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13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十三卷目錄
順天府部彙考六
順天府山川附考二
職方典第十三卷
順天府部彙考六
[编辑]順天府未詳山川附考二〈良鄉至懷柔〉
[编辑]料石岡《方輿紀要》:「在良鄉縣治東三里,岡有古城五座,方圓棋布,岡頂有多佛塔,隋建。」 《長安客話》:「良鄉縣城東里許有石岡,石赤色如燎以取火,因名燎石岡。舊有佛塔,亦名塔岡。」
伏龍岡《名勝志》:「縣西十里伏龍岡,形勢蜿蜒,如龍之伏,故名。」
龍泉山,《名勝志》:「縣西十五里為龍泉山,山下有石龍口,出泉不竭,東流入鹽溝河。」
聖水《水經注》:「聖水南流歷良鄉縣西轉又南經良鄉縣故城西,王莽之廣陽也。有防水注之。」 又「聖水出上谷,東過良鄉縣南。又東,過長鄉縣北。又東,過安次縣南。」
龍谷泉,《寰宇通志》:「金大定間所鑿,極甘,在良鄉縣西北。」
琉璃河。《石湖集》:「琉璃河又名劉李河,在涿州北三十里,水極清泚,茂林環之,尢多鴛鴦,千百成群。此河大中祥符間,路振《乘軺錄》亦謂琉璃河。唯嘉祐中,宋敏求《入蕃錄》乃謂之六里河。」 《長安客話》:「良鄉縣南四十里有琉璃河,自房山龍泉峪流至霸州,入拒馬河。又胡良河自房山經涿州入此河。舊有橋,長數十丈,橋」 畔倚一鐵竿,長數十尺,葢鎮壓之物,俗謂王彥章所遺鐵篙,謬也。其「元恩」 、咸濟二坊,並世廟敕建。《燕都游覽志》:「琉璃河」 即《金史》所載之劉李河。桑欽《水經》曰:「在上谷。」 孫汝澄曰:「即琉璃河也。」
北涉溝、南涉溝,《名勝志》俱在縣東,至涿州入桃水。《水經注》:「聖水自涿縣東與桃水合,首受淶水于徐城東南良鄉,西分洹水,世謂之南涉」 ,即桃水也。《方輿紀要》:「南涉溝即督亢水。北涉溝在涿州西北,自淶水縣流入,即洹水也。」
洹水,《水經注》:洹水東逕涿縣北,東流注于桃。故應劭曰:「洹水東入桃。」闞駰曰:「至陽鄉注之。」〈以上俱良鄉界內《山川》。〉
濩澱水,《水經注》:「濩澱水上承護陂於臨鄉縣故城西,東南逕臨鄉南。漢封廣陽王子須為侯國。」《地理記》曰:「方城南十里有臨鄉城,故縣也。」福祿水,《水經注》:「福祿水出西山,東南逕廣陽縣故城南,東入廣陽水,亂流東南,至陽鄉縣,右注聖水。聖水又東南逕陽鄉城西,不逕其北矣。縣故涿之陽亭也。」《地理風俗志》曰:「涿縣」東五十里有陽鄉亭,後分為縣,王莽時更名章武,即長鄉縣也。按《太康地記》,涿有長鄉,而無陽鄉。桑乾河,《方輿紀要》:「桑乾河自良鄉縣流注縣界,又東南流入東安縣境,合于拒馬河。」《名勝志》云:「桑乾河在縣西二十里,至燕丹口分而為二,其一至通州入白河,其一逕小直沽入於海。」〈按:此桑乾水之在固安縣界者。〉
巨馬河《太平寰宇記》:「巨馬河在固安縣之西一百一十里。」《方輿紀要》:「盧溝河入縣境,復分流入霸州界,謂之巨馬河,或謂之安陽河。周顯德六年,世宗遣先鋒將劉重進據固安,自至安陽水作橋,謀取幽州,會有疾而還。建文時,燕王駐兵固安,渡巨馬河,即此。」〈此「巨馬河」 「在固安界內」 者。〉清淀水,《水經注》:「聖水東南流,右會清淀水。水發西淀,東流注聖水,謂之劉公口也。」〈按固安縣無山此皆諸水之在界內者〉
拒馬河《方輿紀要》:「永清縣南拒馬河,自霸州經東安縣境,又東入縣界,注于武清縣之三角淀,即盧溝河及易水之下流也。」〈按:永清縣無山,只此水入界內。〉易水《水經》:「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鄉西山,東過范陽縣南。又東,過容城縣南。又東,過安次縣南。」
聖水,《水經注》:「聖水又東逕渤海安次縣故城南。漢桓帝中平二年,封荊州刺史王敏為侯國。又東南流注于巨馬河。」
白祀溝水《水經注》:「白祀溝水出廣陽縣之婁城東,東南流,左合婁城水,水出平地,導泉東南流,右注白祀水,亂流東南,逕常道城西,故鄉亭也。西去長鄉城四十里,魏少帝璜甘露三年所。」
封
枯溝枯溝自安次西北,東逕常道城東安次縣故城西,晉司空劉琨所守,以拒石勒也。東川,西川、南川。《東安縣志》:「大石橋之流為東川,西浮橋之流為西川,八里迤西之流為南川,晉劉琨守此,以拒石勒。」
盧溝河《方輿紀要》:「盧溝河在縣西,自固安縣流入境。元皇慶初,渾河水溢,決東安境內黃堝隄一十七所,是也。又東南合霸州之巨馬河。」 《東安縣志》:「盧溝水至東安過耿就橋,一分東至界河,入土樓東南,一分西至界河,入左奕。西南自盧溝橋下流,從固安縣經永清縣北,東注自孫家垡,一分派永清之南,一分派東安之西。」 至隆慶末年,分派于東安者又分為二:「一由韓村至管家屯迤東,似有奔縣之勢,然離縣二十里,即停不行,止在本屯前後左右為害。一從韓村東南,下歷衡亭,在奕朱村、馬子莊至桃河頭。」 萬曆二年,積雨水溢,人畜漂沒。知縣洪一謨力請築隄,隄成,賴以無患。萬曆六年,馬子莊隄口決,渰駱駝灣,知縣韓景閔塞之。九年,舊口復決,知縣張汝蘊修之。自是屢修屢決。至二十三年七月,河徙于霸州,泥河舊址,盡成沃壤矣。
《易水》易水在縣南,舊過安次縣界為固安河,今與拒馬河同為一川矣。
八丈溝,《水經注》:「八丈溝水出安次縣東北平地泉,東南逕安次城東。」
鳳河《名勝志》:「鳳河水一渠從西北流至鳳窩村,雖隆冬沍寒,水亦不冰。」
蓮花泊,《東安縣志》:「蓮花泊在縣治南三十里甄家莊南,東流經葛城入武清。」
白溝河《東安縣志》:「白溝河在縣治西八十里,其源自栲栳園流入縣境,東南抵武清直沽港。」 東沽港,《方輿紀要》:「東沽港,在縣南五十八里,水自縣西渾河分流而東,入武清縣三角淀。」 垂楊渡,《名勝志》:「垂楊渡在東沽港之北,下通靜海縣,夾岸垂楊凡數里。」
尼姑口尼姑口,昔人講水戰之具于此。又按,《宋史河渠志》:「自邊吳淀至尼姑海口,深不可以舟行,淺不可以徒涉,綿亙七州軍,屈曲九百里,雖有勁兵,不能度也。」〈東安縣無山。以上皆界內諸水。〉駱駝港《名勝志》:「駱駝港在香河縣北八里,源自三河縣之兔兒山,流經縣界,入白河。」
扳罾口《名勝志》:「扳罾口河,源自通州之孤山麓,流經縣西,入于白河。」
大龍灣、小龍灣,《長安客話》:「香河縣境南有大龍灣、小龍灣二水,夏秋始合流,經寶坻縣界入七里海,相傳遼時海運故道。」
《百家灣》百家灣在縣北,其水無源,四時不竭。相傳「有居人百家淪沒于此,風雨昏晦,尚聞雞犬之聲。」〈香河縣無山。以上皆界內諸水。〉
孤山,《方輿紀要》:「孤山,在州東四十里,四面平曠,一峰獨秀,因名。靖難初,李景隆攻北平,燕王自大寧還至孤山,列陣於白河西,即此。」
潞水,《太平寰宇記》:「潞河一名沽河,一名鮑丘水,北自檀州密雲縣界流入。」 《魏氏土地記》:「潞縣城西三十里有潞河,源出北山,南流謂此水。」 《長安客話》:「潞水自塞外丹花嶺合九泉水,一南經安樂故城,與蠃水合,為西潞河;一南經狐奴故城,與鮑丘水合,為東潞河 。」 《許奉使行程錄》:「潞河東半里許有潞沙,曹操征烏丸,袁」 尚等鑿渠,自滹沱由派水入潞沙,即此地也 。《路史》:幽之潞縣有潞水,即露河也 。《燕都遊覽志》:「潞河鐵狻猊,元季物。」
白河《方輿紀要》:「州東二十里。白河源出宣府衛龍門所東滴水崖,東流入密雲縣北境之石塘嶺,過縣西,入通州界。其支流亦從石塘嶺過懷桑縣西,順義縣東,入通州東境合焉。東南經漷縣、武清縣東,而入直沽,合衛河入海。一名潞河,亦曰沽水。」 《水經》:「鮑丘水出禦㝏鎮北塞中,俗謂之大榆河。南過潞縣,為潞水。後」 漢建武二年,遣將鄧隆討彭寵于漁陽,隆軍潞水南,為寵所敗。宇文周宣政初,幽州人盧昌期起兵據范陽,高寶寧時據和龍,引兵聲援,至潞水,昌期已為周軍所平,乃還。唐武后萬歲通天二年,契丹孫萬榮作亂,寇掠河北諸州,既而敗走潞水東,為其下所殺。宋宣和六年,金斡離不自平州破檀、薊,至三河。郭藥師迎戰于白河,敗還,遂以燕山一路降金。明嘉靖二十九年,古北口有警,御史王忬馳至通州,收漕舟,艤潞河西寇阻水不得渡,是也 。《明一統志》:白河自密雲南至牛闌山,與潮河合流,至通州入直沽,一名白遂河 通。
《州志》:「河兩岸皆白沙,不生青草,故名 」 《漕船志》:「都城經通州六十里為大通橋河,通州至直沽三百六十里為白河 漕。」 《河圖志》:「秦使天下飛芻輓粟,起于黃埵、瑯琊負海之郡,轉輸北河。北河葢,即白河也。隋煬帝穿永濟渠,引沁水北通涿郡葢,自白河入丁字沽,由易水而達于涿也。唐明皇事邊功,運青、萊之粟,浮海以」 給幽、平之兵葢亦由白河也。宋太平興國中,于清苑界開徐河、雞距河入白河,以通關南漕運。元至元中,海運出直沽入白河,以抵京師。按桑乾河自蘆溝橋東南流,經固安縣楊先務,又經霸州苑家口,合灰河、渾源州崞川、胡良河、琉璃河、廣陽河、鹽河,至武清縣丁字沽,凡四百餘里,入白河。自楊先務至丁字沽通舟楫。又保定府西北漕河、徐河、石橋河、一畝泉河、滋河、沙河、鴉兒河、唐河諸水,發源不一,至安州西北十八里合流,總名「易水。」 至安州至雄縣南,又名瓦濟河。東北經保定縣貓兒灣,又會中堡河、長流河、溫義河、拒馬河、白溝河,至霸州苑家口,與桑乾河合,自安州至丁字沽四百餘里,「通舟楫。」 又鐵釘竿河自博野縣東北至河間府數支繞城而北相合,東北流五十餘里,至巿莊,分為二。一自市莊西北十五里流,經任丘縣南,分為二,遶城而北相合,東北流二十餘里,至武盍淀。一自巿莊東北流,經東莊橋至武盍淀。二水又合,東北至貓兒灣,與桑乾河合。「自河間府至丁字沽五百餘里,任丘縣至丁字沽四百餘里,俱通舟楫。」 按此則白河西北可通固安縣,又可通安州,東南可通河間府桑乾、易水,亦可以漕運無疑矣。抑燕趙之間地方千里,其間巨細河流,悉至武清縣丁字沽注於白河,一遇雨潦,白河滿溢,武清縣耍兒渡口、南蔡村等處衝決隄岸,壞民田廬,起夫築塞,勞費「萬計。逮時乾旱,舟行白河,又或淺阻。以此知水勢盈涸不常,不可以經久而論也 。」 《元史》:「白河在漷州東四里,北流出通州潞州境,又東南至香河縣界,又流入縣南,入於武清縣境,達於靜海縣界 。」 《漷縣志》:「白河濱有長陵營、馬頭店、白浮圈、曹家莊諸隄鋪,皆運河必經之道。」 黃船埠河,《通州志》:「通州城北五里有黃船埠,河水縈洄,官柳陰暎。永樂中,設黃船千艘,以其半輪往江浙織造,俗名黃船塢。」
富河《通州志》:「富河在州城北,源出甕山,自白羊口經榆河,下流為沙河,由順義縣南界流至州城東北,與白河會焉。」
金盞兒淀,《方輿紀要》:「金盞兒淀在州北二十五里,廣袤三頃,水上有花如金盞,因名。」 或云即古夏謙澤。
張家灣《方輿紀要》:「張家灣在州南十五里,元萬戶張瑄督海運至此而名。東南運艘,由直沽百十里至河西務,又百三十里至張家灣,乃運入通州倉葢,盧溝河與白河會流處也。」 《長安客話》:「張家灣為潞河下流,南北水陸要會。自潞河南至長店四十里,水勢環曲,官船客舫,駢集於此,絃唱相聞,最稱繁盛。」
泗河《長安客話》:「泗河在漷縣東四里,即運河也。四水合流,故名泗河。一發源自塞外東流,經密雲縣,與潮河川合流,注通州城東北入白河,即通州潞河也。一自塞外西流,入白羊口,經榆河下流沙河,由順義南界,至通州城東北,入白河,即通州富河也。一發源於昌平白浮村,神山泉出西南,匯為西湖,東入都城積水潭,入宮牆太液池,南至玉河橋,由東南大通橋迤東入慶豐等閘,即通會河,入白河。一自都城左安門外草橋流入南海子,東出弘仁橋,由水南新河至張家灣板橋入白河,總名運河,亦名白河漷河」 《方輿紀要》:「漷河在縣西,一名新河,自盧溝河分流至縣界,析而為三:其正河為漷河,東入白河;其」 一為新莊河,南流入武清縣界。其一為黃洰河,東注馬家莊之飛放泊,各去縣十里延芳淀,《燕山叢錄》:漷縣西有延芳淀,大數頃,中饒荷芰,水鳥群集其中。遼時每季春必來此弋獵,打鼓,驚天鵝飛起,縱海東青擒之,得一頭鵝,左右皆呼萬歲。海東青大僅如鵲,既縱,直上青冥,幾不可見。俟天鵝至半空。欻自上而下。以爪攖其首。天鵝驚鳴。相持隕地。
〈以上皆通州及漷縣界內諸水〉
段家嶺《方輿紀要》:在縣東二十里官道旁。靈山,《名勝志》:靈山、華山、聖水山、駝山,俱在縣北。靈山去縣治十五里,三面出泉。《形勝記》所謂「北倚靈山」 者也。
華山又十五里為華山,一名「兔兒山。」
駝山。石城山。青梁山,即香河縣駱駝港。
之源,水遶駝山而出,故名。其地又有石城、青梁諸山。
聖水山、鳳凰山,在縣西北三十里,又十五里為鳳凰山。
七渡河,《方輿紀要》:「七渡河,在縣西北,一名黃頒水,源自順義縣黃頒峪,流注縣界,下流入於白河。」
鮑丘河《方輿紀要》:「在縣西南,即白河之別名也。自密雲縣流經通州東境米莊村,又流經縣界,至寶坻縣境,合於泃河。」
泃河《方輿紀要》:「在縣北。自薊州平谷縣流入縣境,又東南流入寶坁縣界,合於鮑丘河。」《唐志》:「縣北十二里有渠河塘,西北六十里有孤山陂,溉田三千頃。」「渠河」疑即「泃河」之譌也。聖水,《長安客話》:「三河縣西北有泉,汲以洗目,可愈目疾,因名聖水。」〈以上三河縣界內山水。〉白河,《方輿紀要》:「白河在武清縣東三十五里,即運河也。北接漷縣,南達天津。」
沽河,《水經注》:「沽河東南逕泉州縣故城,王莽之泉調也。」
泃水《水經注》:「泃水又南入鮑丘水,又東合泉州渠口故瀆,上承宰池水於泉州縣,故以泉州為名。北逕泉州縣東,又北逕雍奴縣東,西去雍奴故城一百二十里。自虖池入,其下歷水澤一百八十里,入鮑丘河,謂之泉州口。」 陳壽《魏志》:「曹太祖以蹋頓擾邊,將征之,從泃口鑿渠,逕雍奴泉州,以通河海者也。」 今無水。
雍奴水《水經注》:「雍奴,藪澤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 漢光武建武二年,潁川太守寇恂為雍奴侯,魏遣張郃樂進圍雍奴,即此城矣。又雍奴東極於海,南極虖池,西至泉州,謂之雍奴藪。其澤野有九十九澱。《名勝志》:「縣南八十里有三角淀,周迴二百餘里,即古雍奴水也。」 笥溝,其別名耳。水自范甕口、王家陀河及劉道口、魚兒里諸水,匯於大沽港,入於海。《燕山叢錄》:武清一淀,云「是舊城陰晦之旦,漁人多見城堞巿里,人物填集。」
清沽港《方輿紀要》:「清沽港在縣南八十里,西接安沽港,東合丁字沽,入於海。丁沽東南去天津六十里。」
笥溝《水經》:沽河從塞外來,南過漁陽狐奴縣北,與濕餘水合為沽河。又東南至雍奴縣西笥溝,又東南至泉州縣,與清河合,東入於海。《水經注》:「笥溝,濕水入焉,俗謂之合口也。」
「直沽」 丁字沽西沽。《方輿紀要》:「直沽在縣」
東南一百二十里,衛河、白河、丁字沽合流於此。又東南四十里名海口,《通典》謂之三會河口。元於此置海津鎮。天順二年,議自小直沽鑿河四十里達薊州,以免海運,每三年一濬,尋罷。《長安客話》:三沽者,丁字沽、西沽、直沽,並禹跡疏導之處。其曰丁字沽者,河形三坌如丁字也。合衛河、白河會於直沽,相縈入海。土人呼直沽曰大直沽 。《武清縣志》:河以北之水,多從直沽入海,此即古者九河入海之處。地勢卑下,遇霖潦直與海平。昔人嘗欲因其填淤,置稻田以足賦。今府境諸水,類以直沽為壑。
《經世挈要》云:「燕南之地,以水為固,畿內千里之水,皆會於直沽。武清之三角淀,即古之雍奴,長闊百餘里。寶坻之七里海,亦渺然巨浸,皆在直沽之內。今不引之相通而更障之置巨壑於無用之地,不惟河流不安,亦且天險弗設,良可憾已。」〈以上皆武清縣界內山川。〉
淤泥河《縣志》:「淤泥河在寶坻縣西北二十五里。」
潮河《方輿紀要》:「潮河在縣東二十里,一名白龍港。其上源一自遵化縣之黎河,一自三河縣之泃河、鮑丘河,至縣界三叉口合流,亦曰運糧河,東南入於海。」《志》。縣治東北有渠河,自香河縣來。蓋泃水經香河縣而後東入縣界,故縣有渠陽之稱。《縣志》:「潮河隄自縣西北金陵口抵縣東南江湟口,二百餘里。」
渠河《縣志》:「渠河水自香河縣蒲石河東注,流經城池內開源水關入城,經武曲橋直注文昌閣下,過文明橋西抵」
文廟之泮池,復南流,由通津橋出節流水關,蜿蜒
百里至八門城,會潮河入海。寶坻縣潮河經其東,三叉緯其北,渠水遶西而絡其南,白龍港自薊州而通於天津橋頭,由夏店而合於三叉,所謂「四水瀠洄」 也。
柳沽河,《方輿紀要》:「柳沽河,在縣東北三十里。」
玉田縣之水會流入縣境,曰「柳沽河」 ,下流注於白龍港。
草頭湖,《方輿紀要》:「縣東南有草頭湖,遵化豐潤縣境之水流入縣界,溢而為湖,會潮河入海也。」
七十二沽《縣志》「縣東南有七十二沽。」
七里海。《縣志》:七里海,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經世挈要》:「畿輔東南諸淀,鉤連會於直沽,武清有三角淀,寶坻有七里海,足以浸灌千頃田,今皆棄為汙池。誠師虞集海田之議,用脫脫營田之規墾之,歲可得粟百萬斛也。」〈以上寶坁縣界內山川。〉湯山,在州東南三十里,有溫泉可浴。《水經注》:「濕水又東,溫泉水注之。」疑即此也。
平臺山,《昌平山水記》:「東山口內一里水中,有小山,曰平臺山,成祖嘗駐蹕焉。嘉靖十五年,上命作亭於上,名曰聖蹟。十七年四月,上幸平臺山,祀成祖文皇帝於亭中。亭圓,以白石為欄,盤旋數十級而上,御題『聖蹟』二字。當口一小山,曰影山。」 口內北三里有蟒山。
綿山芹城《小志》:「在州東十五里,或名宜山。」 《元混一方輿勝覽》載有綿山寺,金真定周昂題詩其上,有「野闊群山驚破碎,雲低滄海認微茫」 ,亦警句也。
積粟山《州志》:「在州西北十五里。相傳元時積粟於此。」
駐蹕山《昌平山水記》:「在州西二十五里,袤二十里,壁立十丈,頂皆白。南有棲雲嘯臺,高二丈許,正北有石梯可上,金章宗建亭於此。舊傳山下有石床、石釜,今亡。」 《州志》:「山巖下仙人碁,碁枰碁子皆具,子但可移,不可得而取。」 上方寺,「在駐蹕山上,有十八盤,寺南為仙人陀,仙人池在山下,相傳有仙人浴此。」
神嶺峰《州志》:「神嶺峰在灌石村西北,金章宗游此,以所飲酪漿灑於石壁之上,至今猶白。西南有寒崖,多奇花草。」
仙人洞,《昌平山水記》:「中山口北一里,有仙人洞,洞在山麓,可容人二百。洞口向東,從石梯而下,石皆倒垂,下為平地。洞西壁有一門,近門上有石鐘下懸,長數尺。門之內少入,轉而南,見有石罅如夾道深黑,人不敢入。」 《燕都游覽志》:「仙人洞在紅門內東山腰,去碑樓三里,躡蹬而上,洞口僅容一人,僂而入,內若大廈。日」 色下,燭石皆倒垂。
「虎谷」 ,《長安客話》:「駐蹕山之西曰虎谷,其旁土岡一丘,名小金山,日亭午,人過岡下,有光射衣,若金色然。」 《昌平山水記》:「西山口西四里有虎谷山,又三里有大虎谷山。」
溝溝崖。《薊丘集》:溝溝崖,深山疊嶂,秀石緣空,三十餘里,悉履石攀葛,始達山巔清流繚繞,奇樹揚芬,旁有蘭石數區。《帝京景物略》:「昭陵之北曰岣岣崖,崖下有菴,曰瑞峰,一曰摩尼。」 《州志》:「岣岣崖在州治西北德勝口內,崖西峰有水月亭。」 《昌平山水記》:「德勝口西三里,有溝溝巖,巖分上中下,望之若石梯,深險可避兵。」 《肅松錄》:「德勝口南,兩山相夾,人行礓礫中,數十步輒一折。數里外見崖旁鴨腳樹二,羅漢松一,近而知為瑞峰菴也。」 又里許,陟一嶺,徑仄,多亂石。前人舉踵,石袞袞觸後人足。嶺之巔為崖,折旋半里,有岫峰菴,谷云盤道。菴中有泉,鴨腳一本可休息。復三折而下,溝始寬,分為二泉,涓涓流甚清駛。山麓遮其左,若無路然。再折過一溝,始望見三峰矣。中峰位乎乾,東峰位乎艮,西峰位乎坤。三峰左右環拱為峰者二十有二,所謂「仙人、玉女、將軍步虛」 、「玻璃五雲、金華紫極」 ,皆以意名者也。又從磴道上十餘折,至東峰菴,再折而上為中峰,有玉虛觀。從中峰下有西王母祠,祠後石壁高三十仞,石理觕惡。壁右有方池,流入巖下為瀑。自中峰緣崖而西,為西峰菴。菴右有泉,僧引之入香積泉。右有方亭,敞潔可坐。瑞峰菴有大學士趙志皋碑記,岫峰菴有《右通政李琦碑》,中峰菴有《禮部郎中馮元颺碑》,西峰菴有大學士王錫爵、《禮部左侍郎翁正春》二碑,碑文皆稱「溝溝崖。」
《爾雅》水注谷為溝以之稱名夫豈不古而帝京
[编辑]《景物略》妄以岣岣易之,何哉?翁文簡公集溝溝崖勝國梵宇,綿亙凡七十有二,入明僅存其五。西峰者,五菴之一也。
長城嶺灰嶺《薊丘集》北山上平衍,西五里有嶺曰「長城」 ,微有古堞剝蝕,傳是秦皇之址,有泉出焉,曰「馬跑。」 又西二里有了思臺。下臺而西又十里,皆峻嶺也。灰嶺險倍於長城,石如蛤粉,下山有城,是鎮邊之廢邑。
「碧駕山。」 「通明山。」 「鷹揚山。」 「涔落山。」 「薊丘。」
集城又往西八里有城,是曰「鎮邊」 ,連兩旁皆山,圍之,南曰「碧駕」 ,曰「通明」 ,北曰「鷹揚」 ,曰「涔落。」 碧駕之巖有小湖,中有赤鯉盈尺,是曰「合抱之河。」 鎮邊西十里有堠,曰「唐耳」 ,背據大山,斜界居庸。鎮邊廢邑,其南皆山,中為衢路。
「六華巖。」 「小神山。」 「青利山。」 「鳴皋洞。」 薊丘。
《集》東曰六華之巖,西曰小神之山,曰「青利之山」 ,巖分形如六華,其第四巖有洞深窈,是為鳴皋洞。
長峪、德勝巖、鳳凰巖 、薊丘集,山南十里有聚曰「長峪。」 又西五里有巖曰「德勝」 ,又曰「鳳凰」 ,上有蘭若。山下出泉,流二十里達於渾河。觀音洞、孤松巖。西峪、《薊丘集》,山上有隱
鷲臺山西有觀音洞,又曰「孤松巖。」 山南嶺曰「西峪」 ,其下有碑,不可辨識。
白鶴峰青華山《薊丘集》:自長峪而東二十里,有聚曰菩提塹,有寺曰白瀑寺。出山而北,曰白鶴峰。又折而東,則走高崖山。僧言:「二月之交,有山曰青華,下可萬仞,每有瑰形奇物,且飛且走,銜乳而西,獵人莫敢近也。」
神嶺山,《方輿紀要》:「神嶺山,在州東北三十二里,山高百餘丈,下有龍潭,流入白浮堰,所謂神山泉也。」
神嶺,《燕都游覽記》:「神嶺一名三思嶺,以其高峻,故名。」
銀山,《昌平山水記》:「銀山在州東北六十里,緣石梯而上五六里,名中峰,唐僧鄧隱峰之所居也。下有法華寺,有隱峰十詩:曰白銀峰,曰佛頂峰,曰古佛巖,曰說法臺,曰佛覺塔,曰懿行塔,曰雪堂,曰靈堂,曰茶亭,曰濛泉。金大定六年立石。」 《方輿紀要》:「銀山峰巒高峻,冰雪層積,色白如銀,麓有石崖,皆成黑色,謂之銀山鐵壁。」 《燕山紀游》:銀山度嶺數折,峰漸分為三。左一峰石卓立如錐,峰下有塔凌空,為法華寺,寺建於金天會三年,曰大延聖寺。正統間,太監吳亮修。寺後古佛巖,乃後人新鑿。再上為鄧隱峰說法臺。復躡危蹬五六里,為中峰。頂峰石銳上如斧刃,懸索升之,凡兩轉至頂。一石臺方丈許,翼以扶欄。中一石龕,供石佛,左懸一鐘,升者擊焉。《奇塔》七,高各數丈,
閻王鼻,《中溪集》「銀山頂,由閻王鼻行山,脊如刀,背僅容納足,長十餘步,兩旁如削,下臨萬仞,不可凝視。」
井兒谷、玉峰山。《帝京景物略》:銀山中峰下有寺,曰大延聖寺,正統十二年重修,賜額曰「法華。」 二碑皆太監吳亮撰并書。又弘治十年,翰林學士汪諧《淨業堂記》碑今斷。寺西上半里為松棚菴,門內外各一。松北上一里鐵壁寺塔曰「延聖塔」 ,弘治四年建。塔前有釋行倫詩碑,弘治八年立。山北四十里為井兒谷。又一里玉峰山。山石盡白,樹多蘋婆果。林中有大萬聖寺,土人呼「張開寺」 ,像設皆石。入山者取道二:一從白泛嶺入,路險難;一從三思嶺、牛蹄嶺入,差平。
《燕山記纂淵海》:「燕山自西山迤邐東來,至玉田縣西北,延袤數百里,直抵海岸。」
天壽山:《翁文簡公集》:「燕山去神京百里而近,國朝諸陵寢在焉,更名天壽。」《大政記》:「永樂七年五月,營壽陵於北平昌平縣東黃土山,封曰天壽山。」《水東日記》:「永樂七年,成祖卜壽陵,選得吉壤,舊名東榨子山,陵成,封曰天壽。」〈按:京北之山,燕山其總名,而「天壽」 一山,既名「黃土山」 ,此又云「東榨子山」 ,是一山有四名也。〉蔣山神仙洞《肅松錄》:「出昌平州東門數里入伽藍口,又三里為永陵園,園後曰蔣山。山腹有神仙洞,洞不甚深,鐫字於旁曰蜿蜒龍脊山吞月磊砢雲根。洞有天,上懸一石,如覆鐘狀,山上有三清殿。」
鳳凰山。蟒山。虎峪。《燕都遊覽志》:「天壽山。」
陵前有鳳凰山。後有黃花鎮。左有蟒山。右有虎峪。東西山口兩水會流於朝宗河
皇山距長陵一里有半,是為「獻陵。」
黑山距獻陵三里,是為「景陵。」
石門山距景陵六里,是為「裕陵。」
寶山距裕陵二里,是為「茂陵。」
史家山距茂陵二里,是為泰陵。
金嶺山距泰陵三里,是為「康陵。」
陽翠嶺距康陵十六里,是為「永陵。」
大峪山距永陵九里,是為「昭陵。」 距昭陵一里,是為「定陵。」
皇山二嶺距定陵五里,是為「慶陵。」
雙鎖子峪《肅松錄》:德陵葬雙鎖子峪,在永陵。
東北隅:《昌平山水記》:「德陵在潭子峪,距永陵東北一里,自永陵碑亭前分,北為德殿神路。」 鹿馬山,《昌平山水記》:「有田貴妃墓,南距西山口一里。崇禎壬午,妃薨,葬此,遣工部左侍郎陳必謙等營建,未畢而都城失守。賊以帝后梓宮至昌平州,士民率錢葬之田妃墓內。」
蘇山,《昌平山水記》:「自英宗止宮人從葬,于是妃墓始名。其在陵山內者,昭陵之左九龍池,南為蘇山,有萬貴妃之墓,東向,憲宗妃也。」
銀錢山又南為銀錢山,有鄭貴妃暨二李、劉、周四妃之墓,南向,神宗妃也。
嶴兒峪又南為嶴兒峪,有四妃、二太子墓。中閻妃、王妃,左馬妃,次左哀沖太子,右楊妃,次右莊敬太子。世宗妃,太子也。又南為悼陵,東南向。孝潔皇后陳氏,初諡悼靈,葬此。世廟崩,遷永陵,而封兆尚存。旁有沈文、盧三妃墓,至今猶曰悼陵。東山口東有劉惠妃墓,英宗妃也。
綿山又東八里,有仁宗子蘄獻王、滕懷王墓。易荊水,《水經注》:易荊水東逕薊城,又東逕平昌縣故城南,又謂之昌平水。
蓮塘《昌平州志》:「蓮塘在州治南三里八蜡廟前,東西二水相環,俗呼兩水河。旁植榆柳,地多秔稻,若水鄉焉。」 南沙河,北沙河。《州志》:「沙河北店距州二十五里。南店,距州二十七里。」 《昌平山水記》:「沙河店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龍泉寺,合西山諸泉,東流為南沙河,有橋曰安濟店。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四家莊,逕」 雙塔村,東流為北沙河,有橋曰「朝宗。」 二橋皆正統十二年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壽建。二水至店東南竇家莊而合,又東南至通州界入白河。
白浮龍潭《長安客話》:「白浮龍潭水,流經白浮村,元郭守敬築堰引水,使西會馬眼等諸泉,折而南流,入於潞河,以便漕運,堰即以白浮名。」 《元史·河渠志》:「白浮泉水在昌平縣界,西折而南,經甕山泊,自西水門入都城焉。」
「湯泉」 ,元混一《方輿勝覽》:「聖湯一在昌平北二十五里,一在昌平南三十五里,湯山有寺。」 清夷水,《水經注》:「清夷水西逕沮陽縣故城北,秦始皇上谷郡治此。王莽改郡曰朔調,縣曰沮陰。」
芹城水,《昌平山水記》:「芹城在州東三十里,有橋,橋下有水,出芹城北,南流入於沙河。」
一畝泉《州志》:「一畝泉在州西南十五里,東會沙河,經陽山,由高梁直至張家灣,以濟漕河。」 官河,雙塔河,《方輿紀要》:「官河,在州西南二十里,源出一畝泉,分為二流:一曰官河,流入宛平縣,入高梁河。一曰雙塔河,在州西南三十里,經雙塔店,入榆河。」 《元史河渠志》:「雙塔河,源出昌平縣孟村一畝泉,經雙塔店而東,至豐善」 村入榆河。
榆河《州志》:「榆河源出州西南四十里月兒灣,下流為沙河,經順義,會白河。」
濕餘水。《水經》:「濕餘水出上谷居庸關東,又東流過軍都縣南。」 《水經注》:「水南流出關,謂之下口,水流潛伏十許里,重源潛發,積而為潭,謂之濕餘潭。」 《方輿紀要》:「榆河一名濕餘河,或名溫榆河。」 蓋「濕餘」 之譌也。《日下舊聞》:「按《後漢書》,王霸為上谷太守,陳委輸可從溫水漕,以省陸轉輸之勞。事皆施行。」 《章懷太子注》引《水經注》本作溫餘水。《遼史》順州有溫榆河,金更懷柔縣為溫陽,豈盡無據?又昌平多溫泉,有流入雙塔河者,溫餘之名,竊疑因此。《水經注》既無善本,今人習見坊刻,遂指「溫」 字為「濕」 字之譌,正恐類昔人所云以不悖為悖也。
虎眼泉《方輿紀要》:「在州西八里舊城下。」
七度水,《太平寰宇記》:「在昌平界,接虎眼泉。」 紅澗溝,《州志》:「紅澗溝在龍虎臺西一十二里。」 幢幢水,《州志》:「虎眼川在虎谷山下,幢幢水所出也。」 《燕都游覽志》:「水流如瀑布,三四里至鵓鴿巖,隱而不見。或謂舊縣西北虎眼泉,是其水復出也。」
仙人池《州志》:「仙人池在駐蹕山下,傳有仙人浴此。」
玉斗潭《薊丘集》:「玉斗潭距百望山十二里,腐草罨之,深不可測,傳有兩牛𩰚陷於潭,無跡。又北十里為灌石,駐蹕山在焉,西望白虎跕,深若天井。山上有臺,名栖雲,金章宗嘗游此,擊毬山下石床、石釜俱存。」
九龍池《篁墩集》:「九龍池方廣十丈,重垣護之,覆以黃甓石,琢九龍張頷,歕沫入池,泠然有聲。」
「夾池植桃柳。稍東為月關洩水,水流出關為小渠,過石梁入山下。」 田昌平《山水記》:「九龍池在昭陵西南,於山崖下鑿石為龍頭,泉出其吻,瀦而為池。上有粹澤亭,中一間,旁各三間,門三道,東向,繚以周垣,為車駕謁陵事畢臨幸之所。嘉靖十五年,世宗敕建也。」 《燕都游覽志》:「九龍池在紅門西,翠屏山下,逼近昭陵,泉出」 九穴。穴鑿石為龍吻,瀦水為池。《餐微子集》:「九龍池上有粹澤亭」 ,「亭池」 兩榜,世宗皇帝御書也。
湯泉《研北雜志》:「湯泉知名者七:匡盧、汝水、尉氏、驪山,鳳翔之駱谷、和州之惠濟,渝州之陳氏山居也。燕之昌平李陵臺,亦有溫泉。」〈按:此湯泉即前《湯山》所載「在州東南三十里」 者也。畿內湯泉不一,此其著名者,今〉至尊時或臨幸。 此以上皆昌平界內山川。
福山縣舊《志》在縣南五里。
孔山,《明一統志》「在縣南。」
道人谿,《水經注》:「道人谿水南流,逕孔山西,上有洞穴開明,故土俗以孔山稱。」
龍山《明一統志》:「在縣南二十里,下有龍泉、牛欄山。」 《昌平山水記》:「縣北二十里上有洞,傳有金牛出焉。至今洞前石壁為小槽形,名曰飲牛池。山北里許有小山,昔有仙人騎牛來遊,因名靈蹟山。」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順州至檀州漸入山,牛欄當其要路也。山之東麓,潮、白二河合焉,有龍王廟。山之東南為漕河營,有城」 二門,把總一人守之。《長安客話》:「牛欄山與狐奴山相望,其第三峰腰帶間一洞,相傳曾有金牛出食禾稼,田畯逐之,遁入洞穴,有投以甎石者,輒聞水聲,或以物擲之,良久,自山旁白河浮出。其北里許靈蹟山,二山一脈,前山石身負土,後山土身戴石,前大後小,行人總以牛欄名。」
狐奴山。《昌平山水記》:「縣東北二十五里為狐奴山。」 《水經注》:「水不流曰奴,蓋以山前瀦澤名也。其北麓鳥道而上里許,漸闊漸平,有寺,寺後有小石城。山下有龍潭,今涸。山西南百步有漢狐奴縣址,魏文帝黃初二年省。」 《淥水亭雜識》:「呼奴山白雲觀,有元大德八年集賢學士宋渤碑。真人張霞卿,弟子張道寬,居順州之」 呼奴山白雲道觀,能以符水救人。大丞相東平王嘗有瘍生體中,醫藥罔效,道寬治以符水,遂愈。王為之構觀云。
冶山,《方輿勝覽》:「順州北有銀冶山。」 王沂公上契丹事:「順州東北過白嶼河,北望銀冶山石槽。」 《昌平山水記》:「縣西北三十里,有石槽三,曰東石槽、南石槽,北石槽。」 《元史》:「上都兵入古北口,其知樞密院事竹溫台以兵掠石槽。」 是也。史山,《名勝志》:「史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山石戴土,高百餘丈,狀如眠弓。南望京師城闕,金碧」 眩目,寺宇皆唐時建。
桃山,《方輿紀要》:「桃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舊唐書》謂之桃谷山。山有五峰,如桃花瓣,巨石錯落,橫亙數畝。元致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留重兵屯燕樂城,以輕騎進抵桃山。燕帖木兒掩擊之於白狼河,追至桃山,降其眾,燕樂聞之,遂潰。」 白狼河,即白河也。一云「白狼河在縣西北三十里。」
曹王山《遼史》「曹王山,曹操常駐軍於此。」
沽水《水經注》:「沽水西南流,逕狐奴山西,又南逕狐奴縣故城西,漁陽太守張堪於縣開稻田,教民植種,百姓得以殷富,童謠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視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狐奴,王莽之舉符也。又《水經注》:沽水南逕安樂縣故城東。《晉書地道記》曰:「晉封劉禪為公國,俗謂之西潞水也。」
濕餘河《水經注》:「濕餘水東南流,逕安樂故城西,更始使謁者韓鴻北狥,承制拜吳漢為安樂令」 ,即此城也。《昌平山水記》:「溫餘河即昌平之榆潞河,下流為沙河,入順義西南界,下至通州入河,順義謂之西河,金人名縣曰溫陽,以此。」 《遼史》作溫渝河,本《水經注》之濕餘河,以字相似而譌也。
白河,《方輿紀要》:「經靈蹟山,黃花鎮,川河入焉。又南經牛欄山東麓,潮河流合焉。」 又南逕縣城東門外。
聖井《燕山叢錄》:「順義縣有井,一日三溢,海潮則大溢,源與海通,可灌田百畝。」〈以上俱順義界內山水。〉密雲山,《明一統志》:「在縣南一十五里。」《昌平山水記》:「密雲山,一名橫山,郡所以名也。」
白檀山。《昌平山水記》:「縣南二十里為白檀山,漢所以名縣也。」 《方輿紀要》:「山在縣南三十里。」 《縣舊志》:「山下即密雲故縣。」
天門山舊《縣志》「在縣南三十里,下有天門寺。」 梯子嶺在縣東南十五里。
平岡山,《晉紀》:「段遼為石虎所敗,奔平岡山。」 龍門山,《方輿紀要》:「龍門山,在縣東六十里,有黃崖洞,懸泉如瀑布。」
驚羅山,《長安客話》:「縣東有地名驚羅山,厓間有石門二扇,然不可開,聽之內有潺湲水聲。」 仙洞,《燕山叢錄》:「縣北有仙洞,其深莫測,內有天然石佛五軀,又有五色石,竦拔如筍,洞口有橋,人顧其下深險,不敢渡。」
鳳山:《舊志》:縣西北十五里。下有石佛寺,元建大峪錐山。《方輿紀要》:大峪錐山在縣北。
九莊嶺,《方輿紀要》:「在縣北三十里。」
冶山,《昌平山水記》:「縣東北八里為冶山,上有塔,有石洞深邃,水四時不竭。東有丱洞,昔人淘金址尚存。」
香陘山,《水經注》:「香陘山上悉生槁本香,世故名焉。」
濡河《水經注》:濡河東出峽,入安州界,東南流,逕漁陽白檀縣故城。《地理志》曰:「濡水出縣北蠻中。」 漢景帝詔李廣曰:「將軍其帥師東轅,弭節白檀者也。」
要水,《水經注》:「要水出塞外,三川並導,謂之大要水。東南流,逕要陽縣故城東,本都尉治,王莽更之曰要術矣。」
渤海泉《舊志》:「在縣東三十里。泉涌如珠,時有雲氣。」
聖水泉,《長安客話》:「密雲山不出泉,惟縣南十里山麓有二泉相踰,僅數尺,匯為一流,稱聖水泉,山亦因以名泉上有初月亭。」
鮑丘水,《水經注》:出禦彝北塞中,南流逕九莊嶺東,俗謂之大榆河。又南逕傂溪縣故城東,王莽更之曰「敦德也。」
石匣、龍潭《昌平山水記》:「縣東北六十里為石匣城,石匣東南渡潮河十五里為石盆谷,有龍潭,潭上石如盆形,水懸崖而下,入於潭,潭外為盆水,從潭面歷盆抵峽而下數里,入於潮河,有龍宅焉,其深無底,潭中有石門,水淺則見,土人曰:龍所從出入也。」 上有廟。距縣東北五十里道人溪。《方輿紀要》:「道人溪,在縣東北」 ,源發龍門,流經縣界,入於潮河。
密雲河《吳文恪公集》:「密雲河本白河上流,自牛闌山而下,與潮河交會。初,薊遼總督駐密雲,從通州至牛闌山,以車轉餉,勞費特甚。嘉靖中,總督劉燾發卒濬潮河川水達通州,用小舟轉粟,直抵密鎮矣。」《水部備考》:「密雲運道,即白河上流,運密雲官軍餉者也。嘉靖三十四年,自密雲城西楊家莊地方,築塞新口,疏通舊道,令白河與潮河合流至牛欄山,水勢甚大,故通州漕糧得抵密城下。」〈以上俱密雲縣界內《山川》。〉
栲栳山。《懷柔舊志》:「栲栳山在縣東南九十里,山前有雲巖寺」,又有堂寺。黍谷山,《明一統志》:「在懷柔東四十里,跨密雲縣界,亦名燕谷山。」《劉向別錄》:「燕有黍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子居之,吹律有溫氣。」至《論衡》:「燕有谷氣,寒不生五穀。鄒衍吹律致氣,既寒,更為溫熱以種黍,黍生豐熟,到今名之曰黍谷。」《昌平山水記》:「黍谷亦謂之寒谷。」《吳越春秋》:「北過寒谷。」左思賦「寒谷豐黍,吹律以暖之」,是也。山有風洞,洞口風氣凜烈,盛夏人不敢入。鄒衍廟在山上。金鐙山。《懷柔舊志》:縣東北二十里有金鐙山,山頂夜常有光,因建金鐙寺。
象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山形如象。
紅蠃山《明一統志》:「在縣北二十里,高二百仞,下有潭,潭中嘗有二蠃,色殷紅,夕吐光燄,土人異之,因以名山。」 《金史》:「溫陽有蠃山、漵水、兔耳山、紅石山。」 《懷柔舊志》:「在縣西北三里,山頂有石泉,瑩潔如玉,一名玉泉山。」
石塘山,《昌平山水記》:「縣西三里為石塘山,有大工則採石焉,設工部廠。」
丫髻山《昌平山水記》:「縣東南九十里有丫髻山,二峰高聳,上有碧霞元君祠。天啟七年,巡按御史倪文煥請建太監魏忠賢生祠於此,賜名崇功祠,未成而忠賢敗。」
《神山縣志》:「縣東北二十里有神山。」
白河,潮河,《昌平山水記》:「縣東七里為白河,又東十五里為潮河。」
小泉河鴈溪《縣志》:「縣東三里有小泉河,又東五里有鴈溪,俱流入白河。」
珍珠泉,《長安客話》:「紅蠃山有泉一線,以珍珠名,其水湧如噴珠。」
《玉泉縣志》:「紅石山頂有石泉,瑩潔如玉。」
朝鯉河王沂公《上契丹事》,朝鯉河亦名「七渡河。」〈以上懷柔界內山川。〉。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