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302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三百二卷目錄
九鯉湖部彙考
考
九鯉湖部藝文一
九鯉湖記 明王世懋
九鯉湖部藝文二〈詩〉
九鯉湖 唐許稷
前題 陳乘
前題 徐寅
前題 王孟良
前題 徐資用
九鯉湖部紀事
九鯉湖部外編
曲江部彙考
考
曲江部藝文一
曲江池賦 唐王棨
曲江賦 明尤有為
新建曲江橋記 沈正隆
曲江部藝文二〈詩〉
奉和聖製賜史供奉曲江讌應制
唐王維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制 前人
曲江早秋 白居易
曲江 前人
早秋曲江感懷 前人
曲江感秋 前人
曲江早春 前人
曲江池上 雍𥙿之
及第後宴曲江 劉滄
曲江 秦韜玉
曲江春 張喬
春遊曲江 喻坦之
曲江春感 羅隱
遊曲江分韻得日字 宋姚勉
曲江秋望 金師拓
曲江夜泊 明林如楚
過曲江 湯顯祖
過曲江 王直
立秋日曲江別業作 許宗魯
曲江春 郭梧庭
曲江元旦 前人
曲江 沐昂
曲江池 胡侍
曲江新水 永壽
曲江部選句
曲江部紀事
曲江部外編
灕江部彙考
考
灕江部藝文一
湘灕二水說 宋柳開
堯山灕江二壇記 張栻
渡灕江記 明董傳策
灕江部藝文二〈詩〉
巡按自灕水南行 唐張九齡
紀所遊 宋張栻
舟泛灕江之石室遊 明區大倫
灕江部紀事
灕江部雜錄
山川典第三百二卷
九鯉湖部彙考
[编辑]《漢何氏兄弟昇仙之九鯉湖》。
九鯉湖在今福建興化府仙遊縣城東北萬山中。其 前有山曰「飛鳳」,其後有山曰「高陽」,二山環抱,中通一 澗,匯而為湖,澄泓渟滀,深不可測。其水下流合莒溪、 瀨溪諸水,入于延壽溪。
考
按《三才圖會九鯉湖圖考》:九鯉湖在興化府仙遊縣, 自興化府八十里始至九仙宮。山自永福縣嶙峋起 伏而來,至此聳為一峰,石上湧飛泉,泉水味甘,世傳 漢時有何氏兄弟九人飲此泉,因各乘一鯉上昇,故 名。俗呼何巖。上有古何城,城之東有石洞,可坐百人, 下為何嶺,宋陳讜書「何嶺」二大字刻於石。湖曰仙湖, 水曰仙水,縣曰仙遊,俱以何氏「九仙」得名。路旁有仙 泉,井東有仙跡,石。南有侯坂、高平山,唐陳嶠世居之。 湖之右有九仙宮,西有仙閣。凡禱夢於此山者,必通 姓名、籍貫於侯長者,祭必以白雞之雄者。宮之前,左右兩山蟠踞環抱於湖,紫翠如滴。中一水沿石澗由 宮之左而下匯於湖,澄泓停蓄,深不「可測。其水由澗 而下於湖者,奔騰噴薄,如飛雪舞空,號為捲簾泉,真 奇觀也。澗口一巨室,方正如屋,橫亙其上,雄跨東西, 絕無根據。若以人力置之,殊不可曉。夜臥道士房,濤 聲如雷,不能安枕。宮之前有大石平曠,下瞰於湖,石 上有穴,如煙突出其中,水深不測,蓋下通於湖者。」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九鯉湖,在興化府仙游縣東北 萬山中。湖之前山曰飛鳳,後山曰高陽,二山蟠踞環 抱,中通一澗,泉水匯而入湖,澄泓停蓄,深不可測,中 有九鯉魚。漢景帝時,豫章何翁,其嫗張氏生九男四 女。九男目俱盲,獨長者一眼,為諸弟前行。翁與淮南 王安遊,九子勸父俱隱,不聽,遂相與入閩。初居福州 于山,已而遊莆,至西州,謁胡道人,飲以所居井泉,九 人之眼盡開。乃西行六十里,結楓為亭,而居其中。復 東踰嶺入湖,見重岡疊巘,怪石交列。湖底皆石,石各 有穴,穴各兩竅,竅各相關,紆回虯曲,因結廬以居。於 是九人煉丹於湖上,丹成以食鯉,鯉變而朱,其傍有 兩翅,昂首噴沫,便招風雨,湖水為溢。一日鯉」數躍欲 飛,九人各乘其一上昇。後人建祠祀之。湖上中坐翁 嫗,前列九僊,其側有范侯。相傳翁有四壻,曰張、曰楊、 曰范、曰信。或云范乃邑人,為尚書,九僊始至時,范知 非常人,日左右之,已而竊啖其丹,面黧黑欲死,九僊 憐而解以白雞血,乃甦。人有欲知未來禍福者,先薦 白雞於范侯,陳其所求而宿「於祠。」是夜得夢,無不奇 驗。
按《福建通志》:興化府莆田縣「莒溪,在府城外西五十 里,受遊洋蔡溪、九鯉湖諸水,東受荻蘆入瀨溪諸水, 以達於延壽溪。」
按《僊遊縣志》:「九鯉湖在群山合抱之中,發源甚遠。漢 元狩間,何氏兄弟九人煉石湖上,丹成以食鯉。鯉變 而朱,其傍有翅,昂首噴沫,便招風雨,湖水為溢。一日, 鯉數躍欲飛,九人者知沖舉期至,遂各乘其一而昇, 故名。」
湖中有石如煙突,水匯流其中,潴而為湖,深不可測, 奔流下漈,為萬仞之壑,魚龍蛟螭之宅。水落石出,石 底有似瓶者、似窪者、似臼者,大如鼎鑊者,不可勝數。 每一穴兩竅相並,中各關通。又於眾竅中迂迴虯曲, 泉脈亦相流屬。其漈有九湖之上為雷轟,下為瀑布、 為珠簾、為玉柱、為石門、為五星、為飛鳳、為棋盤、為將 軍,而出為《莒溪》,此其大略也。
「九漈雷轟」在湖東,水自鯉湖橋下注,日夜有聲。旁為 丹竈,為巨人跡,為石床,修二丈,為石樽,有小石覆之 如蓋。
黃雞灘在雷轟東,水自亂石中出,舊名黃梔瀨。 茶潭一名「藥潭」,淵泓可玩,距黃雞十步許。
瀑布二,在雷轟西,相距五十步。遵龍擦石而下,奔流 激沬,湧起白花,望之如練。下有潭元碧,是多蛟龍。 珠簾三,自瀑布瀠洄而下,約五百步,兩石峽夾出一 崖,懸可千仞,泉噴飛如散珠,稍下如縷如綴。餘霏四 激,散為煙霧。壑底嘉樹森鬱,泉飛出其上。王世懋手 書勒石曰:「九漈中最奇處。」
玉柱四漈,去珠簾不遠,水自湖外盤龍山灌頂,岐流 循崖而下,遙見之如玉柱。中多奇石,無徑路,漈旁山 崔嵬萬仞,有虛巖焉,奇石相藉而成。
石門,自珠簾而下,去湖十丈,有二石亭亭獨上,谽谺 疏豁,類房闥相通。一水中流,林木蔽虧,其際多龍脩 之艸,麋鹿遊焉。其色多白,角長五尺許,見之,其人有 壽徵。
五星距石門三里許,游人至此,必跣足褰裳。涉漈之 左,始有鳥道,可傴僂而進。五星云者,以五石相聚如 星故也。嘉木蔽巖,奇草呈香。有猿焉,其聲清越,其色 多元。
《飛鳳》是漈,獨以山名,山峙湖前,高百仞,十里之外始 瀠洄為漈,竟日無鳥雀聲。下有石,名「觀音龕」,龕外石 罅如天窗,可坐十餘人。前為潭水自龕上過,特為奇 絕。雖有奇卉異花、神鴉怪獸,不可得而詳也。
棋盤漈下飛鳳里餘,有石焉,修廣數尺,四面如削成, 蓋《九真對弈》之枰也。傍復有石,其狀如人,相傳為看 棋童子所化,好事者以「爛柯」名之。山涯水滸,藥草生 焉。或以求藥至,往往聞敲棋聲,扶服而進,冀庶幾遇 之。但見雲片清冷,飛鳥杳絕,較之湖上,又別一世界 也。
《將軍》九漈盡處,兩石雄壯,如武夫當關。危峰列嶂,林 木鬱蔥,無鳥聲,有獸跡。蓋湖至此不啻二十里而遙, 崖谷懸絕,大都縋而下,復引而上者數數,或作猿攀, 或為蛇行,即豪舉之士,窮日之力,不能至于斯也。然 間有至者,亦不能遵故道返矣。
閩以洞天福地著《不勝志》,載武夷以山勝,鯉湖以水 勝,予謂鯉湖勝在水,而又勝在山也。葢從福省歷永 福,逾蔡溪而及,湖嶺屹立龍屺,突起峻奔,是為高陽其水左旋洄瀠以入于湖,飛鳳拱於前,龍盤、鳳凰二 岡互拱于前之左右。古漢武帝時何氏九子煉丹于 此,丹成鯉化,說夢度人。時七閩未有文字紀詠無傳。 迄唐始隸職方。貞元間,員外許稷有「溪雨飛沙霽,岩 門隱霧虛。」宋尚書劉克莊有「小派猶成瀑,低峰亦起 煙。」明吏部鄭善夫有「山川進奇窟,天地入蕭騷」諸詠。 又祠扁云:「仙界迥無塵,天向湖中開洞府夢魂清似 水,人從枕上度蓬萊。」洵洋洋乎巨觀也哉!嘉靖間,觀 察張謙立水晶宮于前,丘其智云:「三花五石歸中鼎, 明月清風共一樓。」湖以東北嶺孔道,路從青嶂轉入, 與白雲齊,有亭焉,為入湖第一關,越平處直指。李元 陽命邑宰黃公宸構迎僊館。湖漈疊流,鳳岡前拱,青 巒迴遶,真僊府也。不數武,危石疊峙,嶙峋如削。宋元 祐間,龍紀僧永端架湖光亭其上,邑大夫吳千為記, 尋作鐘鼓樓。郡司寇彭從野扁曰觀瀾樓,更曰望仙 閣。名人題壁,時久墨湮,僅存「丹洞有樓常借月,綠碑 無字只藏苔」之句。湖西宋待制陳讜篆「天子萬年」於 半空石上,閣中奉仙翁、仙媼,九子侍之。上崇玉皇,衛 以六將。布政陳文燭謂:「不緣海氣能為屋,自是仙人 合有樓。岡鳳飛來常五色,山龍盤處已千秋。」其勝概 有固然者。稍下而東,有梅花洞,古榦猶存,香氣未斷, 登閣者競詠,有「欲探古洞穿梅入,更上危樓為月留」, 又云:「壇餘草色丹空碧,洞有梅花夢亦清。」皆謂其不 減羅浮佳況也。其底危石層疊,居然天作龍洞。大司 寇林見素刊字于壁曰:「洞裏乾坤,碧水丹山勝會;鼎 中龍虎,白雲流水閒心。」西一石高廣,名曰瀛洲壁,題 句云:「窮壁紀僊蹤,苔蘚封蝌蚪文字丹爐傍石瀑,山 川開混沌。圖書」若臞仙石、元珠石鼓石,俱位置于湖 之左右,以錯奇觀。湖則深廣澄泓,盪人胸次。如「龍歸 青嶂寂,天入碧湖空。」「湖天容易曉,草木未曾秋。」「山深 雲霧窟,湖浸斗牛寒」,「秋氣清人骨,湖光淨客心」等句, 皆胸次既盪,而性情為其所移也。將入湖,半里有深 壑,傳九僊洗藥處,字曰「石槽。」降而灘水從亂石中出, 聲甚澎湃,傳九仙烹雞于此,字曰「黃雞灘。」遞而長,石 廣八九尺,高五六尺,四旁類削。傳九仙共眠其中,而 令黃雞報籌,字曰「石床。」《遊人覽勝》曰「黃雞喚醒邯鄲 夢,丹竈寒生小有天」者,林大棟也。曰「身伴白雲眠石 榻,夢隨黃鶴上瑤臺」者,江以達也。曰「石床東畔草萋 萋,流水無心鳥自啼。不識當年酣玉液,幾回醉倒白 雲西」者,林兆誥也。旁有員石,長幾五六尺,空中蓋頂, 稱九僊藏丹器,亦稱承露醅,與石床相近。方克治云: 「藥鼎空浮珠樹露,石床惟臥洞天霞。」冷之也。趙敏政 云:「醒即題詩醉即眠,石床樽酒恰相連。一杯已出風 塵外,不是詩仙是酒仙。」趣之也,豈非不冷不趣,不趣 不冷哉?從此一望,長流石底,平直如砥,竅穴百餘,大 如池如井,中若鼎若臼,小若甕若盌,名曰「丹竈。」詠以 「玉湖水湧龍疑濯,丹竈煙籠火欲燃」者,陳嘉魚也。詠 以「煙煖芝田疑有玉雲封」,藥竈已無丹者,縣令高獻 民也。而第一蓬萊至矣。邑尚書鄭紀篆《野趣》謝千鍾 「老景尋神僊」,「作會湖光涵萬象,夢魂與天地同流」之 句,匯流倒瀉,激湍傾峽,榜曰「雷轟」,為一漈。直令塵魂 俗魄,對此不知何往,信如林喬遷所云「雲氣蛟龍時 自奮,瀑聲雷雨日長流」,與夫「崖瀑晴飛六月雨,灘聲 流動四時雷」者也。歷枕流石、擦龍石、龍鼻石,而洪流 巨波垂匹類練,標色類玉,榜曰「瀑布為二漈。」刑廳李 翱勒觀瀑于石間,邑令黃公宸構觀瀑亭于岸上,蓋 均是得趣。解人云:沿湍而下,萬丈沿洄,怒濤奔馬,水 激石而成璣,泉倒瀉而垂幄,以珠簾,榜之為三漈。督 學王世懋鐫九漈中第一奇于懸崖壁上,復詠有「垂 珠墜峽難成水,玉屑飄空半作雲」之句。雖然,景固標 奇,詩亦競美。如「落處皆成霧,飛來盡作花」者,非葉臺 山乎?「素箔何時挂,經年碧澗頭。幾行鳴玉瀉,萬丈倒 空流」,「月照還無影,風吹欲上鉤」,「誰能為一捲,會見《五 城樓》」者,非林世璧乎?「半壁飛泉瀉向東,金鉤不捲挂 晴空。光懸明月垂垂白,影透斜陽個個紅。萬斛高抬 真燦爛,一塵不染自玲瓏。獨憐舒捲人何在,猿鶴悲 鳴兩岸風」者,非黃懋沖乎?噫虛情實景,種種幻出,非 所謂其漈奇,其詩亦多奇哉!況玉乳霏空,曦馭射炤, 宜乎午虹晴雨,九天珠玉,與夫邑侯徐公觀復拈「可 與晤言」四字,而爭篆于兩壁間也。觀瀾亭之作,其容 已乎?旁東水從盤龍山來,玉泉沛溢,判垂兩條。漈居 四曰:「石門劈地開僊島,玉柱擎天壯帝京。」鄭元輔𠟭 以玉柱名也,曰:「懸崖兩著遙似玉,笑指當年辟穀遺。」 黃懋官則以玉著詠也,然「玉柱」、玉著距珠簾不遠,曰: 「珠簾不捲四時雨,玉柱常擎半壁天。」趙維垣則以「玉 柱」與珠簾合詠也,曰:「不捲珠簾常映月,雙懸玉著可 餐霞。」陳庚生亦以「玉著」,與珠簾合詠也。皆因景寫情, 其佳句有可摘者如此。萬曆間,直指鄭邦福檄鐫第 一流於石上,手書天然坐以銘之。遊客有「閒招野鶴 心無事,坐對巖松影自幽」之句,然雙漈清流,并歸巨 壑,半天翠木,大地淵潭。復有薛希元詩「密樹低垂滄峽暗,懸崖高接白雲低」之句,雪花蘸日,紫色射空,復 有陳所有「午澗來時懸練蝀,空山坐久絕飛禽」之句。 從茲壁削崖懸,石屏列嶂,詠之曰:「瀑水疑分匡嶽派, 霞光直接赤城標。」曰:「怪草叢中理古碣,飛泉樹抄濕 殘雲。」則方攸躋姚應其有傳也。平處亂石錯繡,若砥 若浪,可容千餘人,箕踞觀瀾,扁曰萬人坐。崖有石室, 仙偃仰于中,直如峻閣容梅入,崩崖借石扶之云也。 去玉柱里許,兩岸參天,石棼對峙,榜曰「石門。」漈居五 覽觀至止者,曰「石洞隨雲隱,山扉借月開。」曰「鐵嶂有 樓霾欲墜,石門無鎖路還迷。」曰「石壁揷空青不注,洞 門隱日晝常陰。」則有唐進士徐寅、狀元龔用卿、知州 黃萬碩若而人焉。越二里餘,崖峻林窅,徑曲雲封,惟 洗足蹇裳,方得偃僂而行。所謂「已是漁樵路,堪同鹿 豕遊。洞深猿跡隱,松老鶴巢孤。鳥語山能應人行葛 可捫者非與?」復有巨石,五形類聚,昂榜曰「五星漈。」居 六曲,水環流,削壁拱立。中有林際岩,樵人但見灌木 含風冷,聞猿隔水啼。云距數里,乃湖前飛鳳,漈水注 其中,因榜飛鳳,是為七漈。瑤草琪花,居然梧枝竹實。 督學王敬美謂「骨立群峰多鳳翥,光搖五嶽自」龍文, 亦因此也。山右蓊鬱杳翳,傳九仙奏樂其上,岩谷響 應,曰樂應。岩下有石龕,古沈真人坐忘處也。後祀大 士,曰觀音龕。漈水流其巔,復曰過潭龕。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不依稀可想乎?歷下一石,修廣數丈,上 下四旁俱如繩削,因榜棋枰,是為八漈。遊人爭為之 詠,一曰:「興亡閒局須臾事,今古浮雲變態時。」一曰:「倚 石不知餘漢事,看棋忽遇是秦人。」一曰:「千古光陰一 局棋,爛柯人在至今疑。當時劉項爭何事,不肯傍觀 住片時。」凡皆寓憑弔遠懷,而與夫醒世之曠想焉。猿 攀下行,與飛鳳交漈處;泉從穴出,樹倒峽懸,不數武; 兩石鵠立,類猛將介胄,震撼不動,所許以往來者,惟 青鸞元鶴與夫明月清風耳。縱有俠士豪舉,結侶攜 觴,亦不易唐突煙霞。而潛為叩關,榜曰將軍,是為九 漈。黃懋官所云:「元關特遣將軍護,不使塵凡到此來, 端是僊壇護法者,豈復人間都尉哉?關門不掃空元 室,石徑無人自桃花。」蓋自藥槽,踵莒水,延袤二十餘 里,奇石怪泉,難以枚指。古所云:山以仙名,不必赤城 王屋,況餘赤城、王屋,水以龍靈,不必洞庭震澤矧饒 洞庭、震澤,余所云「鯉湖」勝在水而又勝在山也。敢以 質之採勝之人。
九鯉湖部藝文一
[编辑]《九鯉湖記 明》·王世懋
閩山稱奇勝者,亡如九鯉湖,且著《夢靈》,宦遊者多禱 焉。余始督學,迫試不得往。已參閩政,守莆,竊自喜為 地主,乃延山人黃全之及諸生王汝存,出莆西門北 行,己折而西入山,霧滃九華,嵐巘出沒長裕,夾道都 著黃花香來襲人。行三十餘里,聞澗聲甚厲。憑軾寓 目,見怪石林立,躑躅亂開,一佳境也。已乃涉澗望雲 際高山,當懸絚而登,舁夫喘吁相屬,十里而至頂。頂 以西萬山綿亙,下臨不測。如是者又十里而近湖,祠 之,羽士來迎,地稍稍闢為石田,可畊可廬。其陽碧水 湯湯,初不知其為九漈上流也。橋曰「鯉湖。」渡橋而登, 一嶺可半里許。盡嶺而漈,見聲始喧,目不暇接。進至 迎仙館,入門更衣,仙遊令具祭品,待余盟而往。數十 里至水晶宮,則湖當其前。水晶宮者,九仙所宅也。時 意交于神,甚虔。奠已,出,就湖前小亭與二客裋衣游, 羽士前導,山人選竹為杖而從。山人故善談,又雅熟 山中事。亭之西石壁嶄巖,佳植籠映,勒「天下太平」四 字甚偉,宋人陳讜筆也。壁下一巨石如鼓,屹立湖傍, 一人撼之輒動。又一小石曰元珠湖,水溢則與俱浮, 皆號「靈蹟」云。覽竟,左折而北,得古梅洞入焉。洞故有 梅主其中,遂以名之,今無存矣。洞之右地稍斥,而九 仙閣峙焉,前植老梅,亦緣洞意也。登閣徘徊,望湖水 如玉雪可餐。橐中偶攜吳中天池茗,命汲水烹之,色 味俱絕,再啜而下。始謀選勝以觴山人云「此去而南 為瀑」布泉,為龍擦石,山之第二漈,可席而遊也。遂循 洞出,不數武而至。至則三人鼎足坐,時余猶齋,獨不 能卻酒,以壘塊須澆,諸瑰觀非是莫領也。其地北對 水晶宮,水從湖中穿龍擦石下瀉,長如匹練,故以瀑 布名。龍擦石者,紋縱橫若鱗,日晃之光來射人,怒流 急汛,聲若震霆。又如數部鼓吹,而石間紫花盛吐,彌 益其態,往往故所未睹。大叫絕倒,謂「不從先生來,幾 虛此生。」盤中甚廉,顧流目醒心,杯至輒釂。山人又盛 言珠簾玉著之勝,興益勃不可遏。從此而下,徑益攲, 以兩人掖行,幾五百步而至,是為第三漈,稱奇絕矣。
其右一石,削成數十仞,水從上垂,垂挂數十行,綴若流蘇,皛若聯珠,是名珠簾。山人所誇最勝處也。顧余獨喜者,水激濤湧,噴薄飄空,細者如煙如霧,粗亦如 霰如雪,粉珠屑玉,簾外都無勺水,誰謂南中不雪耶? 予意猶銳,觀第四漈,問羽士可更前乎,辭以滑不可 下。意未已,更以侍童往。須臾返命曰:「此以下磴絕矣, 須著草屫行。」山人曰:「往吾縋而下者數十丈,捫葛行 數里,乃得」窮《玉著之勝》。玉著水自盤龍山來,與漈合, 《勝不能過珠簾,似不必往。予與王生》相視而嘻,乃就 選石,箕踞布席復飲。于時微日射水,閃忽作五色光, 對視鳳臺岡。其上灌木萬章,其下鐵色萬仞,仰望湖 瀑,俱不可見。但睹銀濤漭泱,皆從樹杪下,令人毛骨 清徹。顧謂山人:「吾老是鄉矣。」坐去泉不遠,而飛灑霡 霡,若來沾拂巾舄。起睨路旁一石,高丈許,中為半瓢, 若洗若削。山人賈勇而登,余與王生繼之,政得坐三 人中施榼焉。天若為我軰設者,前望飛鳳、盤龍兩山 愈親。遠水蜿蜒,上映石壁,又一奇觀也。匡坐且談,日 晡乃徐步而返。立水晶宮前。亭四顧皆穹山稠木,中 闢為湖,下無片土,豈非天為神「造此境耶?」出亭而東, 為蓬萊石,屹立雷轟。漈之右,旁施小閣,步閣而南,巨 石數十丈,偃臥漈中,江督學以達所鑄詩處也。時已 薄暝,閉門靜息。中夜得夢,殊有綢繆桑土意。晨起,復 謁謝九仙,拉山人與王生俱東。山人謂石梁可遊,因 與偕行。先視所謂丹竈,竈無慮百餘處,蓋石嵌空似 之耳。水漫流其上,色加澄,而垂綆有數十丈。或云:「與 下四漈通,理,未可測也。」及抵石梁,廣可六尺,修倍之, 四旁若斲,上平如砥。左顧則雷轟漈建瓴而下,右盼 則湖流下墜如弱水。于時陰霧霏霏,別為空濛。景乃 擘脯浮白,以禦嵐氣,不覺陶然。將別山靈,命鼓吹振 于石間,水若加駛。復舉數酌,與山人長揖而別。王生 從余歸,行二里許,飛鳳山更出吾南,復停輿睇視,久 之乃去。竊謂「茲山故饒奇石,乃湖水從永福萬山中 來,歷數十百里,而九漈之石適與遇合,益為奇麗,快 心醒目,自匡廬、雁蕩外不多見也,宜為神仙所窟宅 云。」
九鯉湖部藝文二〈詩〉
[编辑]《九鯉湖 》唐·許稷
道是燒丹地,依然雲水居。山空人去後,夢醒客來初。 溪雨飛沙霽,岩門隱霧虛。高歌對明月,松影落扶疏。
《前題》陳乘
[编辑]「汗漫乘春至,林巒霧雨生。洞莓黏屐重,巖雪濺衣輕。」 窟宅分三島,煙霞接五城。卻憐饒藥物,欲辨不知名。
《前題》徐寅
[编辑]到來峭壁白雲齊,載酒春遊渡九溪。鐵嶂有樓霾欲 墮,石門無鎖路還迷。湖頭鯉去轟雷在,樹杪猿吟落 日低。回首浮生真幻夢,何如此地傍「幽棲。」
《前題》黃孟良
[编辑]石遺丹竈潺湲裏,雲鎖瓊樓縹緲中。青鳥去來猶夜 月,碧桃開落是春風。
《前題》徐資用
[编辑]「石門斷處疑無地,洞府深中別有天。」畫帳遠開橫晚 岫,珠簾倒掛瀉寒泉。碧桃開謝三千載,赤鯉飛騰幾 百年。
九鯉湖部紀事
[编辑]《福建通志泉州府》:囷山,形如囷,海航望鄉之山也。明 萬曆間,九鯉湖仙示夢於鄉人曰:「吾欲居此。」因建祠 焉。
九鯉湖部外編
[编辑]《仙遊縣志》:「何九仙,漢武帝時何氏兄弟九人,父居廬 江,繼徙臨川,任俠有奇氣,與淮南王安游。娶張氏,生 男九人,女四人。九仙生時目俱盲,獨長者一人,明為 諸真人前行九人,初亦從父客淮南,已而師大羅學 辟穀法,勸父俱隱,不聽,遂相與自九江入閩,始即石 竹鼓山居焉。月餘,復遊于莆田。莆田西故有龍津廟」, 其中井泉靈異,有胡道人修真於此。九人遂往謁之, 因飲是水,仙眼盡開。一日,辭胡曰:「此地非吾所也,吾 將去。」胡曰:「子名已登,金臺玉堂不患不仙,子其尋雞 子山往矣。吾亦躡壺山之巔,以了塵寰。異日當會子 於白雲清洞。」因留詞以別九人,乃西行六十里,結楓 為亭而處其上。已過九仙山,經雞子城,飲其泉即飄 然欲沖舉。或謂巔之東大有佳處,遂踰嶺入湖,則見 重岡疊巘,怪石交列。湖底皆石,石各有穴,穴各兩竅, 竅各相關,迂迴虯曲,雲水潺潺。九人愛之,結廬煉藥。 迨及丹成,九鯉化龍,白日乘之昇天。後父與張媼攜 四女渡江入閩,以覓九子。抵湖則九子已仙去矣。遂偕隱茲山,而以四女妻范。信張、楊尋歿,遺銅坯、鐵鞭 香爐山中。未幾,飛于溪南磐石上,雖洪水推激不去。 後又飛于溪北林木上,鳥雀翔鳴而環繞者萬計。里 人神之,即其地立廟,中奉翁媼,九子侍焉。傍祀范侯。 侯,何之介紹也。或曰即何翁之壻。或曰「范故為尚書, 以貲雄於鄉。九仙初至,范實左右之,已而私啖何氏 丹,面」黧黑欲死,何仙釋之,解以白雞血,乃甦。故今之 禱者,必購白雞云。
曲江部彙考
[编辑]廣東之曲江
曲江在今廣東韶州府城外,以其抱城曲流,遂以名 焉。其源有二:一本湞水,一本「武水。」湞水源出大庾嶺, 經烏逕入保昌,南流至府城東,與武水合流。武水源 出湖廣莽山,經臨武過宜章,南流入樂昌,至府城西 南,與湞水合流。二水俱經英德縣,又過三水縣,合眾 水而匯于波羅江,達于南海。此《曲江》之大略也。而至 于唐、宋以來名人所詠,則多指陝西西安府之「曲江」 及雲南臨安府之曲江而言,皆非《曲江》之大者也。但 其詩文多有可取,故以其名同而並錄之。
考
按《明一統志》,「廣東韶州府,曲江一名湘江,以湞水、武 水抱城回曲而流,故名。至英德縣,又名始興江。」 按《廣東通志》,韶州府曲江縣,湞水,即郡城東河,源出 大庾嶺,經烏逕入保昌縣,南流至郡城,與武水合。 虎溪水一名武水,在郡城西,源自湖廣郴州臨武縣, 經宜章南流入樂昌,又流百里,經府治西南,與湞水 合。
按《韶州府志》:曲江縣湞水,即郡城東河,源出大庾嶺, 至郡城西南與武水合。漢征南粵,樓船將軍入湞水 即此。因晉置湘州,遂謂湘江。今濂溪書院地,即古湘 江書院。
武水即郡城西河,古名虎溪,唐改今名。源出湖廣莽 山,經臨武鸕鶿石南流三百里入樂昌縣。西為三瀧, 曰新瀧、腰瀧、垂瀧,皆漢周府君煜所鑿。水石險峻,飛 湍激流,故名曰「瀧。」韓文公貶潮,嘗過此,有《瀧吏詩》,後 因呼新瀧曰「韓瀧。」土人以險處頗多,又增三名,曰金 瀧、梅瀧、白茅瀧。東流六十里經樂昌縣治南,又流八 十里,經府治西南,合湞水。漢熹平間,於此建府君祠, 立碑記功,詞翰奇古,碑今不存。元至正二年,樂昌令 張思智始鑿新瀧西路。明正德間,樂昌主簿宋奎鑿 東路。嘉靖二十年,知府符錫復沿江開鑿,疊石為徑, 幾二十里。萬曆四十八年,樂昌知縣吳運昌又加開 鑿。今府君祠並祀文公。
按《廣州府志》:「番禺縣波羅江,在郡城東南三十里。其 水來自韶之湞水,合湟、武二水至三水境,鬱水微會 之。下石門而東,過瀝澹東衢,分流于西朗,達于蜆江, 由珠江而會于扶胥之口、黃木之灣,是謂波羅江,合 諸水入于南海。」
陝西曲江附
按程大昌《曲江志》:「唐曲江本秦隑州,至漢為宣帝樂 遊廟,亦名樂游苑,亦名樂游原。其地最高,四望寬敞。 隋營京城,宇文愷以其地在京城東南隅,地高不便, 故闕此地,不為居人坊巷,而鑿之為池,以厭勝之。又 會黃渠水自城外南來,可以穿城而入,故隋世遂從 城外包之,入城為芙蓉池,且為芙蓉園也。」劉餗小說 曰:「園本古曲江,文帝惡其名曲,改名芙蓉,為其水盛 而芙蓉富也。」韓愈詩曰:「曲江千頃秋波淨,平鋪紅蕖 蓋明鏡。」長安中,太平公主於原上置亭游賞,後賜寧 申、岐、薛王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 咸即此祓禊,㡩幕雲布,車馬填塞,詞人樂飲歌詩。康 駢《劇談錄》曰:「曲江池本秦時隑州,唐開元中疏鑿為 勝境。南即紫雲樓、芙蓉苑,西即杏園、慈恩寺,花卉環 周,煙水明媚,都人游賞,盛于中和。上巳節即錫宴臣 僚,會于山亭,賜太常教坊樂,池備綵舟,唯宰相三使 北省官、翰林學士登焉。傾動皇州,以為盛觀。」《長安志》 曰:「文宗太和九年,發左右神策軍各一千五百人,淘 曲江,修紫雲樓、綵霞」亭,仍敕諸司,如有力欲創置亭 館者,宜給與閑地,任其營造。先是,鄭注言:秦中有災, 宜以土工厭之,加濬昆明、曲江二池。帝又曾讀杜甫 詩曰:「江頭宮殿鎖千門。」遂思復昇平事,而加修剏焉。 予按此地在都城中,固為空隙,便於游觀,然亦緣黃 渠可引,故游觀者樂之也。於是紫雲樓在其南,杏園、 慈恩寺在其西,皆以此池之故也。漢武帝時,池周回 六里餘,唐周七里,占地三十頃,又加展拓矣。地在城 東南昇道坊龍花寺之南。
按遊城南注江,以水㳅屈曲,故謂之曲江,其深處下 不見底。司馬相如賦曰:「臨曲江之隑州。」蓋其地也。《劇 談》曰:「曲江本秦隑州,唐開元中疏鑿為勝境,江故有 泉,俗謂漢武泉,又引黃渠之水以漲之。泉在江之西,
旱而禱雨有應,今為濱江農家堙塞,然春秋積雨,池中猶有水焉。黃渠水出義谷,北由少陵原西北流,經」三像寺鮑陂之東北,今有亭子頭,故巡渠亭子也。北 㳅入鮑陂,鮑陂隋改曰杜陂,以其近杜陵也。自鮑陂 西北㳅,穿蓬萊以注之。曲江由西北岸直西流,經慈 恩寺而西。歐陽詹《曲江記》,其略曰:「茲地循原北峙,迴 岡旁轉,圓環四匝,中成坎窞,窙窌港洞,生泉翕源,東 西三里而遙,南北三里而近,崇山濬川,鉤結盤護,不 南不北,湛然中停。蕩惡含和,厚生蠲疾。涵虛抱景,氣 象澄鮮。滌慮延歡,棲神育靈。」觀此可得其概矣。唐進 士新及第者,往往汎舟遊宴于此。文宗時,曲江宮殿 廢十之九,帝因誦杜甫《哀江頭》之詩,慨然有意復昇 平故事。太和九年,發左右神策軍三千人疏濬,修紫 雲樓、彩霞亭,仍敕諸「司有力建亭館者,官給閒地任 營造焉。」今遺址尚多存者。江水雖涸,故道可因。若自 甫張村引黃渠水,經鮑陂以注曲江,則江景可復其 舊。不然,疏其已塞之泉,渟瀦歲月,亦可觀矣。樂遊原 亦田園,在曲江之北,即秦宜春院也。漢宣帝起樂遊 廟,因以為名。在唐京城內,每歲晦日上巳、重九,士女 咸此登賞。《祓禊樂遊》之南,曲江之北新曲坊有青龍 寺,北枕高原,前對南山,為登眺之絕勝。賈島所謂「行 坐見南山」是也。
按《廣輿記》:「陝西西安府曲江池,在府城東南,漢武帝 鑿,每賜宴臣僚于此池,備綵舟,惟宰相學士登焉。宋 子京嘗夜飲曲江,偶寒,命取半臂十餘襲,各送一枚。 子京恐有去取,不敢服,冒寒而歸。」
按《陝西通志》:「西安府曲江池,在府城東南十五里,漢 武帝所鑿,其水曲折似嘉陵江,因名。」
雲南曲江附
按《廣輿記》雲:「南臨安府曲江,在府城東北,夏秋多水, 煙樹微茫。」
按:《續文獻通考》:雲「南臨安府曲江,在府城東北九十 里。」
按《雲南通志》:臨安府建水州「曲江,在州城東北九十 里,源出新興,由嶍峨經河西入盤江。夏秋多雨,行者 病涉。」
按《建水州志》:「曲江在城東北九十里,源出新興,由嶍 峨河西入阿迷盤江,夏秋水駛,潰決而南,洚洞可畏, 行者病涉。後於江尾建橋,路紆十里。」
石門山在城北百里曲江箐口。鑿石為門,以通車馬。 下臨曲江,險隘可守。
按《嶍峨縣志》:「猊江源發江川,經流新興至縣北,本名 猊江,有練江匯於東南隅,又曰合流江,入建水之曲 江。」
按《河西縣志》:「碌碌河,在縣治西五十里,源出大溪,自 新興流經嶍峨城下,東南入碌碑鄉,下通海,東北入 曲江。」
按《阿迷州志》:「盤江在州治北二十里,源發新興,經曲 江,眾流所會。」
曲江部藝文一
[编辑]《曲江池賦》。〈以《城中人日,同集池上》為韻〉唐王棨。
帝里佳境,咸京舊池。遠取曲江之號,近侔靈沼之規。 東城之瑞日初昇,深涵氣象;南苑之光風纔起,先動 淪漪。其地則複道東馳,高亭北立。旁吞杏圃以香滿, 前噏雲樓而影入。嘉樹環遶,珍禽霧集。陽和稍近,年 年而春色先來;追賞偏多,處處之物華難及。只如二 月初晨,沿堤草新,鸚囀而殘風裊霧,魚躍而圓波蕩 春。是何玉勒金策,雕軒繡輪,合合沓沓,殷殷轔轔。翠 亙千家之幄,香凝數里之塵。公子王孫,不羨蘭亭之 會;蛾眉蟬鬢,遙疑洛浦之人。是日也,天子降鑾輿,停 彩仗,呈九劍之雜伎,間《咸》《韶》之妙唱。帝澤旁流,皇風 曲暢。固知軒后徒游赤水之湄,何必穆王遠宴瑤臺 之上。復若九月新晴,西風滿城。於時嫩菊金色,深泉 鏡清。浮北曲以光定,寫南山而翠橫。有日影雲影,有 鳧聲雁聲。懷碧海以欲垂釣,望金門而思濯纓。或策 蹇以長愁,臨川自歎;或揚鞭而半醉,繞岸閒行。是日 也,樽俎羅星,簪裾比櫛。云重陽之賜宴,顧多士以咸 秩。上延良輔,如臨鳳沼之時;旁列群公,異在龍山之 日。若夫冬則祈寒裂地,夏則晨景燒空。恨良時之共 隔,惜幽致以誰同。孰見其冰連岸白,蓮照沙紅。蒹葭 兮葉葉凝雪,楊柳兮枝枝帶風。豈無昆明而在乎畿 內?豈無太液而在乎宮中?一則但畜龜龍之瑞,一則 猶傳戰伐之功。曷若輪啼輻輳,貴賤雷同。有以見西 都之盛,又以見上國之雄。願千年兮萬歲,長若此「以 無窮。」
===曲江賦 明尤有為===「繄牂牁之上閫,鍾明秀於山川。睋煥文而高掌,指樂 榮以娟妍。作梯航於聖世,景仁智於前賢。乃學山而 未至,徒觀水而冷然。愬宗生之破浪,愧祖子之先鞭。 嗟河漢之無極,幸洙泗之有傳。」於是別派昆明,長流 㽛町。曲江以名,異龍莫並。搗練西含,巴盤北泂。緬僰 遐乖,交番絕冥。嵐瘴獨多,風煙特迥。礐石彯沙,濆陶 沸鼎,則見濞焉洶洶,潮汐隱焉磕磕。《春秋》瀺《灂箭》馳 兮涆涆,汪浵電激兮悠悠。宛長虹之一帶,濯新月以 如鉤。百雉巍巍而縈繞,千村落落以環周。儼黃河之 屈蠖,紆武夷之「歊浮。居然灔澦,九迴而八折;的爾蓬 瀛,三島而十洲。控清兮載神女,詭波兮揖陽侯。」既集 往乎鯨介,亦淵藪乎蟠虯。上泛㶑乎「鸀鳿,中混淪乎 信鷗。或磬明而胏躍,或吐璣而孕璆。矧狎濤而戲瀨, 有鵠侶與鴻儔。」爾乃篻簩翠茄,菼蒼溢玉膏。湛芝房 碧桐,蔭杜蘅,芳鏡畫眉。滌詩腸,澌溫酎,引曲觴。吟宛 在,嘯未央。溯洄雲谿,下上天光。歸鳧沅沚,奮隼瀟湘。 青熒碪𥔲,綵緻琳瑯。穎垂菡萏,棻鋪篠篁。其時芊菄 疏風,蔥蘢競漱,夏穱冬蒨,無夜無晝,萬筧為霑足,千 畦盡黃茂。象耕兮匪耒,鳥耘兮匪耨;霜來則穋不先, 露往則穜不後。是以眺青疇之錯綺,齊星畢之滂沱, 耳歡聲於魚鱉,紉綈錦於芰荷;鼓江妃之寶瑟,葉海 童之浩歌。蛟成擒於千遂,龍曳尾於仰訶。泣珠來於 鮫客,飲水拜乎《浪婆》。潏乾坤兮東井,撼烏兔兮洪波。 至于榜搦棹,漁佃商農。晨征忘夕竭南窮東。岑凌 片帆,壑越孤篷。或則衣罽,或則飯筒。雞骨占年於馮 夷,鵝毛禦臘於螭宮。雖俄頃而千里,舳艫以蘊隆。 乃沐浴於日月,增扇爽於徐風。若夫幽人逸士,美景 良辰。攜琴載酒,問諸水濱。萍實悲難再見,靈夔訪亦 無真。哂子羽兮投璧,叱季鷹兮思蓴。丙穴嘉其烝汕, 文筆借以垂綸。摛藻麗兮元虛,揚葩極兮景純。赤鷁 蔞隨而戢翼,丹魚采爆而竦鱗。山得之而映發,人得 之而廉貞。且也酣興湍飛,遙情飈舉。漱石枕流,陋今 榮古。結想濠濮之間,遊神膠菖之寓。泳涵乎藝園,漸 漬乎書圃。何修阻於郭舟,竟望洋而自憮。蔚長卿之 典型,願閬僊而為伍。脫不擇於細流,起中池於化雨。 亂曰德之靈長,襟六詔兮駕霓迴雲,觀極妙兮汲引 東偏,達煥瀘兮傲足可尋。涘八隅兮混萬於一疇,管 窺兮包奧括區中,外綏兮。紀綱炎景,玉斧界兮。激濁 揚清,無險隘兮。陸龍水慓,金湯永兮。皇歡浹洽,珍效 總兮。沂淵河洛,符和祥兮。向風隨流,倬天章兮。
新建曲江橋記 沈正隆
[编辑]昔杜元凱啟建河橋於富平之津,論者謂周所都,經 賢聖而莫作,眾口紛角如聚訟,乃卒排群議而梁之。 橋成,帝從百官臨會其上,舉杯而屬預曰:「非君橋不 立也。」乃知非常之原,黎民懼焉,非一世矣。國家方輿 延袤,原隰阜壤,沉沛沮洳,錯焉如繡,而水居其七。山 陵谿谷之地,百不當一也;川澤陂池之地,十不當一 也。江淮吳越,三江五湖,表裏襟帶,民生其間,揭厲便 習,長年嫺剌舟,牙檣錦纜,綠鷁蔥鶖,駛若鷙鳥,集如 鴈齒龜浮,虹垂星應,壤接而鱗比焉。豈顧高高下下 以罷其民?夫亦是河厲溴梁之是賴,以免於褰裳濡 軌。不然陽侯怒而天吳震,飛鳥危而帆檣絕,民安得 不胥而為魚耶?西南之國,滇為大,滇固非澤國也。度 索尋橦,不講於刳木航葦之利。乃昆明池水,藩屏身 毒,漢武瀉之以習水戰,思蠶食焉,固非拂埃而揚𡏖 者矣,夫安得廢達沮而不梁也?㽛町之陽,有曲江焉, 去郡九十里而遙,其源出青蛉、弄棟,由嶍倪而入盤 江,匯為巨浸。夏秋雨集,山泉會之,騰涌澎湃,瀰瀰浩 浩,溟漲無端,白鷺寒飛雪濤山立行者輒假䑵。以 濟,僅如刀焉。榜人不戒於水,忽而中流,風伯鼓飆,孟 㜑煽虐,舟不沒者一板,民隨波而流,葬於魚腹。死者 以國量乎,澤若焦,川中之骨可掬也。余奉命按滇,蒞 其境,問民所疾苦,父老以告曰:「苦墊河為之厲,歲溺 者以百數。若河伯之娶婦焉,民無如河何矣。坐視懷 襄而莫救,如吏何?」余是以有沉石之想。會鄉大夫王 公、包公慫恿之,捐其橐以助,固非若群喙之紛角也。 余亦捐庾廩之半,乃鳩工紀材,伐石斂土,畚鍤齊興, 猋舉雲集。經始於大荒落之歲,閱敦牂而告成事焉。 凡為星者幾,為柱者幾,傍琢石為斜闌,曲曲十二,望 之若渴虹下飲玉池,固不敢比於玉樑金柱,或亦可 拯民於魚鱉耳。橋之陽,祠漢壽亭侯其上,以鎮侯,於 滇固未涉也,乃其子索從武侯濟師焉。瀘之役,死者 萬計,河為不流,武侯裒其骨而祀之,則墊溺之患,固 侯所戚矣。戚之其不拯之乎?蘭津之濱,有鐵橋焉。懸 梯織鐵,勢如飛虹,其上祠武侯以鎮,著侯績也。關於 武侯,心契神合,陰相往來,安知其鐘鼓不式臨之耶? 余固仿蘭津而祠侯,從民志也。輪宇炳奕,枌橑復結, 物物而為之備,令民歲得以牲醴而祈福焉。庶幾猺 歌烏拜,侯之靈其默相之,俾海若不驚,馮夷安堵;蒼 蛟白獺歸於其穴,牽牛飲馬,於萬斯年矣。夫沈玉瘞 牲,波臣助順;鑄牛燃銕,元冥效靈。以侯之精忠貫日而永奠之,其不比於鞭石豎梁哉!廟貌鼎新,設醴張 樂,乃為之歌以侑之。其辭曰:「河湯湯兮激潺湲,瀰浩 浩兮懷陵山。馮夷怒兮洪濤翻,野渡迂兮溯流難。溯 流難兮薄白日,舟如刀兮衝波出。泛中流兮榜人溺, 沉重淵兮蛟龍窟。川無梁兮渡無人,民之墊兮丁此 辰。乃駕梁兮河之濱,通波陵兮車轔轔,黿龜浮兮斷 航續,祠靈神兮梁之麓。神之靈兮亶覆」育,長虹堵兮 螭龍宿。廟貌蕭兮燕樂康,振金鼓兮酬蘭漿。神之來 兮繽紛揚,擁長劍兮珮鏘鏘。雲馮馮兮陰肅肅,神之 鑒兮朱顏顣。哀下土兮殫為戮。庇吾民兮祭受福,千 秋萬歲兮奠陵陸。
曲江部藝文二〈詩〉
[编辑]《奉和聖製賜史供奉曲江讌》應制。
唐王維
侍從有鄒枚,瓊筵就水開。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來。」 對酒山河滿,移舟草樹迴。天文同麗日,駐景惜行杯。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制 前人
[编辑]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遊。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樹連容衛,山河對冕旒。畫旗搖浦漵,春服滿汀洲。 仙籞龍媒下,神皋鳳蹕留。從今億萬歲,天寶紀《春秋》。
曲江早秋 白居易
[编辑]秋波紅蓼水,夕照青蕪岸。獨信馬蹄行,曲江池四畔。 早涼晴後至,殘暑暝來散。方喜炎燠銷,復嗟時節換。 我年三十六,冉冉昏復旦。人壽七十稀,七十新過半。 且當對酒笑,勿起臨風歎。
曲江 前人
[编辑]細草岸西東,酒旗搖水風。樓臺在花杪,鷗鷺下煙中。 翠幄晴相接,芳洲夜暫空。何人賞秋景,興與此時同。
早秋曲江感懷 前人
[编辑]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人壽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曲江感秋 前人
[编辑]沙草新雨地,岸柳涼風枝。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 早蟬已嘹唳,晚荷復離披。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時。 昔人三十二,秋興已云悲。我今欲四十,秋懷亦可知。 歲月不虛設,此身隨日衰。闇老不自覺,直到鬢成絲。
曲江早春 前人
[编辑]曲江柳條漸無力,杏園伯勞初有聲。可憐春淺遊人 少,好傍池邊下馬行。
曲江池上 雍裕之
[编辑]殷勤春在曲江頭,全藉群仙占勝遊。何必三山待鸞 鶴,年年此地是「瀛洲。」
及第後宴曲江 劉滄
[编辑]及第新春選勝遊,杏園初宴曲江頭。紫毫粉壁題仙 籍,柳色簫聲拂御樓。霽景露光明遠岸,晚空山翠墜 芳洲。歸時不省花間醉,綺陌香車似水流。
曲江 秦韜玉
[编辑]曲沼深塘躍錦鱗,槐煙徑裏碧波新。此中境既無佳 境,他處春應不是春。金榜真仙開樂席,銀鞍公子醉 花塵。明年二月重來看,好共東風作主人。
曲江春 張喬
[编辑]「尋春與送春,多遶曲江濱。一片鳧鷖水,千秋輦轂塵。」 岸涼隨眾水,波影逐遊人。自是遊人老,年年管吹新。
春遊曲江 喻坦之
[编辑]「誤入杏花塵,晴江一看春。」菰蒲雖似越,骨肉且非秦。 曲岸藏翹鷺,垂楊拂躍鱗。徒憐汀草色,未是「醉眠人。」
曲江春感 羅隱
[编辑]江頭日暖花又開,江東行客心悠哉。高陽酒徒牛凋 落,終南山色空崔嵬。聖代也知無棄物,侯門未必用 非才。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歸去來。
遊曲江分韻得日字 宋姚勉
[编辑]「曲江磯頭山崒嵂,此景江南誇第一。」漁舟弄晚暖波 間,市樓春映晴嵐出。擁肩寒吟入「畫圖,席地草飲成 真率。」更叩僧房借榻眠,再上山椒約明日。
曲江秋望 金師拓
[编辑]「山遠嶂重出,野平天四圍。」涼風芡實坼,久雨藕花肥。 水闊漁舟小,天長去鳥微。紫蒲行處有,「采采莫盈衣。」
曲江夜泊 明林如楚
[编辑]西風吹散白蘋秋,野寺鐘鳴汪霧流。夜半猨聲聽不 盡,蕭蕭山月照孤舟。
過曲江 湯顯祖
[编辑]去鴈已開梅嶺雪,歸舟猶帶海人煙。青皋雨過如鋪 粉,會是韶陽種乳田
《前題》王直
[编辑]「稍稍滄江曲,亭亭日向低。」舟人方利涉,客子未安棲。 度鳥衝山帶,飛鳧踏水梯。引杯觀物性,不惜醉如泥。
立秋日曲江別業作 許宗魯
[编辑]垂柳晝陰陰,村居門巷深。秋光來此日,時序感吾心。 水鳥浮沈浴,風蟬斷續吟。江皋餘暑在,竹下且披襟。
曲江春 郭梧庭
[编辑]十年宦海若飄篷,天際觀風西又東。王事騑騑淹《四 牡》,客懷日日見孤鴻。江梅帶雨紅新岸,路草知春綠 舊叢。遂起椒盤隨馬去,誰家把酒醉山翁。
曲江元旦 前人
[编辑]莫把支離笑此身,春光又是一番新。江城鼓角隨風 曉,客邸屠蘇滿斗頻。敢謂椿萱盱萊子,有懷蒼赤望 王遵。登樓漫道閒今古,且喜東方日上賓。
曲江 沐昂
[编辑]曲江新漲水痕收,野色和煙古渡頭。林外漸看來宿 鳥,沙邊還見浴輕鷗。漁翁舉棹論歸舫,旅客停驂問 去舟。《款乃》一聲何處發?夕陽芳草自悠悠。
曲江池 胡侍
[编辑]曲江舊是躍龍川,江上雲霞媚遠天。鐘鼓夾城通輦 道,蛟鼉出水負龍船。佳人晚拾金隄翠,彩鳳春棲碧 樹煙。樂事勝遊今不再,野風斜日草芊芊。
曲江新水 永壽
[编辑]春陂瀄瀄古流泉,積水添痕漾大川。廢苑千年餘瓦 礫,濯瀦重見是龍淵。五陵花氣寒煙外,二塔鐘聲落 日邊。江海晏游尋往事,獨將淪落愧前賢。
曲江部選句
[编辑]唐·杜甫《曲江》詩:「曲江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濤。」 〈又〉《哀江頭》詩:「春日潛行曲江曲。」〈又〉《秋興詩》:「瞿唐峽口 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王建《寄賈島》詩:「曲江池畔時時到,為愛鸕鶿雨後飛。」 韓愈《奉酬盧給事曲江荷花行見寄》詩:「曲江千頃秋 波淨,平鋪紅雲蓋明鏡。」
曲江部紀事
[编辑]韋述記:宣帝起樂遊苑於曲江池,以為校文之所。唐 開元中更疏鑿之。池邊菰蒲蔥翠,柳陰四合,都人游 賞,中和節三月三日最盛,元宗嘗錫臣僚宴焉。後以 秀士每年登科第,賜宴曲江,蓋不忘校文之意也。 《朝野僉載》:開元五年春,司天奏:元象有眚見,其災甚 重。元宗震驚,問曰:「何祥?」對曰:「當有名士三十人同日 冤」死。今新及第進士正應其數。其年及第李蒙者,貴 主家壻,上不言其事,密戒主曰:「每有大遊宴,汝愛壻 可閉留其家。」主居昭國里。時大合樂,音曲遠暢,曲江 漲水,聯舟數艘,進士畢集。蒙聞,乃踰垣奔走,群眾愜 望。才登舟,移就水中,畫舸平沉。聲妓篙工,不知紀極。 三十進士無一生者。
《唐書鄭注傳》:注,絳州翼城人。擢工部尚書、翰林侍講 學士。言秦雍災,當興役厭之。帝嘗詠杜甫《曲江辭》,有 「宮殿千門」語意。天寶時,環江有觀榭宮室,聞注言,即 詔兩神策治曲江、昆明,作紫雲樓、采霞亭,詔公卿得 列舍隄上。
曲江部外編
[编辑]《酉陽雜俎》:僧無可言,近傳有白將軍者,嘗於曲江洗 馬,馬忽跳去,驚走,前足有物,色白如衣帶,縈繞數匝, 遽令解之,血流數升。白異之,遂封紙帖中,藏衣箱內。 一日送客至滻水,出示諸客,客曰:「盍以水試之?」白以 鞭掘地成竅,置蟲於中,沃盥其上。少頃,蟲蠕蠕加長, 竅中泉湧,倏忽自蟠若一席,有黑氣如香煙,徑出簷 外。眾懼曰:「必龍也。」遂急歸。未數里。風雨忽至。大震數 聲。
灕江部彙考
[编辑]漢馬援《取兩粵》運糧之灕水。
灕江一名「鬱江」,一名「桂江」,又名「府江」,又名「海陽江」,源 出今廣西桂林府興安、靈川二縣界之海陽山,北流 百餘里,合數十水,至分水蕩分為二支,北流為湘江, 南流則灕江也。行二百里與癸水合流,至桂林府城 下,又合相思江,東南流至平樂府城南,又會荔水,南 流至梧州府城西,又東南流至廣東廣州府界入于 海。
考
按:《漢書地理志》,「零陵郡零陵。」〈註〉有灕水,東南至廣信 入鬱林。
按《水經》,灕水亦出海陽山。〈注〉灕水與湘水出一山而 分源也。湘、灕之間,陸地廣百餘步,謂之始安嶠。嶠即 越城嶠也。嶠水自嶠之陽南流注灕,名曰始安水。故 庾仲初之《賦揚都》云「判五嶺而分流」者也。灕水又南 與溈水合,出西北邵陵縣界,而東南流至零陵縣西
南,逕越城西。建安十六年,交州刺史賴恭自廣信合兵小零陵,越城迎步騭,即是地也。溈水又東南流,注於灕水,《漢書》所謂「出零陵下灕水」者也。灕水又南合 彈丸谿水出於彈丸山,山有湧泉,奔流衝激,山崖及 谿中有石若丸,自然珠圓,狀彈丸矣。故山水即名焉。 漢水〈當作溪水謂彈丸谿水〉東流注於灕水。灕水又南逕始興 縣東。魏文帝咸熙二年,吳孫皓分零陵南部立始興 縣。灕水又南,右會洛谿,谿水出永豐縣西北洛谿山, 東流逕其縣北,縣本蒼梧之北鄉,孫皓割以為縣。洛 谿水又東南,逕始安縣,而東注灕水。灕水又東南流 入熙平縣,逕羊瀨山,山臨水,石間有色,類羊。又東南 逕雞瀨山,山帶灕水,山石色狀雞,故二山以物象受 名矣。灕水又南,得熙平水口,水源出縣東龍山,西南 流,逕其縣南,又西與北鄉谿水合。水出縣東北北鄉 山,西流逕其縣北,又西流南轉逕其縣西,縣本始安 之扶鄉也,孫皓割以為縣。谿水又南注熙平,熙平水 又西,注於灕水。縣南有朝夕塘,水出西南,塘水從山 下注塘,一日再增再減,盈縮以時,永嘗愆期,同於潮 水,因名此潭為「朝夕塘」矣。灕水又西逕平樂縣界,左 合平樂谿口。水出臨賀郡之謝沐縣南歷山,西北流 逕謝沐縣西南,西南流至平樂縣東南,左會謝沐眾 谿,派流湊合,西逕平樂南,孫皓割蒼梧之境,立以為 縣,北隸始安。谿水又西南流,注於灕水,謂之「平水」, 南過蒼梧荔浦縣。〈注〉瀨水出縣西北魯山之東,逕其 縣西,與濡水合。出永豐縣西北濡山,東南逕其縣西, 又東南流,入於荔浦縣,注於瀨谿,又注於灕水之上, 有灕水關。灕水又南,左合靈谿水,口出臨賀富川縣 北符靈岡,南流逕其縣東,又南注於灕水也。
又南至廣信縣,入于《鬱水》。
按《南粵志》,「靈渠在廣西桂林府興安縣,其源即灕水。 秦始皇將戍五嶺,命史祿鑿渠通舟。漢馬援南征餉 道亦出此。」
按:《唐書地理志》,「桂州始安郡,理定。」〈註〉西十里有「靈渠」, 引灕水,故秦史祿所鑿。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靜江府臨桂縣有灕水,一 名桂江,經縣東,去縣十步。」
按《桂海雜志》:「桂林有古記,父老傳誦之。略曰:『癸水繞 東城,永不見刀兵』。」癸水,灕江也。
按《續文獻通考》:「廣西桂林府灕江,源出海陽山,流五 里,分為二枝,北為湘水,南為灕水。灕水又名桂江,行 二百里,合癸水至府城下,合相思江入梧州界。」 平樂府「灕江,在府城南,源出桂林府海陽山,會荔水 下蒼梧,至廣州府入海。」
按:《明一統志》「廣西梧州府,桂江在府城西,源出桂林 府海陽山,入靈渠合灕水。」
按《廣西通志》:桂林府:「灕江源出海陽山,至分水蕩南 流,過府城下,又南入平樂府界。」
平樂府灕江在府城南。源出興安縣界,東南流,逕靈 川、臨桂、陽朔,至平樂縣界,合樂、荔二水南流逕梧州 府界,至廣東廣州府入于海。
按《桂林府志》,「興安縣城南九十里靈川界上有海陽 山,湘灕二水所自出也。」
靈渠在縣之北,經縣郭西南,其源即灕水也。其初乃 秦史祿所鑿,至漢歸義,越侯嚴,出零陵,下灕水,即此 渠也。
沿潭陂在縣西三十里。源自趙家陂,下流合南渠入 灕江。
萬里橋在縣東北灕江之上。
按《靈川縣志》:銀江在縣東北千秋峰側,有峽通灕水。 海陽江在縣東北一里,山下有巖,巖中有泉,流至興 安縣為湘灕二水。
甘棠溪在縣東,西過白石湫,合灕江。
零水,在縣西南五十里。源出鬱金山下,南流合灕水、 中江。湘、灕二水之中,即海陽之舊江。鏵觜雖分其派, 餘波流而成江,至學前北折合於湘水。
溪潭在鏵觜之上,蓋海陽與眾水匯而為潭,湘灕之 分始此。
雙女井在縣七里。源出不竭,流至南渠合灕江。 按《臨桂縣志》:「灕江源出海陽山,北流為湘水,東南流 為灕水,至廣信入鬱江,行九百八十里,又名桂江。」今 海陽山所出之源在靈川縣,流入興安,復會眾水以 至桂林。
陽江其源出靈川縣之惟羅嶺,經分界山、馬公嶺,環 遶五十餘里,沿郡城之南流至雉山,合灕江。
彈圓江,《水經》云:「彈圓山有湧泉,奔流迅激,東注於灕 水。」
相思江《唐·地理志》:「臨桂縣有相思埭,長壽元年築以 分水,源出臥石山下,闊十丈,東流合於灕江。」
靈建江,自堯山堯廟下發源,經彈子巖下與小東江 合入灕江。
浪石江在縣南鄉,歷涼風合南渠水入相思江至灕 江淦江在縣東十五里。水出興安縣界,東流合灕江。 路江在縣西北七里,發源自猺峒,東流至縣北,分為 南陂,遶城至北門外合灕江。
驛水,在縣西二十里。東南流入灕江。
白石水在縣西六十里。發源于義寧丁嶺,下會眾水 南流至永福,東流合灕江。
丁秉水在縣東三十九里。源出群山下,南流合灕江。 南溪在白龍峒前,東流入灕江。
馬溪,在縣東四十里。流出群山,東流合灕江。
臨溪在城東南五十里,源出群山下,南流合灕江。 青楓潭在城南一里,灕水之最深者。
彈丸山,在城東二里,隔灕江。山有巖,出乳石,圓如彈 丸。酈道元《水經》云:「彈丸山大泉,奔流衝激,注于灕江。」 即此。
離山:在府城東南三里。灕水之陽。
象鼻山在訾家洲之西,突起水濱,形狀類象,故名。下 有水月洞,其半枕灕江。
龍隱巖在府城東二十里,灕江分遶其下。
按《陽朔縣志》:「甘巖在縣北七十里,屹立灕江之旁。」 興平水在縣北三十里,源出寶子山,南流與灕江合, 北流為零陵水,出道州
按《義寧縣志》,「義江在縣北七十里,發源丁嶺山下,順 流蘇橋分為二,一入永福江,一歷銅鼓墟入渠,過涼 風驛東流,並合相思水入灕江。」
按《永寧州志》:「大長江在州北五十里,源出都狼山,至 永福入于灕江。」
黃源水在州之故古田縣,西流經臨桂、永福二縣界, 入灕江。
按《全州志》:「湘、灕二水,源出興安縣海陽山,北流至靈 渠始分為二,合羅、灌三江,經此下洞庭會荊江入于 海。」
按《平樂府志》:「灕江在府城南,源出興安縣海陽山,東 南流經靈川、臨桂、陽朔至縣,合樂、荔二水下蒼梧,至 廣州府入于海。」戈船將軍下灕水,即此。
西山在府城西,灕、樂二水合流之處。
樂川水在府城西。源出道州,西入灕江。
平樂溪在府城東二里。東流至昭潭合灕江。
荔水,源出修仁,過荔浦,至郡入灕江。
湖塘江在府城西七里荔江口,合修、荔諸水入于灕。 滑石灘在府城北十里灕江,下界陽朔。
府江,即灕江。曰「府江」者,別于左右二江也。水路五百 餘里,兩崖皆山,為灘三百六十。洛江、大桐、小桐、歸化、 思勤江、馬江,皆府江旁水,入于灕。
按《富川縣志》:「秀溪離縣城七十里,發源于石姑,合永 之沐水、昭之灕水,下蒼梧而入海。」
碧溪在縣南五里。源出沙平,西流合灕江。
按《昭平縣志》:「明源江在縣西,出于金田,至練灘入灕 江。」
歸化江在縣北,流入灕江。
按《梧州府志》蒼梧縣桂江,即灕江也,在府城西,源出 桂林府興安縣,下流至廣東界。
按《廣東通志》:「廣州府南海縣西江,其水來自粵西之 鬱水,源出牂牁夜郎,東流至鬱林與溫水合,又東逕 蒼梧,與灕水合,俱入于海。」
灕江部藝文一
[编辑]《湘灕二水說 》宋·柳開
湘、灕二水,始一水也,出於海陽山,山在桂州興安縣 東南九十里,西北至縣東五里,嶺上始分南北為二 水,北為湘水,南為灕水。求其二水之名,於書記皆無 所說。淳化元年,開自全州移知桂州,乘船泝湘水而 抵嶺,下沿灕水。逮於桂州,問其嶺之名,即分水嶺也。 分水是湘、灕水也,二水異流也,謂其同出海陽,至此 嶺分南北而相離也。二水之名,疑昔人因其水分相 離,而乃命之曰「湘水」也、灕水也。其北水所謂「湘」,南水 所謂「灕」,將有以上下先後而乃名之也。水因屬北方, 北方為水之主也,以其北流者歸主也,乃尊之以「湘」 字,加其名為上焉。又疑以為北者入於華,南者入於 夷,華貴於夷也,故以「湘」字為先焉。既二水以二字分 名之,即北者為先名湘也,即灕者必其南流者也,所 以灕江是分水之南名也,因其水之分名為湘、灕也, 乃字傍從水為湘為灕也。凡為字皆命名者也,名者 強稱物也,古之以萬物錯雜,懼難別識也,乃以名各 記之矣。即物之名,有類有假,有義有因焉。斯二水之 名,以其水分相離為名,是取類也,是所假也,是從義 也,是有因也。今書「灕江」為「離」字,疑其不當為此「離」字 也,當以字傍加「水」作此「灕」字也。又字書古無此「灕」字, 酌其理增,而合水為字焉。亦猶古之他字,皆以義以 理,撰物者以成事也,非與天地同生於自然耳,亦皆 由于人者也,于今悉為世所用矣。以斯而言之,即古 之所為者未必即為是,今之所作者未必即為不是。
即凡事亦無古無今,惟其為當者是也。則湘、灕二江之名,孰曰非乎?若以其南方為「離流」,南方為離江也,即所說之義疏矣。
堯山灕江二壇記 張栻
[编辑]古者,諸侯各得祭其境內山川。山川之所以為神者, 以其氣之所蒸,能出雲雨,潤澤群物。是故為之壇壝, 立之祝史,設之牲幣,所以致禱祀之實,而交孚隱顯 之際,誠不可掩也如此。後世固亦有山川之祠,而人 其形,宇其地,則其失久矣。夫山峙而川流,是其形也, 而人之也何居?其氣之流通,可以相接也,而宇之也 「何居?」無其理而強為之,雖《百拜而祈》,備物以享其育, 時而應也,亦偶然而已。淳熙二年之春,某來守桂,按 其圖籍,覽其山川。所謂堯山者,蟠踞于東,氣象傑出。 環城之山,大抵皆石,而茲山獨以壤,天將雨,則雲氣 先冒其巔。山之麓故有唐帝廟,而灕江逶迤,清潔可 鑑。其源發於興安,與湘江同源而異派,故謂之「灕」,而 凡境內之水皆匯焉。以是知堯山、灕江為吾土之望, 其餘莫班也。歲七月,彌旬不雨,禾且告病。先一日齋 戒,以夜漏未盡,望奠於城觀之上。未及旋踵,雷電交 集,一雨三日,邦人懽呼,穡以大稔。念山川為吾土望, 而壇壝未立,禱祀無所,其何以率?因卜地得城北疊 彩巖之後,隱然下臨灕江,而江之外正與堯山相值, 面勢四環,表裏呈露。對築二壇,以奉祀事。為屋三楹 於壇之下,以蔽風雨,其外則遶以崇垣,踰時而告成。 乃十有二月丁酉,率僚吏躬祭其上,以祈嗣歲。事畢, 徘徊喟然歎息,退而述以為壇之意,以告邦之人與 來為政者,使知事神之義在此而不在彼也。
渡灕江記 明董傳策
[编辑]湘水,經興安海陽山,斷為灕水,流而泝靈川,其渠甚 偪仄,本秦史祿所鑿。今寘斗慎《啟封》云:「斗畔悉蒼莽, 區曠無居人,時時有蠻獠數輩,持梃倚巖谷間,幸其 蠢蚩無大害。然客游者自此非夷境矣。」獨桂林當最 高處,控制數千里,披山帶江,裒然西南要會。世謂桂 嶺摩天,灕波經地,水環湘桂,山類蓬瀛,迺猶離郭伊 邇,遽嘯諸獠。屬邑古田、永福間,大為占㨿。朝除宰貳, 至不敢入界,孑孑從省司候差遣,余蓋睹而憤焉。桂 以南,迤邐而接乎陽朔、昭平,旁及左右兩江,藤峽八 寨,大都諸獠深阻,今惟府江為尤甚。府江即灕江也, 以迫平樂,府名。府江又以灕水流至此益疏迅,名灕 江。余素聞其險,爰與吳子留連桂林數晷,須諸藩守 出棘院,挈之行。至是九月五日,發桂林,越七日,渡陽 朔。道中巖石尤奇崛,就其羊皮、元寶諸峰,突兀空透, 飛挂疊數節,下瞰牛樂、匙鑰、天河、躔脛諸灘,大非常 目。所經覯陽朔人蘇御史木追訪舟次,語中更及「灕 江苦險阻,余輩兩舟人有戒心」云。是日逾燕子巖、白 面、雷公諸山猺人村。八日,渡龍頭磯,出灕江,兵憲林 君載酒餞江滸。已而兩舟人與藩參吳君梧、邕守何 郭二君並放中流。日晡泊長灕。九日晨發,吳君舟觸 石幾破,舟中帶有人匠粘罅,至旁午復發。于時瘴霧 彌野,山川咸不可辨,旁午猶無日光。吳君設桑寄生 酒,邀余與吳子酌之,云「敵瘴氣。」復出鴈蕩山茶,烹以 解酲。吳君,鴈蕩人也。語中誇《鴈蕩》之奇。余笑曰:「若不 睹此灕江景乎?夫灕江水波層絡,下春石齒,兩岸皆 高山峻谷,然吾儕身渡之,不得游,抑不可一瞬目焉。 即若所談中土奇遊,不且重有感恬方覆澤哉?而人 生之遇,又唯所遘之矣。」吳子遽障余喙曰:「子又酒發 矣。」俄而窗縫稍豁,因捲簾矚兩岸山,迺有獰惡獠人 數百,群挾戈戟,伺險灘上。余輩幸舟順流,其愬而上 者,篙稍緩,輒被逗逼鹽米。吳君蓋坐而目擊之,與余 輩咨嗟良久。因憶田少參汝成《藤峽府江議》,謂勦藤 峽寇宜速,勦府江宜緩。又有疑勦撫二議誰適從者。 余攬睹其概,大都江峽勢相連繹,未應異治。諸獠志 索鹽米,非有遠圖。彼中峒「丁招主,往往釁狀相通。今 昭平建設土巡司,亦略扼其咽吭。謂宜聽諸土官報 效,兵自齎糗餉勦逐。苟得尺寸地,即以立其支子為 巡司官,仍於要害處隨在設巡司,令通峒丁鹽米,禁 其侵暴,久而化誘諸獠為良民,因可潛消土官諸子 弟相讎殺,事或亦一籌策耳。」日晡,泊大龍灘。十日晨 發,午抵昭平,復逾馬灘、唐釣、上曲、下曲、石龍諸灘,至 上洋堡泊。十一日,發上洋堡,逾上洋、下洋,蜆殼、龍口、 月口、爛板自出,灕江諸灘俱險,而馬灘尤甚。水當灘 處,湍洶若飛矢石尖尖錯兀,其底,愬流者篙竟日難 上,順流尤虞觸石,灘旁復多匯深潭其上,嵐氣重遮 鼻中,聞之至不可忍。四野箐篁邃蔽,鳥棲絕少,時有 二三水鳶。柳詩所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又添 嵐瀧徭三苦云。十二日,舟抵蒼梧,漸覺岸有人跡,間 見一二小舟蕩槳而過,然猶數十百里無村煙,江灘 亦尚多險。回憶江左風流,不啻懸霄壤云。爾日,晡、何、 郭兩郡守置酒馮大夫園中,邀余兩人話別。二君余 同年友,方有事入覲,夜泊蒼梧,明晨南發,作「《行路難》 辭」三十首
灕江部藝文二〈詩〉
[编辑]「巡按自灕水南行 」 《唐張九齡》
理棹雖云遠,飲水寧有惜。況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 奇峰岌前轉,茂樹隈中積。猿鳥聲自呼,風泉氣相激。 目因詭容逆,心與清暉滌。紛吾謬執簡,行郡將移檄。 即事聊獨歡,素懷豈兼適。悠悠詠靡盬,庶以窮日夕。
紀所遊 宋張栻
[编辑]「灕江即湘江,濈濈清見石。其旁列群峰,秋水澄復碧。 暘昇霧露收,草逕上逼側。憑欄舒望眼,已足慰疇昔。 更窺巖穴勝,創見為驚惕。如何數里間,奇觀屢接跡。 寬同廈屋深,劃若巨靈擘。日月遞光景,風雲變朝夕。 石橋幾年成,乳竇一時滴。神龍舊隱藏,仰視多辟易。 蛻跡凜猶存,隱隱印霜脊。下有澄湫深,如波漱蒼壁。」 往者已仙去,來者此其宅。薄晚叩松關,風過聲索索。 聊麾車騎退,容我且散策。卻望訾家洲,輕舫渡前磧。 回首煙樹林,已復桂蟾魄。宇曠淨餘滓,群物被光澤。 河洲寄遐思,空巖皎虛白。清輝猶可窺,水色相激射。 天邊與川上,亭亭如合璧。居然《廣寒》遊,不用假六翮。 班坐依微瀾,晤賞共佳客。與之想千載,詎有古今隔。 簫鼓歸夜闌,觀者燦成陌。往往羅杯斝,斑斑見殽核。 諒因年歲豐,人意少舒適。視爾意少舒,於予多忻懌。
舟泛灕江之石室遊 明區大倫
[编辑]《方舟泛潮返》,潮滿欲平流。日動灕江色,風含楚岸秋。 嶺雲空翠合,津樹晚煙浮。為問西來興,將尋石室遊。
灕江部紀事
[编辑]《廣州府志》:「鄭嚴、田甲,皆南海人也。武帝欲伐南越,二 人者首以越人歸漢。帝令越人善射馳馬者選為越 騎,使二人將之,並封歸義侯。會呂嘉作亂,遂命四將 軍眾十萬征南越。嚴為戈船將軍,出零陵,下灕水;甲 為下瀨將軍,下蒼梧。」
《廣西通志》:「路博德,西河平周人。漢元鼎五年,討南越, 博德為衛尉,佩伏波將軍印綬,率越歸義侯為戈船 下瀨將軍,下灕水,抵蒼梧。六年,伏波遣使招降者,賜 印,復令相招,城中皆降,乃以其地置九郡。今蒼梧、鬱 林,博德所開也。」
《唐書李渤傳》:「渤字濬之,為桂管觀察使。桂有灕水,出 海陽山。世言秦命史祿伐粵,鑿為漕。馬援討徵側,復 治以通餽。後為江水潰毀,渠遂廢淺,每轉餉,役數十 戶濟一艘。渤釃浚舊道,鄣泄有宜,舟楫利焉。」
《宋史河渠志》:「嘉祐四年,廣西水靈渠,源即灕水,在桂 州興安縣之北,經縣郭而南。其初乃秦史祿所鑿,以 下兵于南越者。至漢歸義侯嚴,出零陵灕水,即此渠 也。馬伏波南征之師饟道,亦出於此。唐寶曆初,觀察 使李渤立斗門以通漕舟。宋初,計使邊詡始修之。嘉 祐四年,提刑李師中領河渠事,重闢,發近縣夫千四 百人作三十四日乃成。」
紹興二十九年,臣僚言:「廣西舊有靈渠,抵接全州大 江,其渠近百餘里,自靜江府經靈川、興安兩縣。昔年 並令兩知縣繫銜兼管靈渠,遇堙塞以時疏導,秩滿 無闕,例揀舉員。兵興以來,縣道苟且,不加之意,吏部 差駐,亦不復繫銜。渠日淺澀,不勝重載。乞令廣西轉 運使措置修復,俾通漕運,仍俾兩邑令繫銜兼管,務 要修治。」從之。
《廣西通志》:「元至正七年四月,靜江山崩,水湧,灕江溢。」 《元史·本紀》:「順帝至正八年五月庚子,灕江溢,平地水 深二丈餘,屋宇人畜漂沒。」
《廣西通志》:「明正德七年冬十一月,灘江冰合。」
陳道基字以中,同安人。嘉靖間,以監察御史巡按廣 西,復為布政司參政,士民懽呼問勞者相踵,公一意 撫循。會城西南河流舊故橫溢,公為築橫橋而東之, 與灕江會,公私交賴。猺蠻聞公名,咸相戒無犯。公離 粵三十餘載,民思之如一日焉。
灕江部雜錄
[编辑]《桂海蟲魚志》:「蝦魚出灕水,肉白而豐,味似蝦而鬆美。 竹魚出灕水,狀似青魚,味如鱖魚。南中魚品如鯉、鯽 輩皆有之,而以蝦、竹二魚為珍。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