、文章相淬礪,于孝悌 忠信,禮義廉恥,百世是師,士風行而民俗厚,皆是祠 啟之也。繼今為守令者,嗣而修之,俾勿壞邵先生道 德,與百泉山水相為無窮,而張氏世德與百泉書院 相為永久名教之光,夫豈小補乎哉!
《遊蘇門山百泉記》袁宏道
[编辑]「舉世皆以為無益,而吾惑之,至捐性命以殉,是之謂 『溺』。」溺者,通人所戒,然亦通人所蔽也。溺于酒者至于 荷鍤,溺于《書》者至于伐塚,溺于禪者至于斷臂,溺山 水者亦然,蘇門之登至于廢起居言笑。以常情律之 則為至怪,以通人觀之則亦人情也。夫此以無妻子 為怪,彼亦以遠山水為怪,各據其有,則遞為富,彼此 「易位,抑更相苦矣。嗣宗語意,微涉牽率,棲神導氣,在 山水間為俗談,置之勿答是已。及劃然長嘯,林谷傳 響,真意所到,先生曷嘗廢酬應哉?唯世無發其籟者, 故不鳴也。」曰:「子何以知其溺?」曰:「以百泉知之。百泉蓋 水之尤物也,吾照其幽,綠目奪焉。日晃晃而爍也,雨 霏霏而細也,草搖搖而碧也,吾神酣焉。吾于聲色,非 能忘情者。當其與泉相值,吾嗜好忽盡,人間妖《韶》,不 能易吾一盼也。嗜酒者,不可與見《桑落》也,嗜色者,不 可與見《嬙施》也,嗜山水者,不可與見《神區》奧宅也。宋 之康節,蓋異世而同感者,雖風規稍異,其與棄人間 事以山水為殉一也。」或曰:「投之水不怨,出而更笑,毋 乃非情。」曰:「有大溺者必有大忍。」今之溺富貴者,汨沒 塵沙,受人之摧折,有甚于水者也。抑之而更拜,唾之 而更諛,其逆情反性,有甚于笑者也。故曰:「忍者所以 全其溺也。」曰:「子之于山水也,何以不溺?」曰:「余所謂知 之而不能嗜,嗜之而不能極者也。余庸人也。」
《安樂窩記略》于準
[编辑]召公封于燕,燕之有邵舊矣。康節先生幼自燕從父 徙居衛之共城,讀書百泉之上,志堅思苦,夏不扇,冬 不爐,夜不就席者數年。厥後再徙于洛邑,遂安居焉。 是共城者,先生曩昔讀書之所,窩名安樂,故址尚存, 而祠宇未備。準來佐郡,謀欲興創,事竟未成。後得文 安邢侯表為守,朝城張錦為宰,暇日以創祠之謀咨 之。首可其議,乃命工須材,創祠三間于衛源神祠之 右,又肖先生之像于中。成化六年九月經始,次年九 月告成。僉謂是窩舊無碑刻,懼事久而湮沒,欲備始 終傳永遠,而屬記于準。余考之:先生重九日再到共 城百泉故居,有《故國逄,佳節登臨但可悲》之詩。又謂 予家有園數十畝,皆桃李梨杏之類,在衛之西郊,自
始營十餘載矣。以是質之,則知「共城」為先生之故居而洛邑之「行窩」乃其晚年所居無疑矣。《蘇門山姚文獻公祠記》徐文溥
[编辑]公祠輝舊矣,而蘇門今始也。嘉靖改元之春,余與憲 使張君天性巡河北,登百泉,謁公于祔饗之廟而去。 越六月再至,公有孫曰泰,持《家集》謁余,願新公祠,且 曰:「縣西府館,實故雪齋,二石獸者,故物也。今大中丞 劉公令茲土,惟葺我先人祠宇是謀。」會遷去未果。題 碑陰,大意謂植民生,倡斯道,為公之大者云。余于是 謀諸張曰:「先嘗用言者祠公,茲乃弗祀,非曠禮乎?雖 祔饗十賢,而未有專祀,豈所以示崇奉表勵之意耶? 夫祠既屬公,弗可奪也;而歲祲民儉,弗可舉也。奈何?」 張曰:「盍以里中淫祠之不在祀典者改為。」余曰:「善。」乃 命縣丞詹烰稽之,得俗名三官廟者于蘇門公故里 也。廟不知刱建之始?屋三楹,門一楹,繚以土垣,介在 路隅。丞曰:「時惟淫祠,祀典弗載。淫祀無福,先王所禁; 改而新之,公私無費,不亦可乎?且值于茲,豈神有以 相之乎?」于是余乃易以今匾,示專也。檄于太守翟君 鵬,督縣舉事,速厥成也。量費以像公,卜日以奠,位致 虔也。牒于姚氏子孫世守奉祀,謀其永也。祠成,太守 曰:「茲舉也,其有合于」禮乎?請勒諸石,《志》始也。壬午秋 九月十有一日記。
《遊蘇門記》張鯤
[编辑]予蚤年十二三,常聞上客談蘇門山水之勝,神情輒 嚮往云。嘉靖歲丁酉春,予宦遊來自江西,趨入蘇門 山。三月二十有四日,禮書院中孔子廟庭臨百門泉, 泉出遍地,繞蘇門山之麓,如扶珠樹,不可計數,即濟 南諸泉不若也。嘆曰:「原泉混混,不舍晝夜。《老子》云:『上 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以今觀之,豈不信哉。甲 辰,謁衛源祠,仄磴西通,訪康節先生安樂窩故址。過 東峰,登孫登嘯臺,有空同所撰碑記,石摧折碎裂,漫 不可讀。嗟嗟!曾幾何時,顧已爾爾,感慨係之。南轉山 椒,憩三仙洞,土多瘠而民貧,曰:「此真隱地耶?」因思四 皓在商山,夷、齊去首陽,秦人避武陵,予咸嘗覽眺,然 其地盡不毛。夫惟不毛,是以不欲高「人之蹤,庶能久 托。不然,人將爭奪之,雖欲長隱,得乎?」乙巳,方令綱張 宴于書院敷教堂上,頃與遍讀庭下及壁間詩文,其 《夫子廟東階碑》一通,則洛陽大老晦菴劉公所作記 也。且稱書院原止祀邵子,頗議邵學不同孔子、程子。 後之人遂不較輕重,竟以從祀諸賢,或未必賢者,濫 升廟庭而抗禮。予稍稍疑其不類云。惟呂涇野、王南 原、李石疊、高蘇門、王潼谷若干首可諷誦,他無所考 也。丙午,遊白雲寺,寺去書院蓋五十里許,構絕壁山 坳中殿側有二泉,東西井甃共匯一池。流纔數步,宛 轉入石渠,便潺湲,奇絕可愛。道由卓水,觀北陽寺,官 莊褚丘店早生焦泉,民各淳朴有古風,予甚悅之。歸 來泉「上,徒有卜居之念,力實不及耳。」又明日戊申,觀 書院《重修碑記》,蓋正德末年相州崔史後渠公所著 文,大抵論士風頹振之自,終篇寓訓規,特于風化有 關焉。方令太原人學積行純,雄才小試,太史王中川 嘉其器度非常,政成而有餘裕,禮恭而非偽為,君子 謂為知言,且知人令。又述川里三湖佳麗幽雅,請往 遊,謝病未能也。「四月己酉,崧少山人張鯤記。」
《百泉題名》崔銑
[编辑]嘉靖己亥春三月己巳,相臺崔銑隨駕至衛,已事。庚 午,西適于輝。「辛未,往觀百泉,謁聖祠,弔嘯臺,入安樂 窩,憩湧金亭」,烹鮮佐酒,飲泉一勺,迤𨓦而歸。
《跋嘯旨》都穆
[编辑]是書人間罕傳。《書序》謂王母授南極真人,真人授廣 成子,其說誕妄不經,惟《十有二法》及載孫登、阮籍,則 誠得嘯之旨者。《序》又謂登無所授,而籍之後湮滅無 聞。予嘗以使事道經蘇門,訪孫、阮遺跡,思鸞鳳之聲 不可得聞,為之怏悒。夫人之聲即天地之聲也。人有 古今而聲無古今,是書既行,安知山林之下無孫、阮 「者出」,然則豈終于湮滅而無聞也哉?
蘇門山部藝文二〈詩〉
[编辑]《嘯臺》晉·庾闡
[编辑]靈巖霞蔚,石室鱗構。青松標空,蘭泉吐漏。蘢薈可遊, 芳津可漱。元谷蕭寥,鳴琴獨奏。先生體之,寂坐幽岸。 凝冰結樸,熙陽靡煥。潛真內全,飛榮外散。凌崖高嘯, 希風朗彈。道有冥廢,運有昏消,達隱不巖,元跡不標。 或曰「先生,晦德逍遙,嵇子秀達,英風朗烈,道雋薰芳, 鮮不玉折。」兆動初萌,妙鑒奇絕。翹首青冥,仰想元哲。
===遠,荒臺突兀抵高峰。
《安樂窩九首》宋·邵雍
[编辑]安樂窩中快活人,閒來四物幸相親。一篇詩逸收花 月,一部《書》嚴驚鬼神。一柱香清沖宇泰,一樽酒美湛 天真。太平自慶何多也,惟願君王壽萬春。
其二
安樂窩中事事無,惟存一卷《伏羲書》。倦時就枕不必 睡,忻後攜筇任所趨。准備點茶收露水,隄防合藥種 魚蘇。苟非先聖開蒙吝,幾作人間淺丈夫。
其三
安樂窩中弄《舊編》,舊編將絕又重聯。燈前燭下三千 日,水畔花間二十年。有主山河難占籍,無爭風月任 收權。閒吟閒詠人休問,此個工夫世不傳。
其四
安樂窩中春夢回,略無塵事可裝懷。輕風一霎座中 遇,清樂數聲天外來。日影轉時從杖履,花陰交處傍 樽罍。人間未若吾鄉好,又況吾鄉多俊才。
其五
安樂窩中春夢時,閉門慵坐客來稀。瀟瀟微雨竹間 霽,嘒嘒翠禽花上飛。好景盡將詩記錄,懽情須用酒 維持。自餘身外無窮事,皆可掉頭稱不知。
其六
《安樂窩》中甚不貧,中間有榻可容身。懦風一變至于 道,和氣四時長若春。日月作明明主日,人言成信信 由人。唯人與日不相遠,過此何常更語真。
其七
安樂窩中雖不拘,不拘終不失吾儒。輕醇酒用小盞 飲,豪壯詩將大字書。花木暄妍春雨後,山川澄靜九 秋餘。閒中意思長多少,無沗人間一丈夫。
其八
安樂窩前小江曲,新蒲細柳年年綠。眼前隨分好光 陰,誰道人生多不足。
其九
堯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夏住長生洞,冬居安樂窩。 鶯花供放適,風月助吟哦。竊料人間樂,無如我最多。
《蘇門夜雨》周敦頤
[编辑]秋光拂盡熱,半夜雨淋漓。遶屋是芭蕉,一枕高響圍。 恰似釣魚船,棚底睡覺時。
《嘯臺》蘇軾
[编辑]高士隱蘇嶺,平臺留至今。峰巒相掩映,松柏共陰森。 自是甘潛跡,誰言竟陸沈。喜觀三絕易,時鼓一弦琴。 作炭人能識,投河怒不侵。常年居土窟,素志樂山林。 阮籍聞長嘯,嵇康愧夙心。谷岩悉響應,鸞鳳同聲音。 信是江沱詠,誠非澤畔吟。我來重遊覽,清氣逼塵襟。
《蘇門山》元·好問
[编辑]「太行元氣老不死,上與左界分山河。」有如巨鰲昂頭 西入海,突兀已過餘坡陀。我從汾晉來山之,面目腹 背皆經過。濟源盤谷非不佳,煙景獨覺蘇門多。湧金 亭下百泉水,海眼萬古流山阿觱沸濼水源,𣽂淪晉 溪波。雲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鼉。水妃簸弄明月璣,地 藏發泄天不訶。平湖油油碧于酒,雲錦十里翻風荷。 我來適與風雨會,世界三日漫兜羅。山行不得山,北 望空長哦。今朝一掃眾峰出,千鬟萬髻高峨峨。空青 斷石壁,薇茫散煙螺。山陽十月未搖落,翠蕤雲旓相 盪摩。雲煙故為出濃淡,魚鳥似欲留婆娑。石間仙人 跡,石爛跡不磨。仙人去不返,六龍忽蹉跎。江山如此 不一醉,撫掌笑殺孫公和。長安城頭「烏尾訛,并州少 年夜枕戈。舉杯為問謝安石,蒼生今亦如卿何。元子 樂矣君其歌。」
《蘇門山》元·韓準
[编辑]誰謂江南好,蘇門第一流。泉聲竹林夜,山色稻花秋。 捫石看題詠,臨池憶釣遊。何時卜歸隱,明月載扁舟。
《前題》許衡
[编辑]大山如蹲龍,小山如踞虎。煙嵐鬱蒼翠,遠近互吞吐。 我來蘇門居,遨遊成樂土。策杖望朝雲,捲簾看暮雨。 佳意豁塵腥,勝概入談塵。使我鬱陶消,使我勞瘵愈。 生平鄙吝心,一洗出千古。回首聲利人,何殊坐囹圄。 遠役非素懷,況有跋涉苦。吟鞭裊東風,遲遲如去魯。 芳菲二三月,追遊盛梅塢。歸來願無違,一觴期對舉。
《安樂窩》劉賡
[编辑]窩名安樂一蘧廬,百尺源頭訪故居。萬古千秋示諸 掌,先生《經》世有遺書。
《嘯臺二首》前人
[编辑]夷甫清談誠誤世,諸公餘謗亦當分。如何不管人間 事,日醉共山頂上雲。
其二
舌如捲葉口御環,裂石穿雲詎可攀。鸞鳳不鳴人去 久,荒臺無語對共山。
《嘯臺》明·王韋
[编辑]此地曾舒嘯,高臺峙夕曛。危峰幾欲墮,志士不堪聞春樹依黃鳥,秋郊散白雲。如何一激發,千載播清芬。
《前題》二首 李夢陽
[编辑]陽翟看山二月迴,蓬池登嘯九天開。晚立長風搖海 色,東西日月照孤臺。
其二
萬古春城碧草還,蒼臺只在白雲間。竹林北望風煙 動,寂寞蘇門更見山。
《蘇門山》前人
[编辑]閱圖訪名奇,久欽蘇門山。危峰羅縣牖,積石噴鳴泉。 清吟激衛女,嘉遯招古賢。出遊結夢想,神往理誰詮。 連岩既鬱紆,迴渚復綿芊。猿吟曙霏豁,鴈泊暝陰還。 杖策躡丰茸,解裾濯潺湲。仰視遊雲翮,俯察戲藻鮮。 覽物慨幽存,撫化懷冥筌。況逢春華交,更北眺孤煙。 畢婚非達生,一嘯復何言。
《宿蘇門》二首 前人
[编辑]朝發陽武城,暮宿蘇門里。臥聽青山鐘,遙在白雲裏。
其二
北風吹山雲,不見山上月。蘇門一夜雨,千峰盡成雪。
《嘯臺》李宗樞
[编辑]《委逕》斜縈漢,靈池曲抱臺。風塵天外隔。雲日鏡中開。 紫巘鸞疑嘯。滄洲鷺轉猜。湍光能照夜。暝色謾相催。
《前題》呂柟
[编辑]肩輿扶上嘯高臺,萬里風煙撥不開。試問孫卿緣底 事,野花啼鳥不御杯。
《安樂窩》前人
[编辑]亂石堆中安樂窩,高風千古重山河。我來欲起羲皇 睡,細問當年《首尾歌》。
《嘯臺》唐·順之
[编辑]晉時肥遁士,長嘯此山陰。自遠龍蛇跡,能為鸞鳳音。 清淨同河上,沉冥異竹林。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逸駕應難返,荒臺尚可臨。俯看恆衛水,遙見太行岑。 砌冷疏花發,扉扃落葉深。寧知千載後,更有阮生尋。
《前題》趙貞吉
[编辑]使車十日離金馬,暮過迢迢嘯臺下。空裏如聞鸞鳳 音,途中不遇猖狂者。阮生猖狂真可哀,半痴半黠誰 能裁。千言萬論盡聒耳,獨憑一嘯明其懷。開懷問孫 公,孫公益龍鍾。渺視無一語,萬木澄英風。吾能會其 意,拂衣下山去。孫公送阮生,一嘯抗自舉。吁嗟孫阮 自心期,凄涼此意無人知。可憐千載不相待,至今惟 有高臺在。雲邊影落蘇門山,草際煙浮百泉瀨。與君 相別在新春,君去遊梁我入秦。洛中名士如相問,今 作區區青眼人。
《安樂窩》二首 前人
[编辑]萬疊青山百道泉,一蓑煙雨老先天。如何尚有英雄 氣,暗註皇王《帝伯》篇。
其二
《艮》為山石坎為泉,誰結巖阿止止菴。一滴下山終到 海,好於安樂鏡中看。
《嘯臺》孔天引
[编辑]鳳鳥翔千仞,白駒在空谷。皎皎湛霞心,遠遠散雲躅。 長嘯如有遺,流氛絕無入。猗彼阮康徒,觀公尚超忽。
《前題》孫慎
[编辑]清秋此日獨登臺,不見孫卿空草萊。我亦乘風發浩 嘯,蘇門時復彩雲開。
《安樂窩》前人
[编辑]乘興尋幽百仞岑,西風吹樹古堂陰。高人已去羲皇 遠,誰解當年「首尾吟。」
《嘯臺》陳慶
[编辑]嘯臺何日有,菊月此登臨。古碣摹將蝕,希音聽欲沉。 行山迎晚照,衛水漾秋陰。肺病吾安適,因君了夙心。
《前題》張遜業
[编辑]高人不可見,遺跡古共城。一嘯傳林谷,千秋想令名。 投河還自笑,喻火在《韜明》。試問登臨客,誰能薄世情。
《前題》胡汝嘉
[编辑]高人舒嘯地,路入薜蘿深。仄徑披蒼蘚,平臺控碧岑。 澹雲千里色,落日半山陰。靈籟蕭蕭發,疑聞鸞鳳音。
《前題》陳君德
[编辑]逸士高蹤何處尋?空留石室倚雲岑。孤臺尚想煙霞 色,哀壑疑聞鸞鳳音。白日坐來蒼靄合,紅塵飛盡碧 苔深。君看衛水年年在,肯向儒門歎陸沉。
《前題》舒化
[编辑]棲元石室學無生,不向人間混姓名。阮籍猶能聞一 嘯,自慚今日寂無聲。
《蘇門山》李宗樞
[编辑]蘇門高士歸千載,異地登臨此共君。臺倚青山含夕 日,窩深秋草暗晴雲。群峰秀色亭邊入,百道泉聲樹 裏聞。金粟巖前多舊侶,定知先有「《北山》文。」
《安樂窩》前人
[编辑]詎識蘇門外,猶傳《邵子窩》。頹堂移歲序,遺像肅松蘿。 獨立青冥晏,空山白露多。求之不可見,渺渺奈愁何。
===測,名著乾坤世不磨。自信平途無枳棘,誰論滄海有 風波。龍樓鳳閣頻瞻眺,其若衡門自在何。
《前題》劉玉
[编辑]傳得羲皇未畫圖,清風千古此山隅。帝王卻許漁樵 對,還許共城《舊令》無。
《前題》秦金
[编辑]誰築行窩古澗濱,衣冠猶見宋遺民。皇王帝霸經綸 妙,「濂」「洛」「關」閩統續真。心潑檻前靈竇水,神遊花外小 車春。茫茫後學空山斗,惆悵臨風一荐蘋。
《前題》左桀
[编辑]青松標勝地,白石護行窩。窗迥搖珠斗,亭幽長薜蘿。 雲崖風色冷,日夕鳥聲多。皇極杳難測,其如仰止何。
《前題》余成業
[编辑]高賢讀《易》處,林壑此幽棲。蘿逕扶雲入,石門伴鳥啼。 窗斷羲皇夢,碑殘楚氏題。平生仰止意,此日更栖栖。
《前題》張鯤
[编辑]山抱天根凈,波函月窟深。名窩封宿草,首尾向誰吟。
《遊蘇門》三首 王三省
[编辑]縣有共城址,民存「太古風。」吾將此卜築,伏臘友山翁。
其二
桃李花香處,村流滿故畦。杖藜麾候吏,林外送鶯啼。
其三
治生吾所拙,歸臥顧山樊。他年傳「盛事,此亦是桃源。」
《三仙洞睡起》無名氏
[编辑]菌枕松床午夢覺,莞然一笑秋陰薄。自慚濟世無他 才,只合歸山伴野鶴。山下且同雙鶴棲,洞中長與白 雲期。北窗睡覺渾無事,碧樹沉沉鸎亂啼。
《嘯臺》徐文溥
[编辑]高臺有何意,獨立對斜曛。鬢影風前短,鳳吟天外聞。 路迴愁亂石,山仄臥生雲。好事多浮飾,孫登不世棼。
《蘇門》胡謐
[编辑]蘇門迤邐太行連,山麓泓澄匯百泉。長嘯客留臺上 月,搴芳人渡鏡中天。湧金亭瞰龍時見,穠翠叢圍鶴 晝眠。遠過非因探勝境,喜從書院謁群賢。
《蘇門即事》吳國倫
[编辑]太行出雲雲盡黑,一雨須臾山改色。偶自西河愬衛 源,搴帷已入《周鄘國》。《鄘國》如丸彈九州,雲林窅窕山 蹊仄。村疇迴薄小江南,井邑蕭疏自河北。共伯逍遙 失歲年,孫登坐嘯凌蒼煙。仙人不作名山主,終古蘇 門抱百泉。百泉磵底珠花旋,燭地涵空一鏡懸。有客 臨流不敢照,昔遊綠鬢今華顛。
《題百泉》閨秀吳綃
[编辑]「太行迢迢繞天足,疊嶺連峰似波蹙。蘇門突兀當衛 源,穠翠接空青矗矗。十頃青光蘋藻香,湧金亭下鋪 寒玉。清濟伏流崑崙底,濫觴古人卓刀處,熲熲秋鐵 光。水底圓珠吐細沫,沙中疑有蛟龍藏。天河清淺應 似此,西走汾晉常湯湯。我來二月春未濃,薄日和風 好光景。想見當年佩玉人,巧笑曾經照清冷。遠山曳」 輕雲,近岫堆青螺。桃花千臉紅,嫩柳綠傞傞。一川煙 色畫不得,可無美酒如春波。此中遺跡堪憑弔,荒臺 古榭空陂陀。朝歌邑號亦自好,欲問迴車意若何。
《嘯臺》前人
[编辑]魏晉已如夢,荒臺今獨存。龍蛇正交鬥,鸞鳳自高騫。 避俗惟長嘯,逢人常不言。始知真隱逸,不必入《桃源》。
《安樂窩》前人
[编辑]「堯夫昔淪跡,斯地寄簞瓢。杖屨無俗事,名賢多素交。 山川猶藹藹,桃李已蕭蕭。」擊壤留佳句,風流亦自豪。
蘇門山部紀事
[编辑]《晉書阮籍傳》:「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也。容貌瓌傑, 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于色。或 閉戶視書,累月不出。或登山臨水,經日忘歸。博覽群 籍,尤好老莊,嗜酒能嘯。嘗于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 終古及栖神道氣之術,登皆不應。籍因長嘯而退。至 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巖谷,乃登之嘯也。遂」 歸。著《大人先生傳》。
《嵇康傳》:「嵇康,字叔夜,譙國銍人也。早孤,有奇才,遠邁 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 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恬淡寡慾,學不 師授,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莊。與魏宗室婚,拜中散 大夫。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于懷。常採 藥遊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反。時有樵蘇者遇之咸」 謂神仙。至汲郡山中見孫登,康遂從之遊。登沉默自 守,無所言說。康臨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雋,其能免乎?」 初,康嘗與向秀共鍛于大樹之下,鍾會造焉,康不為 之禮,因譖康,欲助毋丘儉。帝既昵聽信會,遂并害之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嗟痛,帝尋悟而恨焉。 《孫登傳》:「孫登字公和,汲郡共人也。無家屬」,于郡北山 為土窟居之。夏則編草為裳,冬則被髮自覆。好讀《易》, 撫一絃琴,見者皆親樂之。性無恚怒,人或投諸水中, 欲觀其怒。登既出,便大笑。時時游人間,所經家或設 衣食者,一無所受,辭去皆捨棄。嘗往宜陽山,有作炭 人,見之,知非常人,與登語,登亦不應。文帝聞之,使阮 籍往觀,既見,與語,亦不應。嵇康又從之游三年,問其 所圖,終不答。康每歎息,將別,謂曰:「先生竟無言乎?」登 乃曰:「子識火乎?火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在于用 光?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而果在于用才?故用光 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識真,所以全其年。 今子才多識寡,難乎免于今之世矣。子無求乎?」康不 能用,果遭非命。仍作《幽憤詩》曰:「昔慚柳下,今愧孫登。」 或謂登以魏晉去就,易生嫌疑,故或嘿者也。竟不知 所終。
《輝縣志》:「宋邵雍字堯夫,幼從父古徙居共城,卜居蘇 門山下,結廬百泉之上。時居母憂,布裘蔬食,躬爨以 養父,堅志苦學。共令李之才叩門來謁,勞苦之,與語 物理性命之學,雍再拜願受業。于是先示以陸淳《春 秋》,後授《河圖》《洛書》、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圖象,雍益覃 思刻厲,冬不爐,夏不扇,夜不就枕者數年。安貧樂道」, 自云未嘗攢眉,名所居為《安樂窩》。
李之才,字挺之,青州人。天聖八年進士。初為獲嘉主 簿,權共城令。時邵雍隱居苦學于蘇門山百泉之上, 之才叩門勞苦之曰:「好學篤志,果何似?」雍曰:「簡策之 外,未有適也。」之才曰:「君非跡簡策者,其如物理之學 何?」他日則又曰:「物理之學學矣,不有性命之學乎?」雍 再拜,願受業。于是先示之以陸淳《春秋》,既而語五經 大旨,則授《易》而終焉。其後雍卒以《易》名世。
元姚樞,字公茂,號雪齋,其先永平柳城人。初與楊中 書惟中北覲,太宗甚重之,以郎中牙魯花赤行臺于 燕,時以臺長惟事貨賂,遂棄官攜家。來輝衣冠莊肅, 以道學自鳴,佳時則鳴琴百泉之上,遁世而樂天,若 將終身。時許文正公衡聞公得伊洛《性理》之學,盡室 來輝,相依以居。世祖在潛邸,以禮聘至,歷拜翰林學 士承旨,卒于官。
姚燧,字端甫,樞之從子。生三歲而孤,育于伯父樞。時 許衡與樞講道于蘇門,燧年十二,遂從之遊。至元七 年,衡以國子祭酒教貴冑,奏召舊弟子十二人,燧自 太原驛致館下。燧先在蘇門時,讀《通鑑綱目》,常痛國 統散于逐年,不能一覽而得其離合之概。至告病江 東,著《國統離合表》若干卷,年經而國緯之。如《史記》諸 表,將附朱熹「凡例」之後。其學有得于許衡,由窮理致 知,反躬實踐,為世名儒。
耶律楚材,字晉卿。金末,為左右司員外郎。元太祖克 燕,召見,處之左右,正色立朝,不為少屈,願以身殉天 下。平生不治生產,家財未嘗問其出入。篤于好學,不 舍晝夜。尤嗜《易》學,嘗選地即蘇門,居之于衛水之涯, 植梅數株,建琴亭月榭,吟詠其中。官至中書令。 許衡字魯齋,河內人。幼有異質,年十餘,有道士見之, 驚曰:「骨清神完,目光射人,苟非命世大賢,即當神超 八表。」後適衛友竇默,尋居蘇門。友姚樞既得程、朱《性 理》諸書,益大有得,慨然以道為己任,既而盡室依樞 以居,家貧,處之泰然,一時從遊者甚眾,時偕其徒遊 于百泉之上,吟詠為樂。
竇默,字子聲,廣平肥鄉人。幼讀書,毅然有立志。避亂 德安,得《伊》、洛《性理》之書以歸。與姚樞、許衡講學蘇門, 倡明斯道。
王磐,字文炳,篤學勵行,至大四年,擢進士第。授歸德 府錄事判官,不赴。避地蘇門之勝,來居數年,弟子受 業者甚眾,時稱「名儒。」
白棟,字彥隆,太原人,徒行至河內,從許衡學。繼衡為 國子祭酒,奏召舊弟子,以為國子助教,侍裕廟東宮。 出僉漢中道提刑按察司事,尋改燕南河北道,趣裝 其考,已疾行,至衛而卒,遂葬衛之蘇門周卜村,即教 授于輝,復除河南道勸農副使,以病卒,亦葬蘇門。 王惲,字仲謀,汲人。博學有俊才。從王磐學,于蘇門最 久。中統初,姚樞辟為詳議官,仕至通議大夫、翰林學 士承旨、文章政事,知名當世。
丘處機字通密,棲霞人,自號「長春子。」嘗寓居蘇門山, 與劉處元、譚處端二真人研精元學。世祖召見,每言 「為治在敬天勤民,長生在清心寡慾。」世祖然其言,命 左右書之。今遺蹟有三仙洞,并元建集仙資福宮俱 存。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