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07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七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十六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七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七十六卷目錄

 荊山部彙考

  圖

  考

 荊山部總論

  宋程大昌禹貢論三條荊山論一 三條荊山論二

  禹貢山川地理圖三條荊山圖敘說

 荊山部藝文

  登荊山          晉桓元

  望荊山          梁江淹

  荊山           唐胡曾

  前題           李商隱

 荊山部紀事

 梁山部彙考

  圖

  考

 梁山部藝文

  梁山雪歌        明郭登庸

 梁山部紀事

 梁山部雜錄

 岐山部彙考

  圖

  考

 岐山部藝文一

  岐山懷古賦并序    明王轂

 岐山部藝文二

  岐山操          周太王

  岐山操       周公為太王作

  岐下           唐韓愈

  過岐有感        明成始終

  岐山            唐龍

  岐山阻雨          郭莊

  鳳凰山           汪藻

 岐山部紀事

 岐山部雜錄

山川典第七十六卷

荊山部彙考

[编辑]

《禹貢》
雍州之荊山

[编辑]

荊山在今陝西西安府冨平縣西南一十里,《禹貢》「荊 岐既旅」,即此。

按:《書經禹貢》:「荊岐既旅。」此荊在岐東,非荊州之荊。 《地理志》云:「《禹貢》北條荊山在馮翊懷德縣南,南條 荊山在南郡臨沮縣北」,彼是荊州之荊也。蔡傳「荊」,「岐」,二 山名。荊山,即北條之荊,《地志》在馮翊懷德縣南,今耀 州冨平縣掘陵原也。 導岍及岐,至于荊山。《三山》皆在雍州。荊、岐上已 具矣,而此復言之,以山勢相連,而州境隔絕,更從上 理說所治山川首尾所在,總解此下導山之意也。蔡傳 晁氏曰:「孔氏以為荊山之脈,逾河而為壺口、雷首者, 非是。蓋禹之治水,隨山刊木,其所表識諸山之名,必 其高大可以辨疆域,廣博可以奠民居,故謹而書之, 以見其施功之次第,初非有意推其脈絡之所自來, 若今之《葬法》所言也。」若必實以山脈言之,則尤見其 說之謬妄。蓋河北諸山,根本脊脈,皆自代北,寰、武、嵐、 「憲諸州,勢高而來,其脊以西之水,則西流以入龍門。 西河之上流,其脊以東之水,則東流而為桑乾、幽、冀, 以入于海。其西一支為壺口、太岳。次一支包汾、晉之 源而南出,以為析城、王屋,而又西折以為雷首。又次 一支乃為太行。又次一支乃為恆山。其間各隔沁、潞 諸川,不相連屬,豈自岍岐跨河而為」是諸山哉?山之 經理者,已附于逐州之下,於此又條列而詳記之,而 山之經緯皆可見矣。王、鄭有三條四列之名,皆為未 當。今據「導」字分之,以為南北二條,而江、河以為之紀, 於二之中又分為二焉。此北條大河北境之山也。大全 問:「『味別地脈』之說如何?」曰:「不知是要水有所歸,不為 民害,還是只要辨味點茶,如陸羽之流;尋脈踏地,如 後世風水之流耶?且太行自西北發脈,來為天下之 濬,此是中國大形勢。其底柱王屋等山,皆是太行山 腳。今說者分陰陽列,言導岍及岐,至于荊山。荊山山 脈踰河而過,為壺口雷首底柱;析城王屋碣石,則是」 荊山地脈,卻來做太行山腳。其所謂地脈,尚說不通, 況《禹貢》本非理會地脈耶?

按:《漢書地理志》:「左馮翊褱德。」《禹貢》「北條,荊山在南, 下有彊梁原。」

按:《後漢書郡國志》,「左馮翊、雲陽。」有荊山。《帝王世紀》 曰:「禹鑄鼎于荊山,在馮翊懷德之南,今其下荊渠也。」 按《廣輿記》,西安府荊山在冨平縣。《禹貢》「荊、岐既旅」,即 此。《帝王世紀》云:「禹鑄鼎于荊山。」

按《陝西通志山川攷》:荊山在西安府冨平縣西南一十里,《禹貢》「荊岐既旅」,即此。

荊山部總論

[编辑]

宋·程大昌《禹貢論》

三條荊山論一

[编辑]

沱、潛,荊、梁適皆有之,諸家遂以為同一水而分合乎 兩州,已為附會矣。至于荊之為山,雍、荊適皆有之,諸 家遂欲會而為一,其說曰:「荊山一也,而有三條。」孔安 國微有端倪,而班固《地理志》明曰:北條在馮翊懷德 縣,南條在南郡臨沮縣。此說鑿矣。而《經》之導岍、導嶓 皆嘗明有荊山,故猶有所並附而為言也。已而馬融、 王肅又廣之為三,曰「岍,其北也;西傾中也;嶓冢其南 也。」夫荊自西傾以至太華,凡所序之山,本無荊名,其 何據以附足三條之數也?至鄭元則又增為四列,以 「岍為陰列,西傾正陰也;嶓冢為陽列,岷山正陽也。」此 四列者,又出乎三條之外。臣嘗反覆求之,了不見此 數者,于《經》有所傳著,而此異論何為而起也已?乃詳 讀導山而至「逾于河」,讀導岷山而至「過九江」二孔,皆 意山勢連延,能越江河,然後知其謂三條者,本地脈 以言之也。地脈之見于史,蒙恬固嘗及之,然以其說 而驗,《禹貢》本旨,略無幾微相關。今其論之出于此也, 直謂荊山兩見,遂如沱、潛之類,必欲求說,合而一之 爾。自經之外,臣所不辨。今直以其說之出于《經》者,而 還以辨之。《經》曰:「導嶓冢,至于荊山;內方,至于大別;岷 山之陽,至于衡山;過九江,至于敷淺原。」孔安國曰:「衡 山連延,過九江,接敷淺原。」敷淺原一名博易山,在揚 州豫章界。是說也,孔穎達《北荊逾河》之論,欲與之相 應也。然既以為山脈能越水而過,雖江河不能絕矣。 而衡山者,古今皆為衡嶽,博易山者,在今隸江州之 德安縣。使九江如安國之言,審在尋陽,則衡山、博易 二山皆在江南,固無所考其越絕矣。若如鄭氏之說, 以尋陽間九小谿者為九江,則漢之尋陽乃在江北, 衡陽、博易又皆隔江,苟衡山脈絡欲貫《博易》,亦何用 北越大江而橫穿九小谿者已?又南絕大江,以與博 易山合耶?其為迂曲如此,固已無理,而亦何預治水 而書之于經,以啟後世怪神之論耶?此皆可以決知 其理之必不然者也。

三條荊山論二

[编辑]

三條四列,紛紛無宿者,皆以荊山兩出之故也。而《經》 自兩荊山之外,山無同名者乎?徐有蒙羽,梁有蔡蒙, 亦兩蒙矣。自古及今,不聞有言其脈絡相貫者,諸儒 不能以類通類,而獨于兩荊曲說,何也?聖人之經,所 以萬世尊用,而異端奇說終不能勝者,以其通古今 而常然,故曰「經」也。《禹貢》之書,自今觀之,則曰此神禹 「之跡,而聖人之經也。」其在當時,止以治水訖役,而記 著其事,以貽方來,猶今世有所興為,隨而識其首末 焉。顧其策畫高遠,書法嚴重,而後世不及。要無一事 不本於人情,而何必求諸怪異茫昧之地乎?九州之 既同也,禹既以山川各附其境矣,然恐其州自為文, 源流不相屬,則又別山川而序之。川則自發源以各 至其方之山海則凡其經歷疏治,皆聯貫以書,貴有 考爾。今其敘冀、雍之山也,曰「導岍及岐,至于荊山。逾 于河」者,禹記其自荊山既事而越河以東,復致功于 冀境者然也。類而言之,他導水之謂,過九江,過洛汭, 過降水之類,皆其義也,而安有山脈逾河之文耶?孔 安國《記》于導嶓冢之「下,謂能連延以過九江者,衡山 也,是將以始終夫山有條脈之論也。」至經干導江之 下,亦有所謂過九江者,究其上文,乃江、沱、澧三者皆 水也,而曾無一山可以言過。安國于此因遂無所容 其飾說,而孔穎達亦不能終附安國,遂平心而為之 言曰:「禹之導江,經歷此地,故謂之過九江者,至理所 在,有」不容以鑿說汨亂者,其此之類與?《經》于冀州曰: 「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陽。」此其用功 之序也。壺口治矣,而後及梁與岐;梁、岐治矣,乃及太 岳。梁、岐,雍山也,河之西南也。太岳,冀山也,河之東也。 當其梁、岐已治,而越河以東,加功于太岳。故其導山 之目,所謂逾于河者,蓋禹自西絕河而東也。一語及 禹,而理徑事明,無勞外引地脈,辭費而背經也。且夫 山靜而止其所,豈其可道?其所道者,山間之川也,即 所謂濬畎澮距川者也。山間有川,既因疏濬而達于 大川矣,設使對入之岸別有水派,則其向背曲折別 是一脈,何用越大川而竟其所歸耶?則荊山脈絡越 河與否,自與導山全無參預,理之必然,無可疑者。亦 猶《記貢》之語,「主物而言曰浮某逾某」者,貢物浮且逾之也,而可謂水若山,能自浮自逾耶?其理可類推也。

禹貢山川地理圖

[编辑]

三條荊山圖敘說

[编辑]

經之雍、荊二州,皆有荊山,是二荊山矣,而荊山未嘗 三出也。至班固之志地理,始曰:「北條荊山在馮翊」,即 雍之荊山也;南條荊山在南郡,即荊州之荊山也。雖 分南北條,而其為目,第附會雍、荊所有之山以為兩 荊爾。至鄭元、王肅乃又條析《經》語,取兩荊之間從西 傾以至陪尾謂為「中條」,以補足三條之數,而三條之 論遂傳于世。宗其說者曰:「山之脈絡相貫,雖江河不 能絕,故或逾或過,川雖甚大,亦不能間絕之也。」且昔 人之為此論者,不過如蒙恬地脈之說,謂山有脈絡, 禹隨其所之而加順治焉。如太行、常山之入海,岷、衡 之過九江。孔安國微有其端,謂能連延以過,而諸儒 又推廣之,其說于《經》無所發明,而徒以汩亂。臣既力 論其不然矣。今又即其事之相近者言之,禹之導川 逾河也,諸家以為山脈逾之,而禹遂隨之也。然此之 荊山,在漢馮翊,其上流則有龍門、孟門,對河而立。而 二山者,地書以為峭石斷岸,壁立河垠,有如開鑿。漢 人如《淮南鴻烈》之著于書,賈讓之陳于策,皆言「龍門 當道,大禹鑿之以過河流也。其次下流,則華陰之山, 並河而峙,河亦穿斷山勢而東,世傳神人之所蹴擘」, 其說怪神所不足信。而斷岸近流,本皆太華麓趾,不 誣也。又下流而為底柱,石包水中,禹固因而濬行其 間,未嘗避越此地,別為之道也。舉斯三者,正與荊山 不遠,而其大河正派值山,則遽鑿之使行,無畏其有 傷脈絡也,何獨至于荊山,而必逾河以求順遂之耶? 且又有可證者,壺口、雷首至于太岳,其文與「荊山逾 河」之文相接。此三山者皆在河東,皆近汾水,姑主汾 水以論其理,則易明也。太岳,汾之東也,壺口其西也。 汾水之入河,正自蒲北,雷首乃遠在汾水之南百里 而遙,若使禹欲順荊山之脈,逾河治之,此汾水者,穿 割對荊之山,凡三過而三絕之,其于脈絡,豈無害傷? 而禹亦聽之,惡在其為順遂山脈耶?不求順山脈,則 凡其他謂常碣之能入海,岷、衡之能過江者,果何預 于《經》,而禹何為記之以惑世也?至于四列所始,又因 三條之目,創增一列,稽《經》無所質據,而又岷、衡不入 三條,故又取導山諸目,而「四分其位」以為之言。是又 誤外增誤。不足究也。

荊山部藝文

[编辑]

《登荊山          》晉·桓元

理不孤湛。影比有津。曾是名嶽。明秀超鄰。器栖荒外。 命契響神。我之懷矣。巾駕飛輪。

望荊山          梁江淹

[编辑]

奉義至江漢,始知楚塞長。南關繞桐柏,西岳出魯陽。 寒郊無留影,秋日懸清光。悲風撓重林,雲霞肅川漲。 歲晏君如何,零露霑衣裳。

荊山           唐胡曾

[编辑]

抱玉巖前桂葉稠,碧溪原水至今流。空山落日猿聲 急,疑是荊人哭未休。

《前題》
李商隱

[编辑]

壓河連華勢巉巖,鳥沒雲歸一望間。楊僕移關三百 里,可能全是為荊山。

荊山部紀事

[编辑]

《帝王世紀》:「禹鑄鼎于荊山。」

《路史後紀》:「遠方圖物,貢金九牧。禹鑄九鼎于紫金條 荊之山,使人知神姦入川澤而不逢,不若魑魅罔閬 莫能逢之。鼎成而太白見者九日。」

梁山部彙考

[编辑]

《周太王遷岐所踰之梁山》。

「梁山」在今陝西西安府乾州北三十里,山有古道,相 傳即太王遷岐時所踰者。

按:《詩經大雅韓奕》篇:「奕奕梁山,維禹甸之。」《奕奕》,大 也。甸,治也。禹治梁山,除水災。梁山之野,堯時俱遭 洪水,禹甸之者,決除其災,使成平田,定貢賦于天子 也。以其言山之形而云「奕奕」,故知大也。甸者,田也治為平田,故云「甸治。」大禹之功,功在治水,故知治梁 山,除水災,謂治山旁之地有水之處,使成田也。朱註《梁 山》,韓之鎮也,今在同州韓城縣。大全今陝西西安府。 按《漢書地理志》:「右扶風好畤。」有梁山宮,秦始皇起。 按辛氏《三秦記》,「梁山宮在好畤縣城」,皆文石,名織錦 城。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梁山在京兆府奉天縣北 五里,古公踰梁山,秦立梁山宮。」又同州韓城縣南十 九里亦有梁山,漢在馮翊夏陽縣西北。《詩》韓奕所謂 「奕奕梁山也,《爾雅》以為晉望。」《漢志》,扶風好畤縣有 梁山。《九域志》:鳳翔府好畤縣有梁山。薛氏《禹貢解》曰: 「梁山在同州韓城縣。」而乾州好畤縣亦有梁山,在邠、 岐間,非《禹貢》之梁山也。

《歷代都邑考》:「太王避狄,循漆木,踰梁山。」《括地志》:在 雍州好畤縣西北十八里。鄭康成云:「岐山西南好畤, 熙寧中,屬鳳翔府。」

按《廣輿記》,「陝西西安府梁山,在乾州,古公踰梁山」,即 此。

又在鳳翔府岐山縣。

按《陝西通志山川攷》,「梁山在乾州北三十里,昔太王 去邠踰梁山即此。郃陽亦有梁山,非太王所踰者。」 按《乾州志山川攷》:州西北五里曰梁山,唐高宗乾陵 在焉。《宋九域志》云:「奉天縣有梁山。」

《古蹟攷》:「織錦宮,按《長安志》,織錦城即梁山宮,秦始皇 修,在好畤。《三秦記》曰:『梁山石皆文石,故名織錦。 乾陵署在乾陵下二里許,遺址尚存,土人謂之看墳 司』。」

「臨川亭」在乾陵下,武后所建,基址存。

玉泉洞,在州西北五里梁山西南下。

上仙觀《酉陽雜俎》云:「唐大曆八年,乾陵上仙觀天尊 殿前有雙雀銜紫泥,補葺隙壞十五處,宰相表賀。今 廢。」

梁山古道,在州北二十里。昔太王遷岐,踰梁山,即此。 按《韓城縣志山川攷》:「梁山奕奕,古云維韓之鎮。《孟子》 又云:『太王踰梁山』。」然踰處非韓,而山亦曰梁,則梁之 山跨邑多矣,奚翅鎮夫韓焉已也。且山名沿更,隨區 昈分,即韓封內,而稱亦多端。如龍門者,韓之望也,禹 闢梁山而成之者也。乃山不曰梁,而曰崶在方策且 「然,矧方諺乎哉?」此韓艮隅之山之顯巨者也。而《坎》之 域則又有鏵鎡山焉、鳳凰山焉。《乾》之隅則又有八郎 山焉、牡丹山焉、五峙山焉、三峽山焉、蝦䗫坎焉猿山 焉、朱砂嶺焉、晨道嶺焉。《兌》之域則又有大象山焉橫 山焉、天鷷頭焉、麻羨嶺焉。《坤》之隅則又有巍山焉、有 方山焉、有天成寨焉、馬頭山焉。此數者非梁之嶠,則 其岑也;非梁之岣嶁,則其岡也。峻峙奕布,合之而不 能聯,故在在異名。名雖異也,而基盤勢萃,分之又不 能離。故韓奕之詩,統之曰《梁山》。

梁山部藝文

[编辑]

《梁山雪歌        》明·郭登庸

《梁山雪》,春霏雱。下有居人兮驅牛羊。止知武,不知唐。 《梁山雪》,留㟏。請幫助識別此字。下有居人兮收宿莽,不知唐止知武。 梁山雪兮丘上圮,有客經此憾未已。東望昭陵兮三 十里。

梁山部紀事

[编辑]

《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五年,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 相車騎,眾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損車騎。始 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語。」案問莫服。當是時,詔捕諸時 在旁者皆殺之。自是後莫知行之所在。聽事群臣受 決事悉於咸陽宮。

梁山部雜錄

[编辑]

《乾州志》:「州之形勝,九崚控其東,武水環其西,北枕梁

山,南接平壤
考證

岐山部彙考

[编辑]

周太王遷居之《岐山》。

《禹貢》「岐山」,即周太王遷居處也。其山在今陝西鳳翔 府岐山縣東北五十里,旁有鳳凰山,有周原,可見周 室王業所自起云。

按:《書經禹貢》「治梁及岐。」梁岐在雍州。岐山在右 扶風美陽縣西北。蔡註梁、岐皆冀州山。梁山在今離石 縣東北,岐山在今汾州介休縣。狐岐之山,勝水所出, 東北流注于汾。酈道元云:「後魏于胡岐置六壁,防離 石諸胡,因為大鎮。」今六壁城在勝水之側,實古河逕 之險阨。二山河水所經治之,所以開河道也。先儒以 為雍州梁岐者,非是。

荊岐既旅,蔡註荊、岐二山名。岐山,《地志》:「在扶風美陽縣 西北」,今鳳翔府岐山縣東北十里也。

按《山海經中山經》:「隅陽之山,又東二百五十里曰岐 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鐵,其木多梅梓,多杻楢。減水 出焉,東南流注于江。」今在扶風美陽縣西。

按《史記封禪書》:「自華以西名山曰岳山、岐山。」徐廣 曰:「武功縣有大壺山,又有岳山。」《索隱》曰:「《地理志》,岐山 在美陽縣西北也。」

按:《漢書地理志》:「右扶風美陽。」《禹貢》「岐山在西北中 水鄉,周太王所邑。有高泉宮,秦宣太后起也。」

按:《後漢書郡國志》,「右扶風美陽有岐山。」《左傳·椒舉》 曰:「成王有岐山之蒐。」

《杜陽》永和二年復。《詩譜》曰:「周原者,岐山陽也,屬杜 陽。地形險阻,而原田肥美。」

按《水經》,「漆水出扶風杜陽縣俞山,東北入于渭。」孔 安國曰:「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水也。出馮翊北。周太王 去邠,度漆,踰梁上,止岐下。故《詩》云:『民之初生,自土沮 漆』。」又曰:「率西水滸,至于岐下。」是符《禹貢本紀》之說。許 慎《說文》稱:「漆水出右扶風杜陽縣岐山,東入渭。從水, 桼聲。」又云:「一曰漆城池也。」潘岳《關中記》曰:「關中有涇、 渭、灞、滻、酆鄗、漆沮之水。」酆鄗、漆沮四水,在長安西,有 《柒縣》。宋本作在長安西南鄠縣皆注酆。鄗水,北注渭。《開山圖》曰:「麗 山西北有溫池。」古本作地吳本改作池然三秦記及漢武故事並云驪山湯泉又稱溫泉 不言溫池也溫池西南八十里,岐川在杜陵埤。宋本作北長安 西有渠,謂之《柒》。當作漆下同渠。班固《地理志》云,「漆水出漆 縣西。」闞駰《十三州志》又云:「漆水出漆縣西北岐山,東 入渭。」今有水出杜陽縣岐山北柒溪,謂之柒渠,西南 流注岐水。但川土奇異,今說互出,考之經史,各有所 據,識淺見浮,無以辨之矣。

《渭水注》漆水出杜陽縣之漆谿,謂之漆渠。故徐廣曰: 「漆水出杜陽之岐山者」是也。漆水水字疑衍渠水南流,大 欒水注之,出西北大道川,東南流入漆,即故岐水也。 《淮南子》曰:「岐水出石橋山,東南流。」相如《封禪書》曰:「牧 龜于岐。」史記作收龜漢書作放龜文穎注云周放畜餘龜于池沼之中至漢得之于岐山之旁 《漢書音義》曰:「岐,水名也。」謂斯水矣。二川洋逝,俱為一 水,南與杜水合,俗謂之「小黃水。」孫云當作小橫水亦或名之 米流。川逕岐山,而又屈逕周城南,城在岐山之陽而 近西,所謂居岐之陽也。非直因山致名,亦指水取稱 矣。又歷周原下,北則中水鄉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 北即岐山矣,昔秦盜食穆公馬處也。

按《太平御覽地部》岐山。《河圖括地象》云:「在崑崙山東 南,為地乳,上多白金。周之興也,鳳鳴于岐山。時人亦 謂岐山為鳳凰堆。」酈元注《水經》云:「天柱山上有鳳凰 祠。或云其峰高峻,迥出諸山,狀若柱,故為名焉。」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岐山在鳳翔府岐山縣東 北十里,亦名天柱山。漢右扶風美陽縣西北,周太王 所邑」,文王始亦治焉。《西京賦》註《說文》曰:「岐山在長安 西美陽縣界,山有兩岐,故因以名焉。周之興也,鸑鷟 鳴于岐山,成王有岐陽之蒐。」《石鼓文》,在天興縣南二 十里,石形如鼓,其數有十。韋應物《詩》謂宣王大獵岐 陽,韓愈歌亦云「蒐岐陽」,其文可見者四百六十五。 《呂氏春秋》九山之一,《河圖》曰:岐山在崑崙東南,為地 乳,岐陽鎮,《詩》所謂「居岐之陽」也。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岐山一名天柱山。《禹貢》「導岍及 岐,太王邑于岐山之下,文王時鳳鳴岐山。」《河圖括地 象》:「山在崑崙東南,為地乳,上多白金。」

按何景明《岐山志》,鳳翔即岐、周,今在八府,為地少,然 邑溪而無險阻,土物亞于西安。余至鳳縣觀鳳鳴之 山,曰:「南岐。」至成縣,詢古西康州有鳳鳴處。鳳縣,今屬 漢中,成縣,今鞏昌,各去數百里,間于羌戎,則文王岐 地蓋廣遠矣。余又由南岐至柴關諸嶺,木爛于道,樵 採弗睹,而長安之民,無種火之薪。物用有無,何可以 相通哉。

按《陝西通志·山川攷》:「岐山在鳳翔府縣東北五十里, 山有兩岐,故名。其一曰天柱山,峰峻若柱,太王遷邑 于此。」《說文》曰:「太華以西名山七之一。」《河圖括地象》稱 為地乳。

鳳凰山,在岐山縣北十五里,周公廟後,即鳳鳴處,上有爪跡。

周原在岐山縣北四十里。岐山之陽,東西橫亙,肥美 寬平。《詩》謂「周原膴膴」者,即太王營邑之處。

按《鳳翔府志山川攷》:「岐山在岐山縣東北五十里,即 太王遷邑處。」

按《岐山縣志山川攷》:「岐山在縣治東北五十里,山分 兩岐,故名。太王遷于岐下。」

鳳凰山,史稱「鳳凰堆」,今猶有爪跡,存五色土。

「仰天池」在周公廟後。

朝陽嶺在鳳凰山下,周公廟東。

張仙洞,相傳張三丰曾寓此,在周公廟西。

鳳山洞:在張仙洞南。

《古蹟》:岐陽宮在縣東北五十里,即太王由邠遷岐所 建。「皋門」、應門、冢土俱在岐陽西北杜陽村,今俱廢。 杜陽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本漢縣,晉省,即今杜村 是也。

三龍故城,在縣東北五十里。猶有古城隍廟、文昌祠。 漢馬超井,即今岐陽鎮。筀竹園在周公廟前,見《一統 志》。今廢。

岐山部藝文一

[编辑]

岐山《懷古賦》。《并序》。    明:王轂

平居懷古,雅慕岐風;筮仕服官,愴心周道。痛兵燹之相繼,致民社之丘墟。萬姓流離,一方憔悴。荒城日落,杳絕炊煙;破壁風凄,永無人跡。曩時名勝,悉成瓦礫之場;革代繁華,盡委荊榛之藪。撫今追昔,感慨係之。登眺興懷,泫然泣下。凄涼觸目,悲楚嗔喉。爰比賦于興衰,實未裁乎工拙云爾。

岐繇商祝,天作大邦。洪惟亶父,肇此西壤,地接梁山 之脈,星分鶉首之鄉。甲雍州之膏美,鍾柞棫之幽芳。 沃廑荼于原隰,奠弧矢于陰陽。由是山呈厥瑞,川貢 其祥。天柱巍聳,太白鬱蒼,汧流分導,渭水環襄。姬圖 式廓,王業寖昌。誕興奕葉,篤生文王。化行南國,澤溥 西方。風淳俗厚,士秀民龐。頌孔邇而如戴,歌《既醉》以 不忘。近質成于虞芮,遠威讋乎戎羌。一時人文蔚起, 政教矞煌。鹿馴于囿,鳳鳴于岡。啟白魚之禎兆,衍赤 爵之流光。遂有諸臣佐命,多士思皇,股肱締造,吏輔 胥匡。綿十五王之曆祚,垂八百載之靈長。休哉化國, 展矣名疆。自運會有隆替之異,將世代為興廢之常。 降及後季,相率孔臧。沿為郡縣,代有「紀綱。」樹兩京之 屏翰,鎮三輔之金湯。矜雄盛者,譜豐功于秦、漢;誇富 麗者,揚嘉業于隋、唐。或擅六朝之美,或推五代之良。 歷宋、元而太平屢遘,迄明季而綏乂丕張。乃為逖稽 隆勝,允誦吉康。上也穆穆,下也穰穰。家敦絃誦,戶溢 笙簧。農服先疇之隴畝,士食舊德之衣裳。沐風雲者 輝聯甲第;詠櫛比者積滿倉箱。于是朱楹紛列,繡闥 成行。百廛鱗集,萬并煙藏。貨泉填市,筐篚盈箱。遂有 張翠幰,駕元驦,披錦縠,曳明璫。風流梁苑,富貴荀香。 詩摧金谷,花照玉堂。鶯啼寶榭,燕語雕梁。蘭薰瑤鼎, 蓉遶砂床。琴協《太和》之奏,歌傳卜夜之觴。極賞心之 樂事,騁快舉于康莊。亦有青山寄傲,白屋顒卬。牙籤 萬軸,「縹帙千緗,芸封鄴架,卷擁曹倉。或睹西山別墅, 或開北海幽房。或餐霞于鶴嶼,或煮字于螢囊。率彼 都之蔥珩,咸結調于琳瑯。四壁鼓鍾,佐熙時之禮樂; 千山花柳,映瑞世之文章。聿徵休美,莫與頡頏。不謂 天收景慶,妖隱欃槍,萑符蜂起,刁斗塵揚。兜鍪馳驟, 羽檄奔忙。從此四郊多壘,萬姓罹殃。東西焰逼,南北 氛狂。既茹荼而飲蓼,復寢甲而枕鎗。勝國之餘,慘遭 屠毒;興朝而後,疊創摧傷。劫火烈騰兮灰飛城社,凶 梟肆毒兮血染疆場。憫餘息之將奄兮時驚焚掠;痛 殘魂之未定兮頻陷鋒芒。由是室家淪沒,原畝拋荒, 親知零落,骨肉參商。斷上林之喬梓,拆合浦之鴛鴦。 糜人民于燧鏑,委陵谷于」滄桑。是以愁雲結而成陣, 淚雨注而如汪。試向空城憑眺,不禁四顧悽惶。人蹤 杳絕,煙火微茫。荊榛塞道,瓦礫充牆。風摧敗樹,月冷 頹廊。飢鳶晝伏,野雉宵翔。鵑夜泣兮青塚,烏暮號兮 白楊。鷹隼搏兮署側,狐兔穴兮舍旁。畫棟煙消。莫問 繁華故址;璚臺冰化,誰留歌舞遺坊。弔古徵奇,山川 黯淡;尋幽「選勝,草木凄涼。膴膴周原,想見當年富庶; 蕭蕭遺孑,半成今日逃亡;白骨山高,僅保離群鴻鴈。 青燐夜遍,空嗟墳首牂羊。觸目流離,誰為繪鄭監門 之畫;頻年饑饉,何從望汲都尉之糧?」露宿原棲,影形 共弔;星零籜散,魂魄相將。林莽昏翳,怯渡溪煙野月;

村墟滅沒,驚看人跡橋霜。吁嗟噫嘻!舊事既難「問,新
考證
愁莫可當。一望破垣埋蔓蘚,幾家殘墓絕蒸嘗。無人

對月不揮涕,到處思鄉皆斷腸。痛莫痛兮家破,慘莫 慘兮兵殤。可憐革代興亡慨,總付西風叫禿鶬。」重曰: 「空城寂寞兮逝水泱泱,荒原冷落兮衰草云黃,時期 平定兮風靜牙璋。重修樂土兮永慶椒漿。」

岐山部藝文二

[编辑]

《岐山操          》,周太王

《琴苑要錄》曰:「《岐山操》者,周太王之作也。太王居邠,狄人攻之。太王踰梁山而邑乎岐山,喟然歎息,援琴而鼓之。」

戎狄侵兮土地遷移邦邑兮適于岐《山烝》民不憂兮 「誰者知?嗟嗟奈何兮予命遭斯!」

岐山操       周公為太王作

[编辑]

我家于邠,自我先公。伊我承序,敢有不同。今狄之人, 將土我疆。民為我戰,誰使死傷?「彼岐有岨,我徂獨處。 爾莫予追,無思我悲。」

岐下           唐韓愈

[编辑]

「誰謂我有耳,不聞鳳凰鳴。」朅來岐山下,日暮邊鴻驚。

丹穴五色羽,其名為鳳凰。昔周有盛德,此鳥鳴高岡。 和聲隨祥風,窅窕相飄揚。聞者亦何事,但知時俗康。 自從公旦死,千載閟其光。吾君亦勤理,遲爾一來翔。

過岐有感        明成始終

[编辑]

蕭蕭書劍出興平,落日登臨萬古情。翠谷已荒鸚鵡 去,青山依舊鳳凰鳴。秦州歌舞空流水,漢室英豪總 廢塋。客裏逢君那忍別,秋風鞍馬又西征。

岐山            唐龍

[编辑]

古道黃雲裏,荒城落日前。岩林遺魯殿,畎畂變秦川。 滴滴梧桐雨,離離禾黍天。鳳凰今不至,忽復幾千年。

岐山阻雨          郭莊

[编辑]

赤烏漏光商羊舞,青天倒瀉馮夷府。掣電鞭霆謝仙 怒,離宮盡占煙中雨。關西吟客縹緗囊,鹿車華裙霞 衣涼。煉石補天喚媧皇,一夜青山入夢長。

鳳凰山           汪藻

[编辑]

鳳凰山上鳳曾飛。百鳥群中識者稀。一自岐州鳴未 已。周家文運與天齊。

岐山部紀事

[编辑]

《史記·周本紀》: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 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 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 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 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 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 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 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

《岐山縣志》:「周文王時,鳳凰鳴于岐山。」

周幽王三年,岐山崩。

東漢安帝延光二年,岐州地大震,岐山有聲。

南北朝鄭修北海人少隱于岐南山谷中不交世俗 雅好「經史有司每徵不就岐州刺史魏蘭根頻遣致 命修不得已暫出見尋還山中蘭根申表薦修明帝 詔雍州刺史蕭寶夤訪其實以聞。」

《鳳翔府志》:「岐山有石佛像。唐則天皇后避暑九成宮, 欲輦過岐山,石險,開鑿甚難,怒殺工役甚眾。有二比 丘杖錫來曰:『胡不煆?以火油醋淬之。試輒驗,知為異 人。追及,巘沒入土中,唯笠覆其處。錫卓其旁,掘而求 之,得二石佛像,因建寺山下。遇旱,禱雨多應,以故有 人暗舁一尊出關東,竟不返。今山上猶有笠錫蹟。 唐』」代宗大曆十三年,天鼓鳴于岐山。

宣宗大中元年十一月十七日,岐山周公廟靈泉出, 節度使崔珙上其事,賜名「潤德泉。」

僖宗廣明元年正月,岐山崩。節度使鄭畋上其事。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地震,岐山崩。

元統二十七年,李思齊部將李克彝據岐山

岐山部雜錄

[编辑]

《易經升卦》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無咎。」象曰:「王用亨 于岐山,順事也。」

《山海經·東山經》:「尸胡之山,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 其木多桃李,其獸多虎。」按此亦名岐山但係東山經自非陜西之岐山故入雜錄 漢劉熙《釋名釋州》:「國,周地,在岐山之南,其山四周也。 河內河水從岐山而南,從雷首而東,從譚首而北,郡 在其內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