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13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三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三十四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三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三十四卷目錄

 仙都山部彙考

  圖

  考

 仙都山部藝文一

  仙都山銘         唐張鷺

  鼎湖銘           韋翊

  仙都觀記        宋葉夢得

  仙都紀遊        明鄭懷魁

  仙都遊乘          戴澳

  仙都草堂記略       皇甫汸

  遊仙都記         鄭汝璧

 仙都山部藝文二

  仙都山          唐徐凝

  遊仙都         明王明汲

  又和曹唐詩         前人

 仙都山部紀事

 仙都山部雜錄

 仙都山部外編

山川典第一百三十四卷

仙都山部彙考[编辑]

《道書》
第二十九洞天之仙都山
[编辑]

仙都山在今浙江處州府縉雲縣城東二十三里,古 名縉雲山,三面臨水,峰巖洞谷,備極奇勝。相傳黃帝 昇仙於此,即《道書》所謂「仙都祈仙洞天」也。

仙都山圖

仙都山圖

[编辑]

按:《元和郡國志》,括州即處州也。括蒼縣「縉雲山,黃帝 昇仙之處,有孤石特起,高二百丈,峰數十,或如羊角, 或似蓮花,謂之三天子都。有龍鬚草,俗云群臣攀龍 所留者。」

按《洞天福地記》第二十九洞:「仙都山,週迴三百里,名 仙都祈仙之天,在處州縉雲縣,趙真人治之。」

按,《方輿勝覽》,浙東路處州仙都山在縉雲縣東三十 里。宋謝靈運《名山記》云:山傍有孤石屹然,高二百尺, 三面臨水,周圍一百六十丈,山頂有湖生蓮花。《輿地 志》云:「即三天子都。曹。」唐詩:「孤峰疑礙日,一柱自擎天。」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縉雲山在處州縉雲縣,一 名仙都。本括蒼縣地,舊傳「黃帝遊仙之處。有孤石 特起,高二百丈,峰數十,或如羊角,或如蓮花。隋徐則 杖策入縉雲山。」

按《雲笈七箋》:「黃帝鍊石于縉雲堂,鍊丹時有非紅非 紫之雲,見是曰縉雲」,因名縉雲山。

按《三才圖會》仙都山圖,考仙都者,鼎湖也,世稱軒轅 鼎成上昇而五色雲見,故邑稱縉雲,道書「二十九洞 天」也。山去縣二十里,過桑潭,遙見姑婦、仙釋諸巖,皆 以意名之,不甚肖。再歷步仙橋,懸巖千仞,色白如抹, 名仙人榜,上有謝康樂、王龜齡、朱晦翁諸刻。覽畢下 舟,從小蓬萊穿合掌洞,至龍舌洲,復登嶠百級,上忘 歸洞。下洞里許,入玉虛宮。宮右一方石如天柱,高數 百丈,而圍半之。巔有湖,久雨則湖水溢,水下湖畔大 木蘢蓯如虯龍,此鼎湖峰也。傍有伏虎巖、蒼龍峽。出 峽登舟,則順流經練溪,上群玉臺,登臺則傍觀五老峰,如蟻附矣。

按《廣興記》:處州府仙都山在縉雲縣,《道書》謂祈仙洞, 天上有鼎湖,產異蓮。湖之東為步虛山,奇峰千仞。西 為忘歸洞,即李陽冰隱居也。

按《浙江通志·山川攷》:「仙都山在處州府縉雲縣城東 二十三里,古名縉雲山。」按《道書》,此第二十九為仙都 祁仙洞天也。《圖經》云:唐天寶七年六月八日,綵雲起 于李溪源,覆繞茲山獨峰之頂,雲中仙樂響喨,鸞鶴 飛舞,俄聞山呼萬歲者九,諸山皆應,自申至亥乃息。 刺史苗奉倩上其事,敕改今名。

按《處州府志山川攷》:「仙都山在縣東二十三里,古名 縉雲山,唐天寶七年改今名。」

鼎湖石在縣東二十里許,曰獨峰,曰玉柱峰,又名丹 峰,即石筍也。前臨練水,後迫步虛。謝靈運《名山記》:「縉 雲山旁,孤石屹然干雲,三百餘丈,三面臨水,周圍百 六十丈,頂有湖生蓮花。」《東陽記》云:「昔軒轅乘龍車于 此上昇,車轍之跡猶存。」今頂上松柏長青,湖之深潤 可知。《乾道括蒼志》:「黃帝鑄鼎荊山下,既昇天後,因名」 鼎湖。又謂黃帝披山通道,遷往無常,以兵師為營衛, 蓋東遊至此。又云:「黃帝乘火龍飛昇,小臣攀龍髯墮 地。」今山谷間有龍鬚草,有火龍墩。

童子峰在獨峰側。亦如筍居獨峰胯下,如童子狀。 步虛山在鼎湖東,軒轅煉丹于此。山巔平廠,有若壇 墠。又有小峰,形如北斗,一名「斗巖。」有二松,大數十圍。 每晴日則雨點滴瀝,陰晦卻無,道士疲于遊觀,伐之。 舊有「雨松亭。」

仙水洞,在仙都山側,有泉出于罅中,大旱不竭。 隱真洞,在步虛山,劉處靜隱于此。

天堂洞在仙都玉虛宮後,山頂人跡罕到,旁有二石 漥,左者水清常溢,右者水濁常縮,名曰日月泉。 金龍洞,在玉虛之後,《一統志》云:洞裏深不可測,道家 所稱洞天者此也。宋天禧四年,投金簡于中。

雙龍洞,在獨峰之東。磐石橫跨,清流不竭,旁有陰竅 橫穿,持炬而進,莫窮其際。宋紹興間旱,有二龍蟠其 下,電光時閃爍云。

小赤壁,上空下洞,莫測其深,亙數百丈,高頗似之。 天師巖,巖下有洞,可立二十餘人,一穴直通于溪。古 老云:「昔年旱禱輒有應。」遂建殿于洞前。

黃豂巖,在仙都山東,壁立橫亙數十尋,巖竇谽谺,色 絢五采,遠望如雲錦,近視若霞綃。

伏虎巖在獨峰之西,有石如虎,一名「駐獅巖。」

翔鸞峰在獨峰,隔溪相對,有二石,形如鸞翔。

梯雲洞在仙都山巖下,自平地至山腰,長六十餘丈。 合掌洞在仙都山內,曠甚,上歛下廣,形如掌合。 忘歸洞在仙都山西麓,內甚空廠,洞口有石,聳出溪 流之上,登者覽盡仙都之景,令人忘歸。

靈龜巖,在獨峰北。巨石倚立,若龜昂首。鄉人驗燥濕 以卜雨暘。

愨頭巖在練溪中,狀類愨頭。

好山,在仙都山西。

小蓬萊在仙都山西,怪石奇樹,峭立數仞。劉爚大書 「小蓬萊」三字,多題詠,鐫于石。

初暘谷,按《一統志》:在仙都山,隔岸臨金花潭,石屋連 環,玲瓏虛敞,啟明時,日光先受,故名。唐令李陽冰篆 「初暘山」三字,相傳有倪翁隱此,又篆「倪翁洞」三字。 雲英谷,在初暘之北隅。

響巖,在初暘谷旁。上下二級,可容數百人。每遇足跡, 人聲鞫鞫相答。

玉甑巖在初暘谷右。山半有石起如甑狀。巖下有穴, 宛若竈門。天將雨,霧氣如炊,溪流瀑漲,內有沸釜之 聲。

「小仙都」有二石筍,高可百丈,聯立如卓筆,似仙都石 而小,隔岸有群仙巖。

《古蹟攷》:黃帝祠,唐邑令李陽冰手篆「黃帝祠宇」四字。 獨峰書院在縣東二十三里仙都獨峰前,朱晦翁持 常平節來憩于此,愛其山水清絕,有似武夷,常賦「『碧 澗修筠似故山』之句,又有『于此藏修為宜』」之語。嘉定 間,郡人葉嗣昌始創禮殿,為講肄之所。咸淳七年,邑 人潛說友即舊址廣而新之。洪武間,為知縣朱成遠 所毀。

縉雲臺在縉雲山。劉澄《山水記》:「黃帝煉丹之所。」今廢 址尚存。

駐鶴亭在仙都山忘歸洞前。

「照水亭」在仙都山放生池上。

忘歸亭在縣東仙都山忘歸洞前。

「擷芳軒」在仙都山

仙都山部藝文一[编辑]

《仙都山銘         》唐·張鷺

「《仙都有山》。山出萬山,直上千尋。入煙霞深,圓如筍抽, 高突雲陰。標表下國,權輿上帝。日歟月歟,萬有千歲。 東西大鎮,川澤四衛。造化無言,莫之與對。晴嵐依依, 宿霧洞開。彷彿有象,神仙下來。灝氣氤氳,靈鳥還迴。 永殊塵雜,不鼓纖埃。絕頂聳崿,澄湖在上。人罕戾止, 孰闚其狀。日燭雲披,風飄液飛。如雨雨空,微灑沾衣」 谷采松陰,潭影曙暉。往往鶴唳,不知所歸。唐垂百年, 元宗體元。響應萬歲,聲聞上天。帝祚明德,祠堂在焉。 永懷軒后,功成此地。丹竈猶存,龍昇萬里,事列《方誌》。 道高青史。無復仙密,空流溪水。百越之內,此山為大。 恍若壺中,疑生象外。直而不倚,高而不始。古往今來, 獨立滄海。

鼎湖銘           韋翊[编辑]

「亭亭仙都,峻極維嵩。屹立溟右,削成浙東。發地直方, 摩霄穹崇。靈沼在上,祥雲積中。圭埴千仞,柱寧四封。 目視不及,翰飛靡窮。群阜奔走,列仙會同。軒后攸訪, 碧嶺是沖。丹穴傍起,金溪不融。日照霞附,月映綃蒙。 壤絕棲塵,木無寓叢。居幽不昧,守一而雄。萬壽報響, 九成來空。佳名未復,展禮斯洪。《籙作》懲止,年祈感通。」 莫高。匪茲造化之功。

仙都觀記        宋葉夢得[编辑]

仙都觀,在縉雲縣東南十里。舊傳黃帝煉丹其上,今 為道觀。唐李陽冰為令時,書「黃帝祠宇」四大字尚存。 山水奇秀,見之若圖畫,殆不可名狀也。己酉冬,避地 將之處州,道縉雲,暫舍于縣南之靈峰院,束裝欲往 遊,聞潰兵入境,遽止。其東十里有崇道院,謂之小仙 都,一日可往返。兵既退,乃乘間冒微雪過之,時臘已 窮矣。迂折行山峽中,兩旁壁立,溪水貫其下,多灘瀨。 遵溪而行,峻厲悍激,與雪相亂,山木攙天,每聞谷中 號聲,風輒自上下,雪橫至擊面,僕夫卻立,幾不得前。 既至,山愈險,雪愈猛,澗流益急。溪旁有數石,拔起數 百丈,不相倚附。其最大者二,略如人行,俯而相先後, 俗名「新婦阿家石。」望之如玉筍擁鼻,仰視,神觀聳然, 欲與之俱昇。寒甚,不可久留,乃還。至家已入夜,四山 晃蕩盡白,不能辨道。索酒飲,無有燃松明半車,僅得 溫。今日熱甚,聊為一談。望梅尚可止渴,聞此當灑然 也。

仙都紀遊        明鄭懷魁[编辑]

予以丙午之年,端陽之月,行役偕乎師尹,信宿至於 仙都。是有熊所合萬靈,即飛龍所登元極。寅賓暘谷, 曣蝹迎日之光;皈禮斗巖,熠燿占星之氣。平臨輦道, 忽起鼎湖,象四方以削成,千層霄而上矗,標河宗之 底柱,搢山元之桓圭,秦無字之豐碑,詎方直大華不 注之絕巘,纔比孤高,俯憑童子之峰,仰接仙人之掌。 步虛嵁喦乎其後,隱真庨豁乎其旁。風霆流行,波浪 間作。金房玉蕊,未聞天末之芙蓉;琪樹瓊枝,唯見雲 間之松柏。斯乃祁仙因之介祉,隱吏所以忘歸。丹穴 起而金溪融,高峰入而清流現。代徵靈異,地秩祠官, 開元奏承雲之音,天禧表玉虛之觀矣。稽帝黃帝之 《本紀》,合子華子之內篇,必仙去為寓言,或吾斯之未 信。何者?唐堯受祝,則乘雲帝鄉;漢武長思,則脫躧天 位。明靈光之恍惚,豈神道之虛無。但證軒圖,宜參《禹 貢》。非關南荒之越服,自在北條之荊山。當可傳疑,難 堪紀實。然空同涿鹿,風教稱其固殊。華胥。具茨心形 服而俱往。神遊物外,跡遍區中。況浙江天子之都,縉 雲夏官之國。覲南后「而乘六龍,貢陽金而鑄九鼎」,傳 其事者,有自來焉。且芝田著軒轅之丘,蓮城起高陽 之洞,均五帝之遺址,實二宰所前聞。豈山谷無弓劍 之思,定炎方有車馬之跡,何必扈橋陵之蹕,百官攸 從,望壽丘之臺,萬人斯畏。清淨寧一,同守無為之宗; 恬淡希夷,應服不言之教。修千二百之上壽,誰問廣 成;攀八十一之騰鱗,還思左轍。方敷揚乎帝德,共鼓 吹乎《仙經》。

仙都遊乘          戴澳[编辑]

縉雲縣治。邏以連峰,清谿曲抱,嶺樹菀繡,青入春潭, 是即仙都矣。筍輿出東門,岸谿背山,漸露奇骨。行數 里,望見姑婦巖,儼然姑坐而立,其婦於前也。復數折, 長壁瞰谿,紆迴千丈,縹霞橫抹,歷劫愈新,是為仙榜。 隔水引睇,似見司馬子微姓字,隱然榜尾。豈子微以 後,浪傳得仙者,皆為藥誤,竟落孫山外耶?榜盡而獨 峰迎矚矣。然猶隔谿上初暘洞,小橋截鏡,危磴割霞, 轉入窈梯,爰出暘谷。凡洞冥深,此獨朗闢。右雲敞竇, 澄雪浴根,宛轉關通,光景曲暢。聞昔有臨崖作屋者, 是眼中看砂也。良久乃下,回視絕壁,便詫身是飛仙 矣。方舟渡谿,登忘歸洞,洞殊不佳,徒以謝客一憩,遂 使山靈擅聲耳。漸近獨峰,望所謂鼎湖者,止見古松 羃頂,獨峰故自奇正,不必假荊山神蹟,為此峰葛藤 也。先至玉虛宮,宮已廢,僅存一亭,置酒亭中,引滿者 再。徑趨獨峰,拔地迥立,高可百餘丈,圍三之一,如《志所載,太侈矣。一面柱谿旁有童子峰,遠望似及膝,近 乃齊腰,亦拔地起。後有步虛峰,峭石林立,若此峰可 登,當俯視獨峰之頂。溪對有獨峰書院,朱紫陽建。獨 峰信奇,第恨其能獨而不能出,又恨其能出而不能 藏,則以東掩于步虛,使高嵐滅頂,而遊客西來,入望 太早,苦無重帷襲幕,令人步步可思耳。反而緣谿有 石名仙船,弱水能沉羽,故當浮石令解維,指三山,定 知不似徐福委巨魚也。《道仙榜》下,迫視不如遙睇。此 中固多品題,皆好事強設。仙都,不必以此重。獨巖隙 書屋,類仙人居,正不免子春噫噫,未能于此守藥鑪 耳。已復渡谿而還。

仙都草堂記略       皇甫汸[编辑]

按:仙都在括蒼之縉雲,去邑二十餘里,《道書》所謂第 二十九洞天,軒后龍昇地也。唐天寶間,有綵雲起李 溪源,覆繞獨峰之頂,廣樂殷殷,響震林樾。刺史苗奉 倩上其事,遂名仙都,而縉雲義亦昉此。山有鼎湖,中 產異蓮,瓣落東陽,因建金華之邑。《表瑞驗》云:湖之下 為好溪,其東為步虛山,奇峰干霄,即梁陶隱居所稱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者也。其西為忘歸洞,縣令李陽 冰吏隱于此,愛而名之。稍轉為仙人碓,碓之上,石峰 攢峙,侍御樊君為其封君一所。翁築層臺,延瞰鼎湖, 名曰「群玉。」南可百步許,為暘谷洞,宋朱晦翁遺蹟在 焉。下抱澄潭,與小蓬萊、赤壁、趙侯船諸景相聯絡。花 鳥冬春,煙霏日夕展,可樂而忘世也。蓋福庭神窟,往 往異人居焉,如劉、阮、羊、許輩,茹芝委化,事匪盡幻矣。 夫世之慕鐘鼎者,必耽廊廟;薄珪組者,必安丘陵,性 各有尚也。昔仲公理嘗嘆曰:「若得背山臨水,遊覽平 原,此亦足矣。何為區區于帝王之門哉?」而宗敬微亦 曰:「性同鱗羽,愛止山壑,眷戀松筠,有若狂者,忽不知 老之將至。」探翁之志,「正合古人,非惑《鴻苑》之書,談元 牝之術,希沖舉而逃虛寂者。」《志》又云:「少微星見,乃置 處州,高山峻谷,類多隱君子,翁非其人耶?」翁《在草堂》 詩曰:「高峰峙堂前,相對成賓主。」每晨興獨往,吟曰:「登 臺盼林麓,倚洞臨清流。」又:「徘徊一徑仄,繚繞諸山巔。」 倦移小艇而歸,吟曰:「策杖撫朝景,蕩舟曳夕光。」客有 訪者,或不知所止,吟曰:「畏聞官長至,喜與野老親。」又 「探奇山谷中,悠然吾老矣。」其胸次豈塵埃間能懸翳 耶?

遊仙都記         鄭汝璧[编辑]

《仙都山,志》稱三百里度邑,所居猶然郛廓耳。而鼎湖 諸勝,則去邑可二十里許,蓋道家所稱祈仙二十九 洞天者。若明庭云:遊人浮慕仙都,而欲以窮日盡其 勝,即應接衣帶前,猶不能一瞬,尚何暇搜奇哉?萬曆 庚寅夏五月,李參知鐵城先生約余遊,問誰哉?能主 者而得余內弟樊季思甫,請持數日糧以從。拉李友 子敬遂以是月九日先發,肩輿抵下洋。主人挐舟以 待,小酌溪頭大樹下,而後入舟。時雨過新漲,水光浮 天如蔚藍,南薰時時拂舷,快人襟裾。再折而度石橋, 艤小赤壁下,壁立可千仞,上峭出而閣雨雪,色獨白, 可題名,一名「仙人榜。」餘俱赬壁下,澄潭如半珪,蕩日 錯采,閃閃如金鐙。稍得構,則空中樓閣耳。為徘徊久 之。泝上流起,觀趙侯船,片石攲橫,若藏舟于壑,上鐫 「石舟」二大字。曲棹穿岩而北,泊問泊石,攀蘿百級,上 暘谷洞洞連如,房櫳東罅,夜半先受日,而鼎湖當尊, 綠波繞檻,景用益勝。為歌《遊仙》三闋,命爵無算。起讀 宋元題石,多挈家來遊。因想昔人之致,無用畢婚嫁 為矣。已復下舟,沿鸂鶒洞,至練金溪,登群玉臺。臺倚 五老峰,若招余輩相揖讓者。時已亭午,遂飲。主人故 喜漁,居人聞攜客至,則爭舉網取魚。會水漲,不多得, 然足佐巵酒。時日薄西氾月出東山,兩曜爭吐于漭 泱空明中,心目為豁。歸而憩仙都草堂,謁外王母墓, 即朱文公「獨峰書院」址也。坐印月池頭,主人吹簫與 漁歌互答。夜連床,宿草堂西偏。余與參知趺坐一餉, 乃就寢。質明,樊伯子季本與其季季明各遣餉遲鼎 湖峰前,主人為幄舟中,障日迺渡。仰視鼎湖,千雲矗 起,峰頭松枝蒼蒼如龍髯,即武夷、鴈宕諸奇峰,要以 秀峭有之。乃若旁絕附麗,峍崒嶐崇,宜無及此者已 入玉虛宮前,擁雲屏望鼎湖,几席間,惜山赭臺荒,殊 乏蓊鬱耳。宮右直上,則金龍洞,妙庭觀在焉。期以飯 罷往,乃漁者大集。請觀漁,遂復入舟。網罟鱗比,得魚 十倍于昨。峕子敬甫且至,至時已酣,雀躍驩呼,真態 可掬。遂扶掖偕上忌歸洞。洞故軒豁,下俯龍舌洲,夕 陽盪彩,如霞綴,綺疏自足留人。坐石高歌,聲戛雲際, 下視舟幄,若幔亭襜如也。歸信晚風,復邀月池頭,夜 分乃寐。其明日,為芙蓉嶂遊,時水落石出,主人呼數 十人濬水,道遇膠處,輒負而上。行里許,為坂堰,田邨 居人可百家,水稍澄泓,山亦蔥翠無巑岏狀,而境漸 幽,足音漸少,居然武陵源也。呼大白,酌樊叔子季崇 所遺斗酒,停舟就美蔭為新聲。居人未之前睹,聚而 堵觀,孺子駭而問客從何來,豈其謫仙且飲胡麻乎? 愬珠潭而上,不可舟,則取道山椒,參知先發,度嶺如飛,田父相訝:「何翁矍鑠乃爾?」行一二里許,緣溪攢諸 巨石,如潛虯,如躍馬,如踞象,如叱羊,如飛仙,擁者甚 眾。其一銳而出峰之巔,儼如黃冠,登壇作法,二三丫 髻,番奴解辮,重譯而來,故俗呼「回回岩。」溪南雞犬相 望,蓋沐白也。居者百數十家,石碓舂聲札札傳空谷, 而回響如考鐘鍠。坐飲連環洞,居人進茶,起步而北, 崖口稍寬,入轉窄,紫石簇簇,如芙蓉萬朵,亂撲眉睫。 《志》所稱「芙蓉嶂」,直外戶耳。參知見而大呼,余等踵至, 且駴且賞,遂相與深入,凡數轉,徑逾窄,陡擁一峽,谽 谺相向。石門中開可丈餘,稍進則二柱聳峙,忽闢而 峭,兩山抱之。中懸一石,如丹鼎,上員下洞,可坐十人。 前向石屏,左聳一小峰,如丹客望鼎,天然一堂奧也。 余顧謂參知曰:「此丹室也。靈境不虛生,至人不數數, 公能無意乎?期主人卜築于此,屬子敬相與圖之。」日 已下,乃別,問舟而返。觀馬邑潭,潭底石也,而點點散 盃,如萬馬馳驟,鼓行可亂,斯亦奇矣。抵草堂且暮,亟 以酒脯佐勞,而月色晶晶不能寐。主人援琴再彈《高 山》而罷。詰旦,則陰雲覆石,山雨且至矣。主人道坐禪、 水仙諸洞之勝,欣然欲往參知怯雨獨留,余等賈勇 以行,望禪洞懸崖,亡鳥道,取兩木梯而登,洞鑿空不 甚廣,疑昔人藏蛻處耳。一再酌而下。時雨脂梯滑甚, 子敬甫叫呼恐怖,足縮縮,強為容而手戰甚。余乃正 身捷下,如履平陵,眾大咤元度有濟勝具。余謂「無罣 礙,故無恐怖,奈何似李伯子懾也。」已,登水仙洞,方池 清泚可鑒鬚眉。飲之盡一蠡,從者怖不能從。歸向參 知道之,為絕倒。日方午,主人移觴彌高樓,劇飲沾醉, 凡四宿不得夢焉。早起,則輿人迓者已至。遂歸告主 人,意未已,欲往金龍洞。客留不盡,以謝主人,乃就舟 至下洋,復飲前所蔭溪頭大樹下,載詠而歸。是遊也, 客主忘年,無爾汝也。故遊弗存于跡,而足以歡。其尤 滿志者,芙蓉嶂而北,神奇幽閟,祈仙一隩宅也。而千 載來漁父未有知者,一旦得之,非山靈有意獻奇乎 哉?而亦足以快平生「矣。夫目寓成遊,身寓成都,神寓 而虛則仙耳。仙都者仙人之所都也。世人爭光景于 目睫一過而蘧廬之直童觀已爾。余儕探奇選勝于 此,行將煉藥丹丘,食沆瀣而遊神八極,翩翩挾仙飛 乎遨焉,則今日為之權輿詎世所稱遊也與哉?」參知 曰:「是不可無紀。」遂抽筆為之記,且以證之來日。

仙都山部藝文二[编辑]

《仙都山          》,唐徐凝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幾人尋。到來唯見山高 下,只是不知湖淺深。

遊仙都         明王明汲[编辑]

幽境絕塵氛,仙風迥不群。鼎湖龍已去,華表鶴空聞。 虛谷含朝旭,層巒倚夕曛。移舟就淺碧,棹破一溪雲。

又和曹唐詩         前人[编辑]

五雲佳氣合,閱歷幾千年。蒼壁奇山水,煙蘿古洞天。 捫碑稽往蹟,攜酒挾飛仙。乘興頻回首,峰頭墜《碧蓮》。

仙都山部紀事[编辑]

《隋書徐則傳》:則受業于周弘正,善三元,精于議論,聲 擅都邑。則嘆曰:「名者實之賓,吾其為賓乎?」遂懷棲隱 之操,杖策入縉雲山。

《處州府志》:「元白,縉雲人。身長七尺,眉目如畫。久居括 蒼、仙都二山,辟榖養氣。後之撫州南城縣內仙逝。 周景福,縉雲人,仙都道士,居仙水洞,辟穀晏坐百餘 年,後仙去。」

趙嗣祺,縉雲人,字虛一。早學仙,入武夷。延祐元年,被 命領仙都宮事,承詔遍祀東南名山,賜號教門真士, 元明通道虛一先生。

陶松隱,唐時人。住佑聖觀,建元天金闕寶殿,得元修 本領,將有祈禳者,輒先知之,使道童候門輒應。人以 「仙陶」呼之。年踰九十,隱居仙都山松林門,辟穀數月, 不知所往。

吳善經《一統志》載,縉雲人,自幼喜習道,絕嗜慾,遂不 娶,隱仙都山,以濟人利物為念。《太清宮三洞碑銘》云: 「先生族系於東吳,築室於仙都,演道於明庭,棲神於太清,隱機於開元,歸根於露仙。其來適然,其去寂然。」

仙都山部雜錄[编辑]

明劉基《紫虛觀記》:「縉雲之山,桐溪出焉。東南流入於 好溪。其南曰少微之山,是為括蒼洞天,有觀曰紫虛。 紫虛之山水,清奇幽邃,甌括之間,無以為比。自唐宋 以來,神仙鍾離先生、呂洞賓皆常來遊,而章思廉、徐 泰定即其觀之道士也。皆以羽化去。其事蹟顯著,人 能言之,不可盡述也。履其地,思其人,寧不飄然有凌」 雲之志哉。

仙都山部外編[编辑]

《處州府志》:「金蓮花,縉雲仙都山,孤石撐雲,高六百餘 丈,世傳軒轅遊此,飛昇轍蹟尚存。石頂有湖生蓮花, 嘗有花一瓣飄落至東陽境,于是山名金華,置金華 縣。」

縉雲縣仙都山產龍鬚草。舊《志》云:「黃帝乘龍上昇,其 臣追之,競攀龍髯,墜化為草。」

劉處靜,字道遊,沛國彭城人。其先避地家遂昌。唐肅 宗時,與丞相李泌為友,遇異人授以吐納之術。肅宗 召見,賜緋衣。退居仙都山隱真巖,結廬金龍洞側。咸 通十四年六月辛酉解化。自譔《元虛志》。後數十年,有 鄉人于襄漢間見之,語其弟子,啟墓視之,所存惟劍 履焉。

許碏,縉雲人,居仙都,辟穀養氣十餘年,名山遍歷,吟 詩曰:「閬苑花前是醉鄉,攀翻王母九霞觴。昔賢拍手 嫌輕薄,謫向人間作酒狂。」或詰之,曰:「我天仙也,方在 崑崙就宴,失儀見謫。每當春景,插花滿頭,把酒作舞, 醉歌長往,莫知所終。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