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8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八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八十一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八十一卷目錄

 太湖部彙考

  考

 太湖部總論

  吳江縣志山川志

 太湖部藝文一

  五湖賦          吳楊泉

  太湖石記        唐白居易

  太湖採石賦        宋程俱

  太湖石賦          陳洙

  講究平江等路水利狀   元任仁發

  五湖記          明王鏊

  震澤賦           朱右

山川典第二百八十一卷

太湖部彙考[编辑]

《禹貢之震澤 周禮》
之具區
[编辑]

太湖在今「江南蘇州府城西南三十餘里,其大三萬 六千餘頃,東西二百餘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周五百 里。湖中有七十二山,占蘇州、湖州、常州三府之地;北 有百瀆,納建康、常、潤數郡之水;南有諸漊,納宣、歙、臨 安、苕、霅諸水。東南之澤,無大于此。」

按:《書經·夏書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孔傳言三江已 入致定為「震澤。」震澤,吳南大湖名。《地理志》云:「會稽 吳縣,故周泰伯所封國也。具區在西。」古文以為震澤, 是吳南大湖名。蓋縣治居澤之東北,故孔《傳》言南。《志》 言「西大澤蓄水南方,名之曰湖。」孔意江從彭蠡而分 為三,又共入震澤,從震澤復分為三,乃入海。鄭云:三 江分于彭蠡為三,孔東入海。其意言三江既入入海 耳,不入震澤也。又按《周禮職方》揚州「藪曰具區,浸曰 五湖。」五湖即震澤。若如《志》云「具區即震澤」,則「浸」、「藪」為 一。按:餘州浸藪皆異,而揚州同者,蓋揚州浸藪同處, 論其水謂之浸,指其澤謂之藪。蔡傳曾氏曰:震如三川 震之震,若今湖翻是也。具區之水,多震而難定,故謂 之震澤。底定者,言底于定,不震蕩也。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其澤藪曰具區。」訂義 王昭禹曰:「水所鍾曰澤,澤草所生曰藪。」鄭康成曰:「大 澤曰藪。」李嘉會曰:「既曰澤。又曰藪者,水溢曰澤,水乾 曰藪。」易氏曰:「孔安國云:會稽郡具區澤在西。古文以 為震澤,是吳南大湖名。」唐屬蘇州,今為平江府。黃氏 曰:「在今平江府吳江縣。」

其浸五湖,訂義王昭禹曰:「以水浸田謂之浸。自揚之五 湖以至并之淶易,皆其地之水,可引以浸灌也。」黃氏 曰:「五湖又多異說。」虞翻曰:「是湖有五道,故曰五湖。今 湖旁港瀆不止于五。」其說非也。韋昭曰:「五湖,今太湖, 方圓五百里,故為五湖具區。」以其號為澤藪,而又以 其方圓里數為浸,亦非也。張守節曰:「太湖東岸五灣 為五湖,曰菱」湖、游湖、莫湖、貢湖、胥湖。其說或然。今蘇、 常間陂湖與太湖連接者尚多,何止五也?酈道元因 《水經》南江東北為長瀆,歷河口,乃謂江東注具區,謂 之五湖口,既甚謬誤。又引郭景純《江賦》謂「江水經緯 五湖,而包注太湖。」觀其所指五湖,雖不可盡知,而滆 湖在今毘陵,與岷江不通,則所謂經緯五湖者,皆不 然也。酈本《漢志》與《水經》,故謂「南江東注具區。」今饒、歙 諸州自彭蠡右出直抵江,其西為池、太、平、宣、建康,其 東為湖、蘇、常、潤,西水皆入江,東水皆入太湖,江豈能 越山而注太湖乎?大扺職方:川則其地自高而下,水 之所流行也。浸則地勢平衍,水之所停涵也。地有浸 則肥美播種所宜,而又沮洳足為險固。揚州自古為 澤國,湖雖必當有五者應此數,自舊說多如此,則是 失其傳久矣,不必強牽合也。易氏曰:「嘗考《經》義,既謂 五湖,則不止一湖。今如丹陽、彭蠡以湖名者甚眾,皆 在古揚州,恐別有五湖之名。但《經》無明文,不可臆說。」 《李圖》曰:「五湖,彭蠡、洞庭、巢湖、太湖、鑑湖。」王氏曰:「然涇、 漳之屬,後世更引」以浸焉,則民之利,固有先王未之 盡者,變而通之,存乎其時而已。《易》氏曰:「具區是澤,五 湖是浸。」澤、浸豈可混而為一?柯山曰:「五湖,太湖,湖州 射陽湖,楚州青草湖,岳州、丹陽湖,潤州、彭蠡湖,洪州。」 《國語越語下》曰:「戰於五湖。」注曰:「今太湖也。」

按《爾雅釋地》:「吳越之間有具區。」今吳縣南太湖,即 震澤是也。

按:《山海經南山經》:「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毘,苕 水出于其陰,北流注于具區。」《具區》今吳縣西南太 湖也。

按《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秦餘杭山者,越王棲吳夫 差山也,去縣五十里。山有湖水,近太湖,太湖周三萬六千頃,其千頃烏程也,去縣五十里。」

按:《後漢書郡國志》,「吳郡,吳本國震澤在西,後名具區 澤。」《爾雅十藪》:吳越之間有具區。郭璞曰:「縣南太湖 也。」《越絕書》曰:「湖周三萬六千頃。」又有大雷山、小雷山。 周處《風土記》曰:「舜漁澤之所。」按此僻在成陽,是也。又 吳伐越,敗之夫椒。杜預曰:太湖中椒山是也。

按《風俗通義》:謹按《春秋國語》,伍子胥諫吳王與我爭 五湖之利,非越乎?及越滅吳,范蠡乘扁舟于五湖。湖 者,言流瀆四面所猥也,川澤所仰以灌溉也。今廬江 臨丹陽蕪湖縣是也。

按《水經沔水注》:江南東注于具區,謂之五湖口。五湖 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也。郭景純《江賦》曰: 「注五湖以漫漭。」蓋言江水經緯五湖,而苞注太湖也。 是以左丘明述《國語》曰:「越伐吳而戰于五湖」是也。又 云:范蠡滅吳,返至五湖而辭越。斯乃太湖之攝通稱 也。虞翻曰:是湖有五道,故曰五湖。韋昭曰:五湖,今太 湖也,《尚書》謂之震澤,《爾雅》以為具區,方圓五百里。湖 有苞山,《春秋》謂之夫椒山。有洞室,入地潛行,北通瑯 琊東武縣,俗謂之洞庭。旁有青山,一名夏架山,山有 洞穴,潛通洞庭。山上有石鼓,長丈餘,鳴則有兵。故《吳 記》曰:「太湖有苞山,在國西百餘里,居者數百家,出弓 弩材。旁有小山,山有石穴,南通洞庭,深遠莫知所極。 三苗之國,左洞庭,右彭蠡,今宮亭湖也。以太湖之洞 庭對彭蠡,則左右可知也。」余按二湖俱以洞庭為目 者,亦分為左右也,但以趣矚為方耳。既據三苗,宜以 湘江為正。是以郭景純之《江賦》云:「爰有包山,洞庭巴 陵,地道潛達,傍通幽岫窈窕。」《山海經》曰:「浮玉之山,北 望具區,苕水出于其」陰,北流注于具區。謝康樂云:「《山 海經》浮玉之山,在句餘東五里」,便是句餘縣之東山, 乃應入海。具區今在餘姚鳥道山北,何由北望具區 也?以為郭,于地理甚昧矣。言洞庭南口有羅浮山,高 三千六百丈,浮山東石樓下有兩石鼓,扣之清越,所 謂神鉦者也。事備《羅浮山記》。會稽山宜直湖南,又有 山陰谿水入焉。山陰縣西四十里有二谿,東谿廣一 丈九尺,冬煖夏冷;西谿廣三丈五尺,冬冷夏煖。二谿 北出,行三里至徐村,合成一谿,廣五丈餘,而溫涼又 雜,蓋《山海經》所謂苕水也。北逕羅浮山而下注于太 湖,故言出其陰入于具區也。湖中有大雷、小雷三山, 亦謂之三山湖,又謂之洞庭湖。楊修《五湖賦》曰:「頭首 無錫,足蹄松江。負烏程于背上,懷太吳以當胸。岝嶺 崔嵬,穹窿紆曲。大雷小雷,湍波相逐。用言湖之苞極 也。太湖之東,吳國西十八里,有岝嶺山,俗說此本在 太湖中,禹治水,移進近東,又西南有兩小山,皆有石 如卷笮,俗云禹所用牽山也。太湖中有淺地,長老云 是笮嶺山。蹠自此以求差深」,言是牽山之溝。此山去 太湖三十餘里。

按《吳錄》,「五湖者,太湖之別名,周行五百餘里,故以名 焉。」

按《吳地記》,太湖,按《漢書志》云,《爾雅》十藪曰:「吳越之間 有具區。」郭璞云:今吳縣西南太湖即震澤也。中有包 山,去縣一百三十里,其山高七十丈,周迴四百里,下 有洞庭穴,潛行水底,無所不通,號為地脈。又有大小 二雷山,按《越絕書》曰,太湖周迴三萬六千頃,亦曰五 湖。虞翻云:「太湖有五道之別,故謂之五湖。」《國語》曰:「吳 越戰於五湖」,在笠澤一湖耳。張勃《吳錄》云:「五湖者,太 湖之別名,以其周行五百里,以五湖為名。」周處《風土 記》曰:「舜漁澤之所也。」《揚州記》曰:「太湖一名震澤,一名 洞庭。」今湖中包山有石穴,其深莫知其極,即十大洞 天之第九林屋洞天也。

五湖即太湖東岸五灣,古時名別,今混為一矣。五湖 之外又有三小湖。夫椒山東曰梅梁湖,吳時進梅梁, 至此舟沉失梁,至春首則水面生花。杜圻之西,魚查 之東曰金鼎湖,昔吳王泛舟五湖,有金鼎沉于此。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太湖,《國語注》,「太湖即五湖, 在吳西南。」《唐志》湖州烏程縣有太湖,占湖、宣、常、蘇四 州境。《通典》:湖州東有太湖,一名震澤,在吳縣西南五 十里。太史公上:「姑蘇望五湖。」太湖周五百里,故曰五 湖。李氏曰:「五湖,彭蠡、洞庭、巢湖,太湖、鑑湖。」薛氏曰:「震 澤,今太湖,在平江吳縣。」虞翻云:「太湖有五道。《吳錄》云: 周行五百餘里,故名五湖。」《郡縣志》:「太湖在蘇州吳縣 西南五十里,湖中有山,一名洞庭山。」《水經注》:「江南東 注於具區,謂之五湖口。」五湖謂長塘湖。洮湖一名長塘湖太 湖上湖,射貴湖、滆湖也,《書》謂之震澤,《爾雅》以為具區。 《史記正義》:「五湖者,菱湖、游湖、莫湖、貢湖、胥湖,皆太湖 東岸五灣。」

按:《方輿勝覽》,「浙西路平江府太湖在吳縣南五十里, 安吉州太湖在長興縣東,占湖常宣、蘇四州之境。常 州大湖在州東百里。」

按:《元史河渠志》:「太湖為淛西巨浸,上受杭湖諸山之 水,瀦蓄之餘,分匯為澱山湖,東流入海。」

按《太湖泉志》:太湖之石滿天下,而泉無聞焉。然其澄瀅甘冷,與它泉不類,惜其生于僻遠,不為桑苧翁所 賞耳。不然,其品當不在惠山下也。然則不遇賞鑒,湮 沒於荒山窮谷之中者,獨泉也哉!予故表而出之,無 亦使茲泉之悲乎不遇也。

無礙泉在西洞庭水月寺東,小青塢縹緲峰下。其泉 瑩徹,冬夏不涸,甘涼異于他泉。紹興中,李彌大、胡茂 老以「無礙」名泉,彌大有詩。

《毛老泉》在毛公壇下,毛公煉丹井也。旁有石池,深廣 袤丈,大旱不涸。

石井泉,在嚴家山下,古樟東南,最宜煎茶。前輩謂「不 減蝦蟆巖下水。」

鹿飲泉:在上方塢。

「惠泉」在法華寺旁。

軍坑泉在缸坑之西。《洞庭記》云:「吳王領軍過此,軍渴, 大喊一聲,有泉湧出,得以飲軍。後泉衝破成池,至今 存焉。」

龍山泉,在龍山之下太湖石間有穴深丈餘,名「石井。」 其泉味甘色白,歲旱不涸,歲潦湖水沒井而不相混。 黃公泉,在綺里之西徐勝塢。漢夏黃公嘗隱於此,有 井至今存焉。井旁百餘家多姓夏,或云其後也。 華山泉,在華山寺旁。其源有三:靈泉、蒙泉、鑑泉也。 海眼泉,在東洞庭豐圻之頂。山頂有巨石,上有二穴, 涓涓如人目,冬夏不盈不竭,其深不測。

柳毅泉在郁家湖口。井甚淺,可俯探也,而水旱不盈 不涸。《蘇州誌》云:「柳毅泉在太湖濱,大風撓之不濁,大 旱不耗,所以為美。」

靈源泉在碧螺峰下。《世說》:昔有患目者,濯之輒愈,因 名。

青白泉在法海之廢阯,有二池,其泉一青一白。 「悟道泉」在翠峰之山。居雪竇演法時,寺有千僧。有天 衣懷禪師者,願汲水供眾,久而無倦,忽蹉跌而化,桶 涌白蓮花,故名。其泉最宜煎茶,不在惠山之下。 「隱君泉」,在馬跡。

按《潛確類書》:松陵江在吳江縣,《禹貢》三江之一,即古 笠澤江也。自太湖分派,繇縣東門外垂虹橋北合龐 山湖,轉東入長洲界。

按《續文獻通考》:蘇州府,太湖在府城西南五十里,吳 縣、吳江縣之境,《禹貢》謂之「震澤」,《爾雅》謂之「具區」,《史記》 謂之「五湖」,乃貢湖、游湖、胥湖、梅梁湖、金鼎湖也,跨蘇、 常、嘉、湖四府界。

湖州府太湖在府城北十八里烏程、長興二縣之間, 廣二百八十三里,周三萬六千頃,跨湖、宣、蘇、常四郡 界。

按王同祖《太湖考》,「太湖在蘇州府西南境三十餘里。 《禹貢》謂之震澤,《周官》《爾雅》謂之具區,《國語》《史記》謂之 五湖,《左傳》謂之笠澤,《揚州記》曰:『太湖一名震澤,一名 笠澤,一名洞庭』。《山海經》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是也。 《周官》既云『其澤藪曰具區』」,又云「其浸五湖」,似五湖別 有所在。然范蠡乘舟入五湖,司馬遷登姑蘇望五湖, 實又指此。且揚州之境,水大者無過於太湖,其為具 區甚明。而歷考傳記所載五湖,即是太湖,非別有五 湖也。張勃《吳錄》曰:「五湖者,太湖之別名,以其周行五 百餘里,故以五湖為名。」虞翻曰:太湖東通長洲、松江, 南通烏程霅溪,西通義興荊溪,北通晉陵滆湖,東連 嘉興韭溪,水通五道,謂之五湖。陸魯望曰:「太湖上稟 咸池、五車之氣,故一水五名。」《圖經》以貢湖、游湖、胥湖、 梅梁湖、金鼎湖為五,韋昭以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并 太湖為五。郭璞《江賦》以具區、洮滆、彭蠡、青草、洞庭為 五。《初學記》云:「或說以射湖、貢湖、上湖、長塘湖、滆湖為 五。」按《左傳》「越伐吳,吳子禦之笠澤」,《國語》「吳越戰于五 湖」,可見五湖之為一湖甚明也。然今湖中亦自有五 名:曰菱湖,在莫釐之東,周三十餘里;曰莫湖,在莫釐 之西北,周五十餘里;曰游湖,在長山之東,周五十餘 里;曰貢湖,沿無錫老岸,周一百九十里;曰胥湖,在西 山之西南,周六十里。五湖之外又有三小湖。夫椒山 東曰梅梁湖,杜圻之西,魚查之東曰金鼎湖,林屋之 東曰東皋里湖,而吳人稱謂則總曰太湖。《越絕書》稱 其大周三萬六千頃,連蘇、常、湖三州之地。湖中有七 十二山,其大者曰東西二洞庭,馬蹟次之。山居人甚 多,閭巷井舍,鱗次蟻聚,無慮數千家。而仙宮梵宇,分 布上下,茂林平野,彌望百里,可謂大矣。然考之太湖 上流,其西北自建康等處入溧陽,迤邐至長塘河,并 潤州金壇、延陵、丹陽諸水,會于宜興荊溪以入。其西 南自宣、歙、池州、武林、天目、富陽,下湖之安吉、武康、烏 程、長興,合苕、霅山溪諸水以入「數郡之水,瀦匯於湖, 汪洋浩瀚,不可涯涘,而東達於三江以入海。其底定 也,則灌溉民田為三吳美利;汎濫也,則浸淫數郡而 民被其大害。」是以古人之治之也,疏其源使水有所 入,導其流使水有所歸,皆為民興利除害而已。觀其 置五堰於溧陽,以節宣、歙、金陵、九陽江之水,使入於 蕪湖,以北入於大江,開夾苧千於宜興、武進之境,東抵滆湖,北接長塘河,西連五堰,所以洩長塘湖之水 以入滆湖,洩滆湖之水以入大吳瀆、塘口瀆、白魚灣、 高梅瀆、白鶴溪,而入常州運河之北偏十四斗門,北 下江陰之大江,所以殺西來之水,使不入於太湖,而 皆歸於江也。又以荊溪不能當西來眾流奔注之勢, 遂於震澤之口疏為百派,謂之「百瀆」,而又開橫塘以 貫之,約四十餘里。百瀆在宜興者七十有四,在武進 者二十有六,皆西接荊溪而東通震澤者也。又於烏 程、長興之間開七十二漊,在烏程者三十有八,在長 興者三十有四,皆自七十二漊通經遞,以殺其奔衝 之勢,而歸於太湖也。太湖上流諸道,水之來源若此, 而所以洩之者則惟於三江是賴焉。太湖東出吳江 縣之長橋,為吳松江,由吳松江東流以入大海,此震 澤洩水之大道也。然洩水之處各有區域,蓋不止於 吳松江而已:曰「鯰魚口,曰胥口,曰白洋灣,曰管瀆,曰 小溪港,曰瓜涇,曰夾浦,曰張家河,曰北車橋,曰樣湖 溪,曰上瀆港,曰陸家浜,曰虎山橋,曰石家浜,曰南宮, 曰蒯家涇,曰九曲江,曰後塘橋,曰梅梁溪,曰龍塘河, 曰迎城山,曰菱湖港,曰太平橋,曰澤塘浜,曰灌瀆浜, 曰和尚浜,曰長」洛浜,曰王家漾,曰山徑港,曰渡水港, 曰黃瀆港,曰後保河,其他支流不可殫記,皆所以洩 太湖之水,以東入於三江諸浦而歸大海者。然以江 湖形勢觀之,「大要宣、溧以上,西北之水可使入於蕪 湖以歸大江,而不可使注於荊溪;蘇、常以下,東南之 水可使趨於吳松江歸大海,而不可使積于震澤。此」 治水東南之大者也。然地形有高下。時勢有古今。水 道有通塞。治之之法。又未可泥也。

按《江南通志》:「太湖在蘇州府城西南三十餘里,其大 三萬六千頃,東西二百餘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周五 百里,湖中有七十二山,占蘇、湖、常三州。北有百瀆,納 建康、常、潤數郡之水;南有諸漊,納宣歙、臨安、苕霅諸 水。東南之澤,無大于此。」

按《蘇州府志》,「太湖在府城西南三十餘里,屬吳吳江 二縣之境,周五百里,占蘇、湖、常三府。引西來諸水,從 長橋水口東流入吳松江,又東流二百六十里入於 海。」

小白陽山在府城西。前瞰太湖,中俯平疇,亦吳中之 勝處。

茶山在彈山之右,太湖之濱。

胥山在府城西三十里。山下有九折路,南出太湖。 橫山,在府西南十一里。《唐十道志》云:「山四面皆橫,故 名。」又以山臨太湖,若箕踞,一名踞湖。

《光福》之水,自虎山橋上下崦等處,西南受太湖之水, 微東北流過善人橋。

箭涇之水,在胥口兩香山足下,南受太湖之水,北逕 至靈巖山前,合光福之水。

白鶴溪柿木涇,引太湖水而南,烏角溪北出滸墅,經 運河入射瀆。

胥口乃太湖之委,其水西流達於郡城之胥門。 鯰魚口,在太湖之北,去吳江縣十八里。

三江口:「一自太湖從吳縣鯰魚口北入運河,經郡城 之婁門者為婁江;一自太湖從吳江縣長橋東北合 龐山湖者為松江;一自大姚分支過澱山湖,東至嘉 定縣界,合上海縣黃浦。由黃浦經嘉定江灣、青浦東 北流,亦名吳松江者為東江。」其實皆太湖之委也。 按《吳江縣志》:「太湖西去縣城五里,環蘇州、常州并浙 江、湖州三府之境,廣三萬六千頃,周五百里,又名震 澤,一曰具區,一曰笠澤,一曰五湖。北有百瀆,南有諸 漊,皆注於茲,為東南之巨澤,無過于此。湖中一十八 港,如石里等港是也,湖水所洩處也。湖南七十二瀆, 一名七十二漊」,如牛家等港是也,湖水所納處也。 按《常州府志》:「太湖在府城東南八十里,源」自湖州府 長興縣入宜興縣,八十里入武進,又十八里入無錫, 由武進無錫四十八里百五十步,南入蘇州府。湖隄 環郡境總百四十八里五十步,一名震澤,《禹貢》「震澤 底定」是也。一名五湖。張勃《吳錄》曰:「五湖即太湖,以周 迴五百里故名。」酈道元曰:「長塘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與此為五也。」韋昭曰:「胥湖」、蠡湖、洮湖、陽湖,與此為五 也。虞翻曰:太湖東通松江,南通霅溪,西通荊溪,北通 滆湖,東南通韭溪,有五道,故謂之五湖也。陸龜蒙曰: 「太湖上稟咸池、五車之氣,故一水五名也。」二家之說 近是,然湖中亦自有五湖,曰菱湖、莫湖、游湖、貢湖、胥 湖云。

按《武進縣志》,太湖為蘇州、湖州、常州三府之巨浸,其 見于古昔者多矣。至明楊慎作賦曰:「頭首無錫,足蹄 松江。負烏程于背上,懷大吳以當胸。」龔廷歷駁之曰: 「頭足胸背,位置未確也。」其賦曰:「愬源則有宣、歙、長興 諸水匯其西,晉陵、荊溪眾流注其北,前苕、餘不諸溪 合其南,而發於天目。吳興七十二漊,常郡一百餘瀆, 遞脈通經,奔湍走洑,故能雄跨三州,而奴視百谷。窮 委則湖身為腹兮,江道是其尾閭;江流無滯兮海水乃得歸墟。」蓋殺其悍則力紆,疏其淤則勢趨,而澤腹 可免膨脹之疾也。若其經婁門,合金涇,貫崑城,抵太 倉,而繞其南闉,是為婁江以入東北之滄溟。若其由 松陵之趾,出吳家港而迤邐注長洲之鑊底,趨沙湖 之甫里界入崑山,南折以環華翔,北折以奔緩水,是 為吳淞望海澨以東駛。若其自龐山至白蜆,歷急水 港以入華亭泖澱,仍合吳淞以放乎東南海甸,雖未 盡循東江之故道,而亦差彷乎古初之一線。今具區 外史陳履儼《續修馬跡山志》,其言曰:「太湖乃東南諸 水之委,瀕湖之田,旱」則資其灌溉。然今日下流壅塞, 當淫霖之歲,洩之不及,每苦於氾濫為害,則水利不 可不講也。

華渡河在縣東南六十里。西南接滆湖,東北入陽湖。 南通黃堰河,合太平河,東入太湖。

戚墅港在縣東三十里,北枕運河,東南入太湖。 滆湖,一名「西滆」沙子湖,在城西南三十五里,東接太 湖。

灣瀆河在城西北。自運河東南通宜興縣運河,入太 湖。

白馬溪南通太湖,北接戚墅港。

虎嘴在下埠山南,插入太湖,距馬蹟山二十餘里,兩 山峰巒隱映,倒景入湖,如隔一塹。月夜,虎往往從此 渡湖。

馬蹟山,在太湖之中,周迴一百二十里,與津里山相 接。

「夫椒山」在太湖濱。

按《無錫縣志》,太湖在縣西南一十八里,絕縣之境四 十五里。《左傳哀公十七年》,越伐吳,吳子禦之于笠澤。 《爾雅》云:「吳越之間有具區。」其湖周迴五百里,襟帶毘 陵、吳興諸縣,東南水都也。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 道潛行水底,無所不通,號為地肺。《舊經》云:湖內有靈 山,去北岸二百里。山中有靈山寺,舊為無錫,後割入 晉陵。南際有洞庭山,在蘇州吳縣界,產柑橘,與瀟湘 洞庭等。《寰宇記》:「太湖從湖州長興歷常州、義興、晉陵 及無錫界。」今按本縣,則富安、開元、揚名、開化、新安五 鄉,皆濱湖。凡縣西北境之水,西由閭江及獨山、浦嶺、 吳塘諸門以出,南由沙墩、壬子諸港以出,皆入于太 湖。

五里湖一名「小五湖」,在獨山、漆塘諸山之東,跨揚名、 開化二鄉。東北通梁溪,東通馬蠡港。其水西北則由 浦嶺、獨山二門入太湖。

梁溪亦名梁清溪。運河自縣城西太保墩分流,下西 定橋是也。廣十丈,深三丈,長三十里。《吳地志》:「梁大同 中浚,故名。或言以梁鴻曾居此而名。」入溪西南行,其 支流分而南者為談渡河。又西南行而外弔橋河之 水來合。又西南行,分而南者為菰瀆。又西南行至仙 女墩,分而南為中橋河。又西南行,分而南為小渲,又 分而南為「大渲」,並入五里湖。又西南行而溪流盡入 太湖。

新安溪運河至新安塘分出白龍橋西行,徐淘涇南 來注之。又西行,貫赤城溪而西,納蠡口河北來之水。 又西行,貫張橋港。又西行,分而南為胡西埭河。又西 行,分而南為壬子港。又西納唐干北來之水。又西而 長廣自北來合,又西過沙木橋,出吳塘門入太湖。 蠡瀆自曹王涇分支南行,過落霞橋,經蠡口貫以新 安溪。又南行過八字橋,名「赤城溪」,廣數十丈,長五里, 出溪橋港而入太湖。

蠡口河蠡瀆之支,分而西,稍涇合焉。又西過錢秉橋, 分支南入新安溪。又西行而中橋河北來合焉。又分 支而南為張橋港,入太湖。

長廣溪在縣南一十八里。長三十五里,廣二十五丈, 介揚名、開化二鄉。北自石塘通五里湖,東合蠡口河 之水,南行經下澤橋,出吳塘門而入太湖。

大雷山、小雷山在太湖之濱。閭江諸山皆瞰湖,而大 雷觜獨延入里許,危崖三面,波濤衝激,渹若殷雷。 三山在太湖中,兩峰中斷,東西並立,不甚高。

軍將山一名「軍帳」,在縣西南四十里五浪之南,濱于 太湖。

羊祈山「北接白茅,西臨太湖。」

吳塘山在縣西南五十餘里白茅之南,西臨太湖。 閭江在縣西四十五里富安鄉,太湖之別浦也。 獨山在縣西南十八里,與錫山連,中斷為太湖,舟行 其中。其北與管杜山相望,號「浦嶺門。」南與充山對峙, 號「獨山門。」蓋梁溪之水入五里湖,西導至二門,出於 太湖。

按《宜興縣志》,太湖在縣東四十五里,南踰蘭山抵董 塘嶺入長興界,北越竹山抵百瀆口分水墩,入武進 界。其占本縣東境百里,而遙納縣屬七十四瀆西來 諸水,下注三江以達於海,水旱咸賴焉。《禹貢》曰:「震澤」, 《爾雅》曰「具區」,《左傳》曰:「笠澤」,《史記》曰「五湖」,皆謂此也。 東溪一名東九,在縣東關外。西南諸山水從西來而下太湖者,並匯於此。

吳溪,在縣東北十五里。西通荊溪,東入太湖。

陽溪,在縣東北四十里。源出陽山,東入太湖。

沙塘港在縣東北五十里,東入太湖。

定跨港:

烏溪港:

蘭後港已上三港,在縣東南五十里。迤邐相連,並入 太湖,以達杭、嘉、湖三州之境。

後河港在縣東三十六里,東入太湖。

運河在縣北。西接洴浰渰,東注入太湖。

東蠡河在縣東南十五里。北枕余皮渰,西南抵湖洑, 東南入太湖。

百瀆在縣東南七十五里為上瀆,北六十里為下瀆。 舊以荊溪居數郡,下流於太湖濱,疏百派以殺其勢。 竹山在縣東北六十里,濱太湖,與夫椒山相對。 按《湖州府志》:「湖州之水,太湖歸墟,一名震澤,一名具 區,兼跨蘇、常、湖三州之境,周三萬六千頃。其二萬頃 屬烏程,縱廣二百八十里,臨安、廣德之水皆入焉。東 為松」江,又東流二百里以入於海。舊沿湖之堤多為 漊漊有斗門,門有板閘,遇旱則閉,以防溪水之大洩; 遇東北風則閉,以禦湖水之暴溢。其為湖民美利,不 可勝計。吳越錢氏時,修築尤勤,後漸堙廢,頗為郡害。 紹熙二年,知州事王回修之,又改二十七漊,名曰《豐 登》、稔熟、康寧、安樂、瑞慶、福禧、和裕、阜通、惠澤、「吉利」、「泰 興」、「富足」、「固益、濟」,皆冠以「常」字。如常豐港即紀家港之 類。橋閘覆柱皆易以石,其閘鑰付近漊多田之家。 苕溪水出天目山之陰廣苕山,自西溪北過青塘門, 又東北下橫涇港,經小梅湖口以入於太湖。

《水口》水出顧渚山,東南經紫花澗,又東南過水口鎮, 折而東北,出德城橋,以入于太湖。

又自水口鎮東南過光陽橋,經包洋湖折而東北,出 上新橋以入於太湖。

太湖部總論[编辑]

《吳江縣志》

山川志[编辑]

按:《莫志》,「太湖三萬六千頃,西北有荊溪、宣歙、蕪湖、溧 陽數郡之水,西南有天目、富陽分水,湖州、杭州之水 聚瀦於湖,而由吳江長橋東入松江青龍江以入海。」 又按沈曰:「太湖之源,由西天目分而為二,一散入 固城湖,合金陵、常、潤之水,為百瀆荊溪;一從獨山至 荻浦,納宣歙、臨安之水,合苕霅、梅溪俱入太湖。唐宋 以來多水患,由未為之分殺也。自溧陽築五堰,以節 金陵、宣歙之水,盡由分水、銀林二堰趨蕪湖以入大 江,是殺太湖承受之大半矣。」又按:王文恪公鏊云:「吳 郡西南有巨浸,東南諸水皆歸焉。其最大者二:一自 寧國、建康等處入溧陽,迤邐至長塘湖,并潤州、金壇、 延陵、丹陽,會于宜興以入。今寧國、建康之水不由此 矣。一自天目、宣、歙諸山下,杭之臨安、餘杭,湖之安吉、 武康、長興以入,而皆由吳江分流以入海」云云。竊謂 莫、沈、王三家之說,互有異同,同未必盡是,異亦各有 非也,而王氏之言為近矣。一則莫氏云,「西北有荊溪、 宣、歙等水」,即沈氏云「天目之源一合金陵、常、潤之水 為百瀆荊溪也。」莫氏于西北之水舉宣、歙而沈氏不 舉也。莫氏之言宣,是也;言歙,非也;沈氏之不言歙,是 也;并不言宣,非也,此言北流之異同,各有是非也。再 則莫氏云,「西南有天目、富陽分」水,湖州、杭州之水,即 沈氏云「一從獨山,納宣、歙、臨安之水」也。莫氏於「西南 之水」舉杭、湖而無宣、歙,是也;指分水富陽,是而非也。 沈氏於「西南之水」言宣,非也;言歙,益非也。此言南流 之莫近是,而沈全非也。何言之?蓋三吳西北之水,其 自寧國者,以寧國與大江稍遠,與溧陽諸邑稍近,故 宣之水與建康諸水異派,而會于高淳、溧水之間,洶 洶東南下,自五堰築,而此水俱從蕪湖以入江矣。自 是而宣郡建康之水,涓滴不至于太湖,從未有入建 康會而東下者,固與五堰無涉也。故曰:「莫氏于北流 言歙者非也,沈氏于北流言金陵而不言宣者,亦非 也。」又三吳西南之水,源自天目,而分出于杭、湖、常三 州,太湖所納者,得湖州之全,得杭州之半,得常州之 一支。若杭之分水,僻遠富陽,瀕錢塘縣境,半在江東, 與三吳何涉?莫氏何得偏舉之乎?沈氏既於西北云 「築五堰,以節金陵、宣、歙之水」,於西南忽又云「納宣歙、 臨安之水。」一宣歙也,倏與金陵並提,忽與餘杭同貫, 相去千有餘里,回環交抱而來,若果如是,則當云宣 之水源發於某處,歙之水源發于某處,一支從某歷 某,一支從某合某,或從上游以南行,或歷萬山以東 注,而同會於太湖可也,豈得漫然矢口而談乎?且五 堰築而金陵諸水與溧陽諸水自此截然不相及矣豈得僅云「節」而已乎?故曰:莫氏於南流置宣、歙,是也; 言及分水富陽,是而非也。沈氏于南流置湖郡而盛 言宣、歙,益非也。而觀于王氏之說為近之。其言曰:「東 南之水歸于太湖,最大者有二:一自寧國、建康等處 而下,會于宜興以入,今寧國、建康之水不由此矣。」此 則截然于五堰之說也。又云:「一自天目、宣、歙諸山,下 杭之臨安、餘杭、湖之安吉等州縣以入湖。」其言宣歙 也,實「不言宣、歙也,言宣、歙諸山也」,蓋自天目之山與 宣、歙諸山連峰屬嶺,千回萬疊,其諸山東面之水在 湖州境者,則由安吉等州縣以入湖;其諸山東南面 之水在杭州境者,半由臨安、餘杭以入湖,半由桐廬、 富陽以入於錢塘江矣。錢江之源,溯流而至于歙之 屯溪而上,千有餘里,歙之水安有近舍几案衽席之 錢江,越萬山激行千餘里以入太湖者乎?昔宋人郟 僑嘗言之矣。其言太湖,蓋積十縣之水,一水自江南 諸郡而下,一水自杭、睦、宣、歙諸山與天目等山眾流 而下杭、湖。其言山之源也,非言山也;言山也,非言郡 也。若以為即受全郡之水,僑且并言睦州,睦三面枕 錢江,亦將謂太湖受睦州「之水乎?」故謂歙水斷不入 湖者,此也。且今錢江受全歙并浙東金、衢、嚴之水,每 至春夏,雨潦驟發,有高至一二丈者。如康熙二十年, 錢江水暴溢,高過富陽城四五尺,風帆在睥睨上過。 若令宣、歙合蘇、松、常、鎮、杭、湖之水并入太湖,太湖僅 以吳淞江一線為宣洩,吳淞之廣不及錢江之十一。 當水潦橫溢時,其勢當十倍于錢江矣。三吳之城郭, 豈特不沉三版而已哉?由此言之,宣、歙之水不入太 湖,瞭若指掌。而世不察,徒欲侈其辭,云太湖納建康、 宣歙諸郡之水,抑何其無本歟?

又按《志》云:太湖名震澤,又名具區。此見于《禹貢》及《山 海經》者也。其曰「笠澤」,以《左傳》越伐吳,吳子禦之于笠 澤為証。然諸志于太湖稱笠澤,於松江亦稱笠澤,兩 地一稱,似無據也。其曰「五湖」者,以范蠡乘舟,太史公 登姑蘇臺望五湖為証。然所以名五湖者,諸說紛紛。 如《吳錄》云:「湖周五百里,故名。」虞仲翻云:「太湖東通長 洲、松江,南通烏程霅溪,西通義興荊溪,北通晉陵滆 湖,東連嘉興韭溪,凡五道,故名。」陸魯望云:「太湖上稟 咸池五車之氣,故一水五名。」《莫志》又云:「今湖中亦自 有五湖,莫釐之東,周三十餘里,曰菱湖;西北,周五十 里曰莫湖;長山之東,周五十里曰遊湖;沿無錫老岸, 周一百九十里,曰貢湖;胥山之西南」,周六十里曰胥 湖。以上諸說,所以晰五之義者紛紛,似未有所當也。 蓋嘗論之,五湖為太湖是矣。竊以為今之太湖,非古 之太湖也。何言之?東南稱澤國,其地窪下,吳江提封 五百里,為田萬頃有奇,而湖蕩實居境之六,所為田 者,悉圍田也。以圩計,亦千有奇。圩或四面濱湖蕩或 四面皆通港。憑高望「之,無異海中之島嶼,甚至如晨 星、如鳧鷖。春夏水至,全憑圩之圍岸以捍之,遇潦則 水常高於田一二三四尺不等。使無圍岸,則無所為 田也。湖而已,不獨吳江也。崑山、長洲、青浦及浙之秀 水四邑之田,更有窪於吳江者。四邑與吳江境皆接 壤,周圍無慮八九百里。使圩皆無圍岸,遇水潦吾不 知其水於何極也。」由此觀之,則邑之土田,不過隨波 上下之浮漲,以人功修而成田也。彼荊蠻句吳時,文 身之俗不知稼穡,安知力田,而修治增築之,則隨在 皆湖,寧僅五而已耶?且稱「五」者,亦概舉之辭,若必欲 求某某為五以實之,則其說陋矣。今三吳之農,歲取 湖中泥以糞其田,歷千百年,田宜益高,然其低窪如 故,何也?則以低者為外水衝擊,高者亦如驟雨所衝 洩,厥土惟塗泥,易于搖蕩,是以歲歲益之而損如故 也。不然,泰山之霤可以穿石,言積漸使然也,何獨於 田而不增高哉?故三吳一日無人功,朝釋耒而夕為 巨浸可必也。然則昔日五湖,非即今日黍稷與與之 土歟,而必於太湖求其五,其亦不知世變也矣。

太湖部藝文一[编辑]

《五湖賦          》·《吳楊泉》

「濬矣。大哉于此。」五湖乃天地之元源,陰陽之所徂,上 值箕斗之精,與雲漢乎同模;受三方之灌溉,為百川 之巨都。居揚州之大澤,包吳越之具區,南與長江分 體,東與巨海合流。太陰之所毖,元靈之所遊;追湖水 而往還,通蓬萊與瀛洲。爾乃詳觀其廣深之所極,延 袤之規方邈乎浩浩,漫乎洋洋,西合乎濛氾,東苞乎 扶桑。日月于是出入,與天漢乎相望。左有包山,連以 醴瀆;岝額崔嵬,穹嶐紆曲。右有平原廣澤,漫延旁薄。 原隰陂阪,各有條格。茹蘆菼亂,隱軫肴錯。衝風之所 出,零雨之所薄。

太湖石記        唐白居易[编辑]

古之達人,皆有所嗜,元晏先生嗜書,嵇中散嗜琴,靖 節先生嗜酒,今丞相奇章公嗜石。石無文無聲,無臭 無味,與三物不同,而公嗜之,何也?眾皆恠之,我獨知 之。昔故友李生名約有云:「苟適吾意,其用則多。」誠哉 是言,適意而已。公之所嗜,可知之矣。公為司徒,保釐河洛,治家無珍產,奉身無長物,惟東城置第,南郭營 一墅,精葺宮宇,慎擇賓客,道不苟合,居常寡徒,游息 之時,與石為伍。石有族聚,太湖為甲,羅浮、天竺之徒 次焉,今公之所嗜者甲也。先是公之寮吏,多鎮守江 湖,知公之心,惟石是好,乃鉤深致遠,獻瑰納奇,四五 年間,纍纍而至。公於此物,獨不廉讓?東第南墅,列而 置之,富哉石乎!厥狀非一,有盤拗秀出,如靈丘鮮雲 者;有端儼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縝潤削成,如珪瓚 者;有廉稜銳劌,如劍戟者。又有如虯如鳳,若跧若動, 將翔將踴,如鬼如獸,若行若驟,將攫將𩰚者。風烈雨 晦之時,洞穴開「若斂雲歕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 之者。煙霽景麗之旦,巖崿霮䨴若拂嵐撲黛,靄靄然 有可狎而翫之者。昏曉之交,名狀不可撮。」要而言,則 三山五嶽,百洞千壑,覼縷簇縮,盡在其中。百仞一拳, 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此所以為公適要之用也。常與 公逼觀熟察,相顧而言,豈造物者有意於其間乎?將 胚渾凝結,偶然而「成功乎?然而自一成不變已來,不 知幾千萬年,或委海隅,或淪湖底,高者僅數仞,重者 殆千鈞,一旦不鞭而來,無脛而至,爭奇騁怪,為公眼 中之物,公又待之如賓友,親之如賢哲,重之如寶玉, 愛之如兒孫,不知精意有所召也。將尤物有所歸耶? 孰不為而來耶?必有以也。」石有大小,其數四等,以甲 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於石之陰,曰「牛氏 石。甲之上,丙之中,乙之下。」噫!是石也,百千載後散在 天壤之內,轉徙隱見,誰復知之?欲使將來與我同好 者,睹斯石,覽斯文,知公嗜石之自。會昌三年五月癸 丑日記。

太湖採石賦        宋程俱[编辑]

「建中靖國元年,以修奉景靈西室,下吳興、吳郡採太湖石四千六百枚,而吳郡實採於包山。」 某獲目此瑰奇之產,謹為賦云。

《吳吏採石於包山》也,洞庭鄉三老趨而進,揖而言曰: 「惟古渾渾,物全其天,金藏於穴,珠安於淵,機械既發, 剖蚌椎礦,不翼而飛,無脛而騁。刳山探海,階世之競, 迺若富媼贅瘤,則為山嶽。茂草木於毛膚,包嶄巖於 骨骼,與瓦甓其無間,何於焉而是索?今使者窺復穴, 蕩沉沙,搜奇礓於洞腳,劂巧勢於丘阿,呼靈匠于運」 斤,指陽侯使息波。豎江山之崿崿,續劍閣之峨峨。莫 不剔山骨,拔雲根。貞女屹立,伏虎晝奔。督郵攘袂以 相睨,令史臨江而抗尊。雖不遭於醯沃,豈有恨於苔 「痕。嗟主人之不見,似羊牧之猶存。何一拳之足取,笑 九仞之徒勤。」既而山戶蛾集,篙師雲屯。輸萬金之重 載,走千里於通津。使山以為骨,則土「將圮;使玉以為 璞,則山將貧。煮糧之客,歎終年之無飽;談元之老,持 一法其誰論。嘗聞不為無益,則用之所以足;惟土物 愛,則民之所以淳。怪斯取之安用,非野夫之樂聞。敢 請使者」吏呼而語曰:「醯雞不可與語天,蟪蛄不可與 論年。矧齊侯之讀書,豈輪人之得言。」三老曰:「極治之 世,樵夫笑;不談王道;至聖之門,鄙夫問而竭兩端,野 人固願知之。」對曰:「上德光大,孝通神明,闡原廟之制, 妥在天之靈,以謂物不盛則禮不備,意不盡則享不 精。故金瑰琛琲,天不祕其寶;樟楠楩梓,地不愛其生。 而青州之怪,猶未足於充庭,故於此乎取之。且鑿太 行之石英,採穀城之文石,以起景陽于芳林者,魏明 之侈」陋也;菲衣惡食,卑宮室以致美乎祭祀者,夏禹 之勤儉也。上方戒《後苑》之作,緩《文思》之程,示敦朴以 正始,盡情文而事神,此固上德之難名者矣。抑嘗聞 之,「三德雖修,不遺指佞之草;萬國雖和,猶豢觸邪之 獸。」蓋邪佞之蠱心,猶膏肓之自腠,惟屬鏤之無知,顧 《尚方》之奚捄?故將鑄采石以為劍,凜豎毛於佞首。若 是,則在邊無汗馬之勞,在庭無履霜之咎也。抑又聞 之,堯不能無九年之災,湯不能無七年之旱。雖陰陽 之或盭,豈閉縱之可緩。故將放鞭石於宜都,回雨暘 於咳眄。抑又聞之,扶耒之子,有土不毛;抱甕之老,有 茅不薅。富者侈而貧者惰,游者逸而居者勞。雖齊導 之有素,奈狡兔而是逃。故「將取嘉石以列坐,平罷民 於外郊。抑又聞之,日不蔽則明,川不淤則清。聽之廣 者視必遠,基之固者室不傾。方披旒而出黈,俾伐鼓 而揚旌。蓋蕭牆之戒,坐遠於千里;朽索之馭,益危於 薄冰。矧四者之無告,尤聖人之所矜。故將盡九山之 赤石,達萬㝢之窮民。」三老悚然而興曰:「聖化蓋至此 乎?」吏曰:「此猶未也。若其造化掌中宇宙胸次,彌綸兩 儀而執天衡,燮理二氣而襲氣母,此包犧之婦所以 引日星之針縷。方將煉五色以補天,育萬生於一府。 既無謝於襄城之師,又何驚於藐姑之處。吾其與汝 飲陰陽之和,而游萬物之祖矣,又何帝力之知哉?」三 老稽首再拜曰:「鄙僕之人,聾瞽其知,鹿豕其游」,竊臆 妄議,乃命知之。

太湖石賦          陳洙[编辑]

客有嗜太湖石者,圖其形示余,命為賦。其辭曰:「江之 東,直走數百里。有太湖兮澄其清。湖之浪,相擊幾千年,有頑石兮醜其形。徒觀夫風撼根折,波流勢橫。神 助爾怪,天分爾英。駭立驚犀,低開畫屏。素煙散而復 聚,蒼苔死兮又生。譬夫枯槎浮天,黑龍飲水。鬼蹲無 狀,雲飛乍起。稚戲攜手,獸眠盤尾。大若防風之骨,竅」 如比干之心。蜜房萬穿,秋山半尋。子都之戟前其鐓, 韓稜之劍利於鐏。若乃湖水無邊,湖天一色。露氣曉 蒸,蟾津夜滴。伊爾堅姿,峭兮寒碧;千怪萬狀,羌難得 而剖悉。我將弔范蠡於澤畔,問伍員於波際。原君厥 初,何緣而異?公侯求之,如張華之求珠;眾人獻之,如 十和之獻玉。植於庭囿,視之不足。噫爾形臃腫兮,難 琢明堂之礎。爾形中虛兮,難刻《鴻都》之經。用汝作礪 兮,汝頑厥姿,攻汝為磬兮,汝濁其聲。亡所用之,而時 人是寶。余獨掩口胡盧,而笑子之醜。

講究平江等路水利狀   元任仁發[编辑]

言:「太湖納湖州、宣州諸溪之水,而南北東江海之岸 皆高,水積其中,勢若盤盂,設遇雨澇,則環湖低田悉 皆淹沒。若欲導洩積水,在乎時時點簡太湖東北兩 岸通江河之道,不致淤塞可也。蓋環湖低田,利在洩 潦,兼沿江傍海高田,亦仗湖流奔注,衝散潮沙,使江 河通利,乃可引潮灌溉。諸小湖在太湖迤東及北者 甚多,皆能接洩太湖,注江達海。數內澱山湖自大盈、 趙屯等浦以出吳淞江,與渾湖相接最近,若上源所 注不急,則潮沙注湖,漸成淤澱,富家因淤澱圍裹成 田,由是湖水與諸浦漸遠,而所洩益微。若非就湖內 圍田多開河渠,及時修濬諸浦,則此湖之塞,恐不止 於是也。」又按:吳江石塘障遏東流之勢,至湖沙日漲, 半為平地。此乃太湖洩水,下吳淞江第一要處。古來 於堤間多置木橋與鑿水洞,上則通行,下則洩水。蓋 欲仗其急流,衝滌潮泥,免致水患。人不知此,或便于 行路則塞壩河口,或惰於巡防則密置樁橛,矧以茭 蘆魚籪等物障遏。必得官司於此處榜示告戒,使之 咸知利害可也。

五湖記          明王鏊[编辑]

吳郡之西南有巨浸焉,廣三萬六千頃,中有山七十 二,襟帶三州,東南之水皆歸焉。其最大者二:一自寧 國、建康等處入溧陽,迤𨓦至長塘,并潤州、金壇、延陵、 丹陽諸水,會於宜興以入;一自宣歙、天目諸山,下杭 之臨安、餘杭,湖之安吉、武康、長興以入,而皆由吳江 分流以入海。一名震澤,《書》所謂「震澤底定」是也。一名 具區,《周禮·職方》:「揚州之藪曰具區。」《山海經》:浮玉之山, 北望具區是也。一名笠澤,《左傳》越伐吳,吳子禦之笠 澤是也。一名五湖,范蠡乘舟出五湖口,太史公登姑 蘇,望五湖是也。五湖者,張勃《吳錄》云:「周行五百里,故 名。」虞仲翔云:「太湖東通長洲淞江,南通烏程霅溪,西 通宜興荊溪,北通晉陵滆湖,東連嘉」興韭溪水凡五 道,故謂之五湖。陸魯望云:「太湖上稟咸池五車之氣, 故一水五名。」然今湖中亦自有五湖,曰菱湖、莫湖、遊 湖、貢湖、胥湖。莫釐之東,周三十餘里,曰菱湖;其西北 周五十里,曰莫湖;長山之東,周五十里,曰遊湖;沿無 錫老岸,周一百九十里,曰貢湖;胥山之西南,周六十 里,曰胥湖。五湖之外,又有三小湖。夫椒山東,曰梅梁 湖;杜圻之西,魚查之東,曰金鼎湖;林屋之東,曰東皋 里湖。而吳人稱謂,則惟曰「太湖」云。

震澤賦           朱右[编辑]

客有鄒陽生,號遠遊公子,俶儻瑋瑰,超奇拔偉。衣白 雲之翩翩,峨危冠之韡韡,神怳怳以欲逸,風飄飄而 凝佇。於是上會稽,探禹穴,訪遺蹤,超洞壑;軺車前驅, 輜重紛錯。王子進之以笙鶴,江令贈之以芍藥。遂乃 揚颿錢塘,鼓楫中吳,將欲窮覽山川,壯遊江湖,造松 陵主人,而驩然從予。主人曰:「子好歷覽,亦嘗聞《澤藪》 之大,有三萬六千頃者乎?」生曰:「未也。可得而聞與?」主 人曰:「唯唯。夏曰震澤,周曰具區,下屬三江,實為五湖。 右接天目,宣嶺出溪之原,左通松婁,中江入海之洳。 眾流之委,群利之儲。苕溪出其南,溧水經其西,五灣 瀦其東,垂虹界其堤。流甘泉之清液,隱雷灘於北隈。 洞庭中起,林屋天開。渺彭蠡,吞雲夢,駕雷夏,軼孟豬, 杳不知其幾千里之為遠,疇能計之三萬頃而有餘。」 其澤則汪瀼浩汗,洶湧𣽂潾;瀰漫涬溟,渙渙沄沄。流 飆吹波,結絡龍鱗。日光玉潔,澄泫絪縕。清瀾凝漪,錦 花成文。浪濤噴濆,澎湃汯粼。出雷騰虹,蒸雨生雲。呼 吸陰陽,吞吐乾坤。如潮汐之不測,或早暮而異觀。飛 揚蕩薄,迅澓汨淪;千態萬狀,不可殫論。其藪則「碧沙 曼衍,黃石碔砆,莎薛蒹葭,白薠青蒲,荇芹薀藻,茭菰, 荻蘆,蔓菁,杜若江蘺,蘼蕪芡實,雞頭草長,龍鬚,芰荷 翠沃,蓮藕芬旉,眾物居之,何可勝圖。」其《土埂》則「塗泥 微露,埤溼就乾,葴菥藨蒿,茝芷蘅蘭,菖蒲,馬荔,荃蓀, 射干,圬楊絮白,水柳葉丹,蘋蓼早綠,榆楓暮殷,朱橘 火齊」,黃甘金丸;連枝並秀,駢集乎其間。爾乃周流梗 概,溥覽斕斑;兩兩相峙,鬱乎崇山。其山則層巒崑崙, 疊嶂嶙峋;岑嶔參差,如陵如墳;崔嵬崷崒,陂陀糾紛。 上拔仞岡,下臨湄濆。控地軸以磅礡,逐水曲而折旋馬跡屹立以嶷嶷,翠峰峻拔以盤桓。戛浮雲之流景, 俯蛟龍之深淵。空谷谽谺以無底,磴道蜿「蜒而相連。」 其中乃有奉真之祠,供佛之堂。琳宮道館,梵宇禪房。 煙雲緲繞,金碧焜煌。黃冠緇衣,往來而徜徉。談元讚 空,學幻言哤。或高堂以演元,或擊鮮而稱觴。駕白魚 之飛艎,泝重洑之流光。水產則黏蠔旋螺,土蛤石花。 䱤鱧鯽鯉,鱖鱮鱨鯋。縮項之鯿,赬尾之魴,細鱗之鱸, 紫甲之蝦。稻蟹盈尺。巨黿「專車。長鮫潛鱷,穹龜靈鼉。 周游涵泳,其樂無涯。」羽禽則晨,鵠莊雞。鶄鸛鳧鷖交 兼,鴇鶂《鸂𪆟》鶬鶿。群鴻來賓,陽鳥攸居。駕鵝遠舉,鷗 鷺忘機。《王雎》並騖,屬玉交飛。振翮刷羽,以遨以嬉。來 如雲集,去如煙晞。若乃絕岸之濱,漸水之石。或伏或 倚,或臥或立。或方如珪,或圓如璧;或矗如峰巒,或平 若几席,或「滑若胠肪,或廉若劍戟」;或赭而赤,或蒼而 碧,或縞如玉,或黝如漆,為中流之砥柱,若逆河之碣 石。怪怪奇奇,熒熒礫礫。斯又天造之神工,而出於茲 水之蕩激也。思昔夫差競霸圖勳,鏖戰於此,勝負未 分,旌旗蔽空,舴艋如雲,始魚鱉以為樂,終麋鹿以成 群。迺若歸釣之徒,著書之士,去國鴟夷,泛舟西子亦 復眇眇滄波,茫茫白水。主人之辭未終,鄒陽生肅乎 改容,喟然而嘆曰:「甚矣,世道愈下,而人心之不古也。 吾子好學,頗識典策。不述職方之經邦,而盛稱茲澤 之庶殖;不思禹蹟之胼𦙆,而徒嘆英賢於戰國。皆非 所以極遊覽之願望,而擴夫五行之至德也。遐思往 古,擊節太息。請即主人所聞,而陳子所得。」嗚呼噫嘻! 浩蕩方割,懷襄未平。九域混而莫辨,百潦壅而不行。 支祁崛強於淮甸,天吳披猖於海溟。時維玆水,震蕩 靡寧。浡浡洶洶,砉砉轟轟。疑撼天而動地,猶駕雷而 鞭霆。類不周觸而天柱折,若巨鼇抃而洲島傾。斯震 澤之所以錫名也。迨夫九載既成,庶土交正。波神受 職,川后奉令。應龍畫地以效功,庚辰持戟而制命。導 吳淞以安流,別江海而表境。於時澤安其所,水順其 性,鳴者自止,動者自靜,斯震澤之所以底定也。千載 而下,美哉禹功!昏墊之害既遠,灌輸之利無窮。故漁 人舟子之出入,豪商薄宦之經從,擊楫鼓浪,引帆隨 風,莫不連檣接舳,往來乎其中。斯又具區之藪所以 「出萬民惟正之供也。」方惟海㝢清明,朝廷靜謐,內宣 民化,外修貢職,農安其耕,女效其織,工習其業,商估 其直,士守遺經,民食餘力,風不揚波,水不濫泆,方鎮 以寧,土地墾闢,開禹之疆,廣禹之績。是以九州之外, 咸仰聖育,沾濡乎仁義,涵泳乎道德,浹洽恩波,沐浴, 膏澤,漸摩,浸潤,流衍洋溢。天無亢燥之災,人樂沃土 之俗。試言其故,則辟雝湯湯,聖化行矣;靈沼洋洋,聖 澤汪矣;御溝溶溶,生意茫矣;溥德川流,達要荒矣。下 視一隅,寧不隘杯水於坳堂矣!主人於是聳乎樂聞, 憮然自失。仰神功之長存,慨餘子其何益?相與鼓枻 乎滄浪,曾不蔕芥於胸臆。迺起為詩,歌以頌德。詩曰: 「於赫禹功,配天比隆。生我遺氓,宅我土中。原隰畇畇, 江漢為東,萬世永賴,維禹功是崇。於皇禹德,立我民 極。手胼足𦙆,救焚拯溺,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靡謝天 功,焉知帝力?於昭太上,示民以慶,眷佑我皇,與民立 命。開禹疆土,繼禹作聖。」其混合四大,維民之正。於穆 聖皇,維上帝不常。敬哉有土亹亹弗敢康,五嶽四瀆, 七澤「九岡,罔不修其職,來享來王。來享來王,受天之 祜,於萬斯年。睠我有土,有土有民,有子有孫,有引勿 替,以頌茲文。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