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4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四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四十一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四十二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四十一卷目錄

 蕩水部彙考

  考

 淇水部彙考

  考

 淇水部藝文一

  淇澳辯          明張宜

 淇水部藝文二

  淇上田園即事       唐王維

  淇上送韋司倉往滑臺     高適

  自淇涉河途中作三首     前人

  題淇河          明王璜

 淇水部紀事

 淇水部雜錄

山川典第二百四十一卷

蕩水部彙考[编辑]

《水經》
之蕩水
[编辑]

蕩水今名「湯水」,源出河南彰德府湯陰縣之西牟山, 下流過本縣城北二里,又西流逕直隸大名府內黃 縣,受羑水、防水、宜師溝諸水,入於衛河,東達於海。

按:《漢書地理志》,「河內郡蕩陰。」蕩水東至內黃澤,西 山羑水所出,亦至內黃入蕩。

按《水經》,「蕩水出河內蕩陰縣西山東。」蕩水出縣西 石尚山,泉流逕其縣故城南,縣因水以取名也。晉伐 成都,王穎敗帝于是水之南。《盧林四王起事》曰:「惠帝 征成都王穎,戰敗。時舉輦司馬八人,輦猶在肩上,軍 人競就殺舉輦者。乘輿頓地,帝傷三夫。」一作矢百僚奔 散,唯侍中嵇紹扶帝士將兵之。帝曰:「吾吏也,勿害之。」 眾曰:「受太弟命,唯不犯陛下一人耳!」遂斬之,血汙帝 袂,將洗之。帝曰:「嵇侍中血勿洗也。」此則嵇延祖殞命 之所。

又東北至內黃縣,入于黃澤。羑水出蕩陰西北韓 大牛泉。《地理志》曰:「縣之西山,羑水所出也。」羑水又東 逕韓附壁北,又東流逕羑城北,故羑里也。《史記音義》 曰:「牖里在蕩陰縣,廣稚稱獄扞也。夏曰夏臺,殷曰羑 里,周曰囹圄,皆圜土。」昔殷紂納崇侯虎之言,囚西伯 於此。散宜生南宮适見文王,乃演《易》,用明否泰始終 之義焉。羑城北水積成淵,方一十餘步,深一丈餘,東 至內黃,與防水會。水出西山馬頭澗,東逕防城北,盧 諶《征艱賦》所為。當作謂越防者也。其水東南流,注於羑 水,又東歷黃澤入蕩水。《地理志》曰:羑水至內黃入蕩 者也。蕩水又東,與長沙溝水合,其水導源里山北谷, 東流逕晉鄙故壘北,謂之晉鄙城,名之為魏將城。昔 魏公子無忌,矯奪晉鄙,軍於是處。故班叔皮《遊居賦》 曰:「過蕩陰而弔晉鄙」,責公子之不臣者也。淇水又東, 謂之宜師溝,又東逕蕩陰縣南,又東逕柱人山。柱當作枉 東北至內黃澤,右入蕩水,亦謂之「黃雀溝。」是水秋夏 則泛,春冬則耗。水又逕內黃城南,陳留有外黃,故稱 「內」也。東注白溝。

按:《金史地理志》:「彰德府湯陰。」有牟山、羑水、蕩水、通 漕羑里。

按:《續文獻通考》:「河南彰德府湯水,源出湯陰縣治西 元泉,舊名蕩水,流經縣東五十里,過內黃縣界入衛 河。」

羑水,源出湯陰縣西北鶴山,流至羑城北,東會防水 入《湯水》。

大名府湯水,在內黃縣。《水經》云:「湯水又東北至于內 黃」,即此。

按《河南通志》:湯水在彰德府湯陰縣城北二里,東流 入直隸大名府內黃縣界。

按《彰德府志》,「湯陰縣西四十里有牟山,湯河發源于 此。」

蕩水在湯陰縣北二里。《水經注》曰:蕩水,出縣西石尚 山,東流逕縣城北,縣因水名。唐貞觀元年,以水微溫, 又改名湯。《魏都賦》所謂「溫泉毖湧」者也。今出牟山下。 石尚,或其別名。東流至高暵,與宜師溝水合。《水經注》 曰:蕩水,東與長沙溝水合。二水既合下流,河隘難容, 而洹水亦時泛溢。萬曆初,屢潰,邑東苦之。知府常存 仁田大坡、青塚、高城改入衛河,安瀾者數十年。歲久 壅淤,屢決屢修,然下流未濬,每遇夏秋水發,河身不 能容,勢必潰,亦蕩邑東偏之大利害也。今知府宋可 發檄縣令康引叔疏河二十里,刻石紀焉。

防水,源出西山馬頭澗,東流逕安陽縣西南,入於湯 水。

按《畿輔通志》:蕩水出河南湯陰縣西山,東北流,至內 黃縣入於黃澤。唐貞觀元年,以水微溫,改曰湯水按《大名府志》,「蕩水自湯陰縣來,至內黃縣北入衛河, 東北流合淇、漳、滹沱諸水,東至直沽入海。」

羑水出湯陰縣西北韓大牛泉,至內黃入於蕩水。 《防水》逕防城北,東南流,注於羑水。又東歷黃澤,入於 蕩水。

宜師溝,《水經注》云:「淇水自晉鄙城又東謂之宜師溝, 東北至內黃黃澤,右入蕩水。」

淇水部彙考[编辑]

《衛風》
之淇水
[编辑]

淇水,源出今河南彰德府林縣城西大號山,東北流, 逕湯陰縣,南至淇縣合清水入衛河,東北過直隸,抵 天津入海。

按:《詩經邶風泉水章》:「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泉水即 今衛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慮縣,東流,泉 水自西北而東南來注之。大全相州,林慮縣。今河南彰 德府林縣。

《衛風竹竿》「章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泉源即百泉也。 在衛之西北,而東南流入淇,故曰「在左。」淇在衛之西 南,而東流與泉源合,故曰「在右。」大全新安胡氏曰:「以北 為左,南為右。」

按:《山海經北山經》:「沮洳之山,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今淇水出汲郡隆慮縣大號山東。

按:《漢書地理志》,「上黨郡壺關。」有羊腸坂。沽水東至 朝歌入淇。

《河內郡》共。故國北山,淇水所出,東至黎陽入河。 按:《淮南子地形訓》,「淇出大號」

按:《後漢書郡國志》,「河內郡共本國淇水出。」《前志注》 曰:「水出北山。」《博物記》曰:「有奧水流入淇水。」

按:《水經》,「淇水出河內隆慮縣西大號山。」《山海經》曰: 「淇水出沮,如山,水出山側,頹波漰注,衝激橫山,山上 合下開,可減六七十步。巨石磥砢,交積隍澗,傾瀾渀 盪。」御覽引此作偊瀾莽盪「勢同雷轉,激水散氛,曖若霧合。」又東 北,活水注之。水出壺關縣東玷臺下,石壁崇高,昂藏 隱天。泉流發于西北隅,與金谷水合,金谷即玷臺之 西溪也。東北會水,又東流注淇水。又逕南羅川,又歷 之羅城北,東北與女臺水會合。水發西北三女臺下, 東北流注于淇。淇水又東北,逕淇陽川,逕石城西北, 城在原上,帶澗枕淇。淇水又東北,西流水注之。水出 東大嶺下,西流逕石樓南,在北陵石上,練垂桀立,亭 亭極峻。其水西流水也。又東逕馮都壘南,世謂之淇 陽城,在西北三十里。淇水又東出山,分為二水,會立 石堰,遏水以沃白溝,左為宛。舊本作菀水,右則淇水自元 甫城東南,逕朝歌縣北。《竹書紀年》:「晉定公二十八年, 淇絕于舊衛」,即此也。淇水又東屈而西轉,逕頓丘北, 故闞駰云:「頓丘在淇水南。」又屈逕頓丘西。《爾雅》曰:「山 一成謂之頓丘。」《釋名》為:「一頓而成丘,無高下小大之 殺也。」《詩》所謂「送子涉淇,至于頓丘」者也。魏徙九原西 河出軍諸胡,置五軍于丘側,故其名亦曰「五軍」也。《太 和泉源水》此下自水有二源至更相通注河清止九百一十五字吳本誤入于十三卷濕水注 中今移接于此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東南老人晨 將渡水,而沉吟難濟,紂問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實, 故暑寒也。」謝云宋本作晨寒當作畏寒「紂乃于此斮脛而視髓也。」 其水南流,東屈,逕朝歌城南。《晉書地道記》曰:「本沬邑 也。《詩》云:『爰采唐矣,沬之鄉矣』。」殷王武丁始遷居之,為 殷都也。《禹貢》紂都在冀州大陸之野,即此矣。有糟丘 酒池之事焉。有新聲靡樂,號邑朝歌。晉灼曰:《史記樂 書》,「紂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時也。故墨子聞之,惡, 而迴車,不逕其邑。」《論撰考》讖曰:「邑名朝歌,顏淵不舍, 七十弟子掩目。宰予獨顧,由蹶墮車。」宋均曰:「子路患 宰予顧視凶地,故以足蹶之,使墮車也。」今城內有殷 鹿臺,紂昔自投于火處也。《竹書紀年》曰:「武王親禽帝 受卒。」當作辛史記名辛天下謂之紂竹書亦名受而沈約注一曰受辛呂氏春秋云紂名受德殘義 損善曰紂蓋死後人諡之也于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南單之臺, 蓋鹿臺之異名也。武王以殷之遺民,封紂子武庚于 茲邑,分其地為三,曰邶、鄘、衛。使管叔、蔡叔、霍叔輔之 為三監。叛周討平,以封康叔為衛。箕子佯狂自悲,故 《琴操》有《箕子操》。逕其墟,父母之邦也,不勝悲,作《麥秀 歌》。地居河、淇之間,戰國時皆屬于趙。男女淫縱,有紂 之遺風,後乃屬《晉山嶮》。山宋本作土多寇。漢以虞詡為令。 朋友以難治致弔,詡曰:「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 乎?」又東與左水合,謂之馬溝水。水出朝歌城北,東流 南屈,至其城東,又東流與美溝合,水出朝歌西北大 嶺下,更出逕駱駝谷,于中逶迤九十曲,故俗有美溝 之目矣。歷十二崿,崿流相承,泉響不斷,返水捍注,倦 後二字誤「深隍」隍間積石,下通水穴為變。古本作積石千通宋本作 水穴萬變「觀者若思」,不周《賞情》之疑作乏圖狀矣。其水更逕 朝歌城北,又東南流注馬溝水,又東南注淇水,為肥

泉也。故《衛詩》曰:「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毛注云:「同出異
考證
歸為肥泉。」《爾雅》曰:「歸異出同曰肥。」《釋名》曰:「本同出時,

所浸潤,少所歸,各枝散而多似肥者也。」犍為舍人曰: 「水異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水異出同歸矣。《博物志》 謂之澳水。《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毛云:「菉,王芻也。 竹,編竹也。」毛傳作篇竹爾雅作篇篇漢武帝塞決河,斬淇園之竹 木以為用。寇恂為河內,伐竹淇川,治矢百餘萬以溢 軍資。溢當作益御覽引此作輸後漢書寇恂傳作以給軍士今通望淇川,無復 此物,唯王芻編草不異。毛《注》又言:「澳,隈也。」鄭亦不以 為津源,而張司空專以為水流入于淇,非所究也。然 斯水即《詩》所謂「源泉之水」也。故《衛詩》云:「泉源在左,淇 水在右,衛女思歸」,指以為喻。淇水左右,蓋舉水所入 為左右也。淇水又南歷枋堰舊淇水南,東流逕黎陽 縣界,南入河。《地理志》曰:「淇水出其東,至黎陽入河。」《溝 洫志》曰:「在遮害亭西一十八里,至淇水口。」是漢建安 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東入 白溝,以通漕運,故時人號其處為枋頭。是以盧諶《征 艱賦》曰:「後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自後遂廢。魏 熙平中,復通之。故渠歷楊城北,東出今瀆,破故堰,其 堰悉鐵柱木石參用其故瀆。南逕枋城西,又南分為 二水,一水南注清水,水流上下,更相通注,河清水盛, 北入故渠,自此始矣。一水東流逕枋城南,東與宛口 合。宛水上承淇水于元甫城西北,自石堰東注宛城 西,屈逕其城南,又東南流歷五軍東北,得舊石沮,故 五水分流,世號「五穴口」,今惟通井。宋本作并為二。一水西 注淇水,謂之「天井溝。」一水逕五軍,東分為蓼溝,東入 白祠陂。宋本作白杞舊本作白祀又南分,東入同山陂,溉田七十 餘頃。二陂所結,即臺陰野矣。宛水東南入淇水,淇水 右合宿胥故瀆,瀆受河於頓丘縣遮害亭東黎山西 北會淇水處,立石堰遏水,今更東北注。魏武開白溝, 因宿胥故瀆而加其功也。故蘇代曰:「決宿胥之口,魏 無虛頓丘。」即指是瀆也。淇水又東北流,謂之白溝,逕 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孫豹救晉,次于雍 榆城者也。淇水逕其城東,東北逕同山東,又北逕其 城東,東北逕帝嚳塚西,世謂之頓丘臺,非也。《皇覽》曰: 「帝嚳塚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臺陰野中者也。」又北 逕白祠山,東歷廣陽里,逕顓頊塚西,俗謂之殷王陵, 非也。《帝王世紀》曰:「顓頊葬東郡頓丘城南廣陽里大 冢者」是也。淇水又北,逕頓丘縣故城西,《古文尚書》以 為觀地矣,蓋太康弟五君之號,曰五觀者也。《竹書紀 年》:「晉定公三十一年,城頓丘。」《皇覽》曰:「頓丘者,城門名。 頓丘道,世謂之殷。」皆非也。蓋因丘而為名,故曰頓丘 矣。淇水東北,逕柱人山東。柱當作枉隋圖經曰枉人山谷名山陽三山或云紂 殺比干于此山因得名古凡伯國地也隋書地志云汲郡黎陽有大伾山枉人山牽城西,《春 秋左傳定公十三年》春秋作十四年公會齊侯、衛侯于牽者 也。杜預曰:「黎陽東北有牽城」,即此城矣。淇水又東北, 逕石柱岡,東北注矣。

又東過內黃縣南,為白溝。淇水又東北,逕并陽城 西,世謂之辟陽城,非也。即《郡國志》所謂內黃縣有并 陽聚者也。白溝又北,左合陽水,又東北流,逕內黃縣 故城南,縣右對黃澤。《郡國志》曰:縣有黃澤者。《地理風 俗記》曰:「陳留有外黃,故加內。」《史記》曰:「趙廉頗伐魏,取 黃。」即此縣。

屈從縣東北,與洹水合。白溝自縣北逕戲陽城東, 世謂之義陽郭。《春秋?昭公十年》,「晉荀盈如齊逆女,還 卒戲陽。」是也。白溝又北,逕高城亭東,又洹水從西南 來注之,又北逕問亭東,即魏界也。應劭曰:「縣故城,魏 武侯之別都也。城內有武侯臺,王莽之魏城亭也。左 與新河合,洹水枝流也。」白溝又東北,逕銅馬城西,蓋 光武征銅馬所築也,故城得其名矣。白溝又東北,逕 羅勒城東,又東北,漳水注之,謂之利漕口。自下,清漳、 白溝、淇河咸得通稱也。

又東北過館陶縣北,又東北過清淵縣西。白溝水 又東北,逕趙城西,又北,阿難河出焉。蓋魏將阿難所 導以利衡瀆,首有阿難之稱矣。白溝又東北,逕空陵 城西,又北逕喬亭城西,東去館陶縣故城十五里,縣 即《春秋》所謂冠氏也,魏陽平郡治也。其水又屈逕其 縣北,又東北,逕平恩縣故城東。《地理風俗記》曰:「縣故 館陶之別鄉也。漢宣帝元康三年置,以封后」父許伯 為侯國。《地理志》,王莽之延平縣矣。淇水又東過清淵 縣故城西,又歷縣之西北,為清淵,故縣有清淵之名 矣。世謂之魚池城,非也。淇水又東北,逕榆陽城北,漢 昭帝封太常江德為侯國。文穎曰:「邑在魏郡清淵,世 謂之清淵城,非也。」

又東北過廣宗縣東,為清河。清河東北,逕廣宗縣 故城南。順帝永元五年,封皇太子萬年為王國。田融 言趙立建興郡于城內,置臨清縣于水東,自趙石始 也。清河之右有李雲墓。雲字行祖,甘陵人,好學,善陰 陽。舉孝廉,遷白馬令。中常侍單超等立掖庭民女亳 氏為后,后家封者四人,賞賜巨萬。雲上書移列三府, 曰:「孔子云『帝者,諦也。今尺一拜用,不經御者,是帝欲 不諦乎』?」帝怒,下獄殺之。後冀州刺史賈瑤後漢書作賈琮「使行部,過祠雲墓,刻石表之。今石柱尚存,俗猶謂之李 氏石柱。」清河又東北,逕界城亭東,水上有大梁,謂之 界城橋。《英雄記》曰:「公孫瓚擊青州黃巾賊,大破之,還 屯廣宗。袁本初自往征瓚,合戰於界橋南二十里。紹 將鞠義破瓚于界城橋,斬瓚冀州刺史嚴綱,又破瓚 殿兵于橋上,即此梁也。世謂之鬲城橋」,蓋傳呼失實 矣。清河又東北,逕信鄉西。《地理風俗記》曰:「甘陵西北 十七里,有信鄉故縣也。清河又北,逕信成縣故城西。」 應劭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故縣也。趙置水 東縣于此城,故亦曰水東城。」清河又東北,逕清陽縣 故城西,漢高祖置清河郡治此。中元二年,景帝封皇 子乘為王國,王莽之河平也。漢光武建武二年,西河 鮮于冀為清河太守,作公廨,未就而亡。後守趙高計 功用二百萬,五官黃秉、功曹劉適言四百萬錢,于是 冀乃鬼見白日,道從入府,與高及秉等對共計校,定 為適、秉所割匿。冀乃書表自理,其略言:「高貴不尚節, 畝壟之夫,而箕踞遺類,研密失機。婢妾其性,媚世求 顯,偷竊銀艾,鄙辱天官,《易》譏負乘,誠高之謂。臣不勝 鬼言。謹因千里驛聞,付高上之。」便西北去三十里,車 馬皆滅,不復見。秉等皆伏地物故。高以狀聞,詔下還 冀西河田宅妻子焉。兼為差代,以旌幽中之訟。漢桓 帝延熹元年,改清河為甘陵王國,以王妖言徙。其年 立甘陵郡治此焉。

又東北過東武城縣西。清河又東北,逕陵鄉西。應 劭曰:「東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鄉,故縣也。後漢封太 僕梁松為侯國,故世謂之梁侯城,遂立侯城縣治也。」 清河又東北,逕東武城故縣城西。《史記》:「趙公子勝號 平原君,以解邯鄲之功,受封于此。」定襄有武城,故加 東矣。清河又東北,逕復陽縣故城西。漢高祖七年,封 右司馬陳胥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樂歲。《地理風俗 記》曰:「東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復陽亭,故縣也。世名之 曰檻城,非也。」清河水又東北流,逕棗彊縣故城西。《史 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云:「漢武帝元朔二年,封 廣川惠王子晏為侯國也。」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東武 城西北五十里有棗疆城,故縣也。」

又北過廣川縣東。清水北逕廣川縣故城南。闞駰 曰:「縣有長河為流,故曰廣川也。水側有羌壘,姚氏之 故居也。今廣川縣治。」清河又東北,逕歷縣故城南。《地 理志》:信都之屬縣也。王莽更名曰歷寧也。應劭曰:「廣 川縣西北三十里有歷城亭,故縣也。」今亭在縣東如 當作而此水濟尚謂之為「歷口渡」也。

又東過修縣南,又東北過東光縣西。清河又東北, 左與張甲屯絳故瀆合,阻深堤高鄣,無復有水矣。又 逕修縣故城南,屈逕其城東。修音條,王莽更名之曰 治修。《郡國志》曰:「故屬信都。」清河又東北,左與黃漳枝 津故瀆合,又東北,逕修國故城東,漢文帝封周亞夫 為侯國,故世謂之北修城也。清河又東北,逕邸閣城 東,城臨側清河,晉修縣治,城內有縣長。魯國《孔明碑》。 「清河又東,至東光縣西南,逕胡蘇亭者,是世謂之羌 城」,非也。又東北,右會大河故瀆,又逕東光縣故城西。 後漢封耿純為侯國。初平二年,黃巾三十萬人入北 海,公孫瓚破之于東光界,追奔是水,斬首三萬,流血 丹水,即是水也。

又東北過南皮縣西。清河又東北,無棣溝出焉。東 逕南皮縣故城南,又東,逕樂亭北,《地理志》之。疑作云臨 樂縣故城也,王莽更名樂亭。《晉書地道志》《太康地記》 樂陵國有新樂縣,即此城矣。又東逕新鄉城北,即《地 理志》高樂故城也,王莽更之曰「為鄉」矣。無棣溝又東, 分為二瀆,無棣溝又東,逕於樂陵郡北,又東屈而北 出,又東轉逕宛鄉故城南。又東南逕高城縣故城南, 與枝瀆合。溝上承無棣溝,南逕樂陵郡西,又東南,逕 干童縣故城東。《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曰:「故 重也。一作千鍾。」漢武帝元朔四年,封河間獻王。舊本作靖 王「子劉陰為侯國。」應劭曰:「漢靈帝改曰饒安也。」滄州 治枝瀆,又南,東屈,東北注無棣溝,無棣溝又東北,逕 一故城北,世謂之功城也。又東北逕鹽山,東北入海。 《春秋僖公》齊、楚之盟于邵陵也,管仲曰:「昔召康公錫 命先君太公,履北至于無棣,蓋四履之所也。」京相璠 曰:「舊說無棣在遼西孤竹縣,二說參差,未知所定。然 管」仲以責楚,無棣在此方之為近,既世傳以久,且以 聞見書之。清河又東北,逕南皮縣故城西。《十三州志》 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也。王莽之逆河亭。」《史 記惠景侯者,年表》云:「漢文帝後元年中,封孝文后兄 子彭祖為侯國。」漢建安中,魏武擒袁譚于此城也。清 河又北,逕皮城東,左會譚地。宋本作池別瀆謂之合,故謂 之「合城」也。《地理風俗記》曰:「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 城也。」

又東北逕浮陽縣西。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按《史 記》,趙之南界有浮水焉。浮水在南,而此有浮陽之稱 者,蓋浮水出入津流,同逆混并清、漳二瀆,河之舊道, 浮水故跡,又自斯別,是縣有浮水之名也。首受清河于縣界,東北逕高城縣之宛鄉城北,又東逕章武縣 之故城。漢文帝後元中,封孝文后弟實廣國為侯國。 王莽更名桓章。晉太始中,立章武郡治此。浮水故瀆 又東,逕篋山北。魏氏《土地記》曰:「高城東北五十里有 篋山,長七里。」浮瀆又東北,逕柳縣故城南。漢武帝元 朔四年,封齊孝王子劉陽為侯國。《地理風俗記》曰:「高 城縣東北五十里有柳亭,故縣也。世謂之辟亭」,非也。 浮瀆又東北,逕漢武帝望海臺,又東注于海。應劭曰: 「浮縣,浮水所出,入海,潮汐往來日再,今溝無復有水 也。」清河又北,分為二瀆,枝分東出,又謂之浮瀆。清河 又北,逕浮陽故城西,王莽之浮城也。建武十五年,更 封騎將軍、平鄉侯劉歆為侯國,浮陽郡治。又東北,滹 沱別瀆注焉,謂之合河也。

又東北過濊邑北。濊水出焉。

又東北過鄉邑南。清河又東,分為二水,枝津右出 焉。東逕漢武帝故臺北。《魏氏土地記》曰:「章武縣東一 百里,有武帝臺。南北有二臺,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 丈,俗云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又東注于海。」清河又 東北,逕紵姑邑南,俗謂之新城,非也。

又東北逕窮河邑南。清河又東北,逕窮河邑南,俗 謂之「三女城」,非也。東北至泉周縣北,入滹沱。《水經·白 笥篝》疑作溝泉周縣東南。與清河合者,目下為清河下 邑也。又東《泉周》泉。當作水出焉。

又東北,過《漂榆邑》,入于海。清河又東,逕漂榆邑故 城南,俗謂之角飛城。《趙記》云:「石勒使王述煮鹽于角 飛」,即城異名矣。《魏土地記》曰:高城縣東北一百里,北 盡漂榆,東臨巨海,民咸煮海水,藉鹽為業,即此城也。 清河自是入于海。

按:《晉書地理志》,「汲郡共。」「故國北山,淇水所出。」 按:《魏書地理志》:汲郡朝歌二漢屬河內,晉屬。有淇 水、白溝水。

按:《隋書地理志》「汲郡衛。」舊曰「朝歌。」大業初,置汲郡, 改朝歌縣曰「衛」,廢清淇入焉。

按:《唐書地理志》,「瀛州,河間郡河間。」開元二十五年, 刺史盧暉自東城、平舒引滹沱東入淇通漕,溉田五 百餘頃。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淇水出相州林慮縣西大 號山,南逕朝歌縣北。《山海經》曰:『沮洳之山,濝水出焉, 南流注于河』。」《郡縣志》曰:「出衛州共城縣西北沮洳山, 至衛縣」古朝歌入河謂之淇水口。《詩·邶風》曰:「亦流于淇。」 《鄘風》曰:「送我淇上。」《衛風》曰:「瞻彼淇澳。」

按:《金史地理志》「濟南府禹城」有「淇河。」

開州,「濮陽。」有「淇河。」

按:《續文獻通考》:「淇水源出彰德府林縣西大號山,流 經淇縣西北三十里,合清水入衛河。」

按《河南通志》:「淇水源出彰德府林縣南七十五里,東 北逕湯陰,至淇縣北入衛河。」

按《彰德府志》,「淇水在湯陰縣西七十里,東流三十餘 里,入淇縣界,即淇澳也。」

三擁水,源出山西壺關縣,東北流,逕林縣西三十里, 過淇陽城入淇水。

淅水在林縣南三十里。源出澤州陵川縣界淅水村, 經由本縣合澗村,東南流,俗稱「三陽河」,至河頭村西 南里許,與淇水合。

按《衛輝府志》,淇水在淇縣,源出林縣西南七十五里, 闊五步,深二尺,東南流入衛河。《水經注》曰:「淇水,出河 內林慮縣西大號山。」《山海經》曰:「淇水出沮洳山。」疑大 號、沮洳,一山異名云。

清水,源出輝縣西南七十里山陽鎮,東南流經獲嘉 縣界,又東北入淇縣界,合淇水。

枋頭城在縣南八里衛河北,即淇水口也。《魏志》:「曹操 于淇水口下大枋木,以城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 漕運」,因名枋頭。

淇園在縣西北裏河社淇水之澳。

按《畿輔通志》:淇河在大名府頓丘舊縣北五里,源出 林縣西大號山,綿歷太行而東,自濬縣西北入界,南 流至枋頭入衛河。《詩》稱「淇澳菉竹。」又《漢書》武帝伐淇 園之竹。據此則地最宜竹,今無。

按《大名府志》:「河水又東,淇水入焉。水東十八里有金 堤,堤高一丈,自淇東口稍至遮害亭西五丈,又有宿 胥口,舊河水北入焉。」

淇水與黎水、衛河合流,至黎陽故城為黎水,亦曰「濬 水。」

宜師溝,《水經注》云:「淇水自晉鄙城又東謂之宜師溝, 東北至內黃澤,右入蕩水。」

衛河源自衛輝府輝縣,經本府濬、內黃二縣,下流與 淇、漳、滹沱等河合,至直沽入海

淇水部藝文一[编辑]

《淇澳辯          明》·張宜

淇,古名水也,而邑名以之,實在邑東二十里許,為南 北巨河。土人因其出于太行,遂名為山河。因其多石, 不能通舟楫,又名為石河。於戲!偽者出而真者晦矣。 好事者迷其真,乃以北思德河為淇水,蓋以《思德》寓 「終不可喧兮」之意,且其源出于衛武公之祠之下也。 殊不知武公祠創于洪武初年,亦司土者惟其思德 之意而成之,實非古跡也。觀石刻曰:「此蓋其游息處 也。」可見矣。歷正德初,劉侯繼祖公雅尚古治,立碑于 思德河,謂古淇水今名為思德河,人皆信其公之有 據。後作志者不辨,是始更註石河為淇水矣。辨論未 悉,故碑不移,土人惑于先入,且見其言無徵也,不肯 輕信。余往歲不第春闈,過而觀之,亦信其然。及承乏 是邑,始疑之曰:淇,古名水,恐此細流不足以當之。及 得其志,喟然嘆曰:「我固謂當有是。」仍質諸鄉紳及父 老,猶以思德河對。余不復信,是以僭考索焉。按《詩》云: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夫泉,百泉也,即衛水也。與其會 于薛村口,經不足徵與?《一統志》云:淇發源于林慮縣, 即今之林縣。尚有《臨淇集》,傳不足徵與?北浮山廟有 古碑云:「西接太行,東連淇水。」文不足徵與?其衛相合 之滸,古今為淇門鎮,地理不足徵與?據是四者,然後 以志為是,而以劉公為承訛矣。訛以承訛,上下已千 百年。余叨是邑,不忍以承其訛,是故僭移《思德河》之 碑于高村城之東,河之西,更題曰淇澳。蓋不徒正千 百年之訛,且欲就正于往來士君子之博古者焉。

淇水部藝文二[编辑]

《淇上田園即事       唐》·王維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

淇上送韋司倉往滑臺     高適[编辑]

飲酒莫辭醉,醉多適不愁。孰知非遠別,終念對窮秋。 滑臺門外見,淇水眼前流。君去應回首,風波滿渡頭。

自淇涉河途中作三首     前人[编辑]

野人頭盡白,與我忽相訪。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雖老美容色,雖貧亦閑放。釣魚三十年,中心無所向。

其二

南登滑臺上,卻望河淇間。竹樹夾流水,孤城對遠山。 念茲川路闊,羨爾沙鷗閒。長想別離處,獨無音信還。

其三

茲川方悠邈,雲沙無前後。古堰對河壖,長林出淇口。 獨行非吾意,東向日已久。憂來誰得知,且酌樽中酒。

題淇河          明王璜[编辑]

一派淇源水,清流出白雲。直疑天上下,最好石邊聞。 表裏群山勝,東西兩邑分。猗猗竹何有,《衛武》德猶芬。

淇水部紀事[编辑]

《戰國策》:「昔者紂為天子,帥天下將百萬,左飲于淇谷, 右飲于洹水,淇水竭而洹水不流。」

《竹書紀年》:「周敬王二十六年,淇絕于舊衛。」

《漢書溝洫志》:「賈誼奏言,難者曰,河水高于平地,歲增 隄防,猶尚決溢,不可以開渠。臣竊按視遮害亭西十 八里至淇水口,迺有金隄,高一丈。自是東地稍下,隄 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往五六歲,河水大盛,增丈 七尺,壞黎陽南郭門,入至隄下,水未踰隄二尺,所從 隄上北望,河高出民屋,百姓皆走上山。水留十三日」, 隄潰二所,吏民塞之。臣循隄上行視水勢,南七十餘 里至淇口,水適至隄半,計出地上五尺所。今可從淇 口以東為石隄,多張水門。

《三國魏志》:武帝建安九年:「春正月,濟河遏淇水入白 溝,以通糧道。」

《冊府元龜》:「王起太和中,鎮襄陽,修淇堰以灌田,一境 利之。」

《河南通志》:「王昌齡,字顯之,滄州人。世祖時守衛輝路。 衛自兵燹以來,民之耕植者多居郡東,而泉水自鄘 城而下,東流匯于淇水。每歲值秋潦,輒溢至金隄,田 禾為之一空。昌齡乃築隄黑蕩陂以禦之,其患遂息

淇水部雜錄[编辑]

《述異記》:衛有淇園,出竹,在淇水之上。《詩》云「瞻彼淇澳, 菉竹猗猗」是也。

《明一統志》:「大名府陳家山在黑山西南,臨淇水上,石 壁險立,高二十仞,俗傳昔陳氏居此。」

百門泉,源出蘇門山,泉通百道,故名。《衛風》:「泉源在左, 淇水在右」,即此。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