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3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三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三十九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四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三十九卷目錄

 睢水部彙考

  考

 睢水部藝文

  睢水候舟        明吳國倫

 睢水部紀事

 睢水部雜錄

 溱水部彙考

  考

 溱水部選句

 溱水部紀事

山川典第二百三十九卷

睢水部彙考

[编辑]

《山海經》
之睢水

[编辑]

睢水源出今河南開封府陳留縣之蒗蕩渠,東北流 合小黃河。水東流逕杞縣南,又東逕睢州南,又東過 柘城縣,逕寧陵縣,又過歸德府城南,至虞城縣,又逕 夏邑縣,入江南徐州。又東至鳳陽府之虹縣合蘄水, 又至靈璧縣,又東至淮安府之睢寧縣小河口,入於 河。

按《山海經·中山經》:「景山,睢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江。其 中多丹粟,多文魚。」今睢水出新城魏昌縣,東南發 阿山,東南至南郡枝江縣入江也。

按:《漢書地理志》:「陳留郡浚儀。」故大梁魏惠王自安 邑徙此。睢水首受蒗蕩水,東至取慮入泗。

沛郡,芒。莽曰:「傳治。」應劭曰:「世祖更名臨睢,睢水出 焉。」

按:《淮南子地形訓》:「睢出荊山。」

按:《水經》,睢水出梁郡鄢縣。睢水出陳留縣西,蒗蕩 渠,東北流。《地理志》曰:「睢水首受陳留、浚儀、蒗蕩水也。 經言出鄢,非矣。又東逕高陽故亭北,俗謂之陳留北 城,非也。」蘇林曰:「高陽者,陳留北縣也。」按在留使鄉,聚 名也。有漢《廣野君廟碑》。延熹六年十二月,雍丘令董 生仰餘徽於千載,遵茂美於絕代,命縣人萇照為文, 用章不朽之德。其略云:「輟洗分餐,諮謀帝猷。陳、鄭有 涿鹿之功,海岱無牧野之戰。大康華夏,綏靜黎物。生 民以來,功盛莫崇。今故宇無聞,而單碑介立矣。」《陳留 風俗傳》曰:酈氏居於高陽。沛公攻陳留縣,酈食其有 功,封高陽侯。有酈峻,字文山,官至公府掾大將軍。商, 有功,食邑於涿,故自陳留縣有鉼亭、鉼鄉。建武二年, 世祖封王常為侯國也。睢水又東逕雍丘縣故城北, 縣舊杞國也。殷湯、周武以封夏后,繼禹之嗣。楚滅杞, 秦以為縣,圈稱曰縣,有五陵之名,故以氏縣矣。城內 有夏后祠,昔在二代,享祀不輟。秦始皇圍築其表,為 大城而以縣焉。睢水又東,水積成湖,俗謂之白羊陂, 陂方四十里,右則姦梁陂水注之。其水上承陂水,東 北逕雍丘城北,又東分為兩瀆,謂之雙溝,俱入白羊 陂。陂之東合洛架水口,水上承汳水,謂之洛架水,東 南流入於睢水。睢水又東,逕襄邑縣故城北,又東逕 雍丘城北。睢水又東,逕寧陵縣故城南,故葛伯國也, 王莽改曰康善矣。歷鄢縣北,二城南北相去五十里, 故《經》有出鄢之文。城東七里,水次有「單父令楊彥、尚 書郎楊禪字文節」兄弟二碑,漢光和中立也。

又東過睢陽縣南。睢水又東逕橫城北。《春秋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樂大心、豐愆華牼,禦華向於橫。」杜預 曰:「梁國睢陽縣南有橫亭,今在睢陽縣西南,世謂之 光城。」蓋「光」、「橫」聲相近,習傳之,非也。睢水又逕新城北, 即宋之新城亭也。《春秋左傳·文公十四年》,「公會宋公、 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晉趙盾,盟於新城」者也。睢 水又東,逕高鄉亭北,「又東逕亳城北,南亳也,即湯所 都矣。睢水又東逕睢陽縣故城南。周武王封微子啟 於宋,以嗣殷後,為宋都也。昔宋元君夢江使乘輜車, 被繡衣而謁於元君。元君感衛平之言,而求之于泉 陽男子,余且獻神龜於此矣。」秦始皇二十二年,以為 碭郡。漢高祖嘗以沛公為碭郡長,天下既定,五年,為 梁國。文帝十二年封少子武為梁王。太后之愛子,景 帝寵弟也。是以警衛貂侍,飾同天子,藏珍積寶,多擬 京師,招延豪傑,士咸歸之。長卿之徒,免官來遊。廣睢 陽城七十里,大治宮觀,臺苑屏榭,勢並皇居。其所經 構也,役夫流唱,必曰「《睢陽》創傳」,由此始也。城西門,即 寇先鼓琴處也。先好釣,居睢水傍,宋景公「『問道,不告, 殺之。後十年,止此門,鼓琴而去。宋人家家奉事之。南 門曰盧門也。《春秋》:華氏居盧門里叛』。杜預曰:『盧門,宋城南門也』。司馬彪《郡國志》曰:『睢陽縣有盧門亭。城內 有高臺,甚秀廣,巍然介立,超焉獨上,謂之蠡臺,亦曰 升臺焉。當昔全盛之時,故與雲霞競遠矣。《續述征記》 曰:『迴道似蠡,故謂之蠡臺』』。」非也。余按《闕子》漢藝文志縱橫家有 闕子一篇宋本作關誤稱宋景公使工人為弓,九年乃成。公曰: 「何其遲也?」對曰:「臣不復見君矣,臣之精盡于弓矣。」獻 弓而歸,三日而死。景公登虎圈之臺,援弓東面而射 之,矢踰于《孟霜》之山。舊本注及御覽與文選鮑照詩注俱作西霜惟藝文類聚作孟 霜「集于彭梁之東,餘勢逸勁,猶飲羽于石梁。」然則蠡 臺即是虎圈臺也,蓋宋世牢虎所在矣。晉太和中,大 司馬桓溫入河,命豫州刺史袁真開石門,鮮甲堅戍 此臺。真頓甲堅城之下,不果而還。蠡臺而西,又有一 臺,俗謂之女郎臺。臺之西北,城中有涼馬臺。臺東有 曲池,池北列兩釣臺,水周六七百步。蠡臺直東,又有 一臺,世謂之雀臺也。城內東西道北有《晉梁王妃王 氏陵表》,並列二碑。碑云:「妃諱粲,字女儀,東萊曲城人 也。齊北海府君之孫,司空東武景侯之季女。咸熙元 年嬪于司馬氏,泰始二年妃於國,太康五年薨,營陵 於新蒙之。」此下有脫誤太康九年立碑。東即梁王之吹宮 也。基陛階礎尚在。今建追明寺故宮東。即安梁之舊 地也。廣周五六百步。舊本作齊周吳本改作廣周「水列釣臺,池東 又有一臺,世謂之清泠臺。北城憑隅,又結一池臺。」晉 灼曰:「『或說平臺在城中東北角,亦或言兔園在平臺 側』。如淳曰:『平臺,離宮所在。今城東二十里有臺,寬廣 而不甚極高,俗謂之平臺』。」余按,《漢書梁孝王傳》稱:「王 以功親為大國,築東苑,方三百里,廣睢陽城七十里, 大治宮室,為複道,自宮連屬於平臺」三十餘里。《複道》 自宮東出揚州之門左陽門,即睢陽東門也。連屬於 平臺側近矣。御覽引此作則近屬之城隅則不能。是知平臺 不在城中也。梁王與鄒枚、司馬相如之徒,極遊於其 上,故齊隨郡王《山居序》所謂「西園多士,平臺盛賓。鄒 馬之客咸在,伐木之歌屢陳。」是用追芳昔娛,神遊千 古。故亦一時之盛事。謝氏賦雪亦曰:「梁王不悅,遊於 兔園。」今也歌堂淪宇,律管埋音,孤基塊立,無復曩日 之望矣。城北五六里,便得漢太尉喬元墓。冢東有廟, 即曹氏孟德親酹處。操本微素,嘗候於元,元曰:「天下 將亂,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操感知己,後經元墓祭云: 「操以頑質,見納君子,士死知己,懷此無忘。」又承約言: 徂沒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 三步,腹痛勿怨。雖臨時戲言,非至親篤好,胡肯為此 辭哉!悽愴致祭,以申宿懷。冢列數碑,一碑是漢朝群 儒,英才哲士,感喬氏德行之美,乃共刊石立碑,以示 後世;一碑是故吏司徒博陵崔烈,廷尉河南吳整等, 以為至德在己,揚之由人,苟不驕述,夫何舍焉?蔡中郎集 載此碑作苟不皦述夫何考焉乃共勒嘉石,昭明芳烈。一碑是隴西 枹罕北次陌碭守長騭為左尉漢陽獂道趙馮孝高, 以喬公嘗牧涼州,感三綱之義,慕將順之節,以為公 之勳美,宜宣舊邦,乃樹碑頌,以昭令德。光和元年,主 記掾李友字仲僚,作碑文。碑陰有右鼎文,建寧三年 拜司空。又有中鼎文,建寧四年拜司徒。又有左鼎文, 光和元年拜太尉。《鼎銘》文曰:「故臣門人,相與述公之 行,咨度體則,文德銘于三鼎,武功勒於征鉞,書於碑 陰,以昭光懿。」又有《鉞文》稱:「是用鏤石假象,作茲征鉞 軍鼓,陳之於東階,亦以昭公之文武之勳焉。」廟南列 二柱,柱東有二石羊,羊北有二石虎。廟前東北有石 駝,駝西北有二石馬,皆高大,亦不甚雕飾。惟廟頹構, 粗傳。遺墉石鼓仍存鉞今不知所在。睢水於城之陽, 積而為《逢洪陂》,御覽引此陂作澤陂之西南有陂,又東合明 水,水上承城南大池,池周千步,南流會睢,謂之明水, 絕睢注渙。睢水又東南流,歷于竹圃,水次綠竹蔭渚, 菁菁實望,世人言「梁王竹園」也。睢水又東,逕糓熟縣 故城北。睢水又東,蘄水出焉。睢水又東,逕粟縣故城 北,《地理志》曰:「侯國也。」王莽曰「成富。」睢水又東,逕太丘 縣故城北,《地理志》曰:「故敬丘也。漢武帝元朔三年,封 魯恭王子節侯劉政為侯國。」漢書王子表魯共王子政封瑕丘按地理志瑕 丘屬山陽郡而敬丘即太丘屬沛郡注似誤引漢明帝更從今名。《列仙傳》曰: 「仙人文賓,邑人。賣靴履為業矣。」列仙傳云文賓者大丘鄉人也賣草履為 業數取嫗數十年輒棄之 後時故嫗年九十餘續見賓年更壯拜賓問道賓令其至正月朔會鄉亭西社 教令服菊花地膚桑寄生松子嫗亦更壯睢水又東,逕芒縣故城北。漢高 帝六年,封耏跖為侯國。王莽之傳治世祖,改曰臨睢。 城西二里水南,有《豫州從事皇毓碑》,「殞身州牧陰君 之罪,時年二十五。」臨睢長平與宋本作輿李君、二千石,承 當作丞輪氏、《夏文則》郡國志潁川郡有輪氏縣夏文則蓋其邑人也「高其行而 悼其殞。州國咨嗟,旌閭表墓,昭敘令德,式示後人。」城 內有《臨睢長左馮翊王君碑》,「善有治功,累遷廣漢屬 國都尉。吏民思德縣人公府掾陳盛孫、郎中倪定興、 劉伯鄜等,共立石表政,以刊遠績。」縣北與碭縣分水, 有碭山芒碭縣之間,山澤深固,多懷神智。有仙者涓 子、主柱,並隱碭山得道。列仙傳云涓子齊人也餌水接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見於 齊隱於宕山能致風雨受伯陽九仙法又云主柱者與道士共上宕山餌丹砂三年得神砂飛雪服之五

年能飛行漢高祖隱之,呂后望氣知之,即於是處也。京房
考證
《易候》曰:「何以知賢人隱?」師曰:「視四方常有大雲,五色

具而不雨,其下賢人隱矣。」

又東過相縣南,屈從城北東流,當蕭縣南,入于睢。 相縣故宋地也。秦始皇二十三年,以為泗水郡。漢高 帝四年,改曰沛郡,治此。漢武帝元狩六年,封南越桂 林監居翁為侯國,曰湘成也。王莽更名之吾符縣,曰 吾符亭也。舊本作吾符高亭漢地理志王莽改沛郡曰吾符改相縣曰吾符亭睢水東 逕石馬亭,亭西有漢故伏波將軍馬援墓。睢水又東 逕相縣故城南,宋恭公之所都也。國府園中猶有伯 姬黃堂基,堂夜被火,左右曰:「夫人少避。」伯姬曰:「婦人 之義,保傅不具。」夜不下堂。遂遇火而死。斯堂即伯姬 燌死處也。城西有伯姬冢。昔鄭渾為沛郡太守,于蕭、 相二縣興陂堰,民賴其利,刻石頌之,號曰鄭陂。睢水 又左合白瀆水,水上承梧桐陂,陂側有梧桐山。陂水 西南流,逕相城東,而南流注于睢。睢盛則北流入于 陂,陂溢則西北注于睢,出入迴環,更相通注,故《經》有 入睢之文。睢水又東逕彭城郡之靈壁東,東南流。《漢 書》項羽敗漢王于靈壁東,即此處也。又云:「東通穀泗。」 服虔曰:水名也,在沛國相界。又詳睢水。逕穀熟兩分, 而睢水為蘄水,故二水所在枝分,通為兼稱。穀水之 名,蓋因地變,然則穀水即睢水也。又云:「漢軍之敗也, 睢水為之不流。」睢水又東南,逕竹縣故城南,《地理志》 曰:「王莽之篤亭也。」李奇曰:「今竹邑縣也。」睢水又東,與 滭湖水合,水上承甾丘縣之淠陂,南北百餘里,東西 四十里,東至朝解亭,西屆彭城甾丘縣之故城東,王 莽更名之曰「善丘」矣。其水自陂南系於睢水。睢水又 東南八丈故溝水注之。水上承蘄水,而北會睢水,又 東逕符離縣故城北。漢武帝元光四年,封路博德為 侯國,王莽之符合也。睢水東逕臨淮郡之取慮故城 北,昔汝南步遊張少失其母,及為縣令,遇母于此,「乃 使良馬踟躕,輕軒罔進,顧訪病姬,乃其母也。誠願宿 憑,而冥感昭徵矣。」睢水又東合烏慈水,水出縣西南 烏慈渚潭漲,東北流,與長直故瀆合。溝舊上承蘄水, 北流八十五里,注烏慈水。烏慈水又東逕取慮縣南, 又東屈逕其城東,而北流注于睢。睢水又東逕睢陵 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朔元年,封江都易王子劉楚為 為侯國。王莽之睢陸也。睢水又東,與潼水故瀆會。舊 上承潼縣西南潼陂,東北流,逕潼縣故城北,又東北 逕睢陵縣下會睢。睢水又東南流,逕下相縣故城南。 高祖十二年,封莊侯泠耳為侯國。應劭曰:「下相水出 沛國相縣,故此加下也。」然則下相又是睢水之別名 也。東南流入於泗,謂之「睢口」,經止蕭縣,非也。所謂得 其一而忘其二矣。

按《寰宇記》,「睢水在縣南,汴水在縣北。梁孝王廣睢陽 城七十里,開汴河,于是汴水始經城南,積而為蓬池 澤。」

按:《魏書地形志》,「臨清郡睢陵。」有睢水。

按:《隋書地理志》,「梁郡陳留。」有睢水。

按《續述征記》:「睢、渙二水,波若五色,有文章。」

按:《金史地理志》:「睢州,襄邑。」古襄牛地。有「睢水。」 歸德府「睢陽。」宋名宋城。有睢水。

寧陵。有睢水。

亳州酇。有睢水。

宿州,「符離。」有睢水。

按:《續文獻通考》:「河南開封府睢水在陳留縣東北四 十里,東經睢州達寧陵縣。」

歸德府「睢水」,在睢州北十里,受汴入泗。

鳳陽府睢水,在宿州北二十里,源出河南夏邑縣白 河,東流至清河口入淮。

淮安府睢水在睢寧縣西。源自靈璧縣,東流經縣界, 又東北至宿遷縣入泗水。

徐州睢水,在州城南六十里。

按《河南通志》:開封府睢水在陳留縣城東北四十里, 又名隄河,合小黃河東流經杞縣、睢州、寧陵縣,達于 徐州。

按《歸德府志》商丘縣睢水,《括地志》云:「睢水首受浚儀 縣浪蕩渠水,東流入泗,過沛。」《水經》云:「睢水東南經流 竹園」,蓋在今府城之南云。

夏邑縣睢水,在縣南二里,經永城縣,合沙、白二水,達 於宿州。

睢河故道在縣城北一里許,即漢高帝敗軍入穀泗 及睢水之處。

睢州睢水,在州北七里。州之得名以此。按:睢水在梁 郡,受汴入泗,韓信敗龍且,睢水為下流,此即其上流 也。

按《江南通志》。淮安府睢水在睢寧縣西南,自宿州靈 璧縣界東流環縣治後,又東四十里引芹溝湖入泗 河,水勢小而流長。按睢水有二,一見徐州。

鳳陽府小河在靈璧縣城北六十里,即睢水。項羽大 破漢軍于靈璧東睢水上,即此。

蘄水,出宿州蘄縣鄉,會睢水入於淮《徐州》睢水,在州南六十里,楚項羽敗漢睢水上,水為 之不流。即此。

按《淮安府志》:「睢寧縣:睢水,西自靈璧,東入睢寧界,歷 孟山、潼郡以至子仙鎮余家渡,蜿蜒五十餘里,直趨 縣治,西經堽頭,北過廟灣,再東則抵高作、耿車,而盡 于小河口入黃河焉。盈盈衣帶水,自漢迄明,歷數千 載,睢人之利賴良多。萬曆年間,淤塞殆盡。知縣申其 學詳憲開濬,民甚便之。天啟二年,黃河衝決,水泛沙」 積,遂成平陸,舟楫不通,邑人困乏。疏鑿之功,誠不可 一日緩也。

按《鳳陽府志》「靈璧縣睢水,在縣北六十里,俗名小河。 項羽追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即此地。 按《徐州志》,蕭縣梧桐陂,《水經注》云:「陂側有梧桐山,陂 水西南流注于睢,睢盛入于陂,陂盛入于睢。」

睢水部藝文

[编辑]

《睢水候舟        》明·吳國倫

此行心屢折,騎馬問津還。咫尺符離道,迷茫睢水間。 浪中寒白日,樹底落青山。一片風帆影,飄飄不可攀。

睢水部紀事

[编辑]

《蘇州府志》:「闔閭九年,闔閭悉興兵西戰楚,至于漢水。 楚亦發兵距吳,夾水陣。既戰,楚師敗走。吳追至郢,昭 王出莽,涉睢濟江,入于雲中。」

《漢書高祖本紀》:「二年夏四月,漢王遂入彭城,收項羽 美人貨賂,置酒高會。羽聞之,令其將擊齊,而自以精 兵三萬人從魯出胡陵,至蕭晨擊漢軍,大敗彭城靈 壁東睢水上,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 《項籍傳》:「漢王已破彭城,收其貨賂美人,日置酒高會。 羽乃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 軍」皆走,迫之穀、泗水。漢軍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 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皆 入睢水。漢王乃與數十騎遁去。

《文獻通考》:「後漢光武二十四年六月丙申,沛國睢水 逆流,一日一夜止。」

《梁書高祖武帝本紀》,宣德皇后臨朝,策高祖曰:「騁銳 追奔逐北,奄有通津。熊耳比峻,未足云擬;睢水不流, 曷其能及。」

《宋史太宗本紀》:「太平興國八年九月,睢溢,浸田六十 里。」

《五行志》:「太平興國八年九月,宿州睢水漲汎民舍六 十里。」

睢水部雜錄

[编辑]

《左傳》·楚昭王曰:「江、漢、睢、漳,楚之望也。」

《博物志》:「宋北有泗水,南迄睢濄。」

溱水部彙考

[编辑]

鄭風之溱水

溱水一名潧水,源出今河南開封府密縣東南平地。 一云出雞絡塢。東南逕古鄶城西,為柳泉水。又東北 至新鄭縣,與洧水合流,是為雙泊河。又東至西華縣, 入于黃河。

按《詩經鄭風溱洧》章:「溱與洧,方渙渙兮。」《渙渙》,春水 盛貌,蓋冰解而水散之時也。大全《詩考》曰:「三月桃花,水 下之時。」

「溱與洧」,瀏其清矣。瀏,深貌。

按:《後漢書郡國志》,「河南尹菀陵有棐林。」《北征記》曰: 「縣東南有大隧澗,鄭莊公所闕。」又大城東臨濮水,水 東,溱水注于洧,城西臨洧水。

按:《水經》,「潧水出鄭縣西北平地。」鄫水出鄶城北西 雞絡塢。絡御覽作洛下東南流,逕賈復城西,東南流,左合。 請幫助識別此字。水水出賈復城,東南流注于潧。潧水又南,左會承

雲山水,水出西北,承雲山,東南歷渾子岡東注,世謂
考證
岡峽為五鳴口。東南流注于潧。潧水。又東南流,歷下

田川逕鄶城西,謂之為柳泉水也。故史伯《答桓公》曰: 「君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若剋虢、鄶,君之土也。如前 莘後河,左洛右濟,王丕騩而食潧洧。」鄭語作主芣騩而食溱洧韋昭 云芣騩山名在密縣「循典刑以守之,可以少固」,即謂此矣。潧水 又南,懸流奔壑,崩注丈餘,其下積水成潭,廣四十許 步,淵深難測,又南注於洧,《詩》所謂「溱與洧」者也,世所 謂之為鄶水也。

東,過其縣北。又東南,過其縣東。又南入於《洧水》。自 鄶、潧東南,更無別瀆,不得逕新鄭而會洧也。鄭城東 入洧者,黃崖水也,蓋《經》誤證耳。

渠出滎陽北河,東南過中牟縣之北。《風俗通》曰:渠 者,水所居也。渠水自河與沛亂流,東滎澤北,東南分 泲,歷中牟縣之圃田澤,北與陽武分水。澤多麻黃草, 故《述征記》曰:「踐縣境便睹斯卉,窮則知踰界。」今雖不 能然,諒亦非謬,《詩》所謂「東有圃草」也。《皇武子》曰:鄭之 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圃。澤在中牟縣西,西限長城,東 極官渡,北佩渠水,東西四十許里,南北二百許里,中 有沙岡,上下二十四浦津,津流逕通,淵潭相接,各有 名焉。有「大斬、小斬、大灰、小灰、義魯、練秋、大白楊、小白 楊、《散嚇、禹》、中牟圈、大鵠、龍澤、《鬯罷》、大哀、小哀、大長、小 長、大縮、小縮、伯丘、大蓋、牛眠」等浦。御覽引此注斬作漸禹作禺牟作羊 又有小鵠鬯罷作蜜羅餘皆同水盛則北注,渠溢則南播。故《竹書紀 年》「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 水者也。又有一瀆,自酸棗受河道,自漢瀆歷酸棗,逕 陽武縣南出,世謂之十字溝,而屬於渠。或謂是瀆為 梁惠之年所開,而不能詳也。斯浦乃水澤之所鍾,為 鄭、隰之淵藪矣。渠又右合五池溝,上承澤水,下流渠, 謂之五池口。魏嘉平二年,司馬懿帥中軍討太尉王 凌於壽春,自彼而還,帝使侍中韋誕勞軍於五池者 也。今其地為五池鄉矣。渠又東不家溝。不宋本作十水注 之,出京縣東南梅山北谿。《春秋襄公十八年》,蒍子馮、 公子格率銳師侵費,右迴梅山。杜預曰:在密東北,即 是山也。其水自谿東北流,逕管城西,故管國也。周武 以封管叔矣。成王幼弱,周公攝政,管叔流言曰:「『公將 不利於孺子』。公賦《鴟鴞》以伐之。」即《東山》之詩是也。《左 傳宣公十二年》:晉師救鄭,楚次管以待之。杜預曰:京 縣東北有管城者是也。俗又謂之為管水,東北分為 二水,一水東北流注黃雀溝,謂之黃淵,淵周一百步。 其一水東越長城,東北流,水積為淵,南北二里,東西 百步,謂之百尺水,北入圃田澤,分為二水,一水東北 逕東武強城北,《漢書·曹參傳》:靳漢書作稱擊羽嬰於昆陽, 追至業。漢書作鄴還攻武強,因至滎陽。薛瓚云:「按武強城 在陽武縣,即斯城也。漢高帝六年,封騎將莊不識為 侯國,又東北流,左注于渠」,為不宋本作十家水口也。一水 東流,又屈而南轉,東南注白溝也。渠又東,清池水注 之。清池水出清陽亭西南平地,東北流逕清陽亭南, 東流即故清人城也。《詩》所謂「清人在彭」,彭為高克邑 也。故杜預《春秋釋地》云:「中牟縣西有清陽亭」是也。清 水又屈而北流,至青口澤,七虎澗水注之。水出畢城 南岡,一源兩派,津川趣別,西入黃崖溝,東為七虎谿, 亦謂之為華水也。又東北流,紫光溝水注之,水出華 陽城東北,而東流,俗名曰紫光澗。又東北注華水。華 水又東逕棐城北,即北林亭也。《春秋》文公與鄭伯宴 于棐林,子家賦《鴻鴈》者也。《春秋》:宣公元年,諸侯會于 棐林以伐鄭。楚救鄭,遇于北林。服虔曰:「北林,鄭南地 也。」京相璠曰:「今滎陽宛陵縣有故林鄉,在新鄭北,故 曰北林也。」余按林鄉故城在新鄭北,東如北七十許 里宛故城。謝云當有在字東南五十許里,不得在新鄭北也。 考京、服之說,並為疏矣。杜預云:「滎陽中牟縣西南有 林亭,在鄭北。」今是亭南去新鄭故城四十許里。蓋以 南有林鄉亭,故杜預據是為北林,最為密矣。又以林 鄉為「棐」,亦或疑焉。諸侯會棐楚,遇于此,寧得知不在 是而更指他處也?《積古》。克家云疑作稽古之傳,事或不謬矣。 又東北逕鹿臺南岡北,出為七虎澗,東流,期水注之。 水出期城西北平地,世號龍淵水。東北流,又北逕期 城西,又北與七虎澗合,謂之虎谿水。亂流東注,逕期 城北,東會清口水。司馬彪《郡國志》曰:「中牟有清口水」, 即是水也。清水又東北,白溝水注之。水有二源,北水 出密之梅山東南,而東逕靖城南,與南水合。水南出 合《太山》。宋本作南水屈合太水西北流至靖城南,左注北水,即 承水也。《山海經》曰:「承水出太山之陰,東北流注于役 水者也。世所謂之靖澗水也。」又東北流,太水注之,水 出太山東平地。《山海經》曰:「太水出于太山之陽,而東 南流注于役水,世謂之澧水也。」舊本作禮水東北逕武陵 城西,東北流注于承水,又東北入黃瓮澗,北逕中陽 城西,城內有舊臺甚秀,臺側有陂池,池水清深。澗水 又東,屈逕其城北。《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鄭釐 侯來朝中陽者也。」其水東北流為白溝,又北,東逕伯 禽城北,蓋伯禽之魯,往逕所由也。屈而南流,東注于 清水,即潘岳《都碑》所謂「自中牟故縣以」西,西至于清溝,指是水也。亂流東逕中牟宰魯恭祠南。漢和帝時, 右扶風魯恭,字仲康,以太尉掾遷中牟令。政專德化, 不任刑罰,吏民敬信。蝗不入境,河南尹袁安疑不實, 使部掾肥親按行之。恭隨親行阡陌,坐桑樹下。雉止 其傍,有小兒,親曰:「兒何不擊雉?」曰:「將雛。」親起曰:「蟲不 入境,一異;化及鳥獸,二異豎子懷仁,三異久留非優 賢,請還。」是年,嘉禾生縣。庭安美其治,以狀上之,徵博 士,侍中。車駕每出,恭常陪乘。上顧問民政,無所隱諱, 故能遺愛,自古,祠饗來今矣。清溝水又東北逕沈清, 疑即博浪亭也。服虔曰:「博浪、陽武,二水沙名也。」今有 亭,所未詳也。歷博浪澤,昔張良為韓報仇於秦,以金 椎擊秦始皇,不中,中其副車於此。又北分為二水,枝 津東注沒水,清水自枝流北注渠,謂之清溝口。渠又 左逕陽武縣故城南,東為官渡水。又逕曹太祖壘北, 有高臺,謂之官渡,臺渡在中牟,故世又謂「中牟臺。」建 安五年,太祖營官渡,袁紹保陽武。紹連營稍前,依沙 堆為屯,東西數十里,公亦分營相禦,合戰不「利,紹進 臨官渡,起土山地道以逼壘,公亦起高臺以捍之,即 中牟臺也。今臺北土山猶在,山之東悉紹舊營,遺臺 並存。」水又東,逕田豐祠北,袁本初慚,不納其言,害之。 時人嘉其誠謀,無辜見戮,故立祠,於是用表袁氏覆 滅之宜矣。又東,役水注之。水出宛陵縣西隙候亭東, 世謂此亭為郤城,非也。蓋隙郤。疑作郄聲相近耳。中平 陂,世名之埿泉也,即古役水矣。《山海經》曰:「役山,役水 所出,北流注于河。」疑是水也。東北流逕宛陵縣故城 北,東流北逕焦城東,陽丘亭西也。謂之焦溝水。《竹書 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孫壯伐。」舊作武箋作率鄭圍焦 城,不剋,即此城也。俗謂之驛城,非也。役水自陽丘亭 東流,逕山氏城北,為高榆淵。《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 六年,秦公孫壯率師城上枳安陵山氏者也。又東北 為酢溝。又東北,魯溝水出焉。役水又東北,埿溝水出 焉。又東北,謂八丈溝。又東,清水枝津注之。水自沈城 東派注于役水。又東逕曹公壘南,東與沫水合。《山海 經》云:「沫水所出,北流注于役。」今是水出中牟城西南, 疑即沫水也。東北流逕中牟縣故城,昔趙獻侯自耿 都此。班固云:「趙自邯鄲徙焉。」趙襄子時,佛肸以中牟 叛,置鼎于庭,不與己者烹之,田英將褰裳赴鼎處也。 事見說苑新序薛瓚注《漢書》云:中牟在春秋之時,為鄭之堰 也。及三卿分晉,則在魏之邦土,趙自漳北,不及此也。 《春秋傳》曰:「衛侯如晉,過中牟。」非衛適晉之次也。《汲郡 古文》曰:「齊師伐趙東鄙,圍中牟。」此中牟不在趙之東 也。按中牟當在濕水之上矣。按《春秋》,齊伐晉夷儀,晉 車千乘在中牟。衛侯過中牟,中牟人欲伐之。衛褚師 固亡在中牟,曰:「衛雖小,其君在,未可勝也。」齊師剋城 而驕,遇之必敗。乃敗齊師。服虔不列中牟所在。杜預 曰:「今滎陽有中牟迴遠」,疑為非也。然地理參差,土無 常域,隨其強弱,自相吞併,疆理留移,寧可一也?兵車 所指,逕紆難知。自魏徙大梁,趙以中牟易魏,故趙之 南界,極于浮水,匪直專漳也。趙自西取後,止中牟,齊 師伐其東鄙,於宜無嫌。而瓚逕濕水,空言中牟所在, 非論證也。漢高帝十一年,封單父聖為侯國。沫水又 東北,注于役水。昔魏太祖之背董卓也,間行出中牟, 為亭長所錄。郭元公《世語》為縣所拘,功曹請釋焉。役 水又東北逕中牟澤,即鄭太叔攻雚蒲。左傳作萑苻之盜 於是澤也。其水東流北徙,注渠水。《征績記》。征當作伍伍績之有 述征記所謂「自醬魁城到酢溝十里」者,渠水又東流而 左會淵流,其水上承聖女陂,陂周二百餘步,水無耗 竭,湛然清滿,而南流注于渠。渠水又東南而注大梁 也。

又東至浚儀縣。水東南,逕西赤城北。戴延之所謂 「西北有大梁亭」,非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 穰苴。」今竹書作穰疵率師及鄭孔夜戰于梁赫,鄭師敗逋,即 此城也,左則故瀆出焉。秦始皇二十年,王賁斷故渠, 引水東南出,以灌大梁,謂之梁溝。又東逕大梁城南, 本春秋之陽武高陽鄉也。于戰國為大梁,周梁伯之 居也。梁伯好土,功大其城,號曰新里,民疲而潰,秦遂 取焉。後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故曰梁耳。《竹書紀年》: 「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梁,是也。秦滅魏, 以為縣。漢文帝封孝王于梁,孝王以土地下濕,東都 睢陽,又改曰梁,自是置縣,以大梁城廣居其東城夷 門之東,夷門,即侯嬴抱關處也。《續述征記》曰:「以此城 為師曠城,言郭緣生曾遊此邑,踐夷門,升吹臺,終古 之跡,緬焉盡在。」余謂此乃梁氏之臺門,魏惠之朝居。 舊本作即居疑當作所居非吹臺也。當是誤證耳。《西征記》論儀封 人即此縣。又非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 月。為大溝於此。」一作北郛以行圃田之水。《陳留風俗傳》 曰:「縣北有浚水,像而儀之,故曰浚儀。」余謂故汴沙陰 溝矣。浚之故曰浚,其猶《春秋》之浚洙,漢氏之儀水。一作 春秋之浚洙乎浚儀水又東北逕中牟縣南,又東北逕中牟澤, 與淵水合。水出中牟縣城北,城有層臺。按郭頒《世語》

及干寶《晉紀》並言「中牟縣故魏任城王臺,下池中有
考證
漢時鐵錐,長六尺,入地三尺,頭西南指,不可動止。」一作

「月朔自正」,以為晉氏中興之瑞,而今不知所在。或 言在中陽城池臺未知焉。是淵水自池西出,屈逕其 城西,而東南流注于汜。汜水又東,逕大梁亭南,又東 逕梁臺南,東注渠。渠水又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 水出焉。右則新溝注之。其水出逢池,池上承役水于 菀陵縣,別為魯溝水,東南流,逕開封縣故城北。漢高 帝十一年,封陶舍為侯國也。《陳留志》稱「阮蘭」一作阮簡字 茂弘,為開封令。縣側有劫賊,外白甚急,《數阮》一作簡下同 方圍棋長嘯,吏云劫急。阮曰:「局上有劫,亦甚急。」其耽 樂如是。故《語林》曰:「王中郎以圍棋為坐隱。或亦謂之 為手談,又謂之為棋聖。」魯溝南際富城,東南入百尺 陂,即古之逢澤也。徐廣《史記音義》曰:秦孝公會諸侯 于逢澤陂,陂一云衍汲郡墓,《竹書紀年》作「逢澤」,斯其處 也。故應德璉《西征賦》曰:「鸞衡東指,弭節逢澤。」其水東 北流為新溝,新溝又東北流,逕牛首鄉北,謂之牛建 城,又東北注梁。一作渠即沙水也,音蔡。許慎正作沙音, 言水散石也。從水少水,沙見矣。楚東有沙水,謂此水 也,無佗也,皆變名矣。其國多池沼,時池中出神劍,到 今其民像而作之,號大梁氏之劍也。渠又北屈,分為 二水,《續述征記》曰:「汴沙到浚儀而分也。」汴東注,沙南 流,其水更南流,逕梁王吹臺東。《陳留風俗傳》曰:「縣有 蒼頡師曠,城上有列」仙之吹臺,北有牧澤,中出蘭蒲, 上多儁髦衿帶。牧澤方一十五里,俗謂之蒲關澤,即 謂此矣。梁王增築,以為吹臺,城隍夷滅,略存故跡,今 層臺孤立於牧澤之右矣。其臺方一百許步,即阮嗣 宗《詠懷詩》所謂「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臺。蕭管有遺 音,梁王安在哉?」晉世喪亂,乞活憑居,削墮故基,遂成 二層,上基猶方四五十步,高一丈餘,世謂之乞活臺, 又謂之婆臺城。梁水於此有陰溝、鴻溝之稱焉。項羽 與漢高分王,指是水以為東西之別。故蘇秦說魏襄 王曰:「太王之地,南有鴻溝是也。」故尉氏縣有波鄉亭、 波亭、鴻溝鄉、鴻溝亭,皆藉水以立稱也。今蕭縣西亦 有鴻溝亭,梁國睢陽縣東有鴻口亭,先後談者亦指 此以為楚漢之分王,非也。蓋《春秋》之所謂「紅澤」者矣。 渠右與汜水合,水上承役水于宛陵縣,縣故鄭都也, 王莽之左亭縣也。役水枝津東派為汜水者也,而世 俗謂之汜溝水也。舊本作泥溝水《春秋左傳。僖公三十年》,晉 侯、秦伯圍鄭。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所謂「東汜」者也。 又屈南至扶溝北。沙水又東南,逕牛首鄉東南,魯 渠水出焉,亦謂之宋溝也。又逕陳留縣故城南,孟康 曰:「留,鄭邑也。後為陳所并,故曰陳留矣。」魯溝又東南, 逕圉縣故城北,縣苦楚,難修其干戈以圉其患,故曰 圉也。或曰:邊陲之號矣,歷萬人散。王莽之篡也,東郡 太守翟義興兵討莽,莽遣奮威將軍孫建擊之於圉 北,義師大敗,尸積萬數,血流溢道,號其處為萬人散, 百姓哀而祠之。又歷魯溝亭,又東南至陽夏縣故城 西。漢高祖六年,封陳豨為侯國。魯溝又南入渦,今無 水也。沙水又東南,逕斗城西。《左傳襄公三十年》,「子產 殯伯有尸,其臣葬之。」於是城也。沙水又東南,逕牛首 亭東。《左傳桓公十四年》,宋人與諸侯伐鄭東郊取牛 首者也。俗謂之車牛城矣。沙水又東南,八里溝出焉。 又東南,逕陳留縣裘氏鄉裘氏亭西,又逕澹臺子羽 冢東,與八里溝合。按《陳留風俗傳》曰:「陳留縣裘氏鄉 有澹臺子羽冢,又有子羽祠,祈禱焉。」京相璠曰:「今泰 山南武城縣有澹臺子羽冢,縣人也。」未知孰是。因其 方誌所敘,就記纏絡焉。溝水上承沙河而西南流,逕 牛首亭南,與百尺陂水合。其水自陂南逕開封城東 三里岡,左屈而西流,南轉注八里溝。又南得野兔水 口,水上承西南兔氏亭北。野兔陂,鄭地也。《春秋傳》云 「鄭伯勞屈生于兔氏也。」陂水東北入八里溝。八里溝 水又南逕右倉城西,又南逕兔氏亭東,又南逕邵亭 西,東入沙水。沙水南逕扶溝縣故城東,縣即潁川之 穀平鄉也。有扶亭,又有洧水溝,故縣有扶溝之名焉。 建武元年,漢光武封平狄將軍朱鮪為侯國。沙水又 東與康溝水合,水首受洧水於長社縣東,東北逕向 岡西,即鄭之向鄉也,後人遏其上口。今水盛則北注, 水耗則輟流。又有長明溝水注之,水出宛陵縣故城 西北,縣有二城,此則西城也。二城以東,悉多陂澤,即 古制澤也。《京相璠》曰:「鄭地。」杜預曰:「澤即滎陽宛陵縣, 東即春秋之制田也。」故城西北平地出泉,謂之龍淵 泉。淵水流逕陵丘亭西,又西,重泉水注之。水出西城 北平地泉湧南流,逕陵丘亭西,西南注龍淵水。龍淵 水又東南,逕凡陽亭西,而南入白鴈陂,陂在長社東 北,東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鄉之西南。司馬彪《郡國 志》曰:「宛陵有林鄉亭。」白鴈陂,又引瀆南流,謂之長明 溝。東轉北屈,又東逕向城北,城側向岡,《左傳襄公十 一年》,「諸侯伐鄭,師于向」者也。又東右迤為染二陂。疑作 染工陂宋本作染澤而東注於蔡澤陂。長明溝又東逕尉氏縣 故城南,《圈稱》云:「尉氏」,鄭國之東鄙弊獄官名也。鄭大 夫尉氏之邑。弊獄謂斷獄也見周禮秋官注應邵曰古獄官曰尉氏鄭之別獄也故欒盈曰「盈將歸死于尉氏也。」溝瀆自是三分,北分為康 溝,東逕平陸縣故城北。高后元年,封楚元王子禮為 侯國。建武元年,以戶不滿三千,罷為尉氏縣之陵樹 鄉,又有陵樹亭。漢建安中,封尚書荀攸為陵樹鄉侯。 故《陳留風俗傳》曰:陵樹鄉,故平陸縣也。北有大澤,名 曰長樂廐。康溝又東逕扶溝縣之白亭北。《陳留風俗 傳》曰:「扶溝縣有帛鄉」,帛亭名,在七鄉十二亭中。康溝 又東逕少曲亭,《陳留風俗傳》曰:「尉氏縣有少曲亭,俗 謂之為小城也。」又東南逕扶溝縣故城東,而東南注 沙水。沙水又南會南水,其水南流,又分為二水。一水 南合關亭東,又東南流與左水合。其水自枝瀆南逕 召陵亭西,疑即扶溝之亭也,而東南合石水,世以是 水與隱陵陂水雙導,亦謂之「雙溝。」又東南入沙水,沙 水南與蔡澤陂水合,水出隱陵城西北。隱陵當作鄢陵前漢地理 志潁川郡有傿陵縣後漢郡國志作鄢陵《春秋·成公十六年》,晉楚相遇于 鄢陵,呂錡射中共王目,王召養由基使射殺之,亦子 反醉酒自斃處也。陂東西五里,南北十里。陂水東逕 匡城北,城在新汲縣之東北,即扶溝之匡亭也,亭在 匡城鄉。《春秋:文公元年》,「諸侯朝晉,衛成公不朝,使孔 達侵鄭,伐綿訾,及匡」,即此邑也。今陳留長垣縣南有 匡城,即平丘之匡亭也。襄邑又有承匡城,然匡居陳、 衛之間,亦往往有異邑矣。陂水又東南至扶溝城北, 又東南入沙水,沙水又南逕小扶城西而流也。城即 扶溝縣之平周亭,東漢順帝永平一作永元中封陳敬王 孫子恭為侯國。沙水又東南,逕大扶城西,城即扶鄉 故縣也。城北二里有《袁梁碑》云:「梁、陳扶樂人,後漢世 祖建武十七年,更封劉隆為扶樂侯」,即此城也。渦水 于是分焉。不得在扶溝北,便分為二水也。

其一者,東南過陳縣也。李云也疑作北 注沙水又東南,逕東 華城西,又東南,沙水枝瀆西南達洧,謂之甲庚溝,今 無水。沙水又南,與廣漕渠合,上承龐官陂,云鄧艾所 開也,雖水流廢興,溝瀆尚夥。昔賈逵為魏豫州刺史, 通運渠二百里餘,亦所謂賈侯渠也。而川渠逕復,交 錯畛陌,無以辨之。沙水又東逕長平縣故城北,又東 南,逕陳城北,故陳國也,伏羲、神農並都之。城東北三 十許里,猶有「羲神。」實中謝云當作羲城舜後《媯滿》為周陶正 城王。當作武王賴其器用,妻以元女太姬,而封諸陳,以備 三恪。太姬好祭祀,故《詩》所謂「坎其擊鼓,宛丘之下。」宛 丘在陳城南道東,王隱云:「漸欲平。」今不知所在矣。楚 討陳,殺夏徵舒於栗門,以為夏州。後城之東門內有 池,池水東西七十步,南北八十許步,水至清潔而不 耗竭,不生魚草,水中有故臺處,《詩》所謂「東門之池」也。 城內有漢相王君造《四縣邸碑》,文字剝落,不可悉識, 其略曰惟茲陳國,故曰淮陽郡云云。清惠著聞,為百 姓畏愛。求賢養士,千有餘人,賜與田宅吏舍,自捐俸 錢,助之成邸。五官掾西華陳騏等二百五人,以延熹 二年云云。故其頌曰:「修德立功,四縣內附。」舊本作四縣回陽疑 當作向吳改作內「今碑之左右遺墉尚存,基礎猶在,時人不 復尋。其碑證云孔子廟學,非也。後楚襄王為秦所滅, 徙都于此。」文穎曰:「西楚矣,三楚斯其一焉。城南郭裡 又有一城,名曰淮陽城,子產所置也。漢高祖十一年, 以為淮陽國。王莽更名新平,縣曰陵。陳故豫州治。王 隱《晉書地道記》云:『城北有故沙,名之為死沙』。而今水 流津通,漕」運所由矣。沙水又東而南,屈逕陳城東,謂 之「百尺溝。」又南分于宋本作為二水,沙水出焉。溝水東南 流,谷水注之,水源上承澇陂,陂在陳城西北,南暨華 城,皆為陂矣。陂水東流,謂之谷水,東逕澇城北。王隱 曰:「犖北有谷水」是也。犖即檉矣。《經》書「公會齊、宋于檉」 者也。杜預曰:檉即犖也,在陳縣西北,為非。檉,小城也, 在陳郡西南。谷水又東流,逕陳城南,又東流入于沙。 沙水又東南流,注于潁,謂之交口。水次有大堰,即古 百尺堰也。《魏書·國志》曰:「司馬宣王討太尉王凌,大軍 至百尺堨。」即此堨也。今俗呼之為山陽堰,非也。蓋新 水首受潁於百尺溝,王莽名郡為新平故堰,兼有新 陽之名也。以是推之,悟故俗謂之非矣。

又東南至汝南新陽縣北。沙水自百尺溝東逕寧 平縣之故城南,《晉陽秋》稱:「晉太傅東海王越之東奔 也,石勒追之,燌尸于此。數十萬眾,斂手受害,勒縱騎 圍射,尸積如山,王夷甫死焉。」余謂俊者所以智勝群 情,辨者所以文身祛惑。夷甫雖體荷雋令,口擅雌黃, 汙辱君親,獲罪羯勒,史官方之舉正。一作華正諒為褒矣。 沙水又東,積而為陂,謂之陽都。明水注之,水上承沙 水之津,東出逕汝南郡之宜祿縣故城北,王莽之賞 都亭也。明水又東北流,注於陂。陂水東南流,謂之細 水。又東逕新陽縣北,又東,高陂水東出焉。沙水又東, 分為二水,即《春秋》所謂夷、濮之水也。枝津北,逕譙縣 故城南。宋本作西側城入渦。沙水東南逕城父縣西南,枝 津出焉,俗謂之「章水」也。一水東注,即注水也,俗謂之 「欠水」也。東逕城父縣之故城,東南流注之。

又東南過山桑縣北。山桑故城在渦水北,沙水不

得逕其北明矣。《經》言「過北」,誤也
考證
又東南過龍亢縣南。沙水故城北,又東南,逕白鹿

城北,而東注也。

又東南過義城縣,西南,入于淮。義城縣故屬沛,後 隸九江。沙水東流注于淮,謂之沙汭。京相璠曰:「楚東 地也。」《春秋左傳昭公二十七年》,楚令尹子常以舟師 及沙汭而還。杜預曰:「沙,水名也。」

按:《隋書地理志》,桂陽郡:「郴。」舊置桂陽郡。平陳,郡廢, 大業初復置。有萬歲山。有溱水。

按:《金史地理志》:「鈞州新鄭。」宋隸鄭州。有溱、洧、潩三 水。

蔡州,「汝陽。」有溱水。

確山。有溱水。

鄭州,「密。」有大騩山、溱、洧二水。

按:《續文獻通考》:「河南開封府:溱水出密縣,東北至新 鄭縣與洧水合,為雙泊河,至西華縣入黃河。」

按《河南通志》「開封府溱水,源出密縣,一名潧水,東北 至新鄭縣,與洧水合。」

按《開封府志》:「溱水,一名潧水,源出密縣東南平地,一 云出雞絡塢。東南流經故鄶城西,為柳泉水,又南注 于洧,並流而東,洧水至新鄭縣與溱水並流。」

溱水部選句

[编辑]

唐韓愈《酬別留後侍郎》詩:「歸去雪銷溱洧動,西來旌 斾拂晴天。」

溱水部紀事

[编辑]

《竹書紀年》:「周平王六年,鄭遷于溱洧。」

《五經通義》:「鄭國有溱洧之水,男女聚會,謳歌相感。」 《續酉陽雜俎》:「中宿縣山下有一神宇,溱水至此沸騰 鼓怒,槎木汎,至此淪沒,竟無出者,世人以為河伯下 材。」

《金史章宗本紀》:「泰和六年六月庚申,右翼都統完顏 賽不敗宋曹統制于溱水。」

《河南通志》:「張夢鯉,山東萊陽人。嘉靖丙辰進士。隆慶 初知開封府,開田鑿渠,通溱洧水利至今賴之。歷官 大理寺卿。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