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37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三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三十七卷目錄
汴水部彙考
考
汴水部總論
程大昌禹貢論〈菏水論一 菏水論二 菏水論三〉
汴水部藝文一
汴河銘〈有序〉 唐皮日休
汴河論 宋張方平
汴河斗門記 蘇軾
汴水部藝文二〈詩詞〉
汴堤柳 唐王泠然
晚入汴水 崔顥
汴河曲 李益
汴河路有感 白居易
汴河直進船 李敬方
汴河覽古 徐凝
汴上送歸客 張祜
汴水舟行答張祜 杜牧
汴口懷古 前人
汴河阻凍 前人
汴河 汪遵
汴河十二韻 許棠
汴河懷古二首 皮日休
汴水 胡曾
汴河 羅隱
汴河 羅鄴
汴上觀河冰 吳融
汴堤路 前人
汴渠 宋石介
汴河故道 梅堯臣
同子瞻泛汴泗 蘇轍
汴河 孔武仲
汴堤行 孔平仲
汴上 楊時
出汴過淮有作 李彌遜
汴堤 劉子翬
汴堤曲 元郭翼
汴河守凍 明許邦才
過宿汴堤〈以上詩〉 彭勗
柳含煙〈汴河春〉 唐毛文錫
汴水部選句
山川典第二百三十七卷
汴水部彙考
[编辑]水經之汳水
汴水一名「汳水」,又名「浚儀渠」,又名「蒗蕩渠。」源出今河 南開封府滎陽縣大周山下,受府西南諸山溪水及 京、索、須、鄭諸水,東流至中牟縣北,合沙水,東過歸德 府城南,又東逕江南徐州城東北,合泗水,東流逕宿 州城東,又逕虹縣城南,至泗州入於淮。
考
按:《水經》,「汳水出陰溝于俊儀縣北。」〈注〉陰溝即蒗蕩渠 也,亦言汳受旃然水。又云「丹泌亂流於武德絕河,南 入滎陽合汳」,故汳兼丹水之稱河沛水斷汳承旃然 而東,自王賁灌大梁,水出縣南,而不逕其北,夏水洪 泛,則是瀆津通故渠即陰溝也。於大梁北又曰浚水 矣,故圈稱著。《陳留風俗傳》曰:「浚水逕其北者也。又東, 汳水出焉。」故《經》云「汳出陰溝於浚儀」縣北也。汳水東 逕倉垣城南,即大梁縣之倉垣亭也。城臨汳水,陳留 相畢邈治此,征東將軍荀晞之西也,邈走歸京,晞使 司馬東萊王讚代據倉垣,斷留運漕。汳水又東,逕陳 留縣之鉼鄉亭北,《陳留風俗傳》所謂「縣有鉼鄉亭」,即 斯亭也。汳水又逕小黃縣故城南,《神仙傳》稱:「靈壽光, 扶風人,死於江陵胡罔家。罔殯埋之後百餘日,人有 見光於此縣,寄書於罔。罔發視之,唯有履存。」汳水又 東,逕鳴鴈亭南。《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衛侯伐鄭,至 于鳴鴈者也。杜預《釋地》云:「在雍丘縣西北。今俗人尚 謂之為白鴈亭。」汳水又東,逕雍丘縣故城北,逕陽樂 城南。《西征記》曰:「城在汳北一里,周五里,雍丘縣界。」汳 水又東,有故渠出焉,南通睢水,謂之董生決。或言董 氏作亂,引水南通睢水,故斯水受名焉。今無水。汳水 又東,枝津出焉,俗名之為落架口。《西征記》曰:「落架,水 名也。」《續述征記》曰:「在董生決下二里。」汳水又逕外黃 縣南,又東逕莠倉城北。《續述征記》曰:「莠倉城去大游 墓二十里,又東逕大齊城南。」《陳留風俗傳》曰:「外黃縣 有大齊亭。」又東逕科城北,《陳留風俗傳》曰:「縣有科稟 亭。」是則科稟亭也。汳水又東,逕小齊城南。汳水又南,
逕利望亭南,《風俗傳》曰:「故成安也。」《地理志》曰:陳留舊名,漢武帝以封韓延年為侯國。汳水又東,龍門故瀆出焉。瀆舊通睢水,故《西征記》曰:「龍門,水名也。門北有 土臺,高三丈餘,上方數十」步。汳水又東逕濟陽考城 縣故城南,為菑獲渠。考城縣,周之采邑也,於春秋為 戴國矣。《左傳隱公十年》「秋,宋、衛、蔡伐戴」是也。漢高帝 十一年秋,封彭祖為侯國。《陳留風俗傳》曰:秦之穀縣 也。後遭漢兵起,邑多災年,故改曰甾縣。王莽更名嘉 穀。漢章帝東巡,過縣,詔曰:「陳菑縣,其名不善。」高祖鄙 柏人之邑,世宗休聞喜而顯獲嘉應亨吉元符,嘉皇 靈之故。〈宋本作顧〉「賜越有光。列考武王,其改甾縣曰考城」, 是瀆蓋因縣以獲名矣。汳水又東,逕寧陵縣之沙陽 亭北,故沙隨國矣。《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秋,會於沙 隨,謀伐鄭也。杜預《釋地》曰:「在梁國寧陵縣北沙陽亭 是也。」世以為堂城,非也。汳水又東逕黃蒿塢北,《續述 征記》曰:「堂城至黃蒿二十里。」汳水又東逕斜城下,《續 述征記》曰:「黃蒿到斜城五里。《陳留風俗傳》曰:考城縣 有斜亭。汳水東逕周塢側,《續述征記》曰:『斜城東三里, 晉義熙中,劉公遣周超之自彭城緣汳故溝,斬樹穿 道七百餘里,以開水路,停薄於此,故茲塢流稱矣』。」汳 水又東逕葛城北,故葛伯之國也。《孟子》曰:「葛伯不祀。」 湯問曰:「何為不祀?」稱:「無以供祠祭,遺葛伯,葛伯又」不 祀。湯又問之,曰:「無以供犧牲。」湯又遺之,又不祀。湯又 問之,曰:「無以供粢盛。」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 葛伯又率民奪之,不授者則殺之。湯乃伐葛,葛於六 國屬魏,魏襄王以封公子無咎,號信陵君。〈無忌魏昭王少子昭 王薨安釐王即位封信陵君此云魏襄王恐傳寫之譌〉其地葛鄉,即是城也,在 寧陵縣《四》〈一作西〉十里。汳水又東,逕神坈塢,又東逕夏 侯長塢。《續述征記》曰:「夏侯塢至周塢,各相距五里。」汳 水又東,逕梁國睢陽縣故城北,而東歷襄鄉塢南。《續 述征記》曰:「西去夏侯塢二十里,東一里即襄鄉浮圖 也。」汳水逕其南,漢熹平君所立。〈按熹平是漢靈帝年號此當云熹平某年 某君所立今有脫落〉死,因葬之。弟刻石樹碑,以進厥德。〈宋本作旌厥德〉 隧前有「師子天鹿」,塼作百樹,柱八所,荒蕪頹毀,凋落 略盡矣。
又東至梁郡蒙縣,為濉水餘波南入淮陽城中。〈註〉汳 水又東逕貫城南,俗謂之薄城,非也。闞駰《十三州志》 以為貰城也,在蒙縣西北。《春秋·僖公二年》,齊侯、宋公、 江、黃盟於貫,杜預以為貰也。云「貰貫字相似,貫在齊, 謂貫澤也」,是以非此也。今於此地,更無他城在蒙西 北,唯是邑耳。考文準地,貰邑明矣,非亳可知。汳水又 東,逕違縣故城北,俗謂之小蒙城也。《西征記》:「城在」汳 水南十五六里,即莊周之本邑也,為蒙之漆園吏,郭 景純所謂「漆園有傲吏」者也。悼惠施之沒,杜門於此 邑矣。汳水自縣南出,今無復有水,唯睢陽城南側有 小水,南流入於睢。城南二里有漢太傅掾橋載墓碑。 載字元賓,梁國睢陽人也,睢陽公子,熹平五年立。城 東百步有石室,刊云「漢鴻臚橋仁」祠城北五里,有石 虎石柱,而無碑誌,不知何時建也。汳水又東,逕大蒙 城北,自古不聞有二蒙,疑即蒙、亳也,所謂「景薄」為此。 〈宋本作北〉亳矣。椒舉云:「商湯有景亳之命者也。」闞駰曰:「湯 都也。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河南 偃師城西二十里尸鄉亭是也。」皇甫謐以為考之事 實,學者失之。如孟子之言湯居亳,與葛為鄰,是即亳 與葛比也。湯地七十里,葛又伯耳,封域有限,而寧陂 去偃師八百里。〈寧陂據郡國志當作寧陵乃葛伯國也〉不得童子饋餉 而為之耕。今梁國自有二亳,南亳在穀熟,北亳在蒙, 非偃師也。古文《仲虺之誥》曰:「葛伯仇餉,征自葛始。」即 《孟子》之言是也。崔駰曰:「湯冢在濟陰薄縣北。」《皇覽》曰: 「薄城北郭東三里,平地有湯冢,冢四方,方各十步,高 七尺,上平也。」漢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郤長卿按 行水災,因行湯冢。在漢屬扶風,今徵之迴渠亭有湯 地徵陌是也。然不經見,難得而詳。按《秦寧公本紀》云: 「二年伐湯,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湯。」然則周穆 〈疑衍〉桓王時,自有亳王,號湯,為秦所滅,乃西戎之國,葬 於徵者也,非殷湯矣。劉向言殷湯無葬處為疑。杜預 曰:「梁國蒙縣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湯冢,其西有箕 子冢。今城內有故冢方墳,疑即杜元凱之所謂湯冢 者也,而先謂之。」〈孫云當作世謂之〉王子喬冢,冢側有碑,題云 仙人王子喬碑曰:「王子喬者,蓋上世之真人,聞其仙, 不知興何代也。博聞道家,或言潁川,或言產蒙,初建 此城,則有斯丘,傳承先民,曰王氏墓。」暨於永和之元 年冬十二月,當臘之時,夜上有哭聲,其音甚哀。附居 者王伯怪之,明則祭。〈當作登〉而察焉。時天鴻雪下,無人 徑,有大鳥跡在祭祀處,左右咸以為神。其後有人著 大冠,絳單衣,杖竹立冢前,呼採薪孺子伊永昌曰:「我 王子喬也,勿得取吾墳上樹也。」忽然不見。時令太山 《萬喜》。〈當作熙〉稽故老之言,感精瑞之應,乃造靈廟,以休 厥神。於是好道之儔,自遠方集,或絃琴以歌《太一》,或 譚思以歷《丹思》。〈當作田〉知「至德之宅兆,實真人之祖先。 延熹八年秋八月,皇帝遣使者奉犧牲致禮祠濯之 敬。」〈一作致祀祇懼之敬〉肅如也。國相東萊王璋,字伯義,以為神聖所興,必有銘表,乃與長史邊乾遂樹之元石,紀頌 遺烈。觀其碑文,意似非遠,既有經見,不能不書存焉。 〈蔡中郎集載有此碑今據改正〉
獲水出《汳水》,於《梁郡》蒙縣北。〈注〉《漢書·地理志》曰:「獲水 也。」《十三州志》曰:「首受甾獲渠。」亦兼丹水之稱也。《竹書 紀年》曰:「宋殺其大夫皇緩。」〈今紀年宋本作皇瑗〉于丹水之上。又 曰:「宋大夫丹水壅不流。」蓋汳水之變名也。獲水自蒙 東山,水南有漢故《繹幕令匡碑》。匡字公輔,魯府君之 少子也。碑字碎落,不可尋識,竟不知所立歲月也。獲 水又東,逕長樂固北已氏縣南,東南流,逕于蒙澤。《十 三州志》曰:蒙澤在縣東。《春秋?莊公十二年》,宋萬與公 爭博,殺閔公於斯澤矣。汳水又東,逕虞縣故城北,古 虞國也。昔夏少康逃奔有虞,為之庖正,虞思於是妻 之以二姚者也,王莽之陳定亭也。城東有漢司徒盛 允墓。公字伯世,梁國虞人也。其先奭氏,至漢中葉,避 孝元皇帝諱,改姓曰盛,世濟其美,以迄於公。察孝廉, 除郎,累遷司空司徒,延熹中立。墓中有石廟,廟宇傾 頹,基構可尋。獲水又東南,逕空桐澤北。澤在虞城東 南。《春秋·哀公二十六年》「冬,公遊於空澤,辛巳,卒於連 中。大尹左師興空澤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如沃 宮者矣。」〈千甲左傳杜預注謂甲士千人也吳改作壬午今復正之〉獲水又逕龍譙 國,又東合黃水口,上承黃陂,下注獲水。獲水又東入 櫟林,世謂之「九里祚。」〈祚宋本作柞陸機詩疏云秦人謂柞為櫟河內人謂木蓼為櫟〉 獲水又東南,逕下邑縣故城北。楚考烈王滅魯,頃公 亡,遷下邑。又楚漢彭城之戰,呂后弟周軍於下邑,高 祖敗,還從周軍。子房肇捐地之策,收垓下之師,陸機 所謂「即下邑」者也。王莽更名下洽矣。〈舊本作下治〉獲水又 東,逕碭山縣故城北。應劭曰:「縣有碭山,山在東,出文 石。秦立碭郡,蓋取山之名也。王莽之節碭縣也。」山有 梁孝王墓,其冢斬山作郭,穿石為藏,行一里到藏中, 有數尺水,水有大鯉魚。黎萌謂藏有神,不敢犯之。凡 到藏,皆潔齋而進。不齋者至藏,輒有獸噬其足,獸難 得見,見者云佀狗所,未詳也。山上有梁孝王祠。獲水 又東,穀水注之。上承陽陂,陂中有香城,城在四水之 中,承諸陂散流,謂零水、瀤水,清水也。積而成潭,謂之 碭水。趙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為康王舍人,行彭涓 之術,浮遊碭郡間二百餘年。後入碭水中取龍子,與 弟子期曰:「皆潔齋待於水傍設屋祠。」果乘赤鯉魚出 入坐祠中,郡中有千萬人觀「之,留月餘,復入水也。」陂 水東注,謂之穀水,東逕安山北,即碭北山也。山有陳 勝墓。秦亂,首兵伐秦,弗終厥謀,死葬於碭,諡曰隱王 也。穀水又東北,注于獲水。獲水又東,歷藍田鄉郭,又 東逕梁國杼秋縣故城南,王莽之子秋也。獲水又東, 歷洪溝,東注之。水南北各一溝,溝首對獲,世謂之洪 溝,非也。《春秋?昭公八年》:「秋,蒐于紅。」杜預曰:「沛國蕭縣 西有紅亭,即《地理志》之虹縣。高后三年,封楚元王子 富為侯國。」王莽之所謂貢矣。蓋溝名是同,非楚漢所 分也。
又東過蕭縣南。〈注〉獲水北流注之。蕭縣南對山,世謂 之蕭縣南山也。戴延之謂之同孝山,云「取漢陽城侯 劉德所居里名目山也。」劉澄之云:「縣南有冒山」,未詳 孰是也。山有箕谷,谷水北流注獲,世謂之西流水,言 水上承梧桐陂,陂水西流,因以為名也。余嘗逕蕭邑 城右,唯是水北注獲水,更無別疑,即《經》所謂睢水也。 城東西及南,三面側臨獲水,故沛郡治,縣亦同居矣。 城南舊有石橋處,《耗》〈疑衍〉積石為梁,高二丈,今荒毀殆 盡,亦不具誰所造也。縣本蕭叔國,宋附庸,楚滅之。《春 秋宣公十二年》,楚伐蕭,蕭潰。申公巫臣曰:「師人多寒。 王巡三軍,拊而勉之。三軍之士,皆同挾纊」,蓋恩使之 然矣。蕭女娉齊,為頃公之母,郤克所謂蕭同叔子也。 獲水又東歷龍城,不知誰所創築也。獲水又東逕同 孝山北,山陰有楚元王冢,上圓下方,累石為之,高十 餘丈,廣百許步,經十餘墳,悉結石也。獲水又東,淨淨 溝水注之。水上結梧桐陂,西北流,即劉中書澄之所 謂白瀆水也。又北入于獲,俗名之曰「淨淨溝」也。 又東至彭城縣北,東入于泗。〈注〉獲水自淨淨溝東,逕 阿育王寺北,或言楚王英所造,非所詳也。蓋遵育王 之遺法,因以名焉。與安陂水合,水上承安陂餘波,北 逕阿育王寺側。水上有梁,謂之元注橋。水傍有石墓, 宿經開發,石作工奇,殊為莊構,而不知誰冢,疑即澄 之所謂凌冢也。水北流注于獲。獲水又東逕彌黎城 北,劉澄之《永初記》所謂「城之西南有彌黎城」者也。獲 水于彭城西南,迴而北流,逕彭城,城西北舊有楚大 夫龔勝宅,即楚老哭勝處也。獲水又東轉逕城北,而 東注泗水北三里有石冢被開,傳言楚元王之孫劉 向冢,未詳是否。城即殷大夫彭祖之國也,於春秋為 宋地,楚伐宋并之,以封魚石。崔子季珪《述初賦》曰:「想 黃公於邳圯,勒」魚石於彭城,即是縣也。孟康曰:舊名 江陵為南楚,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文穎曰:「彭城故 東楚也,項羽都謂之西楚。漢祖定天下,以為楚郡,封 弟交為楚王,都之。宣帝地節元年,更為彭城郡,王莽更之曰和樂郡也。」徐州治城內有漢司徒袁安、魏中 郎徐庶等數碑,並列植于街右,咸曾為楚相也。大城 之內有金城,東北小城,劉公更開廣之,皆壘石高四 丈,列壍環之。小城西又一城,是大司馬琅邪王所修, 因項羽故臺經始,即構宮觀門閣,惟新厥制。義熙十 二年,霖雨驟澍,汴水暴長,城遂崩壞。冠軍將軍、彭城 劉公之子也,登更築之,悉以塼壘,宏壯堅峻,樓櫓赫 奕,南北所無。宋平北將軍、徐州刺史河東薛安都舉 城歸魏,魏遣博陵公尉苟仁、威陽公孔伯恭援之。邑 閣如初,觀不異昔,自後毀撤,一時俱盡。間遺工雕鏤 尚存,龍雲逞勢,奇為精妙矣。城之東北角,起層樓於 其上,號曰彭祖樓。《地理志》曰:「彭城縣,故彭祖國也。」《世 本》曰:「陸終之子,其三曰籛,是為彭祖,彭祖城是也。下 曰彭祖冢。彭祖長年八百,綿壽永世」,於此有冢,蓋亦 元極之化矣。其樓之側汴帶泗東北,為二水之會也。 聳望川原,極目清野,斯為佳處矣。
按《寰宇記》。「睢水在縣南,汴水在縣北。梁孝王廣睢陽 城七十里,開汴河後。汴水始經城南。積而為蓬池澤。」 按《金史地理志》。開封府開封〈註〉附郭有古通津、臨蔡 關、汴河。
陽武。〈註〉有汴河。
《中牟》:〈註〉有汴河。
陳留:〈註〉有汴河。
睢州襄邑。〈註〉古襄牛地。有汴河。
歸德府:「睢陽」〈註〉宋名宋城。有鷹鷺池、《汴水》。
寧陵。〈註〉大定二十二年,徙于汴河堤南。古城有汴水, 下邑〈註〉有汴水。
穀熟。〈註〉有汴水。
亳州酇。〈註〉有汴河。
永城。〈註〉有汴河。
宿州,「符離。」〈註〉有汴河。
臨渙:〈註〉有汴河。
泗州虹。〈註〉有汴河。
徐州,「蕭。」〈註〉有古汴渠。
按《續文獻通考》:「河南開封府汴河,源出滎陽縣大周 山,合京、索、須、鄭四水,東南至中牟縣,北入黃河。」 歸德府「汴河,當寧陵縣之衝,由陳留下達于徐。 江南徐州汴水,自河南開封府界東流過蕭縣,至州 城東北,與泗水通。」
鳳陽府。汴河自宿州流入虹縣。至泗州東西兩城之 間入于淮。隋大業中開。
按《河南通志》:開封府:「汴河自滎陽達府城西,東流至 中牟縣界。」
歸德府「汴河」在府城南。
按《開封府志》,汴河本作「汳」,即浚儀渠也。一名蒗蕩渠。 源出滎陽大周山下,受西南諸山谿京須、索、鄭之水, 東流至中牟縣北,與沙水同流,東南至浚儀而分一 瀆南注為沙,一瀆東注為汴。漢平帝時,黃河南奔衝 汴。明帝永平中,命王景修汴堤渠,自滎陽東分,疏河、 汴二水,令黃河東北流入海,汴河東南流入泗。隋大 業元年,開通濟渠,自板渚引河,歷滎澤入汴,又自大 梁之東,引汴水入泗,達于淮渠,廣四十步,渠傍皆築 御道,樹以柳,名曰「隋堤」,一曰「汴堤。」宋定都汴梁,汴水 穿,都中有上水門、下水門,歲漕江、淮、浙、湖之粟六百 萬石達京師,常至決溢,設官司之。元至元二十七年, 黃河決,始淤塞。舊府治南有汴渠故蹟,即其地也。止 存今沙河,一名賈魯河,又名小黃河,受京須、索、鄭諸 水,經朱仙鎮呂家潭,至扶溝,東北受雙洎河水,又東 南入西華境,遶城西北、東三面,又東南經李方口西, 又東南合潁、汝二河入商水境,逕周家口,又東受清 水及柳莊河水,為白馬溝,其南為潁岐口。沙水東流, 潁水東南流,逕南頓鎮,又東南逕項城北,受瀔水、汾 水。又東入沈丘境,至潁州復與沙水合流。東逕槐坊 店,折而東南,受枯河水。又東逕紙店《界首集》,入江南 太和縣界。又東由潁州北合注于淮。
須水,源出滎陽南萬山中,東流經縣北境,合索水達 於汴。
索水,源出滎陽南小陘山清水嶺之聖水池,北流入 京水合汴。
按《歸德府志》:「商丘縣汴河,在府城南五里,或曰即蒗 蕩渠,元至元中淤,至嘉靖中疏後復淤。」
夏邑縣柳河,在縣南三十里。自汴河東流入於永城, 經清河口達於淮。
按《江南通志》:「鳳陽府汴河在虹縣,自開封經宿州至 本縣,東南流抵泗州入淮。隋大業中開導,又名通濟 渠。」
按《徐州志》,「汴河一名沁河,一名小黃河。」《一統志》云:「汴 水源出河南滎陽縣大周山,東流至中牟縣入黃河。 沁河出山西沁源縣,經山東流至河南懷慶府入黃 河。」又按《漕河志》云:「河居中,汴居南,沁居北。河南徙則 與汴合,北徙則與沁合。」故此河之名有三。今沁水久不達,惟河合於汴爾。汴由西來,勢甚湍悍,逕州城之 東北,與泗水合,故稱「汴泗交流。」自嘉靖末徙西北,出 秦溝,流至州城東南而下,亦通塞靡恆云。
秦溝在城東北三十里。隆慶中,成大河。今汴水逕此 大彭溝。
龍溝。
湖澱溝:
楊月溝,皆在城西北三十餘里,與五河並分流以達 於汴。
泗河源出山東泗水縣陪尾山,其源有四,因名。水由 境山歷茶城南流,至州城東北,與汴水合。嘉靖間,汴 水北徙,出秦溝,泗水至茶城即與汴合,循城東南以 達于淮。
蕭縣汴河在縣城南。
西流河在縣南二十里。浮、綏諸湖皆由此出逕瓦子 口,至兩河口入汴水。
宿州汴河經宿州境入虹縣。
睢溪,汴水入睢之口。
靈璧縣「汴水」,在縣治南二十步。
按《鳳陽府志》:虹縣,汴河由宿州東來,經縣治前,至泗 州入淮。《漢紀》:「明帝永平十二年,遣將作謁者王吳修 汴渠。」《註》云:「汴渠即蒗蕩蕖首受河水。」《水經注》云:「渠流 東注浚儀,又曰浚儀渠。」《輿地廣記》云:「汴渠在河陰縣 南二百五十步。」河陰,漢之滎陽縣。《河渠書》云:「禹於滎 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索隱》云:「為二流,一南經陽武」, 為官渡水,一東經大梁,今之汴渠是也。韓昌黎《贈張 僕射》詩云:「汴泗交流郡城角。」注:汴水在徐之西,泗水 在徐之南。蘇氏《書傳》云:自唐以前,汴、泗會於彭城之 北,然後東南入淮。近歲汴水直達於淮,不復入泗矣。 大業元年開導,名通濟渠,首受黃河,至泗州入淮,自 隋始也。唐、宋之世,皆為漕渠,宋漕運尤以汴河為急, 歲運六百萬石,今河淤塞,有故堤存焉。
新河源出東七都,南接汴河,東北流入宿遷界入泗 水。
泗州汴河即隋時所開,自大梁通淮,今上流堙塞,夏 月水漲,舟楫可通,虹縣冬月水涸不通。
古汴河今呼為「閘口。」
欄馬河在州城北十八里。夏月水通汴入淮。
直河在州城東北二十里。宋崇寧間開,由汴河達淮 大沱溝去城九十三里,水流入汴。
小沱溝在城北十三里。水流入汴。
天長縣金溝,在縣東北,乃汴河經金溝集以達於邗 溝。
淮安府淮河在府治西南五里許,自泗州東北流與 汴河合,東北入於海。
汴水部總論
[编辑]程大昌《禹貢論》。
菏水論一
[编辑]臣既病論濟者之紛紛無宿,於是《本經》以求諸史,廣 證博考,然後知桑欽敘濟自滎澤以上誤加七折者, 乃後世之汴源也。惟於《禹貢》無所發明,故別設後論 以著之。臣獨怪夫禹時既未有汴,如兗、青貢道,徑趨 濟以達河,是可明矣。若夫徐、揚自江、海、淮、泗而下,固 可交致,至於自泗以上,無汴可浮,則其道必當由濟 乃得至河。今其間顧有不然者,孔穎達固已疑之而 不得其說,此亦《經》之大肯綮也。蓋兗之敘貢曰「浮于 濟、漯,達于河」,是濟之入河可以自致者也。至青則曰 「浮于汶,達于濟」,達濟則河自可致,雖河亦無書可也。 揚之貢雖沿江海達淮,而臨淮未可隨汴,則以達于 泗為至,亦其理矣。至於徐之貢道由淮入泗,則泗固 可通,泗不接濟,則與河絕,如之何其可徑達,而曰「浮 于淮、泗,達于河」也耶?臣嘗深考之矣。此時不獨未有 臨淮之汴,雖彭城之汴亦未有也。臨淮之汴,即今泗 州隨渠,唐及本朝因之者是也。彭城之汴,即大梁東 派,正名為汳,而分流為獲,暨至彭城之北,而東向以 入于泗者也。鴻溝西派,先東派有之,而史遷尚言出 于三代以後,比之汳獲,其自彭城入泗者最為後出, 則禹時決尚未有也。然則徐既浮泗,其向北而上,必 再有一水乃可達濟,而與冀河相及。此時既未有汴, 固不可自彭城之西而直達于河。且泗水以上,又未 見有水可以達濟,而《經》亦越「濟」不書,不知《徐貢》何以 得與河通?孔穎達遂為之說曰:徐州北接青州,既浮 淮、泗,當浮汶入濟,以達於河。此絕誤也。泗不通汶,使 誠入汶,當如荊梁中間陸行之例,書「逾沔」「逾洛」以實 之。今《經》言達河,則知決不踰陸浮汶也。然則徐之淮、 泗,此時西未有汴,東不通汶,其入河之道竟不可考 邪?蓋嘗究求久之,乃得兩說:其一班固志湖陵別出 一水,自名為河,正引《徐貢》「浮淮、泗達河」之文;其一,許 氏《說文》因菏立釋,亦引《徐貢》本語,而曰「達菏」,不曰「達 河。」二者雖異,臣嘗考之,而皆以《經》之菏水為達濟之
因也。夫惟菏河之水,南既可以接泗,北又可以上濟於是即江、海、淮、泗、菏、濟河次比言之,其序由南而北,悉相灌受,無復閒斷,而書法所及,已言者不復申言, 截然一律,此經書法所謂「簡而能該」者見矣。苟不察 「徐貢達河」為菏河之河,而遽以為冀之南河,則越、濟 不浮,水道既譌,書法亦紊矣。故夫讀《經》者,不與讀史 同趣,研味乎一字而周揣乎凡例,然後無失,此經史 聖賢之分也。
菏水論二
[编辑]《經》於導濟曰:「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菏。於兗州曰 道菏澤,被孟瀦陶丘之地,於漢之郡國為濟陰、為定 陶;於唐為曹之濟陰縣。於本朝先為興仁之定陶鎮, 後割置為廣濟軍。菏澤東於濟陰,百里而近。已而下 流歷昌邑、金鄉、東緡數縣,乃達唐單州之魚臺。魚臺 者,以「魯觀魚于棠」名之。又東南流,乃始合泗而變名 為泗,以至入淮,不復更名為菏,此其源流自北而南, 可考者如此。總其凡最言之,此一水者,蓋上分濟派, 下注淮、泗,是為徐、揚通河之道,則徐貢因濟達河,此 水正其喉襟也。如許氏之說,《經》以達菏為正,則從定 陶分濟之初言之,是為極其源本於其水道既徑且 盡。若如班固之言,河水既在湖陵,而所書菏澤乃在 定陶,則湖陵上復應愬河以行,經東緡金鄉、昌邑,乃 至定陶以達菏澤。比之許氏達菏之道,中間更隔數 邑水逕,未遽即徹,其於敘事稍為回曲,不若許氏達 菏之逕也。今臣於《經》姑無問菏河異字,而知其同為 一水,則揚、徐貢道,自泗而上,有水可以通濟,既不必 如孔穎達所言假道逾汶而迂指青州之境,又不至 越濟不書而徑達冀河,以紊一《經》書法,則二子所記 皆於《經》有補者也。雖然,許氏達菏,誠為有理,而自遷、 固以及孔安國皆先許氏而生,至敘釋徐貢,悉以達 菏為正,不知許氏晚出,何所受之?故臣特引其言以 存古,亦夏五郭公之義也。至桑、酈之敘此水也,源流 首末,皆可通之於《經》,而「菏」、「荷」、「河」三者更迭以書,古字 多轉借互用,如洪水之或為「鴻」,滎波之或為「播」,異偏 旁而同意義。臣於是疑「菏」、「荷」、「河」古者通為一字,則亦 不害其為一水也。
菏水論三
[编辑]經之道。濟曰「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則陶丘先 有菏派,而濟第徑行其地,如萊蕪先有汶水,而濟往 會之,文意甚明也。諸家謂為濟水分派,則是菏自濟 出,非濟至之正,與本文不合。又濟至陶丘之北,又復 轉東,乃始經菏。則菏當由他方來,與濟會於定陶,乃 為契應。臣於是得說於《樂史》所記《寰宇書》焉:濟陰有 山,是為菏山。菏水西自考城來屬,而考城者,於汴京 為東,於濟陰為西,而濟之正源,未嘗一逕考城,亦可 以見是水之自為一派,而濟來會之甚明也。《水經》以 此水為五丈溝,而五丈溝者,即近世命為五丈河,而 開寶中改命為廣濟河者是也。太平興國中,割定陶 一鎮為軍,而名廣濟,又因水以為之名,此正菏水首 末也。夫本朝之於是河也,雖嘗引京、索、蔡三水架汴 注渠,徹曹、鄆以通京東漕路也,若其跡道,則自禹時 固已有之。然則是菏也,來自定陶之西,而合濟於定 陶之北,已而遂為菏澤,而經魚臺以合泗入淮,其源 流明著如此。臣謂有菏而濟過之,不其確與?許氏《釋 泗》曰:「泗受泲水,東入」淮。夫菏之已會於泗也,《經》已為 河,不以為濟,許氏猶本其所受言之,其知源委之真 者也。若班固之謂菏水者,下雖可以通淮,而上源更 須一轉乃及菏澤。若「菏」、「河」不同字,則許之於地理,比 班氏尤為詳審也。
汴水部藝文一
[编辑]《汴河銘》:〈《有序》:〉 唐·《皮日休》
「夫垂後以德者,當時逸而後時美;垂後以功者,當時勞而後時利。若然者,守道之主,唯恐德不美,後時逸於己民也;夸力之主,唯恐功不及當時,勞於己民也。蓋天下不逸不足守,不勞不可去,故其利害生於賢愚之主,自古然也。則隋之疏淇、汴,鑿太行,在隋之民不勝其害也,在唐之民不勝其利也。今自九河外,復」 有淇汴,北通涿鹿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溥哉!不勞一夫之荷畚,一卒之鑿險,而先功巍巍,得非天假暴隋,成我大利哉?尚恐國家有淇汴、太行之役,因獻纖誡,是為《汴河銘》。
惟河瀰瀰,循禹之軌。厥有暴隋,鑿通淮泗。晝泣疲民, 夜哭溺鬼。似赭流川,如鈆貫地。龍舟未故,江都已弒。 陳跡空存,逝波不止。在隋則害,在唐則利。嗚呼聖王! 守此而已。
===汴河論 宋張方平===臣竊惟今之京師,古謂「陳留天下四衝八達之地者 也。」非如函秦天府百二之固,洛宅九州之中,表裡山 河,形勝足恃。自唐末朱溫受封於梁,因而建都。至於 石晉,割幽薊之地以入契丹,遂與強敵其平原之利。 故五代爭奮,禍亂相仍,其患出乎畿甸,無藩籬之限, 本根無所庇也。祖宗受命,規模卑狹,不還周、漢之舊, 「而梁氏是因,豈樂是而處之,勢有所不獲已者。大扺 利漕運而贍師旅,依重師而為國也。則是今日之勢, 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為命,食以漕運為本,漕運以河 渠為主。國初,浚河渠三道,通京城漕運,自後立定上 供年額,汴河斛斗六百萬石,廣濟河六十二萬石,惠 民河六十萬石。廣濟河所運多是雜色粟豆,但充口 食馬料;惠民河所運,止給太康、咸平、尉氏等縣軍糧 而已,惟汴河所運,一色粳米兼小麥,此乃太倉蓄積 之實。今仰食於官廩者不惟三軍,至於京師士庶以 億萬計,大半待飽於軍餉之餘,故國家於漕事至急 至重。夫京大也,師眾也,大眾所聚,故謂之京師。」有食 則京師可立,汴河廢「則大眾不可聚。」汴河之於京城, 乃是建國之本,非可與區區溝洫水利同言也。近歲 已罷廣濟河,而惠民河斛斗不入太倉,大眾之命,惟 汴河是賴。近歲陳說利害,以汴河為議者多矣。臣恐 議者不已,屢作數更,必致汴河日失其舊。國家大計, 殊非小事。惟陛下特回聖鑒,深賜省察,留神遠慮,以 固基本。
汴河斗門記 蘇軾
[编辑]數年前,朝廷作汴河斗門以淤田,議者皆以為不可, 竟為之,然卒亦無功。方樊山水盛時,放斗門,則河田 墳墓廬舍皆被害,及秋深水退而放,則淤不能厚,謂 之蒸餅淤,朝廷亦厭之而罷。偶讀白居易《甲乙判》,有 云:「得轉運使以汴河水淺不通運,請築塞兩河斗門, 節度使以當管營田悉在河次,在斗門築塞,無以供」 軍。乃知唐時汴河兩岸,皆有營田斗門,若遇水不乏, 即可沃灌。古有之而今不能,何也?當更問知者。
汴水部藝文二〈詩詞〉
[编辑]《汴堤柳 》唐·王泠然
「隋家天子憶揚州,厭坐深宮傍海游。穿地鑿山開御 路,鳴笳疊鼓泛清流。流從鞏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種 官柳。功成力盡人旋亡,代謝年移樹空有。當時綵女 侍君王,繡帳旌門對柳行。青葉交垂連幔色,白花飛 度染衣香。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枝好。」驛騎 征帆損更多,山精野魅藏應老。涼風八月露為霜,日 夜孤舟入帝鄉。河畔時時聞木落,客中無不淚沾裳。
晚入汴水 崔顥
[编辑]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泝河。客愁能幾日,鄉路漸無多。 晴景搖津樹,春風起棹歌。長淮亦已盡,寧復畏潮波。
汴河曲 李益
[编辑]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 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汴河路有感 白居易
[编辑]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還。繞身新眷屬,舉目舊鄉關。 事去唯留水,人非但見山。啼襟與愁鬢,此日兩成斑。
汴河直進船 李敬方
[编辑]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東南四十三州 地,取盡脂膏是此河。
汴河覽古 徐凝
[编辑]煬帝龍舟向北行,三千宮女綵橈輕。渡河不似如今 唱,為是誰家「《怨別》聲。」
汴上送歸客 張祜
[编辑]河流西下雁南飛,楚客相逢淚濕衣。張翰思鄉何太 切,扁舟不住又東歸。
汴水舟行答張祜 杜牧
[编辑]萬里長河共使船,聽君詩句倍凄然。春風野岸名花 發,一道帆檣盡御煙。
汴河懷古 前人
[编辑]錦纜龍舟隋煬帝,平臺複道漢梁王。遊人還起前朝 念,折柳孤吟斷殺腸。
汴河阻凍 前人
[编辑]「千里長河初凍時,玉珂瑤珮響參差。」浮生卻似冰底 水,日夜東流人不知。
汴河 汪遵
[编辑]隋皇意欲汎龍舟,千里崑崙水別流。還待春風錦帆 煖,柳陰相送到迷樓。
汴河十二韻 許棠
[编辑]昔年開汴水,元應別有由。或兼通楚塞,寧獨為揚州。 直斷平蕪色,橫分積石流。所思千里便,豈計萬方憂。 首甚資功濟,終難弭宴遊。空懷龍舸下,不見錦帆收。 浪倒長汀柳,風欹遠岸樓。奔逾懷許竭,澄徹泗濱休。
路要多行客,魚稀少釣舟。日開天際晚,雁合磧西秋一派注滄海,幾人生白頭。常期身事畢,於此泳東浮。汴河懷古二首 皮日休
[编辑]萬艘龍舸綠絲閒,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 水,一千餘里地無山。
其二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 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汴水 胡曾
[编辑]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 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汴河 羅隱
[编辑]當時天子事閒遊,今日行人特地愁。柳色縱然饒故 國,水聲何忍到《揚州》。乾坤有意終難會,黎庶無情豈 自由。應笑秦皇用心錯,謾驅神鬼海東頭。
汴河 羅鄴
[编辑]煬帝開河鬼亦悲,生民不獨力空疲。至今嗚咽東流 水,似向清平怨昔時。
汴上觀河冰 吳融
[编辑]九曲河冰半段來,嚴霜結出勁風裁。非時已認蟬飄 翼,到海須憂蚌失胎。千里風清開戛玉,幾人東下憶 奔雷。殷勤莫礙星槎路,從看天津弄杼回。
汴堤路 前人
[编辑]隋堤風物已凄涼,堤下仍多舊戰場。金鏃有苔人拾 得,蘆衣無土鳥銜將。秋聲暗促河聲急,野色遙迷日 色黃。獨上寒城更愁絕,戍鼙驚起雁行行。
汴渠 宋石介
[编辑]隋帝荒宴遊,厚地刳為溝。萬舸東南行,四海困橫流。 義旗舉晉陽,錦帆入揚州。揚州竟不返,京邑為墟丘。 吁哉汴渠水,至今病不瘳。
汴河故道 梅堯臣
[编辑]我實山野人,不識經濟宜。聞歌《汴渠勞》,謾綴《汴渠》詩。 汴水源本清,隨分黃河支。濁流方已盛,清派不可推。 天工居大梁,龍舉雲必隨。設無通舟航,百貨當陸馳。 人肩牛騾驢,定應無完皮。苟欲東南蘇,要省聚斂為。 兵衛詎能削,乃須雄京師。今來雖太平,盡罷未是時。 願循祖宗規,物益群息之。譬竭兩川賦,豈由此水施。 縱有三峽下,率皆麤冗資。慎莫尤汴渠,非渠取膏脂。
同子瞻泛汴泗 蘇轍
[编辑]「江湖性終在,平地難久居。」綠水雨新漲,扁舟意自如。 河身縈匹素,洪口轉《千車》。願言棄城市,長竿夜獨漁。
汴河 孔武仲
[编辑]「營渠斜與昆河接,河遠渠慳幾可涉。狂霖一漲高十 尋,迅瀉東來比三峽。崩騰下與淮泗會,清泚亦容伊 雒雜。橫空九闕真垂虹,怒捲千艘如敗葉。祇堪平地 看洶湧,何事乘危理舟楫。共夫鵝鸛行天上,遙與谷 中相應答。」但憂心手一乖迕,巨舶高檣兩摧折。而余 進退久安命,揭厲以望初不懾。妻孥亦已慣江湖,笑 語猶如泛山陿。鳴弓擊柝警夜盜,掘茹撈蝦佐晨饁。 時登絕徑步榆柳,或面荒陂看鳧鴨。我生東南趣向 野,揮弄清溪看苕霅。枕流漱石真所便,履濁淩險終 未愜。觚稜漸喜金闕近,釜甑何憂米鹽乏。渾如海客 泛枯槎,繚繞明河望閶闔。
汴堤行 孔平仲
[编辑]長堤杳杳如絲直,隱以金椎密無跡。當年何人種綠 榆,千里分陰送行客。波間交語船上下,馬頭一別人 南北。日輪西入鳥不飛,從古舟車無斷時。
汴上 楊時
[编辑]天上行雲曳白衣,半銜晴日在林扉。盤花落鴈驚還 起,啄食飢烏趁不飛。榆莢青錢飄已盡,月堤流水漭 相圍。征途處處塵隨眼,多病長年與世違。
出汴過淮有作 李彌遜
[编辑]十年猶媿飽侏儒,卻到淮山識舊途。一櫂輕於堂上 芥,此身閒似水中鳧。受風帆影隨南北,弄日雲容自 有無。不用浮槎泛滄海,半生全欲老江湖。
汴堤 劉子翬
[编辑]參差歌吹動離舟,宮女張帆信浪流。轉盡柳堤三百 曲,夜橋燈火看《揚州》。
汴堤曲 元郭翼
[编辑]「已信堤名汴,誰教柳姓楊。」「龍舟行樂地,不得復歸唐。」
汴河守凍 明許邦才
[编辑]客館寒燈淚滿襟,間關萬里欲歸心。眼前一水冰霜 苦,又說三江瘴癘深。
過宿汴堤 彭勗
[编辑]春風匹馬汴河堤,西望秦川路已迷。只為看花人不 返,滿溝楊柳亂鴉啼
柳含煙〈汴河春〉 唐毛文錫
[编辑]隋堤柳,汴河春水,夾岸綠陰千里。龍舟鳳舸木蘭香, 錦帆張。因夢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蘇羽葆。笙歌未 盡起橫流,鎖春愁。
汴水部選句
[编辑]唐孟浩然《適越留別譙縣張主簿申屠少府》詩:「朝乘 汴河流,夕次譙縣界。」
劉禹錫《浪淘沙》詞:「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 春。」
白居易《茅成驛》詩:「汴河無景思,秋日又凄凄。」
王彥威《宣武軍鎮作詩》:「汴水波瀾喧鼓角,隋堤楊柳 拂旌旗。」
翁承贊《詠柳詩》:「一聲水調春風暮,千里交陰鎖汴河。」 《隋堤柳》詩:「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